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多途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2201

小学生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认知能力差,但是却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对陌生事物的探索欲望,而这恰恰就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呢?

一、深挖教材内容,引发学生联想

小学生和成人的差别在于,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敢想,敢于探索,而成人对于一些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想象时会考虑这样是否合理,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每个小学生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强大的灵魂,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有着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利用好教材的优势,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引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在讲解《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丰富了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使其有效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加入了素质培养目标,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导入环节,我说:“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如果你们有着变化的魔力,你们想要变成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滴水,睡在一片绿叶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会变得闪耀夺目。”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只蝴蝶,那样,我就能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轮圆月,在晚上给予人们光明。”学生们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我也为他们的想象力感到惊@。

学生们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潜能都得到发挥。

二、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形成惯性思维,并且不敢打破常规,而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对于所谓的规律的挑战。小学生认知能力差,但他们勇于探索,并能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甚至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都会刨根问底。比如,他们可能会问“月亮为什么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解答之后,他们可能又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们的这些问题常常会感到哭笑不得,有的教师会忽视学生的这些问题,甚至有的教师会责怪学生提出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其实,教师不应该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当无法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可以虚心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鼓励学自主进行探索。

比如,在讲解《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后,我说道:“嫦娥为了不让逢蒙拿到长生不老药,机智地与其进行周旋,你们能想象一下嫦娥是如何与逢蒙进行周旋的吗?”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话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最后,我说道:“同学们,学习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们问道:“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嫦娥?月亮上有没有人生活?”听了学生的话后,我并没有进行否定,而是思索片刻后回答:“可能有吧,等你们长大了可能就会明白了。”

其实,所谓的“科学角度”的回答并不一定有好的效果,留给学生们悬念,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对问题就会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还要对其进行引导,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三、开展综合学习,拓展想象

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可能有人会质疑:综合性学习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联想与想象,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更高级的手段。

比如,在讲解《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的人物。首先,我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使他们对这个故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然后,我鼓励学生根据这个剧本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对人物的心理、性格等进行揣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同时,他们还会对当时的情景进行想象,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表演,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得到提高。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顾问达人”为你整理了这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阅读教学途径》分享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的过程,是大脑利用语言和非语言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阅读分为三个层次,即字面阅读(literal reading),解释性阅读(interpreting reading)和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字面阅读是指学生通过,字面识别提取信息,领悟篇章意义;解释性阅读是指学生通过解释型阅读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与比较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批判性阅读,对作者的思想观点进行评价,或者提出质疑,并阐述自己的主张或见解。可见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者的思维是从低阶向高阶发展的,教师在进行英语教阅读教学时,需依据思维的不同层次设计教学活动,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思维活动具有分层属性。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她将认知目标从低级到高级设定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安德森和克拉斯沃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改良版的思辨能力类型,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安德森的改良版加入了创造力,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两者分层模型基本相似,都凸显了学习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过程,被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活动,涉及学习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其中记忆理解应用为低阶思维,属于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范畴,而分析评价创造为高阶思维时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地理教学 培养 现代环境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祖国各地变化日新月异。作为自编的乡土地理教材向学生全面的介绍了本州各县市工农业、经济文化、旅游业等变化。这不仅对学生是一种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本州地理环境意识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地理美学的教育。统观教材无不为之叹服,但在编辑上忽略了对学生现代环境变化意识的教育,树立环境意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通过对环境意识的教育,使学生看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水土流失和耕地面积减少的严峻性,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污染的环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类都有极大的危害。

就拿我湘西自治州这片沃土来说,以前,崇山峻岭古木参天,各河流两岸山青水洁,恰似一方万物俱全的“天然公园”。而现在就大不一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县在1993年7月23日出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整个县城被水淹没,损失惨重,接着95年5月31日县城又被洪水淹没。在这前后的几天中,我州相继被洪水淹没的有几个县,特别是泸溪县城被洪水围困三天之久。难道这种自然灾害是自然原因,而与人为原因没有密切地联系吗?94年以来各地的大小车辆也迅猛地增加,农村的剩余劳力大量涌向城市,道路窄,车辆堵塞现象经常发生,加上车辆排放的废气使空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又如在现代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由于人们只注重于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结果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由于改革开放,大办经济开发区,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各地的耕地面积日益缩小,加之山区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气污染、水土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也愈来愈严重。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弄清人类对自然环境有哪些污染,造成哪些自然灾害,让学生提出见解,如何协调好自然与环境的关系。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访问: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询问当地人们本地的环境有何变化,诸如:空气、河流、森林覆盖面积、河流的含沙量、土壤肥力等等。使学生对本地的环境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乡土教材的兴趣。例如:60—90年之间,我县城被洪水袭击的次数仅有2次。近十几年来,县城被洪水袭击的次数就达4次。并且每次河水的含沙量比往都有所增加,河水的水位比以往都有所升高。又如:我县水土流失面积1992年为216481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7.87%。每年通过河道输出地悬移质为129万吨,相当于冲走4056亩农田的耕作层。养分和表土大量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单位面积产量不高。随着人口增长,继而又大量开荒,导致土地利用的恶性循环。

