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文1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530600

【摘要】当今社会化学的发展已成为众多学科的重要基础,文章从化学与生活、社会间的联系、新旧知识的交叉,利用新闻的信息结合知识的特点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培养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生活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化学有强烈的兴趣时,就会自觉主动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及合作式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新课标下,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此我主要谈谈如何利用物质用途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1.从化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景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对某些化学物质的用途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加强化学物质用途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走进课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促成教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例如,在学习乙烯的用途时,学生了解到: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的调节剂,用它可以催熟果实。我可以感觉到这知识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组织学生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并要求学生完成教材里的家庭小实验:用熟苹果催熟未完全成熟的青香蕉。学生们兴趣很高,有些学生把这个家庭小实验带到学校里做。如:讲述"铁的性质"时,从家中的钢铁制品很容易生锈(像防盗网的生锈等)讲起,引导学生展开"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学生们饶有兴趣的开展家庭小实验),从而让学生自主的去发挥、去挖掘、去探索、去实践,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能力得到极大的培养。 因此,加强化学物质用途方面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有利于老师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

我们还开设"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以自然资源丰富的海水作为研究对象,引出海水中储量较多的化学物质的提取、性质和应用。在探究典型非金属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和典型金属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同时,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了解重要化学物质的工业制法。这样处理,既简化了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同时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较好地统一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对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专题以矿物资源中获得的重要无机基础材料为主线,重点介绍基础无机材料中包含的铝、铁、铜、硅等常见元素单质的冶炼原理,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金属材料的防腐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对铝、铁、铜、硅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提取、性质的探究,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深刻认识化学科学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方面所起的作用,养成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分析化学现象,了解物质知识学习的思维特点。本专题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景如合金材料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要联系前两个专题已学的有关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规律,及时应用和巩固,加强学生对规律的再认识。

2.从化学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景

社会,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跟社会生产及生命、环境等问题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所以,可以利用与化学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为素材,设计成相应的教学情景。如在经过对水的比较系统的学习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到明污水处理厂参观,实地考察了污水状况及污水处理方法。这又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纷纷想知道课堂所学的知识从理论到实践是怎样一个过程,与工厂生产是否有相一致的地方?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的升华和发展。从而对水有了全方位的认识,懂得了水的珍贵,并自觉地为地球上的一方净水约束自己的行为。如化学在文物保护上的应用,运用化学来研究和保护问户主要是通过分析文物的化学成分、结构,探索文物的裂变机理,为文物的科学保护提供技术依据和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文物抵御自然因素的损害能力。如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的壁画受油烟污染极为严重,而使壁画上的色彩不易看到。经取样分析,根据油烟的成分,可才用弱酸(醋酸)固色,弱减(氨水)清洗的方法来清除。

3.利用新旧认识之间的矛盾创设情景

人们有一些日常观念是错误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错误原因,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产生学习的欲望,形成积极的认知氛围和情感氛围。 如在上到氯气性质的时候,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完之后,可以设问"燃烧一定需要有氧气的参与吗?",很自然的提出问题,学生也容易、清楚的知道答案,接着再指出初中学的燃烧定义不完善,重新解释、强调燃烧的定义。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浅入深。

4.利用新闻中的化学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利用新闻中的化学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化学老师可将世界上最新的化学科学成就如绿色化学、碳管储氢、具有胰岛素功能的简单天然化合物、SOD的模拟催化剂等知识介绍给学生。

利用新闻中的化学问题,设置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闻,无疑是绝好的信息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关心,新闻中利用化学药品来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新闻中就隐含着很多值得高中生研究的课题。例如,我们在学"铁及其化合物"时,报纸上有报道"利用化学品制臭干子"的问题,于是我设计一个 "臭干子之研究" 的课题,让学生对自己爱吃的的小吃"臭干子"做一次研究。其中包包括"臭干子的制作原理"、"臭干子为和会臭"、"不法商人是如何仿制的"、"如何鉴别用化学制品制得的臭干子",按课题分组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市场调查,返校后做实验交流。由于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生自己生活较接近,学生兴趣很浓,参与积极性很高。通过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FeS性质的了解,还同生物中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化学意识,增强了他们的化学责任感。

