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的需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神文化的需求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1

【关键词】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表现在包装设计的策划和整体元素之间的整合。“由于社会的发展,包装设计从重视功能性转变为关注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要求包装设计要给人们带来更多审美的、艺术的、情感的和精神文化的含义。”正如美国设计师金斯―贝尔森所言:“产品成功的关键不在技术方面,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在设计要与使用者的内心和情感的非常一致,以失败而告终的产品是由于不能将技术与使用者的内心相合”。丹麦设计师凯・博杰金说:“我们所制造的东西应该是有生命的,有心脏在其中跳动,它们应该是符合人们精神文化的有生机的和温暖的。”达到在消费过程中使消费者在精神文化上得到满足。

一、 精神文化对包装设计的重要性

流芳百世的文化圣人、哲人、文人等。人们崇尚的不是他们生前的具体生活,而是被升华了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的核心是“身心的自由度”。物质生活非常富有的精英阶层生活是百姓普遍向往的。可人们一般不易了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恐惧和紧张,需要有更多的精神调节,所以,他们并不以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平民因没有充足的生活保障,追求稳定的生活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享受,但是,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物质追求的就逐渐降低,随之开始加大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幸福感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和谐互构成的,物质生活只有上升到精神层面才会产生幸福感。得到需要会有的满足感,获得成功会有胜利感,体会创造会有成就感,内心淡定会有平稳感,临危不惧会有轻松感,主动审美会有愉悦感……包装设计就是要以人的精神愉悦为本,从而达到商品的销售。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达到让消费者在高高兴兴的状态下购买商品。”最新的《日本包装辞典》对包装设计提出了解释:“为了使企业和商品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印象所进行的活动。”我们今天的包装设计必须开发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真正地体现出企业和包装行业对消费者的感召力,给消费者一个诚信、亲切、愉悦和时尚的“好印象”。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包装中的精神文化内涵

传统包装的造型和装潢要重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等因素,从而使其包装具有实用的合理性与注重心理体悟的情感性相结合的特征。“中国传统包装特别善于借自然万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文化,他们把自然万物同自己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创作过程中无形中注入了人们的精神文化因素,当发现精神文化因素与包装法则发生冲突时,他们不惜舍去包装法则,从而在设计中显露出一种非常和谐的人情味和朴实自然的亲切感,达到了设计者与使用者精神文化间的交流。”中国传统包装表达人们共同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设计者选择最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动植物形象:如象征爱情的鱼和莲,象征长寿的桃子,象征多子的石榴,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吉祥的龙凤等等。把人视为主体,以物相补助,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从而使包装在注重实用功能时也注重对人的精神文化热切关注。如,坛装的绍兴老酒,坛盖就是一个小碗,可以当酒杯使用,一些传统商品包装容器,如坛、罐、篓、筐等,用完之后这些包装物还可以当装饰物或做生活容器继续使用。传统包装的精神性和情感性体现出对消费者浓厚的人情味,这也正是它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包装更多指向“朴素”、“平淡”,如:一些地方土产品的包装,酱菜用柳编的或竹编的小篓一装,外面糊有油纸防止渗漏,贴上红纸并标明商品名称、产地、字号、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的包装。尤其是我国南方的竹编、那蓝、筐、篓、笼、箱、罐、盒用做包装物更具有特色,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的传统包装在过去虽不算发达,但其包装样式都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并融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情感,即经济又实惠,深受人们的喜爱。

人们常说:“包装源于生活。”包装同艺术、哲学、宗教等一样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必须有“根”。这个“根”就是本民族文化的“根”,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对包装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需要一个命脉将其进行贯穿,这就是文化的脉络,如果将脉络断开,这种文化就不会传承下去,那么这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文化,这个民族还有生存、发展的前题了吗?包装设计做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必须顺应本民族文化,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我们来看,当今许多商品包装都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作为代价的,这种做法,那只是一时的焰火五彩斑斓,辉煌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包装设计应是一个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发扬传统文化基础上学习外来先进的包装技术,取其精华,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达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目的。

三、 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转变文化观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我们人类社会是由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民族和不同历史环境所构成的整体。因此,各民族所遵循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各不相同,所形成的文化也就各有特色。“从价值观的角度来探讨文化差异,主要是指以价值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往往表现出文化上的冲突。”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审美观,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会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并将这种文化观念和民族性格表现在包装设计的创造活动中。如德国人在包装中体现出的科学性、逻辑性、严谨而理性的风格;意大利的优雅和浪漫情调;日本人则体现出的灵巧、新颖和细腻的特点,这些都是民族特性和文化观念的直观表露。中国的包装设计则追求平稳、圆满、喜庆、完整,也是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的直观反映。

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在与时代的发展对立统一中,同时也在自身的对立统一中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以固定不变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必然会使对民族文化的表述陷于表面而失去生动性。一个民族在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时代特征。我们应该认清包装设计文化在民族性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应为包装设计文化作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与民族文化的各个时代的发展是叠合的统一的发展关系,也是民族文化不断的积淀和发展的结果。

“21世纪将是一个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一种文化不会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不会取代另一种生活方式,而是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种文化将在全球意识的关照下得到发展。不同文化传统将在确认自身文化内在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其他文化的养分,推动自身文化实现新的飞跃。”本世纪也将是包装设计更加发展的时代。包装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将完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到城市包装,小到一颗衣服纽扣的包装,都将始于设计。人们将主要生活在一个设计的环境中,包装设计文化成为现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必须。

【参考文献】

[1]王安霞著.《产品包装设计》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2]马春东著 《生态・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2

关键词:京津冀;精神需求;文化需求;老年人

本文为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京津冀区域文化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03120414);“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602120405);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京津冀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6011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1日

