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化涵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的文化涵养

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1

关键词:地被植物 城市园林 功能 问题 应用

进入到现代社会,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被植物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方面,地被植物建设可以吸纳储水、排泄防洪,能为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

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地被植物建设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水环境的需求,城市中地被植物建设以及覆盖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居住在一个美好的适宜环境中。因此,城市地被植物的建设在注重城市储水、排泄防洪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人们对于景观植被的需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建设,注重人与景观的和谐共处。

1 地被植物建设的功能

1.1 地被植物建设具有蓄水排防洪功能 现代化城市建设往往是朝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城市的排泄防洪决定着整个城市规划设计的成败,由于洪涝灾害不是人为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把洪涝灾害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低程度。地被植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蓄水排泄的功效。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在人类生活的城市中,地被植物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地被植物天然就具有涵养水源,吸水储水功能,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地被植物建设在夏季可以涵养大量的雨水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更好地应对城市暴雨集中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地被植物建设在城市中的涵养水源排洪的功能是不能小觑的。

1.2 地被植物建设具有美化功能 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层层高楼大厦的建立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的迅速建设,人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人是发源于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完全脱离自然界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城市化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繁华,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城市的单调、枯燥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城市化的建设需要的不仅是高楼大厦,还需要绿色的生活环境,地被植物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是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地被植物的建设对城市化的发展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1.3 地被植物建设具有审美功能 山、水以及青草常常是人们最向往居住的场所,古人认为地被植物是具有灵性的,地被植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地被植物建设不仅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它与园林景观的结合还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生活在田园水临的城市是人们不断的向往和准求,因此,地被植物的建设还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

2 地被植物建设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地被植物建设与城市的其它园林规划相脱离 现代城市的地被植物布局往往只是片状的分布或者是小片的区域分布,这些地被植物只知没有能够和城市中主要园林规划相连接,甚至是地被植物布置单一,设计机构不合理,没有能够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吻合。地被植物建设不应该单纯只是追求审美和享受,它更应该挑起绿化和调节气候的重担。单一的地被植物建设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景观。整个城市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园林整体布局要能够有效地分配地被植物,单一的地被植物布局不能够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现代化园林建设不仅要凸显美观的方面,还要能够真正为城市化的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2.2 地被植物的物种选取常常比较单一 现代化的园林建设讲究的是整体效果,多样化的地被植物搭配是园林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地被植物建设应该配置多样化的物种才能使园林更具有审美价值,然而,在绝大多数城市园林设置中,园林中的地被植物建设比较单一,大都采用普通的城市园林绿化手法,人工修整特点强烈,自然生态性显得不足。有的地被植物建设只是成片的景观,缺乏相应的多种植物配置,使其凸现苍白没有活力,地被植物建设应该选取多样化的物种合理配置才能够凸显整个园林的整体美。这是现代化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化建设中景观价值的重要体现。

2.3 地被植物建设常常与城市的排泄防洪相脱离 园林整体规划中的地被植物的建设不仅仅只是为了城市中的审美需要而建设的,更应该起到蓄水排泄防洪的功效。众所周知,北京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使北京的排泄防洪系统面临着重大挑战。科学合理的地被植物建设能够有效地缓解特大暴露带来的灾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在城市园林地被植物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忽视这一点,地被植物建设只是为了营造城市的景观,却从根本上忽视了蓄水排泄和防洪的功能。因此,在园林规划中地被植物的物种选择要选择那些具有涵养水源的地被植物来进行合理布置,不应该只是为了凸显园林建设的美观而随便选择地被植物物种,美不是园林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具有真实的使用价值应该才是我们的首选。

3 地被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3.1 办公区域地被植物的绿化 办公居住区使用地被植物进行绿化是现代化办公区园林建设的合理配置的重要内容。办公居住区具有温尔文雅的特点,合理搭配地被植物对于美好办公居住区的环境,陶冶办公人员的心情,缓解工作之中的紧张氛围都具有重大的价值。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压力逐渐增大,单调枯燥的工作环境增加了相应的紧张氛围。因此,合理布置办公区域工作人们的居住环境尤为重要。地被植物在办公居住区的合理配置能够美好局域环境,缓解单调枯燥的氛围。通常来说,办公居住区域的绿化对地被植物的要求比较高,要有选择的应用。地被植物的物种选择要尽量多元化,在办公区周围要合理配置具有审美特性的地被植物,这样才能够克服单调枯燥的生活环境,起到陶冶工作人员的心情的作用。如今,地被植物在现代城市办公居住区绿化布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展现优美田园风光,形成优良的生态群落。

