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资源的性质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1

我校是一所由有着70多年办学历史的省四星级高中(原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和省三星级高中(原无锡市荡口中学)整合而成的,并在远离两校创办地的无锡市锡东新城择地新建的高中学校。对类似于我校的资源整合型新建高中来说,笔者以为,相较于教师文化、制度文化等内隐性文化而言,外显性的环境文化较易建设。下面,笔者结合我校的实践探索,就资源整合型新建高中起步阶段的内隐性文化建设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一、加快两支队伍有效融合,全力构建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

对一所既要易地搬迁又为资源整合的新校来说,资产的搬迁、人员的汇合,只不过是一种物理性整合和堆砌,而人员间思想的沟通、心灵的融合、关系的和谐才是最富生命活力的整合。因为,这不仅决定着新校能否快速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更决定着学校能否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此,我校牢固确立“合为形,融为魂”的工作理念,从氛围导向、管理细节、素质提升等方面入手,全力构建两支队伍既合又融、和谐向上的教师文化。

1.强化“一家人”意识。作为由两所高中整合而来的学校,我们深知其中的责任和压力。为此,我们在学校大力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因为共同的事业,我们走到了一起,来到了同一所学校,成为了一家人;从今往后,我们发出同一个声音,共同呵护家的声誉和荣耀。在各种场合,学校都强化引导教师自觉防范和制止三种现象:一是杜绝讲“我们羊尖”“我们荡口”以前怎样,而要大讲特讲“我们学校”,这个学校就是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二是从自我做起,防止在食堂用餐、校本教研、外出学习等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识地参与、形成“小团队”。三是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诸如行政干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方面暂行的人事安排,因为对行政干部管理能力、教师专业水平、爱好特长不了解,校长室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和发现每个干部教师的风格特点,以便在一段时间后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作出更加妥当、合理的安排。

2.搭建微型交流平台。对一所学校而言,既需要成员间的互相尊重,更需要彼此间的有效沟通。搭建微型交流平台,促进干部间、教师间、干群间良好交流,这是实现成员间有效沟通的重要途径。例如,我校在办公室安排上,打破以往注重年级管理、方便楼层监管的安排方式,突出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鼓励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力争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科教师相向而坐,以达到既便于教师思想沟通又利于业务探讨提高的双重效果。

3.提振教师精神动力。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新校有着老校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然而,因事业规模制约,合并后学校有部分教职员工面临转岗分流,这无形中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工作与心理压力。不愿分流、选择分流、害怕分流、抵制分流,都有可能成为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新校的提升发展。为此,我校坚持奖勤、奖优的工作导向,通过建立完善联动的绩效分配机制,让有才有能的贡献才智,少才有力的贡献干劲,少才少力的更加勤奋,无才无力的申请转岗直至调动,以全面营造教职工爱岗敬业、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

二、稳妥实施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全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我校坐落于无锡市锡东新城核心地段,南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西邻京沪高铁,北靠锡沪路、342省道,交通便捷发达,区位优势独特。然而,目前的锡东新城尚处在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之中,校园周边缺乏餐饮、医疗、购物等公共配套资源,无形中给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即使在校园周边已购房的教师受交房、装修等因素制约,也不能就近入住。但学校必须高效运转,安全必须有效保障,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心的办学质量和高考升学必须正视。为此,学校根据办学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大多数教师上班半小时左右车程等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实施管理改革创新,致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1.宽严相济的办公制度。学校在全面推行一周至少三天夜办公制度的同时,对次日第一节没课的教师,允许8:00到校,与此同时,中午没有值日任务的教师,下午可以休息至1:30。这样既相对严格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办公制度,赢得了全体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涌现了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轮流值班甚至自愿夜办公的良好局面。教师浓厚的夜办公氛围,无疑感染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

