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

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文1

关键词: 特殊教育体育教学 人文关怀 和谐社会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是指针对各类残疾人群对其进行符合其身心特点的体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就是要探讨如何对残疾人进行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娱乐康复的一门学科。

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本,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条件的肯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体现出对人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敬。

美国著名教育家内尔・诺丁斯就人文关怀进行了深刻解释,他提出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他立足于关爱、关切、关联的关怀教育理论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启迪,身为残疾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以人文关怀面对残疾人的体育教学,认识和把握残疾人特殊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训练与竞赛及管理规律,特别是将残疾人体育教学和人文关怀的融合方面,更是值得关注和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将人文关怀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独特性,满足学生关怀和被关怀的需要,培养学生关怀的素养,这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

1.现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弊端

1.1现今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以“体”为主,存在重技能、轻体育精神,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分离的现象严重。现今的体育教学大多是把体育知识、技能作为目标,以考试为目的传递给学生,忽视残疾人最缺乏的人文素质的关怀,对于残疾人来讲,这种畸形的体育教学观无异于“饮鸩止渴”。

1.2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方法上存在大量正常人体育教学痕迹。学生作为一种被动的载体,被动成为程式化教学的工具。缺乏残疾人教学所特有的“缺陷补偿”、“身心和谐发展”功能。

1.3教学评价的无差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体育评价无差异,造成无法对身体残疾类别、身体残疾程度不同的残疾人进行综合有效评价,造成运动成绩假象,残疾人潜在的运动发展潜力遭到掩盖与忽视。

2.特殊教育学校与人文关怀的有效融合

当前残疾人体育教学的人文关怀缺失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如果要实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残疾人体育教学理念,就必须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杜绝被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及残疾程度进行分层次教学,分类别考试,进行个体差异评价。

2.1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潜在身体机能的开发与利用。

教师在残疾人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利用体育教学的诸多优势,提高残疾学生的多层和人文素质。

体育教师要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渗透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要考虑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要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课程,以此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不同残疾等级与残疾类别残疾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的设置要重视内容的文化含量,遵循残疾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讲究个性化及多样化,及时抓住时机启发和诱导残疾学生,努力培养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及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稳定乐观的情绪。通过体育课要培养残疾学生在生活中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为此,体育教师要努力钻研体育方面的书籍,在教学中力求精神饱满、情感丰富,讲解形象生动,以体育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将人文因素渗透到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教育成长过程中。

2.2开发适应残疾人生活的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教材的滞后性已成为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开发适应残疾人生活的体育课程内容已是当务之急。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关注残疾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关注残疾学生的生活世界,将内容与残疾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和确立才有了根基和现实基础,残疾学生的学习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打破传统体育课程注重学科知识传承的思路,从残疾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和个体差异,确立残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避免“常人化”、“成人化”模式,开发符合不同年龄阶段残疾学生特点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身心补偿和康复过程中的人文素质关怀。

2.3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要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为主线,针对不同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学生建立评价标准,促进残疾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残疾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

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评价理念应将对人的关怀置于核心地位置,不再局限于体育教学理论、技术、身体素质发展,更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并且要延伸至学生的品德、个性、意志、态度及人格等人文因素的发展。

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文2

摘 要 从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开展来看,要想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就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充分吸收体育教育学内容,并积极开展体育教育学的推广和应用,使体育教育学能够在高校中得到全面应用,提高体育教育学对高校教学的促进作用,满足高校体育教学需要,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取得积极效果。基于这一认识,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对体育教育学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体育教育学的应用范围,发挥体育教育学的作用,提升体育教育学水平,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体育教育学 高校 应用 探讨

一、前言

在目前高校教育中,体育教育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成为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导。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开展实际,我们应对体育教育学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体育教育学在高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发挥体育教育学的重要作用,提升体育教育学的整体应用效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由此可见,对体育教育学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应用体育教育学内容,促进体育高校体育发展取得积极效果。

