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范文1
关键词:教学;科研;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17-02
一、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各种途径的开拓,从高职院校教学硬件、教师自身修养、学历学位、教学方法、课程教材等方面进行很多探讨,也取得一些积极成果和实践。
1、教学能力的内涵
《教育大词典》里面明确指出教学能力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是指教学活动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教学能力主要由基本素养(主要是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水平(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设计能力(目标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策略制定和教学评价)、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设计思想、步骤传递教学,并实时的监控、调整、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这样定义教学能力内涵基本上包括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教师个人、学生个体和学院各种规章制度等,不仅指出了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而且深化了教学能力的分解目标。陈锁庆(2009年)指出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教师普遍存在的能力缺陷,分析教师提高自身的方法能力、亲和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教学能力对学习职业素养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李茹(2010年)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视角,对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进行阐述,分析高职教师教学能力针对性、层次性、复合性等基本培养策略,指出职业道德教育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面向社会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共同构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李永兰(2012年)认为高职教师是指教学质量的核心资源,然后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视角对高职教师教训能力进行分析,她认为从教育学的角度,教学能力主要分为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而从心理学角度,教训能力则包括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
2、教学能力的提高途径
有的学者对教学能力提高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强调学习环境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要要求教师教育和领导成为优质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构建他人导向式与自导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微型学习为学习形式,开展行动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赵雪梅认为通过培养“多能合一”型(教学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实践指导能力)高职教师,对促进高职教育及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邹时高认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需要吃透学情,以利因材施教和赤吃透教材的知识标准,以利确定教学目标和方法,吃透社会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文付宁认为通过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特别是教学设计能力、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合理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实践、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李森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内涵、目标和理论基础,指出我国高职教师由传统的讲授者角色向导游、策划师、组评价者角色转换,并注重学生教材、环境和合作因素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李红认为提升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实践中可以通过教产融合、研修结合、引评一体等方式培养高职教师教学硬实力,通过师德教育、信仰教育、激励机制和以为为本管理模式培养高职教师教学软实力。方修建则认为在工学结合新的教学模式下,探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责任感和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吴富喜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并创新需要五个基本条件:教学理念、教师水平、师生关系、课堂管理、教学方法,以期提升高职课堂教学效果,最终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金秀岩认为现代高职院校只有具备开创性的组织教学能力、熟练的知识运用能力、对本学科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手段、学生、多媒体等方面出发,从每个方面的较高要求条件进行定性的探讨与评价,提出较为理论上所谓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另一方面,有缺乏与之融合贯通这些方面的支点。每个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个人条件差别变化较大,所以只有通过可操作性途径,并能落实到教师的教学的各个方面们也是我们最为常见的一个途径: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资料的分析、总结为教学案例素材等,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课堂效果和教学能力,这也一是当前高职教师所需要的。
3、科研能力提高途径
成焱霞探讨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科研高职科研工作但对于提升学校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的建议: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业务学习;学校层面的引导与支持力度政策;建立教师科研基金投入;建立科研信息库和培养教研室科研团队。覃兵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现状、总结出原因,并对其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改善科研条件,创造科研气氛;创新科研管理机制,规范科研行为;加强校本培训工作;强化教师科研自觉意识。李胜利也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策略:院校对科研工作重要型不断提高;创新科研管理模式改革;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注重教师自身学历和学位的提升;促进科研能力提高的激励措施;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郭长胜论述了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分析科研之后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提高科研能力的途径:加强科研工作意识,端正科学研究态度;减轻教师教学量,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加大成果奖励,重视科研团队建设;建立科研帮扶体系建设,提供较高科研平台;强化校企合作,首先成果转化;注重学校交流,重视校校科研合作。叶宁通过问卷调查,对宁夏高职院校科研能力低下现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对策:转变观念,明确定位,提高科研意识;组织专家讲学,设立课题,促使教师亲身实践;定期指导,相互交流,提高科研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高的途径文献分析,除了在外在的研究平台、经费投入受限、高职教学模式外,大都提到了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团队建设都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科研意识除自身的学历、文化、交流外,很大一部分需要靠自己知识积累形成后,才能具有一定科研洞察力,才能自身形成科研研究问题,最终获得可立项,进而转化一些成科研成果,提高院校的科研能力;科研团队建设也需要各个成员在各个专业方向上有所积累,有所发现,这样才能形成梯级不同以及对较深科研研究问题进行较为深入探讨研究,形成较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而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顶岗,可以看到现在企业所从事当前工作成果总结,所积累的专业方向所解决的问题的程度,实习生毕业定岗材料汇集了不同区域的行业动态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教师所需要的最基础资料,通过这些信息的不断积累,形成专业、行业的最新动态,对于提高教师科研洞察力非常重要。所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需要对这些毕业实习学生资料进行挖掘、分析与总结。
参考文献:
[1].叶 宁.宁夏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73-74.
