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的起源和审计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的起源和审计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
不管什么学科在建立完整、严密的理论结构之前,都必须先要合理确定该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因此,科学地确定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成为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关键问题。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于如何选择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观点不一,始终不能达到一致的看法,本文就针对此问题谈谈个人的想法和建议。
一、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符合的特征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不能任意选择,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首先,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其他内容的起点和基础,并且这个概念是最基本、最概括、最简明的,易于理解。2.此外,该逻辑起点可以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联系起来,并且能将审计体系中的其他要素同审计实践联系起来。3.另外,该逻辑起点能够揭示审计理论体系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和审计体系的整体矛盾。4.逻辑起点能推导论证所有其他有关的审计理论范畴。[1]5.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当具有可知性和科学的预见性等特征。[2]
二、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各种观点评述
1.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以审计假设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观点代表人物是美国审计学家尚德尔(Charles W.Scandal),他在其《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中提出了以审计假设为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该观点是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来指导审计准则。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规范。[3]
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有着其显著的优点,它可以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系起来,但是这种联系是不容易做到的。此外,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根据一些无法证实的现象推测出来的,它带有的主观性很强,并且它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的,若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它也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缺乏稳定性,因此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理论体系是不可能严密的。
2.以审计目标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此观点是由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在其《外部审计学》一书中提出的,其审计理论结构可以概括为六个要素:审计目标、公认审计准则、审计概念、审计公设、审计技术和审计过程。
笔者认为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虽然有许多好处,就如审计目标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比较灵敏,能很好的指导审计实践,所以这一观点在西方十分盛行。但是审计目标的制定是直接针对审计实务的,它所要解决的是审计应该做什么,而我们所要构建的审计理论体系中的逻辑起点应该解决审计是什么这一本源问题。如果把它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不可能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而且所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内容不够完整严谨。此外,审计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这些不同类别的审计具有不同的审计目标。再者,不同的社会环境也产生不同的审计目标,因此很难从这些目标中找到一个共同的概念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3.以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以审计本质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代表人物是我国的徐政旦、蔡春教授等。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准确的揭示出审计本质,才能够把握住审计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确立出科学合理的审计理论结构。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本质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原则审计准则。这种观点在我国是主流观点。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属性。但是审计本质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它只能解决有关审计纯理论的问题,不能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不能去解决与审计实务密切相关的问题,更不能很好的指导审计实践,也不能推导出审计假设、审计目标等抽象的概念范畴。同时,正因为审计本质过于抽象,使得人们无法完全理解,只能接近。可见,以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将会使审计理论不能反应审计环境的变化,严重脱离审计实践的状况。[4]
4.以二元素或多元素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或多元论。
笔者认为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处于不同的层次,若同时以其中的两个或三个为逻辑起点,会使逻辑起点的构造更为复杂难以理解,甚至会破坏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得审计理论结构缺乏逻辑性。
三、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环境指影响审计的内外环境总和,是审计内环境和审计外环境的有机结合。审计外环境决定了审计目标和审计报告,从而进一步影响着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从而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程序和方法。因此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的审计环境中。因此,笔者认为以审计环境作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更为合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审计环境是审计系统中最基本、最概括、最简明的概念,它是其他审计要素存在的最基础条件,以上所涉及的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都是在一定的审计环境下存在发展的,并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无论是进行审计理论研究,还是具体的审计实务操作,都离不开审计环境。审计环境能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联系起来。审计外环境决定审计目标,审计内环境决定审计本质和审计职能,因此审计环境也可以将审计目标、审计本质、审计职能与审计实践相联系。
3.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能够揭示审计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审计要素之间的内在矛盾。纵观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每一次审计目的、程序和方法的变迁都体现着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和要求。
4.审计环境是衡量审计系统是否先进、科学的基本标准。[5]它能解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之间的差异。
因此,笔者认为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的审计理论框架为:审计环境-审计假设-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准则。
其解释如下:(1)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体系中所有审计理论问题都是由审计环境为起点而展开,所有审计要素都是以审计环境为基础推导出,并将这些要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合理的逻辑性强的审计体系。(2)审计假设是以审计环境为基础建立的,它的设立对之后审计本质、审计目标以及审计准则的确定都有很强的指导性。(3)审计本质是以审计假设为前提确认的,并且根据所处的审计环境推导出来。审计环境、审计假设以及审计本质共同决定着审计目标。(4)上面提到审计目标是由审计环境、审计假设和审计本质共同决定,具体而言,它是在仔细探究审计假设和审计环境的基础上,依据审计本质而设立,并且它会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5)最后,审计准则是依据当时的具体审计环境,将审计假设作为基础、以审计本质作为起源、再以审计目标作为指导方向所最终确立的,它可以指导审计实践,为审计报告的形成提供依据。
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并且能揭示审计发展过程中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从而构建全面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因此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王鹤云.基于价值管理角度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J].齐鲁珠坛,2009(01).
