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1
中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理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家庭望子成龙的压力,使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排解、消除与矫治,这就使得中学生常常表出自卑、孤僻、嫉妒、任性、虚荣、抑郁等不健康心理。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一个和谐、宽松、良好的客观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及周围的朋友、教师和同学等外在因素,同时也需要自身主观的努力。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应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入手。
一、客观方面
首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摆在重要的位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人才观、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深入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并能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心理障碍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障碍,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其次,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定期开办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建立起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未成年人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家庭教育给予未成年人的影响又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我们都说“养不教,父之过”,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起着耳熏目染、直接、直观的影响。所以老师与家庭的联系就成了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特别是心理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作为教育者,应当不断通过家庭走访、电话联系、家长联系卡、家长会等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发展、心理变化,以便做出正确引导。只有家长、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和文体活动,如组织运动会、拔河比赛、春游等。这类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有一种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充实感,避免长期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解除学生焦虑、烦躁、极度紧张等不良心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同学间建立起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可通过参加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升国旗仪式、各种纪念日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生动有趣的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文艺汇演、演讲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报刊等,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主观方面
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的意志力,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哥德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且能以坚毅达成它。”伟大的理想能使人具有远见,能调动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能激发稳定的内在动力,产生惊人的毅力,充分发挥出人的潜质和才能。如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确定远期与近期的奋斗目标,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搜集名人刻苦成才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自我鞭策。
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培养自信心,发展创造力。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分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每一节课前,可组织学生开展“我进步了”、“我能行”等为主题的发言活动;在做每一件事后,都大喊一声“我行”、“我真行”,让每一个学生都以积极的心态、充分的自信,完成一天的学习。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后进生,使他们逐步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人。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自媒体 改进
Abstract High school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life, psychologists call this stage "psychological crisis period". In this special stag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ll encounter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confusion, if not timel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ill aff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the formation of sound personalit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ince the media has become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so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needs and the needs of times developm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from the media to be improved.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都在不断增大,这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由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限制颇多,致使其发展缓慢且效果不佳。近些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让移动终端得到了普及,以微信、微博、网站论坛为代表的自媒体应用简化了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中数亿用户实行信息传播活动的新兴宠儿。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1 自媒体的涵义
关于自媒体的定义,至今还仍有许多争议,“自媒体”最早由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可分为三个阶段:web 1.0即传统媒体或旧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web 2.0指新媒体包含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和新闻门户网站等;web 3.0指现在的自媒体,即以微博、微信、网络论坛为代表的可以实现用户贡献内容的媒介。
2 初中生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
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曾明确提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2.2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心理学家把这一阶段叫做“心理危机时期”。处在这个特殊阶段的初中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所以在这一阶段的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某些心理问题,影响到其今后的健康发展。通过对锦州市多所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了解到,虽然有的学校对于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并存纸质档案,却不能很好地进行跟踪再调查;部分学校每个月都会举办相应的心理讲座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n程,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学校并没有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需要,应该找到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3 时展的需要
