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人才集聚 创新型科技人才 创新行为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竞争愈加激烈的大环境下,自主创新成为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瓶颈的唯一途径,而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人才集聚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聚集的现象,其优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日渐突出。本文拟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现象、科技人才创新行为产生的研究来重点分析创新型科技人才与科技人才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而拓宽人才集聚效应的范围。
2、基于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的视角
2.1、科技创新人才的特质
科技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郁芳(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具有六方面的特质,即:敢于创新的精神、丰富的知识储备、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坚韧的创新意志、严谨的逻辑思维、善于观察并具有敏锐地洞察力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于秋颖(2010)认为,创新型科技人员的特质主要有:善于创新的能力、稳定的科研方向、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自觉性和主动性,强烈的好奇心。从总体上看,创新型科技人员具有以下4个特点:首先,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科技综合能力强。科技人员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第三,独特的思维方式。第四,强烈的好奇心,富有创造力。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有了好奇心,就有了敏感的眼睛,就能够在平淡中看出神奇。
2.2、创新型科技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人才集群现象的基础,是人才有序流动的政策保障。苟军平、华欣、王殿华(2011)强调了人事管理体制和制度对人才集聚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科学合理的体制和机制能够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聚集人量人才并产生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相反,僵化而滞后的机制不仅严重制约人才的正常流动,吸引更多人才,甚至会导致人才净流出的负面效应。
经济实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体现。查奇芬(2002)认为,经济发展状况对人才环境具有决定性意义,是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之一。总之,经济发展水平是分析创新型科技人才吸引力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利益诱因能够增强人才集聚的稳定程度。
3、基于人才集聚与创新行为关系的视角
人才集聚有利于人员的合理化配置,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实现“1+1>2”的效应。实现人才集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而在吸引人才的同时要遵循整体性原则、目标一致的原则和权变性原则。因此,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吸引与集聚机制的设计过程中要依据权变的观点,体现多样性、时效性和适应性。
总之,人才集聚现象有利于促进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产生,为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和创新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的人才集聚的进程。人才集聚和科技人员创新行为是双向促进作用。
4、结论与展望
从近年来国内外对科技人才集聚现象的研究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些结论:
首先,不少学者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以及人才集聚产生的效应已经进行的非常成熟的研究,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去探讨创新型科技人才产生创新行为动力,以及人才集聚现象与科技人才的创新行为的双向促进作用。
其次,对产业聚集现象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通过实证研究能够揭示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是一个动态形成过程,存在着“初始裂变一吸引一共生一嵌入一自增强”形成机理,实现产业集群人才集聚自增强效应。
最后,人才集聚的研究认识人力资源领域的重要研究,许多学者已经提出关于人才集聚的成熟理论,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对人才集聚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提升人才集聚理论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利用率,从而充分发挥人才集聚的正向效应。
因此,未来对人才集聚与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关系上的研究要更加注重定量实证研究,使人才集聚理论更加的完善,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文魁,吴冬梅.科技人才环境研究报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19-24
[2]于秋颖.CSIC创新型科技人才吸引与集聚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苟军平,华欣,王殿华.区域科技型人才集聚效应和动因分析―兼论滨海新区人才高地建设对自主创新高地的影响[J].特区经济,2011(05):67-68
[4]查奇芬.人才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1(11):20-21
[5]王飞绒,张军,龚建立.科技人员特征及其激励[J].科技与科学,2003(05):121-124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与创新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71-02
大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1989年,2001年和2007年分别被确定为校级重点专业和示范性专业;2003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以来先后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学科、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1年又获批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计科专业从2000年开始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大连软件外包领军城市的IT技术优势,创建了颇具特色的3年在校内培养和1年在企业培训与实习的“3+1”校企联合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大连市软件外包企业永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成立“外向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并陆续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华畅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大连文思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大连)实训基地等十几家软件企业及培训中心签约联合成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
2009年,我校计算机专业加入大连IT教育联盟,与企业更为深入地开展合作,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和研发,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做技术讲座。并以2009级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通过科学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积极探索CDIO教育模式培养IT工程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1 重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推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早在制定1999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时,我们就将四年的主要课程压缩到三学年左右时间内完成,所剩约一年的时间部分学生到软件公司从事一年的软件工程实训,另外一部分学生留在学校内继续学习专业选修课,同时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
