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区别范文1
一、贵州农业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由于贵州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的特点,贵州的农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拥有比较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资源。根据调查可知,贵州农业生物资源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以及果树作物等几大系别。其中已经收集到的农业生物资源,已经超过206类,并且收集的生物资源中,诸多属于国家没有进行编目的。新的生物资源不断发现,丰富了我国对农业生物资源的了解。由此可见,贵州农业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需要加大管理保护力度,促进农业生物资源的多元化发展。贵州农业生物资源具有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同一物种可以划分出多种不同的种类,味道与外形上面也有不同的区别。物种的多样性,促进了贵州当地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二、贵州农业生物资源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水土流失严重
贵州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种类较多,物种之间具有多样性。但是贵州农业生物资源的发展,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贵州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阻碍了生物资源的发展。贵州地区超过70%的区域属于岩溶山,而页岩与红土的覆盖了达到38},属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水土流失对于耕地的危害较大,降低了土壤的活性,使得土壤的营养物质流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限制了农业生物资源的发展。根据调查可知,贵州的水土流失现象,导致超过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受到侵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不利于生物资源的保护。
(二)人口众多、资源的承载压力大
人口众多、资源的承载压力大,也是贵州农业生物资源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贵州的人口数量增加频率较快,根据调查可知,1949年贵州的总人口数量为1417万左右,截至2003年,贵州的人口数量达到3870万左右,人口数量暴增。平均人口耕地面积由1.87百降低到0.68百,粮食的消耗增大,对于土地资源的占用率增加,从而限制了农业生物资源的发展。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资源的承载压力逐渐增大,诸多资源面临枯竭,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物资源的多样性,阻碍了农业生物资源的多元化发展。
三、贵州农业生物资源的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气候条件
贵州农业生物资源物种丰富,新的物种不断被发现,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优越的气候条件,促进了贵州生物资源的生长。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适中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贵州地区的年度降水量为1000-1400m m,并且自然灭害较少,雨天较多,土壤对于水分的保存能力较强,适合生物资源的生长。贵州的日照数比较低,年度的日照数大约在1120-1720}J、时左右,属于低日照区域。但是其夏季的日照数较多,冬季的日照数较少,7,8月份的太阳辐射比较丰富,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能够确保农作物的一年两熟,甚至有的地区能够保证一年三熟,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生物资源的发展。
(二)生态资源丰富
贵州地区本身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其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未被发现的生物资源种类众多,极大程度地促进了贵州农业生态资源的多元化发展。贵州属于低纬度地区,其不会遭到冰川的直接破坏,属于北方植物躲避自然灭害的避难区域。因此,留存了大量的子遗传植物。贵州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宜,适合南亚热带、中亚热带等地区植物的生存。因此,其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涵盖了诸多区域的生物资源。贵州地区的农业结构利用价值较高,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同时有助于生物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有利于其多元化发展。贵州农业生物资源具有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与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自然灾害较少
贵州地区的自然灭害较少,促进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生长,保留了物种的多样性。贵州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极少会遭到沙尘暴、大风的袭击,一般不会出现洪涝现象,促进了当地农作物的生长。贵州地区适合大力开发农业生物资源,其地理位置与气候的优势,使其生物资源丰富。而自然灭害较少的特点,辅助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生长,确保了物种的丰富性,有利于农业生物资源的多元化发展。贵州地区极少发生地震,有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确保了农业生物资源的多样性。贵州地区的工业化程度较低,环境比较清洁,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丰富,适合农业生物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果树栽培;特点;对策
果树属于多年生经济作物,它具有不同于1年生农作物的许多特点。果树栽培只有根据果树的生长发育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栽培目的。但是,在目前果树栽培中,特别是新植果树区和少量零星栽培的情况下,有的是毫无依据地盲目随意管理,有的是套用农作物的管理方法,还有的是套用传统的栽培方法,不符合现代果树栽培的需求,严重影响和制约果树栽培效果和效益的表现。为了进一步规范果树栽培,实现科学化管理,适应现代化果树栽培的要求,提高栽培效益,必须遵循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1 多年生,长期性
果树是多年生植物,具有生长周期长的特点,生长寿命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生产上必须从多年生着眼,考虑长期性,注重提高果树栽培的整体效益,不但要做到优质丰产,还要达到稳产的效果,尽可能延长果树的经济结果寿命。为此,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慎重选择树种和品种
树种和品种是决定果树品质和效益的内在因素。1年生作物选择不当,影响的是一年或一茬,而果树选择不当则会造成长期影响。为此,在选择树种或品种时,一是要因地制宜,选择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树种或品种;三是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选择发展趋势良好的新树种、新品种;四是到专业指导单位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咨询,认真听取指导意见。
1.2 做好长期规划,分阶段科学管理
多年生的果树一生中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不同阶段生长与结果的矛盾特点不同。幼树期以生长为主,栽培上应以快长树多发枝,合理整形,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为管理目标。初果期以调整骨干枝数量,培养结果枝组,保持产量逐年上升,防止结果量上升过快,造成树体早衰或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为管理目标。盛果期以保持生长和结果平衡,尽可能延长经济结果寿命为管理目标。只有计划性地根据果树一生中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果树栽培的整体效益。
2 连续性
果树年与年之间的连续性是果树区别于其他1年生作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在生产上容易被忽视而对果树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果树的连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营养的连续