[2].赵雪梅 高可智.多能合一型高职教育教学发展能力路经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2):124-126.
[3].陈锁庆.高职工学结合背景下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9):32-33.
[4].李 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体系构成与培养策略[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12):21-24.
[5].李永兰.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126-128.
[6].李 森.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对高职教师教学的工作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24):288-290.
[7]杨在宝 张 杰 薛春丽等.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9):77-78.
[8].成焱霞.对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J].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学报,2012,(04):47-48.
[9].覃 兵 莫明琪 唐 巧.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能力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0,(15):31-34.
[10].李胜利.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7):130-132.
[11].邹时高.高职教学注意三个吃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19):64-66.
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范文2
【关键词】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成效
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不仅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由此可见,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至关重要。
一、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能力的目的
(一)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的目的是让学生爱上英语,爱上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技能。
(二)通过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不仅能够促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更能顺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培养实用人才。
(三)英语教师提高自身设计教学方法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四)英语教师提高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以便让教学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五)英语教师提高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以便能够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二、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能力的重要性
(一)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最直接的因素,也是最基本的因素。要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不仅是优化学校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更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策略,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能力是英语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具备了此项能力才能让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科学化。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三)教学设计是以设计理论、教学和学习理论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它不是单纯的理论层面的活动,而是链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要求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掌握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能够准确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所以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四)设计教学方法实际上是一个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做好教学设计能够最高效地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所以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有利于保证学习活动的时效性,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五)在现如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英语教师通过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信息社会化发展的需求。
三、提高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培训
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培训有如下几点好处:
1.不占用教师的教学时间,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时间;
2.大规模地进行教师培训,给更多地教师多了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
3.丰富了教师们的寒暑假生活。
(二)鼓励教师出去参加英语学科的会议和相关课程教学的培训。
英语教师通过参加学科会议,能够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增长见识,开拓眼界。英语教师通过参加培训班,不仅能强化英语专业知识,更能提高英语教学能力,为设计教学方法提供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
英语教师通过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基础理论的培训可以提高教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的能力。通过培训也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会学习。
(四)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
英语教师通过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可以了解著名高校更加专业地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改革方案和成效。同时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领会和吸收。
(五)从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教学方法能力。
英语教师应该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评价,通过不断的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的合理和完善,从而提高教师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不断的经验积累加上不断的反思进取才能使教师不断成长。
(六)学校组织案例分析,建立共享机制。
学校的领导可以建立教学方法小组,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讨论主题,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交流。同时让其他教师分享成功案例的经验,从而促进教师设计教学方法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教学设计理论学习与实践
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只是凭借自身经验和直觉作出的教学设计,并不能完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也无法达到最优的教学成效。英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理论这方面的学习可以培养教师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以及解决教学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且通过参加教学设计理论的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更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的应用无处不在,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都离不开英语。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因此,英语教师们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在步入社会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范文3
关键词:探究;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1-02
许多教育家教导我们,教师要经常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并指出: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就是对教师教学情景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假设和检验,进而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后,经过反思进一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行为。在新课改下,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创新的能力,要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反思,从而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工作的事后比较和反思,可以找到自身工作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认真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教学反思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深入研究语文教学。这里“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某种程度上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和教学内容反复进行讲授、反复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开展教学活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的行为。
