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图书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1
【关键词】:图书管理系统; 需求; 功能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高度交流与发展的时代,面计算机系统则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脚色,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的计算机化以不容迟缓。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一、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当决定要开发一个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需求分析要做的工作是深入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确定软件设计的限制和软件同其他系统元素的接口细节,定义软件的其他有效性需求。
获得当前系统的处理流程,在此首先假设当前系统是手工处理系统。手工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读者将要借的书和借阅证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将每本书附带的描述书信息的卡和读者借阅证一起放在一个小格栏,并在借阅证和每本书上贴的借阅信息。这样借书过程就完成了。还书时读者将要还的图书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图书信息找到相应的书卡和借阅证,并填写相应的还书信息。
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理解当前系统“怎么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从而从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物理因素就成为不必要的负担,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困素,去掉那些非本质的困素即可获得反映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
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逻辑上的差别,明确目标系统到底要“做什么”,从而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在对上述流程进行分析后,我们对新的图书处理流程进行整理,图书馆借还书过程如下:
借书过程:读者从架上选到所需图书后,将图书和借书卡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用码阅读器将图书和借书卡上的读者条码2码读入处理系统。系统根据读者条码从读者文件和借阅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根据图书上的条码从图书文件中找到相应记录,读者如果有如下列情况之一将不予办理借书手续。
① 读者所借阅图书已超过该读者容许的最多借书数目。
② 该读者记录中有止借标志。
③ 该读者还有已超过归还日期而仍未归还的图书。
④ 该图书暂停外借。
若读者符合所有借书条件时,予以借出。系统在借阅文件中增加一条记录,记入读者码、图书条码、借阅日期等内容。
还书过程:还书时读者只要将书交给管理人员,管理员将书上的图书条码读入系统,系统从借阅文件上找到相应记录,填上还书日期后写入借阅历史文件,并从借阅文件上删去相应记录,同时系统对借还书日期进行计算并判断是否超期,若不超期则结束过程,若超期则计算出超期天数、罚款数、并打印罚款通知书,记入罚款文件。同时在读者记录上作止借标记。当读者交来罚款收据后,系统根据读者条码查罚款文件,将相应记录写入罚款历史文件,并从罚款文件只删除该记录,同时去掉读者文件中的止借标记。
为了对图书管理系统做完整的描述,还需要对上面得到的逻辑模型做一些补充.首先采用图形的方式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界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整个系统的用户界面的一致性,同时也有国助于后续的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其次,说明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些特珠性能要求。如借书、还书服务花费的时间一次不得大于5分钟等。 转贴于
前面着重对借还书流程进行了说细的阐述,下面介绍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的功能:
> 借书处理:完成读者借书这一业务流程。
> 还书处理:完成读者还书这一业务流程。
> 罚款处理:解决读者借书超期的罚款处理。
> 新书上架:输入新书资料。
> 旧书淘汰:删除图书资料。
> 读者查询:根据读者号,查询读者借阅情况。
二、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
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住处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有效期限、备注等。
读者种类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
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种类、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办证日期、备注等等。
书籍类别标准的制定、类别信息的输入,包括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书、关键词、登记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借书信息的查询、修改,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名称、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还书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编号、书籍姓名、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参考文献
