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范文1
【论文摘要】随着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展,人们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早已形成了共识—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面对不同的学生,应根据中职学校的实际在教学中灵活地运用这一原则。
随着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展,人们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早已达成了共识—“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是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枯燥无味,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不可偏废。
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这些固然都是正确无误的,但笔者认为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两者统一的基础上向人文性侧重,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现状所决定的。
初中毕业生进人中职学校大多数都是不得已的选择。他们无论是在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在接受能力方面都远远逊于他们的同龄者,至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更无法相比。对于这一点,中职的教师有着最深刻的体会。一些学生连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认识到这个现实之后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个特点来调整我们的教学。如果我们仍试图延续应试体制下的语文教学,把具有人文性、情趣性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繁琐、兴味索然的文字课、语法课,成了以题为本只重知识的技艺训练,或成了政治道德的传声筒,那无论如何学生也是不愿意听我们讲课的。
有人说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关键是看老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把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表明,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是学习兴趣,它是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源泉。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要尽最大可能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亮他们的心灵之灯,释放他们的能量,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所以中职的语文教学首先应立足于人文性,通过人文性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范文2
在语文教改大讨论中,争议最大讨论最为激烈的莫过于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抑或是其他什么性质?人们莫衷一是,以至在新大纲修订试用版中采用比较模糊的说法: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前半句含工具性,后半句含人文性。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终于有了明确的说法,在保留上述一句的后面接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应该是讫今为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最为科学的表述。这一表述不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贯穿每一部份每一条目,犹如一张网,真的是丝丝相扣。以下为论述的方便,按先分后合,即按先工具性、人文性,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顺序,谈谈《课程标准》对学科性质的把握。
一、工具性
在全国性语文教改大讨论中,在对语文教学弊端的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有人把它归咎于叶老先生的工具论,说是工具论导致人文性的丧失。多数人则持公允之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把工具论做过了头;导致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能改,要改的是做过头的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充分吸收大讨论的成果,对工具性有了比较客观的说法。
(一) 保留语文工具性的基本属性,但要求上有所变化。
语文的工具性基本范畴有多大,以往几个版本的大纲都说是听说读写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基本范畴不变,但要求有了新变化。
1.识字写字。增加识字数量,小学从2500字增加到3000字,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从3000字增加到3500字。识字量增加了,才能尽可能减少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字阻碍,充分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
2.阅读。明确提出增加积累,培养语感的要求。《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能力要求的变化,即符合汉语特点,又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的要求。有较好的语感,阅读速度就能大大提高。
3.习作。降低认识能力方面的要求,提高语言表达要求。明确提出,学生习作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习作要求的调整,体现了对习作教学规律的再认识,以往作文教学要以认识能力的发展为重点的提法是漠视了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
4.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般的听话说话能力,而是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要求大为提高,这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上述要求的变化,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工具的作用。
(二)扩大了工具性的内涵
1.充分注意母语教育的特殊性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是母语教育。因此,它的工具性就有了特殊的内涵。
一是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工具过程中的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语文课程标准》赋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新内涵,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工具性的文化内涵,在课程标准中随处可见。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是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培养语言思维品质。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发展语言能力,必须使语文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包括发展思维的能力,包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体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作文则是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观察、思维、表现、评价的能力。在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同时,语言思维品质也得到培养。
(三)拓宽语文教育(掌握工具)的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途径的拓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载体的多样化
传统的语文学习的载体,主要指课本,自读课本,课外读物,至多包括影视资料。这忽视了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其实,母语学习的载体是无处不在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单列一章,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举的资源达到21种之多,此外,还特别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国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真是有心人处处是语文。
2.学习方法活动化、生活化
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行语文学习。
二、人文性
