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笔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设计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设计笔记

环境设计笔记范文1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选题必须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只有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关的课题才能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同时课题要满足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选题应尽可能地结合生产、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力求通过毕业设计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也可以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模拟题目。选题要难度适中,任务量要饱满,以保证学生经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从2003年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学生选题为主导。即由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专业特长和兴趣提出选题,或者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实习单位中正在运行的项目,把该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等,最终学生需要与导师沟通、探讨,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二阶段,学生自主选题,以辅导教师选题为主导。这个阶段除了沿用第一阶段的方式以外,还增加了来自指导教师的选题。即根据指导教师主攻的科研课题或科研方向,由指导教师列出选题,然后向学生公布,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题目,最终得到指导教师的同意后方可开题。第三阶段,辅导教师命题为主导。在经过第一、二阶段的实践后,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的确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设计创作,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他们的潜能没有被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设计作品也不能显示出其三年来的最高设计水平。同时出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即大部分学生都选择家装类型的选题,而不愿意选择工装类型的选题。另外,部分自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往往选题趋于简单,抱着能毕业就行的心态,对自己要求不高。所以在第三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了改革。选题全部来自校企合作的单位和企业,由指导教师小组共同探讨研究,根据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在其中选择几个适合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项目。同时,又可保证选题涵盖的合理性。再由指导教师将选题分派给每位学生,即指定选题。当然,前提是基于指导教师对于每位学生的能力都了如指掌,能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对应的选题指定。事实证明,经过第三阶段的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经过以上三个阶段后,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达成共识,选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体现选题的多样性,避免出现选题分化的现象;第二,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题应能让学生发挥出良好的设计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三,强化职业岗位所需技能,尽量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第四,做到因材施教,能根据学生水平制订合理的选题与要求。

二、毕业设计辅导

毕业设计辅导过程是整个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毕业设计管理的关键步骤。一直以来,我们主要采用当面辅导和网络的形式进行辅导。定期组织学生当面进行探讨,在面谈过程中,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在组织管理上,每次的面谈辅导中,学生所提交的阶段成品的质量都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教师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辅导:第一,设计构思的生成以及表达;第二,设计理念的提炼;第三,如何利用草图进行设计理念的表达;第四,设计效果的表达;第五,施工图的规范绘制;第六,作品手册与展板的版面设计;第七,陈述ppt的制作与答辩思路的设计。同时,以网络的形式加以辅助。从2010届开始,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OA系统开始启用毕业设计系统,该系统有效纪录每次的毕业设计辅导,从开始开题报告的撰写到中期的检查,再到最后答辩记录以及作品的提交,都能够通过该系统记录,并且是双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填写问题,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审阅与回复。此外,指导教师也由以前的校内导师改革为当前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相结合。

三、毕业设计答辩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教学活动。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述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学生知识面的宽窄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可从中了解。毕业答辩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方案陈述过程、评委点评与提问、学生回答中获得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设计师风采的好机会。当然有些学生也会因为紧张、没有把握而胆怯、缺乏自信。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机会不断学习,我们也一直不断改革答辩的组织形式。在2010届之前,我们采用的是各小组同步答辩的形式,每个小组的评委分别是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和校内指导教师。采用这种答辩的形式,因为各小组的整体水平有高低之分,即有某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较高,但有些小组里学生的设计作品水平相对较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所以示范性的效果不太明显。故从2010届开始,我们又进行了改革,采用优秀答辩的形式,在各小组中按一定比例选择水平较高的作品进行答辩,形成具有良好示范性的公开答辩形式。答辩评委来自企业的客座教授、兄弟院校的教师以及指导教师,评委的阵容扩大了,在优秀答辩的会场上,学术气氛非常浓厚。而其余学生则按小组进行答辩。经过这两年的实践,此种方式的确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往往会更加努力,学生之间形成无形的竞争,最终学生都可以较高的水平完成自己的选题。不过同时也衍生出另外一种负面现象,个别学生只求在小组里进行答辩,所以在毕业设计中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在寻求更好的答辩形式。