[1] E Winemiller, J.Roff, 著. Visual Basic6.0数据库开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郭盈发, 张红娟. 《数据库原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图书管理 现状 建议 中职学生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188-02
一 中职学校图书管理现状
1.领导不重视
学校把图书管理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根本不在乎图书馆有什么书目,所以,新书未能及时补充,旧书不能及时替除,致使藏书质量严重下滑。有些职校为了凑足图书册数,不管质量优劣,大量购进便宜图书。有的以教材数填充图书数,还有一些学校的图书是由相关部门或者单位捐赠的,内容良莠不齐,又没有专职人员进行筛选,有许多并不适合学生阅读。
2.资金不到位
中职学校图书馆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各类新建的中职校在资金争取中往往以建图书馆的名义申请资金,当地政府也很支持。图书馆建起来以后,争取馆内建设资金却困难重重,所以,新建中职学校的图书馆看起来很气派,但内容往往很空洞。学校也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图书馆的内部建设中,极大地影响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
3.认识有误区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图书管理员就是从事收发书报等事务性工作,所以配备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中专业人员很少,甚至没有,大多是兼职教师、教龄很长的待退休教师或合同工等非专业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只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分发教材,而在平常无所事事,因此有些教师把图书馆称为“养老院”。
4.利用不合理
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图书资源不能有效得到利用,自动化管理的缺乏导致了图书管理时间的浪费。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子阅览室“步入”图书馆,但部分学生浑水摸鱼,到电子阅览室只为上网玩游戏,更出现了校外人员承包电子阅览室现象,成为了变相的“网吧”,严重影响了学校图书馆的形象和发展。
5.读者不文明
在书籍借阅过程中,经常出现借书不还或丢失的现象,致使馆藏图书流失。每到期末,图书馆在回收借出的书籍时,一些高品质图书,总有个别读者不及时归还,或者丢失,或者因调动将书带走。阅览时,有乱涂乱画、撕页等不文明现象,这直接打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一些优秀图书的流失也直接降低了馆藏图书的质量和数量。
二 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薄弱,遇事莽撞冲动,情绪不稳定。部分学生厌学心理较重,选择中职大多并非自愿,处在茫然状态。虽然思想活跃,动手能力较强,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比较单纯,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在目前众多的网络信息面前,不能完全把握其真伪,这对其人生价值观和人生理想的实现有着较大的影响。中职学生当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优越,从小缺乏艰苦的锻炼,表现在心理品质上的意志薄弱,怕吃苦、怕困难、心理脆弱、学习惰性强,无法正确对自己作出评价,对社会回报期望值明显偏高,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如何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热爱工作,是中职学校教师的责任,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以上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工作开展得非常困难,图书馆场所和图书资源很难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学生利用图书提高自身素质的想法也就很难实现。
三 对中职学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
针对中职学校图书管理现状和中职学生的特点,笔者建议如下:
第一,中职学校领导要重视图书馆建设,加大和优化对图书馆内部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专款专用,为创建数字化图书馆打好基础。要有一名常务副校长分管此项工作,教务处要有一名教务副主任专职分管图书馆,这样才能全方位发挥图书馆的各项功能。
第二,提高图书管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图书馆吸引读者阅览最基本的条件,直接反映图书馆工作的效益和质量。为适应新时代中职学校图书馆工作的需要,中职学校图书馆应树立服务意识,做到“四勤”。
勤培训:积极参加上级及相关单位组织的对管理员的各种业务培训,图书馆每学年对各年级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引导他们提高品位,正确找书,科学看书,也让他们学会爱护图书。
勤整理:对师生归还的图书每天及时归类上架,对损坏的图书及时修补,对借阅超期的提醒及时归还。
勤检查:经常巡视书架,把师生在借阅时抽乱、插错的书籍归还到相应的书架。
勤公示:通过校园网或图书馆宣传栏公示班级每周借阅率、每月借阅率,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自己班级的借阅情况,以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第三,创新图书管理方式、方法,完善制度建设。要以学生的需要为主体,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上建设平台,让学生和教师推荐书目,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要建立起信息化的查询系统,提高学生搜索所用书目的效率。图书馆还应作为桥梁,沟通师生和图书出版机构,及时将师生对图书的意见反馈给采编部门,以提高书目的编辑质量。
