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素质培养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素质学分
作者简介:李晓堂(1978-),女,辽宁海城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三核’培养目标下校企共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评价模型和实践模式研究”(编号:GDJG2015251),主持人:李晓堂;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大招标课题“基于‘三核’培养目标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模型构建研究”(编号:zdzz15019),主持人:李晓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9-0031-05
随着我国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在大力强化岗位技术能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学生素质培养与学分的结合途径,大力构建一套可复制、可借鉴的高职学生素养培养学分制的运行机制。在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核”人才培养理念的背景下,本文从素质主体内容着手探讨构建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认定学生素质学分,通过流程环节、操作规则和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学生素质学分有效实施。
一、以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为主体,构建“四级”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民族优秀文化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在道德养成中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追求现代技艺中传承优良传统,是实现二者融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要求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其成为具备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不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也是社会和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需求的需要,还为学生职业生涯健康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人民自我培育和践行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要求,是当代中国每个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1]。高职院校是培育和践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融合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理想信念、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艺共生发展,同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方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高职大学生实现“中国梦”与“个人梦”的追求指引,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规范,是他们自身价值和行为举止的本质属性。
(二)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与主要抓手
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具有指引性、规范性。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8项核心能力”[2]。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已成为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2]。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概括为两个层面的要素,一是显性层面的要素,即“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3],另一是支撑能力的隐性要素,即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职业心理、身体素质等。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再拘泥于单纯的能力,还应包含能力发展的支撑要素。这有利于将能力与能力发展联系起来,能力培养与培养途径联系起来,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形成符合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三)“四级”指标体系是学生素质培养的操作指南
根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高职教育的实情,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细化内容划分为四个层级的内容体系,第一层级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核心能力构成,第二层级是由思想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核心能力显性要素、职业核心能力隐性要素构成,第三层级是由政治思想、道德法纪、职业态度、职业责任、适应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创新能力、职业心理、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28个要素组织,第四层级则是对第三层级的模块的解释、说明。四个层级构成一个职业教育细化内容体系,不同层级之间不是孤立、分隔的,而是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但是前一个层级统领、涵括下一个层级的具体内容。具体见表1所示。
二、以培养指标体系为基础,合理认定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
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高职素质教育学分按照以人为本、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等原则,从认定机构、细化内容、学分设置及达标要求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欲望和潜能,帮助学生实现政治素养、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共生发展,最终服务于“专业技能与高素质相结合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认定中心、认定站、认定小组”构成“三级式”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
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是校企合作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分支机构,与教务部门共同负责学生素质教育学分。根据机构内部级别的高低,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机构分为:认定中心,认定站和认定小组,见图1所示。第一、认定中心,负责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的统筹协调,素质教育学分的规划指导、组织实施、培训、学分审定、网络平台维护管理及成绩等工作。J定中心办公室设在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的领导任认定中心主任,成员由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第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认定站,负责学生的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包括素质教育活动的计划与组织、违规处理及复核上报等工作。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任认定站主任,成员由学生办负责人、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学生干部代表等组成。第三、素质学分认定小组,负责本班同学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包括班级活动的组织开展,学分申报材料审定、分值认定、成绩公示及录入上报工作,带班辅导员任组长、成员由班团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班委等组成。
(二)理论教育课、实践教育课构成素质学分培养的主要途径
