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1
一、前言
施工企业风险是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是市场经济运作下客观存在的市场规律带来的。在当前市场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的环境下,提高在市场中抵御、抗拒风险的能力,是企业避免失败、赢得成功的关键。研究和分析施工企业的一些常见主要风险,有针对性地防范和化解风险,,才能保证企业在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实现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
施工企业的风险大致分为:业主资信风险;合同风险;法律风险;质量与安全风险;工程分包风险;工程结算风险;资金风险;成本风险;税务风险等。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特点及种类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运营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引起公司财务丧失偿债能力,收益受损下降等风险,分为可控制风险和不可控制风险。控制与管理财务风险的前提是充分认识财务风险及其特点。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可控制性、不平衡性等特点,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效益,也可以带来毁灭性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资金风险、成本风险和税务风险,表现为筹资管理不善、资金运营不佳、非主观意愿的偷税漏税带给企业的罚款、加收滞纳金、声誉损害等风险等方面。另外,财务部门管理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忽略自身独立性,忽视资本运作带给企业的收益也是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
1、资金风险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施工企业而言尤为如此。如果资金链断裂,企业必定处于崩溃的边缘。因此资金风险是关乎施工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风险。主要表现为工程款和各类垫资、保证金无法及时回收的风险。施工企业项目较为分散,管理不集中,企业多是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筹资,承担着银行自身筹资压力的风险,企业财务必然承受巨大的风险压力,隐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财务风险。
2、成本风险
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不合理、项目管理控制不得力,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设备租赁市场价格的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成本;材料或设备质量不合格或供应不及时,工程变更,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挑战都会增加工程成本的风险。工程分包及结算、工程质量与安全、工期滞后,都会加大企业运营成本,给企业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
3、税务风险
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这些行为使得企业面临很大的税务风险。
除此以外,经济环境风险、人员管理缺陷、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企业运作都会产生财务风险,施工企业风险可想而知。
三、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必须要有针对性,针对薄弱之处进行整改完善,才能真正管理好财务风险。
(一)财务管理意识不高
多数企业忽略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未能有效进行管理,未能深入解决财务问题。此外,财务制度不健全,部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强,做事不严谨,导致财务工作全局把握不够,整体效益跟不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在每一个工作中体现出来,财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行动中来,确保财务管理的真实可靠性,否则只能是为企业财务运作留下隐患。
(二)财务信息滞后
财务信息对企业决策具有一定意义,及时到位的财务信息能够为高层提供依据,对把控全局提供更为准确的资讯。施工企业分支较为分散,会计没有统一规范的流程制约,各部门项目核算不及时或者不到位,甚至弄虚作假,严重影响了财务整体工作的进行。财务信息速度慢、时效差,都是影响企业资金归集与运转的因素。
(三)工程成本管理不善
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不善,工作粗放不严谨,成本核算带有随意性,缺乏真实可靠性。成本核算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盲目把企业各项目支出归为一体,导致成本针对性不强,核算不准确,出现乱摊现象,无形中加大了成本压力。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资金收支管理缺乏,记账不清晰,工程结算及撤场无专人处理,造成施工企业资金流失,加重企业负担。
(四)责权失衡
施工企业体制不完善,工程项目承包机制松懈,人事制度紊乱,造成责任、权利混杂,出现财务状况。负责人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责任感不足,弄虚作假,一味只追求产值、进度等指标的完成,不注重施工工程的质量,没有把企业长足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管理目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影响财务工作的整体进行。
(五)监督机制缺失
施工企业工作具有分散性、长期性等特点,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监督机制的控管,使得部分工作人员钻空子,损害公司集体利益。财务管理机制应该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受监督系统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企业整体的正常运转,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及步骤
风险管理是对施工项目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预防及控制的过程,是一种主动性的控制手段。风险控制管理是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工程合同管理、安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及国际经营管理等部分展开研究,对于不同的风险要建立不同的风险驾驭和监控的策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采用风险可避的管理办法,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财务风险管理应贯彻:谨慎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这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基础。
总体思路: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对六大会计要素展开逐一分析,重点分析资金、预算及成本,从中发现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
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企业工程项目管理
处理好投标相关事宜,在符合客观要求的基础上做好定价工作。
第一,投标前进行全面分析,了解资金、工程、工期等相关情况,做好预算分析,对于重大投标工程要符合自身财务支付情况,谨慎投标。
第二,完善成本测算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目标成本方案,注意项目的可操作性以及客观性,及时补充完善目标成本决案。
第三,成本总量与中标项目评估,总额控制经营成本,将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发放、中标项目数量以及利润联系起来,将其纳入财务流程。
工程整个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管理流程进行,加强系统基础管理、项目策划、施工进度、合同管理和内部分及劳务分包管理,加强成本测算、建造合同及索赔管理。项目工程分包行为要严格执行分包申请和审批制度,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选择分包商的原则,杜绝工程分包中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相关规定至少包括: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办法、成本管理、费用报销管理、资产管理、产权管理、税务管理、预算管理及财务报告编制管理等相关制度。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细化企业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职责、工作流程及目标,能够规范约束财务机构及人员的行为,保证企业正确地核算经营成果,对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
