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 起源人文主义思想发展

Abstract: the humanism is the Renaissanc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life attitude and idea. The Renaissance of the nearly one thousand years ago, the European social cultural spirit is mainly embodied in propaganda suffering,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t the world Christian thought, this kind of Christian culture in violation of human nature, tied the thoughts of spirit, contain the people in this pursuit of happiness.

Keywords: origin humanistic idea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50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文艺复兴以前的近千年,欧洲社会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宣传现世苦难、追求幸福来世的基督教思想,这种基督教文化违反人性,束缚了人的思想精神,遏制了人们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因此改变现状的新文化、新生活的出现就成为历史必然,而这种新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属于感性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范畴,有其进步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相信人的本性有巨大的潜力,而不相信宗教的超验的价值。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和文学力量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达到,这与那个时期对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热情,正在增长的个人主义,多才多艺的男子应当成成为国务活动家、诗人、学者和勇士的理想是一致的。

人文主义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意义上的术语;一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想化理想一种概括性总结。前者是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是广义的人文主义,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区别之处。人文主义者认为哲学派的逻辑学太枯燥无味,而且完全与实际生活脱节,所以他们用一种感性的态度―――也就是世俗化、生活化的态度来对待古典文化,希望通过学习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对现实生活更有责与贡献。但这种对古典语言、文风的过于狂热爱好,使有些人走向琐碎与极端,所以后来些名人于与这样的人文主义者为伍。但在这样一种热爱古典文化的风气影响下,整个意大利以及后来的社会都形成了一种思想理念: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们认为在上所有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因为人是尘世间唯一能够获得上帝意旨化物。有些人则更进一步强调了人自己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兴时期作为文化思想、文化理想的人文主义。但不管是狭义的人文主义还是广义的人文主义,“文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都一致坚信人类具有崇高的品质和美好的希望”2也就是说在重视人、肯定精神上它们是一致的;另外,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对人的重视与肯定都属于一种感性意义上的范畴不具备深沉的理性色彩。我们这里说的人文主义是指广义上的人文主义,也就是指在文艺复兴时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含义十分复杂,它的核心内容在“人”,布克哈特认为人文主义的最突出之点在于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3,人是万物之本,所以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其中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人文主义者肯定和注重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在各个文领域里把人从基督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鲜明充分地展现人的一切特性。他们歌颂人性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看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4,赞美人的精神和肉体,颂扬人的力量和智慧。

2.主张个性解放、个人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在漫长的中世纪,教会这个代表着上帝在人间的权力机构竭力宣传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宣传“原罪救赎”、“来世报应”、“天堂地狱”等,强迫人们放弃尘世的生活享受,放弃对现世幸福的追求,禁绝,忍受痛苦,追求永恒的天国的快乐。人文主义者反对“天堂”和“来世”的精神寄托,强调天国在人间,重返人间乐园,肯定人的伟大,肯定现实生活,热情歌颂爱情,认为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反对教会鼓吹的人生是苦难的来世思想和爱情是罪恶的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性解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文主义者所反对的主要是教会的强权统治,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对基督教信仰的动摇怀疑要到18世纪启蒙时期,由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来完成。因此,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不是理性的批判,而是激情的宣泄,它在思想上并不是以深刻著称的。

3.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和追求知识,全面发展个人才智。在中世纪,知识文化掌握在少数教会神职人员手中,成为他们控制愚弄人民的工具,他们还宣扬知识会带来罪恶,对人民实行蒙昧主义创办大学的本意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教,在人文主义兴起以前,大学里讲授的最重要的科目是神学,到文艺复兴时期,渐渐增设了修辞、文法、历史、诗歌等科目,这些科目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研究载体,研究有关人的知识,因而被称为“人文学科”,它摆脱了神学在大学里的首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人文主义学者在对古代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摆脱了教会的蒙昧主义束缚,表现了对理性知识的推崇与追求,他们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正的学知识,全面地发展个人的才智。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反对世袭等级制度中世纪的意大利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教皇、教廷势力越来越大,一直与世俗的罗马帝国君主争权夺利,加上意大利素有的自治传统和因为商业经济发达所带来的自由城邦体制一切使中世纪的意大利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松散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初步发但不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当后来法国、西班牙相继侵占意大利时,松散的意大利根本无来犯之敌对抗。因此,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结束分裂动荡的局面。其他国家情况虽有差异,但也都希望出现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因为羽翼尚未丰满的资产阶级还依仗仗一个强大稳定的国家来发展自己的力量,而封建割据、国家分裂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等级制度是维系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随着市民阶层势力的壮大,这种制度就限制了资产阶级的步发展,他们被排除在国家政权之外,为了进一步争取自己的权利,实现个人的发展,人文主义者力反对封建世袭等级制度,实现个人的彻底解放。总之,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人不是为上帝而存在,而是为生活而存在;人不是上帝的羔羊是生活的主人。