2.下沉一线的行政蹲点制度。为维护大局稳定,切实预防整合中可能出现的干部队伍矛盾,根据区教育局的部署决定,两校中层干部均保持原有待遇进相关处室工作,一年后竞争上岗。为既让全体教师熟悉每个中层干部,又锻炼培养每个干部的工作能力,我校建立实施了中层干部蹲点的年级领导小组(共三人),由年级组长统筹负责年级管理,中层干部必须服从和配合处理年级组内相关事项,其日常办公就安排在年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这样下沉一线的行政蹲点制度,不仅锻炼和培养了干部队伍,有效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同时也促进和改善了干群关系,使得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变得更加快捷,行政效能得以显著提高。

3.强化学生精神培育的体育制度。针对当前高中学生总体体质呈现下降、精气神不足等严峻趋势,学校探索建立了以强化学生精神培育的体育工作制度。一是体育教师联系班级制度,会同班主任开展“学生精神培育月”各项活动,以体育教师的个性魅力,引导和感染学生振奋精神,张扬青春活力和激情。二是巩固提高体育模块教学成果,创新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形式,依托高标准建设的运动场、游泳馆等,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使男孩多一些刚强、女孩多一些灵巧。三是组织参加或自我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锤炼意志品质,学会合作交流,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三、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重,全力构建兼容并包的大成文化

无论是原省羊尖高中,还是原荡口中学,都是有着成就辉煌、质量卓著、人才辈出的办学历史的学校。因此,传承好、发扬好两校优秀的文化内涵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无疑是锡东高中赖以迅速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学校围绕建设以包容为核心的学校精神,从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大气大度的学校大成文化。

一是兼容并包两校原地方党委、政府对办学的支持,这是锡东高中集聚更大范围支持的重要导向。校园周边现有及将建人文旅游、艺术中心、高端企业、研发中心等资源,都为学校开发建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铸业绩、创特色、出名师、育英才”的办学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兼容并包两校历届毕业生的母校情结,让他们把锡东高中作为新的家、永远的根,大力宣传其中成才立业的先进典型,这是学校培养人、激励人、发展人、完善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建设以包容为核心的学校精神的题中之意。

三是兼容并包当下在校学生的各种差异,不论他们是正式录取的优秀学生,还是择校的低分学生,对每个家庭来说,他们永远是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他们的到来,充分体现了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锡东高中办学业绩的肯定和信任,更是信任基础上的殷切期盼。

四是兼容并包我们教育团队中能力水平的差异、管理中的失误或不足,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同心同德共度办学中的一个个难关,以满腔的热情、激情和智慧发现身边的闪光点、优秀典型,以大气魄、大气度的实际行动培育大智、大德的人才。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2

流星轻轻滑过夜空

我不禁叹息

流星再美,也是一瞬间

辉煌再精彩,也不过是短暂的

告诉我:流星天边不好吗?为何要来人间

流星笑笑:天边虽好,但是太孤独了,我要寻找一个朋友

流星雨,我惊呼,太美啦

我闭上眼,握紧手,许愿:流星,千年之后,我们再会

望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流星雨,我有点伤感:流星呀,我们什么时候再会

流星下的女孩,正在许愿

正处于花季的她,可否拥有一个美丽而完美的人生

再会是何时,不知不懂

但女孩变成流星时,我想她划过的夜晚,每个人的愿望都会完美吧

流星飞 ,有多美, 天空银河闪烁的光辉,是生命中最美的点缀

流星呀,告诉我你能飞多远

我要追随你到天涯,去寻找只属于流星的世界,无仇恨的世界

流星请落到我的手上好吗?我要在许一个愿望:我要一辈子快乐,彭也一样

美的一瞬间,消失的如此快

流星飞了多久,快乐跟了我多久

仰望天空 紧扣双手 只想与你凝望同一个未来

流星呀,你消逝的如此快,我还来不及细细的凝望

流星,我们千年之后再会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文庙 文化遗产 利用对策

文庙在中国历史上又有孔庙、至圣庙或宣圣庙等称法。历史上首个文庙出现于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改孔子的旧宅为庙堂,将孔子生前所用“衣冠琴车书”进行陈列,并加以奉祀(见《史记・孔子世家》),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子死后的两千多年间,伴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逐步增强并被历朝历代奉为封建统治思想的正统,孔子的地位也得到不断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是各地以祭祀孔子为主要功能的文庙不断涌现。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文庙数量超过了1500多座,并遍布各地,成为中国历史上极富特色及代表性的建筑群体。

