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应用性;创新型;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051-02
创新发展是国家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元素,《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作为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力求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覆盖面上寻找突破,通过第二课堂的打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一、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的内涵
应用性本科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侧重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人才,它的培养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就业为导向,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2]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属性,侧重培养高素质的开放型、创造型人才,是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思维能力较强的人才,它的本质是教育创新,其培养目标是挖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目前国家的经济形势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扩大内需,这就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出应用性创新型的人才,创新能力体现于应用水平,它培养的目标特点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且具有实际使用能力的高素质实用性人才,这种人才能掌握特定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拥有技能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非技术知识能力。
二、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1.学生创新能力是实现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的发展是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可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学生创新能力是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人才是左右国家发展的基石,众多专家学者得出一个结论:富国的雄厚国力的积累来自国民丰富的创新创造能力。由此看到,缩小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加速开发落后国家的国民创新创造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迫切需要提升人才的质量及技能水平。因此,加快发展高职教育,注重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是满足现代化人才要求的最有效途径。
3.学生创新能力是促进和扩大社会就业的发展战略。当下,大学生作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存在着知识水平、综合能力以及就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聘大学生的条件和要求呈现新的趋势,更多地倚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经验,所以,高校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有效解决就业矛盾的关键。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就业支持决策,对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应用性创新型本科高职院校学生依托第二课堂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组织体系。应建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处室)落实,有关专家(教师)及相关部门人员参与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活动小组,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作,负责活动项目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研讨交流活动,部署与调整阶段性的工作内容,确保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要任务的完成。[4]
2.实行科学奖励机制。根据学生获得的竞赛成绩和科研成果出台多层次多范围的奖励补助政策和创新学分管理制度,按照一定标准开通免修相关专业课程的通道,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校园内形成人人参与创新活动的浓厚环境氛围,同时配套相应的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将教师的指导工作量直接与职称晋升、考核评价等方面挂钩,采取综合评价方式表彰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品质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宜学、乐学的外部环境。
3.搭建创新能力平台。(1)以社会实践为重点,培育创新能力。一是利用学校空间资源,发展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业实践;二是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实习基地,增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与联系,摄取更多的价值信息和创新理念;三是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备的素质品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学生的研究视野,为学生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创新才能奠定了基础。(2)以项目竞赛为示范,强化创新能力。组织构建校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四级项目竞赛,包括专业技能类、课外学术类、创业规划类、文化艺术类和体育竞技类。竞赛活动是检验教学成效的具体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学生竞赛成绩的获得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指导教师队伍密不可分,教师在竞赛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师傅”角色,在竞赛指导教师配备上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根据不同项目的竞赛内容安排相应专业领域的优秀教师参与指导。通过举办和参加竞赛活动带动学生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以此来挖掘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3)以学术科研为核心,提升创新能力。大学生科研成果是知识积累并转换应用的探索性创新型的科技产物,其成果类别主要体现在发明专利、课题研究(新苗人才计划)、、学术著作和报告研究等方面。实践证明,在学生科研领域想取得成果落地,必须有教师的精心指导,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自身的科研小项目,把学生带入创新科研项目的全过程,促使学生从以指导教师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转变为以自我个性发展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同时需要有计划地对科技创新进行培育,使科研成为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取得成果的机会,根据科研类别组织开展培育工程和攀登工程的创新人才组织建设,切实帮助大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能力。[5]
参考文献:
[1]夏季亭,贾东荣,肖俊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英才高职论坛,2008,(3).
[2]陈小虎.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解析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08,(1).
[3]刘锐.教育联盟:12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理论界,2005,(9).