人文性的内涵比较丰富,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就是同一时期不同的人看法也大相径庭。因此,是否把它作为语文的基本属性之一,在语文教改大讨论中,是争议的焦点之一。如今,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人文性的内涵,基本范围以及它在语文教育中的体现有了明确的和比较科学的说法。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来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从认识过程的价值观来说,强调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其次是体现在文化观上。既关注民族优秀文化,又主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规定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在课程目标上,则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其三是生命意识。人文性的基石是人性。它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健康个性的发展。因此,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在探究中学习等备受关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材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上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像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的。
比如,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体现。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这是工具性;又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人文性。
又如,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难度设计,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角度统一的体现。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范文3
一、语文课程性质的再辨析
虽然上世纪90年代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大讨论促进了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思考,但局限性仍然存在并延续至今。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产生的成果令人瞩目,但问题依然严峻,看似对人文性的偏爱使得语文教育走上了另一个极端。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这里所强调的是语文作为语言教育的本质,但中国语文作为汉民族语言的母语教育,它还有民族性的一面。
语文教育性质的这种民族性由两方面融合而成:一方面是侧重于语言形式方面的工具性特征,一方面是侧重于语言内容方面的人文性特征。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内涵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进行思维、交际、从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3]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内涵虽然复杂但其中很重要一部分为“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据这两方面的内涵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一种包括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内的民族性。语文作为汉语言教育的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言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能力以及强烈的汉民族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著名语文教育家王尚文先生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学是人文科学。着眼于语言本身,把它当做一种客观对象进行剖析,固然必要;而着眼于人与语言的关系,研究人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两者原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
二、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误区
对于语文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任何一点不透彻都会导致教学实践中的偏差,正如上文所论述,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没有脱离工具性的人文性,也没有脱离人文性的工具性,其二者和谐统一。过度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都将把语文教育引向死胡同。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便开始走向科学化的道路,以吕叔湘先生《语法修辞讲话》为代表的一系列探索也的确为中国语文教育的科学性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此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一味将语文课程等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了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师根据双基训练的要求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训练放在同一的地位,更有甚者将语文学习等同于语修逻文等文法知识的传授,试图通过建立起一定的语文知识结构和体系来使得学生学会语文、会学语文并且爱上语文,而忽略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对学生个人的发展等人文关怀。这种方法在过往的实践中也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语文作为语言的教育,它的本质仍然是一门“人文学科”。用“知识学科”的方法去构建“人文学科”的教学无异于南辕北辙,脱离一定的情境而空谈语言知识也会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可喜的是这样的一种偏向在新课标强调人文性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逐步纠正。
但是由于新课标过分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作用,很多教师及学者往往矫枉过正,导致了另一种对语文课程性质一味拔高的认识又甚嚣尘上。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一面这的确不假,语文课程也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发扬爱国情怀,关注生命与人的尊严。但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蕴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是在对文本的解读基础上自然产生的。不了解分析文章的文体、写作手法和技巧等知识就让学生去和文本对话,去感受内在的人文气息。虽然说选文只是个例子,但架空例子而对文章进行分析,这种脱离了基本的语文知识,脱离了对文本必要的理解而专门去谈人文性,就像是让一个还未学会走路的孩子去跑步一样荒谬。这样的一种人文性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对学生产生思想的熏陶感染,无法传播汉民族的文化精神,更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三、语文课程性质在传统教学中的反映
在古代语文教育中,人文性在语文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过程中的渗透是十分明显的。语文课程的民族性特征决定了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中吸取有益的养分是十分必要的。古人在阅读训练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便是文与道的不可偏废,不论是“文以明道”也好、“文以贯道”也罢,抑或是“文以载道”,他们都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这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德育与智育的融合
朱熹在《小学书题》中强调:“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格不胜之患也。”也就是说从年幼开始便进行德育的教育,这种与智育同步的教育,强调的是从小培养起孩子敬爱父母尊重师长等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这种德育教育往往渗透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如在刚开始集中识字阶段的教材《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除了句句押韵朗朗上口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识字教育与道德教育同步进行的特点,如“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孩童从刚入学开始识字,便在识字的过程中接受了人文的熏陶和道德的教育。而在此后的继续识字教学和经学教育的内容中往往也蕴涵了先贤们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情怀,这种道德的力量一直在古代孩童从初入私塾集中识字到最终进行读写训练的整个过程中都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