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发展还不平衡,大部分学校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学校中心理健康咨询室设施配置不足,心理健康教师能力不足,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咨询。甚至有一些学校根本没有设置心理咨询室,没有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寻求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亟需解决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媒体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沟通工具。针对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通过一个预调查进行了初步了解。调查方式是对锦州市几所中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共130份,收回115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8%。问卷共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二是学生使用自媒体的现况;三是对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与建议。通过调查,在被试的初中生中73%的学生存在着各自的困扰,有的同学会选择通过跑步或者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排解,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不排解压力,顺其自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用智能设备上网的同学更是达到了测试人数的98%。对于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仅有0.8%的同学表示不是很支持开展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而78%的同学表示不同程度的支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匿名咨询的效果。因此,应当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与心理健康教育适当结合,希望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3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3.1 授课范围与内容的局限性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所开设的专门课程、活动课程或者融合课程来接受有关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在固定的时空内以书本为载体,教师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来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所以授课范围有限且传授知识的速度缓慢,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是以集体的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去,故无法根据自身心理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致使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授课范围与授课内容受到局限。
3.2 师资方面的匮乏
以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依然处于匮乏阶段,许多中小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教师。而设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某些学校教师专业水平也令人堪忧,甚至不乏是兼职教师。不仅如此,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一个教师往往要负责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传统的心理咨询中,一个咨询师每次只能接待一个来访者,以此来看,要想满足全体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就变得极其困难。
3.3 社会偏见
很多学校都设有一间布置得非常温馨的学校心理咨询室,暖色的墙壁,舒服的座椅或者沙发,专业书籍、鲜花一应俱全。一些学校还专门购置了沙盘等测试的工具,与教室相比较,更显安静舒适。然而,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利用率却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认为,心里有秘密,但是没法说。老师不能懂,也怕老师对自己产生偏见。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探索是有一定偏见的,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无论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还是在社会心理咨询室中,都不敢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害怕受到他人的排挤与质疑。学生们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将无法得到排解,如此往复便会使问题扩大化。
4 结合自媒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4.1 方便灵活,形式新颖
现如今,网络是青少年接触、认识、了解并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必要途径,而自媒体更使得青少年能够方便快捷地融入信息社会。通过自媒体平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能动性,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掌控学习进度。这样的变通,不仅可以让那些由于某些原因而没能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方便快捷地接受教育,也可以使教育更具灵活性。
4.2 形象温暖,立场中立
青少年时期正是迈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如今的青少年拥有更多,同时也背负更多,繁杂的世界,快节奏的步伐,高速流动的信息,充满压力的竞争,使得青少年时期既充满生机又充满困惑与彷徨,然而这许多心理困扰,不少学生既不愿意让身边的同学知晓,也没有勇气向家长倾诉,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烦恼的角色。利用现在的移动自媒体平台,学校可以设立一个QQ群,群内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让同学们可以在QQ群中通过匿名的方式向老师求得帮助;也可建立QQ群小组,组内成员互帮互助;或者学校可以事先申请几个公用QQ账号,如果学生产生情绪问题可以自行登录此QQ账号向老师寻求帮助。由于学生拿著自己的手机或者独自坐在电脑前,与他人产生了距离,会产生安全感,从而愿意敞开心扉,可以真实地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减少了传统心理咨询中的阻抗问题的发生几率,使心理咨询得以顺利进行。
4.3 顺应时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也就是说通过现在的网络自媒体可以适当缓解当下师资贫乏的问题,现有许多专业化水平高的微信公众号和心理辅导网站可以供大家学习。微信公众号有:北京大学心理中心,简里里,你好妈,NLP青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第一人,时代心理TIMESMIND,心里有术,心理测试,壹心理等等。这些公众号会定期推送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文章或心理测试,其中还有许多关于家长、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小文章。有的还提供在线咨询、电话倾诉等服务。然而经过调查得知,除了一些心理相关工作者会关注这一类的公众号之外,少有家长会关注这类消息。这说明自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了,却未形成良好的体系,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受益。所以,要想使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还需要建立一套具体可行的学校系统,才可以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聂智.论虚拟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D].中南大学,2013.
[2] 杨贤芳.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4.
[3]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 丛立新.中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31-34.
[5] 郭静静.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7).
[6] 张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山西省大同市中学为例[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结构。
分类号B848.9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个人社会功能的健全。因此我们认为,健康素质应当是包括心理健康素质在内的、影响或决定一个人整体健康水平的个人内在特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已经并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促使人们日益关心个人的心理康宁和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另一方面,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情况的复杂、深刻而又迅速的变化在给人们带来发展机遇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挑战和压力。一个人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总是有限度的,面对着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其中重型病人占一半左右,仅精神分裂症患者便有780万!这个数字自然不包括更多见的虽然有各种心理困扰但尚未达到精神疾病状态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的科学研究,为维护和增进我国人民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治疗各种精神疾病做出应有的贡献。
1关于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这里要探讨的基本概念包括素质、心理素质、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素质。
1.1关于素质的概念
在传统心理学和医学中,关于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解释都强调它的生理学方面,将素质和心理素质视做主要由先天或遗传因素决定的东西。自从素质教育的概念提出后,人们开始重新定义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概念。
