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

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范文1

[关键词]冼夫人;文化;建筑艺术;传承

一、冼夫人文化的现状和传承

(一)冼夫人文化现状

冼夫人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是我辈及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全世界女性的榜样,一生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功绩卓著,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与她“爱人民,爱和平”的人生观具有永恒的价值,于当代尤显重要。冼夫人也深受人民民众的信任、尊敬、拥护和爱戴,在粤西地区,为了世代纪念和祭祀冼太夫人,人们在人群活动的中心地方都为她立庙。各个地区的城市与农村,乃至其他国家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均修建有祭奠洗夫人的庙宇。人们对洗夫人敬仰崇拜,已构成了一种广泛的生活风俗。

(二)对于岭南文化而言,洗夫人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内容,整体而言,洗夫人文化资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质层面的,其二是精神层面的,可是其大多借助某种事物加以表现,具体而言:

1.文物古迹

洗夫人由于其突出的成就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在她生活的地区流传着诸多诗词歌赋、古董字画、传说故事与祭祀其的庙宇等文化古迹。建筑特点是建筑文化的灵魂,同时是建筑文化中最突出的要素,以需要以建筑为依托,无法独自存在。冼夫人庙作为冼夫人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目前,全世界有2500座冼夫人庙,茂名占1/8,有380多间,遍布城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电白电城山兜娘娘庙(即冼夫人庙)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州冼太庙、高州旧城冼太庙和电白霞洞诚敬夫人庙。从到这些庙宇中实地调研看到有很多冼夫人的信息,让人感受到冼夫人就在身边。

2.民俗、信俗方面

冼夫人信俗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冼夫人信俗是以信奉和弘扬冼夫人的爱国、爱民、立德为核心,以冼太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由祭祀仪式、日常生活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对冼夫人的信仰、崇拜和纪念,已经深深地融入了粤西各地数千万信众以及他们后裔的生活当中,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进步和家庭和谐的一个重要文化纽带。冼夫人庙堂文化、祭祀文化在冼夫人文化区域是冼夫人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3.文学艺术

“洗夫人”已从最初的杰出人物、名字演变为当今的一个载体,一个呈现岭南文化的特殊载体。很长时间以来,“洗夫人”是人们尊敬与敬仰的神祗,在乡村盛传着诸多关于洗夫人的书面、墓碑、诗歌、传说等;从宋朝苏轼开始,文人墨客称赞洗夫人的诗歌、墓碑、对联也数不胜数;当今时代有关洗夫人的电影、喜剧、小说也频频出现。如此,历经历史的凝练,逐步构成了以洗夫人为核心的价值理念:仁爱、顺民、母性、爱国。此也是汉文化和“百越”文化有效融合后的最好选择,同时是中华民族同心协力的必然道路。

二、冼夫人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现状和体现

(一)冼夫人文化相关的建筑艺术

1.化州冼夫人庙

化州市同庆镇宏道村委会宏道村冼太庙,占地面积100多亩,庙长40.5米,宽37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红墙绿瓦,砖、石、木及水泥混合结构,建筑风格古香古色,庙中厅为香案礼拜台,后座通体设“谯国宫”神殿,彩雕龙柱,锦帐帷幕,金碧辉煌,冼太夫人塑像端坐于“谯国宫”正中,左右为护卫将军,后座左厢为冯宝公祠,右厢为土地祠。庙大门前嵌“冼太庙”牌匾。左右刻正楷对联:“郡溯始平神庙无殊祖庙基开宏道公门不异寝门”。大门前有个冼夫人石雕像,高大耸立的在冼夫人庙前。瓦片用青砖青瓦覆盖,建筑充满了想象力,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的庙宇。冼夫人雕像以石雕为主,用大理石做的,并立了牌坊和雕刻彩绘壁画等,体现冼夫人的身平功绩。同时庙宇的头顶雕刻的不是龙,而是凤凰,因为冼夫人是巾帼英雄第一人,风格以女性为主。庙宇以红、黄色为主,红色代表富贵和吉祥;黄色代表庄严。墙体都是红色的,如此显眼的颜色,为的是纪念冼夫人维护祖国统一和岭南地区的和平安定的伟大奉献。

2.高州市城区冼太庙(冼夫人文化园)

洗夫人文化园整体格局为三路四进,进深60米左右,总面阔50米上下,整体规模在1000平方米上下,与祭祀场院一同计算,可达一万平方米。建筑结构采用的是砖木结构,墙体为红色,屋瓦为绿色,装饰十分隆重,采用雕刻、彩绘等多种表现方式,体现出浓浓的当地风情。洗夫人文化园的主体建筑包括三进,分别是前、中、正三殿。正殿采用的是穿斗型梁架架构,色彩丰富,装饰豪华。庙的顶脊的装饰选择的是双龙戏珠。洗夫人座像位于该殿明间,该像在启动特定机关以后,可自行站起,自行落座,自行出手,自行回手,设计独运匠心,是别的洗庙不可比拟的。庙宇中的《恭谒冼夫人庙书》碑及《冼夫人记》碑都完好如初。庙宇中还设有玉香炉,是清代同治年间的,清朝晚期,秘鲁、西班牙、美国等国家的公使陈兰彬等为此庙提笔的楹联等,另外还有很多明代和清代十分宝贵的石碑记等。其和诸多现代书画者的作品,一同构成了文化底蕴深厚的洗庙景点。绘画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茂名市滨海新区冼太夫人故里景区

洗太夫人故里景区所在位置是茂名市滨海新区电城镇山兜村。该景区中不但有娘娘庙,还是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冼太夫人故居遗址,像这种洗夫人庙宇、洗夫人故居、洗夫人墓碑同存的情况在国内再无其二。整体格调端庄,颜色大多采用素色,比如黑色、白色,建材以青砖、黑瓦、白石为主,沉重的格调和天井庭院活泼的氛围构成鲜明对照。注重顶脊的装饰、入门处配有石狮是庙宇建筑惯用方法。娘娘庙外观简单素雅,头门以花岗岩修建,两扇门为黑色,上面雕刻有神像,门外配有两个抱鼓石,另设有石檐柱。该庙宇的一个突出特色便是外墙的墙体,是隋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砖石构成,人们将其称作“一墙含五代”。墙体由地面到一米高的地方采用形状不规则的石块,然后上面是青砖。采用格扇、屏风、漏窗等带有地区性特点的建筑元素,不但在建筑外形上有独特性,另外和通风体系、建筑空间有效融合,同时起到围护与通风的效能,增强了庙宇的区域性体现与文化体现。