3.2 公园游园中地被植物的绿化 公园游园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不只是只有建筑物群体和水泥路面,合理有效的布置公园游园的建设也是城市布局的重要内容。公园游园是人们最重要的休息场所和散心活动的栖息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园游园是人群最多的综合型的园林绿地,地被植物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要依据公园游园的布局合理配置,要与园林的整体景观相结合。种群种植地被植物是公园游园绿化的最主要的形式,但是这种单一的地被植物建设比较单调,因此,在现代化公园游园建设中我们可以选择多元化的地被植物的物种来进行合理的搭配,这样的话既可以改变众多城市园林建设的风貌,还可以更好地凸显城市的地域特色,不仅可以起到更好的绿化作用,而且还可以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

3.3 城市道路中地被植物的绿化 城市道路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有了城市的交通建设才有现代化城市的良性发展。不同方向的城市主要交通中间的绿化也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组成部分,道路中间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需要我们选择科学合理的地被植物,我们需要尽量选择那些涵养水源能力和抗寒性能力强,并且生长茂盛的地被植物的品种来进行绿化,以实现道路的绿化、遮阴、防护和涵养水源的目的。同时在城市道路中地被物种也可以多元化搭配布置,单一的地被植物确实给城市带来了单调枯燥的感觉,城市道路中地被植物多元化布置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选择之一,这样的布局既可以凸显城市园林建设的美观效果,也可以增添城市的审美功效。

参考文献:

[1]杨浩.城市防洪与城区景观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水利,2010(4):88.

[2]李昕.现代化生态城市水系建设的思考[J].建材世界,2011(2):99-101.

[3]马元旭,李海峰,桑景拴.论观果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J].林业建设,2010(5):32-34.

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2

城市群众文化文明

城市群众文化达最能彰显城市的特点和风格,是和城市的文明紧密相联的。一个城市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不仅人口集中,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且现代化程度也高。我们知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石,城市的文化境界是城市的文明与和谐社会。做好城市的群众文化工作,不仅能使城市群众文化生活大放异彩,而且可以带动城市周边地区发挥辐射作用。

现阶段城市的群众文化,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坚持以市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不断为市民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一个城市只有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才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提高,从而促进这个城市的品位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有所变化,不良的社会习气才能摒弃,其城市文化的先进性才能突显。

一、在城市群众文化中,必须认识把握城市精神的提升和凝聚

因为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独特品质,不是由急躁的物质系统规划出来,城市精神是孕育市民精神的母体,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群众文化思想意义的升华。

在城市其文化资源丰富,各大型公益文化服务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文化广场、纪念馆、美术馆等,甚至各种建筑都属于社会文化共享资源,面对全市人民它具有文化性、公共性、权益性、普及性,是满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产生的结果,既保障了公众文化权益、提高了群众文化服务水平,又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结合起来,可以说是让民众参与到共建共享文化的快乐中,成为城市的眼睛、城市的窗口。各种场馆具有有艺术表现力,又有审美张力,和智慧凝聚力,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让它成为城市文化景观和城市布局中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在市民心中逐渐形成对历史与置身城市发展最为基本的认识,可推动整个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和社会理想的提高,对市民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一步达到提升城市精神与城市的文明,从而彰显文化软实力的强大力量,以在城市群众文化工作中传递正能量。城市的发展只有在其精神的支配下才是健康的、稳定的。让城市群众文化培育城市精神并有效的深入市民心中,需要政府、社区、单位不仅加强宣传,而且更进一步要落实,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进行渗透、沁润,直至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开花结果。

二、加强文明城市的建设

文明是个大概念,文明不文明不是自己说了算。城市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宣传和管理水平。随着城市群众文化的宣传,在管理措施的加强,广大市民在参与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过程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城市文化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更加直接分享到城市文化带来的优美舒适、安全便捷、自由和谐的现代城市品位。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最终将形成全民共建文明,全民抵制不文明的良好氛围。有时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像锻炼身体,大家都要乐于去做。文明测评就像体检,身体健康,就不害怕体检。群众文化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全民参与、全面共管,对不文明的行为应坚决抵制,以丰富的文化活动载体去孕育淳朴的民风和社会风尚。

在城市群众文化发展中,“人”的问题是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也是代表城市品牌的核心因素。我们在广泛开展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市民文化系列活动品牌。比如“小文明”活动贯穿在维护活动中,意在倡导市民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培育规则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由个体“小文明”推动城市大文明。文明要成为社会风尚,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在社区中建设城市文明的文化,可有力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在群众的习俗中浓缩城市的文明。

