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1
警惕“造城运动”后果
城市新区本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实践中,不少新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看,城市新区在疏解中心城区的过密人口、转移过多过重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等方面,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但当前城市新区无序扩张,特别是一些地方违背城市发展规律大搞“造城运动”,由此出现的问题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新区无序扩张降低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一些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动辄“国际化”、“大手笔”,投巨资搞行政中心、体育馆、歌剧院、大草坪、人工河湖等表面建设和景观工程;热衷高档房地产开发,抬高了农民、大学毕业生进城落户门槛;产城融合不够,产业同质化、低水平扩张比较普遍,对能源资源要素依赖严重,发展的协调性和持续性难以保障。
新区无序扩张加剧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一些城市新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动辄几十平方公里甚至几百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远远超过国标上限。有的为了做大城市用地规模,还随意编造人口规模。受错误观念驱使,城市新区大广场、宽马路比较普遍,低密度房地产和花园式工厂随处可见,土地闲置、浪费问题突出。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随意设立城市新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严重影响地区生态环境。
新区无序扩张冲击耕地保护红线。
一些城市新区规划预留建设用地空间过大,甚至突破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影响耕地保护目标的落实;一些地方后备耕地资源枯竭,仍然安排大规模新城建设,导致耕地占补平衡难以落实,占优补劣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人为挖湖造景,造成实际耕地面积减少,冲击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新区无序扩张潜伏经济金融风险。
一些城市新区主要靠土地出让金和土地抵押融资解决巨量的城建资金缺口,有的甚至不惜以土地违规抵押融资,出现“多征地——出让或抵押以筹集更多建设资金——扩大城市用地规模——继续多征地”的恶性循环。由于后续投资和债务偿还主要依靠预期土地出让收益和扩大征地规模,其潜伏的经济金融风险不容低估。
新区无序扩张影响社会稳定。
一些城市新区建设时间集中,征地拆迁规模大,安置补偿有困难,同时违反征地程序、强制拆迁、拖欠农民社保、强迫农民上楼等情况时有发生,损害了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型城镇化应当是以人为本、造福国民的城镇化,是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城镇化;是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是因地制宜、各得其所的城镇化。显然,城市新区建设发展中的种种乱象,是同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城市新区不仅不宜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平台,任其扩张还会严重干扰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下非常决心,用非常措施
当前城市新区扩张,已由过去以东部地区为主,转为东中西各区域齐头并进;绝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批准设立,其中又以省级、市级政府批准为主。究其原因,既有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又有有关方面协调不力、监管失位等管理问题。治理城市新区无序扩张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要厘正城镇化发展导向。
城市新区发展过多过滥,从根本上说,是地方政府崇尚GDP和政绩考核注重GDP的结果。城市新区与老城区相比,土地开发成本相对低廉,这使一些寄希望短期内上速度、出政绩的地方领导找到了“捷径”,而无视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一次性获取几十年收益的土地出让机制,又客观上助推了这种短期行为;城市新区户籍人口较少还可减轻公共服务负担,这也为“重物轻人”的城市发展理念提供了土壤。因此,治理城市新区无序扩张问题,需要从改变GDP至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入手,使城市发展真正回归到服务和促进人的发展这个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范畴内,自觉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切实纠正短期行为。
要改变城市土地财政依赖。
在现行财税体制下,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是事实,这使得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收益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新城建设一定程度上获取了舆论的同情和理解,具有某种“正当性”。但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城市建设模式不可持续,未来推进城镇化发展,如何减少土地财政之弊,防范经济社会风险,是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除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外,还要着力理顺政府与企业、当前与长远的土地利益关系,在坚持和完善土地出让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土地收益获取方式,优化土地收益支出结构,促进地方政府从实体经济发展和税收中获取稳定收益,减少卖地冲动,从源头上抑制城市新区过快扩张。
