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环保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环保设计范文1
“那里堆满了塑料垃圾,有的漂浮在海水里,有的被冲到岸上。”说这句话时,Tyson Toussant的语气里不仅仅是惋惜和懊恼,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发现“宝物”后的欣喜。
Toussant是美国纺织技术公司Bionic Yarn联合创始人。有一天,他突发奇想,用这些垃圾来制作牛仔裤。
今年9月,Bionic Yarn与荷兰牛仔裤品牌G-star合作的Raw for the Oceans系列,已出现在G-star全球的店铺里。而这些牛仔裤以及其他服饰的原材料,正是来自印度尼西亚海域的70万个塑料废瓶。
“设计风格一直是时尚品牌最为核心的部分,但是制作产品过程中所使用的环保材料也在逐渐变得重要。”Toussant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将环保与时尚挂钩并不新鲜。但大多数情况下,前者更多只是时尚品牌常用的一种营销手段。
2005年的纽约时装周上,非盈利环境组织Earth Pledge曾邀请了一众奢侈大牌,举办了一场叫做Future Fashion的时装秀,将环保理念推向时尚圈。从此,“环保”概念就成为时尚圈的一个固定设计命题。消费群体更为广泛的快时尚品牌,也常用旧衣服回收、将销售所得赠予环保机构等方式来推行环保理念。
然而,在衣服制作流程和原材料供应链上,一直以来却没有太多变化。而这显然才是更需要讲求可持续性与环保的环节。
Earth Pledge的报告称,在原材料生长到制作成纺织品的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到至少8000种化学药剂。一件衣服2/3的碳排放量都是在被购买之后才产生的。
牛仔裤公司是最早做出改变的行动者。因为在牛仔裤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以及对环境有污染的印染药剂。比如生产一条Levi’s经典的501牛仔裤,就需要使用3480升水。而通过改善工艺,耗水量可以减少28%。在材料选择上,牛仔裤品牌现在也多选择有机棉―它们的生长不再依赖对环境有伤害的化学农药与其他制品。
不过,对于目标消费者为年轻人的牛仔裤品牌来说,这样中规中矩的环保举措可与其所强调的炫酷个性不太相符。Levi’s在2012年就曾尝试使用啤酒瓶、塑料瓶和餐盒等废旧材料来制作牛仔裤。
现在,Bionic Yarn和G-star则将注意力放到了大海中的塑料废瓶上。“我们从得到的数据中发现,每年全球会生成1亿吨塑料,而10%的塑料制品最后会被丢弃到海洋当中。”G-star的首席营销官Thecla Schaeffer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直接影响的是海洋生物,而海洋生物是海洋生态中的重要角色。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的报告称,每年至少有数千头鲸鱼被塑料制品毒害,同时有数百万的海鸟、乌龟及鱼类会因为吞噬塑料碎片而死亡。
“你们愿意用海洋中的塑料瓶子做牛仔裤吗?”Bionic Yarn的Toussant在2013年7月柏林的一个公开活动上,向G-star发出了合作邀请。
此次合作,Bionic Yarn的合作伙伴The Vortex Project负责塑料回收工作,它旗下拥有专业的海洋垃圾回收组织,Bionic Yarn则将塑料废瓶制成纱线。
2014年1月,使用专业回收网打捞印度尼西亚海域上的垃圾碎片的工作开始了。最终,它们收集了10吨、大约70万个瓶子。
但将塑料瓶变成牛仔裤是一件更复杂的事情。
Bionic Yarn的工人首先需要清洗从海里回收来的瓶子,并按照材质与颜色分类。随后,这些塑料瓶子会被送进机器里研磨成碎片,经过高温融化之后,再被冷却拉伸定形,成为适合制作纱线的纤维。
Levi’s在2012年尝试用瓶子制牛仔裤时,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只能将玻璃瓶与塑料瓶碾碎制成的聚酯纤维与传统棉纱一同编织成丹宁布。与传统丹宁布相比,这样的材质质感偏硬。
质感问题同样也是Bionic Yarn面临的挑战。而且,不同于以往通过其他渠道回收的塑料瓶,阳光、海风和海水都会对海洋中的塑料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其品质。
Bionic Yarn的技术人员决定,将塑料纤维制作成单独的纱线,再根据最终产品的类别进行加工。
例如在塑料纱线外面包裹一层棉线而制成的特殊纱线,最后经过染色和编织就可以变成牛仔裤的丹宁布。除了牛仔裤,Raw for the Oceans系列也有其他产品,比如T恤与毛衣,它们的使用则是直接将塑料纤维与棉混合制成的混纺纱线。为了应对这些来自海洋的特殊塑料瓶,Bionic Yarn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我们运用的生产工艺,在回收塑料材料的同时,可以保证衣服的耐磨性与舒适度。”Toussant说。
“如果不是我们告诉消费者,他们或许根本不会知道棉线里面藏着塑料纤维,”G-star的Schaeffer对最终效果似乎很满意,“这些布料的质感与传统的丹宁布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而且与其他牛仔裤一样,也会随着时间与穿着次数的累加而变得具有独特的成色。别忘了,这是牛仔裤的魅力所在。”
虽然这是一个环保项目,但G-star仍然需要遵循所有产品通用的质量与设计标准―其中,也包括成本。事实上,不会有太多商业公司为了单纯的环保,而愿意承担过大的成本压力。
Schaeffer介绍说,Bionic Yarn的规模化生产及以回收废料为原料,能够摊薄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对棉花的需求。所以,Raw for the Oceans系列在制作成本上,与G-star的其他产品并没有太多差别。
而因为拥有这项改造废旧原料的技术专利,许多品牌也把Bionic Yarn列入供应商名单之中。例如阿迪达斯和以羽绒服为主要产品的奢侈品品牌Moncler。
环保概念终于开始逐渐渗透到时尚品牌的生产工艺与供应链中,而不仅仅存在于市场和营销环节中了。
环境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公布的信息称,H&M、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G-star、Levi’s以及耐克等公司都已经加入“供应链有毒物质零排放”(ZDHC)项目。它们承诺改善生产工艺和上游供应链结构,并在2020年前消除它们供应链和产品中所有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的排放。
G-star会根据相关国家的法律和决议,制定出代工厂和供应商的环保行为规范(G-Star Supplier Code of Conduct),其中包括了不能够使用的化学药品名单。不过,目前它还没有真正实现无任何有害污染物排 放。
“这不是一件一夜之间就有巨大改变的事情,”Schaeffer说,“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角色,纺纱与印染工人,材料和试剂专家,甚至产品设计师,都需要做出改变与调整。”