京津冀区域人口老龄化压力和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物质需求和生活照料得到满足后,老年人更需要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老年人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以及为维持和恢复心态平衡而引发的一种渴求。本文重点探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现状,分析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京津冀养老事业及文化服务业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相关政策

联合国大会1991年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利、保证老年人享用社会文化、教育、精神和文娱资源等基本原则,同时强调老年人应享有家庭和社区的照顾和保护。2002年,《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再次强调了要考虑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老年人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权利。国外一些专家还采用引导性政策鼓励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赡养。如新加坡专门制定了《赡养父母法》,对子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鼓励子女与父母合住,以便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赡养。韩国、日本等国也出台了相应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慰藉政策。在鼓励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文化赡养的基础上,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老年人可以通过这一体系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二、国内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政策现状

国内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包括求知需求、教育需求、交往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老年人希望跟上社会日新月异变迁的步伐,据某网站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现在最关心的事包括自身健康、国家大事等。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应促其达到自我实现,使其与所处的时代相适应。老年人同样需要友情,交往一些志向道合的朋友交流所见所闻、所学所得。同时,老年人也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目前,京津冀三地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具体政策安排上,首先是由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文化需求条件;其次是养老服务业。京津冀三地中北京、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较好。河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但具有承接京津地区的地缘优势和政策支持,因此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也在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为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京津冀三地相关扶持政策未实现统一化。除了子女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关注外,从养老服务机构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构建中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普遍较少。且京津冀三地养老扶持政策也不一致,以河北省为例,2012年河北省制定的《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补的意见(试行)》中规定:对连续运营1年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河北籍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50元标准的补贴,对于入住的京津地区的老年人的扶持政策则相对较弱。这种扶持政策的区别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地养老服务业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协同发展。

(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协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而在老年人迁移流动中,必然涉及到养老、医疗等社会服务,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就突显出来。从河北省来看,关于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方面,主要是政府调控和支持。目前,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远不如京津地区,政府用于老年人精神文化建设的财税补贴有限,养老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较差,同时,河北省少有机构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疗、护理、服务人员匮乏,且现有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也普遍较低。而京津两地由于经济条件较好,这些问题相对较少。京津冀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最终阻碍了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

四、京津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对策

(一)统一京津冀三地老年精神文化服务标准。首先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C京津冀地区的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等方面政策的一致性,为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养老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业运营管理标准;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增加老年人的养老的选择性。京津冀三地异地养老时,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养老服务业的流动性,逐步缩小京津冀三地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和社会保障待遇享受方面的差距,减少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困难。可设立统一的机构对三地的养老服务业实行一致的管理和监督,为京津冀三地精神文化服务标准制定提供社会保障。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中,应鼓励家庭成员中子女承担养老服务责任,构筑养老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第一道防线。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京津冀地区也会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老年人实现家庭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应该首先出台一系列鼓励家庭成员赡养老年人的激励措施,在政策性制度方面鼓励年轻一代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

(二)加强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水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设,除了家庭成员的参与照顾外,还应建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承担起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管理职能。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老年人的健康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信息;进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基本的精神文化服务;建立起老年人和其他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当老年人提出某种精神文化服务时,便于联系专业服务机构;当老年人与服务供应商之间出现矛盾时进行协调;组织和协调志愿者在本社区的养老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每个社区开通老年人服务热线,方便老人通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获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慰藉等养老服务。由于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水平相差较大,应充分考虑三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和补贴。同时,应对现存的养老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促进京津冀三地的人才交流、经验共享,培养为老年人服务的养老人才,满足京津冀三地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实现京津冀地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协同发展,既能够缓解养老问题给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压力,又能够推动我国养老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总之,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自身养老质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3

关键词: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36―08

江苏省现有残疾人479万,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堪忧。残疾人的命运关系着江苏省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及其亲属的幸福。残疾人身体、生理状况无法达到健全人的水平,但在精神层面与健全人是平等的,健康坚强的精神为残疾人奠定坚实的生命支撑。关注残疾人精神需求,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生存质量、整体素质和幸福指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

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出现一些新趋向。主要表现为:一是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由以往单一的娱乐休闲内容,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内容,不光有娱乐休闲、文体健身,还有相关教育、学习培训和咨询援助等;二是由旁观型向参与型转变。也就是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以往的感受阶段逐步进入认知阶段和体验阶段,他们不再满足于旁观者的角色,而是主动靠近,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三是由休闲型向思想型转变。可以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一点点在残疾人群体中成长起来。他们在传统“休闲型”的需求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文化型”、“思想型”需求,其欣赏和参与文化的水平在逐步提高和优化,思想文化“含金量”亟待增加。本文拟用社会心理学定量研究方法对江苏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进行一次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寻找江苏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并对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对策研究。

本研究的调查样本来自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江苏样本,采用分层、等距、概率比例、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全省13个省辖市,覆盖7400万人口的范围内,抽出31个县(市、区),128个乡、镇(街道),248个调查小区为调查区域。调查总户数为33764户,其中有残疾人的调查户为6029户。调查总人数为106065人,其中残疾人为679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4%。此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涉及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多重残疾等七类。调查样本构成及各类残疾人样本构成见表1和表2。

调查项目包括各类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生活状况以及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情况。涉及到残疾人生存现状和精神文化需求的调查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状况、教育状况、就业状况、社会文化生活等。

一、残疾人生存状况的量化分析

1 残疾人日常生活状况

身体移动状况:肢体残疾人困难最大。身体移动状况主要视残疾类别和残疾等级的不同而不同。七类残疾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其身体移动功能没有受损,不存在这方面的障碍;而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人不同程度地在身体移动方面存在障碍,18岁以上受调查的这四类残疾人中,身体移动无障碍的占42.31%,轻度障碍的占27.07%,中度以上障碍的占30.63%。其中肢体残疾、多重残疾人身体移动功能受限人数较多,中度以上身体移动障碍的分别占44.04%、30.17%(参见图1)。