4.湛江市特呈岛冼太庙

特呈岛具有别具特色的冼夫人文化,岛内古今传颂冼夫人,建庙立碑,铭记其恩,世代沿袭。其它海岛渔村多崇尚妈祖,建天后宫,而在海岛建冼夫人庙见之不多,特呈岛7条自然村有纪念冼夫人的“会宫庙”和“冼太庙”共7座,实属全国罕有。岛上每年的元宵和农历11月年例,隆重举行的冼夫人祭祀活动,其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场面之活跃,更是堪称民俗文化一绝。在海岛上的建筑多用坚固的石材、砖瓦等具有防风防水等功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气候适应性特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冼夫人文化建筑艺术的保护与今后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保存古代建筑的历史意义。对于古代建筑中有雕饰的石雕、木雕、砖雕、瓦兽件等建筑元素,应当谨慎运用,尽可能做到不更换或者最低程度的更换。对彩画、壁画、塑像等艺术品,更不可随意修缮。要将文化融入到建筑艺术之中,用贴近史实和当今时代的要求进行艺术的塑造。

“唯一用好心”的精神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传播,在高州市,“好心高凉”已升华为城市理念,诸多涉及民生的项目和洗夫人密切关联;在茂名滨海新区,洗太故里文化游览区已初步建成,以洗夫人出海南渡的历史为基础的深水大港也在全面建设中;化州市耗费诸多时间与金钱重点建设洗夫人文化发展中心,民间资本大量流入。

为了加强对于冼夫人文化的在建筑艺术上的传播,我们在高州市调研的时候还在当地的小学进行了支教墙绘活动,支教墙绘的主题就是冼夫人的文化精神和爱国精神。通过绘制冼夫人在马上的画像,和书写“唯用一好心”在墙上,可以给更多人知道和了解。传承冼夫人精神和爱国主义。

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范文2

【关键词】宁波;镇海;庄市镇;古民居

中国的古建筑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建筑演变积累了浓厚的人文和历史内涵,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痕迹。特别是长期以来不被学术界推崇的民居建筑,更是凝结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然而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社会,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过程中,逐渐破败的古民居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经济、社会的全球化更是使得地域特色被迅速抹杀。在古民居迅速消亡的过程中,保护与传承已经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我们更应该付诸于行动,这样的调研工作迫在眉睫,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1 古民居调研的意义

古民居的各项建筑特征、审美特征、功能设计等都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中国的建筑设计创新在不断吸收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建筑在逐渐丧失自我。为此,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方面,日本和台湾的建筑师所做的努力显得更加积极。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文化不能断代。我们希望我们的工作要在建筑的地域化、特色化研究中做一些基础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建筑的历史、地域做法进行收集整理,通过类比法进行系列研究,并寻找其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为现代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古建筑的改造利用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并通过图集等方式,加以推广和传承。

2 调研的开展及采用的方式

我们通过对宁波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进行调研,重点选择了有一定特色的区域,并且通过分项分别对古民居建筑构件的不同做法、形式和图案等历史元素进行实拍、测绘和分类整理,积累素材,使得地域特色和历史特征得以用技术资料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延续,同时为研究建筑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延续积累宝贵的基础资料。

对宁波镇海庄市镇古民居建筑历史信息的调研,我们可以得出宁波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古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人文和美学等方面的价值,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古民居建筑历史做出贡献。在开展本次古民居建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将调研的数量控制在60栋以上,并且通过5个月的户外作业和3个月的内业完成调研工作。目标是通过一定区域范围内普查式的调研和测绘,研究宁波的地域建筑、传统民居的特征和习惯做法,从中找出其规律性和特征,为古建筑研究积累资料,并为将来的建筑修复、历史街区改造、古建筑利用等提供技术依据。

3 宁波的历史地位

地处东海之滨姚江、奉化江、甬江的交汇处的宁波,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海港旅游城市,是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它简称“甬”,位于浙江东部。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 宁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7000年前就有河姆渡新石器文化。行政建制始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春秋时为越国属地。历史上曾有过句章、鄞、明州、庆元等名称。

在宁波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当地的古代建筑特色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在宁波的古建筑中,古民居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宁波古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建筑文化是多元文化。这不仅表现在当地各种建筑构件的变化上,更重要的是它能吸收外来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建筑文化当中。至今,散落在大街小巷中的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建筑就是佐证。在这些古民居建筑中,最有特色的应属宁波镇海庄市镇的建筑。它是古民居建筑的主要部分,遗存至今。

4 调研的内容

我们对宁波古民居的细部做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资料的收集,这在宁波的古建筑保护和历史街区保护研究领域是首次,研究的方法和项目的技术路线都具有较好的创新性。这次调研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门、窗、柱础、檐口等等这些具有典型宁波特色的建筑细部上面。这些建筑细部,无论是在配置方式,还是在装饰手法上都无一不体现着宁波当地古民居建筑细部做法的细致、纯净、独特、和谐美。

4.1 细部:门窗的艺术特色

中国古民居门窗构造形式及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宁波的古民居门窗艺术更是独具地域、民俗特色。它是当地人民长期生活沉淀积累、融合南北文化的产物。宁波古民居门窗的艺术启示我们,现代设计在追求时代性和创新的同时,也应融合传统元素,使现代建筑装饰和设计具有更丰富的美学价值。

门窗是与人接触最多的部位,在宁波的古民居建筑中的门窗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看似简朴含蓄的门窗,在不同的空间,其造型、构成都有不同特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微妙的关联,这是宁波古民居最明显的特征。木雕技艺的高超更是将宁波古民居建筑门窗装饰得美妙绝伦。我们可以随处看到木格窗上娟秀的描绘着宁波当地民俗特色的精美图案。宁波民居的门窗大多是精美的全木结构,多用上好的木材做窗户,很少有地方上漆,木头保持了它的原色。木雕技艺在门窗上的运用显得既庄重又活泼。在艺术手法采用花雕,如浮雕、镂空雕和线刻几种方式相结合,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宁波古民居的门窗在美观和实用之间的协调关系,体现了先辈们的艺术成就,为后世保留了宝贵的民居艺术。使现代人对传统门窗元素加以借鉴,并“以人为本”地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2 细部:柱础的艺术特色

柱础之名称起源甚早,《淮南子》中即有“山云蒸,柱础润”的记录。据李诫《营造法式》第三卷所载:“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三曰舄,四曰踬,五曰,六曰磉,今谓之石碇。”