[4]刘三宝.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
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2
研究型学院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机制创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格局的逐渐形成,精英式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成为了研究型学院本科教育的核心趋向,这无疑是对理论基础、专业素养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实验平台与实验教学机制的构建,是当前研究型学院当前面临的迫切课题。教学实验平台搭建与实验教学机制创新有着密切联系,这其中就涉及到实验内容、实验程序和实验设备的更新等。灵活、高效的实验教学创新机制,除了需要立足于实验设施、学科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之外,专业项目特色的形成以及指令性教学的统一也不应忽视,只有切实做好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融合,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探索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内容,满足研究型学院实验教学的根本要求。
一、现阶段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的滞后性。作为高校教研室的附属单位,实验室建设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问题,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表现在仪器设备使用和实验用房建设方面,而技术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缺乏,既影响到了实验教学优势的发挥,同时也对资源效益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
第二,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待革新。从当前实验教学的项目和内容分析,无论是科研生产还是社会服务都与一线相脱离,难以发挥高新技术的优势,与知识经济内容相违背,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独立思考意识都有诸多不利。此外,实验考核方法的缺失也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对于实验教学效果的优化极为不利。
第三,师资队伍素质有待加强。在经济因素影响下,教师大多不愿停留于实验室工作当中,激励制度的缺乏,更是导致人员流失问题极为严重,实验室队伍建设青黄不接。除此之外,不合理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也是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缺少对实验教学的足够重视,自然有碍于实验教学体制与管理的创新。
二、实验教学的机制创新与实践
1.构建科学化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第一,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对于研究型学院而言,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通常实验教学采取的分散实施模式,很难做到实验教学的统一化安排。因此,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可适当延长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学生实验可选择在晚上或是周末,满足教学安排需要和设备利用率需求,这是构建科学化实验教学管理机制的关键所在。
第二,网络管理软件系统的运用。开放管理系统的构建,是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础,无论是内容开放还是时间开放,都依赖于良好实验环境的构建。网络管理软件系统在实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网络化预约,学生可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实验时间。此外,网络预习系统也在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得到落实,通过虚拟实验室的构建强化学生的学习指导过程,针对紧密测试仪器可完成对应的网络虚拟培训,这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发展。
2.实现科研与教学的一体化
作为研究型学院特色功能的集中体现,科研工作的展开,除了立足于现代化人才培养之外,还关注到自身的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工作,这与人才培养集成化趋势的形成有着必然联系。我们通常会通过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来衡量研究型学院的科研水平。实验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使教师生产实际与业务能力相结合,在促进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使研究型学习的开展,真正在实验教学中得到落实,这对于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研究型学院中科研任务的直接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科研任务完成中的重要性均不可忽视。
3.研究型学院师资优势的突出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研究型学院的显著优势,研究型学院中的专业领域学者在尖端技术研究开发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通过对学术发展及专业信息的动态化管理来优化自身的研究方法与治学态度。因此,研究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机制创新,应当切实发挥自身的学院师资优势,通过实验教学管理平台的搭建,实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有效结合,这对于研究型实验教学的实践创新有着积极影响。
4.研究型学院实验条件的有效利用
研究型学院实践教学机制创新,应当实现对实验条件的有效利用,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体现实验设备对教学内容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实验教学方式的随意性较大,且内容松散、系统性差,这些是实验教学创新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研究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而言,课题研究、课题教学及创新能力培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需要将实验技能视为基本素养和意识,促进实验教学实践机制创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研究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的培养模式分析,机制创新的实现与研究型教学的专业发展及整体定位有着密切联系,它在促进本科生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也使教学计划中渗透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促进研究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相互融合,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中的呈现过程。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型学院本科教学在专业培养和教学计划设立中的核心环节。