果树年与年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营养连续性,即翌年春季萌芽、展叶、开花坐果、根系生长等一系列生长发育活动所需的全部碳素营养和部分氮素营养都来自于上一年生长后期(秋季)树体内积累的营养。每年生长后期树体的营养状况及积累量多少,不但直接影响来年前期的生长发育,还会间接影响树体的安全越冬。因此,栽培上一定要注意加强生长季后期或采果后的树体管理,保护好功能叶,防止早落叶,尽可能延长叶片的光合时间,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和正常回流,提高树体储藏营养物质的含量,为翌年前期生长奠定良好的营养基础。
2.2 结果的连续性
除极少数树种外(如枣树),绝大多数树种花芽的分化和形成,均是跨年度完成,即春天的开花量是由上一年决定的,其开花结果有很强的连续性。每年的5、6月份是决定芽发育性质的时期,生长季后期(秋季)是决定花芽质量的关键时期。栽培上应注意加强这两个时期的管理,才能为来年的开花结果奠定良好的花芽基础。为此,一是要控制旺长,促进养分的积累;二是要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分化的质量;三是要防止早落叶,控制后期的病虫害发生。
2.3 生长的连续
农作物栽培是从种子开始,而多年生果树每年春季生长是从芽开始,而芽的形成则是上一年的积淀,只有确实重视上一年芽的分化、孕育和形成,才能为下一年春季萌芽、展叶和新梢生长打下良好基础。为此,要注意平衡好当年结果与生长的关系,采取促控结合的栽培措施,既满足当年结果的需要,也要确保芽的正常发育,保持合理的叶果比、枝梢比,为芽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鉴于上述果树年与年之间有着很强的连续性的特点,在栽培管理上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生长季后期的栽培管理,确保营养、结果、生长的延续。
3 异花结实性
许多果树具有异花结实的特点,即正常坐果需要不同品种间互相授粉。为此,一是要合理选择授粉品种,二是要按一定的方式和比例合理配置授粉树。
4 深根性
果树根系分布较深,具有深根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农作物的耕作层30 cm左右,而果树的活土层要求在80~100 cm。为满足果树深根性的需求,一是要选择有效土层厚度能满足果树需求的土地条件建园。二是要注意改良土壤,创造适宜的根际环境。三是要深挖定植穴,每年秋季深翻扩穴,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四是要适当深施肥。基肥施肥深度以60~80 cm深为宜,以诱导根系向纵深生长,扩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提高土壤利用率和果树的抗旱性;追肥施肥深度为20 cm左右,以利于肥效的及时发挥,满足果树的急需。切忌像农作物一样,地面撒施。
此外,果树根系与地上部生长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很多情况下,地上部的异常表现都是因根而致,如新栽的幼树生长不良、扩冠慢及树体未老先衰等现象,问题主要在根。因此,在果树的栽培管理中,我们要树立“以根为本”的理念:幼树“扩冠先扩根,扩根才是根本”,大树“防老先防根衰老”。
5 休眠性
北方落叶果树在长期系统发育的过程中,为了适应冬季低温的不良影响,保持其生命的延续,形成了越冬期的休眠性。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必须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满足需冷量的要求,翌年春季才能正常开始生长。为了满足果树休眠性的要求,一是要注意控制生长后期的旺长,促使果树按时进入正常休眠;二是在设施促成栽培中,根据不同树种休眠期长短或休眠量多少的要求,确定扣棚或加温的适宜时期;三是在促成栽培中,要注意选择休眠期较短的树种或品种;四是在冬季低温量不足的暖冬,要注意采取喷GA3或石灰氮等措施,调节休眠不足。
6 无性繁殖性
果树属于高度杂合体,后代分离严重,生产上几乎所有的果树种类都必须采取无性繁殖的方法,才能保持后代的纯性和原来的优良性状。生产上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有嫁接法、扦插法、分株法和压条法等。近年来,在某些树种上,如核桃,有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宣传用种子直接繁育果苗,这种说法和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也可以说是伪科学的,生产上应坚决杜绝这种做法。长期采用该方法繁殖苗木会引起后代的逐渐退化,因此,在育苗实践中要注意严格选择优良的繁殖材料,以延缓后代的退化速度,最大限度地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7 物候期重叠性
农作物从种到收各个发育阶段较为分明,但是果树在年周期的多个时期都存在着器官生长发育的重叠现象,即同一时期多种器官都在生长发育。如开花期与萌芽展叶期重叠;幼果发育与新梢生长期重叠;花芽分化与果实发育期重叠等。这种物候期的重叠现象会造成多器官同时发育对营养竞争的矛盾。因此,在栽培上要注意加强生长期的管理,合理调节生长与结果、当年结果与来年结果(花芽分化)以及根系与地上部生长的矛盾,保持生长与结果的相对平衡关系。为此,一方面应注意加强营养管理,提高树体的整体营养水平,以满足同一时期多种器官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加强夏季树体管理,促控结合,合理调节营养物质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提高营养的有效性,保持各种器官的协调性。
8 生态环境的差异性
虽然说果树有区别于1年生作物的许多共性,但是不同果树种类、品种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则有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提高果树的栽培效益,必须因地制宜选择果树的种类和品种。一是要选择与当地环境条件相吻合的果树种类;二是选择与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果树品种;三是根据不同果树对土地条件的要求,合理规划种植小区。
9 立体性
除少数果树种类外,绝大多数果树的树体较为高大,具有较强的立体性。另外果树正常生长结果有较强的喜光性要求。为此,一是要合理密植,南北行栽植,实行宽行密株,保持合理的群体结构;二是要合理整形修剪,按栽植密度确定整形方式和树体结构,按喜光性的要求合理调整大树的数量,做到“大枝亮堂堂,小枝闹嚷嚷”,层次分明,上稀下密,外稀里密,南稀北密,通风透光良好,上下内外均匀,立体结果,这样才有助于保持果树与环境、树体各部位、生长与结果的平衡关系,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10 高产高效能
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区别范文3
一、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夏季时,副热带高压带向北移至此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再加上沿岸寒流的作用,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炎热干燥。冬季时,西风带南移至此气候区内,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在世界十多种气候类型中,全年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除地中海气候外,还有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和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二、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如果将地中海地区全年降水量制成条形统计图,就会发现它会形成一个盆状弧线。
夏季温度在沿海和内陆有较大区别,沿海受寒流影响,温度较低,比较凉爽,最热月在22℃以下,空气比较潮湿,多雾,称为凉夏型。在距海较远的内陆,夏季受不到寒流的调节,在副高的控制下,气温很高,空气干燥暖热,日照较多,最热月温度在22℃以上,称为暖夏型。气温年较差比凉夏型的要大。
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
地中海气候分布较为广泛,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分布。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世界上有5个地区有这种气候分布。
1.地中海沿岸,包括欧洲南部,非洲北部沿海和西亚少数地区。
2.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
3.非洲南部的西岸,即南非西部和纳米比亚南部(称开普区或好望角区)。
4.南美智利中部及西南地区。
5.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沿海(虽为东南部,但属西海岸,阿德莱德四周地区,而不是悉尼一带)。
属于地中海气候的代表性城市有:意大利的罗马、威尼斯,法国的马赛,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葡萄牙的里斯本,希腊的雅典,以色列的耶路撒冷, 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埃及的开罗、亚历山大,南非的开普敦,澳大利亚的珀斯,美国的旧金山、洛杉矶,智利的圣地亚哥等。
四、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这种不协调的配合,对植物生长十分不利。在生长季节,植物必须经过炎热干燥的锻炼,为了减少蒸发,自然植被多半是生长得短小的乔木和灌木等常绿硬叶林。
地中海气候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此类植物的特点为叶片一般较厚,叶表面有蜡质,根系深,以减少水分蒸腾,适应干燥气候。夏季时炎热干燥,水分蒸发剧烈,导致水果的糖分积累,冬季温和的气候有利于种植物的安全过冬,充分的水资源满足了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