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在“3+1”校企联合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2006级本科培养方案中逐渐形成了“两主一辅”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以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为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条主线是认识实习、项目实践或IT企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一辅是通过创新课题和科技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以修订2009级本科培养方案为契机,重构了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即以项目为主线围绕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而展开,分为基础、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具有实验教学、实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毕业设计五个模块。
把国际上先进的工程型人才培养的CDIO理念,即“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融入到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建立“以项目设计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分类设置实践教学项目,构建实践项目架构,使整个课程体系以项目为主线,把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目标融入到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企业有效参与的专业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项目实践、创新设计等,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校内和校外结合,加强实践环境建设,拓宽工程实践渠道;建立考核监控机制,注重实践教学实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不仅增加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而且增加团队设计项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项目按规模和范围划分为三类:综合设计类项目,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及能力要求的项目;课程群类项目,为包含一组相关课程及能力要求的项目;单门课程类项目,在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该门课程能力与理解而开始的项目。
综合设计类项目:在一年级进行以介绍本专业核心内容及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认识实习和新生研讨课;在四年级安排校企联合进行IT项目实训。每个该类项目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计分。
课程群类项目:主要以项目为载体加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应用。本类项目结合个人工作和团队工作,同相关课程的关联紧密。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计分。
单门课程类项目:为单一课程开设的项目,如专业课中的课内实验和课内设计等。
2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教学过程的机制,确保实践模拟的准确性及实践的广度、深度和技术上的先进性。
对实践类课程采取基于项目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软件设计开发环节及相关规范要求,培养学生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软件编程和测试能力,训练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编写软件文档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IT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实验(单门课程类项目):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提高相关课程实验教学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比例。在基础课程实验中,主要为验证性实验,主要为验证、理解、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服务,但也需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这类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高于15%;专业方向课程中,要求学生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高于50%。
课程设计(单门课程类项目或课程群类项目):本课程体系安排7个课程设计,其中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和软件项目开发课程设计为独立教学环节(课程群类项目),校企合作联合指导,集中进行。其余5个课程设计安排在相应的课程中(单门课程类项目)。教学内容根据相关课程群而设置,体现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项目内容,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地作为主体参与到实践中,主动地去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其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工程能力。
认识实习(综合设计类项目):其内容增加东软、大连达内等IT企业的参观学习和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通过参观和专家公开课的形式,使学生对企业文化、IT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和本行业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等有所了解,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IT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综合设计类项目):IT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利用在校外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前适应企业环境,并通过合作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的研发训练和相关培训,提高学生的技术开发水平。
创新设计和科技竞赛(综合设计类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开发和工作室创新设计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多种、不同级别的竞赛。竞赛包括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IBM校园解决方案大赛和“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 加强实践环境建设,拓宽工程实践渠道
在校内,与企业共建校内IT项目实训室。在校外,在多年进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确立校企合作的有效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践教育基地,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生产、管理的实际,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
(1)在企业实际的项目培训与实践中,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2)通过在企业环境的项目培训与实践,使学生了解熟悉企业级的项目流程和工作规范,培养学生工程化的意识和职业技能,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3)通过企业文化培训和软件项目的培训与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软件公司工作的紧迫、积极、团结协作的气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成为企业需要的合格的人。
4 注重实践教学实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效果考评和监控,依据考核标准采用不同的形式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对16学时以上的课程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并计入考试成绩;对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并以实际工程问题为背景,分析和设计一个完整的系统(软件),最终以现场演示和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在毕业设计环节,通过采取教师资格审查、题目质量审查、开题报告审查、中期检查、论文互评、分组答辩等一系列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根据学校对于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要求,利用本专业自行设计开发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进行全程管理。在企业实训基地开展的实践教学,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考核和全程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2] 别敦荣.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0-22.
