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的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的基础知识

生物的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掌握;物理;学科;特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90-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许多的概念(或物理量),定律、公式和原理,然后应用这些规律去解释和解决自然界及生活、生产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只有全面熟练地掌握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去解决有关问题,才算学好物理。

一、教育学生注重观察和实验,培养良好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使学生认识到有很多重要的物理规律和理论是直接从大量观察自然现象和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善于观察物理现象和实验的重要性。

1、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除了严格按规则操作,如实记录实验测得的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预期数量关系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观察。不要代替学生观察,不要把结果事先告诉学生,而是要交代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教育学生要细心观察,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注意观察顺序性、着重性和对比性,并且要边观察边动脑,对实验结果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常发现学生为了使测量的值同常数表中的一致,或得到的物理关系与书上讲的规律符合,而涂改实验数据的现象,这不利于科学态度的养成。在数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在初中物理实验条件下,使用简单仪器和简单方法,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与书上数值有较大差异是很自然的。

二、教育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原理的正确学习方法

1、物理概念的学习 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定律公式对解题有用,概念没有多大作用,因此不重视概念的学习。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物理定律、公式、原理是反映物理过程中有关概念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概念不清就无法真正掌握定律或公式。要掌握一个物理概念,首先要了解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对于量化了的物理概念---物理量,常是用两个量之比或它们的乘积来定义的,这时就要分清哪些是定义式,哪些是决定式。如电功率P=W/t和P=UI的区别。凡是用公式来表述的概念,还必须弄清它的量度方法、量度单位,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是标量还是矢量。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有些概念是逐步加深的,必须随着学习程度的提高,逐步提高认识,不可先入为主,始终停留在最初的认识阶段。

2、物理定律、公式的学习 有些学生只满足于死记硬背物理定律、公式,而不去掌握它的全部内涵,这是学不好物理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教育学生要按以下要求去掌握物理定律公式:(1)要弄清物理定律、公式的来源,是属于通过观察或实验得出的实验定律,还是利用已有的物理规律推导出来的导出定律。如果是实验定律就必须十分注意整个演示实验过程,不但要弄清建立定律的事实依据,而且还须弄清是怎样从这些事实依据中通过正确分析、推理才得出它们本质上的联系。如果是导出定律,除了弄清建立物理定律的事实依据外,还要弄清推导过程中所依据的物理定律及应用了哪些数学方法。(2)弄清物理定律、公式的物理意义。公式中每个物理符号〈包括常数〉的意义及整个定律的物理意义,还耍弄清公式中有关物理量的对应关系。(3)注意物理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避免乱套公式。

3、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就是要实物说理,掌握物理规律后就要用来解释和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这里特别注意要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去分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物理现象所存在的片面理解甚至是错误的看法。

三、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物理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学方法内容,如观察与实验、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模型与模拟、猜想与假说、灵感与直觉等等,它们组成一个大系统。物理学理论的建立遵循着这样的途径:观察实验一提出假设一设计实验一验证假设一理论总结一实践验证理论。如果要使学生体验、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各种基础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和时代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生物的基础知识范文2

1. 发展前概念,找准概念形成的“生长点”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物理学习的前概念是指个体在没有接受正式的科学教育之前,对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前概念中通常存在的一些错误的、片面的、有缺陷的认识,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束缚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甚至学生在学习了正确的物理概念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还会在潜意识里对学习造成干扰。故此,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转化前概念,以能形成科学的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教学为例,比热容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比热容概念涉及热量、温度、质量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他们大脑中对“比热容”这一概念的认识只停留在“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吸收热量越多,温度升高越多”这一认知上。课堂上设计实验,可帮助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从定性分析上升为定量理解,继而以此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形成“比热容”这一概念打好基础。

2. 顺应学生思维,把握概念形成的关键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顺应学生的思维,通过问题的设计、探究实验等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思维加工,在新概念的“生长点”上进一步抽象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进而形成物理概念。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通过演示实验已让学生明确了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升高的温度间的定量关系,要引导学生形成概念,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从而构建出以上的概念框架,继而得出比热容的定义:物理学中把吸收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的乘积的比值叫做比热容。

由此可见,概念的学习不是由老师直接给出的,而是逐步生成的,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层层分析,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进行思维加工和思维训练,从而生成概念,掌握新知识。

3. 深化问题讨论,巩固概念形成的效果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运用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课堂上围绕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加深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以《比热容》概念教学为例,在学生形成概念后,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课堂上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即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这样的实验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生物的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植物性垃圾 沼气发电 综合利用 焚烧