2.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在新课改下积极进行课改实践。为做好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性的东西,课后为学生布置好多习题,而由于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反思后的课改实践并从中寻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工作,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理念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我们都知道: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改的发展需要,要及时更新不适合形势发展需要的教学理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的教育理念。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处处体现着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
2.教师要努力丰富自身的语文专业知识。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与否对于新课改的实施及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语文专业修养呢?我以为应该主要通过研读文学名著或著作、语文学术论文等。教师通过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可以从中学会许多研究语文教学的方法。
第三,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策略的探索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是广大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教师应该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来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做好每一课的课后反思笔记或课后小结工作。语文教学课后反思笔记或课后小结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教师如果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会使教师尽快成长为新时期的复合型研究教师,因此,它对语文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课后小结和反思笔记,就是指教师在课后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偶然的想法记录下来,并重新审核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行为。
2.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自然能全身心地认真投入工作,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如果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年轻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教学理念的反思,在深层次上转变教育理念,并用于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教师要尽心搞好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首先搞好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充分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步骤;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整理好充分的教学资料;设计好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巩固好刚学的新知识。通过这些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并使学生能活学活用刚所学的新知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特别重视的一项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它在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我们广大教师要通过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全面而深入地进行冷静的思考,从而审视和发现自我,使自己经过认真反思得到的经验得以升华,不断弥补和改进自身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当然,目前新课改下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但是,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尝试。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会使自身尽快成长为新时期的复合型研究教师。
参考文献:
[1]王绍平.谈谈语文课后练习的处理[J].石油教育,2009,(1).
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范文4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素质;教师培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竞争力,实现教育整体变革已经成为各国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头等大事。教育部2002年就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师资队伍。基础教育信息化能否成功,教师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所有改革方案都是由具体执行者――教师来承担,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
一、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师素质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必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新更多的要求。所谓教师素质是指教育者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为适应社会和学习者的需要而必须拥有的职业素养和品质,包括教育观念、知识、能力和技能等方面,其中师德是核心。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将如何对待迎面而来的信息技术大潮,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师素质中有哪些作用呢?
1. 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教育教学观念的支配,只有树立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必将引起教育的革命, 改变某些过去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观念和原则。
(1)教师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 教师的工作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教师还要对教育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制作、传递和评价。教师可以多渠道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学生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无限的时空中获取信息,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延伸,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
(2)学生观和教材观的改变。学生不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对象, 更是学习的主体,更能体现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载体,数字化的教材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信息,跨越时空限制的教学信息资源库, 极大地扩展了教材的概念。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
2. 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的载体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语言,图形、图表、影像和声音等都是教学的载体。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进行交流。这就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也趋向综合化,不仅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掌握传授学科知识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搜集、设计、加工和传递的能力,要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编制多媒体教案,组织教学过程并实施教学,要有将课堂教学与信息网络传递有效结合并创造新教学方法和模式的能力。
3. 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
信息技术环境要求教师有较广的知识面,教师除拥有本专业的知识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外,还要具备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在内的教师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教师要掌握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要将信息技术科学地、正确地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修养,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涵养影响学生。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可以在更广的范围与专家同行交流,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为教师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供了条件。
4. 有利于提高师德修养,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成为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网络也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网络上无信息良莠不齐,价值观正邪并存,中小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自律能力差,很容易受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有的学生依赖网络,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上网成瘾,影响学习和生活;有的学生浏览不良网站,影响心理健康,甚至造成人格扭曲。面对网络普及带来的变化,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规范网络行为,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面对新的课题,教师必须加强学习,熟悉网络环境,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和师德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自觉抵制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正确处理好学习知识和游戏、娱乐之间的关系。
5.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只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才是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学的制胜法宝。