三、城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要强化和突出其核心价值观

城市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精神力量的所在。国外、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无不是这样。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构成了城市的价值。她不仅是城市、乡村的精神依靠,更是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城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弘扬和发展这个价值体系,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此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准宣传教育同人们思想道德情感的契合点,善于用身边的人或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情理上的交融。合理利用文化场馆将社会风尚、家庭美德传播出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去搭建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营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生活情景,开展怡情养志、益智益德的文化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根植人们的生活、涵养人们的心灵。除此之外,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品格,如在春节、清明、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活动中,有自己的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是民族文化积淀而成的,有的是由名人发展来的,它们都具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在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上,可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这是传统城市文化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要把传统和现代,历史与今天有机的结合起来。文化的发展需要群众的创新,文化的传承需要群众的参与,今天利用这种宝贵资源,延续这种独特的荣光,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挖掘好、利用好、保护好、发展好这些优秀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动历史文化产业的建设,可以引导城市新的群众文化产业的创新与繁荣。

总之,城市群众文化活动是城市的文明的有效载体,城市文明的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发展,一个积极健康、快速发展、文明化的城市,其群众的文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精神品质也是有品位的。

参考文献:

[1]魏振英.通过弘扬人文精神彰显城市的魅力――以山东聊城为例[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3

关键词: 城市环城绿带 规划设计 生态景观

一、城市环城绿带的概念及功能

1.城市环城绿带的概念

不同领域、不同角度的研究者,对环城绿带的定义不同。本文中的“环城绿带”是指一定规模下的城镇或城镇密集区,规划比较多的绿地,建成一定规模、连续的、永久性的绿色开放空间。

2.城市环城绿带的功能

(1)城市规划层面。环城绿带的建设可以抑制城市蔓延,控制城市形态结构。刘易斯•芒福德曾说过,郊区的发展一旦不受限制,放任自由,自由式布置的平面图一定会迅速扩张。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约束在于土地资源短缺,为确保城市形态与格局的形成,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设环城绿化控制带。

(2)城市生态建设层面。一是防治大气污染,调节城市气候。树木的叶片能够吸收大气中的许多悬浮颗粒物,如:氟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绿化率高的城市,能在炎热的夏天产生降温效应,平衡城市的能量辐射,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二是涵养水源与防治风沙。城市的环城绿能够提供优质水源。它也可以提高水体的污染净化能力,使河流系统的质量得以改善。作为城市的防护林,它还能降低风沙对城市的影响。三是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环城绿带为城市鸟类、兽类和各种昆虫提供了舒适的栖息环境。绿带植被多样的结构,为城镇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保障。

(3)城市游憩建设层面。休闲游憩已成为了现代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许多旅游学家都认为,“休闲经济”正在快速发展,它终将会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城市环城绿带的空气清新,景色优美,交通便捷,是城镇居民亲近自然的好选择。

二、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

1.城市环城绿带生态景观设计理念

(1)天人合一与森林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所谓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应遵循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生态法则,大自然才会给予良性的回报。城市环城绿带,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在规划中须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

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要以地带性植物和自然生态条件为基础,融合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宗教、历史文物等。城市森林系统的地域、文化特征形态各异。城市环城绿带其实是园林的延伸与扩展,它可选以保护名木和古树的名义,提升其品位与格调,使城市森林更有人文内涵。

(2)营造人性空间。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满足人们视觉舒适,近而使人们心理平衡。城市居民常常在环城绿带休闲游憩,因此, 其设计应该具有乡土感、邻里感,流露出城市生活的舒适感和人情味。

(3)设计异质性景观。景观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在设计城市环城绿带时,不同区域应选择不同的模式。如:斑块绿地,应搭配灌木、乔木及草本植物。异质性景观,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4)合理功能定位。绿地空间的形式及构成取决于它的功能。城市环城绿带的主要功能包括:涵养水源、防治风沙、防治大气污染等,还能保障城市的合理格局,为人们提供游憩场所。在布局城市环城绿带时,要从它的生态功能出发,综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特点,合理规划,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城市绿化建设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回归自然,去享受蓝天――青山――碧水的和谐。“以人为本”理念以人类本身生存、生活和发展为出发点,巧妙地适应、利用自然。有亲和性、舒适性和文化底蕴的城市绿化带设计才能激起人们亲近的欲望,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城市森林的综合功能。

(2)因地制宜与系统性原则。不同地区、城市的自然条件、绿化基础各不相同。在设计环城绿化时,要合理配置各类型绿地,做到均匀分布、重点突出。使生态、社会、经济实现最大的效益,达到整体优化。同时要重视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的使用,突出地方特色。

系统性原则要求城市绿地与城市生态系统和谐发展。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时必须以市民整体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为出发点,实现城市绿化功能的提高和优化。

(3)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保护城市生态资源。城市环城绿带的建设在配置上具有艺术性,生态上要具有科学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功能上具有综合性,风格上具有地方性。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存”思想,做到“以绿为主,生态建设”。