二、体育教育学内容分析

体育教育首先以哲学为基础,只有以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作指导,才能准确地观察分析问题;与心理学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体育教育学还必须以生物科学和人体科学理论作为坚实基础。体育教学法亦称教授法,主要研究教学理论和实践及其过程、原则、内容、组织、方法和评价。体育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教育学是体育教育学的理论支柱。教育学研究一般教育规律和一般教育原则、方针、方法,构成体育教育学理论前提。体育教育学是体育教育的特殊规律及其理论、原则、方法,两者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体育教育学具有应用性学科特征。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学科,内容包括学校体育管理、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科研等,其中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说,学校体育学涉及学校体育总体,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学的局部,同时是该部分的扩展和延伸,是学校体育学在个体体育教育中的应用、落实和发展。

三、体育教育学在高校中的作用及应用

从体育教育学的内容来看,体育教育学与实际体育教学联系十分紧密,对体育教学形成了有力的支撑,满足了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来看,应对体育教育学有足够的认识,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教育学作为主要指导。目前来看,体育教育学在高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教育学对高校体育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由于体育教育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体育教育学对高校体育教学形成了有效的指导,保证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过程来看,体育教育学内容得到了贯彻和落实,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得到了有力的指导,满足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需求。

(二)体育教育学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

考虑到体育教育学的重要作用,目前体育教学已经成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从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来看,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就要在体育教学中积极应用体育教育学,并将体育教育学作为主要学科来看待,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我们要清楚体育教育学的主体地位。

(三)体育教育学形成了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有力促进

由于体育教育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高校中要想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就要积极利用体育教育学,提高体育教育学的应用范围,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学能够形成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有力促进,我们应认识到体育教育学的重要作用,提升体育教育学的应用效果。

(四)体育教育学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体育教育学的内容来看,体育教育学对高校体育教学形成了有效的促进,对高校体育教学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体育教育学的重要性,推动体育教育学在高校中的应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由此可见,我们要认识到体育教育学对高校体育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对体育教育学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应用体育教育学,发挥体育教育学的指导作用,积极贯彻落实体育教育学内容,提升体育教育学的整体质量和发展水平,充分满足高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中国院校研究将从初步形成走向规范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11(07).

[2] 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

[3] 刘芬.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07).

[4] 李少华,龚耀.浅谈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博览.2011(07).

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文3

关键词:体育锻炼教学环境科学素质

一、影响农村学生体育锻炼主要的因素

(一)农村学生特殊的生活环境因素

农村学校相对于城镇学校来说,具有以下的显著特点:学校的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比城镇学校弱。农村学校学生和城镇学校学生相比思想比较单纯,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慢。但农村中学的学生的显著优点就是他们朴实、天真,吃苦能力强和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和城镇中学的学生一样,农村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理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对周围的事物他们开始变得比较敏感,他们的心理虽然逐步走向成熟,但是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因素,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农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中学和城镇相比,学生具有特殊的身体状况方面因素

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由于生活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学生缺乏应有的身体素质训练,与城里经常锻炼的学生相比,农村中学学生的身体在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如下的显著特点:肺活量值相对偏低,不够成熟的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根本不适合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进行较大幅度的体育运动后,学生很长时间内常常会感到身体乏力,学习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影响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下降,因此,大部分学生就会放弃体育锻炼,这样时间长了,会直接影响农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平时的体育课上,他们的耐力不足、速度和力量跟不上、协调能力较差且动作迟缓等。为了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现状,勤指导、多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农村中学的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因素

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我国农村绝大多数中学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师的讲为中心,整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动参与的极少,课堂形式呆板、单一,基本没有创新教育模式。在这样长期的体育教学模式环境下,农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减弱,直到消失。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的女生来说,由于体育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和身体方面的情况,而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师的意愿按部就班地来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这样,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强度和难度比较大的体育训练项目时,女生会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而放弃体育训练,进而影响女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农村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师自身存在的思想观念问题,教师在教学时不注重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盲目地追求成绩,使学生大幅度地重复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除此之外,在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农村体育教师的随意性强,没有完整的体育训练体系,加之农村中学的体育器材缺乏,有时会受场地、安全性的影响,大多数的体育训练项目和体育课程只能是纸上谈兵,脱离实际,体育训练项目和课程的编排上不能按照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来进行选择,而是随便选择几项简单的训练项目,这也是影响农村中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兴趣和爱好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不断改进提高农村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策略