在中国历史上,文庙的性质最初较为单一,只是用以祭祀孔子的纪念性建筑。文庙的功能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始于“庙学合一”的制度。该制度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发展至唐代形成定制。伴随这一趋势,文庙承担作为官方学校教育功能的性质开始占据了重要地位。伴随着文庙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很多被上层统治者加以褒扬的名儒先贤也不断地被请进文庙进行祀奉。因而文庙的内涵得以不断扩大,从一种单纯的祭祀孔子的纪念性建筑,逐渐成为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的一种物化体现,集中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为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类。随着文化遗产概念的不断发展,可以认为,凡是具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突出价值的人类文化遗存,都可将其归入文化遗产的范畴。将文庙纳入文化遗产的视野进行考察可以得知,文庙是一种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在当代,如果一种文化遗产无法融入现实社会并与之产生互动,就无法使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得到体现。就目前现状来看,各地都对文庙采取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措施,如将文庙列为各级文保单位进行保护和修复利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文庙面临困境,甚至难以维持自身生存。如何使文庙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得到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

文庙的利用原则应坚持公益性质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

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对于自身所属的文化都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一直被认为是具有很强公益性质的社会资源,政府应该作为主体承担起对其进行保护和支持的责任,公众则应主要作为受益者出现。将文庙纳入文化遗产范畴进行考察可知,文庙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公益性质很强的公共社会资源,对其经济效益的追求在利用过程中不应占主导地位。但从客观来讲,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单纯依靠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这往往使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一定困境。因而文庙可以适当寻求其文化遗产价值与现代社会需求在市场开发领域中的结合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除了可以解决自身生存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本身所具有的公益性质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过程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即公益性质应为主而市场化运作应为辅,不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否则将严重背离文庙本身所应具有的公益性质。

目前,各地文庙在修复和日常维护方面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非常有限,而通过开放文庙进行参观收取门票等方式所获取的收益也往往无法维持文庙的正常修复和维护。《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应抓紧制定和完善文化遗产工作中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因而应积极探索多种资金投入的渠道,发动全社会力量关注文化遗产保护这项公益事业,才是解决当代社会文庙所面临困境的有效途径。

文庙的利用应以传统功能的延续和拓展为主要方式

纵观中国文庙的发展史可知,文庙传统上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祭祀孔子及历代名儒先贤,二是作为官方认可的学校行使教育功能。文庙作为官学的文教功能伴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止渐渐不复存在,其传统的祭祀功能也在现代社会逐渐失去意义。尽管文庙的两大传统功能渐渐式微,但其影响依然存在,一个重要的表现即为,进入民国时期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逐渐丧失了原有功能的文庙都曾经相当普遍地被用做各地中小学校的驻地。

如前文所述,文庙因其具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使得它成为一种中华文化传承的集中载体,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文化整体认同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代社会,对于文庙的保护和利用,则不能忽视对传统功能的延续和传承。这既符合保护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本原则,也是对其价值进行深入挖掘以求能找到与当代社会的契合点,从而能与时代进行和谐互动的必然要求。

传统祭祀功能的挖掘、延续和拓展。祭祀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民众中的深厚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天,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将文庙作为对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历史上的先圣先贤进行祭祀的场所,主要体现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尊崇之情,其意义已经与传统上作为宣扬封建纲常礼教手段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以保证文庙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为基础来恢复其传统的祭祀功能,既不背离历史,又能够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

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挖掘、延续和拓展。文庙在历史上作为官方学校,曾对于中国的文化传播乃至科举取才都有过深远的影响,但在当代社会,这种功能早已不复存在。但其从历史上延续至今的承载中华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价值的教育功能则不能被忽视。对于公众而言,文庙这种珍贵文化遗产能够起到加强对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修养,提升个体乃至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作用。因而必须重视文庙传统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延续,使文庙最终能够成为进行国民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地点。