2.语感的培养与训练
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文言。两汉时期文言便逐渐成熟定型,此后文言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日常的口语则在演变着。即使在封建社会后期,文言与当时日常使用的口语已产生了很大的差别,但是凡是读过几年书,有过几年正统的教育经历的人往往便能很自如地运用文言。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应该是古代语文教育往往强调对文言文的记诵。朱熹的《朱子读书法》中“熟读精思”这一条恰恰反映了现代语文教育中关于语感的培养与训练方法。朱熹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这里的熟读精思简言之就是将对文言的感知能力内化的过程。此外不得不提的还有古人的诗选教材。自唐宋以来,古人便提倡在识字后学习经文的同时学点诗歌,如《咏史诗》《千家诗》等。由于诗歌的语言精练,往往一字一词都值得揣摩,对于诗歌意境的体会可以培养学生对语感的敏锐程度。正是通过对学习内容的不断熟读乃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背诵以及诗歌的学习,才使得古人能熟练使用与日常言语出入甚多的文言。
这种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虽然真实存在却又无法度量,它不存在一定的规则,所以在教学中往往被忽视。但语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相应的语感培养的目标:“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新课标的提法显然是与古人的做法相合的。
3.人格的熏陶与培养
人格的养成是与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的。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文天祥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闻一多在最后的演讲中喊出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古人强调博览群书,经史子集皆不可缺,而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所赋予先贤们高尚的人格就蕴藏在这浩如烟海的典籍中,通过欣赏与体会,从前人的崇高品格中体悟到不屈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并以之为榜样不断奋斗也是语文教育中又一重要目的。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所关注的也是新课标中强调的语文民族性的教育,强调的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融合,也就是既走进文章深处,与作者进行对话,又在这一过程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想。以上三点经验值得今人学习,事实上如今已经有很多有识之士在进行尝试,试图将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方式方法带到现代课堂中,譬如扬州汶河小学开设了午间经典诵读课,进行国文经典的诵读,其教学效果卓著。不仅使学生爱上了语文,更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汉语是汉文化的载体,蕴育着汉民族的魂,流淌着汉民族的血液。而语文作为汉民族语言的教育,固然需要从外部吸收借鉴一些优秀的经验,但是绝不应该把传统的全部摒弃掉而重开一条新路。我们需要回归传统,分辨出这些教育遗产中哪些是应该丢弃的糟粕,哪些是可资借鉴的精华,从传统语文教育中吸取合理的成分并与教学观点进行整合,赋予其新的生命,从而在批判性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新路。
注释:
[1]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 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第337页。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范文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不断强化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打破学科界限,语文课是否还需要“语文味儿”?从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感觉不仅需要,而且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必须强化的一个方面。
我们看下面的例子,有教师在上《万紫千红的花》一文时,他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玫瑰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学生答曰红色;又问玫瑰花还有什么颜色,学生回答了很多。“那么,玫瑰花为什么有这么多颜色呢?要了解这一奥秘,今天我们来学习《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接着,他就花色形成、变化的原因以及花色与昆虫的关系等知识,有讲解、有提问、有实验,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最后,他还开展竞赛活动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学生回答踊跃。这样的一堂课,可能有人会说很精彩、很成功;可是,仔细一琢磨,就不对劲,没有“语文味儿”。
什么是“语文味儿”?为什么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儿”?这些都是由语文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谓工具性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所谓人文性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还认为,语文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应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
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味儿”就是指语文课依据语文性质完成语文任务的特性。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语文味儿”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语文的人文性是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教育功能,并注重挖掘课程所具有的丰富的文化特质。如果单纯地强调入文性,那么,语文课与政治课、德育课、审美课、天文地理课和其他自然科学课没有两样,因而就失去了语文课的特性,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形成和发展。然而,语文的人文性又是通过工具性体现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也就是说,语言文字及其作品所反映的思想性对人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通过具体的字、词、句、篇表现出来的。不掌握字、词、句、篇的结构、特点等知识,又怎能从字、词、句、篇的表面发掘深层次的思想内涵?虽然语文课与政治、德育、审美、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科学有关,但是,语文课决不是政治课、德育课、审美课、天文地理课和其他自然科学的课,而是借助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培养的课。语文课之所以成为语文课,是因为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可见,某君的语文课,既没有特点,又没有从字、词、句、篇的表面发掘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只具有“生物味儿”,而没有“语文味儿”,其结果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完成语文任务,语文课必须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有语文味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净化课堂目标。语文课应尽可能地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包括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达到课堂目标最优化,这是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前提。其次,上课要有激情。教师要找准课文和学生的情感点,丰富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和势态等情感,教出课文情感,调动学生情感。同时,不能架空分析,应注重字、词、句、篇的结构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是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关键。第三,课堂要书声琅琅。语文素养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主要是靠读出来的。教师可运用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以及背诵等形式,这是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催化剂。诚如是,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才会有“语文味儿”。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范文5
