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职生 应激源 心理健康课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011-02
一 高职生的主要应激源
1.问题的提出
高职学生正处在从青春期步入成年初期的时间段,在生理完成成熟过程的同时,社会性也在日臻发展。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同,高职学生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但也不容忽视。并且少了高考这道门槛的高职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上所花费的精力要比普通高中生多出许多。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许多高职学生的家长也更倾向于把各类生活问题不过多回避地呈现在子女的面前。然而高职学生尚处在心理延缓偿付期,离社会成熟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面对过多或者程度过深的应激事件还没有应对处理的能力,解决不好就有可能对身心产生影响。
2.应激源的定义及分类
应激源是作用于个体,使之产生应激反应,并处于应激状态下的各种刺激。应激源主要来源于外部物质环境、个体的内环境、心理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从教几年的经历和工作实践来看,高职生普遍面临的应激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压力:主要包括专业并非自己选择,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考证屡屡通不过;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习内容难以理解等。(2)教师压力:主要包括不适应教师的教育方法、怀疑教师不公平公正等。(3)家庭环境压力: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与父母关系不良、家庭氛围不和谐、家人健康状况不良等。(4)人际社交压力:主要包括与同学发生矛盾、交不到朋友、与校外交往过于杂乱等。(5)恋爱压力:主要包括恋爱中情侣双方产生的矛盾、单恋产生的不良情绪、失恋以及恋爱关系过于复杂造成的压力。(6)自我身心压力:主要包括情绪不稳定、意志不坚定、自我统一性混乱以及睡眠障碍等。
3.应激与个体身心健康的关系
应激是一个涉及个体生理、心理、行为等各个方面的复杂过程。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事件总会对人施以影响,如果机体感知到刺激的存在,必然会产生主观的评价,同时引起一系列相应的心理、生理的变化,并通过信息加工对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应激状态是人类不可避免的。适度的应激是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生存与发展均离不开适度刺激的作用,如能力的获得、发展与培养。同时适度的刺激是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机体维持活力,提高效率。但是频繁且高强度的应激对人体则会产生较大的伤害,主要的影响包括: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引发身心疾病、容易引起自杀及其他事故等。
二 基于高职生应激源的心理健康课程设计
1.确立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在高职院校普遍作为一门考查学科开设,其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外,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一种意识。更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会高职学生时刻洞察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调节自己的知、情、意,并更好地去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能够做到这些,那么也就学会了如何合理应对应激源。
2.改进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该时刻把握这一原则,要彻底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加以区分。首先,教师应该深入钻研心理学理论、教材大纲以及各种教学参考书,从而完整、科学地把握专业的心理概念、原理和理论,并能够在课堂上严谨无误地教授;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客观心理事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学生。
教师不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应激源,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一门教会学生调节身心健康的科普学科更不应该犯原则性的错误。科学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要坚持的原则。
第二,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兴奋点。要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切忌将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本身也是消除学生厌学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他就能够学有所得,而学习成果是最好的强化物,当他发现课堂是一个有趣的场所,学习是一种获得成就感的行为,那么厌学情绪也就自动消除了。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包含三重含义:(1)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应该符合大纲的要求,使整个学期或者学年的教学具有完整性。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涵盖学生普遍面临较多的心理问题。(2)在一堂课45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应呈现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在一节课上可能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感悟法、角色游戏法、视听材料穿插法、心理训练法等。然而所有的这些方法都应该围绕一节课、一个主题开展,在看似形散的教学方法之下有着神不散的教学目标。(3)心理健康课教学应该达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整体性的要求。职业学校的教育特点是知识与技能并重,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也应该体现这一特点,课堂的教学应该实现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改善心理机能、提高心理素质和学会合理应对生活负性事件的能力。
3.正确选择教学方法
前面提到心理健康课能够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那么怎样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则要求教师每节课都要合理选择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就以应对高职生各种应激源的主题为例,来谈谈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一,学习压力。可以以角色游戏法导入,让学生以选择社团的模拟游戏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突出才能。感悟法则是基于上一个游戏的思考,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才能是否得到了发挥,如果没有又是什么原因的阻碍。到这里许多学生厌学的原因就自然而然地被归纳了出来。再以讲授法介绍多元智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智能情况,然后运用讨论及心理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制订智能发展计划。针对学习方法有问题而成绩不理想引起的应激问题可以采用讲授法和心理训练法让学生掌握记忆规律、时间分配法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家庭环境压力。家庭环境的压力大多来源于与父母沟通不良、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针对这两个方面来设计教学内容,可采用心理训练法,让学生来画一画父母与自己的意象,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亲子关系,也就能更好地去理解父母。问卷法可以直观地向每个学生展示他们与父母的沟通情况是否良好,同时问卷本身也可以作为沟通的指导原则告诉学生该如何应对各种沟通状况。针对家庭经济不良以及家人身体状况不佳引发的应激可以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教会学生宣泄不良情绪,还可以以讲授法教会他们重组自己的认知,学会在消极的事件中找寻积极的因素从而充满正能量。
第三,人际社交压力、教师压力。这两类应激事件大多都是由于沟通不善引起的,所以设计以有效沟通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就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可采用故事法导入,突出沟通的重要性,再以游戏法让学生体会有效沟通与无效沟通的区别,然后再用讲授法、案例法介绍有效沟通的原则、不同的沟通风格以及学会正确的批判与赞美。