各地方文庙应以自身的资源特点为基础,积极探索多种利用方式

积极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事业,将文庙作为各地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各地已有很多相关实践,主要是利用文庙开展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是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以期实现文庙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并最终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展旅游事业应将文庙作为城市文化遗产旅游线路中的一环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对相关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联合及整合,提高文庙作为旅游资源的关注度和利用度。同时,还应注意文庙的周边环境应与文庙本身建筑风格及文化氛围相适应,并保持文庙这种传统文化场所的严肃性,不能无原则地进行旅游业开发,以降低消极因素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影响。

发展既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又符合文庙自身资源性质的博物馆化利用方式。目前,各地将文庙作为各级博物馆及文馆所的馆(所)址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文庙因其丰富的殿、堂、亭、庑等建筑模式,适于举办各种类型的历史文化陈列及展览。将博物馆设在文庙内,也对文庙的保护工作起到了加强和推进的作用。就目前而言,大而全的综合性博物馆这一单一建馆模式已经被打破,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博物馆建设成为趋势,这也是文庙实现馆庙结合利用方式的良好契机。各地文庙博物馆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具有自身资源特点又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时,应使博物馆的展品内容、陈设方式与馆舍的整体氛围相和谐,既要充分实现博物馆的功能,又不能使文庙自身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被淹没。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认识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旅游本真

一、引入问题

站在旅游者立场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少了相对于物质类文化遗产的那种实体性,但却增加了可交流的互动性;况且,旅游的异地性与遗产的久远性,确保了我们并不因为互动而失去应有的敬畏。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重要概念,这些概念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认识,而且可以让认识形成某种模式;如果这种模式与保护目的捆绑起来,必将促使舶来的遗产保护意识在我国逐渐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一文(下文简称《非物质》),研究内容全面、有体系和充满新意,已显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若干概念之端倪。本文再以“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为前提,讨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路径”问题。

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路径

1、既有概念:不明确

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被各社区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既有的定义中,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概念外,对内容的描述基本采取列举和圈定范畴的方法。从有关文献中,除不可触摸性外,我们很难再找到相关概念;至于“突出的普遍价值”、“稀缺性”、“本真性”等说法,其适合于包括自然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所有遗产。概念不明确,严重影响到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2、今后概念:确定逻辑起点、寻找源头、给出认识脉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新概念,但有些概念一经出现将拥有长久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样一种“今后概念”。“今后概念”如果成立,就要溯本求源,这种研究不同于诸如“黄河源头在哪里”那种老问题的深究,而是为了让新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溯本求源研究是一种铺垫性努力。

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17届大会(1972年11月16日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做逻辑起点。其实,逻辑起点并不等于源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日本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文件中将无形文化财单独列类。《非物质》一文的研究表明了这样的事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隐喻了逻辑起点,与源头呈分离状;那种分离,既是时间上的分离,也是空间与认定主体的分离。而确定逻辑起点是为了较快地进入研究主领域,也是为了获得起步的动力。

《非物质》一文给出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事件发生的时间表:1950年、1962年日本与韩国分别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设“非物质遗产”管理部门,1989年颁布《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98年颁布《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2001年首次公布了19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03年又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定办法》)等。这些表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存在着认识过程的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先在的,但对其重要性及性质的认识却是分步呈现脉络的。

3、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

所谓“自然与文化遗产”,站在旅游者立场上并在泛指情况下,一般而言,是先看到高山大川而后才有人文活动的。其实,关于遗产的正规文件是将文化置于自然之前,也就是说,站在遗产保护立场上人们是从文化切入问题的,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遗存。随着认识的深入,有了自然遗产、双遗产概念。既便是如此,人们还是格外重视文化遗产,或许是与自然创造相比,人们对祖先的创造有更深刻的崇敬之情。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刻意强调,任何一个国家在申报世界遗产时,限报的两个项目中,至少要有一项是自然遗产。

