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1
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例,本身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实践性特点,若学生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将在涉及参与设计过程中将无法做到游刃有余,这就要求结合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现状,做好教学改善工作。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弊病以及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创新能力;培养视觉传达设计
在现行媒介融合环境下内涵逐渐丰富,整个学科表现出多领域、多视角特征。正是这种学科特征,要求在学生培养中,应从全面能力着手,尤其其中的创新能力,是保证学生设计中融入更多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效果的提升。但如何使该目标实现,又成为现行视觉传达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对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弊病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现行高校重要学科之一,其整个课程体系可具体细化为基础知识理论、专业核心课、实践设计内容等。尽管从整个课程体系看,学生基础技能与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培养,但实际教学中由于有较多弊病存在,难以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其中存在的弊病集中表现为:
第一,培养目标模糊。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本身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能够满足学生就业研究。但由于该学科表现出一定的复合性、交叉性特征,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为迷茫,难以对培养目标进行界定,更倾向于将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套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上,使学生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第二,课程体系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注入新鲜的活力,尤其视觉传达设计更需依托相关的软件,但现行部分高校并未将新媒体、自媒体以及数字化艺术等融入其中,整个课程体系较为陈旧,难以与现代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尽管部分院校将这些技术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但多流于形式,并未做到技术与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第三,教学方法滞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理论讲授内容所占比重极大,教师仍局限在单纯的灌输层面,即使在实践教学方面,如其中的文字、图形与色彩等要素设计方面,也完全停留在讲授与示范的基础上,由学生进行模仿,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难得到培养。由此可见,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弊病,成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要求做好完善工作[1]。
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
1、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涉及的内容集中表现在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形象思维等方面,而这些思维的锻炼很大程度需从实践内容中表现出来,要求在培养创新能力中做到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具体培养中,首先应注意从专业基础内容方面着手,如基本创作设计流程,要求学生对创作设计的基本功能特征、受众心理特征等进行分析,如其中的色彩、文字与图形,应尽可能为受众带来良好的视觉效应。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完成创作设计过程,可有效避免无意义设计、形式创新问题的存在。而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则需注意明确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如在编排设计教学内容上,教师在讲解空间视觉元素、动态视觉元素等编排的基本方式后,可要求学生依次完成平面编排、空间编排与动态编排等设计工作,学生在积极探索设计过程中,创新思维与形象思维都可得到培养。最后,在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可考虑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对市场中较为优秀的设计作品进行调查,分析作品的价值特性,有利于汲取其中的创新内容。
2、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培养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培养是满足个性化设计要求的关键所在。以往教学中,往往在设计中注重统一性,利用统一的分数标准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衡量,直接导致培养的学生具有“无差别性”、“相似性”等特点,更无从谈及培养创新能力。对此便要求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爱好以及基本能力进行分析,引入个性化培养方案,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如部分学生在广告设计上兴趣较为浓厚,能够通过相应影像技术、绘画手段完成设计过程,但其他包装设计等却表现较差,此时教师在挖掘学生在广告设计方面潜能的基础上,并考虑将包装设计等内容融入其中,以此达到扬长避短的目标,且在该学习过程中,容易使学生多元化思维得到培养[2]。
3、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是解决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弊端的重要途径。实际改进中,首先要求对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进行改变,可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设计过程中的小组讨论、多媒体手段的融入等,或者考虑将当前市场中优秀的视觉设计作品引入课堂中,由学生对作品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并重新进行设计。同时,在教学方法改进中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够在教学内容中融合当前市场需求内容,这样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起到突出作用。除此之外,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也要求教师在综合能力上不断强化,如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且高校需在相关设备方面不断完善,尽可能使硬件、软件等资源可为学生设计提供保障[3]。
三、结论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行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实际培养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弊病,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做到教学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结合,并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模式,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邓倩蓉.澳维多利亚州与湖南省高职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马明菲.新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146.