五、地中海气候区的农业和旅游业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树一帜。气候条件的奇特导致了地中海气候区农业生产类型的独特。受此特征的影响,该区农业形成了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的特征。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典型农业是水果园艺业,代表水果是柑橘、葡萄、橄榄。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定西市;农村;贫困
1定西市农村贫困的现状
1.1土地贫瘠,种植繁多
定西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地中的肥力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仍是绝大部分山区农民种植生产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农民掌握的信息,以及为了避免灾年,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山区,土地面积广的地方,农民家中几乎种植各种粮食、副食作物,从日常吃的白菜、豆角、辣椒、西红柿到牛羊猪吃的大豆、高粱、荞麦、谷子、玉米,以及经济作物如马铃薯、中药材。
1.2科技水平落后
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较低,农耕时分,定西地区很多地方二牛抬杠、二人抬杠的耕作方式仍然常见。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4YW―160型中药材挖掘机研制项目是渭源县农机推广站承担的定西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于2006年9月通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验收,项目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但到目前,农户并不知道这项能够帮助自己解决劳动力不足又能带来高效率的机器。
1.3生活条件
一是吃的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改善是反映经济水平的一项重要的指标,然而在定西市很多农村,农民的吃穿住行与10年前甚至20年前没有什么区别。
二是住的方面。住的房屋大部分为土木结构,二三十年房龄的房屋随处可见,尤其在山区,由于交通的不便捷,人们想通过修建房屋改善居住条件的可能性不大。农民一有钱就修房,这是很多地方农民普遍的行为,长期以来生活在农村环境中的农民,对一座封闭的庄院,几间宽敞的房子的奢求和投建从不会计较成本的。
三是出行方面。居住在山里的人主要以步行为主,尤其是年龄在45岁之后的人。赶集是农民一年之中离开家里、离开土地主要去的地方,一般集市都分布在乡镇县中心,农民往往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到集市办理购买农药、化肥、生活必需品等日常事宜。
四是穿着方面。穿着能够显示农民的收入情况,近年来农民的穿着比起以前有所改善,尤其是家中有年轻人外出打工、孩子成家立业的家庭。但在很多地方,家庭情况不是很好、家中成员患病、收入只靠农业收入等的家庭,在穿着方面还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买一件新衣服可能要过好几个年,在平日里怕弄坏弄脏。
2贫困的成因
2.1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短缺
定西地区贫困农民主要生活在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农民受到来自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种植土地坡度较大,土地贫瘠,作物种植耕作极为困难,耕作方式只能以纯人工、人畜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气候条件干旱少雨、四季分明,农作物生长及生存受到严重的挑战与制约;一些高寒区常年冰雪覆盖,无霜期很短,农作物生长更是受到极大的限制;黄土丘陵区域土质松软,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夏秋两季农业生产受到制约;一些土地较为平整的区域,土地稀少,农民拥有的土地分块数多分散性大,种植作物杂而少,经济效益极低。
2.2土地面积稀少,土地质量差
农民拥有土地就能生存,一旦离开土地或土地很少,农民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自古以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定西市多山少川,山区农民虽地多,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水资源十分稀缺,耕地的质量差交通不便,平川地区的农民地少,土地由于长年种植单一农作物,土质情况极差。
2.3农民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对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水平要求普遍提高,文化素养的缺失往往是造成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定西市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文化程度均比较低,山区农民年龄在35岁以上的多为小学以下文化或为文盲,在平川区域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为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
2.4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交通、水利、医疗卫生、培训教育、电力设施、仓储设施、公共设施等建设不到位,无法满足农民生活生产的需要。定西地区由于大部分地区属于沟壑纵横的山地,缺水、交通不便问题很突出。
2.5支出费用增长较快
据调研,70%左右的农民家庭收入依靠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家庭收入主要是打工收入。然而外出务工的工种,年纪轻的男性以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为主,女性以餐饮等服务业为主,年龄大的男性以技术含量低的活为主。很多农民表示他们一年外出的工资在逐年增长,但面对节节上涨的物价和各种消费,家庭往往是入不敷出。农民年主要支出有农资支出、医疗就医支出、教育支出、生活用品购买支出、取暖支出、婚丧嫁娶人情、交通餐饮支出(见下表)。
3.1实施搬迁富民工作,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种植土地坡度较大,土地贫瘠,加之干旱少雨、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使无论是山区农业还是平整区域的农业在夏秋两季生产受到严重的挑战与制约。随着封山禁牧、林改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应重新布局转移山区农民,将偏远山区零散的农户统一安排,结合各项富民福民、房屋改造等政策,安置在一些平川地区。农业保险作为一种降低农业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收入的保障性措施,应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认可,实现和保障农民的收入。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就医、低保等保障机制,鼓励农民创业,提供一定的创业平台、政策,建立农民创业保障制度。
3.2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依托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调整种养结构,改变常年单一种植某一种作物的情形,改变山区农民种植种类繁多产量效益低的现状,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安排调整畜牧业,引入低投入、高回报发展的促民富民产业,同时建设农村牲畜疾病检疫与防治体系。
3.3加大农村教育设施建设
一个地区农业要发展,农民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农民培训学校如果能将农民召集起来,在冬季开展各种不同的短期培训,对农民外出务工、劳务输出都有重要的作用。创新农村教育模式,单纯的说教无法满足农民的要求,互动性的教育培训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要发展各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需建设齐全,路宽了、地平了、有水了,山区农民才能发展,才能有能力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脱贫。山区的道路十分难走、危险度高,交通、通信、水利等方面的基础性建设滞后,急需得到改善。
3.5倡导农村节俭,引导合理消费投资
农村红白喜事的筹办既花钱又浪费,引导农村红白喜事从简从轻、不铺张浪费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配套各种创业等措施的同时,倡导节俭引导农民进行商业投资,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农民日常的房屋修建方面,按照新农村的落实和规划情况,合理引导农民修建房屋;在农民外出务工方面,政府应采取一定的就业措施,鼓励农民就近就业。
参考文献:
[1]刘峰.定西贫困地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6-27.
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区别范文5