四、成果与展望

环境设计笔记范文2

关键词:校企合作;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措施

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指通过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准确来说,它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政府部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辛辛那提大学的赫尔曼•施奈德首创合作教育。当时处于联合培养人才和建立科学研究实验室的阶段,而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出现在“二战”时期。出于战争的需要,美国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界和企业界科研的支持力度,许多高校进入军事研究领域。20世纪50年代后,国外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研究已经很普遍,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实践上也成功地形成了适合本国、行之有效、特色不同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模式。如今,校企合作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我国的校企合作发展得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真正得到重视并且广泛开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这促使校企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成长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天大天财等,各地也兴起了高新科技园,企业与高校之间开展了密切、稳定的交流合作。当前,国内的校企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合作模式构建方面,如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跨学科合作模式、创新合作模式和具体专业合作模式等的构建,最常采用的合作方式是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导入课堂教学、在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社会性质的行业比赛、聘请企业专家到高校兼职等,合作领域涉及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形式等。

二、校企合作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根源

针对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教学,虽然国内一些高校采取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但校企双方缺乏更深层次的合作,仍处于浅、中度的合作阶段。调研发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学校“热”而企业“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的教育模式与企业的经营模式之间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双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

校企双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是双方合作的难点所在。企业的经营往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往往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放在第一位,可以不依赖高校的实习生而正常运营;而高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合作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另外,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等的支持。因此,双方的合作往往缺乏坚实的基础,部分企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此外,高校担负着为社会、企业培养人才的重任,而企业是学生就业的方向,但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院等机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学术、轻应用”的倾向。这导致学生缺乏对实践能力培养的关注,设计项目质量不高,大多“纸上谈兵”,难以付诸实践。加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不可能一味迎合高校的教育模式而不顾市场效益,这就使合作中的高校往往是被动的。在此背景下,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育模式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这同时反映出高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是有限的。

2.双方合作的动机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如设计公司)规模不大,接纳能力有限,难以接纳成批的高校学生实习。一些企业因为生存问题,在短期不能看到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往往缺乏与学校进行长期深度合作的热情和动力,主动寻求合作办学的企业更少。还有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往往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或者希望借助高校宣传自己。因此,校企双方合作的动机不足,缺乏合作的教育理念。

3.高校缺乏对师生参与企业实践的鼓励制度

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专业教师大多较为年轻,其中一部分是由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直接转变来,“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缺少企业项目实践经验。由于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存在参与项目实践少、缺乏设计能力的问题,其在校企合作中难以为企业提供项目研发能力和实际设计、技术、策划等方面的服务,难以了解和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查发现,虽然高校对师生参与企业实践是支持的,但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这就使高校师生难以真正走进企业,也导致校企合作下的毕业设计在形式上具有单一性、参与度缺乏深层次性。以上因素导致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巨大优势与实际作用,没有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本意,使校企合作陷入了困境,合作的可持续性较差。随着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才能使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保证校企合作有效、可持续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改善措施

针对校企合作下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深层合作,进行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创新,提出符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1.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要使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真正发挥作用,首要问题是根据社会行业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企业、设计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是行业动向最直接的反映。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社会角色作用,参考行业人才标准,在与企业的交流中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的发展和服务方向,即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教学,以构建实践性教学环节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毕业设计一体化模式作为教学目标,通过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实施流程、技术规范和考核标准做出具体规定,综合提高毕业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与工程意识,使毕业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工程需求,解决教学与社会要求脱节的问题。

2.推行“双导师制”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

指导教师队伍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可以借鉴一些西方高校的教学模式,依托高校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实行校企联合的“双导师制”指导模式,明确高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责任与职能。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以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加强高校和企业间的多元共商、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教学环境和资源,发挥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实现高校与企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源共享、知识结构优势互补。校内指导教师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应该与学生建立长期的联系与交流,主要负责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与合作企业进行专业沟通、解决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等方面的工作,保证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按时完成;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解决学生在工程设计项目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并协助校内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3.构建校企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是毕业设计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对毕业设计质量的评价仍是以校内专业教师的评价为主,设计公司、企业的设计师参与的社会评价较少,评价系统的开放性不够;另外,以往的文科或理工科的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主要是任务评价、成果评价模式,缺少过程性评价,难以适用于环境设计专业以真实设计项目为表现形式的实践。因此,校企合作一体化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答辩程序和评价标准,由校企导师共同参与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保证毕业设计成绩的公正性与科学性。答辩环节的具体方案是,聘请校外合作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专家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并由校内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答辩主席。同时,要求指导教师遵循“回避制”原则,即不参加自己所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对于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实施过程性考核,按照学生的设计方案、实物模型、设计报告进行考核。在答辩过程中,企业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专业设计交流。结语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当前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不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企业的人才引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校企双方开展产、学、研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的困境,高校需要整合校企双方资源,不断探索与创新,充分调动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寻求更深层次的合作。注: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S[2016]GHB1272)。