参考文献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学;研究

1 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和城市绿量问题

园林是城市的自然空间,这个自然空间的主要标志就是植物。植物作为自养生物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诸如光合作用的释氧吸碳,蒸腾作用向大气释放水分并降温等,是城市中其它生物所不能代替的。就人类在城市中需要合理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而言,这正是当代城市绿化最重要意义之所在。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数量,能否在城市中足以形成改善环境的效益,中心问题是如何发挥植物的光合效能。光合效能的大小决定于叶面积的大小和叶面积指数,这一点在以往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应用上很少考虑,而从生态的观点则不能忽视。目前,我国各城市对绿化规定了不同的规划指标,严格说来,这些指标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低限指标,而且绿地率和覆盖率只能部分地而不能完全反映出真正的绿量。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也势必迫使我们从空间上去寻找绿量。这是提高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标准。

2 根据城市生态条件特点改进种植养护技术的研究

(1)针对城市土壤贫瘠和不具备常规施肥条件的状况(尤其是行道树),适于城市条件施用的新型树肥的研制及其配套施用工具的研制工作,已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近年欧美国家应用已较普遍。国内北京市园林科研所已完成棒肥及球肥的研制,并已开始投入系列化生产研究。

(2)防止城市建筑工程伤害树木。由于这种伤害日趋严重,一些国家已进行研究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例如,于工地附近对移植大树提前采取设置“根帘子”措施,以及在树木附近需要进行修建工程时,规定“根区筑墙”等操作要求。从国内城市树木的保存率较低的情况来看,须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必须有相应的立法和规定才能保证得到实施。

(3)为维护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城市生物的生态平衡,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病虫技术有所进展。国内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病毒治虫应用日渐增多。生物制剂在城市有广阔应用前景。国外在应用强射线,化学不育剂和染色体移位等方法进行自绝防治,以及引诱灯、排斥灯和激素的应用等,均可在我国园林植保工作中借鉴和应用。其中有些领域在国内已具备基本技术,关键在于开发和普及。

3 利用城市不同地段的生态条件,丰富园林植物的种类

近年来北京市园林科研所的调查研究已证明,城市植物的种植条件,虽受地域气候和城市形成人工环境的共性因素所制约,但由于城市下垫面的不同分布,不同地段存在较大差异。街道,广场,建筑物之间的风口等是植物生存条件严峻的地段,必须选择适宜的树种种植。但在城市某些局部地区却可提供较城市郊区更为优越的条件,如庭园、建筑物的背风向阳地段,可以生长鹅掌楸、腊梅等长江流域的不耐寒植物;在靠近河湖水面、尤其是下风方向能形成湿度较高和气温变化缓和的小气候地带,可以栽植其它地段难以越冬的树种,如颐和园的木香,陶然亭的构桔等。因此,掌握不同地段的小气候状况,充分利用城市形成的不同类型地段的生态条件,就可以发展更多的园林植物种类。这已经成为应用生态学原理,丰富和改善城市植物结构的有效途径。

4 从大环境建设着手,发展大园林的趋势

随着城市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们对其同生存环境关系的再认识,城市园林的作用已由过去的一般卫生防护,文化休息,游览观赏向环境保护,防止污染,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高度发展和转化。基于这种认识的转变,城市园林的范围已在扩展。越出城区的局限,以城市及其广大郊区作为一个整体,实行综合规划,谋求城市环境质量的更大改善,已为一些绿化先进国家率先实施。据多方报道,苏联、德国、美国、日本和我国均已研究证实城市存在2种主要低空气流的交换,一是从四周郊区向城市中心区的气流交换,城市的环境和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四周郊区的绿化覆盖状况;二是城市内冷凉地带(绿化区)向炎热面的局部环流,城市绿地的这种生态效益,随其建造规模和分布状况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将市、郊连成一体的绿化规划,虽有一些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更重要的是根据本地的生态条件和植物资源进行实践和创造,在国内来说还是一件新事物。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在继承原有技术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应用更多的新技术,特别是根据生态原则建立城乡结合部的植物配置和养护技术。