实验教学机制创新依赖于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这是联系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平台搭建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机制,这对于研究型学习的落实有着积极的指导与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职业素质本位;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创新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从最初的求数量、求规模到现在的求质量、求内涵的办学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高素质可迁移的终身教育。作为信息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字,其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精神意蕴,字体设计课程在培养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将民族文化与现代字体设计完美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创新设计的职业竞争力,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字体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字体设计课程的前身叫做“美术字课”,主要是以手绘各种印刷字体为主的教学和实践,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段时间内许多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取消了“美术字课”,传统的手绘技能逐渐被数字技术所代替。在重复设计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在设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拥有个性独特的字体设计避免受众的视觉审美疲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经历数次课程构建改革之后,“美术字课”以“字体设计”这一新名词重回历史舞台,成为平面设计类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但是相当多的高职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主要的问题和误区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过分依赖数字化字体设计
数字科技的革命带来了文字设计教学中质与量的飞跃,教学中不再手绘临摹各种印刷字体,专业设计软件可更高效地提供多种新字体的设计与研究,字体设计课程教学瞬间变得更为简便、更为广阔。本是技术革命的优势却也导致了更多高职教师被动地成为机器说明书,在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对手绘彻底删除,过分依赖数字化教学模式,使学生长期处于电脑软件的运用掌握中,失去大量汉字笔画、结构、字形、构架、含义等字体设计内涵的学习。快速熟练使用机器完成字体变形成为学习的主要过程,进而造成作业内容肤浅,形式重复泛滥。如何摆脱工具的束缚,更多投身于字形字义完美结合的创意设计中已经引起众多设计院校的重视,然而高职字体设计教学还在强调技术的同时曲解了设计的本意,学生的字体设计作品只有标准的工业味,丧失文化根基的数字化字体设计教学必然没有进步和发展的空间。
(二)教学过分追求“现代感”的西式风格
立足中国高职教育的字体设计课程应该是以“汉字”为主的字体设计,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受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国内高职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忽视了本民族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仅处于临摹仿造西方表层视觉元素的变形装饰,使得学生对中国汉字文化的了解一片空白,作业空洞、浮躁,甚至因盲目追求西式风格而曲解了汉字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取决教师的专业文化修养,多数教师追求简单易出效果的教学内容而避重就轻,绕开学生较难理解的文化深层次领域而行之,简单模仿拉丁字母的编排设计要求作业表面的“现代感”,整个课程目标的教学实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甚至有极少数的教师不擅汉字书写,极度缺乏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致使教学实施完全倾向西方设计语言,表面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效果最终却造成学生中西文化水土不服,并为后续设计类课程种下病根。
(三)教学中重形式设计轻文化素质培养
在一味强调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大环境下,高职字体设计教学忽视学生文字理解应用能力和汉字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等职业素质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本就薄弱,加之教师找到所谓的捷径,即只讲形式编排、创意表现等职业技能单一的教学目标,致使学生普遍缺乏热衷汉字运用设计的激情,很多只偏爱做英文字体设计,完全失去本国文化操控能力,即便还算不错的汉字设计作品连学生自己也不能道出设计由来的所以然,最终设计释义也只能停留在线条装饰、色彩运用等形式美方面的阐述。这样的教学目标偏颇与单一无法真正培养出高技能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
二、职业素质本位的含义
职业素质本位就是以培养工作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职业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能是其主要特征,但是根本目标还是培养具备必需的文化知识和健全的人格的人才。所以高职教育不能只谈专业技术能力,更不能只培养一个简单的工具应用型人员,而要结合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注重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的持续发展,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和谐。因此,职业素质本位是高职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
三、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改革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以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高度认知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素质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但是我们目前的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不突出,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认为学生文化素质差,对他们而言没有理论文化知识再修的必要性,上来直接就是如何创意,如何跟随潮流等新手法、新技术讲授,却不知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建立在必要和必需的职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没有理论知识修养作为基础,职业技能就会如同空中楼阁,不堪一击,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导向,学生的思想、理念、行为就会丧失认知根源。早有学者提出“实质上以就业为导向除了强调学生的就业技能以外,还要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完善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字体设计作为文化特征突出的一门设计类课程,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汉字作为字体设计的重点对象,学生在字体设计课程中必需对汉字文化进行足够的学习和了解。如: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发展,汉字的构造方式,汉字独有的“中国式”设计思维方式,汉字的文化特征,汉字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等有关汉字文化的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知和理论修养,从而更好地为后续专业技能的掌握提供重要的理论导向。不管是显性知识还是默会知识,学生只有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言及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二字。所以,汉字文化理论知识不仅不能轻描淡写一概而过,反而要详细并深入浅出地讲授,使学生牢固理解并掌握,在今后的字体设计中才能避免盲目跟风,流于形式的表层设计,甚至曲解汉字文化内涵造成可笑更可悲的“脑残设计”。