(三)实行资金集中化管理
集团公司采取资金集中化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杜绝资金浪费,及时了解资金动向,把握资金流向,提高资金合理使用效益,把资金集中到含金量高的项目中,实现施工企业整体资源配置合理化。加强风险预警,实现信息集成,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支持,使得资金有效利用,降低浪费,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实现企业资金高效用的管理模式。
(四)合同中的财务风险规避工作
加强分析合同财务风险,完全符合标准的合同才能够签订,否则会增加企业施工风险。资金支付条件尽量达到理想状态,条件不符合者不要急于签订合同。例如工程部拨预付款、质保金暂扣的占比例过大、计量充满不确定依据等都不应该急于签订合同,这些情况极易引发财务风险,给企业留下财务隐患,造成潜性亏损的局面。再次,对于施工合同相关的补充协议也必须引起重视,要放在等同主题合同的位置上来。一项合同中,业主常以自身利益出发对施工合同进行多次补充或是修改,补充协议具有优先适用的特点,优于施工合同前述条款,针对工程款的拨付、税金、主要材料款等的支付都有相关规定,必须要引起重视,以免企业利益受损。
(五)竣工结算、决算要及时
工程竣工后应该及时办理决算,拖延导致欠款风险扩大化,不利于施工企业回收资金。竣工结算是施工企业承包工程项目重要的环节之一,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财务运作,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控制因素。施工后期,多数工程资金出现紧张状态,工程结算这个时候尤其重要,业主往往托付工程款,拖延时间越长,企业回收资金的可能性就越低,风险也就越大。所以施工完成后必须及时办理结算,严格遵照合同行事。施工流程设计若是变更或是业主因故使得工期停损等。期间产生的费用要到现场及时签证,办理阶段合同价款工程结算等。最后,制定索赔工作计划。施工过程中有索赔发生时必须遵照合同相关条款做好索赔工作,若是发生合同以外的以外事件,要遵照客观情况收集资料,分析评估,提出索赔方案,弥补损失。索赔事项时保障工期进行、保障工作人员有序工作的后顾作业,做好索赔计划工作,减少施工企业投入的资源损失,加快工程进行,减小财务风险。
(六)加强税务筹划,减少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要加强对税务筹划的正确理解。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是保证涉税资料真实、科学、合法的重要砝码,也是企业正确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如果财务人员工作失误过多,企业便会遇到较大的税务风险。企业内审制度是否健全也是关系到税务风险水平的高低。以正确评价税务风险为基础,企业应加强对税务风险的适时监控,尤其在纳税义务发生前,对企业经营全过程进行系统性审阅和合理性策划,尽可能实现企业税务的零风险。在实施监控行为的具体过程中,要合理、合法地审阅纳税事项,合理规划纳税事项的实施策略,包括对基本税制、税收惯例、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各主要税种及纳税范围、税率和计算基础、与项目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相关信息做深入了解,对纳税模式不断分析和调整,测定其税收负担,制定相应可行的纳税计划。
(七)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及监控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与监控十分重要,是提高企业财务运作有序进行的催化剂,是处理企业突发财务危机的依据,是预防财务隐患的现实需要。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建立税收风险预警报告制度,设置财务风险监控点,及时收集预测企业财务信息,分析整理预测财务风险,提出解决风险问题的方案和建议,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在应对工程所在国税部门的审查、按章纳税的同时,又要尽量降低税负,适当合法保护企业利益,规避税收风险,在降低税收风险的同时,保证利润最大化。
(八)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进行后续培训
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及态度影响着财务工作的进展。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认识和分析风险的能力,采取积极的、相应的措施降低财务风险。例如,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创新,激励工作人员加强自身塑造,确保财务风险控制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五、施工企业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的现实意义
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及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利于企业业务整体向前发展,拓宽业务市场,增加资金能力,获得市场竞争力。企业风险越高,企业信用越低;企业风险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小,首先,必须加强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提高企业竞标实力,确保业务拓展成功。其次,加强风险控制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利润率,风险控管的重要内容包括工程收款和成本管理的控制。工程与成本风险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直接影响收支的平衡,收款风险决定着项目投资前的成本是否获得回收;成本风险决定着企业纯利润是否持平。第三,企业风险控制与管理还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活动,财务风险管理得好则企业获得效益,那么就有资金投入到市场竞争力技术上,例如科技创新,这对企业长足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理,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促进技术工艺向前发展,使企业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六、结束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施工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提高在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切实把管理措施落实到现实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以点带面,以促进财务风险管理的水平的提高从而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5(02):33-34
[2]王俪茵.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当代经济,2011,17(11):78-79
[3]陈林彬,时强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建筑施工,2011,15(06):46-47
[4]时冰.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10):45-46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2
关键词:企业财务 风险 预防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170-02