结语

文艺复兴虽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基本结束,但实际上,我们从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去看,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我们今天正在提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这就是人文主义―――只不过不是放纵的人文主义,而是更广泛普遍理性的对人的关怀与重视。欧洲社会在文艺复兴过后就转入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人文主义在完成上一阶段任务以后,并没有销声匿迹,它在人性解放的道路上继续发展,到18世纪,就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人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更加理性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真正结束。人道主义在今天仍然是进步的、有价值的思想,还在推动社会发展。审判萨达姆,其一大罪状就是反人类罪,反人类罪就是不人道,所以我们现在还要提倡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注释:。

[1] 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第285页

[2]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第152页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哈姆雷特[M].卞之琳,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365页

[4]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第84页

参考文献:

[1]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文2

一、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的内涵

教育学中以人为本的理论,将学生看作是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体育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潜能、学生个性的不断发展过程。在教学目标的认识上,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以人为本的学习观,更加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在教学方法上,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行白我选择和白我发现,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1]。把学生看作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水平、体育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储备水平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学习风格作为学生持续一贯的,表现出一定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倾向于学习策略的总和。这样才能够实现体育健康课的有效学习,更好的体现出大学体育健康课教学中的人本主义教学价值观。

二、高职体育教学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价值

(一)高职人文教育的含义

人文作为一个动态概念,指的是:我们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各种文化现象。现代社会所说的人文,或者人文主义精神,通常指的是:人类历史文化中保留下来的核心精华,即人们先进的价值观和各种完善规范的集中体现[2]。人文主义精神是科学、和谐、仁爱思想的体现。人文教育思想,是整个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任何历史形态的民族其发展都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持。高职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主要场所,更加需要重视和加强对人文教育环境的构建,以范围更广、影响更深的人文教育环境,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做好各个学科的人文价值挖掘,加强体育比赛人文内涵价值的展示等。

(二)树立人本主义的学生观

高职体育教学的人文主义教育,要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为中心,适合于满足个别学生需要的教学。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层,学生主体地位的本质是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通过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实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特点是:重视“学”的程度要人于重视“教”,它强调学生要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将学习的内容等分成较小的单元来进行,对对每个单元以及总的学习目标进行详细的规定,允许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步调,按照自身的特点进行学习。

三、高职体育教学中增加人文项目的措施和途径

(一)以学生为主体,落实人文主义教学观。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进行学习环境的构建、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这样才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教学观的理念,更好的体现出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人本思想的实践价值。将大学生看作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水平、大学体育知识、技能的储备水平的了解;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学习风格作为学生持续一贯的,表现出一定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倾向于学习策略的总和。高职体育教学人文主义环境的构建,需要学校从物质、制度、评价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引领,以更好的提升高职体育教学人文教学的基础[3]。

(二)设置丰富的人文主义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

在大学体育健康课教学目标的确定时,需要综合考虑每个大学生的体育起始能力、体育兴趣特点和水平,根据大学生起始能力和体育健康课教学的特点、阶段,来确定和实施相应的人文主义教学策略。大学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进行体育健康课这一学科学习活动之前,己经具备的关于体育人文内涵、体育人文实例、体育人文价值等内容。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与体育健康课人文价值观的体现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从教育学上讲的学习主体的需要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体育健康课人文环境的构建。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丰富的人文教学内容

作为大学体育教师,要在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基础上,借助于多种多样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与实践,提高大学体育健康课学习策略的选择范围,不断的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提高和扩展的意识和能力,将大学体育学习策略和教学的技巧融入到人文主义内涵的构建中。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体育人文修养,从个体差异出发,做好体育健康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引导等时间活动。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人文主义地理学;段义孚;逃避主义

引 言

自从1976年当代国际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人文主义地理学”这一概念以来,人文主义地理学已成为当代西方地理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英国著名地理学家R.J.约翰斯顿把80年代的西方地理流派归纳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和结构主义。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当代西方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引起了国际地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着愈来愈深远的影响。

