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1

一、纪录片与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这是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李西科・古兹曼的名言,其形象地道明了纪录片在国家、民族历史上的地位。

一部国家纪录片,就像是这个大家庭的相册。一个国家的形象正是以纪录片作为重要载体来塑造的。纪录片作为一种不同于一般故事片的特殊片种,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实。纪录片通过视听结合、声画一体的媒介形式,向世界传达具有教育性、新闻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信息,它的这种优势是其它任何一种媒介载体都无法匹敌的。也正是基于纪录片的这种特点,它被认为是最容易让全世界产生共鸣、最容易让不同地域的观众接受、最容易打破民族、文化的壁垒的媒介。一部纪录片,就可以让观众在短短数小时内,对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成就和现状有最基本、最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认知。

当前我国正谋求和平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电视纪录片经过短短50多年的发展,现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重视发展并利用纪录片,非常有利于我国和平外交的开展,由于世界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思想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减少冲突,增进融合,塑造和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便成为了在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5月,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通过其所拍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良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片中全面的展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食物及以食物为基线的人文历史和生活风貌,以食物为基点向全球展示了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

二、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深入探讨

《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至5月22日在CCTV综合频道播出。按照“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以及“我们的田野”分成七集。

《舌尖上的中国2》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续集,于2014年4月18日开播。它同样延续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通过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使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

在纪录片日渐式微的今天,这两季《舌尖上的中国》不但取得了超高收视率同时也引发了网络上的讨论狂潮,形成了“舌尖体”。《舌尖上的中国》能够起到如此轰动的效应,这与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总导演陈晓卿在介绍该片时曾说:“《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舌尖上的感动,另外一个是正在变化中的中国,这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部分。我们希望观众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里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从中国人对生活热爱里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和发展。”由此也可以看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讲述普通国人辛苦采集食物之后在厨房里精心烹饪,其实是见微知著地彰显了平凡劳动者的伟大及一个民族的自豪感与一个国家源远流长的文化。当一个群体的文化被另一个群体理解并认可时,就形成了文化认同,同时推动文化的有效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塑产生积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就发挥着这样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1)从主体角度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依然遵从了央视惯用的国家主义叙事手法,继承了宏大叙事的纪录片理念。从云南的诺邓火腿到浙江的嘉兴粽子,从偏远的大山深处到繁华的东南沿海,其记录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与观众的个体记忆产生共鸣,强调文化共同体的回归。

(2)从内容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从各地的食材着手,将沿海与内陆互相对比、南方与北方互相映衬,通过人们采取和制作食物的种种细节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并从美食外延到历史与文化、传统与仪式、伦理与自然,传递着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让世界通过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来更近一步地了解中国。因此正如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所说,《舌尖上的中国》要拍的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背后的内涵。食物只是一个切入点,其中所蕴藏的内涵才是片中要表达的核心。

(3)从叙述方式上看,《舌尖上的中国》偏向于故事化、细节化、剧情化,展现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背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4)从拍摄视角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以平视的眼光关注普通大众,将人文味与生活味“和谐”搭配。对于中国饮食这一范围广且繁杂的主题,该片通过寻找人与食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食物与文化的交集,打破以往“就食物谈食物”的困境,折射出纪录片从“仰视”到“平视”的视角变化。

(5)从细节处理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不是空洞地宣讲美食的风味与制作技巧,而是通过表现个人、家庭甚至族群的饮食经历与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联系,将舌尖上的故事娓娓道来。

(6)从传递的价值观和塑造国家形象的角度看,下面我们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在《自然的馈赠》一集中,对松茸采摘的解说词是这样的,“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通过这一小段解说词充分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完全不是竭泽而渔的做法。通过美食这个窗口,纪录片将现今中国国民与自然的相处之道传递给世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形象,顺应当今低碳、环保的时代要求。

第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镜头语言的运用,将美食的制作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出锅……厨房里司空见惯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这在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一个放心、安全的饮食环境,这在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产生的信任危机的背景下,使数千万中国人又重新找到了传统美食的可贵与文化魅力。”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2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纪录片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1 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中国文化纪录片近年来的现状与发展

新世纪十二年特别是近五年以来,我国的纪录片事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优秀的有关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代中国纪录片已经开启从平台、机制到市场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从业者们从布局之初就全面、科学地认知纪录片属性与功能,借鉴国际优秀纪录片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文化特色与当下社会特征,制订了符合产业规律与文化生态的战略规划,现在的中国纪录片初步具有了一个多元共生的发展空间。这为今后的更快速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与此同时,纪录片由于具有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传播属性,所以在所有媒介形态中是最易于交流和沟通的。纪录片所特有的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的功能,在中华文明传承与国际文明对话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纪录片还具有突出的公共文化特性:对内,它是社会心理凝聚、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外,它是实现文明对话、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媒介。