(4)生态化及生态经济原则。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中,要遵循共生互利和相克相生原则,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使景观多样性。达到城市――市民――绿化之间生态平衡。环城绿带可以通过发展观光农业、花果业、林业、旅游业、立体水面养殖等方式发展绿色产业。推广市场稀缺的经济植物,实现水、陆、空的生物多样化,使水资源和绿带土地实现最佳经济效益。

三、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要素与建设模式

1.城市环城绿带的形态结构与尺度

(1)环城绿带的形态结构

环城绿带的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通常取决于城市自身的地理因素(如地形、水文、气候等),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城市的空间结构。一般地,总体结构可以分为环绕状、嵌合状、网状、绿心加环绕和带状这几种类型。

(2)环城绿带的尺度

不同国家的环城绿带尺度不同。一般来讲,环城绿带若满足最小宽度,越宽越好。环城绿带的尺度可以用生态学原理来衡量。不同的生态功能对绿带的宽度要求不同。为了更好的环城绿带规划时,在规划前期应做以下的调研:周围土地的利用方式,当地污染物的类型与强度;当地动物利用绿带的方式;环城绿带联接的大型生态节点。

此外,规划环城绿带的尺度时,还应遵循下列的几个原则:具有足够的宽度,力争减小边缘效应;要照顾环城绿带中的最敏感物种;环城绿带生境的多样性,并涵盖最高质量的生境;维持植被的复杂性,增加绿带的覆盖度。

2.城市环城绿带的绿地分类与整体布局

(1)城市环城绿带的绿地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环城绿带中的斑块。绿色斑块主要是由公共绿地、生产绿地等绿色地块,分布城市景观的各个部分中,它有特殊的边缘。绿色斑块可以改善、美化环境,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它注重生态效益,也注重社会效益。

②环城绿带中的廊道。廊道在环城绿带中主要指水系绿带。绿色廊道可以帮助通风,也联系着大、中、小斑块。它促进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输,也是城市的氧气库。廊道的绿化应综合考虑树木的景观效应、生产功能。

③环城绿带中的基质。景观基质指的是环城绿带中的生态林区,即绿色斑块和廊道所占的广大区域。它的林木覆盖率超过70%,连接度居于最高,是最强的景观要素。

(2)环城绿带的整体布局

环城绿带的系统布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因素,如坡地、荒山、河道等,在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下,在布置城市外缘的生态屏。应成片保留郊区的农田、优质菜田,合理建设综合游园、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等。布局城市环城绿带的景观时,应注重连通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城市的生态安全。

3.城市环城绿带生态林的营建模式

按照城市绿地“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城市环城绿带的营建模式以下几种:

(1)生态环保型林带模式。生态环保型林带的目标是:利用某些树木吸收有毒气体的生理功能,净化空气。在生态环保型林带的规划中,强调绿地植物的生态环保功能,合理选择配置能吸收污染物质的植物。为了形成良好的小气候,要使用高大单一的乔木或复合乔灌木,以增强环保效能。

(2)生态观光型林带模式。观光林带主要目标是形成优美的景观观赏面。为了实现林带模式在生态功能与观赏功能的统一,要仔细分析绿化植物的色彩美、形态美、动态美、韵律美等自然特性,还要注意职务植物的季相变化。

(3)生态经济型林带模式。城市环城绿带的生态经济林既要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所生产的果品(产品)又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为了经营管理方便,多采用乔林――果园模式,或混种经济树种。

(4)生态防护型林带模式。生态防护型林带的生态功能目标是降低风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保护农田等,使城市的运行正常。此外,还能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增加经济等。

(5)生态文化型林带模式。生态文化型林带是为了要突出城市的文脉,彰显森林文化的绿地景观。为了提高城市森林的整体格调和品味,在生态文化林的构建中,应融合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物等。

四、结束语

总之,城市环城绿带能较好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控制城市过度扩展,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广大城市规划设计者一定要充分重视城市环城绿带的作用,并遵循以上设计原则和要点,合理进行城市环城绿带的规划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欧阳志云,李伟峰,大城市绿化控制带的生态结构和功能[J].城市规划.2004(4).

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4

关键词:西安市;森林城市;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求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保证基本生存的前提下,科学改造自然、合理开发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应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即自然界的无目的和目的性;二是人在破坏自然环境并遭到自然环境的反作用惩罚或面临着自然界可能惩罚的威胁时主动地寻求与自然环境的妥协、和解,通过约束人类自己的行为以求达到减少自然报复,防止自然环境恶化,使自然环境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取决于人类自然观的改变。当前的许多环境问题不断发生,酸雨对人类的破坏,温室效应的潜在危害等等,让人类不得不注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人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保障生态的良好循环。对森林城市建设而言更是如此。