当前城市新区无序扩张,也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全、管控不力,导致地方各行其是、恶性竞争的结果。从世界范围看,严格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不仅不会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而且是保障市场正常运转、确保生态经济安全的必要手段。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快制定国土规划,弥补顶层空间规划的缺失;从全域国土出发,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空间经济分析,明确国土空间集聚开发、分类保护和综合整治“三位一体”战略格局,确定国土重点开发轴带,拟定城市群和各级各类城市的规模布局、用地标准和开发强度,为区域发展、土地利用、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基础和指引。同时,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城乡各类用地的整体管控作用,严禁随意修改规划,确保各级各类城市新区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要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为了推动城市新区加快建设,城市政府往往在土地征收、用地供应、税收征管等方面给予城市新区各种政策优惠,这导致城市新区普遍成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薄弱环节。为此,要以城市新区为重点,加强节约集约用地顶层设计,从规划管控、标准控制、监测监管、考核评估等各方面完善制度,从扩大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覆盖范围、全面落实经营性和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税收准入门槛等各方面健全机制,严禁违反国家土地政策随意出台优惠政策,形成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体系。创新用地管理制度,加强城市用地总量调控,将新增用地年度计划安排与吸纳人口数量相挂钩、城市新区用地规模扩大与老城区存量用地盘活利用相挂钩,引导城市新区节约集约用地。
要切实维护群众土地权益。
针对城市新区征地开发中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要在严格土地规划计划管控的基础上,与城市政府财力相适应,合理确定征地规模。同时,严格执行征地程序,严禁以预征等名义圈占农民土地;依法依规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足额发放征地补偿费;探索建立多元化安置途径,探索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征地、和谐建设。
要加快形成城市新区监管合力。
针对城市新区分散管理、监管乏力的问题,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减少政府对城市发展的行政推动和人为造城,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简化城市新区审批层次,可考虑只保留国家和省级政府两级审批,并严格审批条件和论证要求,扩大公众参与;建立信息化监管网络,以土地综合监管平台为基础,实现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全覆盖、全流程监管;加大土地执法督察力度,实行专项集中整治与常态化执法相结合,严肃查处城市新区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2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规划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于1980年由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首次提出。1983年由五大洲多国官员、科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对全球发展与环境问题进行了三年大跨度、大范围的研究,于1987年出版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1987年后便被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广泛接受,并逐渐作为全球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Agenda 21,1992),至此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也逐步开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实现城市由不协调剑协调、由非可持续剑可持续的变化过程。它包括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和制度系统的可持续。其中,环境可持续性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性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性是目的,制度可持续是保障,四者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性的关键(城市生态规划是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居聚,其既要最佳利用地域内的有限资源,又要保护其美景度和丰富度。目前,城市生态规划的逐步拓宽,工作领域覆盖到从宏观城市整体环境规划到微观的细部环境设计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城市总体景观、城市区域景观与城市局部景观等三个层次。
2.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城市规划途径
可持续城市意味着在现代观念的基础上实现一种价值转换,城市建设更关心对自处环境承担责任的生态价值观,关心所有生命的神圣性和后代人的福利。可持续发展对规划方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就此众多景观学者提出了可持续生态城市发展的相关途径。
美国学者认为城市的无序蔓延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因为将土地的潜在经济价值置于生态过程之前所致,率先提出环境优先思想(Honachefsky,1999),主要包括:
(1)重新恢复总体规划的核心地位,不应过分依靠区划来确定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开发;(2)在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应将生态置于先行考虑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和开发规划; (3)对环境状况进行长期的科学监测,建立适合当地的生态指标,从而对自然资源的健康予以评估和监控; (4)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辅助规划决策;(5)将各个方面的利益主体和人员纳入土地利用决策当中来,尤其对何种环境应该受到保护予以协商。