(一)体育教师要想法设法创建愉快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参与意识,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推新出陈,要用创新观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思想单一,好奇心强,喜欢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渴望通过现代科技来获取新的知识。因此,农村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水平,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尤其要和中考紧密结合,利用中考这一指挥棒,来说服农村学生。因为,在初三中考时,要进行体育考试,体育总分为五十分,体育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情况。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关注女生的身体状况,一旦有特殊的身体状况,就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项目来进行,比如说跳绳、乒乓球、仰卧起坐、座位伸前屈等。这些简单的训练项目对于女生来说难度要求不大,她们在锻炼的过程中耗费的体力不多,同时在这些体育训练中也能够达到体育新课标的要求,也满足了农村女学生的生理特殊需求,培养和树立了她们坚强意志和锻炼毅力。同时,农村体育教师还应该有不断创新的意识,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体育中考的要求和农村学生的实际水平情况来随时随地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内容灵活化,课堂形式多样化,教学过程精彩化。通过这样丰富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也能感到心情愉快,这样就能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因此,农村体育教师要有创新进取意识,想方设法创造愉快宽松的体育课堂氛围,分层式地进行体育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农村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文4

关键词:中学体育;安全隐患;解决办法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学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不再仅仅是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体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体育在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会对学生造成伤害,由此引发的各种法律纠纷和官司也不断增多,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针对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确保体育课程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1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不足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少数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安全认识不足,在思想认识方面也没有防患意识,也没有教导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一些教师也没有主动总结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预防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同时,还有部分同学对体育课程的认识也不到位,缺少防伤观念,在运动过程中好奇心大,常盲目地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还有部分女同学在运动过程胆子小,练习时往往感到紧张,这也会造成动作的失败而受伤,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为体育教学过程中伤害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活动,良好的准备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克服人体生活情性,促使人体迅速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过程中都会出现比较剧烈的运动。在剧烈运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可以促使肌肉和内脏器官积极动员起来,能够提高韧带功能,确保神经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促进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活动。很多学生也不重视体育活动之前的准备活动,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3 教师在教学组织以及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对学生运动量安排是否合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遵循了相关体育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是体育课程能否顺利进行,学生能否安全上课的关键内容之一。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教学规律的遵守,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运动量过大而受伤的情况。

4 学校场地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部分中学体育场地或者跑道地面太硬、不平、过滑,还有杂物;学生运动的垫子破或存在较大缝隙,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安全问题。同时,部分体育器材安装固定不牢固,安放也不合理等情况也是存在的,还有部分体育器材质量存在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解决办法分析

学生安全问题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各方面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办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思想认识

中学体育教学,教师必须树立“安全第一”观念,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中学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预防安全事故教育,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并有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 教师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体育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准备活动,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提高人体大脑皮层对运动器官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确保动作更加准确,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例如,在进行跳远练习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做一些基本的准备活动,然后还可以进行一组或者两组30米加速跑等练习活动,为学生准确掌握所学动作创造了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以及教学内容安排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教学具有特殊性,因为其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上要进行大量的运动,对学生的体力以及掌握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遵循教学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运动量,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合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 体育课前,要做好安全检查

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材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体育课前,教师要仔细检查体育场地,清除杂物,检查体育器材是否牢固,垫子有无破损等。另外,在部分要进行非常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之前,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为目的。在体育课程过程中,会出现激烈的身体运动和对抗,因此要想尽办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存祥.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3).

[2]赵晓辉.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天中学刊,2001(S1).

[3]张荣显.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控制[J].考试周刊,2009(20).

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文5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迁移

迁移是体育教学中一种广泛的现象,它既包括知识、技能的迁移,也包括教材教法以及情感态度的迁移。教与学过程中,迁移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其规律更是教师实施教学所必须充分运用的。体育教学有着特殊的规律性。教师的示范讲解是一种有意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技能,教师通过示范讲解和指导学生在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事学习锻炼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迁移能力的过程。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则是教师实现教学迁移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形成有效迁移。运用迁移规律,可加强各项目技术间的横向联系,优化教学组合,提高教学效果。