参考文献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文3

(大同市卫生学校,山西 大同 037000)

【摘要】生物化学是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学生难学的重要的基础课,本文通过对学生产生厌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生物化学;成因分析;应对措施

近年来,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不高,日渐厌学,有些学生甚至望而却步。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医士专业、护士专业、助产产业,口腔专业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厌学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 成因分析

1.1 学生因素

中职卫生学校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而且近年来,录取分数线一低再低,造成生源的质量大幅度下降,学生基础差,缺乏扎实的生物学、化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学习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当,有些学生学不会,有些学生能听懂课堂内容,但课后看不懂书,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

1.2 教材因素

中职卫校生化教材覆盖面广,难度深,内容抽象,枯燥,涉及的化学结构式、反应过程等复杂难记。代谢过程用化学结构式讲解学生听不懂,用文字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致使学生难学,教师难讲的局面。

1.3 教学大纲因素

在教学改革中,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大幅减少,就医士专业来说由原来的78学时(理论56,实践22)降至现在的56学时(理论46,实践6学时,机动4学时),护士专业总学时仅有36学时。且课程安排衔接不当,如生化涉及到生理学、微生物学等知识时,学生还没有学到。

1.4 教师因素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法单调,也是影响学生对生化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同时,大多数生化老师不是医学院校毕业,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够,在教学中缺乏联系临床实际,使学生对生化不重视,认为学不学都可。

2 解决厌学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增强学生对生化课的信心

学生厌生化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薄弱,要培养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首先要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在学习生化时,学生必需准备两本书,即以前学过的化学书和生物书,在开讲蛋白质和核酸化学之前,要指导学生把相关的化学知识和生物知识复习好。在讲物质代谢时,要求学生把酶、维生素等前面学的知识巩固好,使学生能够把相关知识衔接起来,防止出现知识断层,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生化的学习信心。

2.2 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合理取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生化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把握教学大纲,吃透内容,找准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专业必需够用的生化知识,如:脂类代谢一章,重点、详细讲解三脂酰甘油的分解代谢和血脂及血浆脂蛋白,对于检验专业,还要把脂类的生理功能,甘油磷脂的合成,胆固醇的转变与排泄也重点讲解,其它内容画龙点睛就可以了。再如维生素一章,学时数由4学时减为2学时,但内容不能删减,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大多数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基,讲代谢部分就要用,我对这一章的处理是讲完维生素的概念后,用一个图表把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的缺乏病列出来进行讲解,这样即节约了时间,又把该掌握的和后期要用的都讲清了。

2.3 做好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生化课内容多,课时少,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教学任务,必需做好课前预习。具体措施是学生利用第二次上课前的时间完成第二次课程的自学任务,包括:①预习第二次课内容;②列出主要内容问题;③对问题和主题做全面的解答;④记录自学过程中不懂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预习,一方面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带着问题针对性听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好教学任务。

2.4 用运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生物化学课程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课堂上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厌学。在讲授生化时,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4.1 启发式教学法

即提出一系列问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内,引导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比如在学习糖代谢时,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①你们一日三餐都吃了些什么?(学生回答:馒头、大米、油条、面条、肉、蛋、奶等)②这些食物对机体有什么用?③在体内又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思考后,老师以糖类食物为例导入糖的生理功能,糖的消化吸收和糖的代谢概况,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生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2.4.2 形象比喻法