G-star当然也在使用有机棉和再生棉等“传统”环保原料。2013年,在G-star产品线中使用这些原料的比例为19.3%,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近10%。
海洋环保设计范文2
关键词:渤海湾溢油;海洋环境执法;海洋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76-02
2011年6月4日,山东半岛北部渤海上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对渤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给周边海产养殖等渔业经济和渔民利益带来重大损失。2012年4月27日,国家海洋局宣布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索赔案和解结案。美国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计支付16.83亿元,用于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和渤海环境保护。至此,经过农业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官方索赔,包括之前农业部与康菲公司及中海油行政调解后达成的13.5亿元渔业赔偿与资源修复在内,两家公司总计为溢油事故支付了30.33亿元人民币的赔偿和补偿款[1]。然而,与墨西哥湾英国石油公司溢油事故的处理过程和结果相比,渤海湾溢油事件的进展却显得异常缓慢,获赔数额也相当有限,暴露出我国海洋环境执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下面,笔者拟就我国海洋环境执法问题略陈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事件回顾
2011年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公司报告,称蓬莱19-3油田B平台附近海面出现油膜。直到7月5日,国家海洋局才首次就渤海溢油事件召开新闻会,正式披露溢油事故事实。海洋局海洋环境司相关负责人认定康菲公司为事故责任方,对康菲公司罚款20万元,此时,离事故发现已经过了一个多月。7月13日,国家海洋局才责令康菲公司立即停止两个出事平台的油气生产作业,而溢油面积却一直不断地在扩大。7月28日,国家海洋局要求康菲公司“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责令其在8月31日前彻底封堵溢油点。但是,康菲公司没有兑现“确保海上溢油不登陆、确保不影响环境敏感区”的承诺。8月31日,就在国家海洋局要求完成“两个彻底”的截止日期这一天,康菲公司向国家海洋局提交报告,表示已经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完成了“两个彻底”。然而,国家海洋局第二天即认定,康菲公司“两个彻底”没有完成,从而下达了蓬莱19-3油田全面停产的通知,责任全油田停止回注、停止钻井、停止油气生产。
自事故发生开始,渤海湾溢油事故已告一段落。其间,我国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对康菲公司下达过限期治理的决定,要求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彻底消除再次发生溢油的风险,甚至责令“三停”(停注、停钻和停产),但终究不能使溢油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可以看出,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措施明显“偏软”,不能有效阻止溢油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时,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违反法律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只能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事故处理依此进行处罚,不仅不能对渔民渔业资源和国家海洋生态损害进行应有的赔偿和补偿,反而是对康菲公司的一种纵容。因此,我国海洋环境执法在这样一起污染事故面前显得十分的无力和无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我国海洋环境执法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二、我国海洋环境执法的概况及其缺陷
(一)我国海洋环境执法的概况
海洋环境执法是指相关的海洋环境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职权执行该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一种行政活动。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5条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非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并负责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工作,并调查处理渔业污染事故;军队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军事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及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2]。可以看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执法权,是按照区域和行业管理的原则划分到环保、海洋、海事、渔政、军队5个部门共同行使的,按照“统一监督管理,分工分级负责”的原则构建成了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体系。
(二)缺陷不足
1.执法力量分散
如前所述,目前至少有五个部门有相应的海洋环境执法权,再加上中央和地方的区分,执法体系显得十分复杂。而且海洋、海事、渔政部门还建立了专门的执法队伍,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海洋环境管理职权。由此,形成了多部门共同执法的格局,造成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力量分散。而环保部门却常常难以出海执法,更不能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指导。因此,缺少统一的海洋环境执法,各个部门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容易造成重复建设,执法资源的浪费等情况,信息难以集中,诱发执法冲突,故而不能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如关于海洋环境监测站点的建设,《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海洋环境监测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并向国家环保部门提供数据,”但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却一直未向环保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国家环保部又开始建设自己的海洋监测站点,导致目前我国拥有两套海洋环境监测网络,而双方监测数据常常不统一,重复建设造成了巨大浪费[3]。在渤海湾溢油事件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一开始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到环保部、渔政部等先后加入到污染事故处置当中,事故处理进展异常缓慢。由于各执法队伍互不统属,部门之间缺少协调和沟通,不仅造成重复执法,导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也使得海洋执法机关的执法效率低下、能力不强。