国际传播是指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个人和组织之间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现象。国际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一般分属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国家。这样纪录片所具有的文化直观性可以很好地跨越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鸿沟,给传播的双方带来特有的文化传播效果。

1.2 优秀的文化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带来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经典传统文化纪录片的不断涌现不仅给国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带来了充分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机会,而且这些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也给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一个充分详实载体。

大型纪录片《故宫》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之过程的历史沿革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和丰富多彩、充满传奇的珍贵文物,细致讲述了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故宫》自拍摄之初就得到了世界电视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故宫博物院这样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宝库来说,其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在踏遍中国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同时,更纪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美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每一种食材、每一种制作工艺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彰显着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深厚传统;同时通过描绘人和食物的故事,展示着这片古老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这两部典型的优秀纪录片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全世界观众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带给观众的是全方位的文化体验。这些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应――回收拍摄成本,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和好评等已经不是纪录片的拍摄者简单追求的目的。他们所追求的有更高层次的含义,即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已经成为制作者们的神圣使命。让全世界愿意了解中国和喜爱中国的国际友人们通过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来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当代媒体工作者面对的艰巨的挑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有关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2.1 有关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在不同文化国际传播中面对的问题

众所周知,纪录片因其影像具有纪实性等特点,在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前提下,在能够引起人类情感的共鸣同时,也因此架起了人类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但是,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也面对着诸多困难,其中如何面对传播隔阂就是明显的一个。

传播隔阂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偏差,误解。传播隔阂有许多种类,其中一类即“文化与文化的隔阂”就是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面对的难题之一。诚如前文所列的近几年来的国内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也逃不开如何最大化地消除文化隔阂这个难题。

《故宫》中的中国历史文化深度对国内观众来说也许并不深奥,大部分国人在观看时都大概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因此《故宫》在开篇介绍这些宫殿的历史由来时,也就采取了一笔带过的手法,进而介绍这些建筑在明清两朝的修建和升级的过程。但多数对中国明清历史了解不多的西方观众面对这原汁原味的纪录片时难免会出现理解困难和偏差的现象。所以制作方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制作两小时的《故宫》国际版,在海外发行。这为《故宫》这部纪录片走向世界,历史更被西方受众群体所接受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点击进入国外最著名的视频网站搜索《舌尖上的中国》英文翻译版,在众多好评之下不难发现不同的评论。一些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观众表示他们无法理解那些纪录片里令国内观众所垂涎欲滴的食物看起来有何美妙之处。就笔者在海外的经历而言,他们的这些“不和谐”评论确有合理之处。对于国人来说,“左宗棠鸡”“咖喱肉片”“红汁鸡球”这些前所未闻的菜式竟然是北美食客口中的经典中国菜代名词。中国菜肴在进入西方世界的二百多年来为适应当地居民的口味做出的自身调整和改进已经让其本身变得和原来的味道“面目全非”。《舌尖上的中国》制作人本意是制作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进而向观众们宣传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此片发行国际版的话,制作组要考虑到国外观众对传统中国美食的理解而如何做出的变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2 国产中国文化纪录片在制作中面对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制作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和国际上的顶尖制作团队相比之下,我们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在西方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纪录片与人的关系看起来是紧密的。在最著名的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简称NGC )的宣传主页上,我们看到的其标榜数字是全球有“173个国家及地区,超过4.35亿个家庭用户群体(主要的用户在北美和西欧)”。 由此可见西方人骨子里的探险精神、对异域的地理、气候、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好奇心与对纪录片的热爱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对纪录片的文化底蕴的积累上就和国外的同行们有着明显的差距。

可喜的是我们发现――例如 《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呈现了用一种平视角度和人性语言,从而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从仰拍到平视的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势,为中国纪录片今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参考文献

[1] 经济参考网.聪慧的纪录片 非虚构的文化.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3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7集),以明丽饱满的画面、诗意流畅的叙述和人文感性的视角跳动了中国人舌尖上活跃的味蕾,也挑动了中国人基因里与食物根深蒂固的文化牵连。”[1]《舌尖》是央视一套纪录频道在2012年5月14日夜晚推出的一部美食系列纪录片,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该片每集展现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东北到西南,从西北到江浙,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共拍摄了80多个地方,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它用高品质的影像画面和最新视角的人文解读,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食、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窗口。《舌尖》一片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故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从异域食风到菜系,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包容着生命的智慧,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对她来说,故乡,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

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放慢生活的步履,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慢慢品味生产成果,慢慢品味人情况味,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细细品味,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现实的中国美食,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青年拥入城市,远离并荒芜了土地,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大部分后继无人,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2012(7).