第四,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图书阅览工作。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中职生的特点就是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因此图书馆的书刊就成为课堂教学课程的重要补充。设立新书专架和热门图书专柜,使学生能够在图书中掌握专业发展的最近趋势,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要改善图书馆的氛围,营造出尊重读者、尊重图书的浓厚氛围,使学生能够享受到“学生至上”的真诚关怀。
将图书馆的开放范围扩大,时间延长,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时间。加强对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技术培训,教会学生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风,从而开阔眼界,增强更新知识的能力和速度。
第五,加强校际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交流,将具有本校特色的图书管理经验与其他学校分享。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资源齐全、配套专业的数据库系统,整合图书资源。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3
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更新育人观念,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走进图书室,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培养高规格的层次人才。城乡中心小学构建高效的图书馆(室)运行机制,将图书馆(室)打造成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二阵地,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读书、进步、提升的良好环境和机会。
三所学校在图书室的运行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持之以恒的图书资源建设的经费保障问题;图书管理员队伍的建设问题;师生归还图书时不知道如何上架,造成图书摆放次序错乱,从而影响借阅;借书的学生特别多,学生择书费时,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太长;没有提供图书借阅指导,信息交流平台;没有提供阅读指导;乡中心学校图书资源如何带动、辐射村小。
西城小学现藏书达一万册,李市小学藏书达三万册,梁家小学藏书达五千多册。领导重视,三校联手,科研师资力量雄厚。曾先后参加了全国、重庆市、江津市级科研课题,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三所学校校长亲自挂帅,研究人员是从学校精选出来的,特级教师1人,重庆市骨干教师2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人,科研人员基本上是国家级、重庆市、江津市级科研成果获奖者和重庆市、江津区赛课一、二等获得者。人员都具有本科学历或者专科学历,有研究此课题的能力。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将国家课程标准落到实处,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解决图书馆(室)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构建高质高效的图书室运行机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最大限大度发挥城乡中心小学图书馆(室)功效,我们三校联手,通过研究,探索城乡中心小学图书馆(室)的运行机制。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实验中期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建设精美、丰富、规范的图书室
(1)丰富、优化图书资源,建立持之以恒的图书资源完善制度。(2)将图书室打造成内容丰富、品种多、画面精美的儿童精神的乐园。(3)使图书室的图书资源内容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4)建立科学的编排体系和合理的架位。(5)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制度,制定图书借阅规定、图书赔偿等各种制度,所有的制度上墙,所有的制度张贴在图书室外的“读书苑”借阅指导栏内。(6)建立班级图书角,家庭图书室,与学校图书室配套使用,发挥综合功效,并加强管理。
2 建立自学自培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图书管理员培训模式
三所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都是兼职,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图书管理培训,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利用网上开展的图书管理讲座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钻研自学,学会再利用期末时间,对本校老师进行图书编号培训。
3 建立灵活多样的开放制度
(1)灵活开放时间;(2)全开放空间;(3)灵活、自由的开放方式;(4)加强对教师进行培训,选培四至六年级学生图书管理员3人/班,村小图书管理员2人/班;(5)设立灵活多样的图书开放形式,建立流动书箱学校投入经费;(6)建立班班图书流动制度,坚持两月交换一次;(7)各班建立图书管理日记、图书开放日记和图书使用档案。
4 开展图画作文、音乐作文、活动作文训练
组织学生学当小记者,开展采访活动,为广播电台、报刊写稿;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小报告,举行“与好书交朋友,做有理想的人”等读书活动。(1)举办“图书展览会”。(2)充分发挥图书室功能,开设读书课。(3)订阅报刊、设立“中队图书角”。(4)背诵优秀的诗文。(5)分阶段定类别增加语言积累。(6)写读书笔记。(7)开展“读书讨论会”。(8)“红领巾读书月”活动。
三、研究的效果