而通过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定义的理解,以及相互间关系的进一步解释,我国学者也针对中国的快速城市化问题和国土生态安全,从自己角度对城市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如廖日红等(2006)人《在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一文中提到几点原则:自然优化原则、多样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生态美学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俞孔坚等从概念到方法及实施途径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战略(俞孔坚,李迪华等,2005),其强调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空间格局与景观战略,就此而提出十大规划战略,主要包括:(1)就是要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2)保护和恢复城区和城郊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3)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4)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5)溶解城市;(6)开放专有绿地、完善城市绿化系统;(7)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之树;(8)非机动车绿色通道;(9)林网建设;(10)建立乡土植物的繁育之地。
由以上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城市开发的真正难题在于其开发模式并不是本身,适当的地方进行适当开发才是关键。只有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才能实现城市建设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它强调不是将土地保护与发展孤立或对立起来,而是充分考虑土地开发、城市增长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需求。因此,不同于传统的开放空间规划途径,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规划途径被认为是先见性而非反应性,系统性而非偶然性,整体的而非零碎的,多权限而非单一权限,多功能而非单一目标,多尺度而非单一尺度。
3.讨论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经过了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后,对于人地关系的客观发展态势和规划的主观意识走向有着深入思考。但我国的人情、地情以及主观意识较之十分不同,但却正在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人地关系危机的现实。而我们不得不意识到无论是何种目标为前提得可持续规划模式都是非常困难的,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规划得非绝对的、非唯一的,其既非经济决定论的,也非环境决定论的,它具有多样化、可替代、可辩护可选择等特点;再者由于环境对发展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规划导致规划中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
现代可持续型生态城市强调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规划手段建设优化景观格局及过程,减轻热岛效应、水资源耗竭及水环境恶化、温室效应等环境影响,旨在达到物理形态、生态功能和美学效果上的创新,遵循整合性、和谐性、流通性、活力、自净能力、安全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等科学原理。因而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探讨绝非追随时髦概念和照搬国外理论,恰恰在于为中国人地关系危机所迫,对于重新审视中国国土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了重要借鉴。。
参考文献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3
――
对于荷兰建筑师、新媒体艺术家马克・范德奈特(Mark van der Net)来说,的“群众路线”与他所信奉的设计哲学完全不谋而合。从可以自己亲自动手定制的建筑“隐居小屋” 系列(The Hermit Houses),到线上公共信息平台“开源城市”(Open Sources City)和互动城市探索装置“玩转城市”(Play City),马克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强化设计使用者的参与性和主导性,使他们不再是一个设计的受众和目标群体,而转变为参与其中的设计者,可以说是在设计领域真正实现了“走群众路线,让群众当家作主”的伟大目标。
在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智慧点亮城市”模块中,作为主宾城市嘉宾被邀请的马克将带来《开源城市》(OSCtiy)与《玩转城市》(Play City)两个作品与中国观众见面;同时通过“翻修历史建筑”工作坊,与中国的设计才俊们一起共同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未来城市空间与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全新可能。
作为视觉的数据
在大型城市建造游戏《模拟城市》(Simcity)中,玩家可以扮演一个城市的决策者,掌控城市的综合信息、资源分布与未来发展。如今,这种“市长的权利与视角”似乎已经可以不仅仅停留在虚拟的游戏中。在马克所创立的免费在线平台OSCity(Open Source City)中,每个普通市民都可以分享到城市的信息资源,以市长的视角来审视生活中的真实的城市。
在马克看来,科学技术正在挑战现有文化结构的同时,也深受其影响。OSCity的想法便来源于这样的疑问:“我们如何借助全新的信息技术来改进对于城市空间的认知方式,并在城市规划中创建一条解决复杂空间问题的新路径?网络文化又将如何启发和作用于真实的空间中?”
在OSCtiy的平台上,人们可以通过地图上不同的色块标记,直观地看到荷兰公共空间利益、防海堤坝、文化遗产、空置办公建筑、能源效率等方面的不同现状和历史变革。在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便捷的铁路交通和森林、水源面前,人们如何选择性聚居,这些因素又如何反射到房价之中?在哪些区域生活的人们可以享受到步行、骑行就能到达商圈与学校的愉悦体验?占荷兰办公建筑数量15%的空置办公建筑是否可以用来容纳未来持续增加的城市人口数量?在城镇的变迁中,哪些历史建筑得到了保留或改造,什么人正在使用它?