关键词:语文课程 人文性 实施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意味着: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文化个性的尊重,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课程目标的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具体而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具备下列三个特质:①把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语文课程资源。②学生作为具有文化个性的人,在语文课程中受到人文关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其自身的体验和个性心理特征受到尊重。⑨教师成为语文课程的建构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程中努力突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本文主要谈谈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实施。
1、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课程目标上,应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结果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同时并重。既应注重系统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目标的达成,更应注重高尚的情操、个性、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偏废了语文课程的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实施人文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使语文教材人文化,教材内容应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其次是要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报刊、影视、广播、网络、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全球事件等都可作为课程内容,成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在对上述人文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切忌形式化、模式化、机械化,最重要的是应真正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成为课程资源的组织者,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唤起者。
2、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要在语文课程方面体现人文性,我们认为,应在教学中完成三个转变:
2.1由教师强加体验转变为学生亲历体验。传统语文教学以灌输为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常是鹦鹉学舌,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此种教学虽也强调学生“揣摩”、“领会”、“体验”,但其实质是一种“假”体验,是教师强加的体验。实施人文性教学,势必转变这种局面,鼓励学生自主体验,认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化反应。
2.2由讲授式教学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讲授式教学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源流,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提倡人文性,就是要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把教师看作课程的组织者,变授受式教学为商讨、合作、研究式教学,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3由“课堂权威”、“话语霸权”转变为“课堂民主”、“心灵沟通”。应在课程中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师生平等,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氛围。说什么话?说自己读书的心得,说肺腑之言,不要说参考书上的陈言套话,更不要说辅导材料上的标准答案,只有教师自己心里的真话,才能换得学生的心里话。这样才能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
3、在学习方式方面。学生的学习如果不具有感彩,将会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失去人文性的学习,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要体现语文学习的人文性,使悲剧不再重演,笔者认为,主要应从学习的三个维度入手。
首先,应在学习时间上倡导人文性,改变过去单一、固定的时间制度,体现学习时间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如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形设置长课和短课。同时还应注意在语文课程中合理把握师生时间比,多一些时间给学生,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合作、多探究。
其次,应在学习空间上体现人文性,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问,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多元复杂的生活,利用综合性语文教学活动和一切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最后,应在学习程序上倡导人文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变教师强制下的被动学习程序为学生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学习程序,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程中体现人文性,首先应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在评价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评价地位。在注重考察学生达到具体学习目标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具体而论,应掌握如下评价规范:
①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和家长。评价不仅仅是师生评价,还应有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从而使评价更加全面、公正。
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范文6
大学语文在中国大学的教育学科体系中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领域,呈现出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的状态:历史悠久但是发展比较缓慢;作用重大但是重视不够。因此,在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从学科定位和课程体系建设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明确大学语文学科。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我们对大学语文学科进行定位,应该把大学语文的教育放在整个语文学科体系中进行研究、考察,在各个部分的相互关联中确定相对独立的学科定位,对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我们从课程性质和课程任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做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正确理解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脉络里“语文”概念的基本含义十分必要,它与基础教育中的“语文”有程度和要求上的区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同样都是汉语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大学语文相对于基础语文是在一个更高层面上获得提升。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他课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使它区别于其他工具。语文工具不是一般的工具,是融合了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人文性不是一般的人文性,人文性负载在语文工具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立统一,正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工具性是科学主义,其核心目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理想,价值与追求的意义,其中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质上是实现人的完整性。
(二)大学语文的课程功能