生活活动状况:多重、精神、智力残疾人困难最大。半数以上(56.63%)残疾人在生活活动方面存在中度以上的障碍。其中,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存在困难的比例更大,分别占到82.89%、70.80%、74.53%。听力和言语残疾人这方面受限比例较小(参见图2)。

生活自理状况:多数基本能自理,多重残疾人困难最大。半数以上(54.56%)残疾人生活能自理,轻度障碍占25.78%,中度以上自理障碍的只占19.66%。其中,多重残疾人困难较大,中度以上障碍占38.77%,其次是肢体、精神和智力残疾,分别占28.26%、25.91%和23.00%(参见图3)。

2 残疾人社会生活状况

与人相处状况:近半数存在障碍,精神、智力、多重残疾者障碍比例最大。调查统计除视力和肢体残疾外五类残疾人与人相处的状况,无障碍的仅占21.79%,轻度障碍占31.65%,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达到46.56%(参见图4)。交叉分析发现,智力和精神残疾与人相处中度以上障碍比例最高,分别为68.73%和70.49%,其次是多重残疾,中度以上障碍占58.10%。

理解与交流状况:半数残疾人存在障碍,智力残疾者障碍比例最大。

上述五类残疾人中,在理解与交流方面无障碍的占16.29%,轻度障碍占34.01%,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达到49.67%(参见图5)。智力残疾人普遍存在理解与交流障碍,精神和多重残疾人理解与交流方面的障碍也较为严重,言语和听力残疾人在沟通和交流上的困难较少。

社会参与状况:半数残疾人存在障碍,精神残疾人比例最大。残疾人社会参与状况与上述两方面相似,所有受调查的18岁以上残疾人中,无障碍的仅占12.41%,轻度障碍占37.22%,而中度以上障碍的比例占50.38%(参见图6)。对残疾类别交叉分析发现,仍然是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存在较大障碍,尤以精神残疾者为甚。

3 残疾人受教育状况

与社会人群相比,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除了小学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与社会人群比例相当外,残疾人不识字的人数比例近乎社会人群的3倍,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比例均不及社会人群相应比例的1/3(参见图7)。

残疾人15岁以上文盲占调查人口的53.2%,城市残疾人群体中文盲占35.98%,农村残疾人群体中,文盲占59.27%。与调查总人口相比,残疾人文盲率高出近2倍,而城市残疾人文盲率高出近3倍(参见图8)。

6―14岁127名残疾受调查者中,在校生97名,占76.38%。残疾程度越高,入学率越低。七类残疾类别中,听力、视力、言语、精神残疾入学率达100%,肢体、智力、多重残疾入学率分别为82.35%、77.78%、64.29%,这三类残疾人在身体移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欠缺可能是造成他们入学困难的主要原因。

4 残疾人就业状况

调查显示,18岁至55岁残疾人在业率为52.8%,其中男性在业率为57.7%,女性为47.2%,而社会人群平均就业率为86.5%,比残疾人高出33.7个百分点。城市残疾人在业率为42.4%,其中男性在业率为48.5%,女性为

34.9%;农村残疾人在业率为56%,其中男性在业率为60.6%,女性为50.9%。农村残疾人在业率高于城市残疾人。

从各类残疾人就业情况看,不同类别残疾人就业率不同。听力、言语残疾人就业率较高,分别达到82.35%、68.75%,精神、智力、多重残疾人就业率偏低,分别为45.4%、46.18%、36.39%,这三类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制约了他们参与就业的程度。

不在业的残疾人中,丧失劳动能力的最多,占47.59%,其次是料理家务,占28.61%,离退休在家的占18.53%,这三项占所有不在业残疾人的94.73%。城市不在业残疾人离退休人员最多,占49.59%,丧失劳动能力的占25.52%;农村不在业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者最多,57.20%(参见图9)。

不在业残疾人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占69.1%,靠离退体金占18.3%,靠领取基本生活费占11.4%,靠财产性收入占0.3%,其他收入占0.6%。绝大部分残疾人家庭生活来源不稳定。

5 残疾人生活水平

总体来看,残疾人收入水平低于社会人群。调查人群中,2005年户人均收入为6042元,有残疾人的户人均收入为4446元,残疾人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低26.4个百分点。

从收入层次上分析,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0―3000元之间的占48.7%,特别是收入在0―683元之间的赤贫家庭,残疾人家庭的比例是社会人群比例的2倍;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在3001―6000元之间的占29.2%,在6000元以上的占22.1%,人数比例呈明显递减趋势;社会人群在相应收入层级的所占比例分别为31.5%、31.3%、37.1%,人数比例随收入层级的增长稳中有升。

二、残疾人生存状态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精神生活的负面影响

1 残疾人的生活和活动能力缺失。虽然通过医疗康复等手段以及残疾人自身的学习和适应,大部分残疾人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够勉强应付,但不可逆转的残疾现实带来的诸多不便使其生活和活动空间受到较大的限制,进而影响其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残疾人整体收入水平偏低,相当数量的残疾人处于低保边缘状态,生活困难。

2 残疾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缺失。残疾的现实除了给残疾人的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缺失,还给他们带来感知、体验外部世界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互动的缺失。残疾人社会生活障碍多多,与社会的沟通交流不足,造成残疾人生活触角一缩再缩,自我封闭,难以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离开社会交往平台和社会评价系统,残疾人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社会价值难以实现。

