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1

关键词:图书馆员;职业精神;专业水准

1 图书馆员管理现状

1.1 图书馆员职业素质较低

我国目前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员,他们缺乏相关专业的培训学习,专业知识薄弱,网络图书馆管理的能力较弱,计算机和外语知识相对缺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图书馆现代化发展需要。

1.2 馆员的职业能力较差

馆员传递信息能力较差,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馆员对数据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十分欠缺,导致不能及时传递数据信息,又加上馆员无法熟练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这两者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读者没有得到想得到的信息,馆员没有发挥自己应该发挥的能力。

2 职业精神与专业水准

2.1 图书馆员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指馆员在从业过程中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和信念。职业精神能够指引、启发从业人员,使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从业人员中形成基本共识。职业精神无论在何种岗位上都应具有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因此图书馆作为一种为用户提供知识资源的服务机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及公益性。

图书馆作为一个承载知识的资源库,图书馆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馆员要具备热爱科学的精神馆员首先要从内心接受科学,并将整理、传递科学知识作为自己的职责。

(2)馆员要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

(3)馆员在工作时要具有乐于助人、耐心的基本素质,由于馆员在图书馆每天都要需要面对不同的读者,不可避免的会碰到一些刁难或者是麻烦的人,这时馆员就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耐心为不同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树立积极向上的馆员形象,维护图书馆的荣誉。

2.2 图书馆员专业水准

(1)馆员的专业水准主要表现在馆员具有丰富、专业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背景,信息和知识每天都在更新,这就需要图书馆定期的对馆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

(2)馆员的专业水准还表现在馆员要熟练的掌握互联网知识和一定的外语知识以适应当代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在日常工作中能用到的专业知识:如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传递方面。

(3)馆员的专业水准还表现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信息检索技术,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修技术,在日常馆内工作中,碰到一些突况时,需要馆员运用维修技术及时处理问题,维护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秩序。

3 提高图书馆员素质

3.1 职业精神

3.1.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精神是指行业的从业者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相呼应,作为图书馆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恪守道德规范。图书馆的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职业操守。“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德高望重”、“品学兼优”等无不告诉人们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图书馆馆员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图书馆员应该勇担责任。当起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角色。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读者满意,以读者为中心并维护图书馆的利益,将图书馆的知识文化传递给广大读者。

(1)新时代的图书馆员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2)图书馆员要完善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读者民服务,尊重读者,主动为读者解决困难,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读者。

(3)图书馆员还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职业荣誉感,热爱自己的岗位,做好岗位职业规划,将图书馆工作与为社会服务联系起来,提高当地的精神文化水平。

(3)图书馆员要为读者提供轻松的阅读环境,保持良好的馆容,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馆内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相互之间也要通力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完成任务,提高馆内团队凝聚力。

3.1.2 树立新的服务观念

(1)图书馆员要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要根据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和功能,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使自己能够适应图书馆发展的新要求。

(2)图书馆也要加强宏观调控,从外部提高图书馆员素质,开展职业培训,实行一定的激励政策.激励馆员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鼓励馆员做好职业规划,培养馆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从而提高自身素养。

3.2 专业水准

3.2.1 提高图书馆员专业水准

(1)新时期的图书馆员不仅要具有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懂得如何进行计算机目录的编排,如何进行光盘的检索和联机检索等一系列先进的检索技术,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2)目前我国加强了图书馆学专业教学,为图书馆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图书馆员人才建设,大多数图书馆员受过专业知识培训,具有较高的图书馆专业水准, 图书馆也重视馆员技术培训,并注重引进高素质人才。

(3)新时期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准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新时期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工具,新时期图书馆员必须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实现数据库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图书馆服务。

3.2.2提高图书馆员服务水准

(1)服务理念是每一个图书馆员[2]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文献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信息量大的优势,根据信息化对图书馆的新要求,瞄准市场,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读者的需求。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员应当确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开展主动而有效的服务工作,使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社会化,将图书馆的教育性、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功能通过服务工作充分体现出来。