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复杂,许多理论知识抽象难懂,中职学生第一次接触,往往很难理解,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打比方,一方面可以使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接受;另一方面,生动的比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脂肪酸的β-氧化时,把β-氧化的次数和乙酰CoA的个数之间的关系比作切西瓜时,刀切的次数和切下西瓜的块数之间的关系。

2.4.3 列表比较法

列表比较可以揭示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区别,还可以把繁多复杂的知识点通过列表的方法简明直观的展示出来。例如,在学完糖的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后,采用列表比较法将两条代谢途径的两个要点和概念进行对比,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4.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形式新颖,科学的内容设计,丰富的影像画面以及生动的视听效果,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比如在讲解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时,可通过多媒体课件三维动态图像的演示,声像结合,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5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生物化学知识点繁多,代谢过程复杂,是大家公认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门课程。如何利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学生消除厌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如一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归纳整理,把繁多的内容条理化,如生物氧化一章就可整理成三个问题①水是怎么生成的?②CO2的生成; ③ATP的生成和利用。也可以把类似的事物和概念进行比较记忆,防止混淆,如生物氧化和生物转化,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等。还可以用韵语、缩略记忆,如二十种氨基酸记为“中性有十五,酸性天冬谷、碱性赖精组,八种必须氨基酸记忆为”“赖色苯丙蛋、苏亮异亮缬。”这样,学生很快就能记熟。用列表图示法帮助记忆,也是一个好方法,如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来源、功能、缺乏病,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的区别,DNA和RNA的组成等都可通过列表进行记忆。

2.6 适当联系临床知识,提高学生对生化的重视

在给各种专业上课时,都会有这样一个感觉,学生在学基础课时,往往对临床知识特别感兴趣,而生化的前一部分与临床知识联系少,学生认为学生化没什么用,对生化不重视,然而到后期,随着病理药理及临床课的相继开课,很多内容都与生化密切相关,学生往往又感到生化知识的重要而后悔莫及。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讲课时适当联系一些。临床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生化的重视程度。例如讲酶一章时,联系到用酶的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原理,阐明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理。讲蛋白质变性后的特点联系临床上的消毒灭菌,讲糖代谢,联系糖尿病,讲蛋白质代谢联系肝昏迷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然而这种联系以说明主要生化内容为原则,不宜过多,以免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范启兰.《生物化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及创新[J].瀚南医学院报2006,26(1).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文4

[关键词] 一站式服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52?03

一、一站式服务理念与高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

一站式服务理念源于欧美,最初是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将一项原本需要在多个地点完成的服务集中在一个地点完成。这种理念首先在政府事务中流行,后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其外延和内涵也随之拓展。现在所谓的一站式服务理念,更多的为商界服务行业所引领,即是特定的区域和体系中可以尽可能多的提供所需服务[1]。例如一个酒店会兼有住宿、订票、复印、干洗、订餐等功能,一个旅游景点会提供游、吃、住、行、购、娱等方面的服务。一站式服务理念在国内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对于服务提供者来说,一站式模式的形成,不仅带来了资源的整合,效率的提高,成本的节约,更是在这样全方位的体系下各种服务的潜在需求得以被诱发和放大;对于被服务者,一站式服务则实现了服务的细化和优化。

而作为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个人未来发展基础的高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在社会需求多样性,就业趋势变化的新形势下,已经凸显出一站式模式的内在需求。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有两层要求,第一层初级要求是结合自己个性特点、教育水平、认知能力、家庭背景等来来确定合适的职业方向并使之成为现实,较深层的要求则是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筹划安排未来,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描绘蓝图。合理的高校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不仅要对大学生大学期间的各类因素全盘规划,更应对大学生的人生方向做长远考虑。其中所涉及的各项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信息整合、取证分析、平台建设等,向着愈发细分的趋势发展,同时各种服务需求,现有的某个部门无法全部解决[2]。此外,职业生涯指导体系需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律、国家政策等方面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职业生涯设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多是参照国外模式,实践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难以提升。