第四,恋爱压力。恋爱压力也是困扰高职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恋爱关系和缺乏恋爱关系都会成为他们的应激源,针对这方面的压力,正确认识爱情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法、讲授法,介绍爱情的类型、爱情的内涵以及真爱的要素,量表法测验每个人的爱情类型,数据法展示男女择偶观以及在感情需求上的差异,认知重组法介绍正确看待失恋。
第五,自我身心压力。自我统一性混乱是高职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他们不了解自己,无法对自己正确定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有着差距与矛盾,因此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等不良情绪和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要让他们合理应对这一应激源首先要教会他们正确认识自己。(1)心理训练法:“我是……”和“我要……”是一个很好的导入,很多学生在这一训练上会花费较长的时间甚至会产生阻抗,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战胜阻抗完成这个练习会让个体对自我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2)量表法也是很好的辅助,借助量表学生可以更科学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类型等,为他将来选择工作岗位提供科学依据。(3)游戏法:自画像、价值拍卖则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认为很重要的特点以及自我价值取向。自我探索这部分内容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因此,需要的课时也相对较多,它也是整个课程中相当关键的环节。
三 结束语
要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具有实效性,能够让高职生学会合理应对应激源除了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以外,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对于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有着更专业的要求,特别是教师识别和引导学生在各种游戏、心理训练中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所以对于教师专业能力和素养的训练也是让心理健康课具有实效性的有效方式。在高职生合理应对应激源问题上仅仅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单一的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这一问题的改善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多方面帮助。作为学校方面建立健全学校心理服务体系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是学生最初的学校也是每个人的港湾,父母家人在孩子经历负性事件时给予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而社会拥有和谐良好的风气和氛围也将避免学生面对一些不必要的应激源。
参考文献
[1]刘瑶、张伯华.心身医学概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200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课 题:济宁学院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SZZX03。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了思路,还为打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的特点,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要求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为必修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来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传统消极心理学提出的。它研究的侧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正向力量,而不是只关注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点明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主张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忽视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取向的研究模式,力图研究和探讨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马丁・赛里格曼博士指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主观层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马丁・赛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2002)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大类:与过去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和安详;与现在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即时的和长久的欣慰两类;与将来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B・L・Fredrick(1998)认为积极情绪有拓延人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消极情绪减少了这一资源,并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
2.个体层面――积极的人格特质
马丁・赛里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对个体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提出积极品质的6个维度及相应的24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包括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开放性、洞察力;勇气,包括真诚、勇敢、坚持,热情;仁爱,包括善良、爱、社交智力;公正,包括公正、领导力、团队精神;节制,包括宽容、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谦虚、审慎、自制;超越,包括审美、感恩、希望、幽默、精神信念。研究表明,人类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3.群体层面――积极的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这是影响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发挥等的社会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基础来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这一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倾向消极价值取向的状况,倡导积极的导向,主张关注人们的自身潜能和优秀品质,致力于使人类更加幸福地生活与发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这容易让人产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心理问题”等等这样的误解。现实是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受“抵制”,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实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服务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宗旨,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创设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活动事件做出积极解释,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发展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 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基本上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预防和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重点放在“问题”上,基本上以消极取向为主,这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帮助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就是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关注学生生命,培养积极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和开发其积极的心理潜质,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现象。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