2.执法依据过时
我国海洋环境执法的主要依据是1982年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该法第85条规定:“违法本法规定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是目前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条例中所规定的最重的处罚。该法于1999年第一次修订,2013年进行了部分修改。但当时制定的处罚标准显然已经十分落后于经济发展了,且后续的修改也未能改变这一过低的处罚限额。20万元的罚款,对于像康菲公司这样的跨国石油公司来说太低,根本无任何威慑力可言。对比墨西哥湾溢油事件,由于奥巴马政府的支持,英国石油公司对溢油事件损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赔偿墨西哥湾灾民1亿美元,并接受美国政府200亿美元的处罚,同时,还专门成立了一笔200亿美元的基金,对墨西哥湾溢油事件受害者进行赔偿。所以,与英国石油公司赔付的400亿美元相比,规定的20万元罚款实在不值一提。故过低的处罚标准,造成污染损害责任者的违法成本太低,无法对污染损害责任者形成威慑,也是间接造成此次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3.执法权限过低
根据依法行政原则,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权限,应当由相关的法律严格授权。纵观我国与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目前我国法律没有授予海洋环境管理机关行政强制权。故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机关的执法活动只能局限于行政许可、行政命令和行政处罚等常规手段,而不具备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所具有的冻结、查封、扣押、强制划拨、没收等强制执行手段,更无法像公安机关那样可以对人身自由采取强制措施[4]。这是造成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权限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限制了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机关的执法能力,不利于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活动的顺利进行。此次渤海湾溢油事故处理中,7月13日,国家海洋局即责令康菲公司停止出事平台生产作业,并要求康菲公司完成“两个彻底”,然而直到8月31日,康菲公司仍没有完成,反而以各种谎言搪塞。国家海洋局因此才责令康菲公司“三停”。纵观整个执法过程,海洋环境执法部门只是类比适用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第29条的限期治理和第39条规定的限期治理责任(包括罚款,停业和关闭三种处罚方式)。海洋环境执法机关的此种执法被戏称为“口头执法”,公众普遍认为执法的措施“偏软”,不能有效地防止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执法权限过低也是我国海洋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大问题。
三、完善我国海洋环境执法体制的建议
渤海湾溢油事件暴露出我国海洋环境执法存在的巨大漏洞,因而完善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刻不容缓。为了有效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权益,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统一海洋环境执法力量
如前所述,我国现有的海洋环境执法力量较分散,总体上还比较弱,难以适应海洋环境执法的需要。如何解决此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统一交由某个部门统筹管理,并组建相应的海洋环境执法队伍。但环保、海洋、海事、渔政、军队5个部门中,除环保部外,其他部门都是一职多能,且在行业管理的模式下都有自己的归属行业,存在自己的部门利益。故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交由其四个中的任一部门负责都难免受到行业利益的影响,以致不利于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然而环保部又缺少一个专门的海洋环境执法队伍,不能有效地进行海洋环境执法。鉴于此,笔者建议可以在环保部下设专门的海洋环保局,将另外4个部门的海洋环境保护执法权限全部移交海洋环保局行使,由该局全权负责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加强海洋环境执法队伍的建设,整合海监、海事以及渔政的海洋环境执法力量,建立一支专门的海洋环境执法队伍,全面负责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工作,并交由海洋环保局直接领导。这样就可以彻底根除我国海洋环境执法力量分散的问题,从而提高执法的效率和水平。
(二)加大违法惩罚力度