教师要形成将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融入到教学资源开发之中的习惯,通过信息的多样化呈现,满足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要培养自身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各种信息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播,也应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信息技术成为获取知识和加工信息、为教学服务的工具。
6. 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是学校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办学条件差,往往吸引不到优秀教师。只要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存在,就会存在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提高农村学校和偏远地区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是促进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困扰教育界多年的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可找到新的解决途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研,实现区域内教师的交流与互动。借助网络,薄弱学校的教师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非常便捷地获取内容丰富、理念先进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与专家和其他地区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对话。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边远薄弱学校的教师与外界的交流对话、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都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这必将促进他们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缩小他们与优质学校教师之间的差距。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教育信息化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仍然处于探索前行的阶段,各地区、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参差不齐,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是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师素质提出以下建议。
1.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对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一条快捷且普及率高的途径。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职能趋于多元化,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要求更高了,除了要具有原来的基本功,还要具备“一种理论,两个设计,三项操作”的能力。“一种理论”就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两个设计”就是教学设计和教学软件设计;“三项操作”指“编”――会编制多媒体教案和课件,“演”――会进行各种媒体的操作演示,会选择媒体,组织教学过程,“藏”――会检索和收集各种信息,丰富教学信息资源。
我们可以围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自行组织开发自评工具,了解教师的学习需求,更精准地掌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方案,实施培训课程,达标率较低的能力可以安排较多的培训内容和课程;达标率较高的能力可以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加强薄弱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最优化的培训效果。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该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的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坚持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相结合,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国培、省培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一批培训者,为学校开展全员培训奠定基础。校本培训要实行研训一体,培训内容要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提高培训的实效。
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部分年龄较大的老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低,学习动力不够。学校要帮助这些教师提高认识,要让教师认识到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已经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同时,学校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特别是要重点帮助年龄偏大、学习有困难的教师,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加强自主学习,充实知识储备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师必须先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但教师工作量大,学习时间和精力都有限,教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习资源进行搜集、检索、整理和加工,要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学习最有用和最好的资源。要有计划地安排每天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会如何利用工作间隙的零碎时间来学习有用的信息。目前许多教师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教师学习还是采取传统的学习方法,很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学习,或者不擅于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找到最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有的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浏览无用的信息或游戏,挤占了学习的时间。教师自主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快,知识传递的渠道广,教师作为教育者应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专业素养。
3. 强化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
身处信息社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合作交流能力,并长期不懈地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教师之间要经常开展交流和合作,这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行区域教师研修活动,将公开课、观摩课等教研活动的展示范围扩展到整个区域范围,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学校。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和各地的教师进行交流,可以和各地专家和同行探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这些都是促进教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
4. 创新教研模式,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反思并非“闭门思过”,而是多向的开放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学校要创新教研模式,每次教研活动要确定重点研究的问题,教研活动要围绕问题来开展,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素材,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要提高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参与度,教研活动中不能让少数教师唱主角,其他教师成为旁观者和倾听者,每位教师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应该有具体的任务,要针对具体的任务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利用网络让教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探讨和交流。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往往局限于个人的视角难以发现问题,教师可以主动将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上传导网络,通过与同行和专家的交流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三、总结
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范文5
网络财务高素质财会教师“网络财务”是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事中动态会计核算和在线财务管理,并能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它是先进的会计管理思想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无穷的信息给会计理论及会计方法带来很大的挑战,网络化的电子商务正在逐渐的改变着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及会计模式,从财务管理的方式到财务理念的更新将发生质的飞跃,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财务时代已经来临。以往的会计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了,为了适应网络财务时代,要求财会教师要具备很高的素质,应尽快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领域,增加新鲜血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财会教师整体素质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1.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
很多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财会知识,但是缺乏计算机、电子商务等相关的知识。网络财务毕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会计,而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边缘学科。会计制度本身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计算机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内容滞后性决定了很难把最先进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教师应培养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和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积极引进、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