在认识的延伸过程中,人们又发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是由于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才让人们将既有的“文化遗产”再赋予“物质”概念。这种反刍再概念形式也可见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替代“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种情形。这表明,先有的概念往往是不准确的。但在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时,就先大致圈定一个范围;那种圈定就有直感成分,或者先以具像性的第一直感加上适度理性外延做定位(如“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足之处留待后续解决。这种现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是十分突出的,先抢救文化遗产,学术性补救往往靠反刍再概念等方式来解决。《非物质》一文给出的分阶段的“世界遗产分类表”显示了这种认识过程。

这种内涵、外延与反刍再概念的认识路径也可见于关于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与现代遗产的认识。遗产概念的逻辑必然是指向历史遗存,这是初始的形式内涵,“突出的普遍价值”被认为是遗产的本质,由此推演出现代遗产概念,扩大遗产的常规所指。正因为“现代遗产”的出现,才可能将此前关于文化遗产的各种存在反刍定义为“历史(性)遗产”。

4、实在解:遗产传承人、小物(件)性、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名称是intangible,翻译成“不可触摸”、“非物质”或是诸如日韩的“无形(文化财)”等,似乎这类存在都远不如物质实体好把握,但这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的结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日韩也施行了无形文化财传承人认定制度;表演艺术也有各种道具、服装,传统手工艺也必然有作品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那是一种小物(件)性;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内给出了文化空间概念。传承人、小物(件)性与文化空间概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化了;由于与人的关联更加密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虽然是后出现的,但目前似乎要比物质文化遗产更受到重视,不能否定,这是人性关怀理念在起作用。

遗产领域内存在着一些看似矛盾的认识,但都能够找到实体或实在解,这一点不同于旅游研究中不同见解导致的争论。这里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且一定要有实体或实在解,因为保护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没有实体就不能着手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一系列关于遗产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确 实存在着一些矛盾,但权威性压制了不利于加快保护速度的纯学术争论。

5、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诸多性质,哪些是基本的,哪些是独有的,哪些又是权变的(并非全体拥有的属性),其实存在着遗产“性质空间”的命题。在惯常环境下,社会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稀缺性、濒危性、突出的普遍价值等),在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比较中又发现了独有性质(不可触摸性),在特定环境下则会发现权变属性(政治性),如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代表作时,我们则普遍认为“端午节”被抢注了。

基本属性、独有性质、权变性质与性质空间这样的认识过程,不仅可以使知识体系化,而且那种脉络化过程更有利于发现新的性质。无论是坚持既有性质还是发现新性质,其目的都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并非都要等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日韩先于联合国几十年就提出保护“无形文化财”就是一个例子。

6、混成分类

学术与实用哪个重要,科学发展观回答了这个问题。如同上文讨论的实在解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有很多无视学术的瑕疵,混成分类就是一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六种类型,其中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传统知识技艺、礼仪与节庆活动等五项都是强调人的活动特征;而文化空间显然强调的是规模场所,两个不完全一致的视角构成了一个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许多性质,这些性质不能用物理指标来度量,各自侧重点又不同,无法用通常的分类方法。对于只能定性认识的对象,用传统的二分法或三分法显然不如“一事一议”更有利于保护。按照民间的主要特征混成分类法,从保护的角度看,强于简单综合分类和复杂性学术分类;因为前者种类过少而不具体,后者虽然科学但影响社会的认知规模。

研究中,我们习惯于在质上做深入,由宏观走向微观;当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居民人数有较大规模和居住很集中时,我们的研究视角就从微观走向了宏观。质和量的视角变化,促成了“文化空间”概念的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可以统一,形式上却难以统一;分类只能从形式人手,抓住各类形式特征而不在乎内容重叠,这样的“宁重(叠)勿缺”的做法要比“宁缺勿乱”的做法保护效果要好。

三、本真保护:由原始本真、经诸阶段真实、到唯旅游本真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保护本真

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保护的应该是原始本真,基本措施是直接保护本物,内容是建立保护规约、组建保护机构、设立保护基金和实施保护工程等。本真也是莫衷一是的概念,原因在于本物有破损,环境有变化,旅游业有创造,因此就有了什么才是本真的疑问。本真性研究牵制了研究者大量的精力。搞清什么是本真,才可以保护本真。