二、实地查看,弄清污染原因。

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地查看,使学生弄清家乡的环境发生了那些变化,诸如:河流、大气、植被、土壤等是否和访问时一致,弄清环境污染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还是自然因素所为。使学生认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这样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使他们负起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的使命。例如:我县每年排放污水总量7051000吨:万元产值排放污水3674吨:年排放废气(CO2)总量3118吨:万元产值排放废渣13.7吨。又如:县城内一段的猛洞河,河水污染严重,居民废气物的倾倒、粪便的排泄、以及各厂矿企业废水的排放,使河水污染十分严重。夏天下河洗澡,只能望而生畏。

三、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通过课堂学习和野外实地考察,要求学生自拟标题撰写地理小论文,提出如何治理各种污染,有何措施。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的工作能力。进而将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更加升华,从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目的。例如:合理性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十分重视土地的开发利用:2、保护森林,严格控制采伐量:3、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特别是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4、新建厂矿要有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5、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四、引导学生关心家乡建设: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乡土地理的兴趣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各种建设。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家乡的各项建设中去,从控制人口、珍惜耕地、保护环境等方面给当地的领导出主意、提建设,以便合理安排当地的各项基本建设,大搞植树造林,保护农田。把家乡建设成环境优美的城镇。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 培养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想象是人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深入文本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力。如给课文安排一个不同的结局,或给课文写个续篇,或将课文略写的地方充实些细节内容,或改写神话故事、古诗等。如给《最后一课》续写结局,班上一位小男生竟然把韩麦尔先生想象成“五号特工组”中“马云飞”式的传奇人物 ,在他的改写中阿尔萨斯人们也过上了由被奴役到胜利解放的全新生活。2.积累材料,丰富记忆表象。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象,而想象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以实践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记忆表象的储备越丰富,对想象的发展越有利,如果表象贫乏,想象就会枯竭,因此,积累材料是发展想象的第一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①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再造想象的发展对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想象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一个创造想象贫乏的学生,他思考问题必然思路狭窄,也不可能有很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象力比知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都离不开想象。从广义上说,所有的阅读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由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只能间接地存在,学生必须把那些文字符号首先转化为可以具体感受的形象,因此,阅读的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想象是阅读过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可以说,失去了想象也就失去了阅读。在作文过程中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更离不开想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很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3.做读书笔记。只有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挖掘其丰富的想象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初中生想象力的培养,这不仅只是对想象力的注重,更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知识、能力的注重;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就能够更快速地学习好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学生的想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想象越丰富,对教材的理解就越深刻,就越有创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想象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借助形象感知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内涵,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社会生活是丰富想象的另一部好教材。我经常叫学生注意家庭、学校、社会上发生的事,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要细心,以增加知识和经验的储备量。5.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资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阅读课外资料是丰富想象的一个快捷有效的途径。课外阅读会为想象力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6.教师多设计一些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如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我让学生给文中作者汪曾祺家乡的鸭蛋做一则广告,“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油红蛋黄吸引着我!”、“高邮鸭蛋,鸭蛋中的战斗鸭蛋!”“高邮鸭蛋,暖暖的,很贴心。”

想象力就是在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构成形象或独立构思出新形象的能力。简言之,就是人的形象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让学生根据课文语言文字产生想象,因此,我们发掘语言课文的有利素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开拓精神。

7.利用课文插图,启发想象力。低中年级的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进行大胆想象,尽可能的让插图动起来。

布莱克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的进步诗人和画家。他从小喜欢想象,六岁那年放学路过一座公园,在夕阳的余辉里,树木花草呈现出一片迷离的五彩斑斓的颜色。这情景让小布莱克目荡神迷,顿生奇想,眼前出现了一片美妙的梦幻:许多漂亮的仙女身穿彩衣,生着翅膀,在公园里嬉笑游戏。这就是孩子眼里的世界,奇妙的想象世界。创设某种特定的情境,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气氛,能为学生插上遐想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如教学古诗《登鹳鹊楼》时,先介绍鹳鹊楼,然后逐句理解。上联就登楼所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把黄昏时的一片雄浑开阔景象熔铸在十个字里。下联:诗人由眼前壮丽景色,又想到了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于是又吟唱出极富哲理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不仅倾注着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且富哲理意味,给读者提供了联想的广阔田地。在学习了这首诗后,学生思维活跃,脑海中出现了壮观的景象。这时,让学生把诗意绘成图,能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记忆,更加体会其真实内涵。不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了特别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此时,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汇成一幅图,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文5