[2]姜莉莉,刘静.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现实选择[J].科技创新导报,2010(20).
[3]蔡春.审计基本假设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0(01).
[4]李钢.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J].陕西审计,2004(01).
审计的起源和审计的本质范文2
1、问题是什么?
通常来说,大家通常嘴上念叨的,确信无疑的“问题”,都只是问题的表象,是根源性系统性问题的征兆,是冰山浮在水面的部分。而为了把问题说透,审计师必须把问题界定清楚,想清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深层次,根本性的因素是什么?
2、是人的问题吗?
企业的管理问题往往不是一个制度,一个流程那么简单。如果这个问题是老总的管理思路,个人风格和企业文化问题,审计师提起来就要慎重。
3、问题的边界和方向在哪里?
审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如果审计建议提的问题界定范围不清或太广,从企业文化扯到工人薪资就让人不愿意读下去;如果不符合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方向,管理层就不会接受。
4、这个问题有什么数据支撑吗?
你说是问题,别人可能不觉得是问题。怎么办?用数据说话―就是我们成本比对标对象高了?还是周转率下降,呆滞存货增加了?
5、这个问题存在多久了?
审计要把问题的起源弄清楚,是以前遗留的,还是公司新近发展中刚出现的。以便对症下药。特别是反复出现的老大难问题,就要注意深入分析了。
6、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通常,一线员工对问题本质最清楚。如某狗粮企业研究狗粮卖不动问题,管理层从推广、渠道、定价讨论了半天没结果,一个一线员工轻描淡写一句:“狗不爱吃”―说出了问题的根源。
7、大家的看法是否参杂了个人的利益因素?
审计是站在股东利益的。不能为局部的利益格局所牵绊。审计师要考虑,这个人这样说,有木有代表他自己的私人利益呢?如果有嫌疑,审计师就要小心啦!
8、问题怎么解决?
做下属的要给领导做选择题,不要给领导做填空题。没有解决方案的管理建议都是耍流氓,最好拿出几个解决方案让领导来比较。是IT系统的问题吗?
9、解决问题需要哪些资源投入?
做企业不是过家家,管理规范并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长期的赚钱和盈利!如果为了管理规范投入过大,管理层可能就会迟疑。
10、问题解决后有什么好处?
审计的起源和审计的本质范文3
独立审计制度的改进:从制度悖论中走出来。人们设计和实施制度,总期望取得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和谐,但在很多时候,实施制度的结果又与制度设计者的意愿背道而驰,出现制度悖论。独立审计制度的改进,显然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总的情况是由非理性走向理性,出现一轮又一轮的改进和提高。独立审计改进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在尊重个体理性的前提下,强调审计师的道德理性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责,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达到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相互均衡。对此,如下四个现实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1)在独立审计市场是否需要设定准入资格。实行准入资格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审计师的入场质量,可以人为地控制入场主体的数量不会太多,避免出现管理成本太高和繁荣下的混乱。但准入管制又难免不受寻租行为和部门利益的影响,具有竞争上的歧视性。从长远看,应该向行为管制过度。
(2)独立审计管制上的重点究竟应该在审计的价格管理还是审计的质量管理上,低价竞争的确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审计质量。审计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市场,无论是低价限制还是高价限制,都是有违市场经济法则的。然而,如果审计质量管理作为管制的重点,不仅可以解决价格管制的尴尬,而且也抓到了审计工作中矛盾的主要方面。
(3)加大处罚力度的经济后果与审计制度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问题。民事赔偿是威慑侵权的必要机制。可以这样说,过低的法律风险是造成我国目前审计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赔偿不到位是我国独立审计还存在造假的主要原因。但美国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强惩罚制度并未杜绝独立审计的造假,这告诉人们,惩罚有个度的问题。独立审计管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有限责任制与无限责任制的优劣问题。虽然有限责任制并不天然地与独立审计势不两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对审计意见无显著影响。但当有限责任制被滥用为规避法律责任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发展壮大的手段时,有限责任制也许该走到尽头,或者应该受到更严厉的限制。
二、独立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独立审计服务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为审计服务购买方的审计单位对审计服务的需求不是内生性的而是来自于外界(例如,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债权银行或外部股东)的法定义务,被审计单位本身不存在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审计服务的真正需求者是被审计单位的外部利益关系人,例如,投资者、债权人、税务机关、政府采购机关、学者等等。审计服务是衡量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在多大程度上公允地、一致地披露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财务变动情况,审计服务通过诸如审计抽样等技术方法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与公认会计准则的符合程度,因此,独立审计本质上是独立的外部监督活动或外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审计起源看独立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众所周知,现代审计的发源地是在英国,这种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南海事件”导致了数以万计的债权人和股东蒙受损失从而导致了对其会计账目的检查;第二阶段英国通过了由国王授予特许证来设立股份公司的法案,之后还颁布了《股份公司法》,明确规定“账簿须经董事以外的第三者审查,执行审计业务的监事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尽管以后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又经波折,但由此确立了审计的基本原则,此即:
(1)独立性,账簿须经独立的第三者审查。
(2)审计人员聘用相关事宜的最后决定权归企业所有者。
(3)企业的所有权是一种状态依存权,在不同状态下可能分别属于管理者、股东、债权人、职工、甚至法院,因此可以理解为在不同具体的情况下审计的不同安排。
虽然具体而言,各国审计实践都有所区别,但是在基本原则方面没有超过以上三点。可见,独立审计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是为了保护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权利和利益,实质上也就是要保护他们的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而这正是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本质和内容。从交易费用看独立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考虑到审计人员和事务所可能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审计这种外部监督活动采取了鉴证服务的形式,独立审计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或者交易费用。审计是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的替代机制,即以外部监督成本代替内部组织成本的转换机制;另一方面,也是以对结果的监督替代了对过程的监督的转换机制。由于对过程的监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转向了对经营业绩即结果的监督,审计检查了会计意义上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财务变动状况,而这正是其它各种评价和考核方式的基础。
就企业而言,我们可以将交易成本划分为内部组织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包括为了审计的外部监督成本)。虽然交易费用所指极广,但一般来说,它可以用制度成本来概括,包括了所有与制度或组织的建立或变迁、所有与制度的组织和使用有关的成本。这里所说的制度或组织既包括宏观上的,也包括微观上的各项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市场、企业和其它组织等制度和组织。而与审计相关的交易费用主要体现为行使剩余决策权而发生的成本上或者所谓行使发号施令的权利上。为此,企业必须将包括决策发起和实施在内的决策管理职能,与包括决策批准和监控评价在内的决策控制职能分配给不同的各方。而审计就是第三方独立监督和评价。换句话说,使这些职能得以运转、维护和使用这些制度的交易成本就包括了审计成本。
从关系看独立审计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委托———结构。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处理的问题包括:
(1)谁应该成为委托人,谁应该成为人。
(2)委托人和人都以各自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又因为信息不对称委托人对人无法进行全面监督,或者即使可以全面监督这样的监督成本也太高,因此,必须签订契约以明确所有权———相机的剩余控制成本的安排。
(3)由于不确定性、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全面监督成本太高难度太大、以及契约的签订、执行和法院的判决都带片面性等原因,决定了契约的不完备性。而就是因为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了相机控制的剩余控制权的的极端重要性。在这个所有权结构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规定,相应的决策程序、监督和控制以及激励机制应如何安排?这就产生了最佳契约问题。
(4)什么是最佳契约呢?成本最小从而企业总价值最大的契约,或者说能使剩余求偿权和相机控制权达到最大对应的委托—结构是最佳契约。
(5)如何实施和监督这些合约呢?进而,如何调整这些合约呢?这马上涉及到经营过程中信息反馈和监控。
(6)进一步说,成本是为使人以符合委托人最大利益而对人进行监督、控制、激励和惩罚而产生的一系列包括订约、监督和委托人损失在内的成本,其中监督成本就包括了独立审计成本。成本最小意味着上述监督、控制、激励、惩罚等诸成本的总和最小,它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也说是说,如果监督成本上升,委托人损失成本就有可能下降;而如果监督成本下降,委托人的控制成本、激励成本、委托人损失就有可能上升。
为了使它们的总和达到最小,就应该使边际监督成本等于边际非监督成本。这就从量的规定性决定了审计的边界范围和法律责任,也就是通过检查公司财务报告的遵循性和一致性来检查其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财务变动状况,审计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提供了监督作用。
审计的起源和审计的本质范文4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建议
一、内部审计的含义及作用
现代内部审计最早起源于1941年的美国,在1978年,国际内部审计委员会颁布《内部审计实务准则》,这也是内部审计准则的前身。发展到1996年,正式颁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框架》,使得内部审计在国际上发展基本成熟。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内部审计含义是在2001年颁布的新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介绍的:内部审计是以改善组织运营,提高企业价值为目标,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对风险进行管理、控制甚至治理,它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