[3] 黄先开.地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1(5):61-63.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创新人才;高校;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11-0222-04
陈 岩( 1963― ),男,洛阳理工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育经济。(河南洛阳 471023)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环境、机制和资源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112400430015)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对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阵地,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因此,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教育创新,造就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和重要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
关于创新人才的概念,角度不同,表述也不尽相同。国内对于创新人才的概念,主要从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为出发点进行阐释,集中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研究,鲜于关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创造教育的目标出发,认为学生要想成为“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的开拓型和创新型的人,就要有“大无畏之斧”、“智慧之剑、金钢之信念与意志”,要“知情意合一”、“智仁勇兼修”、“真善美兼备”。他的思想不仅涵盖了创新素质所包括的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更体现了对人才培养的道德要求。钟秉林主张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经过30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思想,着重强调培养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讲创造性思维天赋,重要的是看后天培养的结果;不要把创造性仅仅局限于智育,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整体。[2]1999年,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指出创新人才是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和习惯于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国外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要更为宽泛,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认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3]美国高等教育致力于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4]
基于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理论的对比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在创新意识、创新品格、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取得创新成果,能够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人。
二、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的动因在于激发人的潜能
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物质决定意识,人是世界万物中最积极、主动的创造者。意识作为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外部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人类的创造之源。人类的历史就是意识的不断开拓,能力的不断强化,世界不断被创造的历史。英国智力研究人员托尼•巴赞在他的《大脑第一》一书中写到:“通过训练,有些人就会具有达•芬奇那样的聪明才智。”他认为人体内可以开发的9个潜能,首要的就是创造潜能,即创新潜能。[5]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6]因此,激发、培养、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是教育的责任,也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
(二)文化素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钱学森同志对总理讲:一个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生,处处闪耀着一个伟大人文主义者的光芒。他强调“思维的自由创造”,重视创造性的直觉和想象,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他善于从人文精神中获取终生学习、探求和创造的精神动力,比如说他经常通过拉小提琴、弹钢琴等来激发科学思维的活跃性。我国传统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元性特征,缺乏文化的交流与包容,缺乏对科学的研究和传承,使得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不到强大的理论支撑。因此,只有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激荡中,才能激发出人浓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三)大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
大学以真理的探索、文化的养成和人格的完善为宗旨,以改良世风、泽被人类为目标,以对人类文化精神的传承、批判与创新为其永恒的价值追求。诺贝尔奖基金会公布的材料,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人次最多的是美国。从1901年到2001年的一百年间,美国大学获得207.5个,占获奖总数的81%,仅哈佛大学就有30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哈佛大学校长在350周年校庆时说:“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7]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办学思想也都是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相比之下,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大多以培养高学历人才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很多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升格”为本科院校,分配制度中间也多有获博士学位的工资待遇高于获硕士学位的规定等等。当然,和美国等创新性国家相比,我们的教育投入、师资条件、科研环境、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巨大的差距,但是我们的大学理念,在文化传统、社会环境、教育制度、劳动人事制度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显得功利而且苍白。
(四)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
“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说的就是体制性问题,即创新人才贫乏的深层次原因在大学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8]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制度对质量和公平的保证作用,事业发展的制度化安排和建设是《纲要》的突出亮点。因此,要从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建立良好制度保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深化教育和科技体制的各项改革。
三、目前我国高校人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们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是采用前苏联的高等教育体系,学科设置基本是专而精,这在我们建设和发展的前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高校培养出了大量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学科的交叉渗透,更加重视培养人才的厚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全社会都在呼唤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从而引领社会的进步。但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在观念上、模式上、体制机制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重知识的传授,轻社会的应用;重理论教育,轻能力培养;重课堂说教,轻素质提升。这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高分低能,眼高手低,动手能力不强,社会责任缺失,创新意识不足,社会评价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与学的分离
俗话说,教学相长。我们常说的教学,教与学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而我们许多高校教师认为教是我老师的事情,学是学生的事情,我只管教,你学不学我不管。老师主宰着课堂教学,搞一言堂,一份教案讲许多年,老师和学生没有互动,没有交流。学生被动地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不是逃课,就是在下面做自己的事甚至呼呼大睡。老师只关注课堂的知识传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敷衍了事,只关注考试过关,造成教与学的分离。
(二)教与育的分离
我们的教育往往注重知识传授、理论灌输,忽视育人的作用,强调培养如何做事,不注意培养如何做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难以承担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培养出的具有创新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道德高尚,服务社会,勇于创造,勤于实践。
(三)教学与科研的分离