一、农业区位选择及区位变化类试题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此类试题常以图文资料为载体,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对区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以及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大范围区域的农业区位选择
解答大范围区域的农业区位选择类问题应抓住主要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如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例1 读图1,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河流特征可以判断出四地的位置、气候,从而确定四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甲地位于台湾西部沿海平原,为热带季风气候,适宜种植甘蔗;乙地位于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丙地位于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宜柑橘生长;丁地位于法国南部罗讷河下游,为地中海气候,以种植葡萄著名。
【答案】B
2.局部区域(如郊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大城市郊区,由于与市中心的距离不同,生产部门和利润收入出现地区差异,形成了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某一地点种植何种农作物,取决于不同农作物的比较收益。此外,学生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还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及某些农业类型对区位因素的特殊需求。学生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地价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大城市郊区只能选择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等。
(2)各种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大小。不同类型的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值有着很大的区别。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是花卉生产、乳牛养殖、养鱼、发展果园、种植粮棉等。
(3)各种农业类型的需水量多少。需水量大的花卉生产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源地。
(4)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鲜切花需要保鲜,鲜奶易变质,因此花卉生产、乳牛养殖等要邻近市场,应该选择布局在城镇及交通方便的地方。
例2 图2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有关图2中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种植青稞
B.b地种植花卉
C.c地饲养水牛
D.d地发展林果
【解析】图示地区位于东南沿海,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a地地形平坦,面积广大,离城镇较远,土地租金低,可发展水稻种植业;b地靠近主要公路,交通便利,可以发展乳畜业,养殖奶牛;c地靠近城市,水源充足,可发展花卉业;d地位于丘陵山区,该地发展林果业既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持水土。
【答案】D
3.农业区位变化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分析农业区位变化类问题时,学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农业区位,把区位变化与影响结合起来。具体分析如图3所示。
二、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类试题
世界上农业地域类型多种多样,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类试题常以区域图、示意图、生产模式图或产值构成统计资料为载体,结合区域特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一种农业地域类型往往代表一种生产模式,农业生产模式图体现了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模式命题形式比较“活”,这里重点分析该类试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不同,分布的地区有差异。因此读图时学生可以抓住一些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第二步: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并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图4是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图中箭头显示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成为沼气池的原料。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调整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问题,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并且有利于净化环境。
第三步: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这些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产品的种类多,产业链长,则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的适应性增强。
例3 结合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状况图(图5),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外,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2)据图说明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3)分析大分水岭给该地农业生产带来何种不利影响,指出解决该影响的措施。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抓要点,准分析。抓住生产对象,准确判断类型:图5反映的农业发展模式,生产的对象主要是羊、小麦,故可以判断该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2)找区位,析条件。根据图中圈定的位置,可以联系到农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不可遗漏。
(3)识箭头,看联系。结合图中箭头,看生产的环节和联系,特别注意生产与市场的关系,还应该抓住图中食物及排泄物,联系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区域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抓“水源不足”这个要点,“措施”跟着“问题”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开源节流。
【答案】(1)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丰富的地下水为牲畜提供饮用水;附近工业发达的城市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农药等;铁路、公路运输发达;政府的鼓励政策促进其农业的发展。
(2)通过羊粪还田、秸秆还田、休耕轮作恢复土壤肥力,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根据市场对羊毛、羊肉、小麦的需求来调节生产,通过循环生产(秸秆作为饲料、粪便作为肥料)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3)灌溉用水不足。开源(跨流域调水.取河流水、抽取地下水等);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等)。
三、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试题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试题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并且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只要求回答出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或者指出区位选择的原因,常见设问词有“分析”“说明”“归纳”等。第二类,针对特定区域,要求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其区位条件的特点和表现,常见设问词是“评价”。第三类,要求先选择对某种农业生产活动的支持或反对态度,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你认为……说明理由”“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等,即开放性试题。