1、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2、学校图书室建设初具规模,图书资源丰富,管理规范。3、充分发挥了学校图书室的育人功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图书的借阅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提升。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书。通过实验,学生变得爱读书了,他们的阅读写作兴趣普遍提高,经常读课外书的比例由实验前的18.37%提高到65.3%,认为自己非常喜欢作文的同学由实验前的10.46%提高到44.76%,讨厌阅读的学生由实验前的12.79%降低到4.06%。学生阅读了大量书刊,课外知识丰富了,积累的素材、语言在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提高了习作的兴趣。4、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习作能力大大提高。5、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思考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图书室由于受硬件建设的制约,一是藏书量增加了,但还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丰富图书资源任重道远;2、农村小学没有固定的阅览室,学生借阅不方便,全靠教师统一借阅归还,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3、师生文章大胆地向外投稿方面还比较欠缺与保守。导致阅读成果不明显,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努力,下大力气改善;4、实验中,我们应该让教师稳定,跟班教学。这样,实验的条理性、层次性、循序渐进性会更强,取得的实验效果也就会更好;5、要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特色化的理论与实验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系统性、科学性;6、把读书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4
一、制定构建“博・雅”阅读书香校园方案
为让学校充满热爱读书、勤于读书、乐于读书的学习风气,促使师生家长达成共识,利用校园可以利用的场地,成为潜移默化的教育基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被熏陶,被教育,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将我校构建成“博雅阅读”书香校园,特制定了方案。
方案的实施分:1、教学楼文化。在教学楼顶继续沿用原“学校是收获幸福的地方”。2、楼梯平台做各班展示窗口。3、师生阅读经典文化。各教室前柱面张贴学生自主感言,每班四条,每学期更换一次。4、办公室文化。在各办公室粘贴具有各办公室特色的精彩语言。5、校园广播文化。精选各班朗读优秀的学生主持、播音。6、班级文化。由各班学生自主实施。7、操场文化。重点打造校园石头。8、食堂文化。在食堂厨房内增设“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温馨提示语。9、宿舍文化。在男女生宿舍外墙增设温馨语言各一条。10、健康文化。在心理咨询室专设“女生角”。
二、开展“我与阅读”系列读书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自项目实施以来,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打造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营造读书氛围,延长图书室开放时间,为师生读书提供便利条件,开展做读书笔记、手抄报、写读书心得、读书生活体验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努力让师生多读书。学校有两块巨石,好长时间以来,想在石头上做文章,书写几个大字,可大家各抒己见。在征得多方人士的意见,在两块巨石上写下了“博”“雅”“勤学”“励志”几个大字。旨在勉励师生要博采众长,勤学上进,磨砺意志,达到谈吐高雅。方案要求师生读书。要求师生读书之后要有感言,有自己理念。通过向全校师生征集感言,师生写下了自己对教育,对学生,对学习,对读书的种种见解,于是有了《“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师生感言集》。读书活动有序进行。为检验师生读书成果,学校组织开展“我与阅读”系列读书成果展示评比活动。评比按教师组和学生组进行。我将这些成果编辑成册《“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笔记集锦・教师篇》《“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笔记集锦・学生篇》。
三、撰写生活体验文章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跟踪学生在家庭的读书情况,我常利用节假日,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并拍摄学生在家庭的读书情形。看到学生在家庭与父母共享读书的快乐,给爷爷奶奶读书读报,我感到极大的快乐。后来,我便分年级让同学们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感悟。1、我是这样读《 》(补足书名后再写作);2、当我第一次进入学校图书室时;3、我在家里是这样读书的;4、我为________读书报(横线上补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后再写作);5、我为________推荐《______》(第一条横线上补足“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后条横线上补足书名后再写作。《“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之感悟・教师篇》。《“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项目我与阅读之――读书之感悟・教师篇》。
四、快乐读书,健康成长