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出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成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盈利分配风险,具体来说,国有企业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金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据2005年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的消息,在2005年上半年。169家中央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长不足1%或下降的有69家,资本积累严重不足;过度负债的有52家,不少企业流动比率不足国际警戒标准。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达80%以上,还有的甚至超过100%。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可见,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2.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晕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问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另一方面,在国有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2005年上半年中央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1.42万亿元,占流动资金的36%。在全部中央企业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流动资金比重超过50%的有37家。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分析国有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1.企业的理财活动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企业财务活动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下,并受这些环境的制约,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形势及行业景气度,国家信贷以及外汇等政策的调整、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程度等等。国有企业大多财务管理基础薄弱,缺乏市场观念和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及应变能力,面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财务风险必然产生。
2.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国有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3.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独特的系统,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制度,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效运行。而国有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内部财务监控机制。
4.企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风险意识任何系统的运行。会计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高素质的理财人员,更是企业不可多得的财富。就目前的情况看,国有企业的理财人员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受专业教育的程度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待提高,他们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特别是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在更大程度上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笔者认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辨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
(2)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①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②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③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④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3)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2.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
(1)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
(2)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
(3)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
(4)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地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3.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使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3
Abstract: Financial risk is the variation degree between financial expected results and actual results under the specific objective circumstances and the specific period. We must strengthen the identific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inancial risk for enterprises, strive to avoid financial risk, and as much as possible to use financial risk, and then achieve better economic benefit.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Key words: finance;risk;control;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53-01
0引言
导致财务风险的社会经济风险因素无外乎来自内部的和外部的两方面。外部风险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的整体波动、国际国内商品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国家有关经济政策的变化等。财务风险,实质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偏离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正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要认真的分析企业内外的环境,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且不断的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对措施进行变化,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2加强现金流控制
企业的经营过程是从现金到物质,再由物质到现金的循环过程。现金流的状况更能体现企业的生存能力、经营能力,通过对现金流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财务风险的监测与现金流的控制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现金流的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现金流入流出时间上的不一致,现金流出经常在现金流入之前发生现金流出后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回,就意味着这笔资金可以继续参加企业的资金循环,带来更多的增值,那么在同样规模下企业的资金占用量就少。只有现金流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风险。
2.2 现金流入流出数量上的不匹配,现金流入可能无法支付现金流出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而不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反映企业实际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及差额,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盈利水平以及盈利风险程度。利润是通过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的,因此存在着现金回收等的财务风险。
2.3 现金流入流出没有规律,现金流入可能是不均匀的,许多季节性行业,现金流管理的过程都面临着挑战。现金流入集中在业务的高峰期,而运营成本在全年中的各个月都会产生。因此根据企业的性质,进行合理的现金流预测,可以较好的降低风险的不确定性,现金流越稳定企业风险越小。