3 残疾人智力和学习条件缺失。肢体残疾人走动不便,听障、视障、语障残疾人交流困难,智障和精神残疾人接受能力低下,多重残疾人困难更多。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残疾人能够接受较为系统的连续性的义务教育,而半数以上残疾人直至成年仍目不识丁。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使得这一群体无法掌握相应的劳动和工作技能,也无法享受人类文化的精神产品。

4 残疾人劳动和生产能力缺失。残疾人就业率低,而且在业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残疾人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物质层面上影响其生活水平,从精神层面则造成残疾人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心理疏离。

三、残疾人精神生活需求指向分析

1 身体康复与生活安全需求

生活安全需求是残疾人最为普遍的精神需求,也是最突出的需求。残疾人最直接的障碍来自生理或心理的残疾,他们希望借助于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和技术尽可能地减轻残疾程度,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水平。接受医疗和康复训练,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而残疾人收入普遍较低,所以他们希望得到经济上的救助与帮扶的需求同样迫切。调查发现,残疾人生活安全方面主要需求按所选人次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医疗救助与服务(59.61%)、贫困救助与扶持(58.35%)、辅助器具(40.59%)、康复训练(19.57%)。而现实生活中他们接受的相应服务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参见图

经济援助方面,贫困残疾人救助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城市和农村残疾人接受救助与扶持比例较低,分别为29.1%和21.2%,而总需求量达到279.8万人。

残疾人生活安全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异。具体表现在,农村残疾人首要需求是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服务,人数达233.7万人,占农村总需求的30.2%,而城市残疾人首要需求是康复服务(包括辅助器具和康复训练与服务),人数达81万人,占城市总需求的31.9%。重度残疾人是生活服务需求的主体。

生活安全需要在人的心理需求层次上属于生存需要,即因匮乏而引起的缺失性需要。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第一位的需要”、“首先应该满足的需要”,生存需要得以满足是个体得以存在的首要前提。残疾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生存挑战,在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未能得到保障和满足的情况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成为奢谈。残疾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2 人际沟通与文化生活需求

与人相处、理解与交流、参与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爱与归属的心理需要基础上,个体获得自尊和他尊的成长性需求。对于残疾人来说,人际沟通需求是维护残疾人身心健康、有待培育和进一步满足的需求。

残疾人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困难较多,相对于肢体器官残疾而言,智力、精神残疾人际沟通障碍更为严重,重度残疾和多重残疾人尤其困难。反映在其社会文化生活方面,便是内心需求和参与行为的低端化。调查发现,对“文化服务”有需求的只占残疾人总数的2.08%,城市中有文化生活需求的残疾人占1.48%,农村相应人数比例为1.69%,而接受文化服务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1.63%。在有需求的残疾人中,农村残疾人已接受相关服务的占96.6%,而城市则只有49.1%的人得到满足。

由于身体缺陷的存在以及康复困难的事实,使得残疾人在自我概念以及情绪、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容易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苦恼都归结于残疾,对已产生自卑、无助情绪,渐渐失却与对他人交流的兴趣和参与社会的热情,进而产生与外界社会环境的疏离,由不信任到猜疑,由猜疑到敌意。所以,敌对、偏执、强迫体现在残疾人群体,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征候群。由于身体或心智的残疾,残疾人不仅有更多的躯体痛苦,更有因为对躯体痛苦过度归因而造成的心理障碍。这种普遍存在的“躯体化”心理症状会加重残疾人无力改善自身的“习得性无助”。因此,残疾人需要打破自我封闭格局,走出自闭自卑的怪圈,克服对外界和他人的防御和排斥心理,通过不同程度地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

社会生活能力,培养树立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

3 身份认同与社会公平需求

社会公平的前提是社会尊重,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理应享有和健康人同等的社会资源,并在教育、就业、权益保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但调查发现,在残疾人的需求体系中,“社会公平”被搁置于相当次要的地位,“内需”严重不足。

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良好的文化素养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前提条件。残疾人日常生活的困难和拮据的经济条件使得他们无暇、无力学习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尽管社会提供了贫困家庭教育费用补助减免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但残疾人对此似乎反应平淡,在求知与学技方面显得动力不足。调查显示,残疾人有教育费用减免和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均低于2%,而接受着两方面服务的还不到1%(参见图11)。

残疾人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主观需求上看,残疾人对此显示出几分消极与无奈。有就业安置与扶持需求的残疾人仅占总残疾人数的7.46%。从绝对人数上看,据江苏省残联的统计,城市有就业安置或扶持需求残疾人约8.3万人,农村约有27.5万人。城市和农村安置扶持率分别为39.8%和19%。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安置扶持率都偏低。

残疾人法律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法律维权需求量较少,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06%,其中城市残疾人有需求的占2.68%,农村占1.85%。农村残疾人法律援助与服务工作尚未全面展开,89.2%农村有法律援助需求的残疾人未得到相应的服务。城市残疾人得到法律援助与服务的也不足一半。

体现社会公平、对残疾人人本关怀的一项特殊服务是“无障碍”,包括“无障碍设施”和“信息无障碍”,作为针对残障人士的特殊公共设施与服务,它们在实现残疾人和健康人在社会生活公共领域的平等地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调查显示,无障碍设施建设尚未普及,有“无障碍设施”需求的残疾人仅占残疾人总数的2.68%,有“信息无障碍”需求的残疾人仅占0.65%。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和服务总体利用率低于1%,据江苏省残联的统计,在有“无障碍”需求的残疾人中,城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满足率为26.2%,信息无障碍的满足率略高,达到57.90%;农村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满足率为16.4%,信息无障碍满足率仅为12%。有限的特殊资源远未发挥其应有作用。