设置素质学分既要基于高职教育现状,又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调动教师和学生参加素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素质教育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素质教育必修课由素质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见图2所示,其学分每学期认定一次。素质教育课共8个学分,必须在前两学年内修满。每学年设4个学分,要求学生在本学年内修满必修课《素质理论教育》和《素质实践教育》各2个学分。学生在学年内完成课程所指定的具体项目将获得相应分数,经认定中心认定后,项目累积得分即为课程成绩,成绩最高100分,累计得分超过100分按100分计算。课程成绩达60分者视为课程合格,授予2个学分。未达60分者视为课程不合格,不得授予学分。未达85分者取消本学年相关评优资格。素质教育必修课不纳入奖助学金绩点计算的范围,但毕业前未修满实施方案中规定学分的,不予以毕业。对于尚未完成单项及总分达标要求的学生,学分认定机构将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一是第一学年未达标的,通过帮扶机制,制定个性化方案引导其修满学分;二是前两学年学习结束后仍未达到学分要求的学生,通过重修、补修的方式,帮助其修满学分。
三、形成流程、规则和制度,确保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有效实施
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的实施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增强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规范实施流程、强化实施要领、完善保障制度,实现专业教学和素质教育相互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衔接,优化育人系统的整体效应,凸显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一)“四大环节”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主要环节
高职素质培养学分的实施流程有利于保证各阶段工作方向的一致性和工作效果的统一性,有利于改进和弥补现有工作的不足,从而推动素质教育学分化的发展进程,实现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利用最大化,高效、高质地完成教育目标。实施流程主要有学生申报、小组认定、按院汇总、成绩等四个环节,见图3所示。第一、学生申报,学生填写相关表格,提交资格证书、荣誉证书等佐证材料,申请认定素质学分。第二、小组认定,素质学分认定小组(班委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逐项审核,逐项打分,填写小组审核意见。第三、按院汇总,素质学分认定站审核各班级认定小组上报的素质学分认定申请表,签署认定意见。第四、成绩,素质学分认定中心对各二级学院上报的相关资料汇总复核后,需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进行集中评议。经评议授权后,认定中心可将学生个人的学分信息上网。学生申报、小组认定、学院汇总、成绩公布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进展状况都将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开展,甚至影响到整个素质学分认定的实施。所以,注重实现每个环节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和顺利完成素质学分认定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应该“建立相关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实时动态监测创新学分制的实施与评价,严防创新学分制度流于形式”[4]。
(二)规则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操作准则
高职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的实施不仅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还要是一个有侧重、有监督的过程。只有在程序化过程中不断强调或者纠正,素质教育才能得以全面地实施,才能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到达素质教育学分化的初衷。规则让指导评价者详细分析和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业成果,判断学生自行设计的问题解决方案或其他学业成果的质量水平;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详细的反馈信息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如何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水准[5]。素质教育学分化的实施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学分意识、成果统计的规范性、学分认定的严肃性。第一、规范《个人素质教育学分认定册》,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学分意识。《个人素质教育学分认定册》用于每学期登记、考核学生的个人素质教育学习经历,认定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成绩,强化素质教育学分的影响力。第二、认定成果,合理确定素质学分。同一成果不重复认定,在不同级别中获奖,只能按最高级别分数计算;对于团队成果,团队成员均可以最高级别奖励申请;原则上,实现一学年一认定的规定。第三、建立监督机制,监控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合法性,严肃查处违纪行为,凡是有作弊的行为,将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监测、评估、优化实施流程,以生为本,服务学生,推动素质教育学分的顺利实施。第四、规范用印,确定学分效力,经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议授权后,学分认定中心可用印,同时严禁弄虚作假、,如有违纪行为,按照教学事故相关规定严肃处理。第五、确立反馈与帮扶机制,及时将评议信息送到参评学生,让学生有纠正的机会,实现评定与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相结合;深入探究素质学分认定结果,对尚未认定成功的,帮助其分析原因,设计个性化方案,指导学生获得学分。
(三)规章制度是实施学生素质培养指标体系及素质学分的基本保障
素质教育学分的实施需要合理规范着素质教育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教育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便减少教育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发挥各要素的效用最大化。因此,制度保障成为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条件,“践行素质教育,使之具有实效性,真正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为素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6]。素质教育学分的保障制度不是单一的制度文件,而是多元化的制度系统。有对公共选修课程规范的文件,也有对实践课程规范的文件;有对教师管理规范的文件,也有对学生管理规范的文件;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范的文件,也有对职业核心能力规范的文件。第一、在课程规范方面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可以制定《公共x修课程实施管理办法》、《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社会实践管理办法》等,帮助、指引大学生合理选择适合素质教育的校内、外课程,即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第二、在管理规范方面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可以制定《校企合作素质教育制度委员会工作制度》、《行企辅导员管理办法》、《学生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等,强化各方主体的责任意识,规范各方素质教育的行为举止,使学生素质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第三、在内容规范的制度文件,高职院校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制定各类文件,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学生精品社团管理办法》、《心理委员管理办法》等,不断扩展学生素质教育的范围,深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更大范围地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
高职学生素质培养学分化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有较为完善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有扎实有效地实施。当前大学生观念更微观、现实和具体,内在矛盾和冲突更为明显和复杂多样[7]。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视角和途径去探索、实践,探寻到可复制、可借鉴的素质教育学分化的机制和模式,以便提高整个高职素质培养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愿景。
参考文献:
[1]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2):10.