柱础形式的发展还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层式柱础,有鼓式、覆盆式、铺地莲花式等;另一类是多层式柱础,由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单层柱础重叠而成。在民居建筑中,各类型柱础的分布亦有特定的规律:一是主次分明――雕饰华美的组合式柱础均分布于主体建筑明间或者居家厅堂的中间位置,而附属陪衬建筑的东西廊房、垂花门等柱础则均为覆盆式和石鼓式短础。同时,明间檐柱要冲之地,其柱础上部四面都是高浮雕的龙、狮、麒麟等吉祥动物,础面则浮雕龙、凤、牡丹、尽显尊贵之意。而四座最为威猛雄奇的狮子、麒麟造型的柱础则置于主要活动场所内。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徐氏民居的柱础、始建于清同治年间的姜遇鸿旧宅堂屋柱础、朱家致福堂明间石雕柱础等就呈现这样的格局。二是对称――柱础布局严格地遵循古建筑组合对称同型原则,处于对称部位的柱础均为同类型柱础,但雕饰图案则于同类题材中求变化。

在宁波的古民居建筑中,精美的柱础雕刻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柱础功能是防木柱受潮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由于南方多潮湿,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柱础,对柱础的使用十分重视。而古建筑的构架、装饰、屋面、墙体随着朝代的更迭、岁月的推移往往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而有所增修改变。但其柱础往往数百年原质原样延续使用,这为今人研究、鉴定古建筑始建的年代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实物依据。在造型上,柱础尤以上圆下方型的居多,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内涵,方础四面雕饰,雕有麒麟、虎、龙等动物造型及花卉、瓜果植物等装饰。

柱础作为中国古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构件,具有起源早、数量形式多、艺术价值高的特点。它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更具艺术欣赏价值。宁波古民居的柱础雕刻,内容丰富且图案精美细致,在保证支撑功能的前提下,演化成美观的装饰。柱础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把建筑装饰中的情、理、艺、趣、神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装饰风格。正确认识和区别柱础的造型与雕饰艺术,对于研究、继承历史遗留的传统艺术和技术成就、有着积极的作用。

5 结语

宁波人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经济能力、文化修养等因地制宜地将建筑的社会性、自然性、人文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宁波市大批清末民初的古建筑群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建筑之一,其特征正是由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所共同决定的。它们造就了宁波古民居特有的建筑特点,实现了南北古民居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其门窗艺术形式更是在本地风俗的影响下,尽显淳朴自然、独树一帜,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丰富详实的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古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陆琦.《中国古民居之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徐华铛.《中国古民居木雕》.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范文3

【关键词】艺术导论;素质教育;教学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大学生的艺术和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在高校课程中曾设艺术选修课,组建大学生文艺社团。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应该尽快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能力。

一、在普通高校开设《艺术导论》课的意义及课程定位

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其课程设置需要形成完善的体系结构,既要涵盖不同的艺术门类,从而满足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框架,包括:艺术欣赏、艺术表演和实践,以及艺术史论和艺术批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笔者认为需要具有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总论课程,即将各个艺术门类整合在一起,从宏观的美学、文化学、艺术学的角度,介绍有关艺术创作、发展、艺术门类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就是《艺术导论》,它把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揭示艺术各方面的内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性和概括性,属于艺术学范畴。这门课的内容类似于专业艺术院校开设的《艺术概论》课。在专业艺术教育中,《艺术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目的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哲学和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将该课程的体系框架、内容深度、以及授课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它应该可以成为一门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课程。通过开设《艺术导论》课,能够带领学生拓宽艺术视野、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建立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为以后深入了解不同的艺术门类、培养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认识论的指导。它既是一门踏入艺术世界、开启艺术之路的入门课,又是一门集鉴赏和理论为一体的艺术通识课。

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艺术导论》的课程定位在于:通过接触大量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步入缤纷多彩、内涵多元的艺术世界;在提高理论认知、拓宽艺术视野的基础上树立起高雅的审美情趣、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全面的人文素养,培养起对于艺术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学会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观点和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鉴赏艺术作品,培养在艺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将《艺术导论》作为公选课开设所面临的课题

作为一门阐述艺术基础原理的课程,如何将艺术理论讲得既有趣味性、生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一直以来是让很多专业院校的理论课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现在,如果将这门课作为公选课来开设,将专业的艺术理论讲授给普通大学生听,一些教学课题是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的。

首先,需要考虑内容体系、目标定位的问题。该课程的范围和外延非常宽泛,论题涉及整个艺术世界。要让普通大学生在短短一个学期内对于艺术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并且培养起一定的欣赏眼光,在内容选取和观察的角度上是需要进行不少的调整和筛选。如果将一些艺术学领域的专业理论问题拿来说给普通大学生听,授课效果肯定不好。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课程的目的不在于灌输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激发起学生们了解和接触艺术的兴趣。因此,如何将艺术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删减,将理论思辨同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结合起来,从而适应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开设这门课的首要课题。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具有观赏性、知识性和信息量,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另一方面,在有趣生动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不是将艺术作品鉴赏、艺术现象分析进行拼盘式的组合,而是得以条理化和体系化地呈现,艺术学理论是贯穿于艺术鉴赏的内在主线。

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理论课程,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因为只有在兴趣和爱好的驱动下,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才能将教育的意义得以内化。艺术理论是隐藏在各种生动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纷繁艺术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和人文思考。对于这些艺术理论的理解不但依赖于一定的艺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对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教育,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很多同学选择来上这门课,就是渴望真正了解艺术、走进艺术。一方面他们希望这门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这样的课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学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扩展文化视野。因此,作为公共课开设的《艺术导论》,需针对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对象,将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创新,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三、对于《艺术导论》课的教学探索

1.调整课程的体系结构以及内容层次,从而满足为普通大学生开展艺术通识教育的需要

《艺术导论》作为一门艺术公选课,如果只是关注将艺术学的理论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给学生,授课效果肯定无法令人满意。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关心的不是要了解多少关于艺术的理论,而是渴望能找到一把能够启迪他们了解艺术世界的钥匙。因此,应该将“艺术的门类”作为重点章节来介绍,而对于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作用与功能、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鉴赏与批评等偏重理论性的内容应该进行压缩或删减。课程的结构处理首先是艺术总论,介绍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然后就进入到艺术门类的环节。通过介绍艺术门类的划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表现语言以及主要的发展脉络,结合大量中外艺术优秀作品的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表现形式和优秀艺术作品,在提高鉴赏能力的同时开拓了人文视野。有了审美体验和认知基础,再进入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接受与传播等章节。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会较为容易,不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了。