3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首先要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体系,根据本企业及本行业自身特点先择相应的风险指标;二是根据企业及行业的相关数据,科学的分析确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临界值;三是制定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价体系,对有关数据和风险指标进行评估;四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预警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4完善企业财务体系
4.1 好预算规范流程、建立全面预算系统,对员工进行培训,让所有的员工了解企业战略目标,让所有人参与到全面预算中,同时要对预算进行事后的评价、分析、考核,从而让预算更加真实准确。
4.2 强应收账款管理缩短信用周期一要建立合理的信用制度,对客户资信进行收集,档案管理、资信评估、对客户进行授信以及客户的持续管理。这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对客户进行了资信管理,才能及时了解客户的情况,从而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二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应该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和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到几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三要完善收账制度。企业应根据收账成本、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回收期所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三者之间进行权衡,制定收账政策。同时企业应当要建立一张“账龄分析表”。根据此表,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四是对账及监管制度。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对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销售和回款中都有可能出现脱节的情况,从销售到发货到收款整个过程中要经历公司的很多部门很多人员,很难保证哪个环节不出差错。有可能存在着客户已付款而公司未到,或者公司已经记入应收帐款而客户还未收到货等各种情况的存在。
5优化存货循环缩短现金周期
存货是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包括采购、验收、仓储、领用、加工、装运出库等方面。通常存货是企业资产中较大的一块。因此是需要格外的加强管理,同时要加强存货的变现能力,存货变现的能力越强,企业的变现能力就越强。因此,存货的关键控制点应该是采购入库控制、存货保管控制、存货出库控制。
5.1 现金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现金控制的关键点及措施有:①单位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②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③人员控制包括符合标准才能从事会计记录工作、定期轮岗等。④现金控制包括限制接触控制、现金限额控制、现金收入控制、现金支出控制、现金清查控制。
5.2 加强费用控制对于费用要严格按照流程、按照授权以及规定来进行审批,成本费用的发生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水平和利润水平的高低,而且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控制好成本费用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5.3 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从而达到所需要的管理水平。
6结束语
虽然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风险并不可怕,因为风险往往伴随着收益,通常收益越大风险越大,因此风险也是双刃剑,只要我们从根本上认识风险,并对其进行防范与控制,就能够使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春.企业如何分析、控制、处理与转移风险[J].经济师,2000,(12).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4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预警;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7-0043-03
企业的风险是可能对其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战略决策风险、经营运行风险(如政策法律风险、经营环境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政管理风险(如体制改革风险、内部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安全保障风险(如食品卫生风险、公司环境风险)、人员管理风险(如人力资源风险、人身心理风险)等。企业针对风险的特性与大小,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就是风险管理。
此次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机构无视市场风险的存在,给大量无固定收入的次优级信用人群发放无抵押品购房贷款,并将此类贷款包装成其他金融衍生品重复出售;政府也因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而忽视了潜在风险,监管不严,造成金融投机行为大肆泛滥。美国的金融泡沫最终破裂,形成以银行倒闭为标志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最终演变、升级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
严重的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大到国家,小至企业等经济体都必须在风险控制以及承担风险能力等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点,才能保障其生存与发展。中国企业风险意识普遍较为薄弱,风险应对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急需建立和加强系统风险管理体系,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对现实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控制和规避,实现提前财务预警并对风险进行适当处理。
一、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风险管理是一个由现代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相关人员共同组织实施的过程,旨在识别和防范、处理可能影响企业的各种危机,应用于制定企业战略及其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子系统、规范标准子系统、风险评估子系统、实施执行子系统等。
1. 组织保障子系统是指,成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评估组、风险项目执行组等。风险管理委员会通常直接隶属于企业的董事会,同时设置常务机构和人员。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最大的风险来自企业的最高层,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应分别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独立进行风险评估、提示和管理。此外,无论风险出现或发生与否,风险组织保障子系统都必须定期提示企业风险状况。对于已超过预警临界点的或一些特别重要的事项,应及时向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发出风险预警。
2. 规范标准子系统是指,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管理需求和经营目标所建立的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如风险因素标准、风险警戒标准、风险结果标准、风险评价标准和风险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等。规范标准子系统可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作相应调整、持续改进。