通过一张张承载着分类信息的GOOGLE地图,这些问题被一一呈现出来。其数据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机构的开放信息,另一部分则基于大量网站的数据整合。它们所呈现的,是一个新的信息处理方式:在这里,人们不用去阅读复杂的社会学报告或者数据分析表,所有的数据以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面前,有助于人们快速得到一个对于城市、国家的宏观认知。与其说OSCity是一个完成了的作品,不如将它看作一个新生事物的开端――它代表了未来空间规划的模式:通过开放的信息平台,让市民集体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毕业于埃茵霍芬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Eindhoven)建筑学专业的马克认为,建筑是一门关于背景的艺术,如果过于注重建筑自身的美感,就会导致问题的出现,而城市规划更是如此。“城市本身只是一个促使那些有价值的事件发生的空间,一份设计精美的城市规划蓝图未必能给城市本身带来利益;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来,才是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趋势。”马克如是说。他的这一见解也可以被视作新一代荷兰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师的共同主张:回归市民的基本需求,创造更大的共同利益。
要理解马克的理念脉络,先要从荷兰的城市规划历史谈起。纵观荷兰的历史便可以发现,荷兰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由人工规划出来的国家,空间组织和城市规划在荷兰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13世纪,有三分之一国土面积低于海平线的荷兰就已经开始了它壮阔的“围海造田”之路,目前荷兰18%的国土面积是靠人工填海构造出来的,寸土寸金的国土面积、超过日本的人口密度和随时可能被海水淹没的危险,也可以充分解释荷兰在城市规划中所体现出来的杰出前瞻性和严苛程度。正如马克所说,“在荷兰实施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需要征得不同党派、政府部门和利益集团的支持――有时候甚至要经历数月的公共讨论。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的实施与进程,但同时也提升了荷兰设计师的整体水平。”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二战后的重建工程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荷兰的城市规划能力,为诸多极富创造性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提供了理想的沃土。像中国新央视大楼的设计者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这样“胆大包天”的建筑大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至今为止,荷兰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品质最高的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建筑。然而,城市不是“怪异建筑”和夸张建筑设计师的露天展场,荷兰也早早就出现了对现代主义建筑“空洞乏味、缺乏温情”的指责。无论是否蜚声国际或者名垂青史,市民的喜欢与否才是衡量建筑物品质的最终准则――这一意识才是荷兰城市规划与空间组织领域中最值得尊敬的伟大贡献。
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荷兰在城市规划中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荷兰人民有着深刻的“土地所有权应服从社会义务”的意识,这是荷兰另外一个令欧洲其他国家羡慕的优势。马克的设计理念中也顺应了荷兰的这一传统,甚至可以说,OSCity正是想更好地推行这一主张。“在荷兰,多数党派(或者政府官员、普通市民、NGO、商人)都有着对周边社会环境的足够了解与理解,以及影响政策、捍卫自己利益的规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极高的民主意义,但是有时也让荷兰看起来像一个大市场(或者战场),而不是一个人们共同居住的国家。OSCity的哲学是让人们意识到共同分享资源的力量。人们应该将共同体的利益视为一个整体,每个人可以从他们贡献利益的地方获得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从整体中攫取和瓜分它。也许,这才更接近民主的本质。”马克如是说。
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
有许多方式可以视觉化我们生活的城市,而OSCity倾向于对那些复杂的问题作出最简单化的呈现,并希望受众通过自己对于信息的验证与认知,最终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所以,OSCtiy的界面非常简单,对于数据的处理也只是粗略的。但它所关注的问题,例如能源利用效率、文化遗产和公共空间利益,却是荷兰或者欧洲语境下最为凸显和尖锐的。
例如荷兰空置办公建筑、废弃工厂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历史建筑的翻新和重新利用也一度成为城市规划中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荷兰大城市都制定了或多或少的大型城市重构项目计划,但至今荷兰仍拥有15%的闲置办公建筑,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些闲置的办公建筑一般是在高速公路旁建立的特定大型政府或企业建筑,相较于市中心那些交通、设施便利的办公建筑,较难为其他中小型企业二次利用。如何应对这一状况?OSCity展示了分别对其进行价格优势竞争(使其价格远低于普通办公建筑)、或进行住宅改造的可能性。针对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样的问题也很可能会在未来10年的中国出现,马克也将在此次北京设计周的工作坊中与中国设计师就荷兰的经验与挫折进行讨论和分享。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成熟和受众的增多,线上平台OSCtiy正着重在向提升信息的精确性和实用性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实用工具将陆续推出,这也意味着人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还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应用。OSCtiy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野心,是建立一个涉及到空间组织以及城市规划中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公共互动平台,助力从网络城市(Network City)到城市网络(City Network)的转变。特别是在发起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调研和考察项目方面,马克希望OSCtiy可以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4