2、西安市地理环境分析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北纬33°42′~34°44'30″,东经107°40'~109°49′。其位于东南沿海湿润气候向西北内陆干旱气候的过渡带上,兼有两种类型气候特征,因受局部地形主导因素强烈影响,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深处内陆腹地的西安市具有陕甘黄土高原大陆性季风区大气环流季节性变化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春季升温迅速,干燥多风;夏季炎热高温,日照强烈;秋季温和湿润,时有阴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偏少。境内河流基本属于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较大的河流有渭河、泾河、石川河、黑河、涝河、灞河、汉印沣河、戏河、零河等。市区东有灞、海西有沣、涝,南有、椋北有泾、渭,夙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西安市所在的晋陕黄土区域地表广泛覆盖深厚的第四纪风积黄土,分布广度、厚度和发育完整性均远远超出世界其他地区。因自然环境复杂,农耕历史悠久,境内土壤类型丰富。秦岭山地多属原生土壤并呈垂直分布,主要有褐土、棕壤、暗棕壤及亚高山草甸土等。西安的自然植被未遭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直接侵袭,尚保留若干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种类,有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等自然植被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

3、创建森林城市的基本原则

3.1、自然生态原则

规划形态要接近自然,为防止过度的水泥硬化、防止过度整齐划一、防止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植物的选择、配置与管理方式要近自然。只有近自然式规划造林,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才能形成完整的生物链,其自然演替过程才能逐步成熟、健康。

3.2、城乡一体化原则

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将城乡林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和布局,要把城市生态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一纳入森林城市总体布局,并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从而促进生态和经济方面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森林、湿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多种需求,促进西安城乡、区域全面统筹协调发展。

3.3、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利用西安自然地理和资源条件,突出区域的自然特色,建设符合地域特色的森林生态体系。森林城市建设要按照西安的森林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思路,建设城市森林文化体系,突出城市特色。

3.4、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在城市森林的规划建设中,要突出强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比如我们在新的森林城市规划中就提出了市政投资修建的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都要全时段、全覆盖免费向公众开放,这是创建森林城市验收的一个重要指标,使人民群众能够直接的、广泛的、经常的投入到大自然中去,与森林接触,在这个过程中陶冶情操、享受生活。

4、森林城市建设的措施探讨

4.1、坚持形式效果统一

森林城市要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既要重视森林的外观形态,也要重视其功能性和经济性;既要为市民营造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要解决好森林防护、防火、病虫防治等问题;既要重视生态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既要搞好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也要加强森林及基础设施的维护和日常管理,要把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城市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4.2、城市规划建设与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

依托现有的山体、水系、绿地和道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的要求,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为目的,结合地形、植被等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保护周边地区的原生态功能,改善重要生态廊道及沿线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提升绿化、美化和香化水平。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特色和人文内涵,强化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注重植被类型、铺装材料、功能策划、景点设计、游憩空间等方面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提升城市生态宜居环境。

4.3、实施主干道两旁增绿添荫工程和调整树种、林种结构

城市道路、河流是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其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物种流动的“廊道”,建设好城市干道、河岸绿化就像一条条绿色项链,连接着无数个绿色翡翠,构成优美街景体现城市的生态文明,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标志。可以选择合适的树种按适宜的株行距进行大规格苗木移栽,再按各植物的生态区位不同合理配置,形成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文化型和科普型等植物群落景观,增加休闲区“浓阴、碧水、蓝天、美城”的整体景观效果,把人行道改造成名符其实的林荫大道,为整个城市增添绿色和生机。

4.4、强化保护监管机制

近年来,建设项目占用林地、湿地等生态脆弱区域现象日趋增加,森林城市建设不仅需要规划、绿化,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保护监管机制,必须解决好林地流失、盗伐滥伐、无序采挖、违法收购等问题,切实做到造林绿化和保护管理双管齐下,依法审批、规范使用、严惩毁坏,保护森林建设成果不受损失,保障林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要进行绿化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境意识,使之能够自觉保护森林并对他人的破坏活动进行监督;开展义务植树等活动,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绿地建设与管理等,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森林城市的建设。

4.5、构建绿色生态网络

合理的森林城市空间布局应该是立体的、完整的,既包括城市森林、绿地,也包含城区和周边绿化隔离带,还涉及江、河、等城市水系网络。西安根据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对城镇、山脉、道路、水系、原有林地及矿山进行合理的绿化。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生态为主体的绿化生态网络。从森林城市逐步向外辐射,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绿色生态空间;建立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乔、灌、藤、草等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和以树木为主体的绿地,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完整森林城市生态体系;结合不同层次及视觉效果,构成绿色线、面、圈相连,绿化、美化的立体绿色网络。

总言之,城市森林作为城市有生命活力的生态基础建设设施,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城市发展趋势表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传统意义上交通、住房等灰色空间的扩展,还应该包括以森林、水系为主体的绿色生态空间的建设,利用发挥森林其改善空气质量、涵养水源、水土流失防止、噪音污染减少、美化市容、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的特殊功效,是改善城市居民生存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同时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宜居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城市生态文明的核心都聚交在城市森林身上,标志着城市更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文明素养。因此在以后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要特别的得到重视发展。

参考文献

[1]代凤贵.建设森林城市体系,构建宜居生态三明[J].华东森林经理,2014,02:58-60+64.