(2)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已实现免费开放,为读者提供各种免费开放服务,为更多社会公众提供阅读机会。免费开放服务需要图书馆员提高专业水平,为不同知识水平的用户免费提供服务。图书馆员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图书馆建立方便的检索技术,这种检索技术要简单、易操作,主要面向的是大众水准,读者能够通过自己的检索找到想要的书籍,这样还能减少馆员的工作量,提高馆内工作效率。

(3)随着用户数量、用户要求的增多,图书馆员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图书馆管理的专业化,构建新的文化格局体系。将一些新兴知识进行重新整理,改编,满足用户对知识新动态的把握。

(4)在构建文化体系时要结合多种学科知识.使学科知识的构建能够满足人们对知识多样性的需求。图书馆员还要对图书馆的资源有一个全面了解.能够在管理图书的过程中,向读者推荐馆内资源。使读者进一步了解馆内图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员也逐渐参与到科研中来,图书馆员在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就能够对科研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4 对馆员进行再教育

(1)21世纪的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必须把开发人才资源,培养现代图书馆员队伍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这也是图书馆及其主管部门的关键工作,图书馆员队伍是图书馆业的人力资本,凡是成熟的、有远见的领导都会自觉抓图书馆事业,重视现代图书馆员的培养。不仅在经费上给予支持,而且积极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制定鼓励人才成长的政策和人才培养规划,并且要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为培养现代图书馆员队伍打下良好的人力基础。

(2)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为学习培训、参观考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经费,各图书馆应把继续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要把每个人的继续教育情况与其职称评定、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等挂钩,对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激励馆员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只有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并不断开展各种深层次、高质量的业务工作和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的事业才能长远的发展。

5 结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图书管理员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提高自身的业职业精神和专业水准,贯彻服务读者的人本意识,促进图书馆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乐.如何培养图书馆员素养[J].青春岁月,2012(8).

[2]朱丽芳.试论新世纪图书馆员的素养[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1).

[3]肖伟红.网络时代图书馆职员素养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9(3).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2

虽然说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冷门,找工作是比较难的,但我并没有因此感到困扰,因为我对于自己的专业是比较热爱的,相信只要保持一颗热忱学习的初心,那么任何岗位我都是可以胜任的,或者说不管是哪家公司对于充满热情的年轻人都不会拒绝,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告别,或者说是以自我鉴定的方式来树立一个新的起点,陪伴我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上助跑。

其实我在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了,从小因为外公的影响,我对于书法、文学以及印章雕刻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所大学。学校的社团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在大一的时候我便和一位学长共同创办了文学社,尽管我对之前学校为什么没有这样一个社团感到有些疑惑,志同道合的人多了总是能够爆发灵感的源泉,或者说这个阶段的我是十分高兴的,每天都会和大家一起研究文学课题,有时也会和书法社联合开展一些活动,因此我在学校也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

大学期间由于我热爱书法与文学,因此我多次获得书法比赛的奖项,对于诗词方面我也小有研究,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因此落下专业知识的学习,或者说通过这些方式能够让我在专业学习中相辅相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平时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附近的一家书店,这所书店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虽然藏书方面不如学校图书馆的数量多,但由于是专门针对我们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方面,因此其藏书专业度是学校图书馆所不及的,因此有许多学生都会在这里看书。

由于对文学的热爱,实习期间我从事的是编辑工作,因为我觉得自己在实习期间可以接触到自己平时忽略的一些知识,尽管有些模板能够用得到的地方比较少,但是稍微涉猎一番总是没错的。至于毕业论文方面,得益于我平时的积累比较深厚,再加上指导老师非常负责,因此在这方面我是完成得比较好的,虽然说我们班的毕业照拍摄得比较迟,但是我还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一般,尽管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突然就这样毕业我还是有些不舍的,或者说还没有想好何去何从吧。

其实毕业以后我更想做一名图书管理员,因为可以接触到许多的书籍,还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一些学习,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家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所以在自我鉴定以后我还要做一个职业规划,要抓住重点,不要让以后的自己感到遗憾,因此我在自己的大学生活梳理完毕以后必须要尽快决定下来,身为我这个专业的学生,总不至于在自我鉴定结束以后还不明白自己比较适合什么工作吧。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3