战略环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最终将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针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当前我国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形式。我国目前的规划环评,与国外有很大区别。国外基本上是在大规模建设、快速发展阶段已基本结束后才开始,是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进行的,环评主要集中于比较直观、简单的土地利用、城市和区域空间规划、道路交通系统等方面。而我国处于经济快速上升期,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未来将同时面临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问题,使得情况更繁杂。因此,中国的规划环评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开展战略环评的全过程来看,主要问题表现为:评价体系不完善、部门职责不顺畅、介入时机不明确、相关政策不配套、跟踪监督不落实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观念创新
转换长期以来“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转变环境保护阻碍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牢固树立预防为主、源头控制、依法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观念。目前在很多地方规划环评步履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观念尚未转变。战略环评并不是对规划的批判或否定,而是要将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地纳入规划,将其作为区域发展的前置条件,引导整个地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环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最终将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但是人们这种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需要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公众能主动参与对战略环评的监督。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包括法制和管理两个层面。
从法制层面来看,要逐步完善环境法制,强化执法手段。首先要加快推出《规划环评条例》,抓紧调整和修改不合时宜的法规,补充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和硬约束力的法规。与此同时,一些配套政策也很关键,措施要具体,文件要及时。其次,明确国家环保总局及各地方环保局在环境执法中的绝对权利,必要时联合地方政府,调动警察等国家机构。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最后,建立和全面实施官员环保政绩考核和问责制度,对重大环境事故必须依法追究有关官员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战略环评不仅要跟踪监测,而且要延伸效果评估,使其成为与GDP地位相当的考评标准之一。
从管理层面来看,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进编制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篇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立法或文件形式,根据不同规划类型,要求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在规划编制经费预算中拿出一定比例的环评专项费用,以确保规划环评工作的顺利开展。规划环评单位原则上应为独立的、具有一定资质水平或业务能力的研究单位,不应是规划编制部门或其下属有关企事业单位,以保证规划环评报告的中立性。其次,加强环保部门对规划环评的审查。对于综合性规划环评,必须由各级环保部门依据环评法要求,单独组织专家论证并将论证结果提交规划最终审批部门,未经环保部门审查的规划不应予以审批,对于专项规划环评,应邀请相关领域的环保专家参与规划方案论证、中期审查、最终评审等环节,最终评审意见中必须将环保意见单独列出。应明确提出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审查的综合性规划目录清单,除特殊情况外,将绝大部分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查交由地方环保部门完成。最后,国家环保总局应大力推进规划环评试点,“以点带面”,组织一流专家对“两高一资”产业、重点区域和流域、能源基地以及快速城镇化地区综合性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政策建议。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规划环评的顺利开展,应加强战略环评的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依托高校和科研单位,组建专门的规划环评研究中心,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环评研究体系;组织开展战略环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大规模培训,出版相关学术刊物,介绍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经验;发挥媒体作用,发动群众监督,明确社会各界可参与到战略环评的重要环节中,并最终公开战略环评报告,使战略环评透明化;加强跟踪监测,对战略环评的实施效果进行反馈及评价,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和理解,共同推进战略环评。
技术创新
根据我国现有规划体系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今后我国战略环评应以国家综合功能区划的各个功能区为基础,重点围绕综合性规划,针对国土空间的整体性开发部署进行全面评估,优化和协调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开发建设时序,以此为核心,综合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生产力布局,分析和识别环境敏感行业和环境敏感地区,提高规划环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立足于我国区域背景及经济发展现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环评方法体系。既要根据我国当前规划体系基本构架和特点,同时也必须考虑其未来变化,把握规划实质及其产生环境影响的关键机制,及时调整现有规划环评体系和评价重点,尽早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做好技术储备。还要关注规划替代方案的评价和选择。对规划可能存在的时间长、范围广的累积环境影响也要给予重视。另外。还需对实施缓解措施后,存在的剩余环境影响进行估算,得出最终的环境影响结论。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街道活力;网络数据;街道绿化率;上海五角场
1. 引言
