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整合教学资源

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文1

一、借助远程教育资源营造氛围,优化教学导入

将远程教育资源恰当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以语文内容为本,创设模拟情境,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这样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导入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成功敲好这“课的第一锤”,为整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在教学中,我常常依据教学内容,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迷人的图画、动听的乐曲、形象的造型等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五彩池》时,我边配以绘声绘色的讲解,边播放五彩池奇异景色的录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奇妙的五彩池中,使学生对五彩池奇异的景色产生兴趣,并产生主动探求五彩池神奇景象产生原因的欲望。

二、巧用远程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通过情景画面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多角度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远程教育资源中有丰富的识字课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兴趣出发,进行识字教学。例如,在学“羊”字时,多媒体屏幕上就出示一幅山羊图画,让学生观察山羊那一对弯曲的长角和长长的胡子的画面。然后切换成“羊”字的画面,观察羊的两只角怎样变成两点,胡子怎样变成一竖,书写时不要把一竖竖出头。这样寓教于乐,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

三、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如何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这一优势对教学内容做一些补充。如在教学《丝绸之路》时,我便从远程教育资源中找到一些材料,让学生尽情翻阅,领略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祖国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这种远程教育资源下载的声像结合的阅读过程,也就是学生增长知识、丰富语言、感悟人生的过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获得语文知识,展示语文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理解语言文本,训练学生说话

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感知壮美的自然景观,体会作者的内心体验。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经验积累也非常有限,如果把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变换适当的方式进行再现,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还有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图像、声音的展示, 加强了事物的外部刺激,拉近了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距离;然后结合语言的分析和综合,使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事物得到清晰、正确的认识。这恰恰能满足农村小学生的求知需要,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例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一课时,由于学生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很难体会一个孩子失去父亲后所承受的巨大悲痛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可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补充一些真实可信的音像材料——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9·11”事件等,体会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谈感受,抒情怀,表达自己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五、挖掘远程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

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文2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有效资源 支持教 规范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为此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任课教师及对课程整合感兴趣的人士不断研究、探索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根本保障。

一、教学资源库相关概念

有关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对于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解释。笔者从中选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解释,现如下: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组成教学资源的要素主要为人员、设备、场所、资金、信息、材料(信息的载体、常指软件)等。

教学资源库是指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建成互动化、多媒体化的共享式资源仓库。建设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教学资源库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强大的教学资源库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以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研究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研究现状

2000年10月,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

目前大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原理、方法及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进教学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实践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资源库却并不多见,而且这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查阅一些教学资源库,将现状总结如下: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库”关键字在百度、google中搜索时,并没有发现相关的资源库。但以“教学资源库”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时,却发现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库,例如:世纪金榜教学资源网(.

[2]沈书生.资源是媒体的延伸[J].中国电化教育,2000(7):13-16.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3.

[4]首鸿燕.基于积件思想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构建与应用[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

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文3

论文摘要: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图书馆(下述为“我院图书馆”)为例,论述了独立学院图书馆如何结合教学资源来进一步建设电子阅览室的软实力,为读者提供“第二课堂”。

在我国,独立学院是以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界定:独立学院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独立学院是高等院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有益举措,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互相结合形成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在基本办学条件方面例如经费、师资、实验室、硬件设施的累积较少。作为独立学院的图书馆,其发展同样受到约束。独立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过程中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在硬件投人方面起点较高,首次投资额较大。但受独立学院滚动投资来降低风险的理念影响下,电子阅览室乃至整个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得不到重视,使电子阅览室沦为服务单一的场所。为此,本文在“教学资源整合”的理念下以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图书馆(下述为“我院图书馆”)为例,论述如何结合教学资源来进一步建设电子阅览室的软实力,为读者提供“第二课堂”学习的主要场所。

1 电子阅览室的建设现状

1.1硬件建设

硬件设备是电子阅览室赖以发展的基础,依托多媒体电脑设备、网络设备和UPS设备。由于独立学院电子阅览室发展起步晚、起点高,多媒体电脑设备配置相对高,例如我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拥有多媒体电脑102台,使用联想启天M430E系列,CUP为Inter(R) Pentium(R)E218双核2.06 GZ,内存1 GB,硬盘160GB,配有51 cm(17寸)液晶和DVD-ROM。该条件为电子阅览室开展更深人的信息服务提供了硬件环境保障。

1.2软件建设

软件建设是电子阅览室实现有效管理和提供多样化应用服务的基础,包括硬件维护系统、计费系统和应用软件。要保证电子阅览室的多媒体电脑能够有效管理,就需要有功能完善的硬件维护系统,在电脑的系统更新、软件更新、网络同传和IP分配时能够有效、稳定地完成所有电脑的维护工作。计费系统主要用于给读者提供有偿服务时进行系统管理。应用软件的选择要做到与时俱进,各类办公软件、杀毒软件、通信软件等要选择较新的版本来迎合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以上要求,我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联想硬件保护系统作为硬件维护的主要工具,计费系统方面使用万象网管2004,应用软件方面安装了Microsoft Oflice2007、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s工作站6.0.CAJViewer7.0等。2“教学资源整合”理念下的电子阅览室建设

