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1

关键词: 商务 交际能力 培养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我国的跨国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后,商务国际化的进程愈发加快。商务活动离不开语言的交际,而在各国商业交往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语言就是英语,因此商务英语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商务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让参与商务活动的各方实现有效的信息沟通,商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的商务交流。在各种各样的商务交际情景中,商务英语的交际者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建立和保持商务联系,提供及获取商务信息,正确处理日常商务工作中的问题。

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简称ESP)的一个分支。作为专业英语,从本质上讲,商务英语的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技能教学。在国际商务交际环境下,英语应用不仅是单纯口语交际能力,还应包括书面语交际能力,以及对国际商务实践流程的熟悉理解能力,在适当的国际商务交流场合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语言交际的能力,其实质是听、说、读、写,加上社会交往和商务活动的能力。

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重视语言分析、语法功能的同时,要把教学目标逐渐转移到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正如W.B.Pearce所说,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并用之进行交流,成功的交流除了依靠良好的语言结构知识外,还依靠有关的文化知识,即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当前在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商务活动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中西方文化在诸多方面迥异。例如,在一种文化中被认可的做法可能在另一种文化中成为禁忌,在与外国朋友交谈时应避免谈论他们忌讳的年龄、婚姻、信仰、财产等私人话题,可以谈论天气、运动、爱好等轻松点的话题。一般情况下,语言的失误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违反交际原则的文化错误会被视为缺乏教养。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而出现语用失误,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缺乏诚意或不友好,这些误解、不快会让商务交流中的对方感到难以接受,从而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成功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有效的交际是达成交易的基本出发点。

然而,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使学生误以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顺利进行商务活动,造成跨文化交际意识缺乏,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了。事实上,由于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于是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使得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踏入工作时深感交流的困难。这更加说明,在培养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的战略中,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中心任务。

四、交际能力的内涵

学界通说认为,“交际能力”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针对Chomsky的语言能力的概念在1972年首先提出来的。Chomsky把隐含的语言知识称为语言能力,其认为语言能力既不是一种组织句子和理解句子的能力,也不是一种应付事务的能力,而是一种抽象的原则系统和知识体系。而Hymes则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使用语言处理事务的能力,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指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运用语言知识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等多种因素。换句话说,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上,还应该包括其他因素。交际能力不是对语言能力的补充,更不是对它有关交际能力阐述的否定。后来,卡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又对此观点进行了完善。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交际能力、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即交际能力是指在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交际语境、对象、话题和目的等,采用恰当的会话技能和交际策略来进行人际交流的能力。

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就如何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而言,笔者以为,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文化差异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正如前文所言,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仅能够运用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建立良好的商务沟通。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注意贯穿介绍西方国家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适当导入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知识。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对教材内容进行文化知识的诠释,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就注释到哪里。课后增加一些讨论文化方面的思考题,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外阅读,以使学生直接接触到西方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交际能力,以免使学生在商务英语交流中出现语用错误,造成商务英语交流的障碍。

其次,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交际能力。商务英语教学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改进现有的落后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须以学生为中心,要体现灵活性、趣味性、多样性。例如,可以交替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任务教学法为例,交际训练任务要设计得当,学生乐于参与,有助于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及早进入状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一旦能较流利地说出简单的商务会话语言,即使有少数不准确的说法,也不必马上纠正,以免打断其思路,影响其说下去的信心。

最后,多渠道营造商务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到企业、公司、海关等部门和单位从事真正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在商务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营造虚拟的商务环境,充分有效地提供让学生感受真实语言的机会。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从而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具体方法而言,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活动。以角色扮演为例,学习询盘和报盘时可将学生分为两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人为公司业务员,一人为咨询的客户,要求学生进行对话或表演,学生必须根据语境和自己扮演的角色说出合适的话语,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学生可以在真实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在交际出现困难时可实际使用同义表达等交际策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六、结语

商务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商务英语教学质量,改善商务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还关系到培养的商务人才能否具备运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语言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来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的培养绝非靠教育者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更需要教与学双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书目:

[1]邓洪波.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教育与职业,2006.