街道是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共活动空间,也是联系城市各种功能的纽带。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道路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居民出行条件,但在道路规划设计中,以机动车为主导的方式使得道路的交通功能越来越突出,反而忽视了人的使用。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引导下,重塑街道人本属性尤为重要,那么哪些要素会影响人群使用街道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0 世纪初,简雅各布斯认为长度短、行人多、功能混合、建筑多样是影响街道活力的4 个基本条件[1]。扬盖尔从功能混合、开敞空间等方面分析对街道活力的影响[2]。戈登卡伦认为城市街道空间的多样性将带来生机与趣味[3]。
国内学者基于大数据对街道活力作了相关研究,探索街道活力与各活力因子之间的关系,但研究尺度较为宏观,本文选择数据更为精细的人群定位数据,以及增加街道绿化率、街道可达性等量化分析指标,从中微观尺度探索影响街道活力的因子以及影响程度。
2. 研究范围与数据 2.1 研究范围
本文选择上海市五角场及周边区域为研究范围,研究范围北至殷行路、南达周家嘴路、西至逸仙路和曲阳路以及大连路、东临军工路,面积约35.08 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内有“江湾-五角场”商业中心,黄兴公园、杨浦公园,以及不同年代的居住社区,整体空间形态丰富、街道类型多样,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对象。
2.2 研究数据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包括街景图片、互联网地图兴趣点(POI)、某互联网LBS定位数据、建筑轮廓及高度数据,数据时间为2019 年5 月。
(1 )道路路网
通过在线地图网站爬取研究范围内的矢量数据,并在Arcgis中经过制图综合与拓扑处理得到优化的矢量数据,然后结合百度地图对缺失的道路网进行补充,最终参与研究分析的道路路段有692 条。
(2 )地图兴趣点(POI)
采用百度地图API功能,通过编程进行网络爬取,获得与城市街道活力相关的兴趣点,总计10381 个,涉及餐饮、体育休闲、公共设施等不同类型。
(3 )街景图片
本文采用百度地图街景数据,利用网络爬虫方法对同一条街道每隔50 米的间隔,进行东、南、西、北4 个方向街景图片的抓取,图片像素大小为850*490 ,共抓取有效图片7716 张。
(4 )某互联网LBS定位数据
数据来源于某互联网公司人群出行LBS(Location-Based Service)数据,数据空间尺度为25m。该数据记录人群的位置信息,可以用来表征街道活力。通过爬虫技术获得2019 年5 月11 和5 月12 日的数据,这两天分别为周六和周日,天气晴朗,适宜外出。考虑到上海居民周末外出习惯,本文选择这两天14 :00-19 :00 时间段每隔1 小时的人群定位数据。
(5 )建筑轮廓及高度数据
建筑轮廓及高度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的矢量建筑信息,通过数据爬虫抓取,获得研究范围内共计17164 栋建筑矢量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指标体系构建
街道活力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街道上开展活动的人的数量多少以及开展活动的丰富程度,其外在特征为某条街道人口密度的大小,内在因素是影响人群聚集活动的构成要素。
本文根据研究区域的数据可用性与街道特征,利用互联网定位数据表示街道活力,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交叉口数量、街道特征(宽度、长度)、街道绿化率、周边土地开发强度、街道功能密度、街道功能组合和交通可达性。
3.2 指标体系量化方法 (1 )街道人口密度
街道人口密度反映街道活力,本文选择休息日14 :00-19 :00 每隔1 小时的数据取平均值来反映街道人口密度。具体做法是将每条街道一定缓冲区范围内,不同时间段人口数量的平均值除以街道长度,以去除街道长度对结果的影响。
(2 )街道类型
街道两侧兴趣点类型代表着街道的功能,本文对街道中心线进行100m缓冲区分析,统计每条街道不同类型兴趣点数量占比。若某类设施占比超过50%,则定义该类设施类型为街道的主导功能;若设施占比均未超过50%,说明该街道主导功能不明显或功能较少,则为其他街道。按照上述规则可分为生活型街道、商业型街道、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型街道、其他街道。在计算之前需要对各类兴趣点进行数据处理,处理方法是将某街道该类兴趣点总数除以研究范围内该类兴趣点总数。
(3 )街道交叉口密度
街道交叉口密度表示一个街区道路相交的数量,反映了街区尺度大小。其计算方法首先是将每条道路相交的点计算出来,然后计算每条道路一定范围内相交点的数量,最后除以每条道路各自范围的面积。
(4 )街道绿化率
街道绿化率可以反映街道品质。本文借鉴郝新华关于街道绿化的研究,通过 python 编程计算街景照片绿色像素点数量与总像素数量的比值,从而得到街景照片的绿色比例。
(5 )街道功能密度
首先计算出每条街道两侧缓冲区范围内兴趣点总数,再者计算每条街道的长度,然后利用兴趣点总数与长度比值来表示街道功能密度。缓冲区距离结合研究范围内的街道宽度确定为50m。
(6 )街道功能混合度
街道功能混合度指街道周边不同类型兴趣点混合程度,可以采用信息熵公式进行计算,具体公式如下:DI=-∑P(i)log(2,P(i)) (i=1,2,..n),式中n表示本次研究兴趣点类型总数,P(i)表示某类兴趣点占所在街道兴趣点总数的比例。在计算之前首先需要对各类兴趣点进行数据处理,处理方法是将某街道该类兴趣点总数除以研究范围内该类兴趣点总数。
(7 )周边地块开发强度
周边地块开发强度是指街道两侧地块开发强度,本文采用街道两侧150m缓冲区范围内建筑总面积除以缓冲区面积表征该项指标。
(8 )交通可达性
交通可达性包括两个指标,一个是从街道中点到最近的地铁入口的距离,另一个是街道内公交站点密度。
4. 研究结果
4.1 街道活力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1)街道人口密度分布
基于互联网LBS定位数据得出休息日14 :00-19 :00 每隔1 小时的人口分布密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五角场商业中心、控江路紫荆广场、国和路中原城市广场人群聚集度较高,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居住社区公共中心的人群聚集度次之。在Arcgis中采用空间相交聚合的方法将人口分布密度连接到对应的街道,得出街道人口密度分布图。
(2 )街道类型分布
根据兴趣点的分析,研究范围内包括四种街道类型,其中居住型街道数量最多,占比71.12%,主要分布在各居住社区的周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型街道占比7.5%,主要分布在几所高等院校周边以及新华医院、长海医院周边;商业型街道占比21.24%,主要分布在五角场商业中心、江湾体育场、紫荆广场周边;其他街道占比较少,主要是五角场商业中心的商住混合街道、江湾体育场周边的体育与居住混合街道,以及高等院校周边教育与居住混合的街道。
4.2 街道活力构成因素分析
为研究街道活力构成因素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程度,可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参与分析的街道为设计时速小于等于40km/h的生活型街道、商业型街道、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型街道。回归计算公式如下:LNpi=β0+β1* denroai +β2* visgrei +β3* gondeni +β4* gonpi +β5* farroai +β6* busdesi +β7* len i +β8* wid i,式中回归变量LNp为某条街道LBS定位人口密度的自然对数,因变量中busdes表示可达性、denro表示街道交叉口密度、farroda表示周边地块开发强度、wid表示街道宽度、visgre表示街道绿化率、gonden表示街道功能密度、len表示街道长度、gonp表示街道功能混合度,i表示第i条街道。