正如残疾与健全之间存在质的分野,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残疾人和健全人也分处优劣鲜明的两个阶层,就残疾人的主观体验而言,他们似乎也认同于这样一种边缘性的社会身份定位,当由于种种障碍无法满足需求的状况每每发生时,他们渐渐对这样的不满足习以为常并“视同寻常”,进而弱化需求以求得平衡,“无欲则无求”。

4 残疾人生存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存在巨大反差

作为对残疾人上述三个方面需求指向及其特征的补证,我们将残疾人在调查问卷涉及的12个服务项目上的需求状况进行横向的比较对照(参见图12)不难发现,残疾人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医疗康复(图中第1、2、3项)和贫困救助方面(图中第7项),贫困救助的需求率最高,达58.35%;其次是生活服务和就业安置(图中第6、11项),而残疾人对文化、教育、社会沟通(图中第4、5、8、9、10、12项)等方面的需求微乎其微。交叉分析显示,各残疾等级的残疾人在上述12项服务的需求比例基本相当。这进一步说明,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残障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人康复水平得到提升,而在参与社会生活、激发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需要引起残疾人自身和社会的共同关注,残疾人“精神扶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基本结论: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仍然十分匮乏

从以上调查结果与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残疾人群体精神需求的基本状态,而且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是:残疾人实际上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身体残障减少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劳动就业方面处于竞争劣势,收入普遍偏低;因残致贫比例较高,江苏省贫困人口中近一半左右是残疾人及其家属。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弱化的迹象,残疾人逐渐被边缘化而成为文化福利极度缺失的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知讯渠道少、业余文化活动贫乏以及精神生活单调。一方面,残疾人渴盼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却缺乏自我行动的能力去改变现状。这不仅阻碍了残疾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协调推进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江苏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江苏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尽管目前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仍然偏低,但由于文化水平、理想信念较以往有所提升,思想意识也更加开放,因而注重物质需求的同时,越发重视精神追求。他们渴望走出“文化沙漠”,同样需要享受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来丰富头脑,愉悦身心。不少受访的农村残疾人表示,希望村里增加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以便闲暇时间有去处,又可以多学点东西。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与否关系到整个人群的幸福安康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控制、减少了残障发生,提升了康复水平,而对于残疾人“精神扶助”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五、服务于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路径探索

1 逐步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使之在衣食无忧的同时,拥有可用于精神消费的经济空间。比较宽裕的经济收入是残疾人群体满足精神需求支出的前提。在已经迈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养老保险的内容构成除基本生活保障外,还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精神需要,将买书订报等精神消费纳入计算公式。在这方面,我们要以残疾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要站在残疾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通过适当增加城乡残疾人群体的经济收入,使残疾人群体有能力更多地接触到优秀的精神产品,跟上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为此,党和政府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统筹规划,切实增加投入,通过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确保扶持市县残联等社会团体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为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文化权益。

2 在坚持“刚性维权”的前提下,加强残疾人“柔性维权”的工作力度。刚性: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的落实和完善,解决残疾人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柔性:“精神文化权益保障”,关注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人文关怀,文化、情感、学习、发展等。应针对残疾人群体的兴趣爱好,多举办残疾人愿意参与的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对残

疾人群体具有吸引力的休闲文化。所谓休闲文化,指将休闲与文化接轨,即文化休闲化,休闲文化化。换句话说,就是让残疾人在没有压力的自在宽松的情境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住处选择学习地点,根据自己的残疾身体和能力状况选择学习进度和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完全握有学习的自,学习的主动权。与此同时,应当广泛开展“向残疾人送文化行动”,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级残联要在残疾人相对集中、人数较多的社区、企业、农村,建立残疾人文化活动室和图书角,广泛开展送教下企业、送电影下农村、送图书、送文艺节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3 根据江苏省情,重新审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残疾人工作定位,根据不同地区的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类型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措施。

苏北地区(徐淮盐连宿)――基于尊重残疾人内在需要基础上制定政策、分配资源、提供服务等,这一地区要以扶贫为主,搞好救济救灾、优抚安置。调查结果表明,相对于城市而言,残疾人特别是苏北农村残疾人文化建设较为滞后,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未能发挥应有的文化服务功能,对此,要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覆盖全社会、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实践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重要举措。

苏中地区(通扬泰)――苏中经济较之苏北发达,残疾人工作在上述基础上,继续兴办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应当开展群众性互助储金活动,组织残疾人在实践中增进自身的文化福利。可以结合残疾人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让残疾人在参与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用灵活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形式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此外,要通过市场运作,多方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为残疾人拥有“富足而高尚”的精神生活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苏南地区(苏锡常宁镇)――苏南发达地区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应积极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满足残疾人社会交往中的精神满足、生活消费中的精神文化追求,把人文关怀直接送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要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尤其是要克服过度保护和与外界的疏离),既考虑融人性,又考虑特殊性,使残疾人乐于融入主流社会,追求高尚的生活品位和情趣,能和健全人同步享受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断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4 制定《精神卫生法》,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维权。在残疾人保障法出台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就有责任按照残疾人保障法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法规、规章或其他规范文件,以使该法确立的原则,能够通过一定的程序、政策和制度,兑现为残疾人可以切实享有的精神文化利益。时至今日,全世界已有130多个国家相继制定了《精神卫生法》,早在1985年,卫生部就曾指定四川省卫生厅牵头、湖南省卫生厅协同起草《精神卫生法》(草案),草拟了不下20稿,但至今仍未出台。应当按照保障基本生活和满足特殊需要相结合、共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的原则,尽快制定《精神卫生法》,它是构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高度文明的标志。