在内容层次上,一方面需要整合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艺术学、美学、文化学的视角来分析艺术现象、解读与鉴赏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就是文化的重要体现,艺术同各种文化因素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多学科相互综合,姊妹艺术之间相互关照,可以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他们的人文视野。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普通大学生的鉴赏基础和接受能力。对于材料的引用,应该主要聚焦于迄今为止公认的经典艺术作品以及艺术理论。而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作品或理论还是尽量避免。因为艺术发展到今天品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在创作思想和表现形式上,是对经典的艺术观念、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反叛,如果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都知之甚少,那就无从谈起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理性解读了。

2.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普通大学生讲授艺术理论,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规律,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家知道,形象性是艺术作品的首要呈现方式,也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对于普通观众讲授艺术理论,首先要从丰富多样的艺术形象入手,以艺术特有的呈现方式调动起他们的审美注意,唤起他们的审美情感。通过帮助他们正确、深刻地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了解这些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去领悟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规律。比如:当我讲授艺术创作的结构布局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会讲起雕塑家罗丹创作《巴尔扎克像》的故事,通过欣赏《巴尔扎克像》这幅雕塑作品,去了解这幅传世佳作的独特创作历程,感受大师罗丹不断超越自我、力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且进一步理解艺术家是怎样对各个形式要素进行剪裁和布局的。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艺术理论的学习融入到意趣盎然的艺术鉴赏过程中去。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因为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能够结合不同艺术种类的欣赏方式,让学生们全面、立体、直观地感受到艺术不同的形式美。我们需要平日里注意收集不同种类的音像资料和素材,注重材料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将这些素材进行巧妙地制作和编辑,这样会使得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实并且意趣盎然。

其次,要活跃课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环节让学生们就某一议题或艺术品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从而提炼理论成果。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品读往往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对于艺术的理论阐释也往往带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一种交流的、富有创见性的气氛中,往往能够碰撞出不少思想上的火花。比如:看到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同学们认为她美吗?为什么人们也会把她称作维纳斯呢?那时候的人们为什么去雕刻这样的塑像呢?在这种开放式议题的启发下,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学会自己运用各种理论观点来分析艺术现象、品读艺术作品。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从而形成理论成果。

再次,在授课过程中,情感的调动和语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对于艺术的解读光靠学术的眼光和理论化的阐释,肯定激发不了普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之所以感人、打动人,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她既是人类情感的集中表达,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体。作为一门文化素质课,我们应该将艺术放置于一定的情感氛围和文化时空中,将艺术同社会和人生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文的视角去解读艺术,以情感化的语言去感悟艺术,将艺术的真与情同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结合起来。这样,就能拉近艺术和受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发挥艺术作品感动人、教育人的作用,使艺术真正走入他们的心灵。总之,艺术概论课的教学方式应当以艺术形象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多媒体课件、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将艺术理论以一种有趣、精彩的方式呈现给同学们。

综上所述,艺术导论课是一门集艺术理论、艺术鉴赏、艺术批评为一体的综合性总论课程。它为同学们提供了怎样看待艺术、怎样欣赏和鉴别艺术的途径和观点,并且通过艺术作品的熏陶体验文化精神、培养人文品格。我们需要树立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研究教学课题,创新教学方法,以优秀的艺术感染人、教育人,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苏畅、陈松洁.艺术概论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07(3).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范文4

【关键词】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平面设计;创新发展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概述与现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工艺文化,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其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在社会发展沿革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四大文明古国”是在中国流行的对世界四大古文明的概称,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也在朝代的更替中有了更广阔更深远地发展与延伸,更加验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从其广度和深度上来看,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都被勤劳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成长着。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我国历朝历代存在着多种艺术形式,早在商朝的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陶器上的纹饰、符号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的陶器已不局限于盛物器皿,在其应用上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等。到了隋朝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增添泥片贴花就是很好的例子。从史前的陶彩、商周的青铜器、战国及秦汉的漆器、汉代的画像砖、魏晋隋唐的石窟、唐宋的陶瓷、元朝的寺观、明代的家具等,歌舞、器乐、漆画、泥塑,蜡染,皮影、绘画、剪纸、木雕等,都是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有的艺术特色及民族特征的文化。而其中的造型、图案、色彩,都带有原创元素,对现代平面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性。

(1)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传承的文明,而且这也是平面设计未来在中国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众所周知,剪纸艺术、年画艺术、皮影艺术都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表达艺术形式,应用在生产生活的众多领域,应用方式也极为灵活,是生命力较强的艺术形式,这一传统艺术元素直接推动了后来中国flas的发展。

(2)宝鸡凤翔的泥塑艺术、江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元素之一,不仅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更有较高的实用性。我国的国粹中的陶瓷艺术,我国精湛的制瓷技术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青瓷和白瓷通体无暇的作品中,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但表现在将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纹巧妙地运用到外包装上,还运用到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的设计上,彰显了这种“回归情结”。这种回归情结呼唤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风格,不只是针对了本地那些土生土长的土著居民,同时也是对外来文化冲击的回应。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回归不是对“传统”的模仿和复制,而是运用传统的形式符号,用新材料、新技术,以新的方式表达包装设计风格。

(3)传统美术的色彩处理。我国古代诗人将其用于诗词中表现意境,而将其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之中,也同样具有新的创意和新的意境。传统美术在处理色彩时,主要是用各种材料去装饰色彩。我们常常从彩蝶、霓虹、彩霞等自然色彩的组合和变幻中受到启发而创造出色彩绚丽的装饰效果,人民装饰色彩使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由于性格、经历、情绪的不同,每个人都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对某些自然色彩的感受,可以是“怡红快绿”,也可以是“绿肥红瘦”。

从世界的广阔角度来讲,传统性的工艺美术主要活跃在19世纪中期以前,之后逐渐萧条,到了20世纪初设计这门学科已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心中,不断成为了主要的学科,也逐渐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引入设计变革中站上了重要舞台,而传统工艺美术在这个变革中只能保护性的延续。

传统工艺美术是在传统文化土壤上产生的一种造型文化实践的,呈现出鲜明的地区、族群的实用、民俗、宗教和审美特征。如剪纸、刺绣、雕刻等传统工艺美术,与当地的民俗、信仰、审美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社会要求出现各种冲突,如作为族群文化的传统工艺美术与跨民族的人需求相冲突,作为民俗、宗教、实用功能的传统工艺美术与人的现代审美、投资需求相冲突等,显然,这些冲突在一定的条件下限制了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继续发展。