[2]叶蔚萍.面向21世纪的我校商务英语教学.莆田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3]孙湘生,龚艳霞.论国际商务英语学科的定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2

随着G20峰会在中国杭州的盛大开幕,世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经济全球化上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成功涉外商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商务人才不仅要掌握较高的语言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国际商务运作的规则,能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人士进行合作与交流,而商务英语是融合了商务知识与术语,针对商务沟通,商务谈判而成的一门专业英语,它侧重于商务环境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的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多元文化中,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人际之间的有限交际能力。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Ruben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灵活机动的能力、不急于批评他人、能容忍不确定的情形、交流时尊敬对方、洞察交流者个性和观念的能力、移情能力和交谈时的话语轮换能力这七个纬度。另一位学者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又由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三个要素构成,与之相对应的说法是认知、行为与情感。(二)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国游玩、学习与商务活动的人数也同比增长,由于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也截然不同。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惯以自己的思维来衡量他人,由此可能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和冲突。我们处于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交流是一门深的学问,复杂性与双面性是交流的基本特点,圆满顺利的商务合作与交流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不顺利的商务交流就会妨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商务英语专业正是结合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操作,同时也是英语语言专业,此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熟练操作业务的复合式优秀人才,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中,必须重视夯实英语语言基础,还要熟悉不同文化、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保证将来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

当前在我国高校商务英语的学习中,大多数上都是按照:“英语知识+商务知识”的教学模式,即传统的英语专业基本课程附加一些简单的商务方向的相关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减少跨文化交际的机会,缺乏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商务英语专业时,学习重点仍为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同学对本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具有不敏感性,然而在交际中,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习惯与禁忌是首要的,因而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我院学生能力有所欠缺,他们会用母语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因为文化差异会产生矛盾,甚至产生误解和冲突,会对商务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产生影响。因此,在学习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变得更为重要。

四、商务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现在各大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大多偏重英语知识和简单的商务知识教学,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相对较少,方式方法也过于古板,不符合培养先进商务人员的要求。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学校应增设中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如介绍中西方不同的礼仪风俗,谈话禁忌,让学生在扎实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接触商务活动。此外,增加外籍教师的演讲座谈会,使学生能近距离感受跨文化交际的魅力,改变对其他文化的固定认知模式。(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学生意识。在这个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的网络飞速发展时代,很多文化资源都可从中获得。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媒介向同学科普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培养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西方文学作品,英美原声电影,新闻访谈脱口秀节目,英美歌曲等,丰富的资源不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修养。(三)增加商务交际实践,积累跨文化交际经验。学校和老师积极鼓励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商务实践,比如去涉外企业实习,体会商务交际环境,提高同学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步入商业社会夯实基础。还可以组织学生担任跨国企业商务展会中的志愿者,深刻感受商务活动,通过作为志愿者工作接触的商务交流,认识了解国内外商业人士,扩展跨文化人际交际圈。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3

[关键词]商务汉语 跨文化交际 商务沟通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97-03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不断深入,商务汉语作为一种专门用途汉语的经济价值迅速提升,世界各国对商务汉语的需求日益增强。商务汉语课程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新热点。许多高校和相关机构纷纷开展了有关商务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研究成果。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因为在现代社会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跨文化交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21世纪商务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之一。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商务交际活动成败的影响以及在商务汉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代必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概念的界定