1.人文主义地理学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一种研究方法,是“理解生活的目的、价值和人文意义”的尝试,也是“一种人类究竟是什么、能够做什么的广泛观点” [1]。

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看,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迅猛社会变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把人日益物化。在这种形势下,人文主义思潮十分流行。二战后这种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和地理学结合,诞生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从整个地理学的发展来看,50年代实证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60年代末一些地理学家对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日益不满。因此一些地理学家倡议,实证主义应被人文主义替代,以人及其所处环境为中心,将人作为地理研究的出发点,重视意义、价值、目标和目的等的研究[2]。人文主义地理学主张人文地理学以人为中心,是人的地理学,关心场所的构建。1976年,著名地理学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协会会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人文主义地理学”。至此,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研究进入了高峰。

2.段义孚的生平

段义孚作为西方公认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他的生平又是怎样的呢?1930年段义孚生于天津,后移居国外,成年后在牛津、美国伯克利读书,之后在美国多所大学教书。自任教明尼苏达大学,段义孚在地理学界声名鹤起,荣获美国地理学家协会和美国地理学会授予的奖章。1998年,段义孚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的学术历程,也特意提到了早年中国生活带给他的感受。他注重人性、人情,以人为本,给地理学一份人情,就是他的理念。在后来的人文地理研究中, 他总以人为本作为观察地理问题的出发点。在60年代的逻辑实证革命中,段义孚将人的情感与地理景观的关系进行了极具智慧的阐发,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3]。自此,Yi-Fu Tuan闻名于世界人文地理学界。

3.段义孚阐述的人文主义地理学

段义孚认为,爱与怕是人类情感的两项基本内容, 关于这两个主题在人文地理中的表现,他写了两本书,《恋地情结》、《恐惧景观》。其中《恋地情结》是他的成名作,此书至今仍是美国各大学景观专业的必读书。段义孚所关注的“爱”与“怕”,指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与地方场所相对应的爱与怕,这些构地理的内容。恋地的本质是恋自我,当地方场所被赋予人的情感、价值后,人便与地“合一”。“合一”是合在人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与地方的情感有很多。面对各类未知地区,人类都会与其产生情感关系,恐惧是最主要的情感。陌生产生恐惧,恐惧则又产生要调节恐惧的心理和行为,在这些行为中又常附有发明创造。越是陌生,越是不自信,越有恐惧感,就越容易相信风水说、风水术。段义孚讨论的人与环境问题很有趣,从身边说起,他的人本主义就是这样与人贴近,不求高远,但求深省。人本主义一词在地理学界就与段义孚密切联系在一起。

3.1段义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报告

2005年段义孚到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的学术报告。段义孚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协调社会科学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主要任务是深刻理解人类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4]。他强调人要对世界有所感悟。他的报告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这种感悟力。第一,地理学关注不同地方的差异,地方间的差异体现在各个地方在特点上的差异。地方特点可以通过感官来感受到,感受的综合便形成了地方感。第二,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强权于自然之上,扭曲了自然的本来形态。人的本性中有热爱自然的一面,也有攫取自然的一面。段义孚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应将人看作是自然的一分子,人可以从自然中获取自己的生存资源,但还要尊重其他自然要素的存在。第三,人类历史发展离不开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推动人们营造新的空间场所。他强调:与一些物质文明相比,人类想象力产生的精神文明化对人类发展更有利。在人类精神财富中,有许多人类想象的美好空间和场所[5]。最后段义孚指出,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必须能够把握大量的事实,同时感悟自然的复杂、精妙。

3.2段义孚所著-《逃避主义》

段义孚的著作颇丰,仅著作就有15部之多。其中《逃避主义》已经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尚意、张春梅翻译成中文,2005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逃避主义》一书是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最好的学术读本之一。全书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出他的个人情感、价值观,书中的图片、素材、生活事实也都体现出他对自然、世界的领悟力[6]。人类逃避的对象之一是自然:严酷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对象之二是文化:城市生活、苛政、宗教禁锢。对象之三是混沌:混沌、不清晰的状态。对象之四是人类自身的动物性。想要逃避的原因是对自然的恐惧、对社会的无法承受、渴望感受真实、对自身动物性的反感。

4.人文主义地理学所受的批评

人文主义地理学也受到其他学派的质疑、批评。如实证主义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过于主观性,关心的一些东西太琐碎,不注重改善现实世界,而结构主义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将重点放在人身上,扭曲了现实,没有考虑社会等因素对个人活动的限制、约束……鉴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种种局限,恩特里金等人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方法,它作为一种批判思潮,强调人文地理学中意义和价值等内容的重要性,加强对社会文化的重视 [7]。