2.1电子阅览室实现教学资源整合的作用

“教学资源整合”是“数字资源整合”的一个延伸。各种教学资源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外,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也有一致性,就是解决师生教学过程中的深层次学习需求。因此,“资源整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资源的统一,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使用上、数据上的差异性。在电子阅览室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是一种以使用者为主导的服务方式,既打破非本专业学生不能使用木专业教学资源的界限,同时引人图书馆资源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充分发挥图书馆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该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

2.1.1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全校性共享

独立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发展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竞争力发展,不论是学校自身的竞争力,还是其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人才培养离不开资源的投人,如何使每位读者都能够享受到学校的资源来发展自己,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利用电子阅览室对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打破教学资源只能在课堂使用的局限性,同时也打破了本专业资源只能为本专业学生服务的界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全校性共享。

2.1.2实现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互为补充

在电子阅览室里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不只是对原有资源在既定的环境里重复,这是在整合的过程中使教学资源与图书馆传统资源、电子资源结合为一体。在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协助学习,利用图书馆资源加深对教学资源内容的理解,达到使用者可以不依赖课堂自主学习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2.1.3完善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方式

在电子阅览室缺乏电子资源的情况下,其服务方式就偏向单一化,即以提供网络互联网浏览功能为主。这种服务方式与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形象大不相符。笔者曾在学校新生教育课上介绍电子阅览室时,新生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电子阅览室就是“网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电子阅览室资源建设不足和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对教学资源整合,电子阅览室可以利用自身的硬件条件来扩充服务方式,既提供图书馆自身资源的使用,也提供了教学资源的课外使用,从而完善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方式。

2.2“教学资源整合”理念下电子阅览室资源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教学资源来说,图书馆资源保障了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协助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图书馆资源来说,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各方面资源参与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时的指导性。我院开设实用性专业为主,对专业的实践操作尤为注重,因此我院图书馆选择教学资源和馆内电子资源作为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建设内容,详情见表1。

由表1可知,大部分的资源以网络平台为主,除了Packer’fracer5.0这一类单机软件需要在客户机上安装外,其他资源的管理主要都放在学院其他系部或者实验室。通过电子阅览室的软硬件环境对学院内部网络教学资源和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是将学校内部隐性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可视化并主动向读者发掘更多可使用的资源。

2.3教学资源整合下的电子阅览室管理

2.3.1整合资源导航管理

对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整合后,如何对资源做好导航整合直接影响到整个服务模式的推进。由于教学资源除了资源库外还包括应用学习平台,所以资源的整合方式可以选用学科专题导航的形式。该导航形式主要结合馆内学科馆员制下的服务项目,如学科专题索引、学科动态等,围绕教学资源的学习内容整理出相关的学科资源专题,专题内容以文章、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2.3.2资源使用控制管理

由于教学资源主要还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因此要保证电子阅览室整合使用的过程中不对教学产生影响。电子阅览室主要配合三层交换机的使用,利用ACL配置禁止访问相关资源的时间段。以电子阅览室使用华为Quickway S3900在早上8:00到12:00禁止访问雅信达服务(服务器名:YXD SERVER)为例,服务器IP为210.39.243.192,资源通过GigabilEthernel0/1端口接人,配置如下:

定义时间段:定义8:00至12:00的周期时间段

(Quidway} time-range huawei 8:00 to 12:00 working-day

定义到雅信达服务器的ACL:进人基于名字的高级访问控制列表视图,命名为YXD_ SERVER

(Quidway-acl-adv-YXD-SERVER rule I deny ip source anydestination 210.39.243.192 0.0.0.0 time-range huawei

激活ACL:将trafOc-of-payserver的 ACL激活。

( Quidway-GigabitEthernet0}1]packet-filter inbound ip-groupYXD SERVER

2.3.3人员管理

服务模式的转变和教学资源与图书馆资源整合后,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知识、管理不断创新的今天,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来对资源进行学习、整理、归纳、分析和总结,从而为读者提供从学科专业角度的资源导航与推荐。图书馆员必须熟悉网络环境下的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努力把学科知识学好、学深,排除图书馆员自身专业知识滞后的障碍,以便更有效地发挥电子阅览室资源整合后为读者服务的功能。

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文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知识体系 整合教学资源 实验探究题