(1)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类问题。解题时要根据题目的设问要求,明确是分析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条件,或是两者兼答。有的题目要求分析主导区位因素或限制性因素。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区位因素中,对农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主导区位因素。农业生产的限制条件是指农业生产最大的不利条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明确题中“分析”“说明”“归纳”等指令词的含义,或详答,或略答,掌握分寸。
(2)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评价时要有针对性地评价农业生产的各种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评价;社会经济条件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方面评价。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有利条件――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不利条件――热量、光照、水分不足,多旱涝等灾害,土壤贫瘠,交通不便,机械化程度低等。
(3)开放性区位条件问题。此类问题往往设置两个相对的观点或思路,学生在答题时首先要“亮”观点,如果题目问“是否应该”,学生就可以表述“应该”或“不应该”;如果题目问“是否赞成”,学生就应该回答“赞成”或“不赞成”,切忌含糊其辞。确定表示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后,再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例4 (2014・上海地理卷)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6,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分布的有利影响。
【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来说明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试题,即考查自然环境特征的同时考查农业区位,将二者密切结合,属于第一类题型。
根据中南半岛所处纬度与海陆位置,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图示山脉,可得出地形、土壤特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水稻的习性特征,可以得出水稻主产区――气候暖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答题语言中对水稻有利影响的规范表达(如“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十分重要。
【答案】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到20°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且水稻主产区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类试题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类试题常以区域图或等高线地形图的形式考查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判断农业布局的合理性。此类题目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其解题的思路可归纳为:在哪里?(空间定位)有什么?(归纳描述)为什么?(综合分析)怎么办?(论证阐述,“对策”跟着问题和成因走)下面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定位置,析特征(如图7)。
2.找问题,定对策(如图8)。
例5 (2014・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9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本题围绕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设问,考查农业的区位及农业地域特点,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综合性较强。
第(1)题,环境质量的优劣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一看生态破坏程度,二看环境污染状况。三江平原由于地理位置偏北(定位置),气候寒冷,沼泽广布,开垦历史短,因而受人类的影响较小,从而保持了优良的环境质量(析特征)。
第(2)题,虫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象、农作物及害虫天敌。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昼夜温差大,最低气温较低,害虫难以生存和繁殖。
第(3)题,注意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土壤肥沃”“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第(4)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绿色”“米都”。“绿色”指环境质量高,污染少;“米都”说明稻米生产量大,商品率高。
【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五、强化训练
(改编)中美两国是世界玉米最主要的生产大国。图10、图11是中关两国玉米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指示玉米带)。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年度玉米剩余量将达到1.1875亿吨。据此回答1~3题。
1.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带分布的共同自然区位是( )
①平原面积广大②气候条件优越③人均耕地多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东北是我国玉米集中产区,与美国玉米带相比,我国东北玉米产区单产相对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产方式落后
B.玉米品种差
C.自然条件较差
D.经营方式受限
3.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转变,针对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玉米生产过剩
B.玉米能源加工产业链长
C.玉米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
D.国际能源紧张
(改编)读我国四个地区农业分布图(图12),回答4~5题。
4.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地区全部位于季风区,都利于农业发展
B.甲、乙两地均以畜牧业为主
C.甲地和丙地农业发展的相同限制性因素是干旱、风沙危害
D.丁地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
5.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甲地区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乙地区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③丙地区改造盐碱地,提高单产④丁地区大力发展机械化,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原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过去的塞拉多,土壤酸性大,贫瘠,不宜大片种植,农业基础极为薄弱。但在研究人员的大力改造下,塞拉多180万平方千米的荒原76%变成沃土良田(约合1.33亿公顷)。如今,巴西70%的粮食产量来自塞拉多。塞拉多也成为巴西“谷物带”的别称。图13示意塞拉多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塞拉多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条件。
(2)分析研究人员为开发塞拉多地区可能采取的改造措施。
(3)“塞拉多奇迹”能否复制到我国的西北草原地区?为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根据图中信息和有关区域地理知识,可以发现中美两国玉米带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广阔的平原,属于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
2.A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比较。与美国玉米带相比,我国东北玉米产区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较少,导致单产较低。
3.B本题考查农业与其他产业(能源加工业)的联系。影响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是美国玉米和能源的供求关系以及相应的技术保障。
4.C本题考查农业区位。首先区域定位: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乙地处于云贵高原,丙地位于黄淮海平原,丁地位于三江平原。乙、丙、丁三地在季风区内,甲地在非季风区内。甲地以畜牧业为主,乙地以种植业为主,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甲地气候干旱,丙地春旱严重,两地都有风沙危害。