5 发挥社区、社团和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加强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维护残疾人的精神文化权益必须从培训抓起,要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在培训工作中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抓好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培训,使残疾人熟悉法律法规,提高残疾人运用法律的意识;二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三是加强应知应会知识培训,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使他们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此外,除继续办好残疾人康复中心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使面对残疾人群体的文化学习成为高中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大中专学校和高等院校不应对残疾人再设歧视性录取标准,要多向残疾人敞开受教育的大门。让残疾人在这个过程中因学习“享受到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汲取了人类智慧的精华”,提高残疾人精神生活质量,使残疾人生活更加科学,更为充实,也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4

[关键词]文化民生;观念;两轮驱动;三种力量;四项工作;五大活动

在物质生活较为充裕的新时期,民生已经不仅仅是衣食住行之类物质层面的东西,它还应当包含文化的层面:同时,在精神生活高度丰盈的今天,文化不应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更应同广大老百姓的点滴生活融为一体,为民生服务。笔者拟就“文化民生”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一个观念:文化民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人们的需求正逐渐由物质型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型需求转变,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和满足。文化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民生成为新时期民生的核心。

要切实解决文化民生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就必需树立文化也是民生的观念。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也就是说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根据这个“观念”进行的。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指导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俗话也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虽然这句话有失偏颇,也太过绝对,但也不是毫无道理。虽然想到的不一定都能真正做到,但如果想都没想到,那就绝对做不到,这点却是毫无异议的。

所以,树立文化民生观念,进一步认识文化民生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民生,人人谋划文化民生,不断寻求文化民生的解决之道,真正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民生问题的解决才能成为可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才有希望。

二、坚持两轮驱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党的十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路径,就是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二者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公益性文化事业,强调的是公益性,以政府作为服务主体,应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入手,努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读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听戏难、搞活动难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解决的是群众基本文化消费的需求问题。而经营性文化产业,强调的是经营性,以市场为主体,要求文化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以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繁荣文化市场,解决的是文化产品的供给问题。

二者在关系上十分紧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互为统一、缺一不可。没有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就会失去应有的市场和动力,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消费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满足,文化民生就难以得到妥善解决:没有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就会缺少必要的内容和条件,文化创造活力将难以释放,文化繁荣就可能无法实现。

所以,要切实解决文化民生问题,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确保广大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就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也只有坚持两轮驱动,充分调动政府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市场在经营性文化产业中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才能得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民生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两个轮子。只有真正坚持好两轮驱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所以。抓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才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三、调动三种力量:政府、市场、群众

文化民生问题的解决,从空间上来讲,涉及千家万户、东中西部、城市农村;从时间上来说,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内容上来看,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从路径上来看,关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切实解决文化民生问题,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努力形成政府、市场和群众等多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民生的解决,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加强政府对文化民生工作的引导和扶持。政府作为解决文化民生问题的主体,首先应充分利用政府所掌握的丰富的公共资源,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搞好文化民生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民生、思考文化民生、解决文化民生的浓厚氛围。其次是制定政策,做好规划,建立长效体制机制,凸显政策引导功能;第三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对文化事业加大资金的扶持和投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建立覆盖面广、方便快捷、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对文化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让文化生产力进一步释放。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显现。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第四是搞好市场监管,强化工商、税务、公安、文化执法大队、网络管理中心等的监督管理职责,搞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品的监管,加大文化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有序运行,让更多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惠及全体人民,用更好的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掌握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用市场来调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供求关系,增强市场供给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多样性,实现公平和效率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通过市场调节,促进文化市场繁荣,规范文化消费价格,降低文化产品生产成本,激发文化产品创造活力。增强文化产品竞争力。

供求理论告诉我们,市场需求是产品生产和销售的最大动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只要文化事业得到发展,文化产业就必然发生根本性变化,会自觉适应市场需求,根据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变化,不断生产出新的精神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同时解决文化民生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生产和消费的积极性。群众既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消费者,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生产者。在解决文化民生,促进文化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充分调动群众在文化民生中的组织和协调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化民生的解决中来。为切实解决文化民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要充分尊重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创造更多更好更贴近群众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四、突出四项工作: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文化产品、群众需求

一是改革创新。要不断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决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是解决文化民生的先决条件,更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制度保障。要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消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增强。所以,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新时期精神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文化民生的基本保障,更是文化繁荣的战略选择。应通过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构建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二是公共服务。就是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覆盖面广、方便快捷、设施完善、管理到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根本保障,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事业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常态化。

三是文化产品。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调动文化企业和文化单位对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提供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发展。

四是群众需求。文化民生作为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理所当然要把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丰富群众基本精神文化生活作为基本要求,要把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作为根本方向,脱离群众需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不存在的,只有真正从人民群众中来,又回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文化产品,才是有顽强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五、抓好五大活动:品牌打造、广场文化、展演巡演、五送活动、群众活动

一是“品牌打造”活动。要根据本地区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元素,积极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是“广场文化”活动。要把“广场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以重大节庆为契机,把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弘扬主旋律、引领社会风尚、教育广大群众、凝聚人心、服务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创新形式。促其常态化发展。

三是“展演巡演”活动。文化单位、文化企业、文艺团体,应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创作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到基层和全市全国各地进行展演巡演,以提高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增强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5

关键词:文化;文化营销;黄河实业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24

1文化营销浅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精神创造。文化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对某种文化的营销,是对某种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以达到满足消费者对特定文化需求的目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精神的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人们越来越希望精神文化产品来“填埋”内心的精神文化相对匮乏之“坑儿”。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借助特定的文化来销售自己的产品,通过弘扬特定的文化让消费者产生消费。在文化营销的过程中,产品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文化才是消费者最最看重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点忽视,但是随着近年各种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问题的不断出现和一些有识之士的大力弘扬,我们逐渐发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企业发心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尝试开展传统文化营销活动。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在推出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并给文化营销的实施带来一些启示。