3. 风险评估子系统是指,建立广泛的数据收集网络、客观的风险评价平台、可靠的结果反馈机制等。风险评估是指发挥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价职能和作用,运用各种评价技术手段,包括采用风险概率、期望值、均方差、风险度及财务杠杆等定量方法与幕景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定性的方法,对所有不确定和潜在风险的成因、发生概率、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损失大小、预期时间等要素进行系统地分析、判断与评价,得出风险评估结果,并决定是否风险预警。
4. 实施执行子系统是指,恰当的应对策略实施和高效的执行机构。风险管理实施执行子系统包括但不完全限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有四类,其中三类与内部控制一致,即报告类目标、经营类目标和遵循类目标。但报告类目标有所扩展,它不仅包括财务报告的准确性,还要求所有对内对外的非财务类报告准确可靠。另外,风险管理增加了战略目标,即与企业的远景或使命相关的高层次目标。这意味着风险管理不仅仅是确保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而且介入了企业战略(包括经营目标)制定过程。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投资不当造成投产企业经营的效益不好,投资资本下跌;或因股东投资强度不够,便盲目举债扩大生产经营,结果资产负债率提高,资金周转不灵,还影响到正常的还本付息,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企业在项目投资前,一定要由风险管理实施执行子系统组织各职能部门和项目评审组一起进行严格的、科学的审查和论证,不能盲目运作。对外资项目更不能作风险承诺,也不能作差额担保和许诺固定回报率。可见在战略风险实施控制方面,风险管理实施执行子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系统,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执行子系统。风险管理是在新的技术与市场条件下对内部控制的自然扩展,或者说技术及市场条件的新进展推动内部控制走向了风险管理。一个运转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证企业经营方针和计划的贯彻执行,维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财经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同时能够防止、披露和纠正错误与舞弊现象的发生。
二、设置报警准则,实现财务预警
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少的支出达到最大限度地分散、转移、消除风险,以保障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稳定发展。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第一,损失发生前,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第二,损失发生中,控制风险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尽可能减少损失;第三,损失发生后,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做好事前控制,即损失发生前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
在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前,财务状况通常会逐渐恶化。为了使风险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可以通过提前进行财务预警的方式使决策者对未来风险有所察觉,即在风险事件真正发生之前就对风险的成因进行控制,阻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或使发生以后的损失降到最低。财务预警本身也是企业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
三、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
1. 建立长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部门作为风险实施执行子系统的一部分,通过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分析方法,量化企业财务状况,承担财务危机预警的主要任务。财务预警系统主要包含两个重要的内容:预警指标和临界点。预警指标是预先发现不测事态征兆的指标,临界点则是一触即发的时点。
2.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单个财务比率的变化或多个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数值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因为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取决于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所以一个全面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应综合包括反映上述几项能力的财务指标。其中,盈利能力是决定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构建指标体系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每一个合理的指标都应选到,不能只集中在一类指标上;二是应注意选取能够提前或及时反映、预测活动变化的财务比率,以提高预警指标的灵敏性和可靠性;三是注意选取适合于本企业的对财务危机预测比较有用的财务比率。
3.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要重视现金流量指标。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用于弥补各种支出和支付到期债务。如果既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运营,又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资金,则企业终将破产。现金流指标以收付实现制为原则,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准确的现金流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决策和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
4. 确定各项财务指标的标准值和标准评分值,即预警临界点。标准值一般参照行业平均数或本企业历史水平确定,并适当进行理论修正。标准评分值应根据各指标的标准值和重要程度来综合计算确定。
5. 计算比较企业实际和标准财务指标值,建立报警准则。当实际综合分值低于标准评分值时,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比较差,需要及时发出警报。当然还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细分。如,当实际综合分值低于标准值80%以内时,发出初级警报;当实际综合分值低于标准值80%以下时,立即发出高级警报。
四、有效应对风险的方式
在建立了财务预警体系后,企业还要根据风险信号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并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主要有回避、预估、转移和自留风险等几类方式。
1. 回避风险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企业主动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是一种相对保守的策略。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而且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
2. 预估风险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如企业在损失发生之前以预提等形式建立了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资产减值准备金、商品削价准备金等,在损失发生后,损失额可直接从已经建立的风险准备金中列支,或分批计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3. 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通过某种安排,把自己面临的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另一方,通过转移风险而得到保障。企业购买充分合理的商业保险就是企业转移风险应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4. 自留风险指自己理性或非理性地主动承担风险。自留风险一般适用于发生概率小且损失程度低的风险。由于风险是绝对存在的,管理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而且风险也可能给企业创造新的机遇,所以需要对剩余风险进行判断。当某种风险不能避免或因敢冒风险可获厚利时,企业可以选择风险保留,否则应进一步判断剩余风险的程度以确定企业是否愿意承担风险并有相应的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5,(2).