5.D甲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扩大灌溉面积不切实际;乙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需要保护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丙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要注意对盐碱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丁地区地广人稀,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6.(1)为高原地形,地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耕地连片,面积广大。
经济作物和农作物的区别范文6
关键词:种植理性;种植结构变迁;农家经济选择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12011)05-0145-12
收稿日期:2011-03-1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09YJC770058);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52WQ20)
作者简介:邓玉娜,女,河南开封市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涉及到清代农业种植中商品化特征表述时,学者们常选用“与粮争地”一词来概括,即商品性经济作物的种植抢占了原来粮食作物种植的土地。那么,到底争地了吗?如何争地的?这些问题还需重新考量,考量的方法就是将研究的视角更加细化。如果将秋粮、夏粮分开比较的话,即会得出新的结论。
一、清代河南夏粮作物中稻麦种植的变化
河南横跨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两个气候带,地形以平原为主,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境内绝大多数地区的气候、土壤都适宜于粮食作物生长,是北方重要的产粮省份,麦子在当地拥有较长的栽种历史。
清代,麦子的种植遍布全省各县乡间田地,即如尹会一所说的“豫省产粮,惟二麦为最广”,布政使辅德亦曰“伏查中州最重麦收”。清代各县的县志中几乎一致地都将二麦排在了物产的首位。
此外还有荞麦,由于它的生长期较短(一般在70天左右),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播种到了八、九月即可有收,所以成为救灾补种的首选作物。乾隆三十三年(1768),豫南光州及所属之光山、汝宁府属之罗山3州县夏间缺雨,致成偏灾,到了七月初五、六日得雨之后,春种作物的节气已迟,来不及补种,于是民间随即赶种荞麦,以期救荒。
大麦、小麦、荞麦三者尤以小麦为重。除了河南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外,还因为:其一,它是北方人民口粮所冀。“豫省民食以麦为主,故有一麦抵三秋之谚”,另如直隶、山东、陕西、山西、内蒙甚至安徽北部的凤阳等属,都是以麦面为主食,小麦往来贩运极其频繁,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其二,它是漕粮征收的主要内容。“豫省每年起运正耗米、麦、豆共二十一万九千余石”,以小麦为主,各有漕诸县的乡民无不例外地都要完纳一定数量的小麦,有上缴赋税的负担。所以河南的粮食作物以小麦最多。豫东的密县小麦“遍地皆种,性质最佳”,鹿邑县“最贵者小麦,小麦独多”。豫西的宜阳县“种麦独多”。豫北漳河流经的附近之地“宜于种麦”,种者遍野,誉为良田,官府力图在此筹建社仓,以蓄小麦。豫南泌阳县每介小麦登场之际,“麦穗堆成大小山”。
若从纵向长时段来看,由明至清,小麦也处于快速发展的势头。将明清两代可资统计的朝廷税粮对比,可以发现夏麦所占比重的增加。明代,税收中夏麦之比于秋粮米的平均值约在43.1%左右(表1)。再根据梁方仲所统计的嘉庆二十五年(1820)河南夏税麦额47990.2石与秋税粮米额50731.7石之比为94.5%。二者相较,约在300年内,小麦的征收数量翻了一番还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麦种植量的增大。
当然,虽然根据赋税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麦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它属于细粮,价格高于谷子、高粱等秋收的粗粮,粜卖小麦换取银钱的时候获利稍多,社会中广泛存在乡民粜精的行为,而粗粮则一部分参加了出售,一部分留为了口粮储存。所以整体赋税中秋粮所占比例的下降并不能说明其在横向上种植数量及收获数量的降低。
同时,随着旱地作物小麦的不断广种,同属夏收作物的稻米在河南境内的栽植则呈逐渐萎缩之态。清代省内稻田主要存在于淮河流域的光州、光山、固始、信阳,黄河流域的郑县、卫河流域的辉县,其余皆是以小麦为主的产区。特别是南阳盆地一带,稻田大部分都改为了旱田。据研究表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南阳及其所在的唐、白河流域的水热条件适宜水稻栽植,唐县、邓州拥有较大的陂塘用以灌溉水田。明代初年,邓州一带“灌溉稻,遍于四野”;到了弘治年间当地的水田生产已不景气,需要招募南方人来此经营水田;再至嘉靖时期,由于水利的败坏,地方官认为不如听其民间自行改种旱田,水田随之大面积减产。
再以南阳县为例(表2)。清末的时候,南阳县粮食作物已经变成了旱作为主。县内稻田的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与此相对应的是旱作中小麦栽种面积最广,其次是豆类作物(尤以黄豆为主),玉蜀黍、粟谷、高梁在秋粮种植较多。
无论如何,此时的南阳还有少量的水田。而其邻县裕州境内则全部改种了旱作,稻米已经绝产;不远处的淅川直隶厅、内乡县等地出产的粮食也主要是小麦、玉米、黄豆,并无稻米,看来当地的大部分水田也逐渐退还给了旱田。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康、雍、乾时期,官府不是不重视水利兴修。据统计(表3),雍正帝在位的13年间,仅就南阳一府就兴修了674处沟渠设施,其中叶县修筑的最多,竟达138处。但是水田需水量是旱田的7倍,即灌溉1亩水田的水资源可以灌溉7亩旱田。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对粮食需求量不断加重,人们逐渐舍弃了耗资较重的水田经营,绝大多数的水渠被用来灌溉旱田以求提高粮食的产出率。如南阳县稻米亩产量为6斗,每斗24斤,折合144斤;小麦的亩产量是3斗,每斗34斤,折合为102斤。虽然从亩产量上来看,水田高于旱田约1/3的水平,但是7亩旱田所出小麦就是714斤,远远高于1亩水田之产。对于乡民来说,这笔账想来不难算清。
为了追求亩产效益,在水利条件好的地区,部分农家改旱田为水田。如根据乾隆初年河南巡抚尹会一的记述获知:“豫省广野平畴率皆旱地,惟南(阳府)、汝(宁府)、光(州)及卫(辉府)、怀(庆府)等府州所属间有水田,亦属无几。然其间尚有可以改作水田者,夫水田之收获较胜于旱地,其因地制宜,导水灌田之处亦如凿井灌园,全在百姓自为经理,而非官法所能督责。”这些改造水田的行为不无存在,而且还都是出自民间自为选择的行为。可是,问题在于水田升科后交纳的税粮高于旱田,再加上水田所费工时,成本又高于旱地,农民一年劳作之后获利无多。于是,改稻田的农家纷纷又转回仍种旱地,想改而未改之家“畏虑不前”。尹会一希望朝廷能够对“凡改水田者仍照旱地原额完粮,永不升科,俾小民知更改水田利重粮轻,有倍获之乐,而无额之虞”,以期踊跃改种。也许这样的刺激可以一时奏效。但是
处,总计达到60个水利设施。长时段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至少清末时期南阳全府的水田仍属寥寥。
二、清代河南粮食生产的复种轮作方式
麦子仅仅是夏季收获的粮食作物。金秋时节,田间地头到处可见的忙碌农民则正在收获着高粱、谷子、
豆类、芝麻等杂粮作物。清代河南的乡村,春秋两季广布农产,家家户户无不根据天时与地力精心地计划着农作安排,农民正是利用春作秋作之间生长期的不同(表4)将它们彼此交叉配合,以求达到增加土地利用率的效果。这也就形成了河南农业的复种性农作方式。
河南巡抚在向朝廷奏报麦收和秋收分数的时候,经常这样说:
查河南一省种麦者十分之六七,种棉花、高粱、早谷十之三四。收麦之后,将麦地翻犁补种晚谷、豆
子。四月半后以至月底,民间正收割二麦,雨水稍短尚属相宜。迨麦已登场,五月初间,即需透雨,庶可
及时播种豆子、晚谷。
今节交夏令,二麦之早种者俱各扬花秀穗,晚种者亦极其茂盛,现在抽茎打苞,此时雨水不宜过多,
据各属禀报,于三月二十六七等日得雨二三寸不等,足资润泽,甚为合宜,计四月半后五月初旬俱可刈
获,丰稔可期,其早秋如高粱、谷子、棉花等类播种齐全,现各出土长发。
早秋登场,……晚秋亦即成熟,两旬以来,农民次第收割,亦即完竣,其他如豆薮、棉花等项均可按时
收获,……八月十五日以后借此得雨省城以及各属无不普遍沾足,已割之田即可翻犁种麦,民情甚为欢
庆。
豫省自收麦以后天气久晴各处虽间得偏雨未能均沾,颇觉干旱,早秋需雨滋养,晚秋尚未种齐,望泽
甚殷,……于六月初七日省城竟夜大沛甘霖,……臣于十一日亲赴郊外遍行查视早秋顿觉改观,无不勃
然兴发,高粱、粟谷已俱出穗,芝麻、棉花亦开花结角,其未种之麦地皆争出犁耕,赴种晚秋。询据农民咸
称晚谷、黑豆、绿豆等项此时布种尚未为迟,秋成可望。
臣向因工来省之府县,并初郊祈雨之际,细询农民,咸云总在六月初四日入伏以前,得有透雨,晚谷、 豆子俱可布种无误:成若入伏以后六月十五以前方雨,止可布种荞麦以济民用。
此类的记述悉属常见。再者,道光年间河北道员王凤生下车伊始,为了了解黄河以北3府(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的社会经济、民土风情,札饬各州县官员对本地的农业、工业、商业、手工业、贸易集镇等诸方面做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根据回报可知,当时卫辉、彰德2府所属17县,除3县无明确记载、考城县由于河患严重导致“乡人虽种秋禾,三年难望一收”外,其余13县均实行了麦与杂粮的每年春秋两季接种,即“春麦秋禾”,实行率约占76%。
这些无疑都可表明清代河南省内广泛存在增加农业复种指数的现象。但是,究竟属于一年两熟制度还是两年三熟制仍未确定。简单说来,此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存在修耕,或者春季或者秋季,主要目的是为了蓄养地力。要想弄清这个问题,下面的两条资料尤显宝贵:
伏查豫省河南府属洛阳、偃师、孟津,怀庆府属原武、孟、温等县六月内得雨稍迟,今于七月初四五六
等日续又得雨三四寸不等,早种之秋禾、棉花俱属有收,不致减薄,惟收割晚麦不及补种,晚秋之地尚有
十之一二,内有播种荞麦者,亦有农民向以春麦为重,留待八月播种,以冀倍收者,并不成灾。
至向来亦有本不种麦,留待春间播种棉花、杂粮及豌豆、扁豆等类者,复谕令有司俯顺与情,悉从民
便,如愿领麦种即行借给籽粮,有愿种杂粮而工本无出者按照籽麦折给银两。
这里,明显地可以看出修耕的存在,即为两年三熟制。于是,在施行麦――粟豆――高粱接茬栽植的组合中,出现了麦子――粟(豆、花生、荞麦)――冬闲――高粱(晚粟、棉花、豆)的搭配方式。选择麦茬后种豆主要是因为豆类作物具有独特的根瘤固氮的作用,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下一季的收成,正所谓谚语有“麦不离豆,豆不离麦”之说。所以,有学者也称华北这样的轮作方式为麦、豆杂秋的两年三熟制。
地方志也有对此复种轮作制度的记载,以资印证。如道光《河内县志》称“大率两岁三收,今年九月种麦,明年四月收,五月种黍、高粱,八月毕收。”扶沟县令主张乡民改变原来的一年一收的耕作习惯,认为“洼下受水之地每年只种麦子一季,若好地则割麦种豆,次年种秋,最少两年三收。而扶民则好地亦多一年一收,地膏工少,最为可惜”。于是发放《厚风俗告示》广布晓谕,并借助各保长、首事督促执行。由此而知,两年三熟制的存在并非属于孤证。
另外,河南乡村还广泛存在着作物套种的生产习惯,如将豆类插种在麦地、棉花地。此举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扩大收成的品种。无论这部分插种作物产出多少,它们毕竟增加了小农家庭农业收获,有利于提高可资出售、交换的粮食物品及数量。
在保证复种生产的环节中,土地肥力的补充和维持变得愈发重要。于是,当时河南乡民根据本地具体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施粪上肥的沃地方法。省境存在较多盐碱地,通常的治碱方法是用粗沙压地或挑深数尺后再用多牛深耕以翻换好土。清代则出现了一种节省工时、方便易行的苜蓿之法:“苜蓿能暖地,不怕碱其苗。可食又可牧放牲畜,三四年后改种五谷同于膏壤矣”。舞阳县民原本“铲取草泥谓之末子堆,积干粪谓之铺塘。虽亦用水浸而其时甚少,甚不得力”,清代中期开始实施了养猪积肥和利用牲畜肥源的方法。也有的地区采取了以羊群卧地的方法,此法既可除草又利于施肥,一举两得。虽然各地方法不一但多是以高效率的蓄粪施肥技术取代了以往的惯用之法,使地力得以及时补充,粮食产量才可有所保证。除此之外,在粮食不宜生长的地区如北部旱作区,西部丘陵区等处还推行沟播技术。即先以犁冲沟,顺沟施肥、撒播,种子播于深处呈深沟宽辐条播,覆土镇压。此法亦是有利于粮产量的提高。
在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复种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产量的增加,间接发展了生产力。可是由于一地区采取几年几收的耕种方式要受到当地气候、土质、灌溉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在这些条件具备较好的地方有实行小麦、杂粮等农作物一年多熟的可能,而在土地贫瘠地区或丘陵、多山地带只能一年一收,有的甚至还无法实现一收。各地粮食产出多寡不尽相同,粮产丰富的地区不断补济粮产低少的地区,余缺协调。这也是造成河南内部粮食流通的重要原因之一。统计全省情况,应是以两年三熟制为主。直至民国时期,该省仍然保持着这样的复种制度。
三、清代河南秋粮作物种植结构变化
农业生产复种制的后果就是在保证主要粮食作物――麦子产出的同时,也保证了秋粮作物的种植。固然,麦子在种植面积及产量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秋粮品种多样化,综合看来,我们会发现其整体产量并不低。
如表所示(表5),单个来看,南阳县麦子的产量在所有粮食总产量中稳居首位,比秋粮之大宗者粟谷、玉蜀黍、高粱、黄豆的产量都多出1倍左右。同时,非常明显,在整体秋粮作物面前它又显得十分微弱,约等于秋粮的1/4,仅所有豆类产量18.5万石就已经直逼它20.3万石的榜首数目。虽然,清明后播种的早茬玉蜀黍在夏季收获,多少会增加夏收粮食的产量,但也绝对不会动摇夏秋之比的整个局面。
当然,这是综合了一县全部土地得出的结果。若以一户家庭而言,由于土地数量、投入成本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不可能在一年的生产周期内播种全部品种的秋粮作物,只能选择
其中的两三播种,所以,二麦的产量优势仍是绝对明显的,一般都会超过秋粮。
如此看来,二麦重要,秋粮也重要。尹会一在前文奏疏中总结了清代河南广种高粱的原因:物种生性耐水适于中州土宜、日常生活用品原料、黄河河工的工料来源。同时也由于它不易储藏而多被用来造酒,农家借以出售换钱。另外,高粱、谷子、豆类等也是普通乡民生活所藉的口粮替代物。如林县“麦不熟则小歉,谷不熟则大饥,阳武县粟谷是“农人食品的大宗”。这样以来,省下来的精粮麦子主要用于出粜换钱,也同样将谷、豆卖出以补家用。所以,河南民间秋粮作物种植亦很广泛。
随着玉米、蕃薯等新品粮种的引进,秋粮成为人们口食所需的地位日益抬升。玉米、蕃薯是美洲作物,明代传入我国,由于其对生长条件要求低、产量高的特点,在国内得到了迅速传播。河南最早出现记载玉米的史料为嘉靖《鄢陵县志・物产》,据此推之玉米引入河南的时间大约在嘉靖十三年(1534)前后。其后,玉米逐渐转播到襄城、巩县、原武、鲁山等县区。康、雍、乾时期,玉米的种植已经大幅度增加,归德府、怀庆府、河南府、汝州等地都把玉米作为本属辖境的通产,尤以豫西山区为多。清代中后期,玉米在全省各地普遍种植,成为秋粮的大宗产品。
蕃薯又称地瓜,因为常见的有红、白二种,所以豫人常呼之红薯、白薯。乾隆初年,最早栽种地在豫西山区,随后逐渐推广,直至乾隆中期,已经在全省普遍种植,成为了重要粮食作物。
根据不完全统计(表6),民国时期玉米、蕃薯的种植仍然处于继续增大的趋势。其中,尤以蕃薯增长较快。20年代中期蕃薯产量提高迅速,已经占到了全部粮食产量的14.1%。到了20世纪30年代则又上升到21%,约在10年时间内提高了7个百分点。玉米虽然提高的速度不如蕃薯,但也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
于是,乡民们充分利用田间地头、临房隙地、山间凹野等地栽种这两类高产粮食作物,再加上口感甘润,它们成为了佐食秋粮粟谷的生力军。林县自种植玉米之后,百姓已经将其视为恒食新乡县“薯分红白二种,遍境皆种,可佐秋粟,以免饥饿”。阌乡县地窄人稠,即便小麦丰收也不够半年的口粮,因而农家多种玉米,全赖之为口粮食品。太康县因为蕃薯足以补主食,境内外多有栽种,一般农户种植一亩,正常年景的收获之量可够一年的食用,并且冬、春两季普遍以其为主食。淮阳县种植的蕃薯亦成为了当地民众的主要口粮。嵩县山区广种玉米,“其山民玉黍为主”,成为了主食。一般家庭中麦食是难得的佳肴,每每只有年节等节庆之时全家人方得美美品尝一顿,平时则主要食用秋间收获的粗粮杂食。
可以看出,玉米、蕃薯仍然是作为口粮食品的身份介入秋粮生产。此时,除了高粱、豆类出售率高外,大部分秋粮仍是以生计糊口为主要目的。
但到后来清末铁路修通之后,这种局面发生了变化――油料作物花生、芝麻、黄豆的种植比率逐渐攀升。
明代,芝麻已经广种全省,散见于各县方志关于物产的记载,产量有限,一般出售并参与长途贸易者较少。花生在豫省的出现相对较晚,大约在清初开始种植,乾隆时期,花生的主要产地仍是在广东等南方海滨省地。
直至清末民初,河南花生的品种发生了变革――从山东引入了美种大花生,较之传统的小花生颗粒大、产量高,“从前多种小种,近则大种盛行,以小种须用铁丝筛,从土中筛出,大种仅用铁笆,掘蔓过时自出,收获之时大种较为省力,实则小种出油较多于大种”,有利地促进了花生种植的推广。同时,由于此时油料加工业的不断兴起,国内迅速出现了诸多的油房、油坊、油业公司,对于原料的需求量激增;再加上平汉铁路的辅助,运输便利,也为芝麻、花生的扩大种植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空间。
于是,民国时期的文献中开始频繁出现评述它们增产的史料。省城开封及朱仙镇、中牟县、兰封县、尉氏县、陈留县等地原本壤土肥沃,迨至在咸丰年间黄河改道之后遂成沙地,除花生外,其他杂粮种植寥寥,仅就开封西乡平均每年产出花生30余万担。考城县也在黄河故道上大量种植花生,花生一跃成为该县物产的大宗。通许县“近十余年来,县西北一带之沙地多种落花生,产量颇丰,为新增农产,除本地只有或熟食外,向能远销各地,为出产之大宗。”太康县民人因花生获利丰厚遂有“境内多有种者,收获亦饶。”根据民国编撰的《续仪封县志稿》中《物产志》云:“旧《志》不记花生,今则为出产大宗”,大致也属于引种新种花生之后生产不断扩大的例子。
总体看来,豫东地区成为了花生主产区,“近年白油及花生米为河南重要之输出品,中牟、开封为其集散之地,中牟、开封、兰封、通许、陈留产者最多,次则尉氏、洧川、睢县、考城,而河北之封丘、延津及各县沿河之沙地、临漳之漳河故道及两岸皆产花生”,其产区范围大致涉及“陇海自中牟以东之豫苏两省沿线地带,津浦线自徐州起,北至平原,禹城之苏鲁两省沿线地带,黄河自河南之封丘、延津等县起经中牟、开封而至山东之临蒲集、齐东、济阳等县”。
再如芝麻。根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的一次调查显示,河南境内芝麻种植面积在l 000亩以上的州县有36个,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唐、白河流域,如驻马店、漯河、周家口、郾城、遂平、西平、临颖、汝南等地,归德等黄河流域地区亦多有种植。另如,“东至息县、新蔡,西至南阳、淅川”也是河南产芝麻之区,并以漯河镇为其集中地,“漯河附近京汉铁道之郾城车站为制油之所,运销汉口一带,远输至美洲、坎拿大(按:加拿大)等处”。
固定的耕地上,油料作物的兴盛势必引起与同一播种时期内其他粮种的减少。以豫南为例。如表所示(表7),当地油料作物黄豆、芝麻成为了秋粮的最核心项目,播种比例约为84%,甚至遂平县秋粮耕地的99%都用于了油料作物。这样以来,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排挤了高粱种植,改变了传统社会中高粱、粟米为秋粮首重的生产格局。其中,尤以黄豆为多,占到了秋粮的62%。虽然自清代以来黄豆一直为河南省秋粮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常年贩运南方诸省用作肥料,但是黄豆与高粱同处于秋粮大宗的地位,相差不巨。而今,黄豆独占鳌头,几乎是高粱的3倍还多,二者已是悬殊分明。另外芝麻也是后来者居上,以22%的优势完全超过了高粱的18%种植比例。当然由于夏、秋复种的原因,夏麦的种植比重并没有受到威胁,仍为主粮的重头戏。