[2]李正诗,姚延.森林城市建设途径与策略――以晋城市为例[J].森林工程,2014,04:178-181.

[3]李艳军.创新发展理念聚焦森林城市建设打造首都生态涵养区[A]..建设廊坊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涵养区[C].:,2014:12.

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5

就张家口市而言:在总体规划上,将按照 “一主三副多节点”的思路,打造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一主”,就是坚持把中心城市作为主战场,按照文化居住区、生态涵养区、产业聚集区、商贸和空港物流区等四大功能区,加快中心城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把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的生态宜居城市。按照规划,张家口远期城市规划总面积将达到1070平方公里。“三副”,就是加快建设张北、怀来、蔚县3个县城,按照次中心城市的标准,科学规划,找准定位,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聚集和辐射作用。“多节点”,就是要加快其他9个县城以及77个建制镇的发展,通过扶持,发展一批有产业基础和特色的建制镇,壮大城镇体系基础。

在中心城市建设上,将启动实施一系列新的城建工程:一是在空间拓展上,实施更大规模的河道治理,并以此为带动,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今年将启动清水河下游10公里和洋河50公里的河道治理工程,在原有跨河桥梁的基础上,再布局架设15座具有景观效果的桥梁,并修建两岸道路绿化带,把洋河两岸和清水河两侧建设成为最具活力、最具亮点的区域,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二是在功能完善上,实施更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强路网、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清水河两侧、洋河两岸道路和旧城区道路建设,把城区道路全部打通,再改造道路223公里,全面推行集中供热; 供气方面,主张天然气项目确保在年内完工并通气。加快新城区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另一方面,实施更为彻底的城区改造,进行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建、旧小区改善、经济适用住房及廉租房建设。明后两年将全面完成16个城中村改造、19个棚户区改建、84个旧住宅小区改善任务。同时启动洋河两岸58个村的新民居建设。三是在生态环境上,实施城区周边生态涵养建设工程,对城区周边约600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生态绿化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把生态涵养区基本绿化,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四是在基础建设上,实施京张城际铁路、张家口机场、张家口海关、京化高速、张石、张承连接线等项目建设,这对张家口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京张城际铁路的建设,将使张家口到北京的时间缩短到45分钟左右,张家口将真正融入北京“一小时经济圈”。今年,力争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机场年内实现通航。五是在产业聚集上,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重点抓好西山机械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南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东山信息产业聚集区和商贸、空港物流园区。3个产业聚集区和两个物流园区与城区紧密相连,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发展框架。今年要全面完成三大产业聚集区和两个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新上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城区工业企业外迁步伐,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城区企业全部搬进产业聚集区,2009年确保70家以上工业企业迁入产业聚集区。同时,加快涿鹿台商创业园区、怀来华人华侨创业园、下花园产业聚集区建设,搭建起更为完善的支撑城市发展的产业平台。

在次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上,将按照创新理念、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完善功能的原则,全面加快建设步伐。初步预测,2009年张家口市的城建投资在500亿元以上,这不仅会大大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而且对张家口市整体经济也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

作者: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市长

城市的文化涵养范文6

关键词:城市形象;视觉识别;地域化特征

一、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概述

城市的视觉识别是一种识别的静态符号, 把抽象的城市概念、城市历史、城市文化积淀加以视觉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以往的有关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的研究中, 城市形象识别 (City Identity) 就是将运用于企业的 CI(Corporate Identity) 理念转嫁到城市规划与设计理念中,多应用于城市的标志、色彩、标志性建筑和其他专用标准字等方面的研究。而作为“City Identity”与“Corporate Identity”尽管两者具备不少共性,同时在行为对象、行为主体以及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城市形象识别较之企业形象识别在内容上更为复杂,它包含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传统以及许多其他方面。因此城市形象识别可以说是一个城市全面的、三维的立体形象的全部展示,城市视觉识别作为一个概念识别的载体,本质上就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应用于城市道路、街道、照明、建筑体系结构、空间布局等城市形象的一系列设计中,以实物的形式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概念,并且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视觉识别系统是各种视觉信息传递形式的统一,它在系统中是最直接向社会传递信息的一部分,是城市通过静态的符号和具体的视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与社会交流从而建立统一的城市形象识别。视觉识别系统是城市形象的外观整体内容框架,它不仅可以建立城市的视觉形象,也可以塑造城市的精神内涵,展现城市的气质和风格。因此,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是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视觉识别系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识别城市特色的独一无二的视觉符号,也是传播城市形象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人们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获取外部信息,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是首先要做的,所以在建立城市视觉识别的规划时,就要求统一的多层次有机结合的功能最大化的视觉识别系统,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喀什的城市视觉识别形象主要展现的是维吾尔族民族装饰元素,多用于宗教建筑外观、民居内部装饰、民族手工艺产品的装饰中。