教学和科研在高校中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现实中教学和科研是两张皮,教学强调自身的重要,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但科研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重要指标,其地位可见一斑。教学和科研缺乏很好的结合,甚至在一些重点大学,还存在教师注重科研,热心拿项目,不投入教学工作,不愿上讲台,学校把科研和获奖作为考核教师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推动向科研的倾斜。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应该是教学的名师,又应该是科研的骨干。不会教学的教师不能称之为一名教师,而不会做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是一名好教师。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最重要的两项职能,相互促进,应相互提高,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社会。
(四)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首先,虽然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的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本科院校新进教师除个别专业外,基本上都是博士研究生,他们在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上有较强的实力,但是对实践知识和社会知识了解不够,特别是理工科的一些教师对工厂的管理和技术情况了解甚少,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非常不利于创新素质人才的培养;其次,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固定的教材、固定的教案、固定的教师、固定的授课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固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使得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再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很好地统筹安排,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由于受到实习经费、接受单位、安全责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能得到科学的安排,进一步加剧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四、建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纲要》就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特别强调了以下理念:“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探索营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模式,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探讨式教学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断去探寻新知,追求真理。从传统意义上讲,教学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探讨式教学的方法。所谓探讨式教学,首先,教学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学生,两个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其次,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启发式、讨论式的,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鼓励学生课堂提出问题,质疑并论证老师传授的知识。老师起着主导、引导的作用,学生起着联动、配合的作用。在讨论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再次,教学还存在教与学这个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学生那里学到了新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求证真知,诘辨真伪,又把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老师,使得我们的教学成为一个相互学习、探究知识、追求真理、完善自我的过程。
(二)研究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新知的过程。在继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的成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从而具备创新素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设的“本科研究规划”,使美国大学生和教授一道参加科研,成为MIT教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提倡学生既要重视书本知识,又要重视实践知识;既要重视课堂教学,又要重视社会实践,使学生从死记硬背记忆知识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成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注重研究的学习群体。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研究能力。学校要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大力支持学生开展课外学术创新活动,如通过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制作大赛等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营造创新的理念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和创造活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和创新素质人才。
(三)开放式实验
大学实验室是大学科技成果产生和转化的重要场所,是学生验证理论、发现问题的重要课堂。教育部推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正是为了提高大学培养质量,加强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举措。大学的实验室要全面向学生开放,一方面是正常的实验课,要求学生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老师要制定科学的实验计划、实验指导书,学生要通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课外时间开展实验活动。有些是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必要的实验,还有一些是学生结合专业和科技项目,独立地进行一些研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科研中运用掌握的知识培养创新、创造的能力,从而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的人才。
(四)体验式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栋梁之才的唯一途径。创新性人才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社会进步,关注人类福祉。大学应高度重视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大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建立大学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成果,在实际中磨炼自身的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五)慎独式修身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讲的是儒家提出的增进学业、修养人格的座右铭。我们培养的创新性人才,应具有国际视野、民族责任、高尚人格、博怀。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不做任何有违道德规范、做人原则的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坦荡,慎独是一种自律。这就要求我们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成果,以民族振兴、国家繁荣为己任,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重视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宽广的胸怀。大学要通过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教师的人格魅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大学充分汲取营养,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成为未来中国的领军人物和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秉林.中国大学改革与创新人才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林崇德.创造性人才特征与教育模式的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0,(6).
[3]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09.
[6]马陆亭.以制度保证质量和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体会[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创新、烹饪实践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S972.1
技工学校烹饪实践课与生产实习两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烹饪教学的核心,是教学和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与需求,技校烹饪教育必须贯彻“所教、所学、所用相对接”的原则,以“能力为本位”,即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一专多能,一技多用的技能水平,树立敬业爱岗、诚信服务的职业意识。纵观我国烹饪技能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重模仿轻发挥、重传统轻创新、强调循规蹈矩忽视开拓进取、强调经验忽视规律是久而未决的弊端。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大大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了烹饪技艺的发展。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推进,对技工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术过硬,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烹饪实践课与其它技能教学一样、具有演示性、操作性、工艺性、模拟性等共同点,但又有别于其它技能课,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指导教师在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个性化的教学,精确示范,勇于创新,融会贯通,充分发挥一体化教学的作用。正如俗话所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是要建设一支品质优秀、业务过硬、结构合理、开拓进取的师资队伍。技工学校除了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骨干教师,确定学科带头人,塑造名师之外,还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师资专业技术的水平。