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2
创新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主要关注文化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文化、学校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的关系。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反思可以发现:不同学科和视角下的研究各有利弊;需要正确认识文化对创新教育的影响;研究内容上要加强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研究方法上应更加关注和采用“质的研究”。
关键词:
创新教育;创新能力;文化类型
创新教育是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目前,从文化的角度对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培养进行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应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并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和多争议的特点。基于此,有必要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创新教育与文化间的复杂关系,也有助于相关后续研究的深入进行。
一、创新教育视域下的文化研究进展
(一)文化模式影响创新能力的研究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结合犹太文化说明了文化对创造力发展和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开放、先进的文化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而封闭、落后的文化阻碍创造力的发展[1]。心理学家卢伯特专门研究了不同文化模式中的创造力问题,他认为文化影响着人们对创造力和创造过程的认识,并且对创造力的表现形式和领域有着影响,东方和西方文化在这些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同时,由于个人主义文化重视独立、自主,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顺从、合作、义务和接受群体内的权威,所以个人主义文化更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由于乐观主义的文化坚持进步的信念,所以可以促使人们致力于创造,而悲观主义的文化与之恰恰相反;由于开放心态的文化倾向于灵活性和包容性,所以比教条主义的文化更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2]。
(二)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20世纪80代起,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就陆续开展了创新能力发展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周林、查子秀和施建农采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以中国和德国5—7年级儿童为被试,在进行高智力和正常智力的区分后,对中、德儿童做了连续性的创造性思维测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平常及超常儿童在产生性思维或思维的流畅性方面优于德国儿童;德国儿童创造性思维的递增优于中国儿童[3]。2001年,申继亮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了12—15岁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特点。调查发现:英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两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的趋势相似;除了在问题解决项目上中国青少年的得分高于英国青少年外,在其他项目上的得分中国青少年均低于英国青少年[4]。申继亮在2000年进行了创造性人格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除了质疑性以外,中国青少年在其他各项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美国和英国青少年,而且中国青少年对自身创造力的评价也普遍低于美国和英国青少年[4]。研究者之后又编制并完善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问卷”,对中、日、英、德四国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发现:四国青少年在好奇心和冒险性上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点,且这两个方面都较为突出;坚持性是中、英、日三国青少年相对较弱的方面;开放性是我国和日本青少年创造性人格中的突出特点;自我接纳是英国青少年较为突出的特点;德国青少年的突出特点则是坚持性[5]。
(三)创新能力培养与我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
持“阻碍论”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性影响就是压制和束缚人,它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阻碍因素。消极的传统文化表现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保守落后不思进取、平均主义不愿竞争、“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以及引入君臣关系的师生关系文化等[6]。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及现实文化环境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观点缺乏逻辑论证和事实证明,认为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因素,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这些因素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鼓励创新、追求创新并勇于创新的文化;具有独特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即贵中尚和;传统文化蕴含着正确的价值原则,为创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崇尚独立自主的人格,强调怀疑精神,这二者构成了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质[7]。与上述两种观点相反,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文化与创新能力之间并不必然构成因果关系,而且也不存在反对创新和故意扼杀创新的文化。任何一个社会、民族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可以提升民族创新力的资源,也存在没有利用价值的文化资源,“文化与创造力的发展或抑制、泯灭之间不存在那种一旦文化如此,创造力必如此的线性决定论关系。”[8]也有研究者通过比较认为,任何文化形态都存在着价值两难的情况,任何积极的文化中总包含有消极的因素,相较于西方科学型文化在科学技术上的创造性,我国伦理型文化在伦理性、人际和谐追求上也显示了创造的特性。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有客观、理性的文化心态[9]。
(四)创新能力培养与学校文化的研究
作为一般文化组成部分的学校文化是学生创新能力生长、发展的根基和土壤,应尽可能地创建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文化。有研究者认为,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校文化主要体现在:创新的学校文化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教师的创新理念、校长办学的新理念以及良好的课堂文化、班级文化[10]。也有研究者从高等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角度提出,大学应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校园氛围,这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校园氛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年轻人敢于冒尖的氛围以及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11]。
(五)创新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文化的研究
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文化的一个方面,也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美国学者Fleith等研究发现,教师的态度对于课堂教学文化有很重要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师态度应是:给学生选择的自由、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尊重学生、不强制学生、给学生发觉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与之相反,强制性的教师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12]。而英国学者Cropley在其出版的《教育和学习中的创造力》一书中则提出,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态度应是: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容忍学生的敏感和大胆的错误、重视学生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各种材料的机会、鼓励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的勇气[13]。
二、对创新教育中文化研究的反思