我国内部审计实施相对比较晚,国家内部计协会根据我国的国情,在2003年了《内部审计准则》,在这里对内部审计的解释是: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查和评价,最终达到促进组织目标的完成。
虽然我国的内部审计定义与国际内部审计定义表述上存在差别,但是本质上是一样的,首先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是独立活动的,不依附任何部门,审计人员是独立的,也不受任何其他部门的影响;其次内部审计目的是要增加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收益。
二、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特性,也是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企业中,虽然很多也有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形式各种各样。根据调查发现,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问题主要是:有些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设计职位,由其他人来兼职;有些虽然设置的独立审计机构或者专职人员,但是受其他部门或人员的影响,并没有发挥独立审计的特点;有些企业甚至把内部审计部门与检查部门合并,这就导致,审计无法做到独立性,内审质量可信度也大大降低。
(二)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单一
我国的内部审计,很多还停留在单纯的账目基础审计上面,这跟国际上先进的内部审计方法差距很多,其审计效果也很有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审计,并没有考虑企业的风险控制情况,风险观念淡薄;审计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审计人员的个人经验、主观认识,并不能达到科学专业效果。此外,很多企业内审人员对计算机的使用比较落后,使得审计工作很繁琐,效率比较低。
(三)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偏低
虽然现在很多硬件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主要的工作还是需要审计人员去完成。要想理想的实现内部审计的要,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对计算机、风险管理理论等也需要熟练掌握。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应用比较晚,目前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比较低,综合技能达不到要求,这都影响着我国内部审计的正常运行。
三、改善我国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只有内部审计独立性得到解决,才能保证审计结果客观公正,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改革措施提供参考。企业应该明确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也要单独编制,不得受其他任何部门或个人的影响。
(二)促进审计方式多元化
由于企业不断扩大,内部机构越来越多,单纯的财务审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审计方式上,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不断探索发现新的审计方式,对企业的各种状况多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而不单单是审计报表和账目。审计人员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工具为审计服务,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此外,企业也要为内部审计机构提供足够的支持,满足审计所需的合理必要的条件。
(三)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市场在不断变化,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储备,不断的完善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像内部审计所需要用到的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会计、审计等,都需要审计人员熟练掌握。企业需要为审计人员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完善培养模式,提升审计机构的整体素质,这也是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水准的重要一步。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要想得以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提升内部审计的质量,主要是从组织和人员、过程等方面加以提高。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已渐渐成为审计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的内部审计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还存在显著的缺点和不足,我们目前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差距和缺陷,才能根据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内部审计的制度和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纯宝.我国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20).
[2]赵婉,赵瑾璐.论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前沿,2012(12).
[3]孙思思,许延明.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10).