[2]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66,65.
[3]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3):95.
[4]刘山文.挑战与应答:创新学分制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5(1):57.
[5]张向众,李永B.真实性评价中的评分规则[J].外国教育研究,2004(12):50.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2
关键词:应用素质:培养导向;人力资源管理
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事务性人事管理、专业性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三个阶段。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教育几乎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同时起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教育起步较晚。199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届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学生,至今毕业生才刚超十届。目前,全国已有178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我国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学校可分为五种类型:一类是综合性大学:一类是财经管理类专业院校:一类是理工科类专业院校;一类是各种职业学院;一类是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从培养计划来看,除工科类院校有一些反映原专业类型特点的工科类课程外,五种类型学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并无实质的区分,基本都偏重于理论教学这种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端研究和开发人才外,更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实践能力强,能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国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教育部部长周济2005年12月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高校“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培养模式及课程结构体系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行课程体系状况
西方高等教育对管理类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一般有三种典型的模式。第一种是所谓“事业模式”(Institutional approach),即按照各种特定行业(即专业)所需要的技能或知识来制定课程设置方案。这种模式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部分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课程结构模式很相似。第二种是所谓“职能模式”(Functionalapproach),即按照各管理职能所需要的技能或知识来制定课程设置方案,其主要内容以学习职能管理(如决策、计划、组织、财务、营销等)的基础课程为主,并培养学生从事某一具体职能管理的工作能力及方法。第三种是所谓“整合模式”(integrating idea approach),即按照高层管理人员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观念意识等制定课程设置方案,这是一种整体性的能力培养方案,其主要内容以培养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观念为主,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经营环境,识别核心问题,制定战略目标。研讨可行方案,把握发展方向等高级综合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传统分类方法为四大块,即通识基础课类、专业基础课类、专业课类以及实践环节课程类。通识基础课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是高校本科生必备的高等基础教育知识和技能,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哲学原理、思想概论、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英语、军事理论、体育等。各高校通识基础课程的类似度、标准化程度非常高。而各高校现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则较为混乱,没有清晰的定位。或“事业模式”,或“职能模式”,或“整合模式”。而且各高校普遍是极为侧重理论教学课程,应用实践环节教学课程严重不足。
综上所述,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应用素质,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构建基于应用素质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r分必要。课程体系的构建,笔者认为离不开以下四个路径,即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用素质培养目标,构建应用素质培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构建应用素质培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及加大案例教学课程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份量。
二、构建基于学生应用素质培养的人力资
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路径分析
1 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用素质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无疑要依赖于其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指导性意见,以及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应用素质的要求,来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素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素质导向的培养目标应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操作原理与方法,能够在各类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因而该专业应强调的不仅是职能管理素质的培养、事务性管理素质的培养,而且还应强调综合管理素质的培养。而相应地,该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应采用“整合模式”、“职能模式”、“事业模式”的结合,即“综合应用模式”,其课程体系内容应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理念及基本方法为基础,要特别突出有关人力资源的规划、吸收、激励和开发等方面的实务内容,以体现该专业应用性特色,并兼顾学生价值观、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方面的素质培养。
2 构建应用素质培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可按照素质教学型模式,分为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与素质修养课等四类。
通识基础课按照教育部目前的规定。是高校本科生必备的高等基础教育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规定模块的教学,使学生除塑造符合意识形态需要的政治理念外,还要除塑造符合现代文明社会需要的人文理念,除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学科基础课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普通心理学、企业战略管理、经济法、统计学、会计学、财政与税收、货币银行学、财务管理等。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功底,懂得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为掌握各项管理技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专业课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主要育工作分析与设计、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员工关系、企业文化、社会保障学、定量分析技术与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档案管理学等。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本课程模块主要根据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各项管理技能的要求
进行设计。在设计这一模块的课程时,我们需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侧重几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培养,努力创造出自身的专业特色。
专业拓展与素质修养课程旨在拓宽知识领域,本模块课程的设置形式主要是任意选修,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选择权并拓展知识空间,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有利于特长脱颖而出。任意选修课提倡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规定学满一定学分。本模块设置的课程如下:创造学、军事理论、广告学、产业经济学、证券投资、网络营销、人才学、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网页设计等。另外还有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名著、相关的学术期刊杂志阅读课程等。
3 构建应用素质培养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通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大体由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三个模块课程组成。专业基本素质培养课程主要有认识实习、课内实验、计算机操作、课程设计、教学实习、课堂主题辩论、HRMS认识及应用、人力资源测评系统应用等,可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分散进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主要有学期论文、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安排相对集中进行。综合实践素质培养课程主要有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课外科技活动、学习竞赛、创业体验等。可分散安排在相应学期进行。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应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课程。