对于“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共有三种表达方法: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rans-cultural,而中文将其翻译为“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流”,其实三种翻译并没有稳定地对应其英语表达,主要是根据研究者的语境变换使用。“跨文化传播”主要被传播学者广泛使用,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跨文化交流”较多地为政治学领域的学者使用,关注不同文化形态下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对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影响(姜飞,2007);“跨文化交际”则更多地被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使用,研究重在跨国人际交往的技巧以及如何避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实现成功交际行为。最早提出“跨文化交际”概念的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Edward T. Hall)。1959年,在其出版的著作《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中,霍尔首次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学与商务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跨文化交际学科可以解决国际商务活动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沟通与管理上的冲突。继霍尔之后至今,国内外众多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和著作使跨文化交际发展成为一门涉及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的显学,成为高校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和研究热点。当前国内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如果立足于对外汉语专业的需要来界定,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的观点是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是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这一界定突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四个要素:交际双方必须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交际双方必须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际;交际双方进行的是实时交际;交际双方进行的是直接的言语交际。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由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价值理念、消费习惯的不同,国际商务活动必然面临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问题。在古老的国际间的商贸往来中,最早开始海外贸易的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古希腊人就开始意识到并懂得了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做生意。后来随着西方探险家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伟大地理发现以及伴随而来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促进了世界范围的交往。英国人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商人建立起了世界范围的商业企业集团。他们在进行贸易时,会对与其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语言、信仰以及习惯保持敏感,避免发生冲突,以顺利实现交易。这就是最早的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意识的体现,只是商人们很少注意研究这种文化及其差异。二战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迅猛发展。当时各国在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过程中,很多案例证明了对异国文化差异的迟钝以及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导致许多跨国公司在新文化环境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管理者和研究者们不得不去研究别国的管理经验,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失败的原因。也就在这一时期,在霍尔跨文化理论的基础上,经过Hofstede(1980)、Triandis(1989)、Nishiyama(2000)和Varner(2000)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跨文化商务交际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到了20世纪中期,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相互之间的渗透越来越深,任何企业都无法回避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频繁的国际商务活动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显示出对多元文化理解的必要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企业想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个跨国公司想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取得经济效益,那就不仅需要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专业技术和高超的管理水平,更需要深刻了解对象国的文化。随着跨国贸易的不断增长,摩擦也不断增加,这其中主要是利益冲突,但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因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冲突,是导致跨国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社会,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意味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成败,意味着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商务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1世纪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

任何文化背景中都渗透着各种文化因素,由于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取向,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在交往时产生心理距离是自然的,因而文化碰撞、交际失误、人际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而这样产生的后果往往也十分严重。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也是客观存在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同文化差异必然会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不同文化的性质、特征和功能由于差异必然会引起互相冲撞和对立的状态。而且在愈来愈频繁与深入的国际经济交往中,文化冲突和摩擦也有不断增多和升级的趋势。文化冲突处理得不好,就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恰当地处理文化冲突的结果是文化融合,这样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好处,也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文化的交融,使人类不断进步。所以在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能深刻地认识并理解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克服狭隘主义的思想,学习和了解由于各国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而产生的文化摩擦和冲突,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这种误解和冲突,这是当代社会国际化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核心能力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外语能力并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是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基础。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需要的是大批复合型的商务外语人才,即不仅具有外语能力和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避免和处理文化冲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想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母文化,以及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其次要充分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要素,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处事的哲学、道德的标准等,分析这种差异对商务交往可能造成的现实或潜在的影响。而且我们还必须识别文化差异,要充分发掘和识别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所具有的对方文化与己方文化的差异,掌握冲突的根本所在。同时要尊重文化差异,,要认识到每一种文化关于价值判断的标准在其文化体系的范围内都有其存在的某种合理性,任何一种价值标准既不存在比其他标准优越也不存在落后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商务汉语课程培养目标

商务汉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建立在对特定商务领域和学习者的商务汉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的,并突出了商务汉语作为专门用途汉语的一种、区别于普通汉语的特点。与普通汉语以日常生活为场景、要解决日常交际问题不同,商务汉语是以商务活动为场景、要解决的是商务活动中的交际问题,是一种专用汉语。商务汉语与普通汉语教学内容不同,目的性也不同,有突出的工具性特点。因此总体来看,商务汉语课程与一般对外汉语课程相比,更加突出其工具性特点,不需要追求系统的汉语语言、文学、文化知识等“高深学问”,而是以基础汉语知识和运用技能为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其目的是提高学生以汉语为工具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根据一些学者就用人单位对商务人才需求信息的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整体需求包括:英语能力、专业技能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调查中样本对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要求的比例接近六成。(江春、丁崇文,2004)由此来看,商务外语教学只有通过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多维、宽容、开放的对待文化冲突的态度,才能提高学生成功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关道雄关于学生对于中级商务汉语学习需求的调查结果也说明了学习者更倾向于商务交际能力的提高,而不仅是语言知识的累积。调查表明,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用中文进行商务交际的能力,其次是获得中国经济发展信息,然后是了解商务活动中的中国文化,最后是商务活动职业技能。虽然国内的商务汉语教学还没有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教学大纲可以依据,各高校也是“各自为战”,培养目标的制定也不尽相同,但目前在商务汉语教学中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模式与策略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具有跨文化教学意识