2、四种本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

旅游研究中关于本真性的研究可以分为四种观点:第一是客观主义本真(客体本真),第二是结构主义本真(基于客体的主体搭建),第三是存在主义本真,第四则为后现代主义本真。

第一种本真是常规和基础的认识,持此观点者居多且观点基本一致:对既有的不做改动;第二种观点是宽容的,允许人们有各自的理解和各自有理的行为,旅游经营者可以从中找到支持,但社会不一定理解;第三种观点有些不负责任:存在就是合理的与真实的;第四种是超本真的真实,理解起来更为困难。四种观点各执一端。《非物质》一文明确地给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本真性的描述:最早状态、所有时期的正当贡献、不改变布局和装饰、保护周围环境等。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就是指保护性的本真,否定了先搞清本真然后加以保护的论断。这样的分析表明,性质认识与目的检验须交互进行,常规旅游研究与遗产保护工作有明显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是上述四种观点的综合,由于落在了实在解上,因而并没有产生综合即不知所云的现象。学术观点往往是对某种因素进行放大后得出的,放大后才有特色,有特色才形成观点。学术观点与实际应用还存有差距。

3、唯旅游本真

“唯旅游本真”是本文作者创造的词汇,兼顾了旅游利用的保护、积极的保护等观点。“唯旅游本真”是指唯有旅游创造的有助于保护遗产的情形,简单的例子就是外国人看京剧。有了旅游才有外国人涌人,外国人看京剧并没有改变京剧,却让京剧的影响扩大了,促使我们精心呵护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国人看京剧是一种新成存在,是同时关于“京剧”与“外国人”两个既有概念的新成本真,这样的认识有利于京剧的保护。新成即“本”也为“真”,旅游创造了新本真,而且是有助于保护的本真。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5

1.本土旅游文化

中国的本土旅游文化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通过地方文化的积极因素积累和凝结、充实和完善,不断丰富和壮大,最终形成反映本土特色的文化价值,并体现在景点中,让旅客通过所展示的内容了解当地文化。

2.本土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旅游文化成为旅游生命力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同时,文化因素对于旅游活动的现代化也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旅游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必须着眼于本土旅游文化的建设。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不能反映出该国的独特的精神文明,他们将失去最大的魅力。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所有的旅游和文化被世人所知时,这个国家就是繁荣的。旅游文化的各项资源是分散的,需要对相同特质的资源提取主题并相互渗透,聚合起这些分散的文化资源,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通过采取主题形式的展示陈列,对分散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是最具有影响力也最具效率的形式之一。

二、展示陈列设计在本土旅游文化中的应用

当今本土旅游文化已属最具代表性的大众旅游文化。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向往山清水秀、古朴风情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近年来,云南纳西文化及藏文化传播均离不开本土旅游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旅游业在面向大众的大环境下,需要了解大众的文化层次或文化水平,不仅要通过综合性的展示或陈列让旅游的不同人群接触并快速了解当地文化,同时也应该注重周边商圈,在商业展示设计里,营造注重本土元素设计的商圈氛围,能够更加全面有效地进行文化宣传。

1.传播本土旅游文化的方式

去展馆参观已成为现代旅游的重要内容,展馆内的展陈便是重中之重。展陈设计传播本土文化,一是通过展陈设计空间序列,让游客按设计思路进行系统有序的参观。二是通过侧重局部的展陈设计,突出重点,展现本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三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展陈设计,凸显不同的本土文化层次,便于不同文化水平的游客了解当地历史人文。四是将本土的文化综合体现在所展示陈列的文字、图片、影像、实物等不同信息中,与设计风格相呼应,形成文化综合体,也给游客提供交流的平台,互相传递信息。

2.推动文化产业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购物已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旅游景点游客的消费购买力,展示陈列设计起到重大作用。首先展陈能够将分散的文化结构系列化,进行最大限度并且有包容性的归类。其次,展陈能够将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将本土旅游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商业性的展示,突出产品文化优势,吸引游客消费。最后,展陈还能够将游客消费最多的具代表性的本土旅游文化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形成有代表性的商业系列旅游文化。因此,展陈设计不仅将文化归类展示传播,更能推动本土旅游业的经济发展及推动本土商圈综合体的发展。