5.结语

人们将实证主义的兴起称之为一场革命,而当代著名地理学家D.李和M.塞谬尔则将人文主义的流行称为一种再觉醒。人文主义地理学是针对实证主义地理学中的弱点和不足发展起来的,其领军人物便是美籍华人学者段义孚。虽然人文主义地理学对某些问题的分析有独特的见解,不过,它也存在负面的影响,它经常考虑的是具有独特性的事情,而不善于处理社会的大范围问题。人文主义学的作用是推进人的发展,它提醒人们不要忽视人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文献】

[1](英)R・J・约翰斯顿.人文地理学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

[2]于涛方,顾朝林.人文主义地理学―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5).

[3]唐晓峰. 还地理学一份人情[J].读书,2002(11).

[4]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3).

[5]周尚意.“段义孚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报告会”纪要[J].地理学报,2005(9).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文4

〖HJ2.2mm〗 摘 要: 作为巴洛克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巴赫凭借着他的音乐创作给后世带来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巴赫音乐创作的人文性和思想性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成为西方音乐的永远的生命力。因此,关于巴赫音乐创作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探索是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关键词: 巴赫 音乐创作 人文性 思想性

一、 引言

在世界乐坛上,巴赫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巴赫创作的音乐作品无时无刻不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和思想内涵。现代乐坛都将巴赫的逝世日期看做了巴洛克时期的结束,巴赫被赞颂为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是近代音乐的里程碑。另一方面,巴赫不单单将巴洛克音乐推向了一个巅峰时代,他的音乐创作也成为了西方音乐界的伟大源泉。

巴赫所处的社会阶层能够与老百姓接触,能够看见社会艰难和百姓疾苦。这是巴赫音乐创作的人文性的根本来源,他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正是对于这种疾苦和艰难的一种反思,是一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巴赫一生的音乐无论在思想上还是人文上都是划时代的。

二、 巴赫音乐创作的人文性

(一)时代赋予的人文主义内涵

具体而言,巴赫音乐创作的人文主义内涵是时代赋予的。巴赫生活的16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观念盛行,社会主要倡导的内容都是“以人为中心,人有追求荣誉和追求财富的权利”等。而且在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和人民都逐步认识到了认得尊严,在追求个性发展和个性自由。另一方面,巴赫音乐创作的时代也是德国文化衰落和民族危机的时代。战后的德国政治腐败、经济凋零,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无人问津。人民民不聊生、贫苦不堪,自有寻求精神生活以作慰藉。因此,巴赫音乐创作的人文主义内涵是他所处的时代赋予的,是巴赫面对时代积极思考的体现。

(二)作品赋予的人文主义内涵

时代造就了巴赫音乐创作的人文主义内涵,同样在时代之下巴赫的生活环境也是他作品中人文主义内涵的来源。他的作品大多都是与生活联系的。巴赫一生经历许多心酸和屈辱,因此他对于生活的感受就相当深刻和丰富,而且他生性倔强、忍耐性极佳,是一个有气节而且不卑不亢的人。同时,巴赫也是一个宗教教徒。这样的巴赫就能恰当地将宗教题材和生活题材结合起来,将宗教中的题材展现为生活遭遇,音乐表现形式也就更加贴切丰富。例如巴赫在18世纪创作的音乐作品《马太受难乐》,就集中表现了这种生活内涵和宗教色彩,作品也就体现出了人文主义内涵。

在《马太受难乐》当中,巴赫的音乐创作体现了极佳的创新性和戏剧性,将耶稣化身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为了实现人类幸福而受尽折磨和侮辱,最终牺牲自我完成了大我,展现了一种高尚的境界。在整个音乐中,巴赫展现了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运用了连续八分附点音符和弱节拍的旋律。人文主义内涵在《马太受难乐》中展现地淋漓尽致,而且巴赫在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的情感、构建的合唱手法都深刻揭示了人性本质。

三、 巴赫音乐创作的思想性

思想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源泉和基本内容,艺术家对于作品题材和作品主体的构建也就取决于艺术家的个人思想。作品的思想性则是一个作品的重要特点。巴赫音乐创作的思想性具有了超越性和条理性的两项特征。