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习者从事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学习者来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其母语的社会历史及文化背景与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存在着差异甚至某些方面完全不同。因此学习者无论从事哪种与目的语有关的交际活动都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商务汉语课的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就更明显。因为学习者的目的是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用汉语进行交际,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有时甚至是成功进行交际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学生不仅要具备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教师自身要具备跨文化意识,还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对不同文化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社会风俗、交际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与语言的理解和交际有关的文化因素有敏锐的感觉,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目的语的交际文化有所了解,并鼓励学生体验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文化交际转为有意识的文化交际。商务汉语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把商务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其母国和中国商务文化的差异,以便在未来的商务活动中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实现商务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跨文化的意识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只有教师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才能把这种观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有目的地研究教学方法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二)完善商务汉语课程体系,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商务汉语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刚刚起步,并没有形成统一而权威的论断。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的是商务汉语课程体系中应包括汉语语言类课程、汉语文化类课程和商务类课程,在这几类课程中应融入和渗透文化因素,以便加强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及商务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体现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要的是要让学生具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赵军峰,1998)。跨文化意识要通过大量的文化积累和学习才能具备,在此基础上,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长期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如何完善商务汉语课程体系,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类课程和教学的始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语言类课程与其他对外汉语课程在教学方法和原则上基本一致,在教学内容上,目前的汉语语法课、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基本语言技能课应该更多地融入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让学生学到在特定商务文化背景下的真实的语言。在商务文化方面,增加“商务沟通”、“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明确而具体地引导学生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另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体验,让学习者接触并亲身体验汉民族文化,与本族文化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其他外语教学中的实训类课程也可以为商务汉语教学所借鉴。教师利用校内实训室和各种平台,让学生通过实训课在模拟的商务环境中进行交际训练,其效果会远远超过语言课堂教学。教师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参观中国企业或邀请相关的专家做文化讲座,增强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加强教材建设,增加跨文化交际内容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外语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者们已经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的主要局限是目前的教材改革远远滞后于教学需要。目前的商务汉语教学重点仍以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学习为主,主要采用的教材中很少反映文化的内容,有明显的语法化倾向。会话部分语用场景不典型,交际性不强。学习者通过学习,虽然能达到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水平,但只能说具备了外语交际能力,而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习者超越由于本族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所形成的交际障碍,能够自由灵活、得体地进行交际。从语用学的角度看,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社会语言能力中的语言、行事能力是指有关交际行为的知识,以及如何通过一定的话语去实施交际行为。但目前除了少数高校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一些相关课程时所使用的教材,在商务汉语教材中跨文化交际方面内容的缺失是普遍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和依据。只有加强教材建设,把跨文化交际的理念渗透到具体的语言教学内容之中,才能让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有章可循。如果能发挥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工作,不断充实和更新教材内容,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完善教材建设,并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教材中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广泛收集相关的教辅材料,让学生充分了解东西方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深层次的文化差异,让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真正、切实有效地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四、结论

文化对商务活动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跨文化交际是成功进行商务交际的关键。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商务汉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商务汉语教学的目的由原来的汉语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向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向转变,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频繁,使得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顺应时展的需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重新审视商务汉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出发,才能培养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4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不仅威胁了美国经济,也殃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其负面效应对中国经济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外贸行业受到的影响则更大。严峻的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如何在日趋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中胜出?这对商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务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语言学为主导、吸收了一切与商业相关的领域的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陛学科,基本上属于应用语言学。从语言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但从内容而言,商务英语叉不能脱离商务。其特点是:(1)以目的为导向;(2)以自我学习为中心;(3)真实语料2]。例如,BEC商务英语口试主要考查考生商务交往过程中运用英文的能力。商务交往主要包括建立和保持商务联络、谈论工作、制定计划与安排工作等,目的性和实用性较强。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商务英语》还设置了真实的案例分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经贸英语”、“商贸英语”、“商务英语”以及“外贸英语”等课程,培养既通晓外语又精通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有的院校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还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另外,出版了一系列商务英语教材,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级商务英语教材,与其相关的商务英语考试和培训已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但是,我国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英语教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商务英语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多数讲授商务英语的商务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教学中以翻译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只是在形式上把英语与专业结合起来,其基本模式是:分析商务英语中某些句子的语法现象;逐句翻译成汉语以解句义。这种“语法~翻译”教学法虽然解决了学习者初涉商务英语时所遇到的“既看不懂也记不住”的难题,然而课堂中缺少师生双向交流的机会,学生接受的是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教师难以帮助学生获得以英语为媒介进行商务交流的能力,未能体现“以目的为导向、以学生为自我学习中心”这一商务英语特点。因此,“语法一翻译”教学法不断受到商务英语教学界的排斥。近年来,随着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入,以跨文化交际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视角改进商务英语的教学成为可能。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英语+商务知识”的单一模式往往使学生误认为会说英语,懂得商务知识就能够进行跨国商务活动了,而实际上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而按照本国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正如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所说的“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为特征的。因此,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被视为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