因而,不难看出,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本质属性与一站式的服务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正是需要遵从资源得到全面整合,意识多方统一,具备极大延伸性扩展性,多维立体,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服务的一站式模式。

二、一站式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

职业生涯规划通常遵循综合分析――规划制定――有效实施――适时调整的过程。规划制定前,需要对自身和环境进行分析,从性格、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潜力等方面做好自我评估,了解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趋势对所选职业的影响,扬长避短;然后理性评估职业机会,进行职业定位;进而进一步锁定就业范围,明确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同时,特别要避免陷入思维定势,应当根据变化来及时调整和修正职业规划[3]。在这个过程中,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必须在各个环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给予纵跨知识、技能、心理、面试技巧、求职结果等的多维服务。

1. 有力的指导队伍

专家化、科学化的指导队伍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指导体系的层次高低和质量的优劣。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指导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发掘和整合校内已有的资源,依托创、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年级辅导员、班主任等专职人员,通过聘用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校外专家充实队伍。

2. 丰富的课程教育

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就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在高校教学计划中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纳入到课程建设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公共课程化,推动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逐步完善,课程教育中应针对专业特点,尽可能丰富课程内容,包括意识引导、匹配理论、生涯定位、心理测评等。

3. 便捷的咨询平台

职业生涯规划是随时都在进行中的事情,某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咨询解决,确保咨询平台的便捷和实用成为指导体系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在信息技术广为流行的今天,发挥互联网在平台建设中的作用是大势所趋,通过就业网站可以开设网上职业规划学堂,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就业指导、毕业生求职信息、用人单位求人信息服务等。网络上信息传递的高速度和大容量更是得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在方法指导、心理辅导、政策解读等各方面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时效性的同时也要顾及多选性,在建设网络信息服务主体平台时,也要设置人工服务平台、电话服务平台、纸制资料服务平台作为补充。

4. 有效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自我。通过心理测评对人的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标准的系统评价,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职业倾向,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

5. 完备的职场信息资源库

建立完备、实时的职场信息资源库,可以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切实可见大体方向和参照,做到有的放矢。这就需要主动开发社会资源,加强与用人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人才市场、第三方职业生涯服务机构以及校友的沟通与联系,开展合作,做好资源储备。

6. 综合的技能培训

在校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暴露出职场经验不足的弱势。一站式大学生生涯规划体系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具备全面的技能培训服务。鼓励学生在校园里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适应性广的职场技能培训,涵盖求职礼仪、面试技巧、待遇分析等。

7. 严谨的职业生涯管理

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并科学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档案库,以便及时跟踪观察和加强引导;同时做好就业反馈信息的登记存档工作,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工作参考和借鉴。

三、一站式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具体要求

1. 整合力量推广服务理念

社会多样化、多元化人才需求使得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困扰大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生活问题越来越多,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一站式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以服务为导向,创新载体,挖掘服务学生的资源,探索服务学生的途径,使职业规划指导工作由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积极构建学生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体系中应当确立大服务的观念:一是在服务内容上扩大种类,包括以上逐一列出的七大项;二是在服务方法上增多形式,各方面力量通力协作。

2. 横跨整个大学阶段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设计全程化跟踪指导

对学生进行全程化职业指导,以四学年为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教。在一年级首先让学生认清自己,认识职业,定下大概方向;第二学年要求学生将大体方向以自己的综合素养相磨合;三年级再根据具体情况确立职业目标,并且有效实施;四年级在回头反思和总结,及时调整和补充。

3. 与时俱进和因地制宜

一站式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并非停滞不前和一统天下的,而是在新形势、新环境下不断更新和完善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也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充实,并且根据不同高校特点加以调整和有所侧重。

四、关于构建独立学院一站式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考

笔者长期从事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这里就独立学院一站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建设的要点进行探讨。