三、不同性质本土旅游文化相应的展陈设计模式

高科技陈列工具的应用,到人性化设计,再到绿色有机的环保设计,不同的内容模式应按照不同的设计方式分类。那么如何将多样化的设计方式融合,并有机统一到一个整体的空间内,让设计看起来完整并且丰富多样,最好的方式便是将设计融入进文化之中,将文化性质或元素分类设计。因此,将本土旅游文化按文化性质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1.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此类旅游文化为显性文化,具体表现在流传下来的物品上,因此,展陈最好方式是博物馆、展览馆为主的系列陈列模式,如:文化街区展陈,文化旅游村展陈,主题公园展陈等等,不仅具有观赏性,拉动人气,同时也不需大规模开发,只需定期保护维修。

2.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类旅游文化为隐性文化,具体表现在一些风俗、民间艺术上。展陈方式可利用节日通过当地传统庆典活动进行文化宣传,也可用博物馆、文化馆展陈模式,再加上艺术表演、娱乐活动进行展示。这类展示手法具有较大娱乐性,也较容易被游客接受。

四、结语

文化资源的性质范文6

一、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与“爸爸去哪儿”的有效结合性分析

1、“爸爸去哪儿”与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旅游

首先,“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亲子户外真实体验活动,以娱乐化的视角,传达出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我国文化发展中传统的家庭观念,关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它的节目录制地点一般选择在景点,从文化的导向作用之上看,就会催生此地景点知名度的显著提高。当然,“爸爸去哪儿”主要在于它的真实性,在当今文化娱乐化程度普遍高涨的态势下,节目制作只讲究收视率而费尽心思的炒作,吸引眼球而不惜东拼西凑的节目水准欺骗观众,博得观众的嘻嘻一笑相比的“爸爸去哪儿”真人真事的编制,给人以说服力,令人信服。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整天从早到晚埋头于繁杂的工作中,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娱乐,而“爸爸去哪儿”就可以提供娱乐化的性质和情感的宣泄表达,贴近人们日常的琐碎生活,是真实生活本身的一种写照。

其次,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本身具有一定的原始的宗教性质,它代表着一地的风土人情的特征,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价值。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凸显出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多民族相互融合的文化集合,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是民族历史变迁中多朝代建都的重要圣地,存在着大量的古文化的遗址。陕西的体育活动具有区域特的差别性,主要有陕北的武术、腰鼓,在陕北,腰鼓具有大量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历史价值。在我国的秦汉时期,腰鼓被视为一种士兵主要佩戴的装备,后来,随着朝代的变迁,民族走向融合,在和平时代,腰鼓就作为一种民俗的活动性质被保留下来,腰鼓与民歌和秧歌的相互配合,加上武术的经典搭配,展现出一种刚劲凶猛的气概,粗犷豪放的陕西大汉将腰鼓的特有雄浑表现的淋漓尽致。陕西还有关中的红拳,陕南的游泳和赛龙舟运动等。龙舟竞赛主要是在传统的端午佳节,江面周围人山人海,大家兴致高昂,激情澎湃欢度一场,不仅仅有体育也有文化的内涵,饱含爱国文化的主题,彰显出参赛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2、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陕西民族传统旅游文化代表着当地特有的区域的物质社会文明,体育文化的形成在于体育自身极大的魅力性质,物质上来看,体现在传统的体育文化艺术载体上,有形的体育文化需要借助一些实际的外在物体,例如,安塞腰鼓,需要腰鼓的这种器具来呈现出声势的壮阔。仅仅通过单个个体身体上的表演,很难起到感染人们的力量,借助物质的自身的中介作用,将无形的文化以形式做到具体化,表演出真实性的效果。精神层面上,体育的感染力在于内在的精神品质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最大潜能,树立起坚定地信念。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依托电视媒体传播的节目,目前以电影系列的形式展现出来,其自身也是一种对文化的再创造过程,结合古代社会发展,普遍关注血缘亲情关系,在过去一家一户单位的小农经济时代,血缘是人们存在的基础纽带,它唤醒人们重新对亲情的审视。此外,此档节目以户外为形式,实地进驻具有特色的人文气息和风光秀丽的景区,进行实际拍摄。“爸爸去哪儿”在过去的节目录制中取自于广阔的腾格里沙漠,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我国长城等,此栏目景点的选取可以发挥对景点的品牌推广功能,明星的市场号召力。进驻陕具传统体育旅游价值的地点,通过明星嘉宾的实地观赏,记录每个传统旅游项目,放大旅游资源所容纳的文化价值,一方面为节目的录制提供适合的环境场地,另一方面还可以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丰富和宣传民族文化兼顾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