2.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信息的传授,而是侧重于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体验进而获得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个体有能力决定自我的最终发展状态,并过上一种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上。例如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态度和动机、 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改变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关注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选择大学生个性发展、学习问题、人生定位、职业取向、交友困惑、提升幸福感等方面的主题,从积极的角度解读负性事件,发掘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积极自我悦纳,加强“生命观”教育等。
3.教学方法――开放式、体验式为主
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正向力量的开发,重视积极参与和体验,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尤其是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授过多,体验较少。即便是体验的环节,也有浅层体验多,深层体验少的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强调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积极体验,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内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因此,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途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游戏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达到对心理知识的领悟和技能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情景心理剧、录像演示等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和自我探索获得的东西更容易内化为实际行动,并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
4.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甚至是对立的。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权威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促进,是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不仅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赞赏,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体会自尊的存在。这样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其心理需要;学生才愿意进行积极体验,敞开心扉勇于自我开放、积极探索。
积极心理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辩证统一,强调每个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及自我成长力量。这种理念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和学校的
稳定。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魏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业成就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81-01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始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加之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课堂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即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了学校教育。为了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系统、规范地实施,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通过行政手段大力促使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机制和手段并不完善,选用正确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检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针的有效实施情况,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反馈信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改进,激发和强化教师的工作动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业成就评价,因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课程与教学评价中最核心的、最基本的活动。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概念界定
学生的学业成就,是课程与教学评价主要对象之一。学生的学业成就指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通过测量和评价衡量出来的学生个体所取得的学习结果就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它强调这种结果是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获得的,是学生学习学校教育所提供的课程所取得的成就。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收集关于学生在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的过程中所知和能做的证据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就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信息,包括平时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最终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并对这些信息整理、统计、分析,以此来考察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所发挥的作用,为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依据。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目的
评价目的制约着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必须符合评价目的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目的是:(1)完善课程设计。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评价,可以发现课程设计的优劣之处,为改进和完善课程设计提供依据。(2)改进实施环节。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评价,可以看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欠缺和作用所在,为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提供依据。(3)促进教学实施效果。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的评价,来了解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改进课程的依据。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的广度和深度