1.引言

近些年城市居民垃圾的成分变化很大,随着城镇居民厨房气化率的提高,垃圾中最主要的成分主要为厨余类有机物。单位垃圾、街道保洁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等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组成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植物性有机垃圾,如瓜果皮核和厨余蔬菜下脚料等,约占5O%左右。今后我国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关键因素就是对垃圾收费制度的建立和对垃圾分类、分区的收集。有机物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在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中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需求。本文以对宁波市的研究为例,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建议。

2.城市生活垃圾中植物垃圾现状分析

植物性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湿基物理成分,在总垃圾量中,植物性垃圾平均占到了49.51%;植物性垃圾在陈腐垃圾中占总量的31.76~45.57;植物性垃圾在刚入厂的新鲜垃圾中占总量的46.84~51.56,这就表明植物性垃圾在宁波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中占到了一半左右。植物性垃圾在陈腐过程中经过挤压脱水,使得植物中一部分的水分以渗滤液的形式流失,植物性垃圾在陈腐垃圾中的重量比例下降正是这种脱水现象造成的。在和其他类垃圾混合前,这些植物性垃圾本身都属于高含水量的垃圾,无害、无毒。瓜果皮核和居民的厨房蔬菜下脚料是植物性垃圾的主要来源,含水量达到了70%,其中以蔬菜下脚料为主。

3. 分类回收处理植物性垃圾的建议

如果全部焚烧处理植物性垃圾,其含有的大量水分加大了焚烧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同时也浪费了能源。城市植物性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沼气发电。

3.1 垃圾焚烧处理受植物性垃圾的影响

在进入焚烧厂时植物性垃圾的平均含水量为7O%,在焚烧处理垃圾时,通过燃料的加热和蒸发,植物性垃圾中7O%的含水需要变成和排烟温度相同温度的140℃过热蒸汽,需要1lOkg热值为6000Cal/Kg的煤进行燃烧才能使每吨2O℃的水变成140℃蒸汽。

3.2对城市植物性垃圾进行的资源化利用

如何从其他的垃圾中通过简单的操作手段把植物性垃圾分离出来,既涉及到了政策管理问题,也涉及到了技术问题,是一个巨大纷繁的系统工程。集中分类处理和城市一家一户分散产生之间的矛盾就是我国目前进行生物发酵利用城市植物性垃圾的最大难题。我国发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必然之路就是要对传统的观念进行彻底转变,对植物性垃圾分类的问题从源头上进行解决,使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真正成为一种经济活动,以企业投资经营为主体,对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新的调控管理手段,用清洁生产的理念建立起来,使其走上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1)利用沼气发电对植物性垃圾进行处理的技术路线图

利用沼气发电处理植物性垃圾系统由四部分组成,沼气发电是对城市植物性垃圾分类后进行综合利用的最有效方式,1吨植物性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后,可以产生约300m3的沼气气体量,每立方米的沼气进行可以发电1.5度,所以,实际上每一吨的生活植物性垃圾可以提供给我们400多度的电能。利用沼气发酵发电对植物性垃圾进行处理的技术是一项资源再利用的系统工程,建立在分类处理城市植物性垃圾的基础上,在国内属于成熟的垃圾生物发酵技术。

沼气发电技术路线图

第1部分是建立分类回收城市植物性垃圾的体系。在城市中要建立生活区植物垃圾和蔬菜加工厂植物垃圾的植物性垃圾回收体系,以此对沼气发酵足的原料进行保证。第2部分是发酵区。由储气罐、沼气化器和发酵池组成发酵区。要建设多个大沼气发酵池,一可以避免清理某一发酵池时沼气供应不足的现象出现。二可以有足够的处理垃圾的容量。第3部分是发电部分。由变电和发电两组设备完成发电部分。采用燃气发电机作为简单实用的沼气发电技术。最好选用燃气内燃机进行沼气发电,发电效率比较高是燃气内燃机最突出的优点,其次是设备的单位千瓦造价也比较低、对于气体中的粉尘要求不高、基本不需要水、安装快捷、设备集成度高。第4部分是制造有机肥。制造有机肥是处理沼液和沼渣的生产环节。在制造有机肥的过程中,把沼气池的残液、残渣生产为供农业生产使用的有机肥,同时也对沼液、沼渣污染环境进行了避免。