[2]周海鸥.食文化[M].过常宝,主编.新版雅俗文化书系.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4

现在,《舌尖上的中国》同时取得了文化、商业等多重意义上的成功,毫无争议地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这个标本式的传媒范例,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呢?

只有大众的,才是文化的。从家长里短着眼,从衣食住行入手,关注民生、关注生活、关注群众,才能真正挖掘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弘扬主旋律也好,塑造民族精神也好,归根结底要体现和落实为 “风成化习,果行育德”。在还没有真正探索寻求到被大众接受的文化载体的时候,奢谈文化、奢谈教育、奢谈精神,都只能是缘木求鱼。至于故弄玄虚谈文化,或者搔首弄姿讲国学,只能是自娱自乐式的文化意欲,徒留笑柄!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何等的振聋发聩!文化源于人民,文化属于人民,文化最终是为了人民。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元气,作品才有生活的温度和现实的质感。只有扎根人民、讴歌人民、服务人民,文化才能被人民大众所接受、所传播,才会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舌尖上的中国》一播出,就引起国内和海外华人的一片叫好,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媒体的关注,已然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传播范例。中国当下在海外的文化传播,声势很大,但真正“走出去”者极少。确实,由于地域、语言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还有文化背景、文化传承的限制,尤其是意识形态的不同,中西文化之间的双向传播和交流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和巨大的反差。好莱坞大片每年都占据我们极大的市场份额,而我们的影片在世界上却难觅踪影;每年的海外书展,中国图书云集,而在全世界真正畅销的却屈指可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拿几个电影节大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几首民歌,就以为是走向了世界,其实是一种文化短视。而只有从触摸生活的细节出发,用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表达,才能拨动起海外华人的乡情;再由华人在当地传播,可能更容易被各国人民所了解、所接受。《舌尖上的中国》从绵延数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探讨的是中华民族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及其变迁,彰显的是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由“吃”出发,潜移默化,真正是“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共鸣,“吃”出了效果。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5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国际视野;中国故事;“走出去”战略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110-02

2012年5月,由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一经播出便引起广泛关注,观众好评如潮。不同于以往展现美食制作过程的栏目,《舌尖》以美食为切入点,将中国的地理、人文及历史涵盖其中,透过食物讲人生百味、社会变迁。

两年之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回归荧幕,再次创造收视奇迹。在2014年第51届戛纳国际电视节上,《舌尖2》更是高调走出国门,在主场馆最醒目的位置挂出了巨幅海报,海外片商对《舌尖2》反响强烈,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发生了争抢该片的现象,实现了我国纪录片海外销售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有望打破之前央视纪录片《故宫》创造的海外单集售价4万美元的记录。

该片导演陈晓卿表示,这部作品是他们向国外纪录片团队学习国际化叙事方式的一次探索和尝试,在文化“走出去”战略倍受推崇但进展缓慢的今天,《舌尖》的成功为如何向世界讲好一个“中国故事”提供了借鉴。

一、选题――人类普遍而永恒的话题

90年代的中国贫穷落后,物质与生活上的乏善可陈使得我们较多的以国家特有的少数民族、偏远村落和自然景观为纪录片的主题,对此,来自国际社会的认可中的猎奇远远多于欣赏[1]。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展现民族题材的宏大叙事成为纪录片导演们较多涉猎的题材。然而,无论是边缘题材还是民族主义题材的中国故事皆在国际市场上反映平平,可见纪录片选题要获得更多观众认可与共鸣还是应从全人类所共同具有的普世感悟与价值观入手。

(一)美食

“民以食为天”,食物作为全人类无门槛的共同话题,极易引起共鸣。《舌尖》从平民角度切入,现身说法的都不是职业厨师,而是普通平民讲述跟烹调有关的故事。当天然的食材在人工的巧妙烹制下成为桌上美味健康的佳品,无论是追求生活质量的精英还是普罗大众,无论是中国受众还是外国朋友,都无法不被其吸引,极大地扩展了传播对象。