[2]马颖.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一体化概念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6,(3).
[3]王鹏,张俊瑞.董事会独立性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
[4]张宁.中场盘点世纪危机[J].新财富,2008,(11).
On Establishment of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Early Warning System
Xu Ying1, Su Meng2
(1. Yunan Tobacco Xingyun Invest Stocks Ltd Company, Kunming 650031, China;
2. Jinqiao Schoo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201, China)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5
【关键词】石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石油企业自身特殊性,使得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其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的威胁,如何有效地防范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成为当下石油企业实现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瓶颈。从企业财务管理层面而言,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一、石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
1.石油企业的筹资风险
(1)石油企业容易出现现金流的短缺的现象
现金流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基本条件和源泉。当前现金流已经成为制约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下,石油企业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现金流短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石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制约了石油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2)石油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狭窄不畅
石油企业的融资主要通过银行,渠道相对单一。此外,石油企业的融资结构也不够合理。因此,与其他企业相比,石油企业的财务抗风险能力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造成融资不畅。
二、石油企业的投资风险
石油企业的财务投资风险主要是由于决策者对当前形势的误判,或者缺乏足够的市场调研,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给企业的投资造成巨大的损失。简而言之,企业财务投资的风险,主要集中表现为决策的不当。
三、石油企业的经营风险
1.石油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石油企业经营成本,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率。一旦经营成本的增加,就会挤压石油企业利润,进而增加石油企业的财务风险。
2.石油企业资金回收困难
石油企业普遍存在赊账的问题,这将导致企业资金回收困难,资金流通不畅,甚至出现财务危机。
四、石油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1.有效强化石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财务风险观念。
石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员工,尤其是处于决策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使得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为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专业的财会知识,还要具有对财务风险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分析判断力,能够及时、准确分析、估计和发现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能够对具体的环境下出现的风险作出有效的判断,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石油企业建立财务预测机制和风险预警系统,加强财务风险的识别、监控和预警。
为了防范石油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方面石油企业要建立专业的财务预测机制,预知企业的财务需求,提前做好有计划的安排,从而减少一些不利因素给石油企业财务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石油企业需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石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进行监控,一旦会出现对企业财务构成的威胁的风险变动,实行自动预警,将信号传递给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从而采取及时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来减少企业的进一步损失。
3.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管控财务风险。
石油企业要想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石油企业的财务部门必须发挥统领作用,切实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落实到实处。其次,要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控配套制度体系。石油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全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组织,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同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来提高石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此外,石油企业要发挥内审组织的作用,切实做好风险估计和评估工作。
4.建立专业的财务管理队伍,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
财务风险的防范,离不开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支撑,因此,必须建立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团队,才能真正对石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石油企业要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行业规范,使他们能够灵活规避石油企业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从而避免企业财务遭受损失。
五、结语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石油企业财务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石油企业应当认真对待并对财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朱永明,浅析如何做好石油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J],企业导报,2012年21期.
[2]胥佳慧,中小石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探析[J],中国商贸,2013年13期.
[3]孙义新,石油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策略之探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4年6期.