城市的视觉形象能够直观的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在涵养,它是一种有形的、外在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整体形象”。城市形象能够综合的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产业等情况。一个城市的整体宏观形象主要包括功能区域的布局形态和空间构成,而某些具有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或者建筑群聚合而形成了城市的部分典型形象,而自然的、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则构成城市形象的本底氛围和色彩基调。只有在这些方面操控得当,才能为城市发展提供一种创造才能,这也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因子在城市的外在客观形式上的具体现和突出反映。

一个城市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能够反映出其城市的青春活力和强大生命力,喀什市在现有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不完整的情况下,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坚持将维吾尔族文化艺术植入到城市视觉形象的营造过程中,以此来强化人们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历史印记,创建一个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氛围,展现新疆喀什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全新视觉形象。文化信息传达的基本载体是构成城市整体形象的元素符号,它既可以是天然无修饰的,也可以是人文雕琢而形成的。所以喀什市的视觉形象识别需要将如何利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技术完整的展现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装饰元素放在首位,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展现维吾尔族的精神文化脉络和人文历史的传承。总之,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形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二是地域文化的挖掘、整理、概括以及在视觉上的符号化,强化视觉感受。

二、新疆喀什的民族地域化特征

城市理念是城市的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而视觉形象的识别只是一种外在表现,因为视觉系统的诸多要素都能够广泛的被观众所感知,对城市形象设计中所有的视觉元素又都是公众视点范围以内的,因此,在重建或树立新的城市视觉形象系统的时候应强化视觉元素的民族化和品质化。

一个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通常会凸显该城市的地域文化、民俗特色、历史风貌或时代精神,依托城市的行为识别能力,尽量多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符号形式,直观迅速地将城市的特征信息传达给世人。喀什位于祖国西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克孜勒河中游,是喀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宗教中心。喀什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伊斯兰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主要以维吾尔族建筑为主,历经数百年逐渐演变形成了地域性的特色和装饰图案。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的简称,意为“玉石集散之地”。 喀什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100余年,是闻名遐迩的古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是一个最具西域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地方。喀什还是一座具有多元文化,宽厚包容精神的城市。喀什地区的少数民族有12个,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地域性特征是喀什的突出表现。各地区、各民族的乡土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对于丰富和发掘装饰艺术的表现语言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新疆喀什市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主要以当地维吾尔族传统的民俗特色和特有的建筑风格为主,因此,喀什的视觉识别系统具有喀什地区特有的地域化民族特征,而由于视觉识别系统涵盖的内容较多,本文主要以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建筑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

喀什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当地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及其发展和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城市建筑中的装饰首先展示的是一种不脱离本土文化的、高度概括的艺术品,是一种贴近本民族群众的艺术。喀什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展示出来的是一种本土文化现象,在多元文化和当地社会历史和民族群众的影响下,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建筑装饰主要以花砖拼装和雕梁画栋为主,展现出浓重地佛教文化和汉文化的痕迹。

人类文化的形成是由多民族、多地域和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多元文化的整体,在不同的文化地理环境和特质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造就了当前各个城市间不同的地域景观环境和特色文化历史。因此不同地域的城市视觉形象应该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要完善地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研究城市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推动城市的发展建设过程。既要保持自己的历史文脉,又能适应城市高速发展的节奏。喀什城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离不开该地区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演绎与发展,城市建筑中的装饰体系是一种本民族原生态的生活艺术品,它的形成和展示应植根于喀什地区深厚的地域文化土壤之中。

三、喀什老城规划中的地域化特征表现

在城市形象个性化建设中,不同地市都有自己的思路,但就一般性看,大多走了“国际化”、“现代化”的路子。这样做的一个共同的不足就是城市的雷同化。一味走“国际化”、“现代化”的路子是困难的,无论就地缘优势、还是从经济实力来看,都难以赶超已经向这个目标迈进的少数国家重点发展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而挖掘自身自然优势和城市地域文化,创建具有地域特色,在视觉上具有不可复制的城市形象才是城市形象具有个性特征的唯一途径。喀什老城规划中的地域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喀什地域化特征中的建筑分布和形制