(二)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全人类永不过时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与推崇。《舌尖》第一季第一集的名称即为《自然的馈赠》,全篇传达出对于“自然的馈赠”的感恩与珍惜。如:“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冬季捕鱼的渔网是6寸的网眼,这样稀疏的网眼,只能网到5年以上的大鱼,这样,未成年的小鱼就被人为地漏掉了。郭尔罗斯蒙古族有一句话叫做‘猎杀不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些细节充分展示了我国人民对于自然的崇敬,在契合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倡导的“不竭泽而渔”的同时,又与通行全球的准则不谋而合,推动了其国际传播[2]。

(三)家庭

《舌尖》第二季第四篇“家常”中,围绕着四个家庭的生活片段展开对于美食的讲述:望女成凤的母亲渴望给学琴的女儿创造更好的环境,姑姑为远行的导游侄子做泡菜当“护身符”,父亲对于女儿未来丈夫不动声色的考察,来自不同地区的夫妻俩生活中的磨合・・・・・・

四个片段作为万千中国家庭的缩影展示出朴实的亲情与爱情,作为全人类共通的情感,极易在国际土壤上得到认同。

二、制作――精品意识,注重审美体验

《舌尖上的中国》作为央视大手笔投资的制作,摄制组邀请美食家蔡澜、沈宏非两位专业人士担当顾问,前期调研员即派出3人,最终由8位导演,15名摄影师,3位剪辑师共同完成。取景历时13个月,横跨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国内70多个拍摄地,展现了我国地大物博的资源,风情迥异的饮食文化。

《舌尖》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进行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对于食物的展现采用了微距摄影的方式,在近距离的拍摄中,为观众呈现食材本身的纹理与构造,将天然的图案表现得唯美异常。

迥异的民族风情,斑斓的各色食材,构成了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精美的制作为其国际化传播增色不少。

三、叙事――故事性的提升

Discovery亚洲电视网制作总监维克兰夏纳先生谈及中国的纪录片时表示,中国纪录片往往思想性强而故事性较弱,节奏慢因而观赏性较差。因此他们若购买进中国纪录片,往往要重新经过剪辑、组接,增强故事性之后才会播出。

与此同时,中国纪录片往往也不甚重视自身的文化消费品属性。然而,纪录片同样应该兼顾娱乐等社会功能[1],这并不是对于观众的讨好,事实上,在本质上观众并不拒绝深度与思想性,纪录片应该在了解观众的基础上信任观众,辅之以具有想象性、故事性的叙事方式,技巧性的展现具有内涵的主题,是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的手段之一。

(一)学BBC讲人物

《舌尖》执行总导演任长箴经常对BBC拍摄的纪录片的水准心生感慨,时常揣摩学习,总结规律。如BBC表现人物多通过展现其人际关系的手法,在《舌尖》中,任长箴就学习了这点:她并不只拍摄采松茸的卓玛,她也讲述卓玛和妈妈的互动与劳作;并不只讲述职业挖藕人圣武和茂荣,而是讲圣武、茂荣和他们的妻子孩子的故事-------当人物关系被一一呈现的时候,故事也就出来了。

“我们中国人写东西,从来不注重人物关系,往往都是一个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但这不可能,你一写人物关系,这事儿就有意思了,”任长箴说[3]。

(二)故事拼接

《舌尖》避免了以往纪录片枯燥的平铺直叙的形式,采用故事拼接的方式,将一道道美食通过一个个家常而独具乡土气息的美食故事展现出来,“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这一冷冶夫概括出的纪录片创作手段成为《舌尖》一以贯之的拍摄准则。

(三)故事讲述形式

针对国内纪录片“节奏慢”的短板,《舌尖》一集包含800多个镜头,场景调度快,时常通过解说词的巧妙转换,在地理上进行大跨度的切换,一下从东北切换到南方,从大陆切换到港澳。

同时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镜头间的快速剪切给观众带来了应接不暇的视觉感受,大大提高了片子的信息量。

《舌尖》里大量采用了设置悬念的表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已经70多岁的“鱼把头”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观众都在好奇如此高龄的他到底还能不能打到鱼。正当观众看到在“鱼把头”的指挥下,渔网被慢慢拉上来时,镜头却忽然转到祭湖的活动现场,悬念的设置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增添了可看性。

(四)解说词的运用

纪录片的受众是不同国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一部片子难以仅靠同期声和画面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涉及到抽象事物的解释与传递,这就需要深刻而人性化的解说[4]。在《舌尖》第一季的第三集中,介绍豆腐的制作过程时用了这样一句解说词:

“中国人用豆腐表达了自己柔软、变通的适应性。”

而在第一季第六集关于五味的讨论用到了这样一段旁白:“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让中国人在体会他们各自的人生况味时找到一种特殊的表达语境。在中国人的厨房里,某种单一味道很难独自呈现,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是调和以及平衡,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事,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作为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舌尖》摒弃了纯粹科学知识的普及及文化背景的陈述,而是自然而又准确地透过食物过渡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由厨房提炼至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的气质底蕴之中。《舌尖》中处处可见温和而文艺的“舌尖体”解说,不失时机的讲述中国的文化与哲学。

四、借鉴与坚守

《舌尖上的中国》执行总导演任长箴从不讳言自己对于BBC的模仿,“因为人家先进。我并不觉得我可耻,你们能看出来说明我模仿得到位”。

然而,这种学习并没有冲淡《舌尖》中透露出的浓浓的中国韵味,无论是《舌尖》在戛纳电影节的宣传海报“腊肉高山”――远看是中国的山水画近看是一片腊肉,还是片中处处可见的筷子、焖锅及各地区独具特色的小吃,甚至是人物之间极具中国特色的“望子成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思念故乡”等思想观念,即使与海外或多或少存在着文化差异,《舌尖》依然通过尽可能的展现人物细节与事件背景,引导着西方的观众从中华的文化出发而不是他们的文化出发看待问题,克服传播中的文化障碍。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在《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上介绍说,“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是纪录片频道的重要诉求,而“打造国际化影像品质、探索国际化传播路径”,是纪录片频道坚持的一贯宗旨。这场由《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吃货”的狂欢背后,除了成功的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之外,运用国际化的创作与叙事模式必不可少,具备“世界的胸襟”,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传递给世界。

参考文献:

[1]让中国纪录片走出去[EB/OL]..

[2]丁淼.论《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策略[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

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范文6

关键词:全媒体;纪录片;整合营销

2008年以来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开始频繁出现“全媒体”这一概念。关于全媒体,“传播形态说”认为“全媒体是在具备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的综合运用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融运用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多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选择,同时也为纪录片等媒介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挑战。

一、 纪录片的营销发展史和发展现状

从1911年朱连奎拍摄的《武汉战争》起,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将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分为政治化时期、人文化时期、平民化时期、社会化时期和政治化产业时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产生了或在当时颇具影响力或至今仍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的纪录片。

政治化时期的纪录片多和执政党和政治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纪录片的目的多数在于表达执政者的政治诉求,这一阶段的纪录片营销更像是启动国家机器带来的一场思想意识的灌输,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纪录片朝向人文化和平民化方向发展后,产生了一大批独立记录者和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堪称中国纪录片的黄金时期,不仅开辟了国内外合作拍片的先河,而且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曾创下36%的高收视率,但这一时期纪录片的繁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内容的创新和观众选择性的局限,在营销媒介和渠道上除专业化的纪录片栏目的出现外并未有多大程度的创新。

2000年以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web2.0技术的发展,为纪录片的社会化和向产业化过渡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为发展处于瓶颈期的纪录片的整合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首先,网络的低门槛大大降低了营销的成本。微博、博客等新的传播形式的出现所带来的营销方式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大幅版面或大段广告营销成本大大降低,几个人、几台电脑就可以实现传统广告营销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以使受众观点及时反馈。网络作为一个公开的信息传播平台,网民可以针对某一话题或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身观点,纪录片作者可以根据网上评价及时发现观众的真正需求和片子制作中的不足,片子在网上的点击量同时也是片子市场效果的最好印证。

再次,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新媒体的易接近相得益彰,弥补了新媒体传播中的不足。新媒体的使用者明显的呈现出年轻化的特点,单纯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对于年龄层次较高的受众来说传播效果将会受到一定的局限。传统媒体在弥补新媒体传播年龄层次局限的同时,其传播中的权威性也是目前网络媒体无法企及的,而且电视与手机、移动电视、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镶嵌融合,可起到“1+1>2”的效果。

全媒体尤其新媒体的营销效果在电影、电视剧中早已得到印证。但是相较于这些媒介产品来说,纪录片在营销中的弱势地位显而易见,除了2012年轰动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多被拿来作为纪录片营销的范本来分析外,我国纪录片营销可圈可点的案例寥寥无几。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营销媒介和渠道分析

利用网络进行营销是《舌尖》(即《舌尖上的中国》,下同)相比于以往纪录片营销的最大的创新。其中网络营销中,微博营销在其中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功效。