我国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罚款幅度为“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相对于污染损害责任者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及其所获得的巨大利益而言,这点惩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本起不到惩戒的作用。笔者认为应当借鉴《水污染防治法》修订的经验,在责令《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违法者限期治理期间,同时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顿;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或者治理措施无效的,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最高罚款额是一百万,鉴于海洋污染的特殊性,可以将最高罚款数额提高到一百万、两百万甚至几千万[5]。对于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将罚款额的最高额提高到损失数额的30%,并且不规定限额,甚至可以借鉴国外按照违法次数、违法时间来累计计算罚款的制度。此外,对于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甚至可以依据《刑法》第338条追究污染事故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三)改革海洋环境执法权限
如前所述,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权限过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机关没有被授予行政强制执法权。要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设计:一是通过修改我国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形式授予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机关行政强制权,使其在处理违法行为以及收集违法证据时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没收等强制执行手段。这是因为我国海域辽阔,且海上情况易受海上天气、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而复杂多变,加上船舶的流动性,有时候案件还涉外等等,导致难以收集和固定违法证据。因此,扩大海洋环境执法机关的执法权限,能保障执法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提升其执法的效果;二是在我国海洋环保机关长期派驻公安海警人员,与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队伍开展联合海洋环境执法,以便我国海洋环境执法机关在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时由海警提供协助[6]。比较而言,前种设计更为合理,便于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成本,有利于高效、集约的海洋环境执法队伍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徐沛宇,康菲和中海油合计为渤海溢油事故赔偿30.33亿[EB/OL].[2014-09-08]http://.cn/roll/201205
02/020711962616.shtml.
[2]王灿发,黄婧.康菲溢油事故:反思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机制[J].行政管理改革,2011(12):39.
[3]马英杰,董莹莹.论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不足与完善对策[J].海洋科学,2007(12):17.
[4]王超锋.我国海洋环境执法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1.
海洋环保设计范文3
一、立足学生心理,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和开展。8—14岁的小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是其共同的特点。面对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就应该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儿童性、教育性。针对其年龄、身心的特点,科学有效地组织活动。
1. 活动主题: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活动的主题要契合学生的心理,切入口要小,且实在有效,摒弃假大空。而在现实中,我们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往往会提出大而虚泛的主题,诸如“祝福祖国60华诞”系列活动、“红领巾向党”主题征文活动、“加强环保意识,构建和谐社会”主题班会……这些活动主题乍一看挺好,仔细一分析问题不小。
例如“红领巾向党”主题征文活动,是否主题过大?违背了孩子的心理?为此,我们不妨把活动主题改小一点,实一点,如改为“第一次戴红领巾”主题征文活动。这样,学生就有话可写。
又如伦敦奥运会快到了,很多班级会举行有关奥运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国体育健儿的关注,对奥运的了解。其中有很多类似于“加油奥运,加油中国”“奥运你我他”的主题活动,其实这样的主题过大过虚,没有贴近学生实际。如果能改成“争做小小奥运志愿者”“班级迷你奥运会”等等,相信更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2. 活动形式:化陈为新,化乏为趣
对于乏味、老套、成人化的活动形式,学生总提不起兴趣,活动效果不好。比如很多班主任为了提高班级在学校五项竞赛中的成绩,便在班级实行积分制,用加减分来约束孩子的言行举止。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真的立足于孩子的心理需要吗?学校如此,班级也如此,枯燥乏味。
我们不妨把积分活动稍作改装,让其变得更有新意、更有趣味。不如改为“争取分卡,兑换奖品”活动,规则为“活动开始时每位同学享有20分的基础积分。接下来就根据同学们的表现,实行加减分处理。如果积分到达30分可获得一张蓝卡,50分一张黄卡,70分一张红卡,100分一张绿卡。每种卡都有其不同的功能,如可减少作业量、增加活动时间、要求家长满足一个小要求等,同时积分还可兑换奖品,奖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全班同学自愿筹集,二是由班主任负责购买。老活动新形式,孩子们兴致盎然,效果显著。
二、瞄准行为弊端,开展班级活动
学生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行为,需要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一些班主任常用批评、抓典型的方式来遏制班级里的“歪风”。这样的方式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尊重学生人格,无法深入学生内心,学生行为容易反复。如果我们能改批评教育为集体活动教育,或许效果会更好。