(1)利用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培养。语文教材中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因为优秀文学作品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准确,形象鲜明,反映生活真实而深刻。较之平庸之作,它的感染力较强,容易激发学生喜怒爱憎的感情,更能激发起学生再创造想象的欲望,从而更利于学生迈入随意性想象、创新想象的神奇天地。诸葛亮、孙悟空、奥楚蔑洛夫等之所以达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地步,就是因为他们激起了读者的再创造想象。不同的读者,头脑定的文学形象尽管共具特色,却又绝不雷同。一千个人看了《哈姆莱特》,一千个人头脑中“王子”的形象又个个相异。这就揭示了一个规律:文学作品能激起读者的再创造想象。这是“普遍激发功能”,是其他体裁的作品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培养。

(2)为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创设情景,是对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 画家画画,要胸有成竹,学生学习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所以教师在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要十分重视情景的创设,或以声化境,或以图成境,等等,以境带情,移情入境,使学生进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的氛围中。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作品所描绘的山川形胜、草木鸟兽,更深切地体味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情景的创设大大增强了文学语言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强烈刺激着学生中枢神经的想象兴奋点,引导学生进入物我两忘得绝妙境地。这时再创造想象就随景物之变化、情节之推进而展开。这个时候,文学形象格外鲜明,将会长久地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种烙印储存得越多,则学生的想象力就越丰富。因而为优秀文学作品的教学创设情景,是对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的有效途径。

(3)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介入”作品,“接续”情节,是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的常用方法。教学中,在创设情景的同时,还很有必要引导学生“介入”其中,在意念上模拟作品人物的生活,展开想象:此情此景,“我”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此时,学生头脑中展现的画面十分清晰,形象十分鲜明。

有时,还可以把文学作品的结尾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的“接续”。如《卖炭翁》的结尾是“宫市使者们将半匹红绡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做炭的价钱。”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接续”故事:有学生写道“老汉瘫坐在地上,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眼角流……”;有学生写道“老人只好又回到了南山去烧炭……”;有学生写道“他追上去恳求官差,正好被一个好官看见了,他奏本给皇上,皇上以死罪来惩罚那个官差,还给了哪个卖炭翁一笔钱。”……学生的这些生动丰富的想象,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还可以拓展他们再创造想象的天地,为创新想象奠定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也是“介入”的一种。“接续”常与作文训练相结合,“情景”作文就是一例。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随意性想象、创新想象与科学幻想同步,它的最后指向是新发明、新创造。因此,我们应大力启发、引导学生“介入”作品,“接续”情节。

(4)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心理学家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窄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范文6

一、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两种途径

只有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才会在有限的知识积累上获得创造性的改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 充分利用好课本内容,提高初中生的想象力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因此,课堂既是传授语文知识的主要阵地,还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主要场所。而作为语文知识载体的教材也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素材。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突破空间上的限制,放飞自己的思绪,驰骋在想象的天空,然后各抒己见,将课堂氛围带入一种“思绪万千”的活跃情境中。教师担任着辅导指引的角色,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特色语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有一段情节讲到了孔乙己的腿被人打断了,教师可以先让同学们猜测一下孔乙己的最终命运,如果预习过课文的同学答出孔乙己会死去的结果,这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孔乙己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会不会死去。通过假设对比,既将学生的想象带动起来,同时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表现出来。同样,对于《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语文教师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可以让学生们对比想象一下于勒是真的穷光蛋和假的穷光蛋这两种情形下约瑟夫一家人的表现。

2. 培养初中生的想象意识,深化想象力的内涵

有句名人名言是这样说的:“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即没有想象力就不会有创造发明,就不会有人类的发展进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第四学段的目标中又指出,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的联想有自己的感受是阅读的目标之一,而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联想力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则是写作的要求之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事物及时进行想象和联想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深化想象力的内涵,培养初中生对事物进行想象的意识,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以及评价一些感彩比较浓的文学作品实现。

阿瑞提曾在《创造的秘密》一书提到过“想象力是一种心灵的能力”,而在心理学上也将想象定义为一种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则是一种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这种对于“想象”和“想象力”的定义将想象力明确归纳为一种人类的思维能力。爱因斯坦将想象力的内涵描述得淋漓尽致,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有义务使学生们对想象力的这种创造活动有深刻的了解。

二、 想象的四种方法

1. 扩想激发想象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扩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这种方法是对教材中文句的内涵进行开拓,同时运用想象力将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扩展。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同学们课下讨论如果后人又发现了桃花源这个地方并将这个地方公之于众将会发生些什么事情,或者是让同学们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同时和课文中的桃花源作比较,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 续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很多文章采用耐人寻味的结尾方式,引起强烈的反差。这类文章多出现在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作品中。比如,在《警察和赞美诗》一文中,流浪汉终于不再有进入监狱的想法了,但是警察却在此时让他入狱,作者虽没有对后来的故事情节进行介绍,但是却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给文章编写续集,发挥想象力设想流浪汉后来的命运。

3. 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可以诱发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