开展了一年多的读书活动,迎来了为期两天的香港陈一心基金会“依托学校建立贫困民族农村社区学习资源中心的行动研究”项目经验交流与图书管理现场会在临沧举行,会场就设在青华中学。2012年3月20日,会议在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下,参会人员先后到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大文完小、大文中学、丙简完小、青华完小观摩读书活动。21日上午,参会人员在青华中学进行经验交流和图书管理培训。香港陈一心基金会顾问、澳大利亚教授jamesHenr对项目负责人和学校图书管理员进行了图书管理培训讲座。jamesHenr教授结合生活实际,讲述了读什么书,怎么读书、怎样读好每一本书等,深得与会者的好评。接着,与会者按“阅读活动的开展”“校本资源的开发”“图书管理”三个主题分小组讨论达成共识。讲座结束,来自临沧市耿马贺派乡、玉溪市见兴乡、昆明市寻甸县甸沙乡、昆明市盘龙区滇源镇及临沧市临翔区忙畔街道的与会代表作了开展阅读活动经验交流发言。会议圆满成功。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5
本文从实践出发,阐述了人文观念在图书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从业者的要求及其作用。
关键词:
管理;人文观念;情感原则
21世纪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高速度信息化时代,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图书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图书馆管理所起的作用愈加显得重要。笔者谈及的图书馆管理是一种管理的管理,是一种人性化极强的管理。它在现代化信息管理中,把现代管理的理念重心由“物”转向了“人”,由粗放转向了精细。通过对图书馆和图书进行各种有效管理,使馆内工作人员从“勤奋地工作”转变到“自觉地工作”,再转变到“有效地工作”,通过发挥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其潜能,随时随处为借阅人服务,从而使人类阅读、借鉴图书和过往知识实现生产力转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全面提高。这就是图书馆管理活动的灵魂,是人文观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人文观念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必然要求
1.1图书馆管理中人文观念的现实和差距
从历史上看,人文观念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古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即素以“仁政”和“民本”为旗帜;横向看,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也把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作为根本,而目前我国国内高校图书馆真正能做到以人为本为管理理念的并不多见,传统性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从"图书馆"角度出发,仅仅重视对图书和文献的保护和管理,并没有从读者的实际出发.仍占据着当今图书馆管理的主流,且要真正改变还需要假以时日,为此,我们就不得不来严肃审慎地认真思考两种不同的管理理念,以求达到图书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1.2图书馆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用人最终用的是人的性格、能力和敬业精神,而不仅仅是用人的经验,如果你是个优秀的图书馆管理者,你就应当知道该使用什么样的人去胜任合适的职位,应具有亲和力和更新的领导方法,应具有熟知环境变换的知识储备和应时而变的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洞悉未来,引领趋势,需要语言沟通流畅,能够清楚传达所要表达的信息,凝心聚力,达成共识,行为风格一以贯之,信守承诺,坚持到底,言行必果,给人们以内在的成长空间,并能使人产生健康的情绪,而这些又都是一个成功管理所必须具备的。
1.3人文观念是图书馆管理的灵魂
人文观念,表现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就是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实现人本思想的基础所在,也是构成图书馆成熟管理体系的精髓。始终把读者放在第一位,彻底摒除以往传统图书馆管理的陈旧制度和管理模式,传统图书管理模式只是从主观方面规范读者的行为,以使读者不动私念、不犯错误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存有太多的管制与约束的成分,从而导致目前图书馆管理模式僵化。而在当今时代,是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新时代,是一个孕育着巨大变革的观念革新时代,图书馆生存的内部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并将继续发生着更大的深刻变化,与之相对应,现代图书馆管理的高标要求、目标设计、试行方法和行为方式也必将发生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如何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谋求图书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只能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进行根本的扬弃和取舍,从而站在崭新的角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即坚定不移地贯彻“以服务读者为中心”,一切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施行,均应以方便读者和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为目标,且把“读者第一”的思想理念贯穿到全部管理系统的所有环节,使其在每个员工的态度、举止乃至每一个动作中均能很好体现出来,才有可能使“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管理的现实实践中得以真正实现。
2人文观念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对从业主体提出更高要求
2.1人文观念要求从业馆员牢固树立