广度和深度必须分别符合学生的心理变化范围和年龄水平。广度包含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还有心理障碍、人际关系、生活适应问题等。深度包含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状况的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标准的具体明确性问题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乐于工作学习。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行为特征。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教育学生知、情、意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评价时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避免进行结果性评价。评价方法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目的、广度和深度,评价标准的具体明确性问题。在过程性评价对象方面,要重视评价学生心理的自我成长和情绪控制,在过程性评价主体及方式方面,要综合考虑学生自己、同学、家长、老师的综合评价,在过程性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处理方面,都要有呈现,不能简单的相加,在过程性评价的手段方面,质化评价结合使用量化评价。
综上所述,本文在此提出六种方法:(1)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袋评价法,教师依据教育目标与计划,让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学习成果的档案,以评定其努力、进步、成长情形等。依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目标与计划,让学生持续一段时间主动收集、组织与省思自己近段时间的心理成长,或者心路历程,将其写在卡片上并制成档案袋,以评定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2)问卷调查法,一种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将要调查的内容,并且设计成问卷,让受调查对象来回答,借此收集研究所需材料的方法。(3)情境式评价法,通过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完成操作任务,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方法。(4)协商对话式评价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地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进行评价。(5)访谈评价法,一种质化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巧性,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相关的信息,增强研究的说服力。(6)心理测验评价法,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验量表,测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诊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从而收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业成就评价信息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之前与之后的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测验对比,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课程教育前后的变化内容与程度,检验和评判学生心理能力发展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黄甫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5。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心理危机;干预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使大学生遭受来自社会多元思潮以及就业、生活上的诸多压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巨大困扰。如果大学生心理压力不断积累且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解,很容易因承受能力不足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身心健康遭受重大危害,对校园的和谐稳定也十分不利。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为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从入学教育课程化入手,将心理危机干预前置到新生阶段,以课程化的长期干预,帮助学生排解心理压力,以更好地投身于大学生活。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现难度较大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家庭环境和生理遗传因素外,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均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心理危机会随着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而出现相应变化,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消解,但存在反复的可能,一些自我调节能力不佳的学生甚至会出现恶性循环。心理危机相对隐蔽,旁人很难直接发现并判断,心理患者自身也可能意识不到心理危机的存在。部分大学生即便发现自身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加上讳疾忌医的心理,往往不会告知周围的人或积极寻求帮助,这就给心理危机干预带来了巨大困难。
(二)学生及其家属对问医就诊存在抵触情绪
虽然心理问题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普遍,但相应的治疗机构仍不够专业,数量方面也亟待增加。就高等院校来说,很多不具备心理疾病诊断资质,心理疾病患者只能从专业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方面寻求治疗和帮助。很多大学生及其家属受到传统和错误观念的影响,认为心理问题并不属于疾病,将其划归到精神疾病又惧于来自社会和周围的压力,往往对就诊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仍在成长期,在思想上仍不成熟,慢慢会自然变好。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但忌讳去精神机构进行治疗,而是采取封建迷信等错误方法来解决,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让孩子遭受进一步的心理伤害。
(三)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学生处置困难
心理危机相对严重的学生,存在着自残、自杀等倾向,对于这类学生高校往往以劝返作为处置措施,让学生暂时休学,前往专业的治疗机构接受治疗和帮助,待治疗完成再决定是否返校完成学业。实际上,许多存在相应问题的学生均有着相对复杂的家庭背景,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学生较多,学生在家里本来就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劝返往往难以获得最佳的效果。尤其对于生理性遗传疾病来说,患病学生的家长也多需要照顾,将学生劝返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甚至可能使其走到更为艰难的地步。对心理危机严重的学生处置困难,是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面临的巨大难题。
二、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
新生入学教育是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专门的入学前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对今后需要学习到的知识和课程以及接受的教育内容提前传达,让新生有更加充分的准备走完过渡期。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国防国情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学业发展规划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生活适应教育等,教育的形式包括军训、讲座、班会和主题活动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和内容的入学教育也更多地进入到高校。从表面上来看,入学教育有着多种载体和多元内容,但实际的教育存在学时不足、教育方式枯燥乏味、教育评价不成体系等缺限。入学教育多为走过场,形式主义严重,不能真正地给大学新生提供充分的帮助。实施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建构科学的入学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入学教育教学方式,打造科学的绩效评价办法,能够提高入学教育效果,为新生提供切实的帮助,让大学新生对于大学阶段可能要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完成的事情有提前的、清晰的了解,帮助其做好提前规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能避免问题的挤压带来的心理压力。