(一)不同学科和视角下的研究各有利弊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两大学科,即心理学和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于创新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的影响、不同国家间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以及文化与创新能力发展间的密切关系。研究采用了较有成效的实证性研究,通过调查、实验、比较等方法为我们揭示了作为环境的文化对人的创新能力发展所具有的影响,进而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果。但是,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实验和调查对象所限,研究很难将结果推而广之应用于同年龄段的整体;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存在着以国别代替文化的问题;难以揭示文化与人的创新能力发展之间复杂、动态的相互关系等。来自教育学的研究从文化的影响力、传统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的特征和构建等视角集中研究了目前我国实施创新教育在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研究主要采用归纳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注重于文化与创新能力培养间复杂关系的研究,并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创新教育中的学校文化特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有成效的探讨,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对于创新教育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认识深化作用。但是,来自于教育学的研究由于缺乏对具体情境中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等的实证性研究,包括现有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以及如何引领和构建文化等的研究,从而使得现有研究成果又难以对创新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正确认识文化对创新教育的影响
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言,任何文化都有其积极之处,也有其消极之处,我们既不能对一种文化妄自菲薄,也不能将一种文化理想化。但是,从这一结论出发需要防止两种不正确的倾向:一种是认为文化与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某种重要的联系,文化角度下的创新教育研究属于“贴标签”的行为;另一种则认为即使文化对于创新能力的发展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我们不需要也不能够通过对文化的干预来促进创新教育实施。前一种倾向显然是轻视了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作为某一社会、地区、民族的个体,我们每个人在出生之后都会受到文化的浸染,形成一定的态度、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作为地区或民族中个体所具有的共同性文化特征,这些共同性文化特征同样会在我们的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上有所表现。如有研究者曾对香港和内地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两地学生对于“最具创造力人物的提名”都无一例外地推崇政治家和科学家,同时,香港的学生还比较多地推崇演艺明星[14]。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学生对创造力的认识是具有地域性文化特征的,而学生的这种观念又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创新价值观乃至于创新行为。后一种倾向则是一种消极放任的心态。我们承认任何一种文化对于地区、民族的创新能力影响都有利又有弊,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一种文化其影响力、作用力都是同样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时,曾比较过他早年留学就读过的两所美国大学。他说:“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15]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特别是学校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助于学生创新的学校文化对学生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文化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同时,我们也能够在文化构建上有所作为。伴随着社会物质、制度的变化与发展,文化会做出适应性的反应,而文化中某一方面发生变迁很可能会使其他方面也发生相应的变迁。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对文化进行顺势引导。
三、对创新教育中文化研究的展望
(一)研究内容上要加强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中,对于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等的关系有较为深入的探讨,相对于这些比较宏观的领域,后续的研究应更加关注微观层面,特别是关注对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言,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是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等微观层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教师文化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小环境,而环境特别是创新活动中人身处于其中的小环境,是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甚至将环境列为创新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他认为环境可以通过评价、传播、修正创新思想来支持创新活动。其次,作为大环境的宏观文化,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会在学校之中、在教师群体中有所体现,都是形成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重要来源。因此,通过微观文化可以更好地考察宏观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际影响。最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关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研究在数量上还相对不足。仅以创新教育中的“教师文化”研究为例,在“中国知网”上,以“创新教育”和“文化”为主题词,可以搜索出时间跨度为10年以上的相关文献71591份。这之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是13489份文献,而与“教师文化”相关的是8388份。可以说相对而言,与教师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在总体上所占的比例不大。
(二)研究方法上应更加关注和采用“质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有的注重进行定量分析,有的运用推理与演绎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更深入地揭示文化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间动态的复杂关系。特别是随着研究内容的重心转移到微观文化领域上,研究方法更需要进行调整,需要采用更为适合的“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是研究者将自身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田野记录、开放式问题等方式收集定性资料,并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的诠释,从而构建研究的观点和理论。“质的研究”基于事实,也属于实证性的研究,但是它不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假设检验和标准化的定量分析,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现状呈现和解释性研究。“质的研究”关注到研究的整体性、复杂性和动态性,适合对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揭示出文化的整体性、复杂性以及作为“整体”的文化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复杂机制;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文化与创新教育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把握,可以揭示出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影响的途径、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对创新教育下的学校文化、教师文化的构建进行研究。
作者:姜丽华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阿瑞提.创造的秘密[M].钱岗南,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99-416.
[2]卢伯特.不同文化中的创造力[M]//斯腾伯格.创造力手册.施建农,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1-288.
[3]周林,查子秀,施建农.5-7年级儿童的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FGA)的比较研究———中德技术创造力跨文化研究结果之一[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9-23.
[4]申继亮.从跨文化比较看我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J].中国人才,2004(11):57-58.