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攀升,能否考上大学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而上什么大学、选哪个专业才是困扰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大问题。笔者在大学工作,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指导,也兼职从事多年的招生咨询工作,接待过无数的家长和学生。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们学校什么专业最好?这个问题的回答既易也难。易的是,任何一所大学肯定有强的学科专业,也有弱的学科专业,孰强孰弱还是容易比较的。但孩子读大学一定要读强的学科专业吗?你读的专业就是你今后从事的职业吗?这个专业适合你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又是不那么容易的了。

专业重要吗?笔者认为专业既重要又不重要。说专业重要,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学自己没兴趣的专业,会感到枯燥无味,学得累不说,取得好成绩更难。说专业不重要,那也是很显然的。大学学习的专业未必是你今后的职业,专业与职业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200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49%的人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不对口或者只是擦点边。麦可思公司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10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第~份工作的专业对口率不到70%。另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聘人时,不仅考虑专业背景,而且更看重综合素质。一些知名外企,包括银行、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快速消费品类生产企业,招聘员工时多数是不限专业的。专业不那么重要的最后一个理由是:当今终生学习已是潮流,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本科或专科学习不是你的最后学历,在进入职场前或在工作期间还将根据工作需要或自身发展的需要修读高阶课程或学位。这时,你完全可以选择与大学期间不同的专业进行学习。

依据生涯规划,理性选择专业

填报志愿时,应该如何选择专业呢?下面,笔者从生涯规划的角度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借鉴参考。

首先,可以根据中学的学习情况选择专业。中学有多门课程,但学生对每门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喜欢数学,不仅成绩好,学起来也很轻松;有的学生喜欢语文,写作文时思如泉涌,行文流畅。中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可以作为选择大学专业的参考。对文科生来说,是否喜欢数学可以作为选专业的分水岭。喜欢数学、数学成绩好的文科生,选择经济学、金融学、财会、工商管理等社会科学类的专业比较合适,因为这些学科对数学工具的要求比较高。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选读历史、文学、哲学等文史哲类专业。对理科学生来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学习情况可以作为选专业的参考。数学成绩出色的学生可以选力学、航空航天、应用数学、统计学、金融工程、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等专业,这些专业对数学基础要求很高;喜欢物理的学生选择应用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通信、机械、自动化、土木工程类专业比较合适;喜欢化学的学生选择化学、生命科学、化工、材料、高分子、制药、环境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较合适;喜欢生物的学生选择生命科学、农学、动物科学、临床医学类的专业比较合适。

其次,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也就是说先确定你今后想从事什么职业,再根据这个职业的要求去选专业。如何确定自己未来适合什么职业?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一种根据心理学家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进行简化处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一个人平时的行为特点。

对于一个平时喜欢用手或工具制造、装配、修理一些东西的人,今后比较适合从事工程师、军事、体育等方面的职业;对于一个聪明、充满好奇心、喜欢分析思考抽象问题的人,属于研究型的人才,比较适合从事科学家、研究人员、教授、设计师等方面的职业;对于一个善于表达、想象力丰富、具有一定艺术天赋的人,显然今后最适合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类的职业;对于一个喜欢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今后从事教学、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教育服务类职业最合适;对于一个喜欢说服、控制、领导他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地位和成就的人,今后从商、从政者较多,创业者、管理人员、律师、推销员等可以是未来职业的首选;喜欢整洁有序、有人给自己安排或下达明确任务的人,适合从事会计、图书管理、秘书等职业。未来的职业方向确定后,大学的专业选择也就基本有数了。

走出专业选择误区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4

我们今天要谈的正是这个: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我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要求高中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优势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初的专业选择(上大学时的专业选择)和最初的职业选择(大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至为关键。

在谈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我还想先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假如你有一次长途旅行的机会,你会怎么做呢?时间怎么安排?旅费怎么分配?喜欢去可能去的什么地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旅行?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还有,旅行地的气候条件怎样之类的问题……对于旅行,同学们大概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可是,对于职业生涯,这个人生更重要的旅行,我们又有多少人是没有经过任何筹划就上路的呢?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只要这样,才算是找对了方向,才可以轻装上阵。