(二)以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来提高专业能力素质
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属性就是高度注重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所以能力素质是字体设计课程培养目标之主线。对于处在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西方的现代设计思潮,于是字体设计课程从表现工具到表现手法皆以西方字体设计模式教学安排进行。不可否认数字媒体的进步和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成熟与完善给国内设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面貌,但是一味抄袭和模仿他国文化艺术,就能真正培养适合本国市场经济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了吗?试问,教学中是否考虑高职学生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人文影响等,一个区域,一个民族,时代性、历史性的背景,仅仅依赖计算机软件设计,片面要求国际化设计风格只会陷我们的学生于盲目、手足无措、胸无底气的设计困境中无法自拔,并因实际环境与学习技能产生鸿沟而无从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产生应付、放弃的消极学习态度,这也成为高职教师不断埋怨学生接受力差、能力低的主要原由。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能否将学生们熟知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新的表现技法,使字体设计立足民族超于国界成为中国自己的字体设计艺术值得广大高职教师创新研究,带领学生走出盲区。以下提出几点教学实施意见供参考。
1.传统书法艺术再创造
书法是我国独有的文字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朵奇葩,是我们最宝贵的艺术财富,它特殊的笔墨之美、章法之美、意境之美早已令世界各国赞不绝口,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书法已渐渐被机器简单取代,书法艺术的使用空间也不断萎缩,很多高职院校早已取消了书法课程的教学。殊不知,我们在放弃自己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他国早已悄悄迷上了我们的艺术瑰宝,日本有句通行说法:“棒球是一亿多国民的体育,而书法则是一亿多国民的艺术。”日本书法爱好者占其国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而我们作为书法艺术之“母国”,对其研究和运用却远远不够,这一点应引起高职教育的深刻反思。高职院校的字体设计教学中完全可以利用书法艺术结合现代创意进行再设计,使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气质。在教学中,可多给学生欣赏设计大师及各类获奖的字体设计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设计眼界,领悟集书法艺术与现代表现为一体的“中式”魅力。当然书法艺术的运用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间练就的,所以高职平面设计类专业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应将书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长期有效地开设下去,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书法课的开设对于学生养成手绘字体设计草图的习惯也是较好的带动,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严重缺乏手绘能力,思想浮躁,急于求成,字体设计没有手绘草图的习惯,过分依赖电脑软件,造成思想创意等深层次表现内容极度缺失。坚持不懈练习书法便可在无形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独创性,拉开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使学生的字体设计作品做到传统与现代融合、技术与艺术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开拓属于自己的设计之路。
2.象形法则在视觉元素中的表现
字体设计的主要对象汉字是一个庞大的文字家族,其真正的起源便是原始图画,所以“象形”是汉字主要的造字之法。在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汉字的“象形”造字法将万物之形融入方正的字体当中,利用现代造型艺术与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的表现途径,形成汉字因物象形、望文而会意的图形化特征,继而创作出形神兼备的汉字设计作品。这一点,在许多高职字体设计教学中已广泛得到认识和运用,但是教学中,如何运用具有象征性的图形来含蓄、朦胧地表达汉字内在的精神意蕴恐怕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学生对于象形法则在视觉元素中的表现通常会比较直白、具体,从而造成作品的肤浅、低俗。所以现代化概括、抽象、形式美设计语言的表现技法学习则就显得尤为重要。总之,高职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笔画装饰的表面化和随意化,更多的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汉字内在的文化属性,找到形式与内容、民族与世界完美的契合点,构建服务民族、服务国家的字体设计教学发展之路。
(三)以培养学生的文字美感来提升学生的人格素质
高职教育中的人格素质指的是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精神以及对待和迎接未来职业生涯的职业态度等。近年来,受整个社会功利性的负面环境影响,很多高职院校过于重技能轻人格素质的培养,认为学生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可以谋生,有口饭吃,高职的教育任务就算完成了。以至于在校时的学生整体学习心态浮躁,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没有审美情趣,没有爱心,更没有一颗不断积极进取的心,只是一个听之任之的“空心人”。出校门后的他们常常表现出不能吃苦耐劳、缺乏合作精神、没有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这种种问题恰恰就是高职课程教育对学生人格素质培养的忽视而造成。因此字体设计课程在平时对文字的文化内涵、字体美感的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及其终身发展素质,激发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使他们成为爱国、爱专业、有个性、具有主动积极的学习精神和专业创造性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姚蕴华.数字化境遇中的字体设计教学研究[D].中国美
术学院,2008.