2、现代平面设计的概述与现状

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等,而平面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间的交壑更广更深,传统的定义,例如现行的叫法“平面设计”(graphics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装潢设计……,这也许与平面设计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设计无所不在、平面设计无所不在,从范围来讲用来印刷的都和平面设计有关,从功能来讲“对视觉通过人自身进行调节达到某种程度的行为”,称之为视觉传达,即用视觉语言进行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而装潢设计或装潢艺术设计则被公认为极不准确的名称,带有片面性。现在,在了解了对平面设计范围和内涵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看平面设计的分类,如形象系统设计、字体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型录样本设计、DM杂志设计、新闻报刊设计、包装设计、海报/招贴设计……可以这样说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设计。另外,商业设计与艺术设计很显然是存在的。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观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经久不衰,就要勇于各种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萌芽还是直至达到汉唐文化的顶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学习外来文化,才能博采众长,只有继承交融才能最终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在我国,平面设计历史悠久;战国时的“矛与盾”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论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发展的“传单”等,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雏形,是我国广告历史久远的例证。但是,平面设计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生产才开始的,在这个层面上讲,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可以说是引进西方的。西方设计已经有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的,而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发展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跟进,众多外来西方艺术设计家来中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和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也已经不是凤毛麟角的事情了。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使多元化的国际并存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意境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平面设计思想影响的视觉语言,甚至出现了充满浓郁西方特色的符号,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如何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这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表现方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在富有现代特色的基础上充满历史色彩。

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融合的必然趋势

当代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中国创造,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路线始终要遵循市场规律和生活发展的需要。现代设计需要民间艺术来充实和丰富其底蕴,同时又要创新,使设计作品既有民族感,又兼具现代感。经济已步入全球化时代,时尚也不例外。当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时,一向引领风气之先的时尚领域更是融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

时尚界从来不放弃对任何一种可能带来话题、吸引眼球的灵感。民间的东西质朴而贯穿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既给设计的想象带来巨大张力,也容易带来心理认同。因此,作为设计师必须掌握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既要前卫、时尚的元素,也不能我国优秀的传统元素。中国是世界不可分割的关键部分,同是中国也不能离开世界这个大家庭。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是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内涵丰富、题材广泛、流传久远、形式多样,是外来文化难以汲取和替代的,在世界艺术的宝库中,它以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吸引着众多外来文化前来交汇、融合。因此,我们应取民族的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保留发展,在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交汇中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用现代化国际化语言表达出来,把代表中国精神符号的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让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两条小溪共同汇成一条不会干涸的大河,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以此,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变得越发“苛刻”了,因此,要避免人们审美疲劳现象的出现,也为了吸引到人们关注的眼光,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就需要体现其独具一格的特点,也只有拥有独特风格的平面设计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设计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放眼现今的平面设计市场,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意更新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使人们在感受到其中的设计内涵的同时饱尝一顿设计大餐。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设计时代中,成功的平面设计就需要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拥有一枝独秀的平面设计创意并逐渐形成大众所能接受的独特风格。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平面设计创意提供了思想源泉,可以说,离开了传统文化的平面设计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方式

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好的设计应着重于人与人、人与空间和人与自然的融合上,再对传统的东西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对传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者用传统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来表达现代设计理念,同时也彰显了民族个性。现代设计师将中国传统的平面艺术和造型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文化的结合,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的艺术精神,更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的进程。设计师们只有深入了解千年沉积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后,才能充分改造提炼和运用传统的元素,从而更好的利用它。而如何利用传统的造型艺术和平面艺术特点来表现现代商业社会的时代潮流,如何在新的信息时代推动传统艺术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赋予它更新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并创造新的富有特点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理念,是摆在设计师眼前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大众普遍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普遍方式有以下四种:“意识”的承前与启后、“形态”的变化与继承、“色彩”的感悟与升华、“质感”的传承与锻造。

(1)“意识”的承前与启后

儒、道两家的哲学观点对中国古代文化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兼收并蓄的历史传承与自然无为的思想观点深入人心。产品的形态、色彩、功能无不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思想境界,强调与自然的完美和谐统一。

(2)“形态”的变化与继承

形态伴随着古代文化的历史沿革,在不同时代有其特定用途,从盛物的器皿到祭祀的圣物,形态结合了当地的文化特点并被赋予了特定的历史含义。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方与圆元素在众多钟鼎、器皿中交相呼应。在现代产品设计的理念中,根据产品的功能特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表达出产品的功能定位与美学思想,这是现代产品设计对传统精神的深度创造,这种创造是以设计者对现代审美观念与传统造型手法完美结合、提炼、运用的呈现,并使得现代产品富有时代与民族文化特色。

(3)“色彩”的感悟与升华

人类在完善自身进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认识物质世界,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促使了色彩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从而创造了一个人类感知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代色彩观从崇尚单色运用再到五色体系,包含了阴阳、五行、中庸、感悟的精神内涵,理想主义成分充斥其中,在精神层面意象传神“随类赋彩”。在现代社会的产品色彩应用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4)“质感”的传承与锻造

中国造物历史源远流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领域的开拓,创造出的器皿品类众多,功能愈加完善。从原始石器的简单到陶器的粗放,再到瓷器的细腻通透、金属器皿的独具匠心,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现代社会的产品生产不仅要满足其使用功能,更多关注的是其思想与意境的传达,只有深入领悟传统历史文化,才能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创造出更加契合现代人类社会需求的艺术产品。

5、总结

总而言之,设计师们在创新的同时,更多地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汲取相关元素,在传统与时尚的隧道中穿插、嫁接民族工艺。使珠宝首饰在极具浓郁的民族气息的同时,丰富设计作品的多元化风格,使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精髓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和谐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地注入民族血液,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平面设计作品。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许多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剪纸、刺绣、扇艺、风筝、锦人、木板年画、民间玩艺等等。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给机械化的现代设计增添了一份人情关怀。就像鲁迅先生所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烙上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产品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得以在世界浩大的设计园林中占有稳固的一席之位,而其所散发出的独有的民族气息则使得中国设计在世人的面前又多了一份骄傲。平面设计师只有在进行设计主题创意的时候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足够的营养,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审美情趣,深刻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创造出屹立于世界的中国风,使得中国的平面设计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2]王国伦.《平面设计》.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出版社