要从专业选择开始

现在同学们正处在高中阶段,都在为能够考入一所好大学准备着,而往往会忽略了职业生涯的定位。据了解,已考入大学的许多大学生因为对其所报学校、专业缺乏了解,导致入学后学习兴趣不高,甚至还导致了其中一些学生选择返回高中复读等等。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生在高中时职业定位模糊、不知道自己兴趣是什么。正因为此,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选择某一特定专业多加关注,为今后的职业做好准备就显得很重要了。

高中阶段可以说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是决定能否赢在起点的重要阶段。虽然同学们最初选择的专业或许并不代表自己未来的职业,但在经过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的有针对的选择之后,会为你一生的事业奠定基础,而如果你未来的职业和所学专业一致的话,那么你的职业将更加稳定和有发展前途,其职业生涯也将会更精彩。所以,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就必须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个人而言,既符合自己的能力特点、为自己兴趣所在,又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方向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现在想干什么?未来希望干什么?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同样,一个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通常什么也干不好。所以,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和兴趣所在。俗话说,兴趣是人最初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从事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本身就能给人带来满足感,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

浓厚的职业兴趣是一个人事业腾飞的引擎,而对兴趣的无悔追求是事业成功的巨大推动力。对于处在职业准备阶段的高中生来说,虽然其兴趣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清晰,但兴趣不稳定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处在这一阶段的高中生最好能在父母、老师(甚至心理专家)的帮助下,找出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据此选择专业方向。

自己适合干什么?

仅凭兴趣选择还是不全面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自己就有能力去做,宇航员、影视剧导演或者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篮球队员、空乘人员等职业可以说是众多年轻人的兴趣和梦想,但从事这些职业所必备的个性能力特征决定了不是只有兴趣就能干好的。因此,清楚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必备条件。

不同能力优势的人适合学习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职业是有所区别的,甚至区别还会很大。举例来说,如果你的空间能力很强,则适合于从事机械制造、工程设计、建筑等理工科的专业和艺术方面的专业,以及与这些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如果你喜欢研究人的行为,那就适合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人事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以及与这些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如果你对诸如机器操作之类的技术工作很感兴趣,那你就更适合去当驾驶员、飞行员和从事机械制造、建筑、石油、煤炭开采等的工作;而喜欢有规律生活的人,则适合从事档案管理、图书管理、邮件分类、统计之类的工作;言语能力强的人则适合于学习语言文学、文字编辑、翻译、文艺创作等专业和从事相应的职业……同学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因思考方式偏向直觉,就没有选择数学而是选择了更需要直觉的理论物理作为事业的主攻方向;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个性特征,有自己的长项、弱项,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恰当地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业和专业方向,因为天赋和兴趣能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就会显得更完美。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无阻碍咨询;服务模式;微信平台

一、流通部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陈旧、落后

在信息时代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后,图书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然而,由于设备长期没有进行维护,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比如软硬件出现问题后,直接导致系统瘫痪,数据、信息丢失等,对流通部的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部分高校资金不足,无法定期更新软硬件,导致服务脱离现代需求。久而久之,降低了服务的质量。

(二)信息化程度低下

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依然没有实现数字化,严重影响到流通部的工作。首先在图书馆管理中,依然采用老式的人工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其次,流通部人员创新意识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快速发展。除此之外,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力度小,创新措施缺乏平台支撑,不能得到有效施展。

(三)馆员素质不高

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普遍素质不高。很多人没有学过专业知识,没有受过技能培训,管理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图书馆馆员计算机技能基础薄弱,缺乏信息情报知识,阻碍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且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图书馆工作。

二、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无阻碍咨询服务模式

(一)拒绝遥指服务,用行动走进读者心灵

遥指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服务陋习,主要指流通部馆员面对读者的咨询要求时消极被动,敷衍塞责,只是简单地用手势作答,或说说了事,不愿身体力行地为读者提供具体细致、快捷有效的帮助。这种服务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表现为:简单地指向读者所需要的文献、资料所在的流通书库的大致方位;将要求馆员提供咨询服务的读者推给图书馆其他馆员、参考咨询部门、服务前台等;或是简单地告诉读者本馆缺少某种文献,要求读者自己运用馆际互借去检索、查找文献信息等。