比如针对学生乱花零用钱的问题,班主任可利用班级活动来化解和教育。我们不妨开展一个“我也做一天打工仔”体验活动,利用周末,联系家长配合活动,让家长做老板。个性化设定劳动任务和报酬,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对于这样的教育方式,他们既觉得新鲜,又觉得有意义,教育效果显著。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创办“班级小银行”,让学生把多出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如需要可凭存折领取。到学期末,还可评几位“储蓄大王”,鼓励孩子多存钱少花钱。这样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孩子花钱的欲望。
三、挖掘地域文化,开展班级活动
各个学校地处不同地区,都有相应的特点和文化。作为班主任,应有独到的眼光,挖掘、研究所在地区的特色与文化,并将之引进班级,通过活动让孩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服务家乡。
学校地处海滨小镇——莼湖,显然海洋是本地区的特色资源。因为海洋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因此,笔者把“海洋活动”引进班级,从而培育学生的海性品质。
1. 海鲜烹饪赛,学做家乡美食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本校学生多数是吃海鲜长大的,说起海鲜,他们如数家珍,但是并不一定会制作。为提高学生对家乡美食的了解与热爱,笔者在班级开展了“小小厨神”海鲜烹饪赛。通过前期学习,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参赛作品。比赛现场,同学们身着厨装,使出浑身解数,不管是切、炒还是雕、摆,都像模像样。“红烧望潮”“爆炒虾仁”“花草鱼片”“青蟹土豆羹”等等,色香味俱全。班级还邀请了食堂厨师从色泽、味道、造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海鲜烹饪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能力,还让他们学会做海鲜菜肴,了解海鲜文化。
2. 海洋知识赛,深入认识海洋
作为海滨少年,当然需要对大海有深入的认识,包括海洋面积、海洋容貌、海洋生物、滨海民俗等。为了提高学生对海洋的认识,以赛促训是最好的方式。于是,笔者在班里开展了“蓝海揭秘”海洋知识竞赛。发动全体家长也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学习与梳理海洋知识。通过前期的书籍查阅、网络搜索、长辈述说,学生对海洋知识已经了然于心。比赛以分小组抢答的方式进行,比赛过程竞争激烈,同学们抢答迅速,准确率高。可见,本次海洋知识竞赛促进了学生对海洋的认识。
3. 亲子织渔网,传承海洋文化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很多传统的海洋风俗和手艺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的学生更是脱离海洋生活,他们对海洋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培育新一代海洋人十分重要。笔者在班级通过开展各种传承海洋传统文化的活动,如“亲子织渔网”活动就是其中之一。倡议家长参与其中,手把手教孩子织渔网。绿草地上,各户家庭准备了网针、模子、网线等织渔网必备工具。确定网宽、制定网纲、编织眼深、连接浮标、连接坠子……同学们在长辈的指导下完成编织流程,慢条斯理,井然有序;再看编织的质量,网孔大小均匀、连接紧凑,做工相当精细,颇有渔民风范。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了解到渔网编织的相关知识,传承了海洋传统文化。
4. 动手贺开渔,增进渔家亲情
莼湖镇桐照村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第一渔村”,每年9月份禁渔期一过,就会举行隆重的开渔节。在热闹的同时,也预示着家人的分离。节日后,很多渔民随即远航,与亲人这一别可能就是半年或一年,这对于亲人来说,都是极其不舍的。此时,笔者就在班级举行“祝平安 盼丰收”亲情贺卡制作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贺卡,祝福父亲平安、多福、丰收,增进家庭的亲情。
5. 争做海卫士,加强海洋环保
社会工业化发展,人类环保意识的淡薄,导致海洋垃圾日益增多。不管是海面上,还是海堤上,都躺着很多垃圾,这对海洋环境十分不利。因此,笔者在班级开展了争做“海洋环保小卫士”系列活动。通过各类子活动来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带学生一起去海边捡垃圾、做调查写简单的小论文、发微博倡议海洋环保等等。这类海洋环保系列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又有针对性,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懂得环保,宣传环保。
海洋环保设计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海洋公园场馆 建筑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城市中的体育馆、游乐场 、主题公园得到兴建,更多的人将其作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使得这些场馆中的绿色建筑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和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通过对保护环境、改造生态的知识、能力或物质手段的运用,来实现对环境保护的创新和对生态知识的应用。我们将以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场馆建筑设计和资源利用的分析,来探寻海洋公园场馆绿色技术的应用之道。
建筑设计绿色技术的价值
绿色技术的本质是探寻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重点在于强调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尤其是当前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日益加剧,“人定胜天”的思想已经得不到支持。人与环境是种互动关系,唯有对当前的技术进行模式转换,从现代的高科技技术过度到绿色技术,才能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的进程。
绿色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止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技术的开发、应用,总是在具体的区域内进行,例如体育馆、游乐场 、主题公园,不仅区域内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改善,也使相邻区域的环境得到了改,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作出了贡献。如果所有区域都开发、应用绿色技术,那么,困扰人类几百年的环境问题就可望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将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美丽、富饶的自然环境。