目前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1.“大学语文”功能之语言能力的提升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融合的“语文”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是“语文”的核心与本位,整个语文教育是以语言教育为基础的。语言能力的提升必是个体综合思维能力发掘和发展的过程,如此“就广度而言,个体的精神境界、个性品德和语文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就长度而言,个体以志趣为动力、以自主学习为习惯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将得到可靠的保证;就深度而言,生命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灵魂之优化。”
2.“大学语文”功能之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易经•责》中对“人文”进行了说明“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人类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大学语文”的功能应定位于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训练语言运用技能,增强听说读写和思维的能力,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品位,正确认识世界,树立高远理想,培养高雅气度,建立健全人格,实现和谐发展,掌握适合于自己的语文自学和实践运用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和运用祖国语文的习惯,优化思维。
三、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
(一)多元交叉的教学内容建设
良好的教育内容必然是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时代变革的折射。担负着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应该在保持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1.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相适应
教学内容应选择思维容量大,能体现高尚理想与人格、积极上进、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为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能提供审美愉悦和思维启迪的课程内容。
2.教学内容应该实现跨学科的融合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人文文化为基点,在文学文本中充分挖掘背后的精神价值,在教学中与社会对接、与学生的专业对接。这样的大学语文课不单单是一门公共基础教育课,而是将各种学科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课程。增强各个专业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适应性和趣味性,实现专业之间的交叉互动,丰富学生对知识的充分占有。
(二)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建设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问题解决的好坏成为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也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1.以“讲”为点,以“论”为面,实现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情感性、人文性决定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应该是思想的互碰与情感的互通。“文学是人学”,人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文学言说的无界性,语文世界里的“人文”正是对此良好的阐释。我们要努力构建以讲为点,以论为面的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一起讨论,互相启发与唤醒,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把课堂充分交还给学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以“课内”为点,以“课外”为面,实现课内外相结合
大学语文课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的课时很少,学习时间也相对集中,在这样的课时里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语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不可能的,这也远远不能达到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所以大学语文课堂学习是有限的,有限的课内学习就是一个点,更多地起到一种带动、折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课外。一方面,在课外环境下学生自身要多读、多思、多记、多写,注重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大语文”的课堂,引导学生参加课题项目研究,开展各种与“语文”相关联的活动。
(三)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学一定要配备最优秀的教师,即能教学,又能研究,才能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教好了这门课,使学生一辈子受益。”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1.完善和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能力
大学语文教育必须以丰富的视野、与时俱进的眼光、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对文学文化经典进行诠释和解读,这就对从教者本身具有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在知识结构上趋于完整。“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所谓课程专业化,不是说把大学语文课程变成专业课,而是说教师要有专业的水平,用专业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深入浅出,让学生辨识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所谓教师学者化,是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应该是文学类有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另一方面,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真正的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的教育,既要本于语文自身,又要超脱语文界限;既要能走进来,又要能走出去,实现语文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迁移和融合,这是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要求,也是知识时代前进的必然选择。最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是高校从业者内化的一种能力,也是从业者交流学习的一个平台,所以,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要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要会科研,能科研,擅科研,鼓励广大教师多做科研,以科研活动带动教育教学的革新与发展。
2.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优秀的教学团队必然是一个结构完善、人员相对稳定的队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年轻化的教师努力实现人才结构比例完整。通过团队建设,实现各个职称段、年龄段教师的有效结合,为教学队伍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要做到规划完整,措施合理,效果明显。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充当着教师队伍里的中坚力量,呈现出学历高、年轻化、有活力,但教育教学经验相对薄弱,理论和教学脱节的特点。
(四)创新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建设
教学考核评价模式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它紧密联系着教育教学中的其他环节,更是对这些教学内容现实转化的有效评价与考核。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是以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具有指导、激励和导向功能。
1.考核评价应该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学考核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过程化。淡化期末、期中传统考试形式,用形式多样的考核内容对被评价者进行测评,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多次被评价的机会以彰显其不同的性格特质与潜在的能力。
2.考核评价应该突出人文情感的关照大学语文相比基础语文教学更应该彰显“文学即人学”的特质,人文性不在于传授和告知,而在于熏染、激励、唤醒、鼓舞以及思维的交流与碰撞,它是一种内在的锻造。所以在考核过程中应该摒弃标准化,用一种人文观念去评价学生。尊重学生迥异的个性差异所带来的思想燃烧,这种人文性的评价应该是一种互动型的考核,建立在考评者之间,建立在被考评者之间,它是双方一起开展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精神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