参考文献:

[1]刘景光,王波涛.当前国内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构建研究述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2]李梦玲.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3).

[3]陈薇薇.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研究.大学(研究版),2015(6).

[4]李安.校企合作中的若干问题及思考以浙江树人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艺术教育,2016(5).

[5]吴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设计,2014(8).

[6]黄玉海,刘长慧,尹四倍,张帅.毕业设计作品化考核体系实证研究.电子世界,2016(22).

[7]李海海.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一体化模式探讨与实践.艺术品鉴,2016(4).

[8]孙常华,尹四倍,孙宪良,毕耜帅.校企合作实施毕业设计作品化的改革与实践.职业时空,2016(4).

环境设计笔记范文3

关键词:手绘表现;环境艺术设计;必要性

王受之先生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提出:“所谓设计,是指把一种计划、规划、设计、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他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想、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把这些设计构思和设计理念转换为视觉传达的方式,就要借助电脑制图和手绘表现图。那么,电脑制图和手绘表现图,哪种方式更能准确地体现出设计构想和设计理念呢?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对象。

1 当今信息时代设计表现的现象与思考

1.1 “快餐式”的设计

“快餐式”的电脑制图,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快速“下载”“拼凑”“复制”“粘贴”的快速表现形式,从而完成设计效果。在行业中称之为“快餐式”的设计表现。设计者由于商业运作的影响,片面追求程式化、机械化的设计,以期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多的设计利益和经济利益。如果无节制地依赖电脑设计,久而久之,就会使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僵化、创新思维缺失、设计灵感桎梏、美术功底荒废,最终变成一个真正的计算机操作员。

1.2 手绘表现面临的机遇与困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设计人才的短缺,促使许多国内大学开设相继开设艺术设计专业,报考艺术设计的考生逐年增加。但入校学生美术基础参差不齐,对手绘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实践,导致学习手绘表现的学生整体水平普遍下降。

另外,社会对设计者需求量的增加,使社会上一些人看到了商机,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崛起。这些培训机构走捷径开设课程,主要以电脑设计为主,不管质量,只考虑经济利益,教学质量不过关,学生根本就学不到实际知识,导致学生手绘功底不扎实。他们觉得,电脑设计图与手绘设计图相比较,手绘练习过程枯燥乏味,成效缓慢,不如学习电脑设计制图来得快。

2 手绘表现在设计中的体现

2.1 设计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方法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并贯穿于设计活动的始终。设计由思维产生,由手绘表现来促进和深化。设计师需要对形态美进行提炼,需要认知和分析物体的材质、形态及色彩问题的协调与矛盾的弱化。手绘表现从属于设计,也是设计思维外化为形式的手段。在设计中,任何创造过程都必须先有思维后有表现。所谓“意在笔先”就是如此。

2.2 手绘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

所有的设计都是手和大脑组合的产物,设计构思往往是探索型的、开放型的,它不仅设想了多种变化和开阔思路的可能性,而且也反映在即时激发的特征上。手绘表现以它的即时性,使我们在同一时刻接收到了大量的信息,使抽象的思维逐渐成为具体的、直观的对象,这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设计师对于设计的理解,是一种研究特质的表述语言。因此,手绘表现是一种图形化表现形式,也是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手绘技能作为有效的设计表现手法,不仅是设计意图的外在表达形式,就设计文化的观念而论,又可以显示设计师自身的文化和修养。因此,在设计思维表现的语言中,最佳的表现方式仍然是手绘表现,许多杰出的设计作品中都是在手绘表现思考过程中获得。比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大师汤姆图尼斯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手绘表现的形式来完成的。即使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手绘表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 手绘表现在设计方案上的表现