(一)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商务英语所面临的文化高度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单是语言的传播者与研究者,还应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的研究、传授与语言的学习同等重要。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实现。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商务活动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因此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并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二)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j。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特质。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交际前就应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跨文化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决定了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必须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

文化是商务活动的杠杆和剂,商务英语教学首先必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相关课程,如“英美概况”、“商务礼仪”、“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英美法律和谈判”等课程,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其次,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务交际的需求,教师应当多渠道讲授商务文化,如商务英语报刊、电视广播、商务网站、有声磁带、光盘、软件模拟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了解最新的商务信息和商务动态;通过观摩、探讨、表演模拟、案例分析、英语角和晚会等,为学生创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起来分析、探讨;在外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再次,要使用国内外优秀教材。目前我国书市上的商务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语言老化,练习单调,内容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所以,建议引进国内外优秀教材,这样学生既学习了英语,又获取了专业信息。授课可以采取全英语授课或中英文结合(双语)的方式。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必须将商务知识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运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最新的优秀教材,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又叫结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结果,是目前西方日渐流行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注重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这种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简单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从语言载体的角度看,商务英语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如同其他的专门用途英语(ESP),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特别的语体,强调的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特种交际,是与某个特别工作或行业相关的特定内容。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EGP)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不同。EGP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习者熟练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而商务英语教学虽然也重视结构和功能等语言基本方面的训练,但其教学重点却在商务环境。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情境”这个主要因素在意义建构中的重要作用,它所强调的教学原则在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中都可以被一体现,它所倡导的对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的四个主要因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都对商务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用它来指导与构建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助于教师圆满完成商务英语的教学任务,有助于实现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

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范式,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在学校课程设置上,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教学内容局限于几本外贸英语本科教材,“教为主、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仍占主要地位,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核心和控制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因缺乏真实或仿真的语言材料,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意义建构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的自我控制。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说教师可以放弃职责,而是教师要全方位监控整个过程,及时给予纠正与引导。在商务模拟仿真情景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精心设计,并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训练任务,讲明练习的要领。在模拟情境中,教师要提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确保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有足够的训练机会。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教师要善于抓住要点,找准切人点,引导学生由浅人深地对商务英语进行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握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把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向纵深,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对新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切忌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在教学中要采用小组协作式的高效率学习模式,引入“同学评价”的形式,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成为一个细致耐心的“听众”——老师的“听众”和同学的“听众”,促进知识的合理建构。总之,教师熟练的外语表达,对商务案例的体悟,无疑会为学生提供一种对比,让学生能更为深刻地从另外的角度去巩固已学的商务知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在模拟商务环境中的工作能力。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5

关键词 语言和格式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of Business-English Writing

Abstract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 centers more around language and formatting, nevertheless paying not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 abilities. Through shifting our teaching focus and adopting new ways of teaching, not only can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be achieved, but also th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 abilities required in the future work can be better cultivated.

Key words language and format;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and capabilities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在培养一般性复合人才商务英语方向课程上的一门核心课程,商务英语写作无疑体现了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同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在如何区分商务英语写作同一般英语写作课程以及强化这个概念上,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还存在着不少不足,比如如何更好地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融入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之中就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去进行摸索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1.1 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和特点