审计的起源和审计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内部控制; 演进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73-001
控制最早起源于管理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兴起,内部控制逐渐应用于会计领域,并得到到了蓬勃的发展。
作为审计方法的内部控制起源于以职责分工为特征的“内部牵制”,以职务分离为主,通过钱、账、物的核对来进行控制。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对内部控制作出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一、我国内部控制演进
我国早期存在普遍适用的《基本规范》十分落后,主要以会计控制为主,没有考虑风险控制。直到2008年,中国财政部出台新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使我国内部控制体系有了新的发展。但是,无论是控制要素,引入风险评估,还是建立制衡机制等方面,仅站在会计角度制定内控体系,范围狭窄。2010年4月,中国财政部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国的内控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并且不断完善。
二、内部控制在管理学领域的发展
内部控制主要是保障资产安全、真实反映财务信息、提高决策执行效率的工具。公司治理与内控结合控制,通过公司治理解决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控制、监督和激励问题。通过内控保证董事会的决策能得到彻底地贯彻与执行,通过不相容岗位的分离、审批与执行等方法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
1.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结合
审计角度的内部控制以财务信息可靠性为目的,而管理角度的内控以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二者是互相削弱的。通过比较二者的机会成本发现过分强调可靠性而削减企业价值会带来更大损失。所以,内部控制向基于增值为目标的管理控制延伸也是必然趋势。
2.价值链角度的内部控制
基于价值链角度的内控将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到企业之间的内控协调,不仅包含单个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还包含价值链增值这一最终控制目标。
价值链上的企业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价值链需要一个激励和约束机制来促使协调各企业矛盾,完成价值链价值最大化。
3.产权角度的内部控制
在产权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可以建立三个内控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所有者为中心的内控,设置重大投融资、预算审批、利润分配、重大资产处置等决策权的相关内部控制;第二层次是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内控,以履行受托责任,实现所有者目标为主,主要设置小额的投融资、资产处理等决策权;第三层次是以财务、会计与内部审计管理者为中心的内控,通过会计部门的相互牵制和内审的监督职能实行控制。
四、内部控制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
1.委托理论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理性经济人假设,两权分离的委托关系激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内部控制解决委托矛盾的方法是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
2.不完备契约理论
契约论认为企业是由产权契约、债权契约、报酬契约等若干契约组成的耦合体。但是这些契约都是不完备契约,即契约双方是信息不对称的。企业需要一个内部控制机制来弥补不完备性,这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奖惩机制就是内部控制的本质。
3.外部性理论
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企业承担全部内部控制的成本,而受益者不仅是企业,还包括投资者、外部审计人员和社会。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外界监督,通过强制披露等措施,将内控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外部性理论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找到了根源,也为问责制的推行提供了基础。
4.制度经济学理论
制度具有内生性。制度产生于公司内部,与公司行为是相互影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内生变量,指导企业的业务活动,解决公司行为的各种冲突,提高效率。
五、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宏观的内控环境,还是微观的内控模型,都有学者进行研究,并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1.内控模型不断完善
三维模型:内部控制是由制度、市场、文化三个维度构成的有机系统。通过各种基本制度、竞争等外部市场力量和企业文化来达到内控目标。
四维模型:以风险管理为原点,向四周伸展。第一个维度是指以COSO框架要素为主风险管理程序。第二个维度中表达的是这些责任主体;第三维是战略计划、组织结构、协调流程等经营管理;第四维是目标,如保证财物的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实现价值增值等。
2.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承担新的责任
审计的起源和审计的本质范文6
环境审计是对经济活动出现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环境的公共品特性使得许多国家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并逐步参与环境审计。我国的环境审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环境审计的发展,我国的环境审计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1环境审计范围
我国目前的环境审计主要是由政府审计,主要对环境资源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使用效率进行审计,其审计重点是对环境收费的绩效审计和重点工程的专项环境审计。事实上环境系统的开发性特点与现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扩大了环境审计范围,具体表现为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环保机构的设置、环保资金的使用、环保措施的有效及环境风险的评估等。而我国环境审计范围局限于专项和合规方面即对环保资金使用和企业对环保法规的执行方面,对于环保机构设置、环保措施有效性和环境风险评估方面并未深入,这影响到环境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2环境审计主体
政府审计机关的行政关系和多重身份并不利于环境审计的开展,且审计结果的公众信赖程度偏低。首先,审计主体的独立性不确定。政府审计机构是国家政府行政机构的一个派出机关,其与环保机构一样隶属于政府,在对环保机构与国有企业时难以作为独立主体实施审计。其次,政府审计机关的多重身份。政府审计机关既要制定是审计规则,同时又要开展具体的审计业务的,并要对审计结果进行监督。审计机关的多重身份不利于环境审计质量的提高。在政府环境审计活动中,独立性的不确定以及多身份就难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允、公开和公正,其审计的效果差。