(2)对植物性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日常居民仍以毛菜为主要消费、我国现阶段的净菜生产企业生产不稳定、规模小是制约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的瓶颈,这是对植物性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的主要难点。植物性垃圾分类不彻底,分离回收成本高,就是由分散的城市一家一户产生的厨余下脚料所导致。要想对大部分植物性垃圾处理问题进行解决,就得做到蔬菜下角料集中产生和集中回收处理。仅从处理植物性垃圾的角度而言,补贴给净菜生产企业较之补贴给垃圾焚烧处理企业,更具有综合经济效益价值。政府可以对净菜生产企业采取每回收一吨植物性垃圾补贴80元的政策,采取和垃圾发电企业同样的垃圾补贴办法,从而使得净菜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净菜上市比例,对市民食用净菜价格不至于过高进行保证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净菜生产企业的利润,如此就使得集中回收处理蔬菜下脚料变容易。

4.总结

生物的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初中生物;复习;效果;研究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避免或减少遗忘,必须根据心理活动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初中生物学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和研究生物的基础,所以要记忆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学时是很有限的,学生课余时间又大多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上,所以学生学习和巩固生物学知识的任务只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要求,生物教师除了要完成每节课要进行的新课内容的讲授外。还要进行适当的复习。

复习按规模分分为两种类型:章节复习和总结复习。进行章节复习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本文所研究的是总结复习。对我自己所教授的班设置不同复习间隔时间,每学期都进行四次复习课,对七年级一班使用前两个月每月复习一次,后两次在最后一个月内进行;七年级三班使用等间隔进行;七年级四班使用第二个月进行一次,第三和第四个月进行三次等间隔复习。通过课堂提问检测效果和在既定的时间段内试验检测效果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由于七年级二班在成绩上与其他三个班有较大差距,不具可比性,我没有把这个班用于试验。

1及时复习

由于遗忘一般是先快后慢的进行,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我们应该巩固建筑物,而不是修补已经崩溃了的建筑物。

2要合理的分配复习时间

复习时间的合理分配是复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个内容,识记的效果好。

根据学习时间分配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学习方法。集中复习,指在较长的时间里不间断地反复学习;分散复习(又称间隔复习、分布复习),指有时间间隔的学习。

针对七年级三个班185名同学进行试验测试(表1)

表1七年级试验测试成绩表

班级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第七次 第八次

七(1) 37.71 52.30 36.00 64.38 55.80 65.00 61.50 65.30

七(3) 42.22 56.79 44.13 67.20 54.40 58.20 62.30 65.70

七(4) 47.80 52.41 45.04 65.59 56.10 62.80 60.16 65.20

注:其中第四次和第八次为全市统一的期末考试

关于各班的成绩走势可看(图1)

图1七年级试验成绩走势图

通过近一年的试验研究分析发现七年级一班使用的方法学生成绩提高幅度最大,七年级四班使用的方法学生成绩变化最小。只从试验结果上得到分散复习的效果要好于集中复习的效果。

分散复习的记忆效果高于集中复习,主要原因是:由于集中复习时,多次重复同一学习材料,致使单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容易引起大脑皮层的保护性抑制;而且,学习的时间越长、越集中,它的抑制作用也越大。相反,在分散复习的情况下,人的大脑神经细胞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因而学习效果高。关于每次学习的时间和各次学习的间隔时间各以多长为宜的问题,心理学家作过多次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也有一个限度,不是越分散越好。可以从实验中得到证明。

影响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效果的其他因素是:①学习能力强的人集中学习较有效;反之,分散学习较有效;无意义材料知觉- 运动学习以分散学习较有效;文学作品等有意义材料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则以集中学习为佳。②学习材料的分量越多,难度越大,分散学习的效果越好。③当学习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发现时,分散学习的优越性则趋于消失。④当问题的解决要求心理定势转向时,分散学习可能有好处。不适宜的心理定势很可能是在集中学习时发展起来的。总之,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生物的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油制气 污水处理 工艺改造 生物强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Q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在油制气企业生产工艺中,通常采用重油的催化裂解方式来实现管道煤气的生成,在生产过程中,对废水的气相色谱分析可知,其化学组分含量不仅种类多,而且芳烃类化合物的含量远远超标,为此,如何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水的污染物浓度,特别是如何实现cod值、NH3-N值等的含量是当前油制气企业迫切关注的关键问题。

1 改造传统A/O工艺,实现油制气污水的高效处理

在过去的污水处理工艺中,A/O工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缺氧-好氧污水处理系统,其工艺优势可以实现对高浓度工业废水的快速处理,在油制气污水处理应用中也比较常见,通常设置在隔油、浮选后采用A/O生化处理工艺来实现对污水的处理,由于该系统集曝气、沉淀于一体,但因系统的运行不够完善,生化处理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以适应现代企业污水处理的要求。