手绘是设计方案的表现语言,它包括随机性的草图、记录、设计图等阶段。在设计方案形成过程中,方案不能脱离草图,草图的产生是设计从主观到客观的形象思维的表现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手绘快速预想图是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是设计者综合素质的体现,是设计方案的表述,是最终形成的视觉图形。

3 手绘表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3.1 手绘可以适应设计思维的连续性

熟练地掌握手绘表现,是环境艺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设计师在创作的时候,大脑瞬间产生的“灵感”可以迅速地通过几笔简单的记录下来,形成具体的视觉形象。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往往是复杂多变的,设计过程中很多的方案都是在反复的推敲中才产生最终的设计方案。而这一不稳定的过程只有手绘最适合设计者,把设计师头脑中模糊的、抽象性的设计概念化、具体化。设计不断地更新,表现图也在不断地变化,使设计概念不断的、连续性的发展,最终使得方案成熟。虽然手绘表现设计不像电脑辅助设计那样,能准确的表达作品的颜色和精准的尺度。可是,手绘的灵活性是电脑辅助设计所瞠乎其后的。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初期,最后呈现的效果图在设计者的脑海里只是一个大概的形态,具有模糊性,而设计者就需要把这些模糊的形态图示化、具体化。并且灵感稍纵即逝,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第一时间抓住设计灵感,并且在短时间内手绘表现出来。之后在这基础上慢慢地细化,但这种细化的过程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会出现不同的最终效果图。只有手绘才能适应变化性的思维,也只有成熟的技法才可以更好地表达模糊的概念。设计思维在设计过程中,当效果图被否定重新来过的时候,若是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将会增添设计者的工作量,还有可能导致设计思维滞后、阻塞,失去连续性。

3.2 设计者的设计素养可以通过手绘进行提高

手绘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并且贯穿始终。在整个设计的后期,之于设计方案的多样性,就需要更加的细节化。最终形成的方案需要与人进行沟通,所以设计者必须重新整理设计方案,在最后的整理过程中,必须要把自己才能看明白的设计方案和没有充分表达清楚的设计细节处理清楚。在这一点上,手绘往往是设计者们的首选。手绘可以简洁、快速地把整个环境设计的颜色、材质、质感等完整的表达出来,有助于设计者对整个环的理解和定位境。在后期的整理过程中,手绘表达真实地反映着设计者自身的修养。手绘表现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设计者自身的修养。

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手绘生动的、形象的表达出。因此,手绘效果图具有自然、生动、灵性的特点,尤其是在景观效果图的设计中,手绘表现出的效果是电脑辅助设计所无法比拟的。

手绘效果图是专业的语言,它不是一台电脑所能代替的。手绘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此外,手绘草图也是设计者与计算机交流的媒介,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还应该发挥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条件。设计表现依赖于电脑技术的渲染、保存、传播等功能,因此,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既要利用好传统表现技法的优势,把握手绘表现形式,同时也要利用好电脑技术在保存、传播、效果表现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最大化的实现设计创意和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环境设计笔记范文4

人类的发展历史悠久绵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人类文明,如果我们沿着人类的发展史寻根觅迹,就会发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视觉因素。而壁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属于视觉艺术形式的一种,且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旧石器时代,从那时候的洞穴壁画到今天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壁画,它已经经历了几万年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壁画艺术的从形式上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单纯形式、封建社会的描述与装饰形式、现代社会的多元化表现,而且其作用也发生了变化,从原始社会的认知,到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宗教、信仰宣扬手段,再到当今时代满足人们视觉和心理的审美需求,不管是形式上,还是作用和价值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且在当前都呈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壁画艺术具有其他绘画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这是因为它独有的特点。即壁画存在于空间环境中,创作形式、创作素材、创作手段比较多样,而且它的存在形式也是多样的,既能够装饰点缀所处的环境,还能够参与空间环境的再创造,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不仅表现在对空气、绿地、山水等方面的要求,而且精神方面的追求将会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生存环境。壁画作为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方式也多样的,既可以是具象写实的,也可以使抽象的,既可以是象征的,也可以是浪漫的,不管哪种形式,都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及一定的思想内涵,它和建筑物相结合能够体现出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作用,而且它带给受众的视觉感受是其他绘画形式无法代替的。