4 要加大案例教学课程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分量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的案例教学课程,一直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发现企业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案例教学课程的问题,可从下列途径来尝试解决:
首先,高校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案例教学课程予以充分重视和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身是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从保证教育质量、保证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应对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案例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资源支持,划拨相应经费,引进、配备资深师资,加大投入力度,来保证教育质量。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3
[关键词]高职文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67-02
1 高职文秘学生应必备的主要心理素质
文秘人员,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涉及与单位各种事和各种人打交道,不仅需要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还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一般来说,高职文秘学生刚参加工作的起点不会很高,但也应具备一般文秘人员应具有的主要心理素质,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 较强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
由于文秘角色的特殊性,文秘人员常常会在工作中遇到内部和外部的困扰,如工作中遇到领导的批评,上传下达时遇到其他部门的刁难,对外接待时遇到客户的误解。在某种程度上,秘书就是一个夹心层,各种利益团体的不满都会积聚到秘书身上,这就需要文秘人员有较强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胜不骄,败不馁,接人待物不卑不亢,客观冷静地处理问题。
1.2 坚强乐观的意志品质
文秘工作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复杂的劳动,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己的职能。文秘还需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来自领导、基层和外界的种种压力能够从容应付,任劳任怨。秘书还要严于自律,自制力强,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文秘在处理事务中,常会引起一些误解和不满。因此,文秘人员的性格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人对事需要豁达开朗,乐观自信,即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宽容、忍耐的态度。
1.3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
文秘人员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和领导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以及和客户的关系。这几种关系也因交往对象的不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领导,文秘人员首先要充分尊重,既要全身心地为领导做好服务工作,又要不媚上。文秘在协助领导的过程中,要能够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做领导忠实的参谋和助手。对领导的缺点和错误,能够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规劝。对于同事,文秘人员应有友爱合作的性格,宽容待人,助人为乐,不与他人斤斤计较,不因小怨小隙而存嫌。对同志热情、关心、乐于助人,团结同事共同工作。对于客户,文秘人员作为公司的代言人,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两条原则,一是热情,二是礼貌。作为助手,文秘人员应适时提醒上司并为其安排与客户的定期沟通活动,以促进彼此的了解与进一步的合作。
2 高职文秘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和问题
2.1 情绪控制力较弱
高职文秘学生在情绪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冲动,不够冷静。常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蹶不振。这主要是高职生以往生活单纯、人际交往简单所致。遇到问题时,高职生往往不能多角度的看待,不能客观地分析,无法全面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我控制力差,容易感情用事从而产生不良行为。
2.2 抗挫折能力弱,不够积极乐观
当代高职生往往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进取心也较强,但是抗挫折能力弱。遇到顺利的事情,会兴高采烈,愈战愈勇。然而一旦遭遇失败,就开始自我否定,灰心丧气,甚至有一些学生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挫折、打击等而做出一些傻事。这主要是因为高职生的以往生活中,环境相对单纯,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和积累对待挫折的经验。而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的复杂化,人际关系的多元化,竞争的激烈化,就业的压力使高职生信心不足,情感表现得敏感、脆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低。当遭遇挫折时,容易心理失衡,不够积极乐观。
2.3 环境适应能力弱,人际关系容易紧张
进入大学,高职生远离了原来熟悉的人和环境,大部分学生都有一个适应期,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很长时间对高职生活很不适应。究其原因,有的同学在中学时代没有住校经历,而作为独生子女,习惯了在家里养尊处优,独立生活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和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很多同学不喜欢和其他同学主动来往,考虑问题不会换位思考,出现矛盾不知道如何解决,缺乏沟通技巧,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并稳定下来,这些都需要学校和老师进行辅导和帮助。
3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其心理素质培养应作为学校教育目标的主要任务之一,应当构建起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本课题前期的实地调查,总结出一套适用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如能有机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当中,定能对高职文秘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1 角色认知引导,强化学生职业心理
高职文秘新生从一入学起,学校就要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其完成由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逐步转换。讲授专业课时,应向学生阐明未来文秘工作的特征、定位和发展前景,以及从业者必备的技能和心理素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应与未来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紧密联系,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职业心理,为将来走向文秘工作岗位做好积极和恰当的心理准备。
3.2 教育引导,开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素质培训
通过开设职业心理课程,并系统讲授文秘职业心理素质的基本知识,使高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本专业从业人员职业心理特点、要求和正确的行为规范,加强其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其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帮助其培养多元化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除了日常的理论课程外,一些心理素质实践训练必不可少。如行为训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同学间的人际互动来进行,强化自信培养、放松训练和情绪表达训练等。如角色扮演法,通过课程的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按设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人际协调等提出观点、方案或进行实际操作。如拓展训练法,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利用多种典型情境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完成一系列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而培养能力,磨炼意志,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意识的方法。
3.3 借助社会影响,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氛围
在校期间应始终注重加强高职文秘学生与本专业的社会和单位联系,通过邀请文秘或者行政专业人士到学校讲课联谊等,以及到相关企业单位参观、与文秘行政从业人员交流等,了解本专业的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以及所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和相关技能,让学生在培养对未来职业自豪感的同时,为塑造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氛围和奠定基础。
3.4 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强化学生的职业心理培养
学校应充分利用其提供专业实习的有利条件,将每个学生在日常反映出来不同的心理素质问题,列入其专业实习的重要考察内容。使其在实习中有意识培养其职业心理,针对其薄弱环节及时总结及时向周围同事请教并及时提高,也可以回到学校中再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强化心理素质培养,这样有利于其就业时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克服心理方面的短板。
3.5 建立心理档案,便于学生自查和老师辅导