三、针对心理危机干预的入学教育课程化设计
(一)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要落实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首先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以系统化的入学教育课程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教育指导,获得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课程设计方面,应当避免知识传授式的设计方案,而是注重课程的体验性,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包括校园知识、安全知识和生活常识等,以情感投入和主动参与的方式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其次,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应避免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将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和帮助者,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情感性。新生初来乍到,难免存在焦虑和恐慌,缺乏目的和方向,通过入学教育课程,由教师发现问题、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方向。此外,在课程评价方面,以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两者结合作为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应将重心落在预防上。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到全体学生,不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患病学生的专门教育,切实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提升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和消解能力。为此,高校应创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为每位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治疗帮助外,为学生提供心理问题咨询窗口,让学生获得及时的帮助。同时,还应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趣味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在不断推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同时,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优化入学教育课程设计和编制,建立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在构建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入学教育课程设计,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其中,打造相应的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应落实到两个层面,即理论基础层面和方法技术层面。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的主要宗旨,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进而落实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开展方式;方法技术层面则是设计课程组织结构与形式,除了确定课程目标外,还要对课程学时、课程具体内容、课程评价方式等进行选择与确定。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应以相应的课程设计为依据,确定新生入学教育的课程目标和课程评价体系。心理危机干预的课程设计,应依据当前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实际需求,做好学时、内容与评价方式等的设计与落实。同时,通过班级为单位的心理小组,打造以班级、院系和学校为一体的三级联动机制,做好新生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首先,各班级成立心理小组,由学校组织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日常的接触和观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院系汇报。院系则委派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若心理危机相对严重,则应进一步报告给学校相关部门,由学校判断危机状态,指导进一步的工作,如,及时进行转介,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尽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产生积极作用。
(三)加大与专业精神机构的合作力度,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专业性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化体系中,心理危机干预主要目标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心理健康意识,在出现异常心理问题时提供心理辅导。具体来说,以大学生的健康个性品质培养为核心,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状态,提高自信水平;了解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表现,懂得如何培养和维护健康的性心理。具体方法有:大学生心理筛查、大学生异常心理问题个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相对专业和复杂,单靠高校自身力量很难有效落实,这就需要与专业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合作,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让心理危机干预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首先,高校可寻求与知名的精神疾病治疗机构的合作,邀请该机构的优秀医生进行校园宣讲,向新生宣讲心理危机相关知识,提升其对心理危机的认知程度。其次,可聘请专业医生定期到校坐诊,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使学生和精神科医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从而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危机状况给予评估,并给出准确的、有说服力的诊断结论,提升危机干预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文5
[关键词] 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课程 单元设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科渗透、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优化教育环境等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机能健康发展的一类教育活动[1]。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它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具有活动性、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感悟性等性质[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情绪辅导、自我意识辅导、青春期辅导和生涯辅导等。这些内容的选择,并不是严格按照年龄特点划分,而是依照学生的即时需求来选择适当的内容,如情绪辅导、自我意识辅导等可以贯穿中小学的每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主体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课程内容。
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活动课程的单元设计至关重要。所谓单元设计,是指为了顺利实施某一具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内容而制订的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内容。
一、确定单元名称
根据单元围绕的话题对其进行命名。单元名称是对活动特定内容的概括,因此应尽量做到表述贴切、新颖别致、通俗易懂。如“认识挫折”话题的单元,可命名为“失败乃成功之母”。
