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开放手术

[中图分类号] R68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020-03

脊柱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日常生活中一些活动即可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开放性手术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传统术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等弊端[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被应用于老年脊柱骨折的治疗中,本文探讨PKP和开放手术两种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均经X线片检查、CT扫描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且均只有一个椎体骨折,并不伴有神经压迫,同时排除合并脊髓压迫损伤、椎管狭窄症状、神经损伤、椎体压缩程度大于Ⅲ度及由其他原因导致的脊柱病理性骨折等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62~84岁,平均(72.5±4.6)岁;致伤原因:摔伤16例,扭伤8例,交通伤3例,重物砸伤3例;损伤节段:T10段3例,T11段5例,T12段8例,L1段6例,L2段7例,L3段1例。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64~83岁,平均(71.2±4.7)岁;致伤原因:摔伤15例,扭伤9例,交通伤5例,重物砸伤1例;损伤节段:T10段2例,T11段6例,T12段10例,L1段7例,L2段4例,L3段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及损伤节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行PKP,取俯卧位,悬空腹部,行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将穿刺针尖置于椎弓根的外上缘钻入带工作套管的穿刺针,直至椎弓根眼内侧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插入导丝,并将精细钻通过扩张器钻入,取出精细钻,插入球囊扩张器,球囊扩张后,抬高椎体终板,确定椎体高度,复位椎体,而后在透视下两侧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监视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充盈情况,待骨水泥将到椎体后缘处停止注入,并于两侧分别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待骨水泥凝固后移除工作通道,结束手术。

1.2.2 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选用全麻,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对骨折进行复位,根据患者的损伤情况行椎板减压或不减压术,于复位良好后选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Cobb角的改善情况;③比较两组的并发症;④应用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日常活动能力越好,>60分为生活可基本自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x±s)

2.2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变化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变化情况的比较(x±s)

2.3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血肿、气胸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手术前后日常活动能力的比较

观察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手术前后BI评分的比较(分,x±s)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顾名思义是由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临床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发生率可达24%[2]。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不仅会导致椎体高度丢失,脊柱后凸畸形,若治疗不当还会导致顽固性腰背痛,甚至胃肠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3]。手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常用方法,传统开放手术可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进行精细操作,具有较好的生理复位作用,但是开放手术的风险高[4],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且术后愈合慢,需长期卧床,而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且老年患者耐受力较低,因而对开放手术的耐受性更差[5]。

PKP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术式均是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注入骨水泥和生物材料来增加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以解决椎体塌陷和畸形,从而改善椎体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6-8],但PKP可更好地恢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从而缓解腰背肌紧张,改善患者的肺、肠功能[9],同时PKP可在低压下注入骨水泥,降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10]。本研究对应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和微创PKP治疗的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患者椎体高度、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微创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疗效,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叶.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1-133.

[2] 范海涛,申才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4):473-476.

[3] 周子红,殷渠东,郑祖根,等.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特点[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0):649-651.

[4] 郑召民,李佛保.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7):1878.

[5] 刘小波.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136.

[6] 徐宝山,胡永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骨科杂志,2003,23(5):271-274.

[7] 滕宇,郭晓东,姬彦辉,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J].骨科杂志,2011,2(2):57-60.

[8] 杨群,黄河,陈赛.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7):9-12.

[9] 杨星华,官正华,韦,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 10(17):2277-2278.

[10] 林,杨迪生.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在治疗椎体病理性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09,19(2):175-178.

[11] 钟超英.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医外治杂志,2010,13(1):37-39.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2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法骨化醇治疗和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疗效及预防措施。方法:20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钙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法骨化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有明显升高,但治疗组骨密度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改善率78%,对照组为35%,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

 

关键词 阿法骨化醇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中图分类号:R977; 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9-0021-03

Analysis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facalcidol

on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enile osteoporosis

HUANG Xiaopeng1, MENG Jian2

(1.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Yangsi Hospital, Shanghai 200126, China;

2. Endocrine Metabolism Ward, Shidong Hospital,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lfacalcidol on senile osteoporosis and to discuss its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Two hundr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n=100).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asic daily oral calcium while alfacalcidol therapy was additinally give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besides the basic treatment.Results: Before the treatment,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the treatment, the indicators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however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at the femoral neck and L 2-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response rate of pain improvement was 78.0%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35.0%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lfacalcidol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relieve the pain.