二、武汉海洋极地世界的绿色技术探索
(一)武汉海洋极地世界基本情况概述
武汉海洋极地世界主要包括展示区和工作区:
1、热带馆:恒温热带鱼类,内部展示区全部为玻璃构造,设有海水循环设备维生系统。
维生系统是生命维护系统的简称,运用现代的水族科技模仿自然环境为养殖生物创造了人工的水环境。一个维生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具备五个系统:机械过滤系统、蛋白分离系统、杀菌系统、加温控制系统、生化过滤系统。
通过对海水循环设备维生系统的使用,使海洋馆内的海水在系统的内部形成循环,大大的提高了海水的利用效率。
2、极地馆(含室外表演区):室外表演区为海象海狮,极地馆类为企鹅馆,北极熊,北极狼等极地动物。整个场馆的设计根据内部游览流线进行,增加了游览和观光的趣味性;顶部局部设大大小小采光顶,节能采光,馆内展示区全部设双层亚克力玻璃,根据温差计算设置不同厚度空气层,室外表演区既避免阳光直射,又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
3、主表演馆(含互动馆):造型为亲近自然概念——大鲸鱼带条小鲸鱼亲子游憩,大鲸鱼造型内部为朱表演馆,设伪虎鲸、白鲸、海豚等生物表演场所,设计观演人数1700,整个表演馆采用壳体建筑结构,金属屋面保温结合了声学设计,同时在地下室设置了海水循环设备维生系统;小鲸鱼造型内部为互动馆,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配备专业装备,下水与海豚游戏。
(二)从武汉极地海洋世界的绿色设计谈建筑设计绿色技术的原则
场馆建筑设计的绿色技术应用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则:
节约能源原则
节约能源原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首要原则,也是建设绿色场馆的基础。节约能源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的顺应自然界中的风向,根据当地的气候因地制宜的进行场馆的平面设计和总体布局。从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以及其他相关公园场所的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场馆中的采光、空调系统都尽可能将太阳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发挥到最大值,亚克力玻璃、玻璃采光顶等都大大增加了场馆的采光面积及趣味性,使场馆的光照基于自然光线的采集,因此减少了场馆内照明设备的使用,凸显了能源利用的绿色特性。
节约资源原则
节约资源原则是指在建筑的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理,尽量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同时要尽可能使资源可再生使用,尤其是对水、废纸、木料的再次使用。在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中,水的使用是最多的,在场馆内使用海水循环设备维生系统,能够将海水进行循环利用,大大降低了对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水的使用效率。
回归自然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建筑本身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对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建筑内部应使用对人们、动植物不产生有害物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室内空气清新、自然、湿度适当,使其中的游览者产生舒适的感觉。武汉极地海洋世界的最大特点就是游览人员与海洋环境的结合、人与动物世界的结合。在游览的过程中,人们打破了原有的生物之间的隔阂,不断地产生互动,极地馆室外表演区及主表演馆附属的互动馆都凸显的亲近自然概念,让游客可以直接与海洋生物交流,做游戏,进一步的拉近了人类与各种生物的距离,让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大自然带来的绿色、舒适感觉。
三、结语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绿色技术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对于海洋公园场馆建筑设计来说,绿色技术也是创新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唯有将人融入到大自然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类营造更加舒适、健康的休闲、游览场所。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还需要全体建筑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以推动我国的建筑、场馆向着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森. 海洋公园场馆包装的视觉表现[J]. 美术教育研究,2012,05:104-106.
[2]杜文更.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许剑峰,黄珂. 绿色工业·绿色思想·绿色技术——论可持续发展的电信建筑设计[J]. 工业建筑,2002,08:15-17.
海洋环保设计范文5
环保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利,流行;创造是一种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制造,丁耿著如是说。
身为80后的丁耿著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富二代”,他的家族是晋江陈埭镇鸭头村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家族富足,他没有坐享其成,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创业。2007年丁耿著创办了福建羽晨服饰有限公司,旗下男装品牌玛卡西尼吸引了80后男性的目光,并逐渐发展成为独具时尚魅力的个性男装品牌。
至今,丁耿著的家人依然不明白他为何不继承而选择创业。丁耿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说道:“我的梦想是创造一个百年企业。”他常带着设计师满世界乱跑,追寻灵感追寻自由,爱红酒,爱品茶,也爱读史书。在他的身上,显露出新生代企业家特有的个性。
兴趣成就创业梦
跟很多80后孩子一样,丁耿著也曾经是叛逆的少年。对于选择做服装企业,他表示源于兴趣和爱好。他小时候个性有些叛逆,喜欢琢磨新鲜事物。每当买了新衣服,他都会进行修剪改造,希望能穿出与众不同的风格。还在学校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梦想开始萌发:什么时候能够有家自己的服装店,卖自己的衣服,那该多好啊!