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商务英语写作尽管在高等院校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名称不尽相同,从最初七八十年代“老三门”之一的外贸函电到现在的商务英语写作或者商务信函写作,其体现的最根本精神却是始终一致、贯穿始终的。以《外贸函电》为例,它是由老外贸业务人员根据工作中实际使用的往来函电编写的。教材中包括各种商务文件的样本,如信件、电报、电传等,课后的练习包括翻译、起草函电、改错、词汇填空等(诸葛霖等,1984)。随着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同世界各地商务往来的增多,关于商务英语教学的组织和教材也越来越多,但在商务英语写作层面上的教学组织和教材编写都是始终一致的,即体现大商务的概念,从商务英语写作的基本原则,公司内部商务信函交流以及围绕一般商贸企业对外贸易流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文书来进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1.2 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写作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了解外贸函电写作和一些专业知识,更重要则应该体现在能够灵活运用英语在书面上同诸如贸易伙伴等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在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的实际问题。这种概念的变化和更新无疑给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在教学内容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我们目前的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于一般英语写作中语言体现过多,对于词汇,句子的使用强调过多。同时把商务英语写作隔离于整个大的商务环境和商务文化之外,仅仅片面简单的把商务英语写作理解为不同的语言标准,不同的格式标准,并将这种概念模式化,以僵硬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进行灌输,造成学生教学中不感兴趣,实际使用中觉得生疏,无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教学资源。

2 跨文化交际学同商务英语写作的必要融合

2.1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窦卫霖 (2007)指出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并且每天都在发生。Edward T. Hall 曾经将跨文化交际简单的定义为身处于不同文化中的成员所进行的人际间的交流。窦卫霖 (2007)对此也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跨文化交际包含了很多层面,它涵盖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种族之间的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之间的交流。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一门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商务英语课程构建的基础,我们的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2 商务英语写作和跨文化交际进行有效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普遍存在每天都在发生的现象。每天都有成千的中国公司同国外的公司进行各种各样的商务谈判和贸易往来。无论这种不同国别直接的商务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它们都可以归入跨文化交际这个大的范畴之中。显然,一个公司同其他国家的公司进行的商务信函的往来也必然的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之中。因此对于商务英语写作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也必然脱离不了对于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研究。

汉威(1979)曾经把“跨文化意识”称为文化的敏感性或洞察力。他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能识别表层的文化特征;第二层次是能识别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细微且重要的文化特征:第三层次与第二层次相似,人们认为这一层面的文化特征只有通过理性分析才可以接受:最后一个层次是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感受其文化,即立足点的转移;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融入”的能力。所以一个合格的国际商务工作者要能胜任他们的工作,成功的进行各种层面和各种类型的国际商务活动就必须具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

我们的商务活动的实践者,必须始终都能意识到他们所正从事的活动并不是同一个“文化圈”内的人进行的书面交流活动,而是同具有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习俗,不同法律等很多方面存在微小或者巨大差异的人群进行的交流活动,必须学会从我们和他们的文化差异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如果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人群忽略了这个最根本的意识,仅仅简单的从语言标准和格式标准去理解,必然会给双方的贸易关系甚至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造成严重的后果。

3 商务英语写作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手段

3.1 以语言为本,强化学生在语言方面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无论是在一般的英语写作还是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实践者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将母语和母语的文化进行迁移,并且在写出的东西中体现。母语迁移是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母语对所学语言的影响。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的时候,就会对所学语言产生有利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正迁移。反之当母语与目的语某些特点迥异时,学习者若盲目地套用母语,就会对语言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即产生负迁移或母语干扰现象。所有的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的语言迁移我们认为是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但是无疑语言植根的土壤是文化,意即不同的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的差异看似是语言本身,而内在却是文化的差异。我们的教学在对学生的语言基础进行强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汉语和英语由于思考文化的差异,因此在遣词造句以及篇章方面绝对不能简单的进行迁移。重要的是通过教师辅助下的比较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逐步强化和建立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自如穿梭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2 重视商务背景的教授,强调语域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过往的商务英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过于专注于写作本身的词汇语法和格式的选择等技术性要求,虽然也强调了不同文化的差异,但这种概念并没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强化,即写作最终的目的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逐渐脱离交际这个最根本的目的和目标,而流于一般写作的词语句子篇章结构的改正。