二、壁画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

(一)装饰和美化环境

在现代社会,不论是在个体室内环境中,还是在公共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借助各种形式的壁画艺术来装饰和美化环境,这既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壁画在环境艺术中的基本作用。在某一环境中加入与其主题相符的壁画,即便是造型和色彩都很简单的壁画,也会给原来的空间环境增添一丝生气和色彩,在满足人们视觉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使人们的身心感到愉悦、舒适、放松,还能够促进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可谓一举多得。虽然装饰和美化环境是壁画对环境艺术的基本作用,但还需要创作者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创作,不能随性而为。首先,壁画的设计和创作要以其所在的空间环境为依据,创作者要考虑建筑空间和空间界面的关系,壁画和其所在的空间环境的比例恰当、和谐,才能够让观者产生视觉美感;其次,一幅优秀的壁画不仅要在主题内容、大小比例上与周围环境相一致,其造型、表现形式也要独具创意,要使壁画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其艺术魅力。再次,不同的材质都有其特点和形态美,因此,在壁画材料的选择上,创作者要解放思维,选用恰当的材料进行创造,这样既能够体现壁画艺术的独特之处,也能使其更好地为空间环境服务。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肿瘤医院的前厅有一幅梁运清创作的壁画《黄山奇峰争秀》,整幅画通过淡雅色调勾勒出极富抒彩的山水画,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让医院那种令人压抑的沉闷性大大缓解,同时也符合医院清净安详的环境要求。

(二)提升空间内涵

截止当今时代,壁画艺术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呈现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材料多变的特点,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在空间环境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运用,而且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和价值。而且,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已经把提升空间内涵、追求环境艺术氛围作为了一种创作理念,使壁画艺术与周围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了空间环境的艺术性和内涵。虽然提升空间环境内涵成为了壁画创作的一个新理念,但是我们仍不能忘记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壁画风格,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内涵的提升而忘记了创作的依据。比如,深圳的世界之窗是当地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是以弘扬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的都市休闲娱乐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的大型石刻壁雕《东方文明》座落在“世界之窗”入口处的“世界广场”上,石刻长200米,高10米,与6个世界古代不同地区的大门和数十座古代建筑的柱式及形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气势宏大的世界文化广场。画面中展现的历史场景与公园的景观交相辉映、相互融合,既为周边的环境提供了恰当的语境,也提升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与周围景物共同构成一个综合整体。此外,当代壁画紧紧围绕公共空间环境的特点进行设计,是否与环境完美结合构成有机整体,还需要通过人们参与环境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其作用和价值,当人们在壁画所属的空间环境中进行活动时,人就成为了壁画的动态组成部分,而壁画就成为了人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和对话的媒介。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幅好的壁画既可以装饰、美化、升华空间环境,也具有丰富深厚的精神内涵,能让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人们得到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而且优秀的壁画设置可以使一个时代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缩影。

(三)传递美学思想

在当代环境艺术中,壁画不仅是为了装饰和点缀空间环境,还有着较高视觉审美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美学思想。观赏者通过欣赏壁画能够受到美的熏陶,能领会其中渗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可以说,壁画艺术借助其形态之美、内涵之美、意境之美向人们传递了美学思想,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比如,我国陶瓷壁画是绘画艺术与陶瓷工艺技术的结合,经过放大、制板、刻画、彩绘、配釉、施釉、烧成等一系列工序,通过多种施釉技巧和巧妙窑烧的火的艺术而生产出神形兼备、巧夺天工的陶瓷艺术作品,它不是对原画稿的简单复制,而是艺术的再创造。创作者通常采用比较含蓄的创作手法来表现一种朦胧模糊的艺术效果,并通过充满力度和动感的外形,以及具有东方特色的画面,把“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来。再如,日本的陶瓷艺术家会田雄亮常常借助一些非常规的材料来传递美学思想,在他的陶瓷壁画《水阶》中,创作者通过秩序的阶梯状结构,让水顺着落差自然而下,他没有一味地展示陶艺作品的丰富形态,而是以一种含蓄和低调的方式,将陶艺材质的朴实无华不动声色地融入水的丰富表现之中,体现出动静结合、古今融合、刚柔并济的美学思想。