[2] 曹方.当代设计家的汉字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
社,2001.
[3] 胡绍中.字体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4] 达志翔.艺术设计专业字体设计教学探究[J].淮北师范
大学学报,2014,(2).
[5] 王S.汉字形象设计与意境表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0.
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4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经济迅猛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如何理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等方面,依然处于艰难的探索中。尤其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地方高校需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才是应用型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创新能力;社会需求;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17-03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进入大众化中后期,高等教育制度也进入了积极的转型期。尤其面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地方高校需要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招生制度改革的目的、任务和要求,肩负起社会责任,积极推进探索与改革,以实现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顺应改革需要。面对新常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招生应该如何完成自身的任务和使命?我们认为,要进一步研究领会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精神,探索有效的改革策略,研究建立与实践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相结合的,涉及招生、培养、就业各环节的动态的科学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从国内近年来的理论研究来看,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讨论停留在注意到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必要性、重要性等方面,而对机制如何运行、质量保障、制度保证等方面研究不足,内容不全面。二是就研究对象来看,更多的是针对一两个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研究,没有把招生、培养、就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顶层设计,缺少联动机制的系统性整体性规划。三是从宏观上对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把握还不全面,目的领悟得还不深刻、任务理解得还不清晰,要求贯彻得还不深入。四是从微观上对三个环节的具体业务流程对接得不全面、不科学,未对深层次问题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剖析和研究。五是对顶尖高层次大学相关机制探索实践的多,而对大部分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建立科学适合的机制研究得较少。六是对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驱动性研究得不透彻。陈红霞(2012)《高校招生与人才培养联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提出高校的招生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要改变两个环节的孤立状态,使招生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人才。艾丽(2014)《如何构建高校招生与就业联动体系》中从高校招生和就业面临的挑战出发,提出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从真研究源头招生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好地满足市场化的就业需求及时对就业信息进行反馈,从根本上促进招生、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发展循环。李准、宋亮等(2015)《普通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构建策略研究》中提出通过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服务体系建设,以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2.国外研究现状。H Liu(2012)认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机制的必然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该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教学支持和保障的三大系统建设,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加强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重视课程安排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加大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支持保障系统的发展。Y Yu(2014)认为,大学教育的需求分析包括对在校生学习需求的分析和对毕业生能力的社会需求分析。SJ Zhang(2016)认为,由于毕业生缺乏竞争优势,出现就业难的情况,高校要实现以高质量就业,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握城乡规划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分析专业发展的优劣势,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设施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三、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目标
1.通过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内外部联动机制,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培育出适应社会“新常态”发展形势下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2.通过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招生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学校内部动态的决策联动、运行联动、信息联动等立体化联动机制,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就业质量。
3.通过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外部联动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及科研单位等外部主体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合作,深度参与学校招生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创业方案的决策咨询,建立与社会需求相接的外部联动机制。
四、国内外高校实践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探索