Halliday的语域理论将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归纳为三种, 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语式(Mode)。语场,即“话语范围”,指语篇的主题内容。例如,我们可以说它是一场足球评论或遗失声明。语旨,即“话语基调”,指谈话参加人员间的角色关系的集合,可以分为个人语旨和功能语旨。前者指语境中的角色关系,它影响交际双方使用语言时的正式程度。后者指人与人间使用语言时要实现的交际意图。语式,即“话语方式” 指语篇的语言载体形式,主要分口语和笔头两种。(1978)而语场、语旨、语式这三个要素由商务信函的写作者和其读者所处的地位关系,国别,想要各自达到的目的决定,即写作者需要从各种不同文化对于地位关系,礼貌程度,对于合约的遵守程度等诸多商务背景差异的角度去考虑这种写作实践,并且这种思考会进一步影响和决定他们在词汇,语法和句篇的层面上的选择。我们必须意识到,“商务背景知识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很宽泛,包括国际贸易、金融、营销、法律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它取决于学生所修的专业化程度及未来求职的性质。商务背景的内容决定着该情景中需要运用的语言以及交际技能”(王蓓 2008)。学生在商务英语的整体课程中会具体系统的去学习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但在每一次的教学当中,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师也应当有意识有概括的对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并且如果我们在商务英语写作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够紧扣和强化学生对于大的跨文化商务背景下语域理论三要素不间断的理解和思考,久而久之,必然会帮助学生形成很好的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之中以跨文化差异的视角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辅助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建立

传统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则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夯实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方面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以交际教学法为例。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坎德林和威多森等人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语言是交换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尽量用生活中提出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材料的选择者和活动的促进者。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理解课内商务活动所涉及到的人和事,认为它们和自己的交际能力没有直接联系。其实,学生在商务过程的各种文本的写作过程中必然能遇到许多重要的商务决策和策略,例如怎样采取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的态度,针对不同客户拖欠货款的事实进行催款,怎么样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向海外寻找新的客户,开拓市场等等。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把学生的写作完全和交际技能力与商业目的、策略和技巧脱节,缺乏“写什么”与“为什么写”的深刻内涵,“怎样写”的能力即使不错,亦难以得到较好的发挥。“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把交际法应用于商务英语写作的教学时,应以两个原则为指导:一方面,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笔头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让口头交际为书面语言交际服务”(李克莉 2007)。学生在对于商务决策,如何处理分歧等实际问题的讨论中,既体会了“写什么”与“为什么写”的深刻内涵,同时这种交际也是一种文化探讨和比较的过程,学生通过此种实践就可以在学校的教学中逐渐树立起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小结

W. B. Pearce曾说:“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流,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每一个跨文化活动实践者的跨文化意识和本文所提及的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商务信函写作更应该是一个互为交融的整体。“跨文化意识”为更成功的商务英语写作服务,而商务英语写作以“跨文化意识”为标绳。同时在跨文化商务实践的各个层面,我们都应当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绝不应厚此薄彼,忽视任何一种文化下的商务实践或者标准。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和具体的商务文化和实践,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商务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of age and Meaning. Edward Arnold.

[2] Haney. W.V.(1979)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Richard Irwin.

[3] 陈水玲.语域理论指导下的商业英语写作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6).

[4] 邓艳, 曾智华. 英语写作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6).

[5] 窦卫霖.跨文化交际基础[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6] 李克莉.交际教学法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J].湖南农机,2007(1).

[7] 王蓓.商务英语写作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市场,2008(39).

跨文化商务交际理论范文6

关键词:商务英语 商务活动 商务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英语学习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商务英语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中较为热门的专业方向,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蕴含着丰富的商务文化,包括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习俗,商务礼仪习惯等,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应定位在对学生语言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以提高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熟悉国际事务、懂得并遵守国际惯例和国际礼仪,具备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多元化社会中发展。

1、跨越文化界沟

1.1 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各国各民族文化都是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积淀,它们的形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并带有各自民族的特点,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社会模式。但是,每一种文化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完善与发展的问题,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阐述文化,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可以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环境及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顾嘉祖认为: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的内涵、价值和精华。[1]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核心因素,商务活动是离不开语言交流的,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中西方文化交际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表现为语言差异。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任何跨文化交际都不能只从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理解语言差异,而应兼及文化差异。随着商业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样性在商务活动中与日俱增,国际市场体现了文化的功能,在一定意义上对要开拓国际市场者来说,必须重视合作管理工作中异文化语言的学习和理解与这种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

1.2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是文化和交际两个基本概念本身内容丰富;其次是文化几乎渗透到人们生存环境的各个层面,交际作为一个语言和非语言使用过程涉及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认识和感知以及社会文化环境,跨文化交际作为两者的结合所研究的内容也就更为丰富。