企业风险和财务风险范文6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务预算管理 ,风险管理 ,涵义, 手段,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must try to strengthen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to control risk and processing,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and risk management connotation, and then carefully analyzed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in risk aversion effect,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to control risk means, and finally to improve the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budget management of concise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the implication, means, the financial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电力企业依托ERP和财务管控等信息系统实施“三集五大”新型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手段和管理内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电力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为此,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作为电力企业必须努力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研究,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识别存在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并进行风险控制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促进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一、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涵义
1、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涵义
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指电力企业为了保证完成年度经营目标,通过编制财务预算,进行内部控制,考核企业业绩而完成的一系列系统的财务管理活动。从电力企业开始进行财务预算编制那一刻起,直至财务预算管理执行的结束,财务预算管理都在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财务预算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电力企业年度经营目标是不是能够顺利完成。
2、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涵义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电力企业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在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风险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回避风险(电力企业主动回避风险,避免发生损失)、预防风险(电力企业采取多种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损失)、自留风险(电力企业在进行市场分析的前提下主动承担风险)、转移风险(电力企业将自己面对的风险全部转移或者部分转移给他方)等四种处理方式。
二、电力企业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电力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明确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将战略发展目标作为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核心,然后围绕战略发展目标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并对电力企业在一定阶段内的资金筹集、资金使用和资金分配等所有财务活动认真进行规划,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从而建立电力企业的现代管理机制。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电力企业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另一方面要努力指导电力企业的筹资策略,并对电力企业的财务结构进行合理的配制。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恰当处理好电力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财务结构中的成本和财务运行过程中风险之间的的关系。通过财务预算管理能够有效进行现金流量预算,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恰当制定应对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恰当控制电力企业的成本费用,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实现电力企业的程序化管理,恰当进行指标分配,确保经济效益目标的有效落实;有效的预算管理能够和电力企业的其他管理有效结合,确保电力企业各项经济目标的良性运行。因此,通过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科学进行经营决策,有效规避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力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电力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手段
1、电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在电力企业进军市场,占领市场的过程中,无论是新建还是设备的更新改造必须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现阶段,严重的供需矛盾使电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对着更多的难题,在这种状况下,电力企业首先必须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合理优化内部环境,确保融资理财的内部畅通,在认真分析市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融资途径。例如,电力企业可以采取剥离优良资产的方式进行上市融资,登陆A股市场,通过A股市场获取大量的资金支持;电力企业还可以采取剥离不良资产的基础上进行债转股,将银行的债权转化成阶段性股权。其次,电力企业要认真调整策略和措施,顺应外部环境要求,并且争取适合电力企业融资的国家政策优惠。
2、电力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改革正在逐步展开,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也正在稳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面对着随时会出现的市场风险。在市场经营过程中,电力企业必须认真进行财务管理预算,合理制定相关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市场经营水平。
大力加强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为了规避风险,电力企业必须采取各种市场经济手段,合理进行电力营销。例如:电力企业可以进军电力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市场进行融资,并通过期货市场竞价为电力企业提供全新套期保值工具,从而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3、电力企业在电费回收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客户拖欠电费一直存在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电力企业一方面要加大市场的宣传力度,让客户明白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改变他们的观念,让客户真正认识到电力的商品属性。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要在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针对这一难题恰当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并探索解决电费回收的新途径、新方法。
例如,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恰当创设条件,恰当利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将客户所欠的电费转移给商业银行,从而获取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满足电力企业的资金周转要求,保证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这样一来,电力企业就成功地将风险转移给了商业银行,有效规避了电费回收过程中的风险。
四、努力完善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在市场化进程中,电力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力企业正常发展,必须认真进行市场分析,完善适合市场规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完善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必须加强预算管理的组织建设,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加强对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领导。其次,要大力加强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的动态管理,在风云变化的市场中不断进行可靠的预算编制和精确的预算值评估,从而不断降低由于预算指标问题造成的风险,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及时对近期预算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使企业财务预算更接近现实发展的要求。再次,要大力加强资金成本管理,单独进行筹资预算编制,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在成本管理办法上,电力企业可以采取变动成本法准确确定电力价格,准确控制未来成本。
五、大力加强全面预算控制
大力加强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必须注重预算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做好全面预算,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经营和投资预算工作,从而确保财务的全面预算管理顺利进行;其次要做到企业各组成部分全部参与其中,努力做到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全面参与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合理进行收支预算管理。第三要努力进行全程控制,认真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努力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监督与评价的全程监督管理,努力打造符合企业发展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六、小结
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企业面对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企业所面对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只有大力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风险管理研究,努力完善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断促进电力企业向着现代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琼 丁泽霞.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与预算管理体系分析.中国电子商务.2011.05
2、董世义.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及风险规避方法概述.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03
3、商晓谦.对企业资金风险管理的思考.北方经贸.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