2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经营的过程中,以“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为企业的经意宗旨,以“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重孝道讲仁爱为企业的道德核心,塑造员工“温、良、恭、俭、让”的品行,在经营中不断践行“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着力做一家造福人类奉献社会的和谐企业。在2014年,面对当前消费者在油品消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黄河实业推出了九品莲纯花生油,并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营销推广,实施文化营销策略。

3广东黄河实业的文化营销策略分析

3.1从营销理念的角度来看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的指导观念。营销是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也是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最终获利的过程。文化营销的理念就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黄河实业在推广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不断弘扬“仁爱”的理念,弘扬“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油”的宗旨,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圣贤教诲和“做油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信条,等等,这一切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指导着黄河实业的整个营销活动。

3.2从目标市场选择的角度来看

营销需要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获利,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企业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在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出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使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黄河实业在推出九品莲纯花生油的过程中,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消费者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生产出来的高质量的花生油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3.3从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

3.3.1产品策略

“花生好,油才好”,在原材料挑选环节,九品莲纯花生油,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挑选原材料,从江西、河南、山东和辽宁等花生优质产区采购花生,然后精挑细选,剔除一些霉变的、未成熟的和破损的花生,绝不弄虚作假;在生产过程中,依靠物理压榨,绝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讲诚信”“凭良心做事”的文化精神;在品牌方面,“九品莲”是“九品莲花”的简称,是佛教文化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另外,莲花也会让人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品牌联想;在包装方面,除了有“般若装”、“精进装”和“禅定装”等以传统文化专有名词命名的包装,同时在花生油油瓶瓶体上挂有“爱”字标签,体现对仁爱之心的弘扬,还有“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油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等传统文化精神相关的宣传口号,无不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3.3.2价格策略

在价格上看,黄河实业着重考虑成本。黄河实业推出的九品莲纯花生油比一般的花生油要贵一些,这首先是因为原材料是货真价实的,高质量的原材料需要有较高的成本,所以综合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和税收等成本费用,需要制定较高的价格,另外,较高的定价也进一步证明了产品的高质量性。在价格策略方面黄河实业着重考虑成本,力求货真价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求真务实”的精神。

3.3.3分销策略

在分销方面,九品莲纯花生油的销售主要是通过淘宝和微信等网络渠道来销售产品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目前,黄河实业还采用与消费者共享“感恩金”的直销模式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分销方面,黄河实业的做法,一方面,想消费者所想,为消费者节约成本,体现了传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准则;另外,与消费者分享“感恩金”的分销模式也体现了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感恩”的精神。

3.3.4促销策略

在促销方面,黄河实业没有对九品莲花生油进行广告促销,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节约营销宣传成本,尽可能地减少消费者的额外付出。黄河实业主要通过口碑营销的形式来达到促销的效果:有过消费经历的消费者会义务地做宣传,同时关心黄河实业发展的一些人士通过博客、论坛等网络途径义务地宣传九品莲纯花生油。在促销策略方面,为消费者节约成本体现了对消费者的“仁爱”,而消费者义务地为九品莲纯花生油做宣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文化信念。

4广东潮州黄河实业文化营销的启示

4.1牢牢把握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文化需要是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消费者对文化的精神的需求日益凸显。文化营销就是基于消费者对文化的渴望,通过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来达到营销目标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人内心存在的一种匮乏感,是消费者内心存在的一个“坑儿”,这个“坑儿”需要产品这个“填埋物”进行“填埋”,这样才能够实现消费者的身心平衡,让消费者感受到快乐。但是需求有物质的需求和文化精神的需求之分,当人们存在文化精神的需求时,必须通过文化产品来“填埋”消费者内心的“坑儿”。文化营销的开展必须牢牢把握消费者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并用文化精神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

4.2找准目标市场

市场营销是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获利的过程,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差别的,我们必须将消费者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挑选适合自身现实特点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我们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这样也更能够使独特的产品被独特的消费者所关注,并激发消费者去填埋内心存在的“坑儿”。文化需求是每位消费者都存在的,但是不同消费者对文化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也就是说消费内心存在的“坑儿”是有差异的,我们在实施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必须挑选对特定文化感兴趣的细分市龅弊髯约旱哪勘晔谐。这样才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提高营销成功的可能性。

4.3采用文化导向的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的实施需要打组合拳,需要整合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等不同方面的力量。

在文化营销过程中,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并不仅仅是文化精神产品,而是在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等营销组合策略实施的过程中都以文化为导向,实施文化导向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在实施文化营销过程中,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和促销策略的采用都要体现对特定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5结论

文化是最有个性最富有特色的,文化也是充实人们精神信仰的需要。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商场上,消费者越发需要人性化的东西。文化营销就是对文化的弘扬,通过弘扬特定的文化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而产品的销售也带动文化的弘扬。正如,广东潮州黄河实业对九品莲纯花生油在营销的过程中,不管是在营销理念、目标市场选择,还是在营销策略的角度来看,都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销售九品莲纯花生油,通过销售九品莲纯花生油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一而二,二而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在文化营销实施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消费者内心存在的文化精神需求,挑选合适的目标市场,通过文化导向的营销策略来达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6

摘 要 随着大海外战略的不断深化实施,“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工也迈出国门“走出去”。如何结合项目的生产经营实际,保障境外农民工精神需求这个核心,积极营造和谐劳动关系及和谐项目氛围,促进境外项目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境外工会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 境外项目 工会 农民工 精神需求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的参与度越来越大,境外项目的农民工的数量也在逐渐扩大,他们的精神需求也是经常被关注和提及的话题。本文基于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巴新项目部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方面的案例,阐述境外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方面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一、境外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的作用