[3]彭付芝.《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雕刻艺术的主要活动范文5

作为年画研究大家,收藏“最有学问的年画”甚多的王树村,其家乡便在杨柳青,这里正是盛产戏出年画之地。究其缘由,盖在此地方小镇上原本具有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据王先生回忆,“杨柳青虽是小镇,却是一文明古镇,自古以来,戏曲活动就非常丰富。明代建造的药王庙大戏台,过去是杨柳青文娱活动中心,还有西关帝庙华榱丽藻的戏楼,也是当时经常演戏的地方……明代庙宇中演出何戏?因缺乏可稽的文献资料,难以得悉。据前人推测,杨柳青既为明代馆驿所在地,南来赴京的昆曲班当在此二庙停舟演出,以谢神明。清代酬神演戏,无非就是河北梆子及后来形成的京剧了。因酬神演戏多是民间社戏性质,不可能见载于地方方志或其他史册,故无从得悉详情。另外杨柳青不乏巨商富农、翰林进士,明清举行的大户堂会,其热闹盛况犹传颂于故老乡亲之间。明代张中丞家,建有戏楼、戏院。清代石方丞后裔所建的尊美堂、天锡堂大宅第中,都有华丽的戏楼,逢寿诞之辰、年节佳日,邀请名伶演出,以酬亲友祝贺。”[3](P200~201)在他家乡的舞台上,除了京剧演出,亮相的还有秦腔、河北梆子等戏班子。杨柳青的戏出年画,就在乡间小镇这传统戏曲氛围的熏陶下产生并发达。据彼时画店老板讲,杨柳青的戏出年画50%销往东北地区,自然而然,便有不少传入俄国。后来,王先生赴前苏联访问各家博物馆时,就得知对方有好些年画藏品是从哈尔滨和海参崴搜集来的。当然,中国年画受到域外收藏者青睐的,不止是杨柳青的。以莫斯科博物馆为例,该馆就藏有朱仙镇年画100多幅,大部分是清乾隆年间朱仙镇木版年画鼎盛期的作品。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中国木版年画普查编纂项目,2011年编纂成书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卷》把流传到该国的600余幅年画经过鉴别,选定百幅出自天津杨柳青、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的年画作为“域外卷”出版。2012年11月中下旬,应日本学术界邀请,我们前往该国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在大阪街头古旧书店以及早稻田大学图书馆,我们皆见到来自中国的文臣武将形象的老版年画作品。尤其是在早稻田大学,图书管理人员非常慎重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心收藏的若干年画及汉文古籍。

清朝康熙年间,北方有民谣云:“山东六府半边天,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密,比不上武强一南关。每天唱上千台戏,找不到戏台在哪边。”河北武强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从“千台戏”之喻,不难想见戏曲年画的生产、销售之盛。中原大地,年画和戏曲的氛围皆浓厚。河南朱仙镇年画中门神尤多,以秦叔宝、尉迟敬德为主,大大小小门画中,二位武将或衣着不同,或姿态各异,诸如步下鞭、马上鞭、抱鞭、竖刀、披袍等,据说不下20种样式,但其形象装束终不离戏曲化路子。此外,还有各种文武门神,文门神有福禄寿、九莲灯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英雄好汉。放眼华夏,诸如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等等中,戏曲故事及戏装人物屡屡出现,莫不神采飞扬,为民众喜闻乐见。在多民族的中国,年画有着跨族群的传播,其题材也有多民族的展示,如前述《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卷》收录的产于清末杨柳青的木版年画《满族山神》,画面以四位满族先祖为主体,画之背景是折屏式山景画,两侧屏面写着满汉文字,该画解说文字还特别提示:此乃满族人过春节时张贴的山神像。据《东华录》记载,相传有三位天女,名叫长恩古伦、次正古伦和季佛古伦,她们来到长白山天池沐浴。季佛古伦吃了神鹊衔来的红果后怀孕,生子布库里雍顺,被奉为清朝始祖,或为满族山神。而在河南滑县,也曾发现“满文年画”,一幅绘着观音、关公和比干的老版年画,上面文字全是满文。[4]在西部,羌人处于汉、藏之间,来自汉族地区的年画在川西北羌区也常见,成为后者民俗的一部分。有建筑研究者就曾指出羌寨人家有张贴门神避邪的习俗,且“以绵竹年画为主”。[5](P29)绵竹与羌区接壤,“5•12”地震重灾区绵竹清平过去就属于茂州(茂县)管辖,如今清平乡民还在大力发掘“羌汉山歌”。[6]因此,绵竹年画受到羌区民众喜爱,是自然而然的。2011年岁末,笔者走访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区汶川龙溪“羌人谷”中的巴夺寨,见寨中人家大门上,无论是画面写着“发”“财”字样的秦叔宝、尉迟恭形象,还是画中标示“日”“月”并写着“开门大吉”之类词语的手握兵器的门神,都是大家熟悉的戏曲人物装束。类似情况,在茂县、北川等羌区村寨皆不难见到。再看看黄河流域。“平阳”乃古地名,帝尧所都,春秋晋羊舌氏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赵朝为平阳大夫;《史记•魏豹传》云,“汉元年,项羽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三国时魏置平阳郡,汉置平阳县,故治在今山西临汾西南面。随后,宋称晋州平阳郡,升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改晋宁路,明代复称平阳。地处黄河中游的平阳是元杂剧盛行之地,戏曲文化氛围向来浓厚。此地年画,尤以明清为鼎盛期。该地曾有收藏者在古玩市场淘得一组清代中期的木版戏曲年画,为8件套,装订成册,乃是流行于襄汾一带的“戏出”灯影画,内容包括《黄鹤楼》《杨门女将》《三打白骨精》等戏曲故事。[7]山西四大梆子之一蒲剧的故乡就在晋南,其剧目相传有800余个,从宫廷生活到市井起居,从神话传说到民间故事,取材广泛,丰富多彩,为当地的年画艺人提供了很好的创作素材。作为绘制在纸张上的“无声戏”,这些戏出年画中的《打金枝》《游华山》《西厢记》等作品,表现的故事大多是以当地发生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为蓝本,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某些戏画中的人物和故事,便跟这一带有关,如《三进士》的主角张文达父子原籍临汾帽儿刘村,《西厢记》故事出自蒲州(今永济),而《汾河湾》的剧情也发生在河津县。平阳年画中有“拂尘纸画”一类,是贴在神龛前、碗柜或被褥窑、门窗上的,既有装饰美化又有阻挡或抖落灰尘的作用,亦多从戏曲故事取材,通常以四幅连环画组成,这跟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剧本结构似不无暗合之处。这些戏曲木版年画,人物造型得体,形象生动传神,招人喜爱。年画艺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绘技,把戏中角色“唱、念、做、打”的表演技巧神情毕肖地刻画出来,给观者带来审美乐趣。在画面处理上,往往不单单是演出的照相式刻板摹写,而是突破有限的舞台时空,把剧中人物、情节、背景跟民间故事、传统小说、现实景物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正如有人所言,这些作品的粗犷线条和较大色块的处理,颇有传统国画的写意和近代黑白版画的效果,那夸张、写意的人物造型,则又透露出漫画般的情趣。这些精彩的画作,既是不可多得的民间美术作品,也为地方戏曲史研究提供了图像资料。转过眼来看西南地区。兴盛于清代的绵竹年画,乾隆、嘉庆年间有作坊300余家,年画艺人逾千,其种类涉及门神、神案、斗方、画条等,每年生产的门神、斗方达千万份左右。昔日,仅在绵竹县城开设铺面的“坐商”就有30多家,盛况由此可以窥豹一斑。如今被定为一级文物的《迎春图》是绵竹传世绘画中的精品,创作者黄瑞鹄以长达6米的彩绘画卷生动地再现了清代当地立春习俗。立春是正月里首个节日,迎春对于“以农立国”的华夏古国来说格外重要。每逢此时,要举行盛大仪式,官民参与,上下同乐,一派喜气祥瑞的景象。隆重举行的迎春仪式中,除了迎春牛、鞭春牛等民俗活动,还有人物身着戏装、饰扮戏曲故事的街头行进表演,蜀地民间谓之“抬阁”“高装”等。风俗画长卷《迎春图》图案内容,包括四部分:迎春、报春、游城、打春。第三部分中,除了狮灯、龙灯表演,有桌式抬阁六架,以活人着戏装扮《秋江》《踏伞》《闯宫》等折子戏。2011年1月26日(农历腊月二十三),“2011中国年画节暨第十届绵竹年画节”隆重举办,其开幕式上专门以真人装扮重现了这种洋溢着地方民俗风情的场面,给来宾留下影响甚深。纵观绵竹年画,其清代老版中不乏从戏曲取材者,人物刻画细腻,场景表现生动。比如年画《五子告母》,同名剧目迄今犹见于川剧舞台上。再如绵竹年画《白狗争风》,在川北灯戏中有此传统剧目,又名《白狗争妻》《真假难分》,这出戏今天在蜀地舞台上已难见到了,但其活灵活现的表演场景在年画艺人笔下中得以生动地记录下来。至于那些身扎靠旗的“立刀”“立锤”门神,简直就是戏台上武将形象之威风凛凛的直接写照。同在四川,还有以“黄丹门神”驰誉遐迩的夹江年画,其实,此地“女门神”①也很吸引人,年画中那头插翎、身扎靠、手提大刀、戎装打扮的女将秦良玉,不也是梨园观众熟悉的形象么。去年,在四川省文化部门主办的首届“文殊坊”杯非遗手工技艺精品邀请展开幕式上,遇见我熟悉的夹江老艺人,他还特地送了我一张英姿飒爽的“女门神”,并告诉我这是他们在发掘传统、研究清代老版年画基础上恢复刻印的。“闲披屏市褚先生,官绿榜黄新;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土门神。”这是清初诗人蓝选青的《梁山竹枝词》之一,吟咏的是梁平年画兴盛时期的状况。重庆市直辖之前,我们习惯说梁平地处川东,其跟绵竹、夹江并称四川三大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发达于清代康熙、雍正时期,清末民初达到鼎盛。诗中提及的“屏市”,即今之梁平县西南部的屏锦镇,距离县城20多公里,是当年梁平木版年画生产制作的中心。据当地老人回忆,昔日屏锦有“小重庆”之称,半边是作坊店铺,半边是客栈、茶楼、酒肆,每年到了年画订货、销售旺季时,各地商贾云集此地,很是热闹。其鼎盛时期,甚至出现了作坊百家、画种过千,家家雕刻木版、户户描绘丹青的繁荣局面。民国初年,梁平年画与四川的绵竹、夹江年画齐名,并称“西南三大年画”。近500年的发展历史,使梁平木版年画在内容上形成了门神、神话和戏曲故事三大类型。2010年2月发行的《梁平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就选择了“帅将门神”“盗仙草”“和气致祥”“盗令出关”四幅当地木版年画佳品。“盗仙草”是《白蛇传》(《雷峰塔》)中精彩的一折,向来为各地戏迷所津津乐道。据设计者讲,中国木版年画系列邮票在设计上最怕在题材上“撞车”,尽管2003年发行的《杨柳青木板年画》中已有“盗仙草”一枚,但梁平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让他无法割爱。