高职文秘学生的心理档案对于系统掌握其心理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规律有着重要作用,档案由学生认真填写,心理课程老师给予重点指导,一般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家庭成员情况及其对其心理行为影响(单亲及离异家庭特别关注),个人简要经历及心理总结(包括初高中时期),大学时期心理素质变化(包括是否恋爱、考试学习情况、就业实习情况)、心理测试情况和心理咨询记录等。实践证明,心理档案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非常重要,不仅老师可以通过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对照档案来检查和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但要注意的是,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保密原则,充分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侯典牧,段利,等.秘书心理与行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4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 高素质人才
Abstract:The Laboratory Center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of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changed its teaching ideas to take the student as the center,enhance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quality,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ed and practical capability.Based on it,a new system of medic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dapted for the new century is founded,and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center is promoted.
Key words:basic medicine;experimental teaching;high-quality talents
1 引言
二十一世纪将是以知识经济为主题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人才的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如何加强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日益关注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决定实施“质量工程”。同时,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是新时期深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战略抓手。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2]。
基础医学实验是基础医学系列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它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2 基础医学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1 创新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以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为契机,重点进行创新素质实验课程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3]。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对医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建设。首先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原学科间的壁垒,优化教学内容,删减传统验证性实验,增加跨学科综合实验,形成了创新素质实验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基础技能实验、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基础技能实验,这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必修实验内容。这些实验项目涉及到了机能、形态、解剖等实验方面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方法的训练。基本实验,选择部分传统的验证式实验作为基本实验项目,希望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综合性实验,有按常规教学方式授课的实验项目,也有对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要求更高的实验研究学习基地的实验项目。在教学中按照“正常―异常―临床”的主线展开。例如,在“心律失常模型的复制与解救”中,学生首先学习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生理学内容,接着学习“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的实验生理学内容,最后学习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这种编排更符合学习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密切基础学科尤其是临床学科的整合交流。设计性实验,采取了小班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答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行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课题、完成实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答辩,确定实验项目,完成课题,撰写论文。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对培养开拓型人才有重要意义。
2.2 创新素质平台建设
2.2.1 大学生实验教学创新基地 开展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大学生实验教学创新基地,提升实验教学基地的内涵和层次[4]。推进我校的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以倡导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成立了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委员会。同学们提出许多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例如2004级临床美容本科班潘红霞同学提出的鸡尾酒教学法在机能实验学中的应用,2003级临床本科班李艳同学提出的医学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2003级临床本科班李俏同学提出的机能实验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的探索等好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学生共撰写教学改革论文30余篇,选择其中优秀的进入大学生实验教学改革论文汇编。
2.2.2 深入开展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 开展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分小组,带教的教师指导,对各组设计方案讨论、答辩,并选取设计合理的可行的实验。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大胆进行科研设计、研究探索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并成为融会与沟通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的桥梁。自开展探索实验设计以来,共有12个本科班的1000余名学生完成探索实验设计,完成探索实验设计200余篇,并录入成都医学院大学生实验设计汇编。
2.2.3 实验室开放基金 充分利用好学生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资助具有创新性的实验设计,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开放实验室[5],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开展研究式和课题式的学习: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完善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先后有5名同学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自制实验仪器3台。近年来学生已完成科研论文30余篇,发表12篇,选择其中优秀的进入大学生科研论文汇编。
2.2.4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成立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委员会和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我校实验室的人、财、物的优势,调动广大教师、科研及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利用实验室、研究所的仪器设备、场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如举办科技创新大赛、邀请国家发展科学研究院院士胡松涛举办专利申请的专题讲座等。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实验技能,以养成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创新素质团队建设
2.3.1 以培养国家教学名师为中心,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积极探索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开发实验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案例式和课题式实验教学,促进实验教学研讨、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以应用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为重点,建立一流的实验教学平台。
2.3.2 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发扬传、帮、带的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实验教学能力。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与其它高等学校教师交流经验等,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中心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实验课教学规范、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意见、实验教学专家督导制度、实验教学督导工作计划、新教师培训计划等。
3 结
语
依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对基础医学实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教学效果良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大部分学生基础实验技能和综合实验能力有明显提高,创新能力增强。
参考文献
[1]李淼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地方高校教学改革[J].辽宁教学研究,2004(5):54-55.
[2]李庆恒.构建地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1-72.