(一) 思想的超越性

巴赫音乐创作思想的超越性是建立在他本人思想哲理和想象基础上的,是巴赫对于现实的深化和抽象,是巴赫预示和期盼美好将来,祈祷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和谐统一的表现。巴赫音乐创作中艰难困苦而渴望幸福的人物一方面强调了忍耐力,另一方面展现了一种乐观的、超越现实的积极精神。例如在《B小调弥撒》中,巴萨将传统的弥撒由5段扩展到了24段,《幸福的萨克森人呵,赞美你们的幸福吧》就将多声部进行了精细处理,使得音乐内容更加抽象。最终他创作的音乐作品就将现实和理想之间差距缩小,加强了真实性。

(二)思想的条理性

巴赫音乐创作的思想有一种条理性,主要表现还是其对于音乐材料的条理化运用。最为典型的就是其在复调音乐中的展现。在巴赫创作的大部分音乐作品中,几乎每个音都囊括在各个声部的组织中,所有的音之间是相互吸引、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条理清晰的音乐结构。与此同时,巴赫将创作主题看做了是一个个的个体,强调了复调结构中每个声部的运动和发展,将每个独特以为展现了出来。

四、 巴赫的音乐贡献

巴赫的音乐创作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欧洲的音乐届,巴赫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进行音乐创作,他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人类艺术与音乐的结晶。巴赫的创作技巧在巴洛克晚期达到了艺术巅峰,也到达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他的音乐作品无不展现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而且结合德国战后生活进行了超越性地创新。后世的莫扎特、贝多芬都受到了巴赫的影响,甚至是浪漫主义音乐家肖邦、舒曼等人都从巴赫音乐创作中获取了灵感。巴赫对于音乐史、世界乐坛的贡献是无人匹及的。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2] 李莺.人文主义:巴赫音乐创作的精神内涵[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04).

[3] 贾,杨洪冰.中西方人文主义的音乐理念遇到当代音乐教育[J].兰州大学学报,2006(05).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文5

论文摘要:人类科学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近代以来这种演变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裂与融合。在这种背景下,波普尔受康德的深刻影响,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完善的科学观。关于波普尔的科学观,学术界意见不一。笔者认为,波普尔的科学观强调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在他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处处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研究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科学哲学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科学观及近代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发展

科学观是指一定时期人们对科学及科学发展的整体认识。近代以来。科学观的演变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裂与融合。科学主义偏重于科学理论和语言,强调科学的纯粹性。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儿的唯理论奠定了这种科学观的基础,休谟则通过否定形而上学将唯科学主义科学观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现实中,自然科学在改造世界中取得的成功进一步导致了人们对它的推崇,而人的价值和意义被日益忽视。文艺复兴使人们重新思考和关注人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康德看到了科学主义的弊端,并试图建立人文主义科学观,他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规律强加于自然”。康德借助于理性的批判使人重新回归到无论物理世界还是道德世界的中心地位,可惜的是,由于对于形而上学解释力的不信任,他的尝试并不成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唯科学主义的发展也日甚一日。但是康德以及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却为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建立打开了第一扇门。人文主义科学观受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指引,人文主义哲学偏重于理解人(尤其是个人)的生命,倡导人的价值。19世纪中叶产生的生命哲学、唯意志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等都是人文主义哲学的代表。人文主义哲学为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文主义科学观表现为反思科学的种种不良后果,重新思考科学理性与人的关系问题,强调科学发展中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进入20世纪以后,人文主义科学观的代表人物有费耶阿本德、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

波普尔早年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对于科学知识的增长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仔细思索,他发现逻辑实证主义把知识的起源归为经验观察的说法是不可靠的。康德作为近代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对波普尔科学价值观的最终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帮助他建立了理论先于观察的思想。波普尔认为,康德“……的故事就是一个借助知识获得解放的故事”,他把康德的伦理学精神概括为:“敢于做自由的人,也尊重别人的自由”。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深深地蕴涵在他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中。波普尔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以及《客观知识》等,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我们会发现,波普尔的科学观实质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科学观。