[5]申继亮,师保国.青少年创造性跨文化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0(6):13-14.
[6]司晓宏.文化、教育与民族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1-4.
[7]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8):1-5.
[8]张理智.创新教育观念误区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8-08-12(4).
[9]马维娜.创造性教育的文化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1997(12):8-10.
[10]刘东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5):8-11.
[11]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1-14.
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3
【关键词】地理创新教育 内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46
一、为什么地理学科要进行创新教育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创新就要依赖创新型人才去实现。正如同志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彻底变革,实施创新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地理亦文亦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这些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志趣,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想象、提出创新观点积累素材。其次,地理学科讲述了人口、环境、资源、粮食等问题,这些着眼于未来的全球性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可以激起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状、展望未来、进行创新活动的强烈责任感。第三,地理学科着重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实践能力、综合有力、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重要能力。
二、地理创新教育的内涵
何谓创新?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维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不同水平的学习,有不同水平的创新。对中学生而言,做一道习题,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独立求解探索新法,也是创新;制作一件小工艺品,搞出一个小发明,也是创新。地理创新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和实践中,提出新颖、独特的地理观念、建议和设想,采取了新的方法,寻找新的途径、涉猎不同的领域,以掌握完整的手段解决日益纷繁的地理环境问题。
创新教育就是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创新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学地理创新教育就是根据中学地理的学科特点,把地理学、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人才学等有关学科的一般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于中学地理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学生以新颖、独特的地理观点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以创新的方法、途径来处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因而,中学地理创新教育不是纯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在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中学地理创新教育的途径
中学地理创新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项教育,它需要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诸方面的全方位培养。因此,中学地理创新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地理创新精神、树立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地理创新能力。
1.营造氛围、突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智力的特征,还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于4个品质:冒险性、挑战性、好奇心、想象力等。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在发动维持创新活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地理学科是以自然环境和人地关系作为学习研究对象,它的知识系统是一个开放、发散的系统,既有许多已知的相对真理,更多的却是人类科技尚未能了解、尚无法知晓和解决的灾害、环境、宇宙等问题。这种地理知识本身的发散性、未知性,能帮助学生进入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激发起学生的创新精神、挑战精神、好奇心与想象力,特别有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中学地理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
2.转换角度,促进变通,活跃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持续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常规解决问题和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过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思维的培养。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源于对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地对地理事物的现象的观察中,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信息,并在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中展开想象、发展创新思维。
(2)发散思维的培养。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构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成份,对地理创新思维来说,二者缺一不可。由因导果,通过对大量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综合,寻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叫集中思维,是一种经常而普遍运用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并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寻找更好更新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地训练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3)逆向思维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地理知识,这些知识的运用有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通常情况下,学生对正向思维的运用比较习惯。逆向思维往往是违反常规定势,由果溯因提出假设进行推理。这种思维有助于加深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许多地理事物就会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形成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4
关键词:企业;持续发展;技术创新
一、企业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与技术创新的联系