在心理学中,素质(diathesis)通常被视作个体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在荆其诚主编的《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素质被视做“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医学上也指易患某种疾病的先天倾向”[1]。在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素质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感觉器官、运动器官、身体结构和机能特征等”,“可能包括脑和感觉器官的微观结构、大脑皮层的细胞群的配置、神经细胞层的结构、神经类型特征等”。素质“主要由遗传决定,也受胎儿期母体内外环境的影响”[2]。
医学则从疾病的角度来看待素质,将素质看作是由某些基因或基因组合构成的一些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使个体对某种或某些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具有体质上的易罹患性(constitutional predisposition)或脆弱性(vulnerability)。在临床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中有一个关于疾病的“素质―应激模式”(the diathesis-stress model)。该理论模式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拥有某种疾病素质这一个内在因素还不足以使人患病;如果具有某种疾病素质的人遭遇难以应对的应激事件,其遗传素质便会使他做出过于剧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那么他便很可能会患病,包括罹患精神疾病[3,4]。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遗传性是先天的既得性和后天的获得性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的,遗传性决定了一个人对某些心理障碍的易罹患性的大小;但遗传性是否显现,不仅取决于致病基因是否存在,而且还取决于某时段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谈遗传性,总离不开致病基因,致病基因和心理社会因素二者之间不能顾此失彼[5]。
我们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主流文化意识。我们需要吸纳教育和社会科学界的观点,重新界定“素质”、“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等术语。因此,我们尝试将素质看作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影响或决定其健康和功能活动水平的内在的、基本的身心特质。
1.2关于心理素质的定义
心理素质应当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其他素质。目前在我国,人们对于什么是心理素质有不尽相同的解释:
(1)肖汉仕提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6]。
(2)刘华山提出心理素质就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个人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7]。
(3)刘金平提出心理素质是人在自然素质基础上,在人与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包括元认知、一般认知、社会实践能力、人格心理素质、心理行为的适应水平等[8]。
(4)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的核心是人格,它从认知因素到个性因素,从人格基质到适应习惯,从基本人格要素到表现出的适应和健康的功能[9]。
我们认为上述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之间有不少类似的地方。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够保证一个人有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且是一个人经常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基础条件。
1.3关于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便提出,健康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的一种完全的康宁(well-being)状态或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身体无病和不虚弱而已。这个定义和据此定义所提出的标准目前在医疗卫生界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良好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表现。心理健康在一个人的整体健康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心理不健康不仅使人感到情绪痛苦,而且也会损害身体健康和社会功能。
如果进一步问,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却有不同的说法。下面列出国内研究者目前对于心理健康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看法[7]:
(1)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的康宁或完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有积极的内心体验(主观康宁感,subjective wellness;或subjective well-being,SWB)、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与社会功能。按照这个定义,心理健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人要不断地依据现实环境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进而获得成长与发展,从而达到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是一些人格特征或特质的完美组合。由于一个人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应激条件下的心理反应和社会适应,因此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也是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例如,马斯洛便认为,只有具备自我实现者人格特征的人才能称作心理健康的人。
(3)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持积极乐观、开放、现实、辨证和通达的态度。他们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乐于吸纳新经验;他们富有利他精神,能够在助人过程中增强自我价值感;他们追求高尚而又现实的生活目标,有观念明确、能身体力行而又有一定弹性的道德准则。他们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4)心理健康是对现实的正确认识、自知与自我接纳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国外的大多数心理健康专家强调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当事人有主观康宁感,他们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10]。
我们认为,不能脱离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空谈心理健康。所以上述观点都是可以接受的,它们分别强调了同一现象的不同侧面。因此,我们倾向于将心理健康视作一种充满生命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适应环境并有积极的内心体验的、完全的心理康宁状态。
1.4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概念
前边说过,心理健康素质是一个由健康素质派生出来的概念。在国内外文献中,我们还没有查到这个术语,更没查到对这个术语的科学解释。
结合我们对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尝试为心理健康素质提出下列定义:心理健康素质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和基本的心理特质和身体特点整合,这些心理特质和身体特点的整合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对于各种内外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并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和适应水平。
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素质主要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我们之所以将“身体特点”也纳入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涵之内,是基于下面两点考虑。第一,最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体特点(例如遗传的身体特征和身体健康状况等)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的内在的影响或决定因素。例如,国内外的大量调查研究(家族研究、双生儿研究和寄养儿研究)和细胞与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倾向。在其他一些精神疾病病人中,也可以发现脑损伤或神经生物化学或神经内分泌的异常变化[3~5]。第二,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身心一体化的观念,主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和看待疾病和健康现象,而不是采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11,12]。
构成心理健康素质的个体内在的身体特点通常不被作为心理学家重点研究的内容,心理学家一般将主要精力放到对于构成心理健康素质的那些心理特质的探讨上。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将心理健康素质看作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和基本的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对于各种内外刺激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并进而影响或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关于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或维度