二、发展对策思考

1、抓住机遇,加大知名度宣传

做好前期市场的推广工作,与“爸爸去哪儿”等电视栏目进行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起品牌的营销模式,积极促进旅游模式的形成,开展游客一站式的服务体系。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移动媒体的大量出现,打破传统的家庭电视的形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视频节目。现在各大媒体不断出新,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在这些节目中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大量的关注粉丝。

娱乐节目中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来说,一方面它传播的文化价值,在于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尤其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每天上班,很少有时间陪孩子,一般都是隔代照顾孩子,每逢节假日,父母携孩子出去游玩,就可以通过广告的宣传,陕西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它也关注了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天性稚嫩又具有可爱的娱乐性质。“爸爸去哪儿”的效应在于具有文化效应的体育旅游资源应该重视孩子的喜好,进行带有趣味性的宣传方式,增加对孩子的吸引力,也可以从父母的方面出发,重在知识性的引导,让父母从对孩子的教育出发,娱乐寓教,孩子在游玩中,不断丰富知识,增进感情。要立足于传统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不断创新形式。打造具有商业价值的区域民族品牌旅游产业。

2、转变体育文化旅游体验方式

传统的旅游资源一般是依靠自然资源的优势,地形气候的差异化特征,有的是人工的主题公园,主要在于人工的游乐设施建设,还有的就是二者的兼而有之,自然与人工化的结合打造的旅游景点。然而依靠民族传统的文化旅游可以是一个具有内涵的游乐创意,陕西省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情怀,可以举行大型的表演秀节目,建设更加贴近孩子的游乐设施,创新娱乐的体验方式,增设亲子游项目、宝贝计划项目等针对这些具有潜在的目标游客。依托于历史传统文化,可以进行现场的知识趣味讲解,通过举办现场活动让父母与孩子都能参与其中,让游客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3、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

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新的对环境友好型的行业,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质量开始受到出游人普遍的关注。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以从优化服务理念出发,开展一站式的服务模式。

首先,从出游的选择上,陕西省民族文化旅游应该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为进入陕西省旅游的游客进行交通便利化服务,保证游客能够顺利安全的进入旅游目的地。其次,由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需要在游览区进行专门的客服讲解的服务,让游客充分了解到旅游的内容,根据游客的喜好,做好游客的旅游计划,真正站在游客的立场上,提高旅游的游览价值,节省游客的出行时间。当然从旅游资源看,也要注重资源安排上的紧凑化处理,在游览区域安排必要的指南服务,时时刻刻关注游客的行程。最后,建立客户服务档案信箱,根据游客的不同情况,进行后期的跟踪服务,积极地请游客说出旅游后感受,指出旅游中出现的问题,对游客下次的重游计划做出折价的承诺。

4、整合全省的旅游资源,联合开发

整合资源,建立特色体育旅游产业计划是目前像陕西这种具备规模旅游资源集合的地区。联合整个省区的大型资源地点,不能简单独立进行市场的发展宣传,这样就会节省很大的广告成本。旅游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陕西省应该从特色性和区域特殊性长远出发,进行整体的宏观的市场把握,与受欢迎的节目如“爸爸去哪儿”等进行相关合作,请节目组到陕西省传统民族聚集点进行实地的拍摄。通过媒体的引导,宣传景点的特色旅游,进行生态旅行,延伸产业链,打造独具特色的旅行,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未来项目,关注社会发展的消费倾向,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