1. 尊重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指导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探索创新、多元化发展新路径的产物,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由小到大,发展势头较猛,目前全国有独立学院300余所。独立学院创办原则是用综合大学的办学资源优势和民间资本优势强强联合,创办新的本科院校,即“名校”办“民校”。独立学院具有机制灵活、精简高效等特点,受到考生青睐,独立学院的学生较之其他的本科学生,个性化需求更加强烈,综合能力和自我表现欲望也较高,加之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对短期规划比较感兴趣而对长期的职业规划认识不足,从而影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及其效果。因此,要因材施教进行分类指导,让他们进一步明确好的职业规划往往牵系着人生的整个发展轨迹,规划的意义是通过对自身的特性的评估来实现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是个人能力、兴趣、知识和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应着眼长远规划,规避急功近利性的职业规划,使自我发展尽量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加强队伍建设,做到职业发展教育、指导和服务的有机统一

相对而言,独立学院职业规划、创业就业教育的专职指导人员更加缺乏。这就对专职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一站式服务体系构建涉及到的众多内容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注重职业规划指导、就业创业教育有机统一,注重教育、指导、服务的有机统一。就学校而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专职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整合教育资源,加强职业培训,不断扩充、壮大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形成专职人员一岗多能、人人兼职学生工作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

五、结语

一站式服务理念对于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然而,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一站式模式很明显的带着自身的特性,因为它需要关注所服务对象的差异,即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差异,这比一站式服务针对某一群体的要求更高,如何在一站式职业规划服务的统合中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一站式职业规划服务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肖克奇.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文5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新课程改革 新教材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我省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经验。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改变高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优化课本的知识结构,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我创新、自我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不能延用旧的教学方式,而要探索利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方法,思考教学过程怎样才能体现新课改的宗旨,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要使学生的知识积累量不受到影响,就得深入研究新教材,总结新的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合理的教材知识结构

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生物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与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规定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不同层次的六种能力,也是学生将来所必需的六种能力,是反映一国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是新课标着重强调的方面,也是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

新教材从总体上改变了旧的知识体系,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新体系和编写宗旨,才能运用自如,掌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是现代的课堂,也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

生物学科特点是很多的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利用好这一特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就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很平和地让学生走入接受知识的情境;问题要体现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杂乱的文字叙述中找到侧重点,做到事半功倍。

(2)问题要具有时代性。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而且调动了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了生物学科的发展动态,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

(3)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集中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看出“学”是“教”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定位应是学生的发展需要,获取知识不应当是最终目的,而应当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一种载体,学生通过获取知识与技能这一过程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就是具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且逐步形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创设情境,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步入社会后的自理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

学生是有差异的人,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调整。在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在备课时给教学设计留下足够的变化余地,以便在教学时随机应变,根据学生听课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改;对于班级中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该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接受知识,包括课堂的提问,课后的交流,在这些环节中也要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做到既准备充分又不拘一格。

2.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是不能够仅仅设置知识目标,或者即使设置了其他目标,也只是形同虚设,走走过场,没有真正在教学中重视和培养;新课程条件下我们要把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其他对学生将来的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其他目标体现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真正做到目光长远地培养新时代人才。

那些感到学习生物有价值的学生和觉得自己有那方面能力的学生都有清晰的目标,不同于那些在许多场合都缺乏目标的学生。显然,学生在学习领域中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他们积累了关于那个领域的积极和消极体验并将这方面的信息整合进包含自我的心理表象的广泛网络中。具有积极心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发觉学习环境中的积极线索,而消极心态的学生仅仅关注环境中的消极线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教学设计的情感等目标,对于学生的心理适应过程有很重要的作用。

3.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很好切入口和突破口,这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团体内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时候需要这样的合作,如实验中的合作、探究中的合作、调查中的合作等。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就必须有学生的分组观察、实验,这样的合作能够提高探究的效率,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合作的地位上,善于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条件,创设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教师先进教育理念与聪明智慧的体现,教师在运用聪明智慧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时,教师成长了,更重要的是学生成长了,广大教师应该抓住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机遇,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这是对自己、对学生都有益的事,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范文6