[3]曾志嵘,文民刚,宋于刚,等.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1,21(9):717-719.
[4]陈吉明.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2):1 478-1 480,1 503.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5
[关键词]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5-0177-05
一、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体系研究的意义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教体艺[2005]3号文件)明确指出:学校体育不仅是国家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基础,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竞技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竞技体育走健康发展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竞技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文件(教体艺[2005]3号文件)充分体现了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大学竞技体育,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运动员已成为中国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精神,以及实现这一精神的途径和模式。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各种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水平运动员作为高校培养的特殊人才,同样需要满足社会、国家的需求。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高校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确立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只有如此,才能根据社会需求建立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系,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与社会的匹配度,培养具有高水平运动特色的宽口径人才。[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和培养体系的构建不仅对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开展和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调查发现:中国现行的大学生教育质量评价以及反馈系统,并不完全适合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其应有的评价与指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中国现阶段的高校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体教结合”,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体育运动技术高的合格人才势在必行。
笔者运用社会学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多轮的专家调查,并根据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以及社会、国家对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探讨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力求使此指标体系能够真正应用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评价,并且使培养单位能够按照社会、国家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反馈。因此,研制科学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及其培养体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月
第29卷第5期商勇,等: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与培养体系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笔者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1)文献资料法。笔者查阅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以及体育教学部的图书资料室中的文献资料,搜集了与本研究内容有关的体育评价以及教育评价的文献资料,使笔者对这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为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方法与思路。(2)专家访谈法。针对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笔者针对培养目标、培养体系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访谈,笔者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做了大致的归类。本着有利于进行评价的原则,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教育社会评价的可行性以及可操作性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3)问卷调查法。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调查问卷,并通过邮寄的方式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160份,回收143份,有效问卷138份,回收率89%,有效率96%。调查对象为教育部所属的31所首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以及管理人员,他们均是工作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和管理一线的教师,均有副高以上职称,因而,他们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和可信度。(4)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笔者通过发放、回收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内容调查表,通过调查,归纳、总结了专家的意见,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所含内容进行了排序,将次要因素排除后,又发放了第二轮调查表,请专家作出评价,并允许专家修改自己原先的意见,问卷回收作出统计后,又进行了第三轮问卷调查。在三轮调查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的评价体系以及各指标的权重。(5)在研究中引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PDCA管理方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基本框架构建的依据
(1)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的确定
高校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最终要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社会需求就是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终极目标。因此,评价体系应涵盖高水平运动员的行为特征,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归根结底是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所以,评价体系的指标确定,应该以考察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为核心。
(2)一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与普通大学生的区别就在于,高水平运动员除具备一定的先天素质外,还要有较好的生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所以,笔者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将道德、心理、文化、人文、能力5个方面作为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将这5个方面列为一级评价指标。
(3)二级评价指标的确定
笔者在确定二级指标时,以专家访谈的内容以及结果作为基础,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删减掉了评价积分小的指标,最终确定了19项二级指标。
2.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
按照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培养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笔者利用Satty教授制订的1~9级标度表(见表1),构建了判断矩阵。
(2)求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值
根据上述求特征根、特征向量的方法,分别求各指标相应的权重值(见图1),并求出合成权重。经检验,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从而进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培养与社会评价指标的权重总排序(见图1)。
图1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指标结构与权重
(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及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专家的咨询以及调查结果的统计,笔者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以下内容:(1)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评价应从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5个方面进行;(2)用人单位以及社会评价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科学文化和能力非常重视,这两方面反映的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专业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3)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能反映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道德与修养、敬业精神、意志品质,这些因素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部门,应当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评价的尺度以及人才需求方向的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制定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技能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培养计划。应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同时,还应着重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和情感的教育,对其灌输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以便最终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部门要从社会对毕业生评价中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建立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机制,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反思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的合理性,并不断进行改革。