现在看来,梁平年画与杨柳青年画的“盗仙草”,各有千秋,正好鲜明地体现出南北年画的差异美。东南沿海地区,年画、戏曲亦盛,剧装人物形象在佛山年画中便常见。潮剧《荔枝记》讲述书生陈三与五娘历经周折的爱情婚姻故事,漳州年画艺人由此取材,遂有《五娘看灯》《陈三磨镜》《小七送书》《潮州府三审陈三》《陈三五娘成亲》等画面展示。二“文人一根钉,武将一张弓”,华夏民间画诀有此言。着眼表演,戏曲有“文戏”和“武戏”之分。一般说来,民间年画中表现长靠武生交战打杀之戏的,场面大,声势大,人物繁多,气氛热烈;倘若是描绘短打武生戏,则往往注重捕捉演员台上亮相的一瞬间,讲究的是对剧中人物精、气、神的凸出刻画;至于以唱工为主的文戏,演员的身段动作相对不多,这种情况下年画艺人主要是通过对剧中人物神态、眼神等细微处的精描细绘,来表现其内心世界。以京剧年画为例,“描绘文戏讲究优美的身段和细腻的表情,如《清官册》中八贤王对寇准代牵御马以示尊重和拜托;尤其是旦角戏,更讲究人物的秀美和妩媚,如《新安驿》中的赵美容(青衣)、周凤英(扮成花脸)和罗雁(扮成小生)。武戏讲究工架姿势、威猛灵活,如《蔡家庄》中武松和鲁智深拳打蔡继泉。短打武戏多于长靠武戏,这样更痛快热闹,如长靠戏《临潼关》中李渊、秦琼和杨广的对打;短打戏《元宝树》张四姐大战哪吒、二郎神”。[9]常言道:“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年画艺人也多以此为口头禅,奉为年画创作圭臬。那么,刻板印版,涂墨绘彩,怎样才能使笔下真正“有戏”呢?就人物形象塑造言,“传神”当是关键。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古典戏曲和民间年画均重视传神达意,以之为至高审美境界。绵竹年画向戏曲取材的作品中,从表演形体描绘到角色眼神捕捉,从场面主次安排到人物呼应关系,都处理得相当细致,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梁平木版年画在人物造型上多夸大头部,在处理五官的时候往往将两个眼珠子的距离拉得很近,看起来就象四川方言讲的“对对眼”,却使人物目光显得炯炯有神,其手法自有别致、过人之处。“武将要威风煞气,文官要舒展大气,美女要窈窕秀气,童子要活泼稚气”(武强年画);“门神要有神,眼睛大一轮”“神在二目,情在面容”“一脸神气两眼灵”(朱仙镇年画),挂在华夏民间年画艺人口头上的这些经验之谈,可谓深得中华美学“气韵生动”“传神写照”的精髓。“牛郎织女”系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戏台上常常搬演的。纵观华夏南北各地年画,表现牛郎抢仙衣与织女成亲和鹊桥相会画面的出现频率尤其高,也最受人欢迎。现存此类年画中,如论者言,当以收藏于日本的苏州桃花坞刻印的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年代最久,画中表现牛郎牵着牛在云端与织女相聚,运用了西洋铜版画排线表现明暗的技巧,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品,殊为难得。近代上海胶版彩印的月份牌年画流行一时,名画家杭稚英的《牛郎织女》自问世以来便受人喜爱,发行数十年不衰。[10]检视巴蜀地区的年画,诸如《借东风》《打黄盖》《双旗门》《送京娘》《龙虎斗》《翠香记》《钟馗送妹》《萧方杀船》《三顾茅庐》等戏台上常见的剧目,以及关公、岳飞、财神、灶神、八仙、三官大帝、四大天王、十六罗汉、西游故事、水浒人物等,向来都为年画制作者与购买者所同感兴趣。历年来,绵竹年画屡屡亮相在各种展览、大赛中,为行中人所称道。1994年秋,文化部在京城举办“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赛,绵竹年画有9件作品参展,除了姚春荣的《西厢记》直接取材于同名戏曲,其他如陈兴才的《双扬鞭》、李芳福的《立锤武将》、马忠义的《刀锤武将》和金平定、侯世武的《副扬鞭》,还有老版拓片《赵公镇宅》《紫微高照》和《寿天武将》,人物造型也莫不体现出明显的戏曲化元素,由此可见传统戏曲对民间年画表现形式的影响。2011年3月,由省文联主办的“首届四川省民间工艺百家展”在浣花公园处省博物馆举办,那以传统的“明展明挂”手法绘制的占据了馆内整整一大堵墙的巨幅武将门神,就出自绵竹年画的国家级传承人李芳福之手,让所有观看的人惊叹不已。2013年7月笔者去绵竹,还听这位年逾八旬的民间艺术家讲述他画此门神的经过及用意,他说自己现在每天仍在作画,笔不离手。行内人士皆知,绵竹年画艺人笔下的“填水脚”(又称“行门神”),是诞生在年关的上乘之作,看似粗拙而实则精妙,用笔匆匆而神意十足,其涂抹挥洒会使人想到明代画坛上那位泼墨写意的大天才徐渭。这些民间艺人勾画出来的剧装人物无不活灵活现,其非凡气韵和老辣技法令人拍案称绝。