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量大、时间紧迫、任务重。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和学的效率,减轻学业负担,协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迁移、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是新时代生物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备考复习辅导实践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整合教学资源,变式训练的设计,实验探究题解答几个方面对多媒体在高考生物总复习中的合理利用进行了试验,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使用多媒体构建知识体系,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生物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遵循从节到章再到单元即先部分后整体的原则。这样学生学到知识以部件的形式储存在知识库中。由于学习能力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很难自行找到各部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其组装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应对高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因此,高考生物总复习应从整体着手,渗透部分,以整体指导部分,以部分理解整体来构建知识框架。此时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有限的课堂中怎样讲授繁杂的单元知识点

一般情况都是教师对单元知识点进行课前总结,再讲授给学生。这种方式有很大的缺陷。如果上课时只讲述不写板书,会造成学生听觉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如果讲述配合板书,则时间不足,不能完成教学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多媒体可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在备课时制作严密的知识框架和视觉效果良好的课件,将丰富的知识点以辐射图、列举法等有效的方式呈现在课件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可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同时发挥作用提高复习记忆的效率。

2.在有限的课堂内怎样呈现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的呈现方式决定着学习效率。在课堂上,传统的知识呈现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学是一个以教为主的被动过程。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不集中,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和思路。如果选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在备课时将重要知识点设置成填空的形式或用醒目的颜色加以强调,则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强记忆,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学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教师根据课堂的反应判断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适时合理地做出反馈,提高堂课学习效率。

二、使用多媒体宜于整合教学资源和设置变式训练

作为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料是自己的职责,特别是高三教师,要时刻关注本学科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以及发展动态,将各种资料中相关知识点进行删除、添加和重组,对难点问题设置各种变式训练,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的迁移、理解和运用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时间、资源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很难跨越这一难题。但是,如果选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师备课时制作良好的课件就能达到以上目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多媒体不仅是一种现代教育手段,也是教学资源的最佳来源。例如,在蛋白质专题的复习时,教师可将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多样性、合成过程和场所、代谢、作用以及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蛋白质工程等知识点有机组合在一起制作简洁明了的课件。则该课件本身就是蛋白质专题的教材,而不是单纯的教学手段了。这种跨单元、跨教材的知识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寻找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使用多媒体有利于解答实验探究题

考察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是考纲的重点要求也是常考知识点之一。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每年都无一例外的有实验题。因此,如何做好实验专题的备考对生物这门学科尤为重要。分析各种资料和高考试题的实验探究题,多以图表和文字叙述为主,考察学生的实验原理、设计、结果预测和分析等多种能力。讲授这种题型时,如遵循教师分析,讲述答案,学生写、记答案的方式,势必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且学习效率低。教师备课时,自己制作或下载实验过程、结果的动态演示课件。上课时讲授与课件演示相配合,让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思考,自己组织语言总结出答案和结论,不但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考生物总复习中,适时、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高效地呈现知识、优化教学资源、解答实验探究题,创设各种生动、鲜明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助于提高生物复习效率,促进生物教学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斌,王铮敏.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应用现状分析[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文5

——以新课程高中英语教材单元内容重组为例

柳  冰

(贺州高级中学,广西  贺州  542800)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程教学由传统依靠教材转向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因此,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材资源,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教材;教学资源;整合优化

一、 新教材使用的现状

高中英语新课程已进入积极推进阶段, 与之配套的新教材使用现状:(一)课本容量大,教学任务重,课时却没有增加。(二)要求标准高而学生底子薄,听说读写难以全面兼顾。(三)课文以说明介绍性体裁为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某些题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相对偏难。

二、新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针对上述的情况,教师有必要对英语新课程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确保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和落实。正如Harmer(1983)所阐述的“教材不是圣经”,教师不要做教材的奴隶,而要做教材的主人。英语是一门课程,而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载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语言特点以及语言教学环境等具体情况,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内容并加大对其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新教材内容整合案例

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机械分割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树立从整体上考虑教学程序安排的“模块时间”概念。下文以单元间内容整合和单元整体内容重组为例进行论述。

(一)单元间内容的整合:

高一新课标NSEFC Model 1和Model 2共有10个单元:

 Model 1 (topic) Model 2 (topic)

unit1          Friendship           Cultural relics

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The Olympic Games

unit3 Travel journey           Computer

unit4  Earthquakes Wildlife protection

unit5 Nelson Mandela Music

1、以相关信息为线索重新组合

Model 1第一、三和四单元的主题分别以“朋友(Friendship)、旅游(Travel journey)和地震(Earthquakes)”为线索。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围绕“旅游、朋友、难忘的经历”等相关话题进行设计,将任务置于真实的背景之中,让学生展开讨论难忘的经历和朋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进一步探讨真正的好朋友应具有的特点。