“读者第一”的理念在人类知识发展的历史上,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起到了承上启下、无可替代、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以其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源为人类提供极其丰富的知识宝库,成为人们收集、查阅和利用前人知识的重要场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的推广和应用,对传统图书馆冲击很大,使得传统图书馆已不再是唯一和最好的知识信息获取渠道,这种形势,也催化了很多高科技阅读和知识获取途径,比如数字信息化图书馆、网络虚拟图书馆的存在,还有互联网等媒体上大量免费的信息资源,使得人们可以非常便利、快捷地获取、利用瞬息万变丰富多彩的社会信息资源,为此,传统图书馆也应由以提供有形书刊现场服务为主逐步转向以获取更多更广的电子信息资源为主的服务形式进行转化,由过去提供文献索引服务向以将来提供实践性事实和数据为主的参考性咨询服务方式转化。但无论如何转化,其核心和灵魂就是必须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原则,应当根据读者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时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开放程度,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向广大读者及时提供高效的信息查询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现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和巩固图书馆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2.2人文观念强调整体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注意团队这一概念。因为管理本就意味着组织中的所有成员结合为一个整体,管理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在协同工作中取得成效,充分发挥每一名成员的个人力量。一个有效的组织是以人为本的,既要强调个人的心理需求与能力配置,更要强调团队的分工协作与步调一致。要建立高效率的团队,首先要培养团队的凝聚力,明确合理的目标任务,通过图书馆管理者自身优质的影响力,去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引导全体馆员参与管理,从而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使团队中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使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在实践中得以增强。凝聚力是维持优秀团队存在的必要条件,当团队中每个人都受到尊重、参与决策、被充分肯定和信任时,他们必然会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团队的整体作用也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施展。
3人本观念对从业馆员的高素质要求也为其实现自我提高搭建了平台
3.1情感原则在图书馆人文管理中大有所为
以情感人,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所在。我们说在图书馆管理中实施情感原则,其实施对象既包含对读者,也包含对图书管理员。对读者和图书管理人员施以人文关怀,让这两个方面的人员均感受到情感服务的温馨与惬意。一方面,在对待读者上,要真正树立“图书馆是读者的图书馆”的理念,把读者视为主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全方位、多角度去关心、爱护、尊重我们的读者,设身处地地思其所思、想其所想,为他们创造方便,帮助他们实现和完成获取知识的愿望,就像在情感上给于无微不至的关怀那样,特别对那些特殊的读者(比如残疾人、失足者、失业者、失落者或失助者等)要有针对性地给予特别的关爱与帮助,即使是对有过劣迹的读者,也要公平对待,循循善诱、以情感化,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树立生活和进步的勇气。在服务读者过程中,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在服务过程中,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时刻注重文明礼貌,以礼待人。总之,要让读者感受到像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所说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另一方面,在对待图书馆员上,单位和领导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做到多沟通少回避、多鼓励少批评、多引导少处罚、多关爱少指责、多随和少说教,真正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聚人,以情留人,让我们在图书馆工作的员工真切感受到情有所在、情有所牵、情有所系,情有所动、情有所乐,融入这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中。
3.2人文观念助推图书管理员真正成为知识之师
图书管理员也应该自觉置身于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努力使成为知识的创新者和新知识的拥有者。他们应该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种知识管理、知识组织、知识服务,本就置身于知识创新的基础中,正是基于这种基础,他们本身也应成为知识的导师,一方面有责任有义务让读者在“知识服务体系”中成为受益者;另一方面图书管理员所从事的事业本身就是对读者的教育、指导,实行的是“知识的知识”的教育,应该让读者真正发自内心尊称其为“老师”,从专业的角度真正体现出对读者的帮助、指导和教育,让读者在求知、索知、受知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图书管理员的帮助是切实而专业的,的确是一种“教师行为”,从而真正实现图书馆员在撒播知识的链条中成为具有“指导、启迪、引导、咨询、传授”的有效工具,对于读者而言真正成为知识的“导师”,切实发挥其特殊功效。
作者:褚彧 单位: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彭玉华,徐益.把人性化管理渗透到高校读者工作中去[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1).
[2]赵红心.新技术环境下图书官员情绪管理对策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8):41~43.