二、波普尔科学观的人文意蕴

在波普尔的著作中,他一直强调人对于科学知识增长的关键地位和作用,科学的本质是属人的。科学的最终目的同样是属人的,是为了人的解放与自由。

(一)借助于康德——“第一个清楚地认识自然科学之谜的哲学家”的理论,波普尔重新树立了人在科学知识增长中的主导地位

波普尔说“一个哲学家所能做的……可列入他的最高成就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出前人未曾看出的一个谜,一个问题,或一个悖论”。波普尔分析说,作为牛顿的先驱,哥白尼曾经清楚地认识到,从历史或发生的观点看,观察并不是一个人的观念的源泉。观念先产生,并且它对于解释贯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这些观察必须根据这些观念解释。观念是观察的前提。因此,康德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他看到,那种认为牛顿的理论是从观察推出的观点是荒谬的。波普尔从直观上、逻辑上以及历史三方面分析了康德对于牛顿的批判。康德意识到了这样的事实:和天文观察一样,甚至物理实验在发生上也不先于理论。康德说“我们的理性只能理解它按照它的设计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强迫大自然答复我们的问题,而不是拖住大自然的裙带,让她牵着我们走”“……未经事先周密计划作出的纯属偶然的观察,不可能……与规律相连接。而规律正是理性所探寻的东西”。

从康德的论述中,波普尔认识到我们必须从问题出发,让自然面对假说,要求自然对我们的问题作出回答,而不是相反。正是在自然回答人的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知识得以形成和增长。根据波普尔的观点,属于人的问题是科学知识增长的起源。很显然,问题恰恰是人的精神、意识积极能动的活动的结果。从问题出发这种认识是唯科学主义的禁忌,却是人文主义科学观的生动表现。

波普尔对于规律的认识与康德的态度有不同的地方,但是。他却从康德那里找到了对假说、观念和理论的肯定。波普尔把康德那句名言,即“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规律强加于自然”,稍加修改,变成了“我们的理智并不从自然界引出规律,但试图(成功程度不同地)把理智自由创造出来的规律加于自然”,这就使我们不难把握这一点,即:理智自由创造出来的规律即是人对于科学的设想,科学源于猜想使得我们的宇宙带有我们心灵的印记。同时,波普尔还使我们意识到,我们所谓的感觉材料不再是“客观的”,“非人属性的”,我们在消化我们的感觉材料时总是主动地把我们的理智的秩序和规律加于这些材料。可见,从科学发展的一开始,它的价值就在于为人服务。

(二)错误之于科学的重要性,是科学的人性方面的重要表征

波普尔建立了科学知识可错论。即:科学源于猜想和假说,而猜想和假说是充满非理性因素的,是可错的,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就是不断纠错的过程。我们不难理解,科学知识的可错性是人的可错性的外延。在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中,人的错误往往对于科学知识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可证伪性的基础,即是科学分界的基础。波普尔在《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中说,“我的著作是想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科学是可以有错误的。因为我们是人,而人是会犯错误的。因此,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只有不去尽最大的努力避免错误,才是不可原谅的。但即使犯了可以避免的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波普尔认为,“先是人,然后才是人创造了科学。既然人会犯错误。那么这种特性就会反映到科学中来,因此,科学家是会犯错误的”。由于人是可错的。我们可以不再将不可认识或者认识的错误归咎于我们之于上帝或者其他主宰者的罪恶,并彻底与权威决裂,真正从人本身的实际出发去发现和批判科学理论。波普尔认为:“夸大科学的权威性是不对的,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看作发现理论,摈弃错了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从波普尔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对错误的认识是对人性特点的全面把握,他始终在理解人性,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

(三)批判理性的建立使人的理性能力成为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

“构建科学的哲学。拒斥形而上学。认为哲学不是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是唯科学主义的一大特征。康德对于形而上学是失望的,因而他诉诸理性,“他的哲学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理性能力详加探讨,研究知识的起源、范围和界限。以便最终回答批判所关心的两大问题即自然必然性的原因和人的自由的原因”。虽然波普尔本人对于哲学同样不抱过多的信任——尽管我们发现波普尔的科学观是人文主义科学观。但他依然认为哲学是有意义的,他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哲学,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事实,并且我们的哲学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但它对我们的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却常常是破坏性的。这就使得我们必须通过批判来改进我们的哲学”。波普尔深刻地认识到,“人文主义”或者“人文主义的”不是“人文科学”,即我们不能把人文主义狭隘地局限于历史、哲学和文学等学科。他继承了康德的批判精神,他的科学增长模式强调要充分运用人的批判理性来推动科学发展。波普尔反对自然科学必须接受来自第一哲学的原理的学说。他认为,同纯粹数学或应用科学相对立的自然科学属于人的意见领域,因而是可以批判的。