(三)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的模式
1.确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在构建评价模型过程中,笔者借鉴了ISO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模式(见图2)。
图2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模式
1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在政府管理机构、学校服务行业等领域应用多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此可见,这一管理体系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因此,将其移植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培养管理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培养的1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对培养的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实施网络控制,通过识别与体系相关的过程,建立1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笔者认为,应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际出发,运用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管理方法[2],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方法,根据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变通,以构建适应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
笔者认为,上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模式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开发性特征:即在评价的功能上表现为由注重选拔转向注重发展,由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评价过程;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在评价的结果上,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不断改进;在评价内容的选择上,转变为注重建立促进高水平运动员全面发展的评价内容体系,通过这种评价模式发现和发展客体多方面的潜能。[3]
2.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与培养体系的技术支持系统
当前,社会网络科技迅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与运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和技术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与培养体系的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内容如下:
构建系统的思路是:技术支持系统在整个模式中起着支持作用,能够提供整个模式正常运行的坚固的保障,确保管理的效率。开发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及培养网络管理系统,需要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技术支持系统。[4]
构建系统的基础技术是:Internet技术和asp动态网络技术。
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与培养体系技术支持系统的基本构架
基于网络环境下建立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系统(见图3),是本着“尊重用人单位、方便用人单位”的原则,
图3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系统
突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高校管理部门的培养决策提供可参考的数据,其基本构架建立分为以下4个基本内容:
一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需要信息源获取(用人单位填写对高水平运动员需求问卷);二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运动员填写问卷,反馈运动员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价等级);三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与知识库建立(高校体育教学部对用人单位问卷信息汇总,了解运动员的社会需求趋向,以主体性、综合效果、超前和民主性为原则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及建立评价办法知识库);四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评价决策支持知识库建立(高校体育教学部建立以评价等级为依据的决策支持知识库)。
(四)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机制的思考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部门应通过对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还要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反馈,参照社会评价的方法建立一套适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的评价机制。在构建这一机制时,首先,应有利于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通过经常的信息交流,形成一个“招生―培养―使用”的反馈网络,从而达到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需求的目标。其次,要通过这套机制来了解社会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需求方向,为确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内容以及专业设置指明方向,从而确定具有前瞻性的培养目标。再次,可以探讨影响社会对毕业生评价的主要因素,并对高校如何管理运动员做出反应、提出对策,真正培养出既具有运动技术特长又符合社会需要的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5]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其一,由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问题具有综合素质影响的双重性、评估对象的散在性、评估内容的综合性、评估过程干扰因素的多元性、具体测量指标的匮乏性等特点。因此,一个科学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体系,就必须在评价过程中坚持对象的主体性、整体的效果性、研究的超前性和评价的民主性等原则。
其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5个方面。科学文化素质包含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能力素质包含工作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两方面是影响社会评价效果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但是,反映职业道德与修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敬业精神、情感控制能力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因素也逐渐受到了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
其三,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是当前教育评价的主要发展趋势,构建可持续性、开放性的评价模式是实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社会评价体系的基本保障。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社会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真正实现教育外部评价与运动员内部评价的有机结合,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的指标定性与量化内容,以及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应通过评价结果反映不同主体的心愿和思想,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个立体的评价网络体系,从而推进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四,评价体系应能够及时反映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社会评价的优势和缺点,而且也能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管理指明方向。同时,也要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实现反馈、决策、执行、监控、评价的一体化。
(二)建议
为了达到对上述指标体系更好地使用,笔者建议应对评价指标进行实测,并且对指标体系的质量进行观察和考证。经过对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以确定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以及区别度,才能够比较精确地达到评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的目的。
要重视和解决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和谐发展问题,使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心理与能力同步提升发展,不断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等综合素质,使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真正成为社会的楷模和青年人的榜样,以便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林正范.高等教育质量概念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4):5658.