首先,微博营销中粉丝的自愿转发和合作账号的带动转发为《舌尖》在网上赢得了年轻受众群体。作为美食专栏作家和总导演的陈晓卿在《舌尖》开播以前在新浪微博中就积累了17万人的粉丝量,其中不乏拥有更多粉丝量的名人粉丝,由此形成了信息网络传播的集散地。《舌尖》在CCTV-1《魅力纪录》栏目正式播出当日陈晓卿利用微博贴出《舌尖》海报和播出地址。截止该片播出半个月后的5月29日14时23分,该微博共转发1595次,评论197次。其转发后不乏二次、三次转发,使转发呈现多角度多方向的趋势,对纪录片的宣传起到了零成本且不小的推动作用。

其次,利用微话题和微访谈增加同观众的互动和反馈。《舌尖》在央视开播3天后,随着片子的持续升温,新浪微博推出微话题“舌尖上的中国”和微访谈“总导演陈晓卿聊《舌尖上的中国》”5月23日配合微访谈,话题曝光数达到井喷式增长,一些草根账号和大“V”账号也纷纷表示出对该片的喜爱,在微博上形成观片热。

再次,网络自媒体和视频网站、网络电商以及传统媒体的相互带动,一时形成“舌尖”效应。微博草根转发、专业角度评析、电视以及视频网站的热播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预告使得一时间每晚观看《舌尖》成为第二天相互间交流的话题。淘宝上一些店家在节目播出后适时打出“舌尖”招牌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强力推荐食品”“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等名号。商家获利、网购加温,线上市场消费的火热,在客观上体现观众对片子的认可的同时又进一步为片子赢得了口碑。

最后,《舌尖》的营销成功也有其硬件性的条件。一个好的题目和主题是吸引观众的“药引”;片子本身国际化的拍摄手段和叙事方式是敲开观众心门的钥匙;片子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人文关怀是打动观众的关键;最后加上足够影响力的播出平台和媒介资源,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三、全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营销思路

诚然,《舌尖》的营销中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其使得纪录片人看到营销在纪录片的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中国纪录片在全媒体环境下的营销打开了一种新的思路。作者认为全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营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营销观念的转变: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即消费者为中心。营销学传统的4Ps理论,将营销的基本工具归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和渠道(Place)。之后营销的4Ps理论逐步被扩展到12Ps,增加针对于“人”研究、市场划分、细分、定位等要素。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媒介分化,传统的4Ps理论逐步被以顾客为中心的4Cs理论所取代,营销时强调考虑顾客需求(Consumer’s Needs)、顾客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顾客购买的便利性(Convenience)以及与顾客的沟通(Communication)。伴随着网络媒体带来自媒体的爆炸性增长,奥美整合营销又提出了针对网络营销的4I原则,即Interesting趣味、Interests利益、Interaction互动、Individuality 个性。营销原则从4P到4I的发展,可以看出营销的中心从营销者和产品本身向消费者的转变。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因此面对新媒体的产品不论内容本身还是营销方式都要更多的考虑用户需求。

2.营销方式的创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营销,传受双方互动传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环境中,单纯地依靠任何一种媒体都无法形成传播优势,新旧媒体联合,构建起立体化的播出平台和组织构架,为客户提供多形式、多通路的营销服务才能形成传播的群聚效应。纪录片的受众目前明显的呈现出高年龄、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特点,要使纪录片推向大众,必须要充分理解中下游媒体的商业模式、运营方式和内容需求,谋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传统媒体及线下活动的联动。

3.营销队伍的建设:制定创新性的营销策略和专业营销方案,并保证实施。作为纪录片营销的实施者,其能力决定着营销效果的好坏。但是,传统纪录片从业人员缺乏营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具有专业营销知识的人才和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团队匮乏。因此,建设这样一支既懂纪录片又具有营销专业知识的队伍,是降低与受众的沟通成本、提高营销效率的前提。

结束语

纪录片的营销目前在中国正处于初级阶段,探索纪录片在全媒体环境下的营销之路是纪录片进一步市场化的必然选择。纪录片的媒介产品属性决定了其营销中可以借鉴电影、电视剧等其他成熟媒介产品的营销方式,同时其本身特有的历史人文价值又决定了其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探索新的营销路径。而营销的优化创新、良性发展必将推动纪录片艺术与现实、受众和市场的更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罗鑫.什么是“全媒体”.中国记者,2010(3)

[2]何苏六.《舌尖上的中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南方论坛,2010(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