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下面几条路线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
第一条路线是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或特质。
第二条路线是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而后对这些欠缺的心理品质或特质加以归类,便可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哪些维度或侧面。
第三条路线是通过国内外关于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的许多研究,来分析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
目前被国内外研究者探讨过的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因素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大类为内在的心理因素,另一大类为个体内在的生物学因素。内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特质,习惯性认知和归因方式,应对和防御风格,自我概念和健康信念等[13]。例如,叶明志等探讨了A型行为、生活事件同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认为A型行为是一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人格特质[14]。梁宝勇和郭倩玉的研究发现,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向的人格特质同一些适应不良的应付方式有较高的正相关,也同心理障碍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15]。姚树桥等发现,抑郁的人有自动思维的特点,他们习惯于从消极的角度看待自己和未来,存在着认知歪曲和不合理性的信念[16]。Beck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证实,抑郁同歪曲的思维方式有关[17,18]。
关于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的生物学因素,目前较多的研究涉及神经类型、身体素质、疾病(特别是大脑的病变)、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生化(神经递质)等因素。例如,国外有大量研究探讨了脑部疾病和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异常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神经递质的异常已经被视作造成心理障碍的重要的生物学原因,并成为目前心理健康的生物学研究的前沿[19]。
从理论上看,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此,对于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的分析可以聚焦于人格(或个性)这一变量,即围绕着人格的内涵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心理学中关于人格这一概念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20]。在这里,我们采用广义的解释。在人格变量下,人们通常区分出人格动力特点(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气质、性格以及自我概念等4个维度。
联系心理健康,在人格动力维度下,可以分出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需要、动机、健康信念、价值追求和世界观等分维度。
在性格维度下,可以分出同个人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认知风格(反映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调节(情绪性,应对和心理防御风格,反映性格的情绪特征)、现实态度和意志品质(反映性格的意志特征)等4个分维度;也可以按照性格倾向分出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倾、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等分维度,还可以区分出A型和B型性格等分维度。
在气质维度下,可以按照传统的做法,区分出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和胆汁质。目前已经有较成熟的量表可以用来测量一个人的气质。大量研究证实,气质类型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在自我概念维度下,可以分出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测、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及理想我和真实我等分维度。
上述各维度和分维度,均可以成为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内在的心理因素,而且都有相当多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它们在个体心理健康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它们都可以被视做心理健康素质因素,但它们在心理健康素质中处于不同的层次。例如,一个人的性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对事物的认知方式以及对问题的应对和防御风格,而认知方式、应对和防御风格又会直接影响他的心理健康。可见,在这里所涉及的三个层次中,性格是第一级维度,认知方式、应对和防御风格是第二级维度,心理健康则是第三级。
参考文献
1 荆其诚主编. 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473
2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 心理学大词典.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204
3 Alloy L B,Acocella J and Bootzin R R.(eds.) Abnormal Psychology: Current Perspective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96. 81
4 Halgin R P & Whitbourne S K(eds.) Abnormal Psychology, Boston: McGraw-Hill, Inc. 2000. 129
5 梁宝勇主编. 变态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 肖汉仕. 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 中国教育学刊,1999, 4: 26~29
7 刘华山.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心理科学, 2001, 24(4):481
8 刘金平. 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 河南师大学报, 2002, 4: 115~117
9 张大均. 论人的心理素质.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143~146
10 Schwarz N and Strack F. Evaluating one′s life: A judgment mod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track F, Argyle M and Schwarz N(ed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1. 22~48
11 梁宝勇, 王栋主编. 医学心理学(第三版).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5
12 李心天主编. 医学心理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23~32
13 Diener E D, Suh E M, Lucas R and Smith H L.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2): 276~302
14 叶明志, 王玲, 张进碚等. A型行为与人格维度、生活事件及心理健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8): 572~573
15 梁宝勇, 郭倩玉.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III应付方式与人格.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8(1): 7~9
16 张琼, 姚树桥. 学龄期儿童适应技能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3): 161~163
17 Beck A T. Depression: Clinic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Aspects. New York: Harp and Row, 1967. 231~238
18 徐俊冕, 季建林. 认知心理治疗. 贵阳: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9. 30~44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4
摘 要 高等职业学院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能的人才基地,健康体魄是高职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通过探讨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使高职大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心理健康 体育教育。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鉴于不同学者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价值观各异,研究问题的立场和方法不同,提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本文引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定义,即“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①。”
(二)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健康的定义一样,不同流派的学者认识也不同。但是作为高职大学生来讲,心理健康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发育正常
衡量高职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关键看其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自我,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稳定乐观
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显著标志。心理健康的人不会经常出现情绪的大起大落,阴晴不定,喜怒无常。