喀什老城核心区的改造范围主要是人民路以北,吐曼河以南,以尤木拉克协海尔路、色满路、亚瓦格路、吐曼路围合的旧城,主要属于吾斯塘博依街办、亚瓦格街办和恰萨街办的辖区。老城核心区的主要特征为,在空间格局的特征上弯延曲折的街巷形成迷宫式平面格局,以清真寺形成各个居住单元的中心,道路以最大的清真寺为中心趋向。在建筑结构的特征上老城核心区的建筑基本上为生土建筑,建筑群形成不规则的、依弯延曲折的道路组成片状分布。在图底关系的特征上以道路为底,街坊为图,呈现不规则形状的街坊拼合的特征;以街坊为底,则道路显示出一种网状经络式的格局,在中心部位形成若干个小广场和空地。在手工艺街道的特征上同种手艺基本集中于一条街上,且非常明显地反映在各传统工艺街区所在的道路名称上。最后,在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集中的特征上,同类业务或人群适当集中于某一街坊片区上,如外国人主要集中在“安江阔恰”一带,又如阔孜其亚贝希台地,以制陶人较为集中。

2. 喀什地域化特征中的建筑装饰特征

新疆的伊斯兰装饰纹样在世界上都是享负盛名的。从居民的建筑装饰到其他的手工艺品中,可以欣赏到的图案、主题、构图、色彩等方面都有其匠心独运的出彩之处。他们的装饰纹样美观大方、结构紧凑且变幻无穷,反映出维吾尔族在物质生产、精神需求以及民族审美层次的多元化艺术特征。喀什建筑装饰中的图案题材主要是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几乎没有动物纹样的形式,这主要是由于维吾尔的绘画艺术受伊斯兰教的制约,人和动物等一切生物都禁止装饰在建筑物上。因此,装饰图案一般以葡萄、石榴、巴旦木、无花果以及植物的藤、蔓为主,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和其他拜物教的某些特有图案。在维吾尔族的建筑装饰手法上主要有石膏雕花、彩绘、木雕和拼砖等常见种类。

相比伊犁地区则由于受到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建筑屋顶形式的影响,其主体建筑屋顶呈现出三角形尖顶、两面斜坡顶、平顶、圆锥体顶和拱顶等多种形式共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貌。室内入户门多为双扇对开门,走廊,门窗、廊檐、廊柱上都有雕花图案,具有鲜明的伊犁维吾尔族民族特色。

3.喀什地域化特征中的色彩特征

城市的色彩就像城市的历史一样时间久远,城市在诞生之初就建构了城市的色彩倾向。当今世界的许多历史名城都饱含其色彩属性,比如梦幻巴黎的米黄色调,英国伦敦则偏爱红色,市内公交系统、公用设施以及视觉导向系统等都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城市建筑中的色彩是城市形象视觉设计中,人们能够直观感受的、最富情感和理想的表现形式和最活跃的语言表达。

艺术中一个重要的表现语言就是色彩,它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在喀什维吾尔族建筑色彩特征中,建筑装饰的颜色使用自由、活泼且淳朴,公共区域的建筑色彩能够反映出民族化和地域性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传统的喜好特点。建筑装饰的色彩比较喜欢使用红色、绿色和蓝色,在装饰原则上既要做到整体色调的统一,又要使自身的对比效果得到积极的发挥,在装饰色彩中寻求统一而不单调,对比而又不杂乱。喀什维吾尔族的建筑装饰色彩非常注重整体性,它不再关注自然色彩的写实性变化,更加注重色彩结构的形式搭配,着力体现建筑装饰中的色彩效果对人的心理结构产生的感应和想象。喀什地区维吾尔族视觉装饰更注重色彩的视觉效果。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中,城市中的特色消褪和趋同现象越来越突出,对于现代城市形象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品牌的树立,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应趋向于民族化、地域化和更易识别的战略性举措上。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并不是将城市中所有的文化形态要素都成为城市特色,而是要对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进行发掘与描述,并在新时代的审美理念下发扬光大。

在“寻求历史传统、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与现代化前景的延续与融和”、在“自觉地汲取古今中外一切城市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注重城市文脉的保护延续并深入挖掘城市的内在魅力”的不懈探求中,我们只有把外在的理论探索落到实实在在的城市建设中,这种研究才变得有意义。它的实施对改变当前我国城市形象的同质化倾向,将迈出最为实质的一步,这不仅对新疆喀什市,对中国的许多其他城市树立自己的城市品牌形象和世界形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江金洪.浅析建筑中装饰艺术的特性[J].艺术与设计.2007.

[2]江守义.城市视觉艺术的美感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

[3]郭青.济南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研究[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

[4]罗娟.喀什市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装饰艺术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9.

[5]段轩如 张建华《城市形象的个性化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

作者简介:

段轩如(1958.1~),男,山东郯城人,单位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传播、文化产业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