(四)延伸建筑结构,弥补空间不足

当代建筑和空间环境设计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而壁画受其影响逐步趋向综合性发展。壁画与油画、水彩画、山水画等架上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它没有固定的尺寸标准,但是在创作时需要考虑所处的空间环境,及其与建筑物的比例关系等,注重与空间环境保持一致,能凸显所在环境的特点。因此,壁画创作者在创作之除就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构思和创作。比如,加拿大魁北克皇家广场旁边的巨幅壁画,就是运用超写实的表现技法将周围环境与壁画结合在一起,壁画中的人物场景栩栩如生,合理的比例、透视与街区实景浑然一体,不仅延展视觉空间,修饰隐蔽缺陷,做到了旧建筑与新建筑之间的和谐存在,同时改变原始建筑物带给人们枯燥乏味的印象。一些特殊的环境空间会给设计者带来限制,不过,这种限定也为设计的独特语言提供了方向。在相对封闭的地铁环境中,壁画不仅仅是用来区分站点、调节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环境空间的不足,恰当的壁画能够使匆忙过路的乘客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感受。前苏联功勋艺术家杰涅卡为莫斯科地铁站所创作的天顶壁画,就是巧妙利用摘水果的农妇、跳高运动员、工作中的塔吊等具有特殊观察角度的人与物,使从通道中经过的人们抬头仰望时产生错觉,创造了与天空的相连之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封闭空间内的沉闷感。

三、总结

环境设计笔记范文5

前些年专家们把设计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或叫二次元、三次元和四次元的设计。也有将设计分成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和商业设计三大类。还有将设计归纳为视觉、产品、空间、时间和时装设计等五个领域,把建筑、城市规划、室内装饰、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服装、电影电视、包装、陈列展示、室外装潢等许多设计领域系统地划分在不同的五个领域之中。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自然-人-社会”作为设计类型划分的坐标点,按设计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划分成: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业设计和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区别于产品设计的是: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协调“人-建筑-环境”(“人-建筑-环境”是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十四届会议主题。这里指的建筑与环境可以分别理解为人造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整、美好、舒适宜人的人类活动空间,是环境设计的中心课题。环境设计的类型分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等。“安全、健康、便利、舒适”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城市环境的四个评价标准。环境艺术设计不是阳春白雪、茶余饭后享受的东西,而是一种社会生活需求,所以毕业设计教育不能光是上课听课,学生必须亲自从事设计,在实践课题中训练自己,通过四年时间学会扩展运用知识的能力。环境艺术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是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人才培养质量全面的、综合的检验,是对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毕业前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训练。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二、目前艺术设计类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年以来作者所在学校启动了“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多样化改革”,根据艺术类专业特征,制定了凡事学生在市级以上展出独立完成的优秀作品;被企业、政府、机构等采用、收藏的艺术(设计、绘画)作品,并取得相关采用、收藏证明可以进行艺术毕业设计的多样化改革,根据作者长年的环艺毕业设计教学经验归纳仍有如下问题:

(一)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学生迫于就业、考研、公务员考试或其它就业考试花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不够;

(二)环艺毕业设计的选题面窄,设计类型单一,很多选择室内设计中的家装设计,毕业生选择意愿不强;

(三)对设计市场的调查研究依赖于网络,缺乏真实市场的考察研究,指导教师则缺乏“双师型”教师;

(四)因缺乏对市场的熟悉所做施工图没有市场实用性与规范性,理论与实践脱离,大部分设计作品都是“虚拟”设计;

(五)毕业设计的检查、评分制度走形式、不客观、不规范,因有毕业设计没过的学生跳楼自杀(如2015年5月18日中南大学学生跳楼事件)而降低毕业设计严肃性,出现有的学生放松毕业设计要求依赖别人或网络代做毕业设计。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以指导教师为第一责任人,加强管理,规范流程制度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组织与管理工作直接在主管院长领导下,一般为校、系、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校系对毕业设计的管理主要为宏观组织与管理,如制订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组织毕业设计检查、评估、考核和经验交流活动。毕业设计主要工作为系部有关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部署,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拟订毕业设计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安排毕业设计教学任务,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直接管理与教学者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结合自身专业特征进行毕业设计课题公布,检查和督促毕业设计质量和工作进度。