摘?要: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专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知识点琐碎,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学中做,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并理解所学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

关键词 :中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药用植物学?生药学

一、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背景

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剂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课。药用植物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的六大器官,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药学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100多种生药的来源、植物形态、产地、性状、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这两门专业课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枯燥,知识琐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讲授每一味药材或植物的每一个器官。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多媒体引入课堂虽然给课堂注入了活力,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较少,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学习兴趣低,不能专心听老师讲课,有些学生的思维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导致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上课百无聊赖。

传统教学虽然也开设实验课,但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上实验课时,为了做好实验,教师还需要将理论知识再讲授一遍,造成知识的重复讲授。

为了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教学效率高起来,笔者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了中职课堂。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交替进行、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并不是新的思想,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使学生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做”是核心。而这种思想正切中了当前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解决中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的方法之一。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地点不是唯一的,可根据科目性质、讲授内容和学校教学条件灵活选择。教学可以在教室内、实验室内进行,还可以在实训基地,甚至在户外进行。理想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应有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方便学生听课和书写用的桌凳及实训操作的场所。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为“三转”。“一转”: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采用边做、边观察、边思考、边提出问题、边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二转”:将学生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应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学生用自身的感受与智慧,接受教师的指导,让课堂焕发活力。“三转”:将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理解所学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消化理论。

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药用植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内容:花的结构。

班级:药剂2班。

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展示花的结构(见图1),详细介绍花的每一部分,并用图表总结(见图2)。

感受:当用多媒体展示花的结构时,学生是有学习兴趣的,但当更深入地介绍内部结构时,一部分学生已经失去了兴趣,且所学知识极易忘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如下。

第一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集各种类型的花,上课时展示自己的成果(见图3)。

第二步:多媒体展示花的结构(见图1),并由教师详细介绍。

第三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观察自己所采集的花的结构。先观察花萼的类型,判断是离萼还是合萼;再观察花托,花梗上端膨大的部分;观察花冠的类型,判断是离瓣花还是合瓣花,是重瓣花还是单瓣花,属于哪种类型。学生边观察边回答,如有疑问及时解决。

第四步:在教师引导下,由外到内分步解剖花。让学生将花冠去掉,暴露出花蕊部分,辨认雌蕊和雄蕊,并结合多媒体,说出雌蕊的类型和雄蕊的类型;继续将花纵剖(见图4),观察雌蕊的三部分——柱头、花柱和子房,观察子房内的结构、胚珠的数量和排列方式;观察雄蕊的组成,观察花药、花丝和花药内的花粉。

第五步: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每个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介绍自己观察的花的结构。

第六步:教师总结。

感受: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极大地学习兴趣,积极准备各种类型的花,认真听教师讲课,学生采集的花类型不同,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直观、更深入、更扎实。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生药学课程中的应用

内容:五味子。

班级:药学3班。

传统教学模式:用多媒体展示五味子,对照书中五味子的内容详细介绍。

感受:虽然有图片展示,但是学生摸不到、尝不到,只能凭想象理解五味子,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在这节课中看不到实物,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第一步:准备五味子标本,并将五味子标本发给每位学生。

第二步:让学生观察五味子的颜色、形状;将五味子解剖开,将果皮与种子分离,观察种子数量、形状及颜色;分别品尝果皮、种皮、种仁,辨别味道。

第三步:选一名学生描述五味子的性状,包括果实形状、颜色、大小、气味,种子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第四步:教师总结。

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边观察、边解剖、边品尝的方式学习五味子,使学生对五味子的学习更直观、深入,并且掌握了学习生药的方法,学生可以用于其他药材的鉴别。

四、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体会

在中职药剂专业课堂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师生互动,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牢固,增强了知识应用能力,教师上课也更投入,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快乐地教,学生轻松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