“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21世纪的时代特征,任何希望参加国际事务、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国家、民族和机构都无法回避这一时代所提出的挑战。”[3]跨文化交际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其内容也可以涉及政策、政治观点、价值观、风俗习惯、礼貌、称谓等方面。

1.3 跨文化交际能力。“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4]由于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超越本族语与非本族语之间相应的具体文化的约束,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进行跨文化学习与对比时能更准确、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跨越文化界沟,开拓视野,建立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

2.1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是国际商务的通用语言,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商务人才,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教学方法,又要注重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仅应包括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在商务环境下既得懂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还要通晓商务文化及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2.2 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涵盖了所有学科,孤立地为语言而学语言的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而商务英语最突出的特点是英语语言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的导入是密切相关的,是在了解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思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

商务文化是蕴涵于整个社会的文化中,商务文化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在社会文化中体现出来,但商务文化并不涉及社会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只包含对商务交易有用的部分。[5] 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否跨越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这是国际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导入商务文化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基本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向学生讲解西方国家中称呼语、介绍、访问、宴请、告别等社会交往的文化因素,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形式的正确性,重视语言应用的得体性,从而逐步获得跨文化的敏感性。这样既做到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使学生在掌握商务知识的同时,也全面了解外国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俗习惯,即可使文化的教学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应用及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也可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目的--跨文化交际,从而使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这是商务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

3、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1 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商务英语是用于商务交际的一种文体,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商务环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从事国际商务领域的相关工作,与外商打交道,开展商务活动的现代企业人,这就使得商务英语教学具有"跨文化"性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按照英语语言文化的要求进行商务交际交往,也就是学会英语换位思考。经验表明,我们应结合语境,恰当地谴词造句,尽量避免因受汉语干扰而误用与当时情景不符的表达方式。同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策略,促进跨文化交流。”[6]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现代企业人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鉴于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3.2 商务英语学习过程转变成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着适应全球化形势新变化的挑战,借鉴“美国21世纪的外语教育目标归纳一下即为5个以c开头的单词,即communication(交际)、cultures(文化)、connections(贯连)、comparisons(比较)和communities(社区);如果把这些目标说得再具体一些,那就是:运用外语交际、体认多元文化、贯连其他学科、比较语言文化特性、应用于国内外多元社区,这5c的目标都体现了文化理解的重要性。”[7]所以,教师在做文化导入之前,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真应对学生存在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想象力、判断批判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有所欠缺;文明礼仪修养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修养有所缺失等问题,使得学生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除了系统的学习语言外,还必须有机会的接触该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本民族文化至上"的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能力的灵活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帮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

3.3 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商务英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但商务英语教学完全可以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注重以下几点:

3.3.1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这是在教学中进行随文解说,注意寓教于乐的文化导入,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商务英语教学中,也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注重中西文化差异比较,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

3.3.2 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和日常英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出会用外语表达外国的事物文化的学生,也应会用外语来表达我国的事物、文化,向外国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以达到在对外交流中的平衡发展的学生。所以,通过以内容为基础的商务英语学习,交际文化的传授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使语言和文化学习真正情景化、语境化,提高学生鉴别与鉴赏异国文化的交际能力,同时加深其对

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3.3.3 了解多种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风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由于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在理论和认识上的局限,在语言课上对文化因素的导人缺少自觉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把精力过多地倾注在语言形式上,而对文化问题重视不足,使得学生对中西文化在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行为等方面的差异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低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经过多渠道商务英语的视听接触,可以接收大量的商务英语题材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商务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加深对于商务文化的敏感性,培养积极的商务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3.3.4 文化教学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跨越文化障碍。这是由于在与英语国家的商务交际过程中,却因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经常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来进行交际活动,频频出现语用错误,或是误解和冲突常常发生,使得人们对跨文化交际时常感到不安,在商务交际中语无伦次,局促不安,束手无策,或尽可能回避,因此失去体验跨文化交际实践过程的机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员身临其境,有时甚至有意让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的谈判。这样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能够使学生跨越文化障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并增加对跨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和兴趣,培养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并成功加入wto,面临着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时代,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通用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按商务英语专业特点设置跨文化教学课程及科目,使教学能更好的渗透文化知识,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最终实现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p66

[4]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 顾曰国, 《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 李太志,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5,4: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