(二)完善毕业设计课程指导体系

环艺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了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与所有基础与专业课程。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指导教师更有职责带领学生走进市场,结合实践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在市场调查研究中开题,避免学生毕业设计开题的盲目性、随意性,在阅览丰富后充分设计撰写好开题报告,参考优秀经典设计作品去分析观察挖掘环艺设计的特性,在开题报告中可以自定题目,也可以参考优秀经典作品题目,更可以根据市场考察后自己确定开题。指导教师审核学生的开题是否有市场前景、创新性,选题是否切入性强,初步设计思路是否明晰,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施工图、效果图能否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方案的构思是关键环节,根据方案最后效果的表达是否优化了空间结构与外部形态,在材质、色调、尺度方面搭配是否合理、材质运用是否得当,施工图的图层、线型、界面、节点等等是否规范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一对一的辅导,有条件的采取“双师型”辅导,在成绩评定中客观、真实公平。我们采取了指导教师评、阅卷教师、答辩教师、教研室集体这几个步骤平分。科学严谨实用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体系是教学保障,如毕业设计的图纸规范化,设计方案系统完整、艺术表达效果、设计的原创真实、设计元素、设计文化内涵都需要有一整套的体系。

(三)环境艺术毕业设计的应用型发挥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就业竞争压力膨胀的年代,人们都希望学技找工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型高校的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展示与总结,是探求科学研究的基本实践,是将艺术、技术融入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毕业设计开题之际指导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开题需要的详细现状信息,按照环境艺术设计的国家与地方标准进行设计,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与工艺,开题报告要对选题进行详细的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进行阐述,要根据自己现有的专业基础对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工程技术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做好规划。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开题报告的可行性、程序计划做全面的审查评价。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利用电脑辅助手段绘制施工图(不少于二十张)、效果图不少于六张并进行设计说明的撰写,设计方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不断完善包括设计的功能区的平面布置图设计、设计元素的利用、设计审美造型效果、材料色彩搭配等等细节做深入工作。

四、环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效

环境设计笔记范文6

关键词:WPF;笔记共享;协作化学习;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1-0041-02

Based on Network Environment of Computer Notes Sharing System’s Design

ZHANG Zhen-ming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design a C/S structure of the study notes sharing software, and based on the WAN to construct a study notes network free sharing platform.Through this platform students can complete and share notes operation, and through the notes sharing can realize the sharing of students’ study process and learning thought,enhancing students’ cooperation understanding, improving the students’ teamwork ability,making students really become the study maste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In addition, through some virtual incentives, rewarding the one who shares notes to help other learners. To make the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the virtual community sharing platform to get the necessary of satisfaction and achievemen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learning and sharing en? thusiasm,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nfidence.

Key words: WPF ; notes shar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 network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旧的知识不断地被替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大学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需要其他同学的协助,通过其他同学对学习过程的理解以及学习思想的共享能够更好的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获取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查看其他同学的学习笔记,从笔记中了解其他同学对于所学内容的标注以及对于各个知识点的理解,进而获取其他同学的学习思想。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笔记获取手段大部分采用面对面的纸质笔记的获取,一本笔记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面向一个同学,并且在笔记的复印和打印等环节又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适用的范围较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基于网络的笔记共享平台,将传统的纸质的学习笔记搬到网络上来,为更广阔的学生服务是极其必要的工作。

2系统设计目的

2.1教学资源的共享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其他同学通过课堂讲授所记录的课堂笔记是良好的学习工具,课堂笔记能够良好地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记录学生对于课程掌握程度的工具,但课堂笔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学生的课堂笔记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面向一定范围内相对狭小的用户,因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通过网络共享,获取并学习网络上其他人的学习笔记,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提供一定的帮助。

2.2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

对于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团队学习是重要环节,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帮互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于团队协作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团队协助能力。通过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协作的平台,并对共享者提供一定的虚拟奖励,增强学生的共享热情,为其他的学习者提供帮助。

2.3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教学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对于课件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人,真正将热情投入到课件的学习中去。因而在课件设计上,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一个平台,在此平台上充分发挥各人对于各自所学习课程的理解和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件的主人,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