[2] DavidHoyle.ISO9000质量体系实用指导(ISO9000 Pocket Guide)[M].徐有刚,石闻洲,译.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463.
[3] 赵子建,杨松.实施ISO9000标准构建体育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3):7982.
素质培养体系范文6
关键词:高职教育 就业指导 人文素质 生涯规划
《就业与创业指导》是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以就业指导课程为首的就业服务工作也被大多数学生所认可,而高职院校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不仅仅是传授学生就业创业的知识和技巧,更多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
1 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目标
2011年6月8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指出,要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应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团队意识、创新思维和人文素质等方面。其中,人文素质重要性,逐渐受到各国高职教育界的重视。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在基于高职人文素质的培养就业指导课程中,学习者应树立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在自身的职业中做出出色的业绩和贡献。
2 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法思考
2.1 整合就业指导课程和相关人文素质课程,实施全方位人文教育。高职院校开设的人文类课程诸如英语、数学、两课、应用文写作等,这些课程都围绕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开设,但是各门课程相对独立,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可以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各门课程相辅相成,如应用文写作课程可以与求职简历相结合、社交礼仪可以与求职面试相结合,以学生诚信、合作、责任、敬业等职业人文知识为基础,加强整合,全方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2.2 引入企业文化,促进人文教育面向社会。高职院校具有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所不同的特点,即职业性、技能性和应用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应当融入其特有的职业特点。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企业文化中不乏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基于人文素质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学生将很快适应企业文化,融入企业,养成企业所需的严谨、规范、责任特点,而不是“过关即可”与“六十分万岁”。所以,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和借鉴企业文化,能缩小高职生人文素质与企业文化要求上的距离,实现高职毕业生就业时对接的“零距离”。
2.3 完善就业体验制度,搭建学生就业元认知,促进人文素质教育面向实践。就业体验制度是指学生在学习期间,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劳动生活体验,主要目的就是学生在企业体验的时候加强职业认知,形成职业人文价值观,进而了解就业出路。它与高职学生的实习是不同的理念。实习注重的更多是职业技能的熟练和掌握,而就业体验更多的是职业素质的体验。
就业指导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与优秀企业合作,通过短暂的就业体验,与多种企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价值观和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更好地吸收和消化企业的人文内涵,实现就业指导从课堂走向市场。
2.4 规范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的普及面和普及实际还不够准确,有的高校甚至在学生尚未清楚自己的专业的大一学期就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这样,导致很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实践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开设在大二学期,内容涉及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求职技巧、签约方法、法律援助等相关知识。
相比于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更像是一种持续性的就业激励和指导,它是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一个对就业的一种长远思考,对人生的深入领悟。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包括他的专业知识,也涵括他的个好、人文素质等。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一般包括认识自己、认识职业、目标选择、生涯规划等方面,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别人(家人、同学、老师等)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就业环境,如企业专业需求、企业价值观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提高自己全面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使得就业指导和人文教育的内化更加具有时效性。
总之,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高职就业指导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就业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持续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思考[J].沈阳职业技术教育,2006(4).
[2]李旺.借鉴企业文化构建特色高职人文教育[J].高等职业教育,2011(9).
[3]邓清华,郑平燕.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