KEY WORDS alfacalcidol; senile osteoporosis; bone mineral density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医疗技术进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普遍性及严重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减少及骨组织细微结构的破坏,继而造成临床骨折发生率的增加。阿法骨化醇能在体内起调节钙磷的平衡作用,增加钙磷在肠道的吸收,降低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改善妇女绝经和激素类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我们选择在门诊治疗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钙剂的基础上给予阿法骨化醇进行治疗对照,以探讨其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及预防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0年4月-2011年12月在门诊诊断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排除其他重大系统疾病,选取200例患者。其中男性86例,女性114例,年龄66~98岁,平均78.8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或关节疼痛。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天口服钙尔奇D片(含钙元素600 mg及维生素D 125 IU),治疗组除每天服用钙尔奇D片外,同时加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粒(延迪诺-上海信谊)0.5 ?g/d,连续服用12月。同时建议所有患者适当活动锻炼,戒掉不良生活习惯,注意通过饮食增加钙质摄入。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双能骨密度测定仪(美国LUNAR公司PRODIGY型)测定腰椎L2-4椎体及股骨颈等部位的骨密度值。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价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完成,计量数值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密度变化

两组治疗前的股骨颈,L2-4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指标都有明显增加,但治疗组患者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3

在此要强调的是,在诊断中不要过分依赖骨密度。既往临床医师过多地强调骨密度,即量的因素,在疾病发生、诊治以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引起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中,除骨密度外其他多种因素如骨微细结构、骨有机基质、矿物成分、微小损伤及修复状态均影响骨强度,并与骨折有关,一般将这些因素称为骨质量。骨质量概念的提出,是对骨质疏松概念完整性的补充,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诊治的新动向,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有区别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发生机制不同:糖尿病骨质疏松主要与糖尿病所致的代谢紊乱有关。而老年性骨质疏松是由于成骨细胞活性降低使骨生成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骨吸收增加有关。

治疗方法不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首先要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基础,然后再加用改善骨质疏松的药物。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替代疗法,再加维生素D制剂、钙制剂、降钙素等。

治疗效果不同:糖尿病一旦控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客观指标就能得到改善,起效较快,疗程相对短,效果较明显。原发性骨质疏松治疗起效慢、疗程长、效果不明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存在着联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病因中也包括了年龄增加、活动少、性激素水平降低、遗传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在临床上,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合并有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时很难将它们区别开。

骨质疏松学问知多少?

骨质疏松症有哪几类?

医学上将骨质疏松症分为三类。第1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又分为两型,即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这是伴随着年龄增长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第2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当诱因消除后,骨质疏松症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即属于此类。第3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这类患者多伴有家族遗传史。

诊断骨质疏松症需做哪些检查?

生化检查: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分型。

与骨矿物质有关的生化检查:(1)血清骨矿物质成分的测定:血清总钙和游离钙、血清无机磷、血清镁。(2)尿矿物质成分的测定:尿钙、尿磷、尿镁。

与骨转换有关的生化检查:(1)反映骨形成的生化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TALP)和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2)反映骨吸收的生化指标:血浆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尿羟赖氨酸糖甙(HOLG)。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中西医治疗;骨质疏松治疗仪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080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全身性疾病, 伴有慢性骨代谢障碍, 以骨骼结构的退化以及骨量的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 同时骨骼脆性较正常人显著增加, 同时伴有腰背部疼痛与身高缩短等临床症状[1], 导致患者易发生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或骨折等, 给患者的生活和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院开展中西医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质疏松症,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8月本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58例, 年g65~78岁, 平均年龄71.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5例。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选择骨质疏松治疗仪, 型号为XT-2000B型。嘱患者平躺于治疗床上, 将环状治疗器移至需要治疗的部位, 调整好参数, 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 1次/d。