总体而言,街道功能混合度和功能密度以及交叉口密度对不同类型的街道活力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周边土地开发强度和交通可达性对街道活力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街道绿化率对街道活力呈现负影响作用,原因可能是商业中心及商业广场需要更多的硬质铺地供人们驻足,以及新江湾城道路整体绿化率相对较高,但人群密度较低。
5. 结语
本文采用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对影响城市街道活力的因素进行逐一评价,通过数据定量分析方法得出各因素对街道活力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街道功能密度、街道功能混合程度和街道交叉口密度对城市街道活力有很大影响,这符合“小街区、密路网”的理念以及土地使用的功能混合,在规划设计中营造开放式、混合功能的街区将有助于提升街道活力。
参考文献
[1]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50th anniversary edition)[M]. New York: Sources Toronto Canada, 2009.
[2] GEHL J. Life between buildings[M]. Covelo: Island Press, 2003.
[3] 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城市建设广场建筑规划设计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一、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荡荡,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难怪有西方友人对中国迟迟不改几千年沿袭下来的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的建筑风格很不理解,并为之大发感慨。他认为建筑是人们赖以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对解放思想能起到目染耳濡的作用。可喜的是在广州率先引进世界兴起不久的新潮流、新模式——广场建筑,以全方位开放的姿态来面对市场经济新时代,为广州迈向完全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就新篇章。这很值得各地城市学习和借鉴。
建筑添上“广场”二字,意味着向传统建筑的深层次挑战。建筑设计专家如是直言: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而广场建筑向人们展示的则是一派全新的景象,走出了一条环境设计取代建筑设计的新路:在同一环境里,它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亭台楼阁、有主体广场、有主次道路、有绿树草坪、有喷泉水池,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房屋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仍然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广场建筑在设计上,要求融古典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手法为一体,融民族特色与异域风情于一炉,尤其是在外墙装饰上,要采用多种装饰材料和技术,如马赛克或花岗岩饰面、玻璃幕墙、绿色生态墙相结合,打破现在流行的饰面材料单一、一统到底的建筑外观,做到既庄重又典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得益彰。
巴黎人以巴黎为自豪,因为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除监狱和公墓外,一切都是完全开放式的设计,人们能够充分共享阳光下的空间。勿容置疑,广场建筑能在宏观上引导城市建设,又能在微观上调节人们的情趣。一位建筑设计专家颇为自信:广场建筑将会风行一百年。
建筑水准的高低是城市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广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硬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也耸立起一大批令人瞩目的高层建筑。然而,这些建筑或因场地有限,或因资金不足,或因设计风格的不同,或多或少与完全意义上开放式的广场建筑在观念上有区别。相比之下,开放的建筑更显得文明与进步。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城市寸土寸金,留那么多广场岂不浪费?或云:建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有那么多资金和相应的技术吗?其实,这些都不成问题。如广场主体建筑向空中发展,地盘自然也就宽了;再如只要政府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把众多的建设单位、房地产公司和广大市民手中的闲散资金融合起来,把国土规划、设计、建筑力量综合利用起来,就能刮起城市广场建设的旋风。让我们的生活空间亮丽起来,多一点绿树红花,多一点蓝天白云。
二、城市广场定义及其分类
(一)城市广场的定义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
1、古代城市广场
“广场”一词源于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场所,其特点、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场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城市广场已成为城市的“心脏”,在高度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雏形。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空间最大程度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单独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部分。
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原因,我国古代城市缺乏西方集会、论坛式的广场,而比较发达的是兼有交易、交往和交流活动的场所。《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对市场在城市中的位置和规模都作了规定,而且这种城市规划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和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附近还有妓院等。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
2、现代城市广场
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出于商业目的而冠名为“××广场”,则不应纳入城市广场范畴。