二是要把提高师资的专业教学水平放在首位。烹饪专业虽然重在技能,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应是技工烹饪教学的目标。要培养出文武双全的烹调师,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广博的知识,这样才能讲出道理,讲清原理。现在的状况是师资综合素质不高,各学科相互融合,渗透不够,基础课教师不懂烹饪原理与技术,不能融合烹饪与自然科学的联系。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加以扭转,做到文化与技艺相互渗透融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为提高师资教学水平,学校应轮流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及校际学术交流活动,重在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引进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学人才,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三是要注意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烹饪是与文、理、农、商等有交叉边缘关系的综合性学科。烹饪专业的教师必须精通烹饪专业知识,对原料知识、加工原理、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等做到精通。对与之相联系的学科要触类旁通,既要掌握营养卫生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美学等各种知识,并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二、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创新烹饪实践课教学模式为主导
烹饪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必需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新理念,认真贯彻“所教、所学、所用”三所对接的技工教育新规律,加大实训力度,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实践课程的内容设计上必须做到:企业调研先行,专题研讨紧随,校企共同参与,工学一体结合。
一是密切校企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学校除建有自己的实习场地外,还要走校企合作的路子。企业需要是教学的向导,教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烹饪教学与企业联姻,是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重要途径,不但可以起到弥补学校实践与教学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现场实习等,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前在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个人心理等方面做好就业准备,尽早适应社会需求。
二是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制定切实可行措施。烹饪实践教学的过程,包括讲、演、练、巡回指导几个阶段。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训方案,通过讲、演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接受和掌握学习的任务及要求,了解操作过程和内在联系。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在实践教学中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要制定操作训练规程,对训练目的、方式、标准、时间、步骤、要求、考核作出明确规定,确保训练按程序进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应用能力。其次,实行激励机制,对勤学苦练、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彰和奖励。在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中,让学生开启潜能。
三、注重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张扬学生的职业能力个性
技工学校烹饪实践课首先要将基本功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其次,要推广和采用模块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技能特点和动手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第三,建立校际信息和教学菜品研制网站,及时掌握市场信息,调整教学品种,丰富教学内容。第四,改善西餐实习环境,增加新型设备和西餐实习品种,以适应市场的发展。第五,改变教学方法。运用传统的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等外,还要学会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迁移教学法、卡片展示教学法等等。在实习课堂上可采用直观演示指导法、案灶巡回指导法、实习菜肴讲评指导法、烹饪观摩指导法、开展烹饪活动指导法、刀工比赛指导法、参观农贸市场指导法、分组进行综合技能大比武指导法等。
为了确保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同时又张扬学生职业能力个性,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实训课前的必要引导。过去“一支粉笔一把刀,一块砧板一把勺”的师徒相授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代烹饪教育的要求,甚至有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强化烹饪实战训练,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每堂实训课的工作任务,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例如:本人在设计果蔬雕刻实训项目时,按工作任务,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个主题展台。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想象空间,实训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全国烹饪大赛食雕展台作品,以拉近时空距离,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事实证明,学生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实训过程中的示范指导。指导教师为确保教学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领,讲解示范,要求动作标准,手法娴熟,特别对技术关键点要讲解清楚,描述准确,反复提醒学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巡回指导,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讲”和“演”相结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张扬学生职业能力个性。烹饪实训课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训项目的全过程,既锻炼了独立创造性,又克服学生的依赖性。在烹饪实训课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存在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思维方式等个性特征,其对烹饪技能的悟性差异较大。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一方面及时纠正差错,解决技术上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对基础较好,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及时捕捉“闪光点”加以弘扬,在教师的技术指导下,使创意变成现实成果。例如当学生独立完成花虫鸟草单个雕刻作品后,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艺术创造力,共同协作,设计组合展台,高效完成实训任务。这样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创新教育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新课程的实施是一次全方位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涉及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中学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促进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浅谈高中政治课创新教育的几点认知与实践。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良好的心境和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如果学生感觉课堂气氛不安全,生怕说错话,担心发言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敢敞开胸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会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封闭自己的心灵,更谈不上创新。因此,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不怕学生观点错,就怕学生没有观点。”如有的学生认为: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列强的入侵。有的学生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消极性为主,造成中国的与世隔绝,从而落后挨打。对待这个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要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称赞,但他们也担心被同学看成出风头,怕答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