3需求分析

课件的设计主要基于课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方面考虑。

首先,基于课件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方面考虑。课件的开发主要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重视发展性教学、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知方法。这就要求课件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符合“双主模式”教学设计理论,即学生和教师同时是实验课件的主体,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同时要体现在实验课件里。而现在课件的开发,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开发模式上,基本上属于单向模式。这样的课件最主要的问题是在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单一主体――教师,只将教师的思维融入到了课件当中,而忽略了课件的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主体――学生,将学生的思维排除在实验课件之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影响了实验课件对素质教育的适应能力。所以,在开发设计过程中,要将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同时考虑进去,将教与学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思维很好地融入课件当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认知方法。

其次,情景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当代的大学生对于知识需要非常迫切,而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小学、中学的那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课件模式是以计算机作为信息的载体,将课件所要承载的内容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通过简单的多媒体方式单向传递给学生,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采用的是AuthorWear、PowerPoint以及基于Flash 6.0以前版本开发的。这些软件开发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但是学生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操作过于简单枯燥,如同学生在一页一页地翻动一本书,缺乏互动性,不能够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在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时候昏昏欲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影响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效果。所以,要想激发学生对于实验教学课件的兴趣,就要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将学生的思维与课件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系统设计

笔记共享系统是基于.NET开发的一个学习平台,分为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端程序。

服务器程序是一个B/S结构的程序,它主要负责管理课程、课件、班级以及学生等信息内容,包括对课程、课件、班级的添加、删除和更新以及处理学生与班级、班级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该平台只有老师和管理员可以进入,学生不能进入。

4.1客户端程序

客户端程序是一个C/S结构的程序,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观看课件、做笔记、上传笔记以及分享其他同学笔记的平台。该平台老师和学生都可以进入。

客户端软件是为学生提供的一个观看课件,做笔记以及共享笔记的应用程序。学生在客户端登录后,软件会根据学生学号、所在班级选取该班级的课程,生成课程列表。学生可以观看各门课程的课件。课件是由教师授课视频以及和该视频相关的图片组成,学生在观看课件的时候可以在图片上做笔记,看完课件后可将笔记上传至服务器供其他同学分享。同样,登录客户端后,学生也可以观看其他同学共享的笔记。另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在课堂上做的手写笔记扫描成图片传进服务器共享。在这个环节,我们对学生的手写笔记做了一个准评分功能,在观看其他同学上传的手写笔记时,如果感觉观看的笔记不错,可以“顶一下”,这样就会为该笔记加一分,在生成手写笔记列表时是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的。

4.2服务器端程序

服务器端程序是负责后台数据管理的,只有老师或者管理员可以登录,学生不能登录。它包括“管理已有课件”、“上传新课件”、“管理学生”和“班级课程”的功能。

1)管理已有课件是指查看服务器上现有的课程和课件,可以查看它的内容,也可以删除或者图片的替换。

2)传新课件是指上传新的课程和课件,以及为已有课件添加图片,在添加课件和图片时有名称和号码的判别,不能添加服务器中已有的课件或图片。

3)管理学生是指查看已有班级和学生并可删除。当删除班级或学生时,该班级的学生或者该学生在服务器中的所有信息都会被删除,包括曾上传的各种笔记;管理学生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添加班级和学生,和上面类似,不能添加已有的班级或者学号重复的学生。

4)班级课程的界面很简单,功能就是选择哪几个班级上哪门课,在某门课下面去掉某个班级时,该班级的学生曾经在这门课上留下的所有记录将一并被删除,不可恢复,所以这里的操作也应当非常谨慎。

4.3数据流程操作设计

作品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通过平台做笔记:学生在通过视频课件学习课程的同时可以直接在课件上做笔记然后将笔记传到服务器,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分享其他同学笔记。

2)上传手写笔记: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做的学习笔记扫描成图片上传至服务器,同时也可以分享其他同学上传的手写笔记。在此环节我们做了一个准评分功能,学生在分享其他同学上传的手写笔记时如果感觉笔记不错可以为该笔记加分,在生成笔记列表时会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列。这样能促使学生完善自己的学习笔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总结

通过系统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心得的平台,创造了支持式环境,促进协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增强互助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完善自己的笔记以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任树怀,盛兴军.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2]梁存良,王晓芳.Blog与QQ群相结合的学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