二、主题理论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开展不能偏离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指导,因此在单元设计过程中,应对与主题相关的理论作一番认真的研究与分析。如“品德心理”的主题,教师应对道德发展理论进行一番认真的研究与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过程中的其它环节。
三、确定活动对象
活动课程的对象可以是全班学生,也可以是小组学生。活动对象的确定应以主题的广泛性为依据,若主题只适用于小团体,即不应面对全班学生开展,而要选择小组学生为活动对象;但小组学生的选择要注意分组的标准,如同质、异质小组等。
四、确定单元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活动主题所要达成的目标。活动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可观察评定、可训练操作的原则。即活动目标不能太高太空,而要明确、具体化,切合实际,是可以观察评定、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例如“我们都是好同学”这个单元名称下的目标,若确定为“学会人际交往”就非常含糊,我们可以将目标确定为“促进同学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教育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等可观察评定、可操作的具体目标。
五、选择活动策略与方法
活动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单元主题、目标,结合活动内容、对象进行选择,如:针对小学生,应多选择游戏、讲故事等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策略方法;而针对中学生,则应多选择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等方法引导其体验感悟;高中生由于思维发展较完全,可选择心理自述、讨论等方法。策略和方法的选择经常需要根据活动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定。
六、确定活动时间
每个单元由于主题不同,因此所需要的课时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先根据单元主题的需要,估算整个单元需要的课时量,一般一个单元主题所需的课时通常是1-3节不等;此外,单元内各具体环节所需的时间也应事先估算,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把握节奏。
七、活动程序的安排
这是单元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准备阶段(材料准备、场所规划、人员安排等)和实施阶段(具体步骤)。特别是对实施阶段的安排,应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同时,每个步骤的安排要符合逻辑规律,即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循序渐进,做到既完整又系统[3]。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单元设计,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思考、总结、探索,才能够有力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发展。
[注释]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范文6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设计
(一)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贴近生活,目标具体而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贴近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面对的不同心理问题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小学生的感恩父母,入学新生的环境适应,以及初中生、高中生阶段的人际交往与恋爱问题等。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使这门课更有吸引力,更有意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具体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从而避免大而空的目标和内容。
(二)精心设计活动,使活动形式多样,且具有层次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应避免过多的说教,多以活动为主。但活动内容不宜过多,要做到“精”。活动整个过程及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都要有所考虑。活动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形式过于单一,比如,只是写或是说,这样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对活动失去兴趣。应多种形式相结合,各种形式之间紧密相连,且具有层次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从而达到活动目的。活动形式设计应适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如小学生比较适合以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而不适合辩论赛的形式。
(三)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过程中既要避免活动的时效性,又要避免活动的单一性。要考虑学生是否做过,以及是否对活动感兴趣。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年龄特征,在原有活动设计上进行创新,也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活动设计,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活动的认同感与参与度,同时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设计备用方案。在活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突发因素的出现,如室外活动的设计则要考虑天气因素的变化,如果下雨则应采用第二套方案,使活动设计方案具有灵活性。如实施一个活动方案时,在发现有不足之处时,则可以用另一个活动方案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整体效果,实现预设目标。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注意事项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动和体验是心理健康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做好这两个因素的最大体现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刻。教师应摆正自己的角色,在心理活动中是参与者、引导者与启发者。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活动前参与设计,活动中担任主角,还体现在活动后参与评估。教师积极接受学生在评估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心理活动课程。
(二)合理分配时间,讲好规则,做好示范。教师在控制时间上应灵活把握,不要在某一活动中浪费过多时间,而影响下一个活动,导致整个活动无法完成,无法达到应有的活动效果。在讲解活动规则时,要思路清晰,语言简明易懂。可以自身做示范或请学生示范,这样,更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多进行开放式提问,减少封闭式提问。心理活动课注重的是心理体验与自我表达,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感受,而封闭式提问,其答案具有固定性,这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表达。在学生不断地表达与倾诉中,可以不断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
(四)多关爱鼓励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甚至自卑,在言语表达中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与支持。提高其自信心,使其敢于表达自我,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在活动中多用表扬与赞美的语言,使学生增强愉悦感与自我效能感。
(五)教师将积极乐观的情绪带进课堂。心理健康活动的活动气氛对于整个活动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将积极乐观的情绪带到课堂之中,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从而避免消极的情绪对活动氛围的影响。同时,教师应注意在活动氛围出现压抑时,及时调整,促进良好活动氛围形成。教师的言语应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使课堂气氛更愉悦。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讲笑话、演小品的方式调节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