Model 2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es)和第四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进行组合教学,探讨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及濒危动物。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名胜古迹和珍稀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就如何保护或拯救它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这样, 从保护文化遗产到保护动物,单元之间自然地形成了任务链,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以及为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而努力的学习热情。

2、以时事为背景进行信息组合。

以时事为背景,以教材内容为语言材料设计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奥运会。以此为切入点,将Model 1第二单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和Model 2第二单元(The Olympic Games)组合起来。Model 1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英语的发展以及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区别,而Model 2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奥运会的起源、宗旨以及各种比赛项目。教师应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知识。

(二)单元整体内容的重组:

1、补充和删减内容

在不影响模块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教师对模块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取舍,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在Model 2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es)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以补充阅读材料“A city of heroes”(来自SEFC Book1A unit 7的Reading; 而在Model 1 第二单元的Using language教学中,就可以将Reading部分删减,直接导入话题,自然地连接Talking和Listening环节。

2、调整教学顺序

教师适当地调整模块内部的顺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例,Book 1A Model 1Unit 3 Travel journey 的Using language部分中Reading介绍的是与旅游有关的文章Journey down The Mekong。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what object did they take with them?”自然地引出Workbook中Talking的话题,接着呈现旅游用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Do you think which is the most useful and which is the least useful?”将教材内容稍作调整,就可将两篇内容相关的Reading 和Talking有机地结合起来。

3、扩展活动步骤

在模块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指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的难度;或者拓展原有的活动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例如:在Model 5第一单元“Great scientists”中的阅读教学时, 在最后的输出步骤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 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re travelling to a country that has a cholera outbreak? ”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有关水污染方面的写作训练。

四、结语

单元间内容和单元整体内容重组打破了传统的备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启动他们的认知结构,达到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追求的语言习得的理想状态。同时,按照实际需要重新组合教材也是培养和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廖晓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J].外语教学,2001,(II).

[2]易导群.重组——创造性地使用高中英语教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9).

[3]葛文山.高中英语模块课程的教学实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7).

[4]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5]秦丽鹃.对高中新教材中Warming up部分的几种教学尝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7).

如何整合教学资源范文6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教学改革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有一定的目标性,要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服务,要有利于达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有利于丰富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教学资源的特性。

1.生活性。教学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使科学知识超越学生的日常经验,并与日常经验情景相分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学习科学教学的价值基础,离开学生的生活情景,科学教学中的知识就会丧失其价值基础。学科材料对男孩和女孩来讲都失去了生命力,变成了相当死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与情景分离开了。学生的活动范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许多资源,学生在这个真实的空间活动中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探究性即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学。它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发展、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因此,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

3.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内容要具有以科学为中心的开放性,即向科学技术前沿、生活、社会开放,提供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即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科学教学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科学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创新机会。如科学教材中要求学生饲养并观察蚯蚓,但在没有蚯蚓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条件选择其他的动物来代替。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主动的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二、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模式

1.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的确定。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目标是指开发者对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因,这决定着开发者将开发哪些科学教学资源,如何开发这些资源。如是想通过开发条件性资源改善科学教学的教学条件,还是想通过开发素材性资源来丰富科学教学内容等。不同的开发目的将会产生不同的开发方式,导致不同的开发结果。

2.学科学教学资源普查和分析。这个阶段就是对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普查分析,普查这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存在形式等,分析其特点,筛选出有开发价值的、并可以开发的资源。3.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是对第二阶段筛选出来的资源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以通过改造、整合等方式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原来繁杂的、被我们筛选出来的那些科学教学资源成为更加贴近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

4.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和评价。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利用是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关键,它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活动能否有效的为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服务,能否有效的为实现小学科学教学目标服务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评价就是对科学教学资源利用后产生效果的评价。

以上四个环节并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它的先后顺序取决于开发模式。并且在这过程中有些环节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如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三、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利用的方法

1.筛选身边的教学资源。我们身边的资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够进入我们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符合教育目标、符合学生需要的内容、方式等材料才能成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构成要素或实施条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在众多的教学资源中选择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

2.改造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改造就是指根据小学科学教学具体实施对象和条件要求,对原有科学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变化、修改的过程。改造是小学科学教学资源转化为科学教学要素或条件的基本方法。

3.整合教学资源。整合就是指将不同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如人力的、物力的、经验的等,将其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统整,形成新的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方法。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对不同内容、不同形态、不同作用的科学教学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作用。如我们可以将小学科学知识与学生环境意识相结合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是指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被多个单位或个人使用的一种形式。共享是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率的方法。学校科学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资源共享可以达到优势互补与稀缺资源共享。

四、结语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还应体现在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上。在开发过程中要考虑学校的特点、实际条件、学生情况、教师能力和学校周围环境等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学校科学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寿建杨.农村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及策略[J].科学课,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