家庭图书管理范文6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读书风气的逐渐形成,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读书风气的逐渐形成,图书馆的功能也发生根本的改变,它不只是图书利用和保存之所,更是一个知识文献中心,发挥着信息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的功能。而作为学校图书馆,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在读者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和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
1.1 图书馆要加大自我宣传的力度。
对于学生而言,或是过重的学业负担,或是学校与家庭于意识教育上的疏忽,造成他们对学校图书馆的使用率极低,极少去了解图书馆、深入图书馆。但是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要从小从早培养他们的图书馆意识。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宣传图书馆。例如可以举办书展、有奖灯谜游艺活动、开展讲座、定期打印一些新书书目发放到同学们手中等多种活动来吸引他们走进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熟悉图书馆,并正确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从中吸取知识和营养,并使图书馆在他们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1.2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
应当开辟学校图书馆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又有其信息资源丰富的特点,成为学生学习与综合素质提高的最佳场所。在这里,可以培育良好的人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学习如何“学”,发挥主动性,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通过阅读与检索,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将图书馆作为课余活动的理想选择。
2 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发展
2.1 选好管理人员,是搞好图书馆的关键。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学校图书馆管理员是“第二课堂”不站讲台的教师,是广大师生攀登书山、遨游知识海洋的引导者、教育者和知心朋友,是教师和家长的好助手,是搞好图书馆的关键。学校图书管理人员需要有丰富的各科知识和较高的图书管理专业知识。试想,一个不具备图书管理专业知识的图书管理员,怎能对图书进行分册登记、分类排架等各项工作的管理?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更要具有敬业精神,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师生,要不厌其烦地为师生找书、荐书,要长时间地静坐图书馆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具有较高的敬业精神。因此,选好学校图书管理人员,是搞好学校图书馆的关键。
2.2 营造和谐的人文阅览环境。
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形成良好阅读氛围、吸引读者的重要条件。图书馆建筑设计要有浓厚的人文意蕴和时代精神。图书馆要时刻把读者的需要放在首位,体现人文理念。阅览桌椅的高低角度都要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前提,设施安排以方便读者为目的。要让读者步入图书馆后立即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感染,产生渴望知识的激情,心情舒畅地进行阅读。图书馆的建筑应独具自己的个性文化内涵与特点,其造型应与所处地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统一、融洽,应符合美学原理,做到布局设计合理、色彩搭配匀称、布置典雅清新。
2.3 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重心在“藏”上,都以“书”为中心展开,从采访到编目,从典藏到借阅。“藏”的原因往往导致图书馆藏书不符合读者需求,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其图书数量仍然保留了那些时代久远、已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导致图书馆的服务地位大大降低。在实现图书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指导思想下,可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网站留言的形式,充分了解读者对各类书籍的需求,实现图书馆“为读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目标。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一员后,其积极性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就购买什么样的文献资料提出更好的合理化建议,就能使得文献资源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切实满足读者的需求,实现图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使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会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3 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观念
3.1 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
图书馆提供的服务是以满足读者的信息索取需要为目的的,读者的使用程度与满意程度是一个图书馆质量衡量的最根本标准,是图书馆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在不少学校中,图书馆重藏轻用,只关注藏书数量,而对图书的使用甚为漠视,更有甚者,将馆藏文献束之高阁,拒绝对师生开放。部分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仍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准,不仅内容单一守旧,服务模式僵化,而且馆藏文献的种类单一,藏书多为教材教辅教材,缺乏吸引力,更无法发挥信息检索中心的功能。对于师生对图书馆缺乏兴趣,使用率低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他们图书馆使用意识不足,而要从图书馆管理本身去寻找原因。图书文献属于精神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是否得到受众的认可欢迎,是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认真调查研究的问题,认清新形势下学校读者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管理上的合理调整,从而实现管理的有效优化,这是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职责所在。只有从读者的需求出发,紧跟时代,精心策划,多下功夫,才能真正实现图书馆管理的升级优化。
3.2 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