1.国内探索成果。(1)招生改革。如今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事实意见》,反复提到招生考试制度是关乎民生、关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具有十分的复杂性和结构性。2003年,自主招生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教育部采取逐步试点的工作,规定每年每个时间都有考试,考试是每个学校自己出题进行选拔,在比试过后还有面试部分来考察学生的临场应变的能力,通过层层选拔后,这部分学生可以得到该学校的高考的减分的政策。如今,自主招生考试变得十分的普及,自主招考的时间由学校在规定时间范围内进行自由安排,考试内容和方式变得更加多变灵活,旨在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择优选拔人才。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在不断更新,同时对广大高等院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上依据高考成绩排队顺次录取的“简单招生模式”将逐步被基于社会需求和大学办学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的多元化、个性化、科学化、自主化录取所替代。新型的招生考试制度不是单一地看考生成绩进行录取,而现在更加倾向于偏向学生特点的进行招生,根据学校的特色来进行招生,主动建立适合大学办学特点的模式来进行招生,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否能招收到适合于其自身发展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实际上就是要回答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这样的人。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相继展开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2011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再次联合发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3)就业指导。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几十年来主要经历了由“计划分配”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以及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鼓励创业等几个改革发展阶段。在现在时点下,就业市场的需求对于毕业生就业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h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认为大学生就业关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乎民生大计。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期,经济质量相比于之前有所提高,但是这回带来社会就业岗位提供减缓。然而,我们国家人口近几年出现高峰,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也处于高峰阶段,但是不断减少的就业岗位,很难去适应这么多的毕业生,那么就会存在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是大学生个体发展和生存的基础,更关乎社会的稳定、学校的生存、千家万户的希望,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国外探索成果。国外高校与我国高校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等很多地方存在不同之处,但其在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人才就业等方面还是有很多先进科学的地方可为我们提供借鉴,启发我们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美国的高校入学考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另一种是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即大学考试。这类考试每年会举行多场,学生可以选择成绩较高的作为入学成绩来进行申请。尽管这类考试范围合适,考察内容多样,可以考察学生的各种能力,但是这也不会作为美国大学入学的唯一指标。在申请材料中需要包括以下材料:包括所学课程、教师的推荐信、所修课程的类别和水平、是否是荣誉课程、个人陈述、标准化考试的成绩、班级排名、课外活动、面试等;由此来看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有两门考试来进行选拔,另外,可以从其他的材料来看出学生的高中的表现和自信心、价值观、课外活动等非认知能力方面的内容。荷兰的经济可以得到飞速的发展,一方面和其高端制造业及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可分割,另一方面,荷兰拥有合理的高等教育资源,这些应用技术大学向荷兰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了保证人才输出的数量和质量,荷兰应用技术大学从生源输入时就进行了合理分流及选拔。其招生实施办法包括多元化的招生对象,多标准的入学资格考试,多渠道的招生考试及招生录取。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德国教育的一大支柱,被誉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他们主动与主导产业的用人结构相适应,设置良好的专业,强化实践教学,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德国大学通常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同时德国高校也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和就业反馈。
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机制创新的措施
1.招生改革。改变招生选拔模式,探索招生专业以就业信息反馈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类型、规模设置,使得招生模式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改革和社会需求。高校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角度对考生提出要求,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科目来学习,而不是从高中的文理分科中进行选择,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保证了考生的兴趣所在,这样的话,更有利于高校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考生进行自己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2.人才培养。改变以学科教学和学术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单一模式,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特色为依据的多元化模式,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学科或专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它应根据社会需要、自身办学条件以及所确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来制定。
3.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委员会与招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协调和沟通,通过内外部各环节、多层次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培育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社会是高校人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检验器,毕业生能够找到好的工作,说明该院校的教育教学是与社会相适应的。另外,高等院校可以实行就业反馈机制,利用已经找到工作毕业生,来进行社会就业形势的调查,更加明确学院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案,如此可以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指导,确定他们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
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5
创新意识是指具有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发展而献身的高尚精神以及进行创造发明的强烈愿望;创新能力则是指具有把上述理想、精神、愿望转化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体现校企融合的校本教材开发具有很强的意义。
近些年,中国的呼叫中心行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都开始建立或者运用呼叫中心来进行客户服务或市场营销,呼叫中心的人才需求缺口逐渐增大,随着用人需求问题的凸显,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应运而生。目前,湖南省已有三所中职学校来我校考察该专业的建设情况,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该专业还没有国家规划性的教材,至今,只有华唐教育集团开发了部分培训教程,还有部分课程没有任何可参考的公开资料,教学资源极其匮乏。在客户信息服务企I的参与下,我们开发中职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校本教材,弥补企业培训教材的不足,对开设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来说,是解决师生教与学之急需,也可供其他开设有该专业的兄弟学校提供参考教学资料,在开发与使用、交流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出版,可以丰富中职教材种类。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