关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界定。大致可归纳为三种观点:一是强调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二是强调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强调企业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共赢发展。企业持续发展问题主要是研究企业在其所选择的领域内,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地生存和发展。企业持续发展不仅涉及到企业发展目标、战略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还与经济、社会、生态子系统的持续发展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可将企业持续发展定义为:企业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与制度要素,在实现企业持续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的同时,保持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持续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企业技术创新和持续发展是两个重要的企业管理概念,二者联系密切。技术创新是从新技术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或推广应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企业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当企业持续拥有独特的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时,企业就可能通过创新形成并维持自己的持续竞争优势。发展趋势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持续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甚至交叉使用评价标准与指标,故本文将二者放在一起来研究。
二、企业持续发展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框架
(一)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含义。从企业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可认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持续创新及协调发展环境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能力。作为一种能力体系,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能力组合的概念,具体由要素、环境和时间等3个维度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要素维度涉及企业系统内部支持发展、实现企业盈利增长和能力提高的各种要素,包括企业的核心资源与能力,属于核心竞争力的范畴。实现要素维度持续性的能力组合主要体现在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能力上。前者涉及技术投人、实施和产出,后者涉及人力资源、组织、管理、领导、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环境维度涉及企业发展的各种环境,包括产业、社会与资源环境。如,行业发展前景、竞争对手融洽度、社会认可度等。实现环境维度持续性的能力组合主要体现在企业协调与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能力上。时间维度涉及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实现时间维度持续性的能力组合主要体现在企业持续获得与利用资源从而持续满足自身及各利益相关者未来需要的能力上。因此,在分析企业持续发展能力时,要尽量看到长远和间接方面,也就是一方面要看到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即企业潜在的价值生产能力或企业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另一方面要看到企业发展对各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影响。
(二)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特征
1.创新性。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创新性对另外两个特征即协调性和持续性都有重要贡献。企业系统的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具体涉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及增强企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意识的节能、减排、净化和环保技术创新等。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体制和机制创新,具体涉及组织结构创新、决策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创新等,它源于企业对外部先进制度的学习和借鉴,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在特定时期的发展需要和面I临的环境选择适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性特征集中反映在要素维度内。
2.协调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强调协调企业同发展环境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与竞争对手的协作能力及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能力。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广义上可指影响企业经营活动或受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所有个人与团体,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员工、顾客、竞争对手、社会、环境等。作为受资者和债务人,企业要努力使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收益得以实现;经营者和员工处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企业要为员工提供满意的劳动报酬、工作与全面发展的条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造顾客,为了协调与顾客的关系,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性价比;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关系是竞争环境下的合作关系,合作基于两者利益的互补,因此企业需要了解竞争对手的利益需求,加强与竞争对手的技术交流、信息共享和研发合作;企业所在的社区和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了基础设施和其他相关资源,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保持与社会协调发展,在纳税、提供就业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积极行动,有助于同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从中获益;企业注重绿色理念,加强对环保的投资,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性特征集中反映在环境维度内。
3.持续性。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强调通过持续创新,培育持续竞争优势,不仅保证企业自身的持续生存和发展,而且能持续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未来需要。这一特征表明,企业持续发展不应超出其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当前需要应以不牺牲各利益相关者的未来需要为前提。因此,企业发展要通过持续的技术与制度创新,长期拥有核心能力与核心资源,提高适应市场和创造市场的能力,同时重视环保及绿色技术的应用,改善企业形象,降低企业建立和维持同未来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关系的成本。时间维可以反映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持续性特征。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按照对技术创新过程投入、实施和产出阶段的理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3个方面: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反映可以投入技术创新过程的各种可供资源数量和质量状况,包括有形资源投入和无形资源投入。