在上初二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丁耿著找到父亲,以学校要交钱为由,从父亲手中拿到了1000块钱,之后独自一人登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他听人家说广州好玩,也想着要去见识一下。一次犯了错误后,一位老师告诉他:你应该多看看史书,然后丢给他一本历史书,在这本书里,记录的是几个曾经叛逆的少年,如何成长为历史名人的故事。丁耿著似乎一下子开了窍,从此以后,读史书成为了他业余的爱好。如今,他的书架上,摆着《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以及秦始皇、张居正、坡等人的传记。
毕业之后,丁耿著并没有冒冒失失去创业,而是在家族企业中踏踏实实干了7年。当时,父亲给安排了一个副总的职位,可是他却执意要求从车间做起。在车间做了3个月的工人后,他又成了一名业务员,一千又是5个月。之后是业务经理,再到研发部,用了近两年时间。丁耿著熟悉了公司的整个架构及运营模式后,才正式接手副总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梦想开始在心里燃烧: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
2007年3月,丁耿著在一阵质疑和反对声中,创立了福建羽晨服饰有限公司,随之玛卡西尼品牌也宣告诞生。2007年9月,玛卡西尼第一家专卖店在泉州津淮街开业。2008年初,玛卡西尼发展到30多家专卖店。原本以为会这样一帆风顺地往下走,不料随后整个销售便遭遇了“滑铁卢”。业绩突然大幅下滑,在商场的销量排名中处于末位。当时玛卡西尼都是直营店,业绩的下滑,让整个公司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遭遇此次挫折之后,丁耿著开始深刻反思。经过调研发现,时尚男装是一个高速增长中的市场,而公司对市场的了解并不深刻。丁耿著建立了直营店与总部间的数据反馈系统,成立了商品分析小组,改变店铺的装修风格。经过团队的努力,销售量逐步回升。玛卡西尼逐步凭借其精准的产品定位赢得了目标人群的喜爱。
环保时尚并行
与丁耿著交换名片时,记者发现名片的右上角有三个小字:再生纸。丁耿著说,这会让人想起玛卡西尼的品牌核心价值现――“环保”。在丁耿著看来,环保首先是对内的践行,其次才是对外的呼吁。一直以来,他和团队都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丁耿著说,有大爱才能做好身边每一件小事。比如洗手,是用一张纸,还是用一块固定擦手毛巾,会体现一个人对环保的真实态度。环保是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通过对环保的关注,他希望企业能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丁耿著强调:“未来社会必定是一个倡导低碳的社会,低碳生活看似与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但却足以决定一种商业模式的未来。”对于环保的理解,丁耿著一直把它当成一种态度、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流行。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去影响更多人,让更多的人来参与这项工作。
“企业强调生活和生态的平衡,时尚和环保之间的和谐。”丁耿著说道。环保对于他来说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从一开始就融入到品牌研发和设计中。2011年玛卡西尼产品的企划都是以海洋为背景的,以海洋濒危的生物鲨鱼、热带鱼、海星等作为的主体图案,其目的是呼吁更多的人保护海洋。今年,玛卡西尼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一小时”的官方赞助商,也是服装行业唯一的一家。这些举动,都是丁耿著的环保理念付诸于行动的事实。
在丁耿著的品牌战略中,时尚和环保是并行的两条主线,说起时尚,丁耿著经常与设计师们满世界跑,参加国外的展会,寻找属于自己的品牌运营方向和目标。在不断吸取国际时尚流行元素的同时,他逐渐形成企业一种“快时尚”理念:面对当下的流行,企业快速作出反应,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的研发团队每天关注的是未来会流行什么,未来消费者喜欢如何搭配服饰。”正是基于对环保与时尚潮流的把握和掌控,玛卡西尼迅速成长为中国时尚男装顶级品牌,在整个男装产业拥有很强的时尚话语权。
创造品牌帝国
要担得上“品牌”二字,非得经几十年、上百年的磨砺。丁耿著懂得,梦想不能脱离实际,时尚不能脱离商业的运作,只有被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才有价值。
从事服装行业4年多来,丁耿著感想颇多,“如果你的思想还停留在昨天,所谓的创造就是空谈,时代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也要不同,用心才能够发现更多的精彩。”丁耿著说,之所以玛卡西尼注重对市场、对年轻人的分析,因为玛卡西尼主要的客户群体是年轻人,而这部分群体主要集中在80后。
丁耿著一直希望通过生活方式的引导来奠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他很强调品牌的高度,不断调整商品企划、产品设计,乃至终端形象。他从不干涉旗下的设计师,“去改动某一件衣服或某一个细节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改变了这件衣服的灵魂。”虽然,丁耿著也是个资深的设计师,他每天有一半时间是花在产品上的,但他没有考虑过将自己刻意包装成为一个设计师。“我和我的设计团队,都是一群爱好服装的年轻人,我们用我们的设计来表达对时尚的理解。玛卡西尼的每个设计都是团队的力量,我们互相信赖,互相尊重。”
海洋环保设计范文6
关键词:蓝天使;绿色设计;环保;蓝色
1“蓝天使”概念解读