二、创设民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的隐性权威影响较大,学生往往倾向于揣摸教师的心思,回答问题总是小心翼翼,怕出错误,不敢畅所欲言,期待老师给出答案。在这种教师权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压抑状态下,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的。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我发现,许多学生特别是中等以下的学生,由于担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不懂或怕答错,上课总是提心吊胆,导致整节课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死气沉沉,没有生机。针对这一现象,我的设问注重由浅入深。叫谁回答,因题而异。一般题浅易答的叫低层生,题深难答的叫高才生。当被叫的学生对我所提的问题还回答不上来时,允许其向周围的学生求助,为其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这样,学生会认为老师是通情达理的,不必为“答”而顾虑重重,因而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对于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我细心、耐心地说服,不打棍子,并给予辩证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为了营造民主氛围,这样就无形地缩小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民主气氛,使那些经常捣乱的差生也端正了学习态度,在我的课堂上能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思考问题,有时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尖子生还强。通过我对课堂民主氛围的有意识培养,激发了学生创新欲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合社会实践,拓宽教学视野
当代中学生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思想、有见解,好发表自己的观点,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且特别关注社会问题,乐于探讨现实问题。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就要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行多渠道开放式教学。 把社会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带着课本,走出课堂,接触社会,提高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人们对于自身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听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显著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用一致、知行统一,它的思想教育功能决定了它的实践性很强。因此,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达到知行的统一,就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针对思想政治课联系实际密切、时代性强的特点,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参加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带到社会实践中消化巩固,同时把社会实践中所看到的问题、产生的疑问带回课堂进一步探讨,以提高其思想素质,增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历史责任感。
四、布置求异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角度答题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尤其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多角度体现为对一个热点、一种社会现象,允许有多种认识。创新思维中求异思维要求围绕中心,多角度、多方位提出多种设想,以求得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教师在布置练习中,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材的内容,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放开思维,大胆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老师在改这一类练习时,就别按某一种固定的答案,对学生答题中的一些合理的成分,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注意营造创新教学环境,运用创新型教学方法,走优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新路,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会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左宏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施创新教育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科技创新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教师科研;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0 引言
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競争环境下,创新、开发型的IT公司、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既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也要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单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与成果,在计算机专业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
为使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能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我们对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培养人才现状以及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1.1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现状
多年来,从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应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核以及反馈情况来看,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了初步的编程、网页制作、数据库建立等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但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还存在诸多不足,创新能力缺乏:(1)计算机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专业技能有待提高;(2)程序设计能力不强,实现算法的能力偏低;(3)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综合能力较低,与社会需求差距大;(4)综合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1.2学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应用型人才包括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应用人才。技能应用型人才是以操作技能和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型应用人才除具备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外,还必须具有技术创新、技术二次开发、综合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判断能力。因此,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操作技能,同时具备计算思维能力、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系统综合开发能力、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等四种能力。
2 教师科研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几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横向项目10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多项,各类教学成果20多项,300多篇,形成了一个实力较强的科研与教学团队,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并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2.1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
科研是高校教学活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根本保证。以科研促教学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提高教学深度和广度的前提条件。教师通过科研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教师科研成果的介绍和讲解,感悟到学海无涯,创新无限。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学科前沿,才能不断创新、进步。为此,我们发挥教授、博士的科研优势。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通过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讲解课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础上。引入研究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深度。通过成果的应用,拓展教学的广度。例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没有给出图像算法设计的内容,平时学生对图像处理接触也较少。教师结合讲解哈夫曼编码的数据压缩功能,介绍各种数据压缩算法和系统,并将“分形压缩算法”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到,除了欧氏几何学之外,还有一门分形几何学。分形几何学有很广泛的应用,在计算机学科中可以应用来解决图像压缩问题,且压缩率比较高。但是,目前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和创新的欲望。