遥指服务对读者、对高校图书馆都会产生极为不良的消极影响。从心理学层面看,18~25周岁是人的心理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成长、转型期,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意识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恰好处于其心理成长的这一特殊的转型和发展阶段。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这一最大读者群体心理健康成长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遥指服务严重违背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管理理念,无形中在读者和馆员之间构筑了一堵厚墙,阻碍了图书馆正常教育功能的发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需要是人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需要之一。遥指服务漠视读者的合理需求,是对读者人格的极大不尊重,无疑会引起大学生读者强烈的反感,使他们对图书馆产生冷漠、焦虑、厌恶、抑郁、易怒等负面的情绪体验和行为效应。这不仅会破坏大学生愉快阅读心理的产生,给他们健康交际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大学生与图书馆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阻碍图书馆文I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流通部馆员要拒绝遥指服务,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参与到读者的咨询工作中来,热情友好地受理读者的咨询,简明扼要而又准确地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协助他们预约、检索、传递和利用文献,向他们推荐好书,辅导他们阅读图书。用适应读者心理需求的实际行动,脚踏实地地把图书馆的读者咨询服务工作真正做到读者心里去,实实在在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比如遇到读者咨询所需图书放在什么位置,不再是冷漠地随手一指,而是热情地将读者送到图书摆放的书架前,准确地指出图书所在的具置,以实际行动温暖读者的心,让服务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之中。

(二)创立微信平台,让心与心零距离

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通信工具的高度普及,为图书馆流通部门的读者咨询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可运用微信这一能够提供移动即时通讯服务的网络新媒体,主动设立易于被读者接受和认可的微信平台,开启能够更好地适合大学生读者心理需求的无阻碍咨询服务模式。

首先,微信平台能够真正实现读者与图书馆馆员之间沟通的零距离。作为一种网络新媒体,微信拥有公众平台、朋友圈、语音记事本、消息推送、免费电话、媒体资料共享、信息链接等多种服务功能,使用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资料。大学生读者加入微信平台后,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馆员实现即时双向互动。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向馆员发出咨询请求,馆员可以随时随地呼应读者的要求,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文献信息。

其次,开设微信平台服务为没有电脑的大学生读者使用图书馆丰富数字信息资源开辟了一条便捷通道。一些大学生虽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购买电脑,无法访问校园网上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但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微信服务平台创立后,馆员可以利用微信的一些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咨询服务。比如馆员可以将图书馆的数字信息以链接的形式发到微信群里,可以从馆藏电子图书中挑选一些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图书,编织成图文信息,以好书推荐的形式发到群里,还可以将从中外文数据库中查找到的图书、文章、试题等下载后上传微信平台,供需要的读者随时使用。

再次,作为高校图书馆读者主体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使用网络新媒体非常感兴趣。流通部馆员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新颖版式和多样功能,通过采用亲切、生动的趣味语言和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营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咨询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速高效地为读者解难答疑,让咨询服务真正走进读者的心中。

最后,微信平台还可以为大学生读者,特别是那些“因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由于自身的缺陷,担心受到他人轻视而不愿交往”“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交往与归属需要得以满足的场所”。一个生命个体在其最基本的生理与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归属感就成为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微信平台能够让读者在向馆员咨询问题,得到馆员指导的过程中找到心理上的自信,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激发起他们的交往欲望,满足他们的社会归属心理需求。总之,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咨询工作,既可以创新咨询服务的方式、途径,将馆员为读者用心服务真正落到实处,又能够深挖^藏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的效用,因而是高校图书馆和学生读者收获双赢的一个有效手段。