“蓝天使(derblaueengel)”环保标志于1978年由德国联邦环保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联合设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授权给相应产品的环保标志。其目的与宗旨就是通过中立的政府机构来进行创建,并将其授权给那些符合所制定的条件的产品,从而最终引导消费者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以起到保护地球环境的作用。“蓝天使”标志,本身是脱胎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标志。因此在形象特征上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有很大的相似部分。蓝天使标志的大致外形特征为由三个圆成环形而组成,在最外环的圆和中间一圆的空白部分写有“DERBLAUEENGEL”和“Weilemissionsarm”等字样。最外环的圆为白色,而中间的圆为较深的蓝色,并且上面环绕有两根橄榄枝。最中间的圆为白色,并在其中有一个四肢超出边界的蓝色人形图案。整体而言,这个图案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蓝天使”颜色的成因分析
2.1拟象的借用
而正如前文提及的,蓝天使环保标志是借助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标志设计而成的,而这样的一个借助过程恰恰完成了拟象的借用。拟象本是鲍德里亚在图像化时代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指的是我们的大脑被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或真或假的图像“渲染”的一个过程,而这样的一个过程便加深了我们对图像的印象。因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已经成为了一个受到相对普遍认知的一个标识,同时由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行动也使得@个标志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而“蓝天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设计,不仅可以被快速辨认识别出来并将其归为环境保护的标志范畴,同时也在借用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的公信力。从而快速在大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环保标志。同时,为了避免大众混淆两个标志。因此“蓝天使”标志除了形状是做出了变化,颜色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的RGB值约为(1,179,237),而“蓝天使”标志的RGB值约为(72,99,176)。由此可以通过RGB三个通道值的变化而看的出,其由之前的浅蓝色变成了较深一点的蓝色。因此,“蓝天使”标志不仅巧妙地借用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的内在含义和公信力,同时也树立了属于自己的标识形象。
2.2避免同类色干扰
“蓝天使”环保标志于1978年,而绿色设计运动虽然正式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但是绿色行动却在之前就已经出现,比如绿色消费,绿色设计等。这类的绿色行动的目的也是在于保护地球的环境资源。虽然目的在此,但是也出现了“貌合神离”的行为。其中之一就是表现为对于“绿色”的滥用。如在《20世纪的设计》之中描述的那样,“在1980年代的英国,出于生态的原因,甚至绿颜色经常被简单地套用,设计顾问艾迪生公司(AddisonAssociates)在为BP加油站作为形象策划时就把它作为一个关键元素,迈克尔・彼得斯小组在为新成立的Powergen电力公司设计企业形象时也把绿色作为其视觉面貌的一个重要元素,而根据新近私有化的电力运输网络――国家高压电网公司(NationalG ridCompany)当前公开宣传的‘公司业务的环境和鲜明性’,五角星公司的约翰・麦康奈尔(JhonMcConnell)也把绿色作为该公司的符号象征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使用”。而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当然还有很多,从中也可得知,绿色设计本应是体现在实际行动和内涵上的“绿色”,而不是在于其外表特征是否为绿颜色。但是这依旧形成了一种将绿颜色作为绿色设计的主要颜色。而这无论是对于绿颜色的盲目使用,还是设计者考虑到绿颜色作为一种象征环保的颜色对于引发受众直接联想到环保的感知,都造成了绿颜色作为产品设计的一种重要颜色。而这就使得给“蓝天使”环保标志的设计带来了限制性条件,即尽量避开使用绿色作为其标志的颜色。因为“蓝天使”作为一种环保标志是要授权给符合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使用,以来促使消费者进行购买和使用。而这样的产品在绿色被大量使用背景之下应尽量避开使用绿色,否则由此一来也便无法有效提醒消费者进行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同样,绿色和蓝色作为相近色,将蓝色的标志附加在绿色产品之上也不会显得突兀,甚至还会有一定的和谐美感。
2.3蓝色本身的象征含义
作为颜色,绿色固然在受众中有着常识性的认知,常常被代指为环保色。而蓝色也具有同样的功能,也容易使人与环保产生相关的联想。这就如同在2010年在东京设计周上举办的以“蓝色之恋”为主题的环保设计展,将蓝色作为其主体色。正如设计师GwenaelNicolas评论道:“绿色象征植物和陆地,而蓝色则象征着天空和海洋”。正是如此,蓝色和环保联系在一起,通常会使人联想到广阔洁净的海洋和湛蓝明澈的天空。而它们都是蓝色的,也都是它们未被污染之前的本色。因此将蓝色作为环保色,也是非常符合标志本身所具有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