3.心理和反应适度
首先,心理活动、行为与年龄相符合,儿童应该是天真的,少年难免会冲动,青年热情澎湃,而中年应该是从容的。其次,心理和行为反应与刺激应该相吻合,“当喜就喜,该悲就悲”。再次,知、情、行协调一致,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人格健全、自我悦纳
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健全就是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正确的自我评价是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能够做到自我接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
二、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高职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多与遗传相关。以轻微脑功能失调(MBD)为例,国内资料报道MBD儿童家庭成员有MBD病史的占13.6%,其中交辈式同辈有类似的病史者各占50%;在国外,坎特维尔(1972)应用MBD诊断标准衡量发现患者家属在幼年时具有多动症表现的比例较高,总体而言,男性家属占12%,女性为6.3%。这些研究证明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家族性倾向,也说明了遗传因素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另外,像甲状腺功能不足会引起智力迟钝、记忆衰退等功能障碍。
(二)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有相当长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人生活在家庭中这一时期的生理卫生是奠定他人生中心理健康的基础。家庭的完整性,成员之间的相处,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氛围以及居住条件等都会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证实,在家庭比较和谐的学生中,正常学生所占比重大于存在心里健康问题的学生所占比重。
2.学校因素
现今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忽视对学生必要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良好行为训练,导致一些高职大学生缺乏理智。许多学生为了决胜激烈的高考竞争,一心死读书。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使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异常脆弱,不堪一击。现在的高职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养尊处优、唯我独尊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他们深感失落,焦虑不安。有的学生消极逃避或者自暴自弃,更有的学生悲观失望、出走,甚至自杀。
3.社会因素
如今改革开放大潮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当代高职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变化。面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矛盾,比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职业选择的矛盾,自强意识与攀附欲望的矛盾等,高职大学生缺乏社会磨炼,心理承受力差,他们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极易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
三、体育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人的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还能够区分必然和偶然现象。注意的目的性、稳定性大大改善,注意的范围也逐渐扩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显著提高,进而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二)有助于协调和控制情绪,消除心理疾患
体育运动使参加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有氧运动能使脑垂体分泌一种强大的吗啡类激素――内吗啡,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许多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人能够经常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生活信心,都与内吗啡效应相关。
(三)有助于自我良好感更加清晰
自我良好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研究表明,心理自我良好感与体育运动成正相关。一般而言,体能强的人比体能弱的人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多的身体概念和身体自尊,而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成正相关。
(四)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而体育运动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尤其是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使人们相互交流,结识很多朋友,和睦相处、友爱互助。
四、总结
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当代高职大学生面对学业、事业和社会等诸多问题时会产生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通过体育教育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问题,高职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形成良好的体格。
注释:
①姚鑫,杨柳.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5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有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起码的含义,如同身体没有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有无具体的标准呢?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发展中的学科,许多心理现象和规律尚处于未知或知之不多阶段,同时受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的影响,故迄今尚无被世界各国、各民族公认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人类迄今还难以像检查躯体健康那样检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智力正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正常人(包括青少年和儿童在内)的智商必须在85以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规定,智商在80以上),这是智力正常的最低要求;70~79是智力缺陷的范围,已属心理缺陷;70以下则属于低能,属于心理疾病范畴;智商超过130为智力超常,但亦属心理健康范畴。
适应良好 这是指个体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和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和身心功能,达到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的和睦状态。
人格健全 健全的人格是指构成人格的诸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能平衡、健全地发展。
情绪稳定 心理健康者能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会有悲、忧、哀、愁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主动调节;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意志健全 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强弱、健全与否,取决于以下4种心理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自控性、坚韧性。坚持自己的决定,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克服困难。
心理特点符合心理年龄 所谓“心理特点符合生理年龄”指两方面:一是个体的实际年龄必须与其心理年龄、生理年龄相符;二是个体的不同心理发育期应表现出与该时期身份、角色相符合的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研究 认识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愈来愈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报道较多,但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却参差不齐。各研究结果之间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解释的现象,使得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制定大学生心理干预的策略与措施时无明确的理论依据,也导致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无所适从。笔者认为,目前众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仅能为高等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照与借鉴,而不能提升到专业、独立、统一的层次,因为其研究结果的循证指导意义较低,各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与重复性较差。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1.评定方法的选择问题