1)对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改造,以满足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时的连续性,比如通过对三格的焦油循环水池改造成五格,可以有效延长沉降时间,提高了焦油的沉降效果,溢流出来的焦油水含量显著降低,大大减轻了下一道污水系统隔油处理的负荷。同时,通过在油水分离器的底部增加开口,并通过蒸汽加热装置实现对下层油物的及时处理,能有效的处理掉油水分离器的内的大量油物,提高了除油效率,经过实验检测可知,有过去的1000 mg/l降低到300 mg/l,对污水石油类的浓度处理实现了显著提高。

2)通过对浮选工序的改造,使得过去一开一备的浮选池改造成既可以串联又可以并联的多效压滤效果,并在浮选过程中,增加了加药、溶气装置,实现对浮选效率的提升,另外通过一条回流管,还可以实现对不符合要求的浮选出水和厌氧吸水实现回流处理。

3)完善污水生化流程,比如将过去由厌氧池进入污水系统的方式改为从浮选工序进入,通过先浮选除油后,再进入厌氧池,可以有效避免对生化工序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表曝机上加装变频调速器,可以实现对曝气池运行时间的有效控制。

2 强化对cod值、NH3-N值等指标的技改策略

在油制气污水处理系统中,只有切实将cod值、NH3-N值的处理实现有效提高,才能符合国家对企业污水处理能力的要求。为此,结合现代生化处理系统要求,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探索,以期实现对cod值、NH3-N值等的有效控制。

1)实验室生化技术培育

在实验室生化技术培育过程中,从选育有效微生物开始,制定相应的实验指标和实验策略,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有效的标记和比较,以实现优质的降解微生物群落。通过对废水的活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在C/N比失调和去除高浓度氨氮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保证微生物的含量,因此,采用常规的培养方式难以实现降解活性,只能通过不断的训化,反复试验才能确保高效的降解菌落。

2)生物强化技术的充分应用

在油制气污水处理系统中,由于难降解、有毒的废水中,微生物的增值速度通常比较低,通过实验室进行筛选出高降解菌和硝化菌,利用一定的实验方法如饥饿法,压力法等,将这些微生物投放到缺氧池和活性污泥中,这些富集着高效可降解菌和硝化菌株,能够对污水中的有毒污物进行有效的降解,从而实现污水处理的

效果。

3)对缺氧-好氧工艺进行改造

在石油化工领域的污水处理中,多以还原型化合物为主的污水适宜采用好氧型反应,同时,为了增加生物填料的氧气,将过去的由下部进水的方式改为从上部进水,这样就可以在缺氧池的表面形成三维的生物膜,在废水流经的过程中,与生物膜表面的微生物发生反应,从而更加有效的降解污水的效率。

4)采用多孔的缺氧池填料

将多孔的填料充填到缺氧池,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性,投放大量的可降解菌和硝化细菌,并在填料表面形成富含微生物菌株的生物膜,即使是气温较低的冬季或者高浓度的cod值、NH3-N值的条件下,也能有效的增强缺氧池的减毒效果。

3 生物强化技术指标及问题

通过对油制气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调整,通过引入生物强化技术之后,其对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通常情况下,油制气企业的污水发生量比较大,污水cod值、NH3-N值的浓度又特别高,其污水处理系统的承载能力也有一定的限制,通过调查,个别不堪重负的污水处理系统,其处理效果还难以实现对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指标,即cod≤ l50 mg/L,NH3-N

综合分析生物强化技术,通过对传统的A/O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效改进,并通过实验制取有效的可降解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加强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平衡性试验,以实现多级、多通道、全面的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争取实现污水cod值、NH3-N值的国标要求。

总之,在油制气企业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对生物强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利用可降解微生物和硝化细菌来实现对石化工业废水的有效处理,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生物强化技术的关键是培育优良的可降解微生物和硝化细菌,并对缺氧池进行适当的改造,以实现为可降解微生物和硝化细菌的生长建立适宜的环境,从而得到减毒去污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生物的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成土母质;土壤;优势作物;湖南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38-2

岩石是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它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风化特点,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发育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土壤的利用方式和生产布局等。湖南省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不同地质时代的岩层都有出露,构成了湖南省成土母质众多的特点。