1. 2. 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配合中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选择中药方补肾活血方, 其组方为补骨脂15 g, 羊藿15 g, 熟地黄12 g, 骨碎补15 g, 葛根10 g, 山萸肉12 g, 丹参10 g, 杜仲10 g, 鸡血藤10 g, 当归10 g, 甘草5 g。水煎400 ml, 分早晚2次口服。西药选择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029)与阿法骨化醇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134)空腹口服, 两种药物均1片/次, 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 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功能正常, 表示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功能明显改善, 表示为显效;临床症状好转, 表示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 表示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BGP与AKP水平的变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愈3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1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44/45), 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6例, 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39/45),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前后BGP与AK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GP与AK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GP与AKP水平均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为老年常见疾病, 其诱发因素较为复杂, 饮食、遗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均是导致骨强度下降。同时, 维生素D与钙的缺乏或补充不足、骨吸收障碍等, 均是导致骨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中医学指出骨质疏松症为骨蚀、骨枯、骨蚀、骨痹等的范畴, 其中肾精少虚为主要病机, 骨髓化源受损、血运不畅均会引起机体瘀血、脉络不通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治疗原则主要为化瘀通络、壮骨补骨[3]。补肾活血方中的补骨脂、羊藿及骨碎补具有补肾精的作用,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骨髓化源状态, 使肾精充足。山萸肉、杜仲及熟地黄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 三种药物共奏滋养骨髓之功效。丹参、葛根、当归三药通络化瘀、活血止痛的作用十分显著, 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效。甘草能够调和诸药, 共奏强筋健骨、补肾生髓, 效果显著。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疗程较长, 需与西药联合应用。碳酸钙D3片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D和钙, 能够满足机体的需要, 补充骨量, 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阿法骨化醇片中具有较丰富的活性维生素D, 在满足机体需要的基础上, 能够有效促进骨骼形成与代谢, 能够显著增加骨密度。冯伟军等[4]指出, 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骨质疏松仪利用脉冲式电磁场结构与阶梯式的循环扫描, 通过产生的压电效应, 来改变骨骼与周围组织生物电状态[5], 有效刺激成骨细胞内的钙离子内流, 从而改善成骨细胞的功能。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选择中西医联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 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中西医配合骨质疏松仪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 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莉, 李延红, 李刚, 等. 仙芪补骨胶囊联合低频脉冲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 陕西中医, 2016, 37(4):446-447.

[2] 廖康汉. 中西医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7):56-57.

[3] 魏D, 卢正波, 梁兵, 等. 联合使用骨质疏松治疗仪与中药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21):189-190.

[4] 冯伟军, 黎启福, 王翠媚, 等. 中西医综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 光明中医, 2013, 28(7):1481-1483.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073-02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该类患者的胸腰部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和运动障碍。临床对该病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为卧硬板床休息4~8周左右,服用相应的消炎止痛药物,对腰背肌功能进行锻炼,但疗效通常不是十分理想,且易出现压疮、肺炎、尿路感染、便秘等并发症[1]。该研究中出于对应用椎体成形术对患有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的目的,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抽取76例,在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后,每组38例,在对照组中有男21例,女17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64.8±1.3)岁;患骨质疏松症时间1~7年,平均(2.5±0.7)年;治疗组患者中男23例,女15例;患者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64.5±1.2)岁;患骨质疏松症时间1~6年,平均(2.4±0.8)年。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卧硬板床休息4~8周左右,服用相应的消炎止痛药物,对腰背肌功能进行锻炼。

1.2.2 治疗组 采取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和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等。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全身疼痛症状消失;显效:患者可以正常行走,全身疼痛症状已经明显缓解;有效:与治疗前比较,全身疼痛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治疗前后全身疼痛程度未得到改善,甚至恶化[2]。