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所采用的心理健康评定方法比较多,有测验法、比较法、观测法、会谈法、自我评价法和产品分析法等等。对于群体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一般采用测验法。由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及其评定方法具有的相对性,导致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评估同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可能会得到有显著性差异的结果。例如,有资料显示,用测验法评定北京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有16.51%的大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而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组人群采用自我评定法评定时,却仅有10.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很差”或“较差”[1]。因此,在不同的研究中,采用不同评定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结果一般无重复性和可比性。
2.评定工具的使用问题
2.1评定标准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未编制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定标准,多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采用的评定工具仍然是从国外引入的,包括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2]。前者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SAS、SDS等,其中大规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时,以SCL-90居多,该量表在1984年[3]、1986年[4]引入;后者有MMPI、16PF和EPQ等量表。它们均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在研究过程中,只能用于借鉴和参照,虽然许多工具经过了一定的“中国式”修订,但其信度与效度仍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局限性,通常不能单独使用以确定研究对象的心理健康程度。
2.2评定人员使用的问题
在不同的研究中,评定人员对评定标准的掌握程度、操作水平和适用范围均存在差异,有可能导致同质研究结果的无可比性。例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要是用来衡量门诊或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的,对于有心理症状的个体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却并不适用于评估正常人群心理健康的研究[5]。但目前多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人员并不了解SCL-90的具体性质,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不恰当的测量、比较分析和解释,最终导致在相同性质的研究中,出现了矛盾的、无法解释的结论。
3.对照常模的选择问题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所采用的常模有全国常模[6]、全国青年常模[6]和全国大学生常模[7]等等,这些常模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常模应随着地域、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因为其必须在样本组和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8],而当前的许多研究中,SCL-90评定量表仍然使用的是1986年的全国常模,并没有考虑到时间对常模的影响,忽略了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机械地依赖于常模,缺乏综合评判能力,因此所得出的科研结论是不合理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5]、可靠性和重复性。
4.研究者对“心理健康”等相关概念的解释问题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各自从自己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观点,目前学术界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心理健康的定义[9]。因此,不同科研领域的研究者由于其学科背景的不同,虽然有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方法一致,但对其结果的理解、分析、评价和解释的概念框架或理论框架却各不相同。例如,关于“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概念,在从事高校教育工作的研究者中,通常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或在发展中遇到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体心理状态受到一定影响的大学生就是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而从事精神医学的研究者则侧重于将具有严重异常心理(行为)表现或具有某些精神病性质症状的大学生才认为是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2]。所以,基于对“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理解、观点不同,使得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并不是在同一概念上解释心理健康状况,导致在最后研究结论上的不一致,也使得分析和理解的涵义各不相同。
5.科研设计的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众多研究中,虽然各项研究均有严谨的科研设计,例如,有些研究采用了随机的分层抽样方法、具有一定的样本容量、设置了对照或选择常模进行比较等等设计方案,但由于不同的研究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也有一定差异,而且研究对象的家庭状况、个性特征、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方面等等千差万别,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因此,即使采用相同的科研设计方案,对均是大学生的不同观察样本的研究很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从而导致对结果的解释无法产生共性,不能泛化,也不能提升到专业、独立的层次,更不能简单地将各种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定为“差”或“有问题”;相反,只能从不同的研究对象入手,分别评价、解释不同的研究群体,即样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不可轻易地将研究结果泛化。
6.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是一连续性变化的现象
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是一连续性的动态过程,在正常与异常之间通常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存在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的困惑、成就动机过强、学业期望值过高、恋爱心理的困惑、自我认知的失调,以及就业择业困难导致的焦虑和抑郁等等心理问题[10]。因此,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确实比一般社会成员要大得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知识层次较高,善于思考;同时,现今社会人的角色的多元化、家庭教育环境的提升,以及大学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等等,都可以使现代大学生逐渐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来适应现代社会、校园和家庭环境。因此,大学生在某一阶段有可能有心理问题,但通过调整,很有可能转变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当然,也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从心理健康的个体逐渐发展为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故心理健康与否可能在评价过程中仅是一过性的现象,而非固态的表现,所以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应考虑其心理变化的连续性;同时,还应考虑不同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当样本含量不足时,通过某一组样本简单地、笼统地推断总体——“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时,其代表性较低,可靠性差,说服力也不强。
总之,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较多,我们在借鉴、参考众多的相关研究结论时,应考虑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大学生具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但也应考虑到这一群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尽可能科学地、准确地评价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王建中.正确评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5):11.
[2]裴学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8):534-535.
[3]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4]金华,吴文源.中国正常人SCL-90 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260-262.
[5]王金道.SCL-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51-52.
[6]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27.
[7]安雅然.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3):35-37.
[8]王晓均.当代心理测量[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2
[9]何光耀.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把握[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21(1):38-41.
[10]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成因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134(5):932-93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