人文主义的一大特征是关注人的精神的成长,而这正是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的终极价值导向。波普尔说人的精神成长归功于其他人的批判,因此合乎理性就是准备倾听批判。反之。理性的批判的目的之一就是人的精神的成长。同时可以使我们超越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从而使人避免陷入极端的、近乎唯心的人文主义。波普尔说“如果说人文主义关心的是人类精神的成长,那么,人文主义的传统不是批判的和合乎理性的传统,又会是什么呢”理性是人性的重要内含,是人的独特性表现之一。批判理性则强调人的批判精神之于理性的重要导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波普尔是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者。

(四)波普尔的“世界3”是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前提的

波普尔把知识区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所谓主观知识是“预期”和“信念”,指那些天生的意向和意向的获得和改变。包括具体的精神、气质。客观知识是由各种已知陈述组成。包括人类语言表述的理论及思想内容。客观知识被波普尔称为“世界3”,所谓的客观不是指唯物主义所说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指可以被主体间相互检验。“世界3”在波普尔那里是相对“世界1”和“世界2”而言的,他把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称为“世界1”:把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或许包括行为意向的世界称为“世界2”。“世界3”不是孤立的、纯粹的,“世界2”一经表述或者形成文字——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就纳入“世界3”。科学的分界完成于“世界3”。不难看出,波普尔的“世界3”中即包括了所谓的纯粹的科学。也包括那些科学观念、方法等等。波普尔认为。归纳或者演绎等规范性的方法都是不可靠的。只有人的批判理性——是批判理性,而非科学理性才相对可靠。科学不是纯粹的经验积累或者方法的演绎,而是存在理论架构的变化。这种理论架构的变化是人渗透着人的精神的。

波普尔认为知识的白板说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在生命进化和一个有机体发展的每一阶段,我们都必须假定具有倾向和期望形式的某种知识存在,即背景知识的存在。从中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背景知识的实质是人的精神成果的积累。波普尔的“世界3”存在的前提是“世界2”,并且“世界2”与“世界1”能够互动,即依靠精神、意识的力量来完成“世界3”的建构。波普尔强调精神在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所建立的联系,根据波普尔的逻辑,如果失去精神的这种联系的作用。“世界3”的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把倾向和预期归为背景知识,这本身就是对人性的肯定。与此同时。强调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继承性,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对于科学的重要性,这是人文主义的要求之一。

持反对意见的人或许会说。波普尔的“世界3”是对科学与人性的割裂。事实上,正如我们所强调的那样。根据波普尔的思想,“世界3”的内容不仅仅是科学。“世界3”的增长必须依赖人的意识和精神。波普尔的“世界3”如果失去了“世界2”的支持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把“世界3”作为单独的世界加以区分恰恰是对人的创造性精神的尊重,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

综合来看,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具有如下特征:强调科学活动中人的主观精神对于科学知识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把人的自由作为科学知识增长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人不能从属于科学,科学是属人的,认识的目的在于向真理的逼近并最终使人能够认识;打消科学的优越性,一切理论都是猜测性的,是可以批判的。可见,波普尔的科学观深深地印有人文主义的烙印。

三、波普尔人文主义科学观的当代价值

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不同于传统科学观,他反对科学知识的绝对客观化、纯粹化。反对将科学的功能无限扩大。科学的起源就是“问题”以及对解决问题的期待和预见。同时,波普尔的科学观又有别于传统的人文主义科学观,他反对过分强调哲学的功能和人的中心地位,更不同意将科学与人文人为地分裂。那样既不可能也无益处。波普尔没有简单地将科学与人文糅合到一起。而是通过分析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以及增长方向,让我们切实地看到,无论是科学发展的内在特征还是外在表现上,科学与人文都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之所以说波普尔的科学观是人文主义的,是因为在波普尔的所有关于科学的思想中。都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对于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强调人文主义科学观,有助于培养和理解完整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深层表达。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精神的重要方面,涵盖了理性、求真等基本原则,但却不能完整地进行反思,科学精神的目的性中缺乏对自由与发展的追求。因而科学精神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更多是功能性的,缺少终极关怀。波普尔的人文主义科学观,使人在追求真理中实现自我,而不至于使人在科学中失去自我。波普尔的科学观恰恰可以使人和人的属性充盈在科学内部以及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这既保证了科学的属人性,又使人尊重科学,不至于丧失科学性。