前者主要表现为用于自主创新的R&D经费、人员、设备投入和用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术改造的非R&D投入,后者主要是指企业组织所积累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涉及创新的目标、战略、思想来源等。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反映技术创新过程各个阶段资源运用与组织管理的状况。具体涉及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能力因素。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反映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效果。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可分为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前者是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表现为新产品、新技术等成果的数量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后者是直接产出经过市场化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与影响,表现为技术创新净收益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与成本降低、市场占有率提高等。
三、企业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一)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三维度分析思路,笔者构建了企业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5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创新能力的特征主要表现范文6
关键词:UGNX 机械创新设计 实验平台 UG/Open API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创新专业人才的基地,必须以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发展方向。虽然我国开展高职教育以来,培养出了众多机械专业的人才,但是这些毕业生往往社会应用性和就业时效性以及创新能力都不高,这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仍与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当前各高校对于学生机械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处于初级阶段,依旧借助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老旧的构件组合实验平台,高价的实验平台使得普通高职院校很难满足人手一台的需求。同时,在这些实验平台上设计的构件数量也有限,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因此,开发和应用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平台就显得非常必要。机械创新设计不仅仅是功能的叠加与创新,更应该是机构的创新。机械创新设计已成为目前高职机械专业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一、 基于UGNX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平台建立
1.1 关系表达式法
关系表达式法第一步就是要在构件库当中建立一个具体的零件,系统操作的用户根据所需调用这个零件的时候,必须要将该零件的存储名进行修改。第二步,在修改尺寸变量表达式的参数值时参照构件手册对应的数据。最终这个零件就可转成装配图当中的工作零件。其具体步骤可表示为(FileNew输入构件名Application/ModelingTools/Expression参数编辑存储该零件零件调用)。虽然这种关系表达式法创建起来较为简单快捷,但是用户必须要在完成查找零件模板基础之上,再进行改名以及参照构件手册进行尺寸修改等操作,这些操作交互繁琐,应用起来效率不高。
1.2用户自定义特征法
用户自定义特征法第一步也是要在构件库当中建立一个具体的零件,第二步根据参数表达式对该零件进行命名与编辑。最终生成该零件,并定义存储为 .udf 的文件。其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要启动UGNX,其次在UGNX成功启动以后再构件库当中创建一个新的实体。第三,通过Tools/Expression查看所新建实体的参数值与参数名,修改以后确认退出。最后再通过FileExportUser Defined Feature 输出该零件用户的自定义特征。用户自定义特征法的主要有点表现为:可以建立各零件特征之间的关系,定义当中的特征变量,设置变量的缺省值,用户操作时可以提示相关关键值。其缺点主要表现为必须要在创建新的零件之后参照构建手册才能对零件输入用户自定义特征。
1.3 零件族法
零件族法第一步也是要在构件库当中建立一个具体的零件,可以称之为零件模版,第二步根据参数表达式对该零件进行命名,来确定该零件的尺寸,将命名后的零件参数添加到电子表格内,第三步就是将这些族内零件所对应的参数值填写完整,在调用构件需要修改零件模板的尺寸变量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选择参数来调整,就可以得到所需选择的构件。其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要启动UGNX,其次在UGNX成功启动后通过File-New,输人模具构件名。再通过Application-Modeling建立一个具体零件(Template Part),然后通过Tools-Expression来进行参数表达式的命名与编辑。最后通过Tools-Part Families选择Available Columns,在栏目下选定参数。零件族法主要优点在于创建起来比较直观,相对容易一些。由于这种方法具有子装配功能,所以成为建立UGNX构件库系统的最常用的方法。零件族法的缺点表现为用户在标准建库查找型号各异的零件比较繁琐,必须在电子表格参数表内输入正确参数,稍有差错都不能查找出,故工作量比较大。
1.4 编程法
编程法主要采用的是UGNX/Open Grip或是UGNX/Open API对每类零件进行参数化程序编写。编程法主要优点就是调用最方便,应用层次在各种方法当中最高,缺点主要表现为编写程序所需要的工作量比较大。
二、基于UGNX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平台用户界面设计
2.1 UGNX/Open Menu Script
用户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来对UGNX菜单文件进行编辑,这样才可以生成用户化的菜单,进而可以在平台上集成特殊应用。UGNX/Open Menu Script支持UGNX菜单修改,来执行用户User Tools文件、程序及操作系统命令等二次开发。
2.2 UGNX/Open UIStyler
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工具开发UGNX对话框,具有的功能比UGNX/Open Menu Script更加强大。UGNX/Open UIStyler可以避免复杂的GUI编程,利用实时可见的基本控件的组合生成不同的对话框,可与UGNX/open MenuScript, UGNX/Open API,UGNX/Open GRIP等进行集成。
三、基于UGNX机械创新设计实验平台构件库的建立
3.1 图库的构成
通过子程序来实现建立构件的功能,并自动形成装part文件,即可节省大量磁盘空间。图库当中的同一类构件中相似性比较大,所以同一类构件中各个子程序可以通用,大大减少了编程工作量。每一构件图库的建立可以实现构件模型的全部参数化问题。
3.2 图库的实现
二次开发结果的目录存放在指定才的UGNX-env.dat文件中,并在该目录下建立startup和application两个子目录。利用UGNX/Open UIStyler创建出的对话框基本和UGNX风格保持一致,交互过程也与UGNX的习惯完全符合,因此数据输入方便灵活。一旦输入了非法数据,就会有足够的信息提示用户,并在数据输入合法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下一步。UGNX/Open UIStyler对话框自动生成*.dlg 、*._ template.c和*.h这三个文件。其中,*.dlg是UIstyler对话框界面文件,封装了对话框的图形界面;*._ template.c是UIStyler对话框当中的模版文件,而*.h则是UIStyler对话框c语言头文件。MenuScript的菜单编辑样本由*._template.c文件来提供,相关的菜单文件也可以可以借助于*._template.c文件来编辑,修改*._template.c模板文件工作可以通过应用UGNX/Open API函数来实现。在VisualC++6.0基础平台下,即可完成所有操作,最终和*.h文件编译链接生成可调用的*.DLL文件。把生成*.dll文件和*.dlg文件分别存入application和startup目录下,重新启动UGNX时,即可自动加入客户定制菜单模块。
结语
我国当前各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基本还是依托于简单的构件组合实验,建立基于UGNX的实验平台,有效克服了机构组合不当的问题,切实能提高学生的机械创新能力和电子计算机动手应用能力,适于在各高校推广。
参考文献
[1] 樊仕龙. 机械创新设计优化系统[J]. 知识经济.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