随着“80后”、“90后”相继踏入工地,与祖辈埋头苦干不同,他们更渴望充实丰富的文化活动、注重个人精神享受、追求高层次的文化生活。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巴新项目部现有国内农民工219人,其中80年以后出生的有72人,这部分农民工被很多学者称为新生代农民工。巴新项目部工会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所占的比重大,在切实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方面发挥作用。

(一)打好精神需求牌,维护队伍稳定

身在远离祖国的异国、远离亲人的海外,长时间对家庭亲人的挂念、陌生而又艰苦的工作环境、语言不通带来的工作生活不便等问题,常常让职工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感到一种心理压力;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世界公认的社会治安状况恶劣的国家,据《巴布亚新几内亚2013年100名CEO调查报告》,治安问题位列巴新工商界最关注的十大问题之首,当地治安问题和个人安全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农民工产生一定的身心压力。对以上职工队伍的不稳定因素,巴新项目部工会在调解情绪、缓解压力、稳定人心、确保施工生产工作顺利开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走好精神需求棋,为农民工排忧解难

海外农民工从总体上说,文化程度不高,工资收入有限,尽管人在海外,但根在国内农村,既有国外文化的需求,也有乡土文化的渴望,既有个体提升的意愿,更有整体普及的需要。巴新项目部工会扮演着农民工“娘家”的角色,当好农民工的“主心骨”。在为农民工排忧解难方面倡导尊重农民工、关心农民工、爱护农民工、理解农民工的良好氛围,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农民工,消除农民工在海外生活、工作等在认同和理解方面的差异。

(三)做好精神需求谱,设施建设常态化

巴新项目部自组建以来,就注重农民工精神需求设施方面工作,要像、文化部等部门,向农民工赠送他们需要的图书、电视机、影像制品、激光视盘机、健身器材、体育用具那样,建立常态化机制,经常为农民工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精神用品和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精神服务,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境外工会在保障农民工精神需求的实现途径

2011年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农民工歌手王旭和刘刚以一曲《春天里》而迅速走红。透过他们那质朴而略带沙哑的歌声,人们强烈感受到的是草根阶层对于梦想的执著追求,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巴新项目部工会坚持服务生产大局,把农民工精神需求工作做到实处,让大家认可、群众满意、大伙儿没有后顾之忧。

(一)思想引导促和谐

农民工到境外生活,不仅仅是居住地的变更、生活环境的变更,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的转变。巴新项目部工会注重做好农民工的舒心工作,工会干部经常跟一线农民工论工作、谈未来,到农民工宿舍拉家常、聊生活,引导农民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注重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自觉融人巴布亚新几内亚社会当中;引导农民工更加注重自我成长,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社会认同,让他们从底层的生存需求上升到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高度,从而实现稳定人心,助推项目部的和谐。

(二)凝聚人心显作为

重视海外农民工的精神需求并逐步予以满足,因为精神需求关系到农民工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同时精神需求的满足关系到农民工的人文素质、身心健康和项目安定。巴新项目部关注农民工精神需求从点点滴滴做起:

巴新项目部在节假日时,充分顾及农民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在腊八节时,食堂给农民工精心准备腊八粥、元宵节提前筹划准备汤圆,春节时组织农民工贴春联、粘福字、挂灯笼,在项目部营造浓浓的年味儿。农民工家里有急事,项目部工会积极帮助他们订机票、协调串岗换班做好交接工作,解决他的后顾之忧;农民工有心事、闹矛盾、遇到困难,都可以找项目部工会;针对当地伙食佐料单一、饭菜吃不习惯的现状,定期从国筹备调料、清油等伙食材料,改善口味。

(三)丰富文体设施配置

巴新项目部自成立,就一直不断完善着项目部的文体设施,让农民工们闲暇时有地方可去,有活动可参,有设施可玩。2013年初,项目部工会从国内购置一批书籍,组建了职工书屋,并将跳绳、象棋、围棋等文体活动用品送至职工书屋,农民工可以随时到职工书屋使用,而且也可以以实名制方式借阅,将书刊、象棋等用品带回宿舍,选择闲暇时进行活动,这种方式大大拓展了农民工的活动方式和范围;今年元旦,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得知项目部的职工书屋倍受大伙儿欢迎,便送来了慰问品――《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等40多本期刊杂志以及《长白山下我的家》、《守候我们的幸福》等20多部电影、电视剧光盘,进一步丰富了职工书屋的图书种类和数量;项目部工会也在办公区专门开辟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作为网络活动室,免费提供wifi,供农民工利用网络跟家人和朋友视频聊天、查阅国内外新闻。

三、存在问题的思考和启示

巴西项目部现有的国内民工普遍存在文化知识素养、年龄构成、地方习俗等参差不齐的问题,往往由于这些差异,导致大部分农民工在精神需求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欠缺,这也是巴新项目部工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摸索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知识素养各有千秋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巴新项目部目前的219名国内农民工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了近90%,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占了近10%,本科文化程度的只有3人。而且存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平均文化水平高于老一代农民工,他们大多是初中、高中或是中专毕业,个人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自身素质不同,文化水平有差异,农民工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各有差异,精神需求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二)年龄结构参差不齐

巴新项目部农民工覆盖21-30岁、31-40岁、41-50岁 及50岁以上的所有年龄段,由于年龄结构不同,他们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历也不同,所以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有所不同。21-30岁的农民工更多的关注婚恋问题、31岁往上农民工更多地就会关心自己的收入和家庭。这就致使他们精神需求方面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精神寄托也会随年龄、婚恋及家庭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工的精神需求也巴新项目部工会一直就关注的问题。

(三)地方习俗千姿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