第二,用人文主义引领科学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科学发展的脉搏和方向。在对待科学的问题上,唯科学主义将导致科学的失控或者不可知论;而人类中心主义(人文主义的极端形式)又使我们失去了认识能力,不利于认识的进步和对世界的改造。人文主义所包涵的东西,如果用波普尔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更多的是不可反驳的价值标准性的东西,因而,它无所谓科学与否。然而,毕竟人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科学认识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类精神的成长。因此,在科学认识问题上必须从人的本质出发,用人文主义精神引领科学认识。波普尔的科学观把人的价值深藏于科学结构内部,让人的精神与科学一道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范文6

斯宾塞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文主义

埃德蒙•斯宾塞和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领域的两大杰出代表。两人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基本都属于伊丽莎白时代,斯宾塞因其诗作音律优美、美感充沛被后世誉为“诗人的诗人”,莎士比亚的成就虽然主要在戏剧方面,但是他的154首十四行诗也广受赞誉。有观点认为,斯宾塞的《爱情小诗》、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西德尼(PhilipSidney)的《爱星人和星》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三大十四行诗组。⑤下面选取斯宾塞《爱情小诗》第75首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55首试作分析。斯宾塞的《爱情小诗》共包括89首十四行诗,是斯宾塞写给他的未婚妻伊丽莎白•博伊尔小姐的,记录了他的求爱过程。其中第75首:诗歌从两个情人在海滩上谈情说爱写起,斯宾塞把伊丽莎白的名字写在海滩上,海浪打过来冲掉了写在沙滩上的名字。他再把名字写在沙上,海潮再把沙上的名字冲掉。伊丽莎白劝他不要枉费力气,妄图把尘世间的东西变为永恒,就是她自己也会像沙滩受到海水冲刷那样,终将不留痕迹。斯宾塞答说:不然,诗歌可以使人永生。他相信自己的诗篇能够传世,伊丽莎白的美德将永远受到人们的赞美,她的光辉名字将像圣徒们的名字那样受到崇敬。

这首诗表达了斯宾塞对爱情的力量所抱有的乐观信念和坚定理想,更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即这个世界是美好的,爱情是美好的,爱情是不朽的,兼具理性和情感的诗篇是不朽的,因而人可以在诗篇中获得永生,可以和神一样永存不朽。无独有偶,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组诗第18首和第55首也都表达了相同的主题。时间虽然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青春、美貌和爱情都受到时间不停地侵袭,战争会毁坏雕像,战火会烧尽建筑,但是这个诗篇,将把你的光荣的名声记录下来,永存于一切后人的眼里,直至永远。诗篇的不朽即人类理性的不朽,爱情的不朽即人类情感的不朽,通过这首诗歌,莎士比亚充满自信地宣布:理性不死,情感不死,人类不朽。这些宣言都打上了深刻的人文主义烙印。

文学的不朽和人的不朽

斯宾塞的《爱情小诗》第75首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55首可谓异曲同工,两位诗人都用诗歌的形式告诉后人:时间可能会夺去一切,青春的朱颜、柔膝,皇皇的碑石、建筑,都会随着时间凋零破败,但是诗歌是可以永生的,成为纪念人的不朽的丰碑。两首诗在表达这一主题的方式上稍有区别,斯宾塞以和情人的对话入题,告诉情人她的想法是错的,因为这诗篇会是不朽的,他们的爱情也将会是不朽的;莎士比亚一上来就搬出气势宏伟的说理,用了一系列的对比,否定诗歌之外的其他人们用以纪念和缅怀的方式的短暂和浅薄,进而说明这诗歌才是可以使人获得永生的。我们知道,十四行诗作为一种诗歌形式,是从意大利传入英国的,诗歌的最初作用就是用以互诉衷情,所以诗人在诗歌中讴歌爱情不朽不会给人意外。⑨

但是这两位诗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诗篇的不朽和人的不朽,这就和人文主义有很大的关系了。人文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讴歌人,赞美人,称赞这个俗世。在这两篇诗作中,两位诗人以蓬勃的人文气息和乐观精神,非常自信地表示自己的诗作将会永存于世,并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和娴熟的诗歌技巧写下:因为这不朽的诗篇,“你”也将永存于世,活在情人的眼里,活在不朽的诗篇里。这里诗人们要强调的显然是人的不朽,而这正是人文主义的一大特点:欧洲人发现自己首先是“人”,而人是值得称颂和赞美的。通过对爱情的歌颂,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美对真的艺术追求,而追求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艺术的不朽,从而使人达到不朽,获得与神一样的永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