1.3环境审计质量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环境审计质量不高是除环境审计范围不确定和环境审计主体单一外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资源环境审计涉及领域宽且专业性极强。就被审计对象涉及的具体的资源环境业务领域专业性很强,而政府审计人员主要以财务、会计等经济管理专业居多,过强的专业性对于审计人员有极高的专业门槛,其审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环境审计联动机制
就本质上讲,环境审计是是一种新兴领域的审计业务,其审计对象为企业和政府的环境行为。从西方国家环境审计的实践来看,社会审计在环境审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环境审计联动机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可行途径。
2.1审计联动
审计联动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审计主体通过人员互聘、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优化整合,以达到共同提升审计质量的目标。审计联动是各审计组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的,是各审计组织提高业务水平和审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在我国环境审计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环境审计主体的政府审计机关虽承担大量的环境审计活动,其理论和实务能力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人员的专业背景与环境审计的专业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引入社会审计和加强内部审计实施审计联动有利于环境审计的发展。
2.2审计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是以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主体间相互合作、竞争的关系,发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作用,以及这些要素如何与联动的目标相一致。换言之,环境审计联动机制是对环境审计联动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协调和控制功能的各要素的总称。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建立环境审计联动机制,注重各主体间整体功能的发挥。
2.3环境审计联动影响因素
2.3.1环境审计依据
环境审计依据是关于环境审计主体的任职要求、实施环境审计的法律依据和执行环境审计过程遵循的法规、制度等行为规范。环境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监督活动,进行审计就需要有审计依据。但我国的环境审计依据并不完善,主要在审计主体、法律依据和审计主体责任三个方面。首先,审计主体单一。目前,对于环境审计主体的任职要求主要是以政府审计为基础,并未能明确社会审计在环境审计的作用。其次,法律依据。尽管我国已在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许多许多法律规章,为我国开展政府环境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我们应该注意,我国的环境法律还不完善,即使是政府环境审计在一般情况下也缺乏审计依据支持,使得审计部门的工作受到限制。再次,审计主体责任。现有法律未能明确审计机关在环境保护的责任和地位,使得环境审计人员无法完整的履行环境保护的审查管理,不利于环境审计的合法、顺利地开展。
2.3.2联动资源配置联动制度
联动资源配置联动制度应包括联席制度和审计对象联动两部分。联席制度,一方面是审计部门间联会制度,另一方面是审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联会制度。由于要发挥社会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政府要将一些环境审计业务委托给社会审计组织完成,为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政府应建立联会制度加强双方沟通并及时解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为方便数据获取和减少审计中的阻碍,审计组织应与审计项目的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以保证审计活动的顺利进行。审计对象联动。由于环境审计本身起源于内部审计,加之各被审计单位的自身信息相对完善,为提高审计效率,可以邀请自身项目以外的同背景单位参与,实地调研同背景单位的情况,获取相关的对比性资料,为审计项目的开展寻找有效途径。
3.环境审计联动机制构建
3.1以政府审计机关为主导,注册会计师、环境管理系统审核员参与的政府环境审计工作机制环境审计产生与环境受托责任,要求环境审计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服务。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严重破环环境,由环境引发的问题威胁了社会公众利益。因此,受托环境责任已成为政府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内容(蔡春、陈晓媛,2006[5])。在内部环境审计上,随着企业的绿色竞争战略、规避环境风险、满足国际贸易绿色环保的要求等意识的加强,企业的内部环境管理系统审核应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在民间环境审计方面,因而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计量和评价标准等的理论上的难点与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规避,其实务进展预期相对缓慢。因此,构建我国的环境审计体系,应以政府审计为主,整合民间和内部审计资源可以弥补政府审计资源的不足,并提高我国环境审计的质量。如政府可将环境审计的业务委托给注册会计师或通过环境管理系统审核员(环境审计人员)指导企业进行规划、合理的内部审计以提高环境审计的效率。
3.2完善支持制度
3.2.1环境审计依据
环境审计依据主要包括审计法律依据、是审计主体行为规范和评价标准,前两个内容主要可以通过环境审计准则体现。因此,完善环境审计依据可以分为环境审计准则和被审计事项的评价标准。环境审计准则。环境审计是审计与诸多学科交叉和融合而形成的,审计内容和对象不同于常规审计。同时,搜集和评价环境审计证据所运用的程序和方法应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单独制订环境审计准则是必要的。就具体内容而言应包括环境审计人员资格条件和环境审计人员行为两方面。环境审计人员资格条件的要求是为了保证环境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比如应有的道德素质和职业胜任能力。环境审计人员行为则是保证审计质量。审计人员行为的要求可分为项目初始、实施和报告三部分。项目初始阶段,制订计划、确定某一审计项目的具体内容、编制审计方案等的要求;实施阶段,对环境内部控制的了解、测试和评价风险等的要求;报告阶段包括报告的编制要求等。被审计事项的评价标准是指被审计单位在各项与环境相关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法律、法规、制度和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