1.5 统计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传统方法治疗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患者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然治疗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2.2 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为(25.41±5.85)d,治疗组为(10.36±2.16)d,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7例,发生率为18.4%;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者1例,发生率为2.6%。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采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止痛原理主要包括:①通过骨水泥的填充,椎体被充分加固,使椎体进一步压缩,使微小骨折导致出现的疼痛感明显减轻[3];②热效应导致锥体周围的神经组织与其内部变性,甚至发生坏死,因此神经对疼痛的感觉变得比较迟钝,甚至不会感到疼痛[4];③骨水泥对椎体的神经组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④骨水泥硬化后会使椎体硬度与强度随之增加,其支撑力也明显变强,在止痛效果方面,双侧椎弓根穿刺与单侧穿刺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从物理学角度而言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

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临床传统保守治疗法,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后者,且这些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金渡,韩责和,赖震.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1):32-34.

[2] 林德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5):684-685.

[3] 沈建雄,张智海,邱贵兴.椎体成形术对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J].脊柱外科杂志,2005,3(1):23-25.

[4] 陈斌辉,张明,李松巍,等.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J].浙江临床医学,2007,9(6):737-738.

[5] Lin JT, Lane JM. Rehabilitation of the olderwith an osteoporosis-related fracture[J].Clinics in geriatric medicine,2006,22(2):435-447.

骨质疏松治疗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西医;中西医;骨质疏松;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87-01

骨质疏松是现代社会一种常见的全身代谢性的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患者的全身骨量少以及骨组织显微结构被破坏,骨基质和骨矿成分比例明显变小,患者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此类疾病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以及老年群体[1]。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病患者有增加的趋势,需加强该类疾病的防治。骨质疏松作为一种代谢性的骨病,它并不是单纯的缺少钙元素,不能只靠简单的补钙来治疗,而需要通过综合性的治疗,调节骨代谢,促进骨细胞增殖,形成新骨等措施来治疗。目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尚未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中医的发展为其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将探讨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根据我国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1]进行分类,基本正常:骨量丢失率在1%~12%之间,丢失在1 SD内;骨量减少:患者的骨量丢失率在13%~24%之间,丢失1~2 SD之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丢失率≥25%,丢失≥2 SD。

1.2一般资料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共收治了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在40~77岁,平均(54.1±10.6)岁;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在38~75岁,平均(53.8±10.2)岁;两组骨质疏松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口服乐力,1粒/次,1次/d;阿法 D3,1粒/次,1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疗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其配方是: 麻黄10g,熟地30g, 细辛10g,补骨脂20g,枸杞子15g,骨碎补15g,羊藿20g,制附子45g。如有血虚者,则补加丹参;如有气虚者,则补加黄芪;如有阴虚者,补加黄柏;如有脾虚者,补加白术和干姜。水煎服,1剂/d。

1.4疗效评定[2]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评定治疗的疗效。显效:患者的腰痛、背痛症状显著改善,积分下降大于2/3,检测患者的骨密度(BMD),治疗后的BMD值升高≥0.06g/cm2;有效:患者的腰痛、背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积分下降1/3到2/3间,治疗后的BMD值升高

1.5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当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体中常见的疾病,我国的人口特点使骨质疏松疾病逐渐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影响[2-3]:①遗传因素: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发现与骨质疏松发生有相关性的基因有Ⅰ型胶原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以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等;②激素因素:患者常见缺乏降钙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等,其中雌激素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各激素分泌过少,最终造成骨量减少。③营养因素:患者因营养缺乏,造成血钙水平下降,影响骨的形成。

近年来随着中医的推广和应用,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骨质增生症的发生主要与肾虚精亏以及邪滞经络有关,因此可通过补肾祛邪进行治疗。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①调节内分泌平衡:如羊藿等的中药调节女性降钙素、雌二醇等激素;②调节微量元素的平衡:如许多中药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它能促进钙吸收;③调节细胞的活性:许多中药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增殖。

总的来说,通过常规西医治疗,配合中医的补肾祛邪,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骨质疏松的有效治疗率。

参考文献

[1]邓振阳.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49.

[2]朱慧锋,王珠美,王维佳.骨质疏松症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1):1863-1864.

[3]巫波荣.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0,6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