2.2科研成果融入实验内容
我们充分利用教师科研,实行“教、学、研”相结合,鼓励教师把科研究成果和教改成果融入实验教学中。
教师结合相应的专业课程,从教师的纵向和横向科研课题中选择适合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的项目,按照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要求,将研究成果融入到课程实验中。把教师课题中模块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设计与分析、代码实现等分解成实验项目,总结出实验目的、系统功能、指标要求、实验设备、算法步骤或流程、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与分析、实验结果、代码清单等实验流程和要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等创新实验项目;并将教师与实验有关的教改成果,例如实验内容、实验方案、实验方法与手段等应用到相关课程的实验。创建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设计训练、综合训练的“四步训练,五种能力”实验教学模式:应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开放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对实验采用灵活多变、有针对性的训练,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增强科研意识,教学科研密切结合,将前沿科学和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拓展想象空间,提高学生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的效果。
2.3创建创新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根据我院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创建了“智能计算与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两个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宗旨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和教师研究团队进行创新与开发,同时吸收专业能力较强的硕士生、本科生协助研究与开发。达到创新与开发,并培养出一批创新型应用本科人才的目的。
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主要由年轻的教授、博士承担。负责制订创新工作方案,包括创新任务、创新目标、创新项目指导教师、前期培训、时间安排、创新成果验收、评价总结等,并组织实施。创新工作室的本科学生可以由专业教师推荐的优秀学生,也可以是有兴趣自愿报名参加。还可以是计算机协会、网络协会等学生社团推荐的。具体办法:接受大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报名-对报名学生进行考核-指派团队教师对学生进行研究前的培训-指导教师给学生分配研究或开发任务-学生研究或开发-提交研究或开发成果-成果验收与评价。
几年来,创新工作室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为驱动,主要研究与开发项目包括:基于GEP的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多核机群的Petri网并行算法研究、演化算法在物流企业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智能物流网站的设计与开发等。学生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中,负责了算法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运行与验证;系统网站的架构与模块设计、功能的详细设计与编程实现、系统与网站的运行与测试、撰写文档等工作。另外,通过创新工作室指导教师的培养和指导,学生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申报了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每年都有5~8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使学生成为了真正的项目主持人,达到了创新工作室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因此,创新工作室的创建,使得一批学生比较完整地参与了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亲自参与和主持了创新研究与开发设计,学会了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了解了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独立工作与合作能力、专业素质、敬业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也加深了学生的知识深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了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动力。
2.4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我院教师承担了多个横向开发项目,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开发了多个软件系统或网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培养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建立了一个“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供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学生进行综合项目开发训练。该基地的案例由科研项目主持人去除知识产权、简化处理和增加二次开发接口后,将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文档、代码等提交给实训基地。实训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每一个科研项目案例的开发全过程及各个阶段制作成动画演示系统,供教师在实训前给学生进行培训,学生也可以自己一边演示一边实训。案例系统或网站还提供二次开发的接口,供参加实训的专业学生进行二次开发、运行与测试。
“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通过案例的开发过程演示,采用开放式、解剖式的直观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软件系统开发过程的市场调查分析、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总体框架设计、模块设计、功能设计、代码设计等各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使用的开发工具、数据库等专业技术和专业工具,加深学生对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的理解及综合运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对软件系统开发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通过具体的实用案例系统或网站,学生学习各功能菜单的代码,掌握要实现某一功能模块的关键算法及代码实现。通过建立具体的数据库,让学生学会如何建立数据表、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构建实用的数据库。通过功能模块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调用,使用学生掌握系统中前台与后台数据的连接方法。同时,学生通过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在原系统或网站基础上,自己动手添加功能模块并编写代码实现。在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二次开发进行功能模块训练,通过项目驱动开展系统开发实训。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共同完成系统的开发,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与团队合作精神。
2.5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培养创新人才
学科競赛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以競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競赛,培养一批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的学生骨干。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师科研促进学生的学科競赛。培养创新人才。(1)以教师科研项目依托,通过创新工作室组织参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依靠项目组的集体智慧,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开展针对性的训练;(2)以“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作为训练基地,结合参赛科目、内容,选择相应的科研项目成果案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3)在导师的指导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项目和研究成果为基础,经过凝练和提升。推动学生个人或小组参赛。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计算机网络大赛、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等学科競赛,并取得了优良的成绩。逐步形成了以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的实践模式:以教师科研项目组建参赛小组-创新工作室分小组集中训练-校级选拔赛-选拔出参加全国或省级比赛选手-创新工作室重点训练-指导教师带队参加比赛-召开总结会-奖励获奖选手。通过依托教师科研,促进学科競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到以创新促进競赛,以競赛提升创新,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与成效
我校计算机专业依托计算机教师科研和教学团队的科研教研优势,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将教师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通过创新工作室、“科研项目案例”实训基地、学科競赛等形式、以任务驱动式、案例分析、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推动计算机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共获得了10多项区级或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的立项资助:在参加全国大学生软件大赛、计算机网络大赛、多媒体教学软件大赛。广西计算机应用大赛等比赛中,共获得10多个国家级奖项、20多个省级奖项。我校计算机专业依托教师科研,促进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