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可见,城市广场是指城市中供公众活动的场所。
(二)城市广场分类:
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功能。
1、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人一般不得入内。
2、交通广场。一般是指环行交叉口和桥头广场。设在几条交通干道的交叉口上,主要为组织交通用,也可装饰街景。在种植设计上,必须服从交通安全的条件,绝对不可阻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多用矮生植物点缀中心岛。例如广州的海珠广场。在这类广场上可种花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要求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也可设置喷泉、雕塑等。交通广场一般不允许入内,但也有起街心花园作用的形式。
3、商业广场。当代交通拥挤,采取人车分流手段,以步行商业广场和步行商业街的形式为多,及各种集市露天广场形式。
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
三、广场的大小和周边建筑的规划设计比例
1、城市广场的面积。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漂亮、越大越气派,那是错误的。大广场不仅在经济上花费巨大,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同时,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维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1~2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3.0~4.0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和应满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观赏要求方面还应考虑人们在广场上,对广场上主体建筑有良好的视线、视距。在体形高大的建筑物的主要立面方向,宜相应地配置较大的广场。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国别广场名称面积(公顷)
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39.6
大同红旗广场2.9
太原“五一”广场6.3
天津海河广场1.6
郑州“二七”广场4.0
外国庞贝城中心广场0.39
佛罗伦萨长老会议广场0.54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1.28
巴黎协和广场4.28
莫斯科红场广场5.0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政广场0.60
意大利罗马市政广场0.40
美国纽约济克非勒中心广场0.60
2、城市广场与周边建筑。广场与周边建筑的比例尺度首先要说是没有定式的。例如,天安门广场的宽为500米,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高度均在30~40米之间,其高宽之比约为1:2左右。这样的比例使人感到开阔。但由于广场中央布置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喷泉、灯柱、栏杆、花坛、草地,特别又建立了纪念堂,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四、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即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城市广场的使用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现代广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1、广场要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
2、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
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
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三)效益兼顾原则
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因此,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首先,城市广场是城市中两种最具价值的开放空间(即广场与公园)之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空间和枢纽,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起着当地市民的“起居室”,外来旅游者“客厅”的作用。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感染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魅力的开放空间。城市对这种有高度开发价值的开放空间应予优先的开发权。
其次,城市广场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空间形态、立体环境设施、园林绿化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珩接等方方面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时刻牢记并处处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兼顾的原则,切不能有所偏废。厚此薄彼,往往顾此失彼。如某市火车站广场由于规划不合理,结果造成交通拥挤、排水不畅,雨天泥水地,晴日灰满天,环境污染严重,市民怨声载道,游客望而却步,极大的损害了城市形象。
再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要克服几个误区:一是认为以土地作为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的回报是一条捷径。二是广场越大越好。三是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建房、卖门面的利益;而政府则应着重考虑增加绿地、建设广场和公园,改善旅游、购物、休闲和人居环境。
(四)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
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组织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
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版权所有
要切实实行规划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234页。
[2]洪铁城·《城市规划100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58页。
[3]罗苑龙·《关于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几个注意点的探讨》,中国工程咨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