(三)适应读者的心理需求,咨询工作从“心”开始

对馆员自身而言,要做到从“心”开始,需要拥有一颗热爱读者、处处为读者着想的心。相较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组成结构要简单得多,服务对象大都是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读者人数占了图书馆读者人数的95%以上,是图书馆服务的最主要群体。流通部馆员要做好读者特别是大学生读者的咨询工作,应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个体人格,以平和从容的心态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于读者产生平和、温馨心理体验和心理情绪的融洽和谐的咨询氛围,从而为咨询服务的开展造就一个良好的开端。

流通部馆员全心全意地为读者咨询服务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非强制性原则。馆员在服务中应避免推己及人的心理投射效应,在读者未提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主观地把自身的愿望、情感、意志施加到读者身上,强行指导学生,或者超出读者所提问题范围进行过度辅导。这种基于心理认知偏差的强制,只会破坏读者的阅读情绪,使他们对图书馆产生反感和厌恶。第二,现场原则。当场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拖延,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读者解释清楚。第三,激励性原则。鼓励读者阅读对自身健康成长和职业规划有益的书籍,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法规、名人传记和世界文化史等,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分析、判断和行动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结束语

本文尝试从心理学层面入手,探讨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如何创建适应信息时代读者心理需要的无阻碍咨询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始终以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为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从“心”开始做好读者的咨询工作适应读者心理需求;拒绝遥指服务;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把咨询工作真正做到读者心里去;利用智能手机创立微信平台,开启和读者心灵零距离的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刘宇.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流通的版权保护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4.

[2]陈巧玲.智慧时代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图书管理职业规划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 高校 学生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学生的信息量也在成倍增长。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一直以来,各高校尤其是作为文科院校,其普遍使用的是传统人工管理模式,这种方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不少的弊端,如:效率低、保密性差、重复劳动,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冗余文件和纸质数据,并且对于二次查找、更新和维护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

1.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数据库悄然兴起,数据管理电子化已经逐渐进入公司企业的日常办公程序。全国部分高校在这一时期也相继开展了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并且开发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管理软件。就仔细深入分析目前全国部分高校的学生信息化平台建设现状后,发现仍旧存在着如下问题亟待改进:

1.1存在信息孤岛,各部门间有效沟通困难

许多高校在信息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其应用系统大部分是从部门、基层的视角来考虑,人为的割裂了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各部门信息很难做到有效共享,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孤岛。如果想迅速查找某一学生的基本信息、课表、学费缴纳情况等,就必须一一登陆以上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查询,然后对单一学生的信息进行人为的整合,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如果想根据这些信息反向查询到某一个或者某一批符合条件的学生,就根本只能是束手无策。

1.2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软件系统滞后

随着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相关数据的信息量也是成倍增长,这就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根据学生数据量的增长趋势及时配备足够的服务器和存储器来处理并且存储这些数据。然而许多高校的发展现状却是:学生人数在三五年内已经翻倍,学校机房却仍旧是那么一些硬件设施来维持“数字校园”的日常运作。一方面硬件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甚至连定期升级都不曾做到,另一方面学生数据的不断扩大,同时在线访问学校网站和学校数据库的人数成倍增长,这就极易造成校园网不时瘫痪死机,信息系统无法登陆,关键后台屡遭黑客攻击等各种不利局面的发生。

1.3高校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文科院校在引进学生管理人员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看中其学生管理水平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对于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几乎没有。但是“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现状却要求这些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管理人员拥有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同时为在信息系统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答疑解惑。只要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操作中出现错误或者滞后,学校的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停滞,这样不仅耽误了正常工作效率,降低了操作者对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还影响到了整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2.高校学生信息管理新模式分析

纵观目前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是各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面对应用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的弊端,如何高效地整合各部门资源优势,形成单点登录,一键查询的高效学生管理模式成为目前的当务之急。

根据以上各项分析,并且综合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本文拟提出一种新型的高校学生信息化工作平台,通过一套简单的交互数据驱动的门户内容管理系统,来实现对校内多个数据后台的综合管理,并且可以根据不同高校的个性需求,增加或删除各种功能模块,使用一个数据库,一套源程序,通过一个账号创建和管理多个站点,实现资源的高度整合和有效利用。该系统具备了以下几个特征:

2.1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的权责分层

首先,高校各部门应该根据该系统制定出相关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使用手册以及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化的操作流程和处理要求,宣传学生数据的电子化保存、查询、维护和更新等日常工作。其次,针对该系统设定不同等级的用户使用权限,例如:学工部门分管领导可以查询到分管所有学生的信息;辅导员层面则可以查询到管理学生的相关信息并进行部分数据的修改补充;学生层面只能查询到本人的各种信息。同时对于不同字段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写操作的分类,对于特殊数据处理实行分时分段操作,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生积极性。例如奖学金的申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申请,辅导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学工部门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汇总和公示工作,财务部门最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奖学金的发放,整个过程的阶段性进展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申请页面中查询到,这就大大增加了院系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2.2设置合理的功能模块,搭配完善的硬件支持。

目前已建成的信息化平台大都涵纳了学生基本信息、辅助信息、社区信息素质拓展信息等,综合归纳如下:(1)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专业、班级、学号、政治面貌、民族等,由学生在入学初登陆系统填写并交由辅导员审核通过。(2)学生教务信息:包括学生的成绩,四六级成绩以及各类等级考试成绩,学生每学期课表等信息,由教务部门定期更新和维护。(3)学生辅助信息:包括学生的奖惩记录,勤工助学信息、申请贷款情况、各类助学金发放情况、特群学生管理等,由学工部门定期更新和维护。(4)学生住宿管理:包括学生宿舍日常门禁系统管理、宿舍卫生情况、社区各类文化建设活动评比结果公示等,由社区管理人员定期的更新和维护。(5)学生财务管理:包括学生学费缴纳情况、教材购买情况等,由财务部门定期的更新和维护。(6)学生图书管理系统:主要记录学生在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情况,由图书馆定期的更新和维护。(7)学生素质拓展系统:包括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拓展情况,学生个人职业规划,学生个人简历,各类实习记录等,由团委定期的更新和维护[2-4]。

2.3异地及时办公,处理问题更加高效

在系统完善的管理平台建立的同时,根据目前互联网朝“云技术“发展的现状,我们还需设置不同的客户端,便于用户通过不同的客户端随时随地登陆信息平成数据的查询和各类功能的操作。主要的客户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脑客户端。作为最普遍使用的用户端,用户可以在电脑上安装管理系统的应用,也可以直接在校园网门户网页中登陆本系统进行实时查询和相关功能的操作;(2)校园客户端。该客户端主要针对学生群体,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或者没有个人电脑不便上网的同学,即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找到这个客户端,输入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陆到系统中进行相关操作;(3)手机客户端。用户可以自行下载应用安装到手机上,从手机登陆系统,即可随时随地查询相关信息,也很好体现了“云校园”这一新兴理念。

有了这些客户端,辅导员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登陆学生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学生数据的动态查询和各类审核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在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时,辅导员或者学工工作人员也能迅速地查询到某个学生的各类信息,对危机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避免其发生或者恶化。

3.对新模式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为实现以上新型高效的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机制,提高学生管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校各部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3.1领导带头,提高认识[5]。作为学生工作各部门的领导,必须首先提高认识,意识到学生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工程。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工程,牵涉到学校许多部门,投入大,这就要求各部门领导齐心合力整合各自资源,促成统一、高效地学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和日常使用。

3.2加紧引进,优化结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内容决定了高校学工系统需要一批既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的学生工作处理经验,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意识和能力的学工人员。同时要求新型的学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地了解和掌握各项新知识、新技能。

3.3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新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要求校园网有更大的带宽,更强的硬件支持,同时需要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定期更新各项软硬件设施。同时可以引入市场机制,通过与信息化企业的合作,全方位提升本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4.结束语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信息化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新的学生信息工作管理平台也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更新的理念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加快改变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应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更加科学高效地学生信息管理,最终使高校学生工作走上现代化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文,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气象教育与科技.2008(2).

[2]万文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探究[J].管理学刊.2010(10).

[3]赵琴,赵伟强,郝伟臣,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点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

[4]郭金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模式的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09(7).

[5]周国财,秦晓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探索[J].科学与管理.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