油料作物的身份为粮食加工业的原料,主要用来出售,经济性质明显,不同于以往秋粮中的粟谷、高粱、蕃薯、玉米。所以,清末民国时期油料作物的逐渐走红说明了秋粮作物中非口粮成分的不断增加。
四、清末及民国时期河南经济作物与粮争地情况的加剧
在油料作物对粮食作物中秋收口粮的生产造成威胁的同时,更严峻的威胁也悄然而至,它直接针对的是河南整体秋粮的耕种和产出,这就是非粮经济作物的扩大种植,以烟叶、棉花为主。
(一)烟叶
烟草从16世纪传人后便在中原扎下了根,俗称土烟。根据统计,清代中期以前河南种植土烟的州县仅有7个,一般属于小农个人自需的零星种植。虽然这其中也有个别地区的种植面积渐增,如鹿邑县在
乾隆年间“旧志具不载烟草,今则遍地栽之,是物本无益而耗财,但习俗移入,未能禁止”,卢氏县“民贪利,平日多种烟叶,户乏盖藏”。但据民国时期的调查显示,直至民国初年在土烟种植已经普及到各县的情况下,其种植性质仍是以自种自吸为主,并未对粮食生产造成危害。如果没有外界人为的介入,想来这种局面还会保持下去。但是自光绪末年开始,国内烟草加工厂渐次出现,预示着改变的开始。民国九年(1920),英美烟草公司携带美种烟草来到许昌,考察了土宜之后,外国人将新式烟种散发给附近农户,并派专员常住乡间指导栽养、传授熏炕之法,初试结果颇为圆满。第二年美烟的种植区域即行扩大,民国十一年(1922)该公司便在许昌西关外置建了收烟厂,直接采购,包揽报销,农民见此获利甚厚,多弃五谷,改种美烟。这种状况迅速向外扩展,襄城首当其冲,继而又西北至禹州、郏县、灵宝,西至灵宝、鲁山,东北至长葛,东南至临颍、郾城,甚至更远处安阳、邓州也受其影响,乡民相率效仿,弃粮谷改美烟。于是,豫中及豫西广大地区成为了烟叶主产区。
从民国六年(1917)开始(表8),河南烟叶的产量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以该年的产量为基数,经过21年的发展即到了民国二十六年(1937),产量也翻了20多倍,特别是在1930年以后,高产不断。这些成百上千磅烟叶的获得是靠着牺牲粮食作物的耕作换来的。在重利诱惑之下,小农勇敢地倾其田产而专植烟草。再看曾经种植土烟的鹿邑县,“按此草(按:美烟)今种益多,以收获之利数倍于谷也”,种植面积更加广泛,直逼粮食产出。禹县有很长的种烟历史,一直是“到处皆间有之,不孳为也”,属于间种性质,产量微少,但是到了民国年间“惟洋烟之兴不满十年,自襄境阑人禹之东南,始则大获其利,遂蔓及万、礼临、颍川三里,几于无家不种,无种不多。近且波及禹之西北,奄有风行草偃之势,或有为得钱买食之计,小农至罄其田以种烟”,全县普遍出现了严重地与粮争地现象,粮食作物的种植受到了致命打击。平汉铁路线上的和尚桥一地,距离许昌、襄城较近,在种烟的黄金时代,该地“农民见大利所在,多舍弃种杂粮而来种烟”。
在资本市场的蓄意“扶持”下,美烟顺利地完成了入侵计划,将河南中西部变成了他们的烟草供应区,造成了此处粮产地耕种面积的缩小,继而引起粮食减产。
(二)棉花
清代,棉花在河南已经完成了普及,乾隆年间就已出现“今棉花种于南北,几压桑麻”的局面,各个州县几乎都有棉花收获,仅是产量多寡的区别,属于通产之物。并且各地棉花种植的原因和目的呈现多样化,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形式:1.五谷之外经营棉产以补家用;2.排斥了粮食之后专业性质的生产;3.因土地条件的限制不得已而为之的植棉。
先来分析第一种形态的棉花种植情况,它的特点是对粮食作物不会构成威胁。杞县“农民于五谷之外,喜树棉花、蓝靛、脂麻三种,两税全资之,是亦杞邑之宝也”。考城县境内只有西乡种棉,并且属于种植五谷之外“间植木棉”。凡方志中“物产志”载有棉花但是又未说明多产的州县大概普遍属于这种情形――既保证了秋粮五谷的产出又不误家庭纺织的自需之用,甚至若有额外多余者还可以交换易钱。全省观之,基于这个原因形成的棉花种植最为常见。
第二种棉田专业经营的情况亦是比较容易理解,对粮食作物的确产生了排挤作用。如光山县“亢爽之地,人夏尽艺木棉”。巩县“民恃棉花为业,收花之利,倍于二麦,民食资焉”。延津县“延地宜种棉花,地利颇厚,较稻麦获利几倍。惟不利于多雨。前者连年苦雨,棉无收成。今岁劝垦,分地之半种棉。适当旱后,雨泽无多,棉花大有收成,苦无销卖之处。为因连年棉花不实,西客绝迹,今岁不知棉花颇丰,尚犹未至。或新年后必有客至,穷民稍可舒眉也”。
通省而言,这样专业性质的棉花种植情况并不多。再从地点上看,这些州县大都在豫东平原、黄河沿岸,也有的在豫南,共同特点是都处于粮产区,地力肥沃,粮食供应充足。这就为当地农民主动并大胆舍弃粮田而专营市场需求广泛的棉花的行为承担起了风险,成为了他们经济选择的坚实后盾。
但是,专业经营的情况往往和耕地条件相联系。即与第三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种棉相联系,并且棉产量也不算低。洛阳“棉花……性宜沙壤,万安之银,种者尤多。”武安县“武邑广出木棉,见于明志,今犹昔也。盖地多沙田,宜于种棉,因志为货物之冠”,后根据道光年间该县知县的说明:“四乡东南地稍平衍,土性较腴,西北近山,地多硗瘠,是以该二乡只种棉花”,可知这里同样属于地力条件促使棉花专业经营的情形。内黄县也表现出这种现象:“邑内土产,大率与大名境内州县,无大异同,独木棉最夥,出贩于山西泽、潞诸州县”,原来是因为当地“东南两乡沙土,多种棉花,收成不为不盛……山西客商多来此置局收贩”。
以彰德府安阳县为例(表9)。安阳县为黄河以北典型的农业区,人民生存的主业为农耕。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县境各个方位中生活生产的乡民所选择的作物有所差异。其中,棉产集中在正西、西南、西北三区,专业性质显著,排挤了粮食种植。其主要原因就是此处属于高地,少雨、易旱,宜于棉花而不宜麦子生长。正北区则地力肥沃,农民除了以耕种粮食为主外,还间植了包括棉花在内的各种经济作物。其余各处地力肥瘠参半,正东区稍好一些,东南区稍差一些,但都是全部专营粮食作物。面对不同的资源,乡民们合理地设计了自家的经济部署,因地制宜,充分地展现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
通览全省,以客观地力条件促成的棉花种植情况主要集中在豫北一带,普及程度介于前面两种类型之间。植棉州县境内的部分耕地专营棉田,大部分耕地仍然坚持粮食为主的生产格局,保证了一定程度上的粮食内部供应,促进了区域物流的交换、互动。这类植棉现象不同于主动放弃粮产专业棉花的行为,这是客观条件下农民家庭做出的被迫选择,当然也是理性选择,从而典型地传达出清代传统社会中农民家庭的经济选择意识:在没有资源生产粮食的情况下乡民选择经济作物以资获利,在客观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在乡民有多种作物可兹选择的情况下,粮食就成了优先考虑的对象。河南民间对于粮食生产的这种主观偏好十分强烈。广而言之,除了棉花外还有蓝靛、红花、苎麻、茶、漆、药材等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与生产都受到了这种偏好的影响。
所以,清代传统时期,河南产棉大省身份的形成原因并非在于某一地或几地的专业种植,而是在于全省范围内的广泛种植。棉花没有排挤掉农民对种植粮食作物的钟爱。
同土烟一样,假如没有外界市场的刺激,也许河南粮棉的种植格局会继续着原貌跨入新世纪。但是历史并不能假如。清末,河南乡民又面临了新的选择。这次选择的主要动力来自省内外蓬勃兴起的民族纺织业。不论北京、上海、无锡、汉口,仅河南一省就有3座大规模的纺纱工厂:安阳的广益公司纺纱厂、郑县车站附近的豫丰纺纱厂、汲县的华新纺织公司卫厂。于是,开阔的棉花需求市场以迅雷不可掩耳之势展现在了河南棉业种植者面前。
与此同时,平汉铁路肩挑北京、汉口,连带豫省棉区的道清、汴洛、陇海诸铁路,联运畅通,输送快捷,成为
了河南棉业扩大发展的导火索。研究显示,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1932-1934)间,河南植棉面积在千亩以上的州县共有43个,其中21个位于铁路沿线。德、美新式高产棉种的引进也促成了棉农扩大经营的决心。例如,清代以来陕州的货产一直都有棉花,但是到了民国,当地“近自洋种西来,德、美各棉,其收更丰,故栽植者尤多。而外来巨商在南关建筑打包厂,每年发运上海,为出产一大宗”
各种新经济因素的促使结果就是棉价的飙升。于是,从清末开始,棉价不断上涨(表10)。自光绪初年至民国初年的30多年间,棉花的平均价格提高了4倍还多。从各时期的增长率来看,约以10年为周期,递增率分别为22%、61%、289%,特别是在铁路通车之后,棉价迅速翻倍。价格的刺激是直观的,作用也是明显的。民国时期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稳步加增(表11)。除去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灾害引起的棉花减产,自民国二十年(1931)开始,棉田以每年13%的增长率扩大。
棉田的增长势必影响到秋粮的耕种。以偃师县为例(表12)。乾隆时期,该县“南北山坡……无水泉蓄泄,恒苦旱,则以棉花为急务,收花之利,与五谷等”,说明当地乡民仍是依照客观条件为转移被迫选择植棉,并没有摆脱粮食为主的心理,同时综合全县物产,秋收作物仍以粟谷为大宗。到了民国时期,棉花扩大种植,并以12万多亩优势完全超出了高粱的种植面积,跃居秋作的首位,而且豆类、块茎类作物也都不同程度地缩小了种植面积。综合来看,此时各种秋收粮食的种植比例之和23.44%也仍然不能赶上棉花的25.96%,造成了秋粮全面减产。
囿于资料所限,我们无法了解到当时三种棉花种植形态各自的增产情况。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棉田的不断扩张,秋种粮田越来越受到了排挤。
通过以上关于粮食生产的探讨,可以看到清代大多数时间内,河南大部地区的口粮作物与非口粮作物之间保持着和谐发展状态。这有利于人口的增加、经济的进步,也为该省区农产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但是,到了清末,这种和谐的关系只部分保留在夏收作物小麦身上,因为秋种的非口粮作物与粮争地的情况加剧。此问题的出现,是两种趋势同时作用的结果:一种趋势发生在粮食作物内部,即油料作物种植比例的增加,这对秋收口粮种植造成了威胁;一种趋势发生在粮食作物外部,即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化发展,这对整体粮食种植造成了威胁。
正如以往的研究那样,谈到经济作物就少不了探讨“与粮争地”现象。但是通过对棉花种植的具体分析使我们了解到这个现象的多样化,也就是说种植经济作物并非肯定导致与粮争地。由此反映出农家种植选择的理性及他们适应客观环境的安全意识,即遵循“天时、地利、人和”。
清末出现油料作物和烟叶、棉花等经济作物扩大经营的局面主要是由于外界“刺激”所致,除了外国资本的蓄意扶持外,市场、运输、技术、利润等共同造就了农家舍弃种植部分高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