校本教材是学校为了适应自身环节和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国家教学目标、课程计划,相对于国家教材而自主开发的教材,是校本课程的载体。教育部颁发的一些文件要求为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也是学校开发校本教材的义务和责任。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为学生进入未来职业世界提供某一工作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使学生得到职业世界的认可。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校本教材内容应注重“知识、技能、态度”三个要素的融合。彻底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真正以“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符合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基于以上价值取向,我校在客服信息服务专业的教材建设上进行大胆探索。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标准
参考华唐教育集团的教材资源,以学生就业岗位标准为指导大纲,在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结合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的体会,在客户信息服务企业的参与下,编写适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的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校本教材。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围绕中职教育的特点,通过文献研究,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为基础进行适合中职生就业的校本教材开发。
(1)首先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探讨中职教材开发的背景和意义;其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客户信息服务服专业校本教材进行开发。(2)通过文献法和问卷法对我省和部分外省中职学校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教材现状进行调查。(3)校本教材开发的内涵和过程,从教材开发的组织者和教材开发的内容进行陈述,分析目前校本教材开发的问题所在。(4)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特点和教材开发理论,采取就业为导向原则、实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原则,分析客服专业听力课校本教材开发。
四、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师应该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校本教材,选择符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
现阶段,因开发机制不完善给职业学校校本教材开发造成很大困难,这是校本教材开发面临的当务之急。职业教育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参照普通教育教材的开发体系,但不应一成不变地照搬,从而泯灭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部门应加强研究,并逐步建立健全机制,使中职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更加规范化、实效化。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求为根本目的。同时,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运用知识能力更为灵活。从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开发出的校本教材,是教师教改的自学笔记和课程研究总结。在课程研究 、校本专业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学校的品牌,能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打造品牌学校。
科技创新的本质范文6
创新文化建设思路
创新文化建设应该遵循以下思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凝练、倡导价值观念为核心;以制度安排为保障;以组织文化建设为突破;以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支撑。
创新文化建设措施
凝炼、倡导和构建具有区域文化个性的价值体系
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取向是由科技创新的本质所规定的。科技创新是科学过程、技术过程和经济过程的有机融合。求真、理性批判精神、以人为本、竞争、诚信、法治、协作、开放、契约意识都是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
此外,还要致力于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普遍意义的价值取向与区域本土文化积极因素的有机融合。没有区域个性的创新文化是不可能真正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
培育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文化
使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成为制度设计的理性依据和价值依据,要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制度的好制度。这也是区域科技创新制度系统的总体设计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度设计合理,运行低成本、高效率,自身能够不断调整创新,这样的制度系统才能够对科技创新发挥出巨大的推进作用。
建设五种机制
民主、公正的决策机制。公正问题的本质是权利的分配中的平等。应使创新系统所有成员的利益选择和科学追求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使创新决策能够充分建立在其成员潜质、创造性得以充分挖掘和施展的坚实基础上。
多元的、针对不同角色成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系统所有成员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重要性的差异,要强化成员的角色定位,建立多元的、针对不同角色成员的绩效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
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机制。建立完善能够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对创新风险的承受能力。应对和驾驭科技创新风险能力和机制的关键问题是能够使遭受到挫折的各种资源能够迅速进入新的价值使用和增殖过程。
制度运行的监督反馈机制。完善制度运行的监督反馈机制,使不足和偏差能够得到及时修正。推进制度创新。
创新系统中各创新组织的互动协调机制。不断加强创新系统中各创新组织的互动协调机制,使创新系统真正能够发挥出系统合力。
把握两个系统化原则:
注重制度安排的系统化。只有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并且其实施有充分的社会基础的制度设置才是有生命力和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制度安排应组成一个有机系统,并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创新系统的开放性,促进创新资源的流动。
加强两项基础性建设
大力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系统由各种组织组成,如企业、大学、政府管理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各种组织在创新系统中的定位不同、角色不同、功能不同,因而组织文化也应各具特点。
在创新系统组织结构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并体现区域特色,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系统中行业协会、技术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