年画艺人表现戏曲题材,根据本行艺术的特点,在对象处理上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在京剧中,“戏出”是指整出戏或几出戏之意,例如将整出戏排成扇面的《千金全德》的六个场面;再如十出戏的《全本三国志》的12幅画图故事。一般说来,戏出画稿是聘请画师到戏院中边看戏边速写而形成的,如名画师阎玉桐就住在前门的文盛斋灯扇铺,专门描绘名伶供给杨柳青年画作坊。画师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视角,用概括式勾勒的速写画像,将角色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布景及道具方面,戏曲重虚拟,到了年画中往往绘上真山真水和真情实景,如《瑞草图》中就绘有仙草云霞;有时行头不是用马鞭代替而是真马,如《卖马》王老好牵马和《红拂传》虬髯公带马。有时戏中某一人物在某一场中原来并不出场,为了突出戏剧冲突,京剧年画却把几个人物集中到一个画面中。如《挑滑车》高宠挑滑车时金兀术不可能就在旁边,《牧羊卷》朱春登认出妻子手上的朱痕时宋成已被杀死。反之,为了强化主要人物,而将画面上虽然应有的其他人物省略,但也无损于艺术整体的真实性。如《战宛城》中,曹安民引领曹操改装出游,看见邹氏、侍女春梅、张先夫人、雷叙夫人四人,但在画面上把后二人省略了。从人物描绘看,京剧年画一般为二至七人,最多是七人。其中,三人图和四人图最多,其余则很少见,如:七人图的《汉阳院》和《连环套》;六人图的《朝天岭》;五人图的《霓虹关》和《牧羊卷》;二人图的《还二锏》《庆顶珠》《汾河湾》《双锁山》和《打韩昌》。因此,有人把京剧年画喻称为“清朝京剧舞台的‘录像机’”,[9]而在受制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音像存录手段有限的年代,戏曲年画对戏曲艺术的“图像志”作用的确可贵,其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人、事、戏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作为艺人别具匠心的创造物,年画表现戏曲题材也不时有出人意料之作,体现出活泼的民间创造精神。《四郎探母》是梨园名剧,说的是北宋时期辽兵南下与中原王朝争战过程中的故事。剧中,被辽朝君主招为驸马的杨四郎本是汉地将军,其妻子铁镜公主则属辽邦之人。传统戏曲是程式化的艺术,这程式体现在剧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手、眼、身、步”的表演,“蟒、靠、裙、帔”的服饰,等等。《四郎探母》是广大戏迷们再熟悉不过的剧目了,在其舞台呈现中,按照戏曲程式化的要求,从男女两个主角的服饰装扮来看,自然是一依中原汉族而一为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说来,常规表现该剧大都遵循这种规定(民间年画亦然),如当年陈丽芳与奚啸伯、张君秋与谭富英合演京剧《四郎探母》,留下的剧照均扮相如此。然而,民间年画笔下有例外,已故民艺学家王树村收藏的一幅梁平年画《四郎探母》,在人物装束上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身为辽朝公主的铁镜,穿帔系群,戴额子插翎子,还披着红色短斗篷,俨然汉族女子,不像河北乃至江南地区的年画中着旗装、梳大翅头;相反,身为汉族将军的四郎,本该戴面牌、风帽并着马褂、箭衣的他,却是头戴花翎金色顶圆帽,身穿蓝袍而外套红色马褂,下身挂甲,手举令旗,一副番将打扮……梁平年画艺人笔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这般的人物装束呢?是因为昔日该地演出《四郎探母》在角色装扮上原本就跟其他地方相异,还是由于年画艺人自己对搬下舞台的人物形象作了大胆改动?无论是演戏还是绘画,又是什么缘由导致了这种有别于他方或有别于定规的艺术化改动呢?诸如此类问题,尽管由于相关资料缺乏而难以考证,却很能激发学术研究者从中国多民族文化史角度去审视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