湖南土壤以成土母质来划分,主要的土壤类型有板页岩黄红壤、棕黄壤,碳酸盐岩红壤,泥灰岩红壤、灰红壤,砂页岩红壤、灰黄壤、沙红壤,紫色碎屑岩紫色土、紫砂土,第四系红土土壤,冲积土,花岗岩麻砂土(红壤)[1]等。

1 板页岩黄红壤、棕黄壤

板页岩黄红壤、棕黄壤的母质主要有赋存于冷家溪群、板溪群的板岩、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等。矿质元素(可溶态)丰富,尤其是富含P、Mo、Cu、Mn、Fe,含Ca量最低,该类型土壤受其母质的影响,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颗粒构成适宜,含沙壤土,属于弱酸―酸性土。湖南省内主要分布在岳阳、古丈等地。板页岩黄红壤、棕黄壤较适宜生长杉、竹、梓、樟、松、茶叶(君山银针等)和油茶等作物。

2 碳酸盐岩红壤

碳酸盐岩红壤的母质主要是赋存于寒武系中上统,奥陶系,泥盆系的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矿质元素(可溶态)一般含Fe丰富,但含Mo、Mn、Mg、K较高,质地粘性强,保水保肥力强,通透性较差,土壤呈弱酸性,省内主要分布于张家界、湘西一带。碳酸盐岩红壤生长的主要优势作物有松、柏、油茶和枣等。

3 泥灰岩红壤、灰红壤

泥灰岩红壤、灰红壤的母质主要是赋存于中泥盆统棋梓组下部、上泥盆统马鞍山组的泥灰岩夹泥质灰岩、钙质粉砂岩,矿质元素(可溶态)除Ca含量较高之外,其他矿质元素均较贫乏。该类型的土壤受其成土母质的影响,通透性差,含砂好,保水保肥力强,属于轻粘土―重粘土,呈中性至碱性,主要分布于湘中、湘南一带,适宜生长的优势作物主要有柏、枣、烤烟、辣椒和柑橘。

4 砂页岩红壤、灰黄壤、砂红壤

砂页岩红壤、灰黄壤、砂红壤的母质主要是赋存于中泥盆统跳马涧组、上泥盆统云麓宫组岳麓山组、云台观组、石炭系下统测水段的中粗粒碎屑岩、砂质页岩和炭质页岩等,矿质元素(可溶态)主要是含K量较高,其余的矿质元素均较为贫乏。该类型的土壤偏砂性,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弱,砂壤土,酸性。在湖南全省各地均有分布,适宜生长的优势作物主要有杉、竹、松和油茶。

5 紫色碎屑岩、紫色土、紫砂土

紫色碎屑岩、紫色土、紫砂土的母质主要是赋存于三叠系中统巴东组和白垩系、第三系的紫色砂页岩、砾岩、砂岩,受其母岩的影响,矿质元素(可溶态)含Ca、Mg和Fe非常丰富,但是B、P、N的含有量贫乏,该类型的土壤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呈弱酸―碱性,主要分布于衡阳、醴―攸、茶―永、沅―麻等地,适宜生长的优势作物主要有柏、松、枣、烤烟和柑橘。

6 第四系红土土壤

第四系红土土壤的母质主要是赋存于第四系更新世的网纹状红土,受其母岩的影响,矿质元素(可溶态)含Fe、Mn丰富,但是Ca、Mg的含有量较为贫乏,质地偏砂―粘重,土壤呈弱酸性。该类型的土壤遍布全省,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7 冲积土,潮土

冲积土,潮土的母质主要是赋存于第四系更新世的砂、砂砾、砂质粘土、粉砂细质粘土、淤泥,矿质元素(可溶态)含Zn、Cu、Mn、Fe、P较丰富,B、Ca、Mg的含有量较为贫乏,该类型土壤通透性好,偏砂,中壤―轻壤土;土壤呈弱酸性―弱碱性,主要分布于洞庭湖平原和湘、资、沅、澧四水流域范围内,以湖南常德、益阳和岳阳市较为集中,其他的地市多沿河作片状或带状分布,生长的主要优势作物有油茶、茶叶、柑橘、柚和香芋。

8 花岗岩麻砂土(红壤)

花岗岩麻砂土(红壤)主要是赋存于燕山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岩浆岩(酸性为主,中酸性次之,基性最少)里,矿质元素(可溶态)较为贫乏,土壤质地偏砂,保水保肥力差,砂壤土,酸性,主要分布以湘南、湘东地区为主,其次在湘中,湘西北较为少见,适宜生长的优势作物主要是松树,局部地方生长的有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