2.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财会教学法主要采用灌输式,大量的课时用于讲授,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不多,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生参加实践机会有限,难以适应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在网络财务的教学中,我们要追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即通过社会调查、校企联合等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财务的实践教学。
3.缺乏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今天,一根头发丝般细的光纤,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二十九卷全部内容从波士顿传到巴尔的摩。教育技术手段远远不适应信息技术社会发展的要求,多数教育者不能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网络财会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网络财务时代财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在网络财务时代,“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财会教育的实践者、执行者,财会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1.要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不仅是自己的教学工作基础,而且是学生求知的源头活水。网络财务在管理方式上割除传统财物管理模式,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新模式,支持在线办公、移动办公方式。在信息提供上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帐、网上财务信息查询方式。因此,财会教师除了具有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熟练运用网络财会,实现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以及经营预测和决策。
2.在组织财会教学中,具有多元教学方法意识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占主导地位,而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主体”的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采用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一般来说,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总是同教学方法的改革乃至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融为一体的。教学中可综合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媒体教学、情形模仿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训法等。
3.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进行创新教育,教育应成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要想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这样的精神和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创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广泛遵循职业范围内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客观上要求具有抵制各种权力的压制和利益的诱惑,防止利用计算机从事经济犯罪活动,做到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就会间接的引导学生,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要解决以上问题,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
1.资格教育
一名合格的财会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会计资格职称――会计师。当出现各种业务问题时,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作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认的会计准则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否则,一旦会计制度发生变化将很难适应教学内容,资格教育对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短期培训
采取行政、经济的措施,促使教师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觉学习新知识。参加各种短期培训班,学习和交流会开阔眼界和增长见识。重点是进行网络应用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的培训。
3.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
这是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变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对教师的素质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继续教育工作,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网络时代呼唤高素质的财会教师。
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范文6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学方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等之外,还应具备一下能力:
一、提高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根本保证。因此,提高教师控制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控制,就是对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变量(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进行适当合理的调节与控制,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吸引力,使之沿着教师的思路成功地进行学习的过程,其基本结构如下:
教师接受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教师启发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处理信息---学生输出信息--- 反馈信息。
由此不难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课堂教学的外部环境、学生的实际水平、教材等等,都会对课堂教学控制产生影响。而教师的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控制的主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控制的能力呢?
1、提高教师的修养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自身的情感、仪表、举止等方面的约束能力。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根本前提。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2、提高教师运用语言水平
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它受教学规律的制约,受各学科性质的支配。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和效率。科学的使用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控制的保证。
3、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能力,对于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反馈要随时掌握,及时处理。弄清他们的希望与困难,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其张弛适度。或迂回插入,慢慢导向课本中心,调整教案中原有设想,转换讲述角度。特别对学生中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4、提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媒体的能力
实现课堂教学控制,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各种条件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努力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如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也可多种教法并重,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利于课堂控制。
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途径
学校要把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办学兴校的头等大事来抓,极大可能地为新教师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师徒结对、新教师讲课比赛、教师技能比赛、听评小组的评课、请专家来校指导、外出学习等形式。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教学成绩也比较理想,他们的成长总结起来基本上有以下的途径:
1、在独立思考和学习中培养
面对课程改革,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现在的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将自己的教学设想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将自己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教学目标、教学能力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入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在借鉴中感悟
借鉴他人经验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借鉴不是临摹、效仿、照抄,而是从经验中悟出道理。借鉴不是借“标”而是悟“本”要虚心吸取经验,走进课堂听评课,听不同类型教师的课,建议新老师先听课后上课,虚心请教有丰富经验的同行教师,感悟课堂教学的真正本质,将所见所悟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在同行交流与合作中提升
交流与合作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合作。随着信息传递的迅猛发展,对教师素质也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是新时期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提升的又一重要途径。
4、在课堂实践中探索
教学能力是后天获得的,教学能力是在实践中提高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就成了教师形成和发展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是教育研究的最前线,在理论中实践,把自己所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再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对已学理论的检验,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5、在反思中前进
(1)反思教学能力形成与提高的渠道是否畅通----“开源助流”。
反思的目的在于:分析教学能力形成的障碍,通过排除而“开源”;分析渠道梗阻的原因,通过打通而“助流”。
(2)反思各种教学能力强弱----“扬长补短”。
经过分析、努力,让强得更强,弱的不弱。
(3)反思各种教学能力的效用----“高低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