1.迁移的概念

所谓迁移,是指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并促进新知识的掌握和新技能的形成。在体育教学中所谓“学习迁移”指的是已经学到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凡是掌握前一动作对学习后一动作有良促进作用的叫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即迁移)。在技能学习方面,正迁移的实例很多,例如,学会蹲地前滚翻对学习鱼跃前滚翻有良好的作用;学会舞蹈基本练习对学习健美操、艺术操有很大的帮助。相反,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致使新技能难以形成或对新技能形成有阻碍作用,就称技能的负迁移(即干扰)。例如,学生学会了推铅球动作后,如果接着学习篮球的投篮动作,这样会阻碍着篮球学习技能的获得。从迁移的内涵上不难理解,迁移包含四个方面的寓意。第一,运用迁移规律者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新问题;第二,运用迁移规律者必须在新旧问题当中找出其相关相似相联之处,并且已有解决旧问题的经验;第三,迁移规律的运用不是生搬硬套,它是一种活学活用,要用出新意,用出创新;第四,每一次迁移规律的运用都是一次经验再积累、再升华的过程,只有注意总结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将来再次出现的问题。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迁移规律的具体措施

2.1根据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运用迁移规律,合理安排教学迁移。

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分清哪些技能易产生迁移,哪些技能易产生干扰,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做好准备工作。

2.1.1教学进度的安排应有利于技能迁移,以加速学生掌握技能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使前面的知识和技能与后面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在联系,甚至融合到后面的知识技能中去,便于学生形成技能的迁移,从而较快地掌握技能。例如:学习体操的踺子后空翻动作与撑竿跳高的起跳腾空动作,在已具备掌握体操动作的水平上,再学习撑竿跳技术,更利于新技能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应充分、合理地运用技能的正迁移。

2.1.2教学进度中,应避免技能相互干扰的内容相继出现,尽量使其单个出现或相隔较长时间安排上课。

2.1.3易产生技能迁移或干扰的教材内容应在前一个技能巩固掌握后再安排下一个教材内容。

2.2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办法,促进技能迁移,防止干扰。

2.2.1灵活运用启发式,诱导教学方法,突出基本概念,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促进技能迁移。

2.2.2采用过渡和施加诱导性的专门练习,创造条件,促进技能的迁移。

2.3反复练习动作。

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必须有充分的练习,才易于迁移。如果有充分的练习,许多基本技能成为自动技能而不必有意识地注意,这样就能有力地促进新任务的学习。在教学时应十分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不仅要强调“质”,也要注重“量”的扩展,凭借“训练”使学生的基本技能达到娴熟的运用程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反复练习待迁移动作,认真分析新动作要领,注意培养学生对学习情境间相同性或相似性的敏察与辨析。这种能力只有多举例证、多模仿、多练习、多听多想才能“顿悟”。例如,“在跳的助跑技术”与“短跑的加速跑技术”之间寻求迁移规律,只有靠反复分析、练习才能得以实现。当然,在两个相似的学习情境中,先前的学习与后来的学习包含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就越容易发生,后继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容易。

2.4注重重难点技术教学。

根据技术动作的特点,抓好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实现迁移的主要条件,它将有助于最佳辅练习的选择和动作的创新。例如:栏上动作是跨栏跑技术的重难点,该动作又分起跨腿与摆动腿两个技术环节。因此,应选择以分类重复――强化提高为目的的辅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这样将有助于迁移的形成。

2.5利用变式练习,促进产生式条件部分的扩展和精炼。

当基本技能已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个体就能够释放出多余的工作空间,使过重的认知负荷得到缓减,这时变式练习对促进产生式中条件部分的扩展和精炼就变得至关重要了。这时,在练习的选择和安排上,应该注意选择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让学生能对在工作记忆中同时激活的相同产生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条件部分进行比较,与相应的活动部分建立正确联系,从而促进产生式条件部分的扩展和精炼。

2.6加强自我反省认知和策略训练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范文6

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在《决定》颁发10年之后,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体育教学的专业化、职业化越来越强;职业院校对体育课程的设置安排越来越趋于合理、趋于完善,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要用理性、冷静的眼光看待在体育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不足。

一、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区别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意味着不需要或者说并不侧重理论的体系化和深度化,它侧重现实生活中能否以熟练的技能完成任务、解决障碍。它扎根于生活,扎根于各行各业。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是研究性教学,即通过对知识做系统性的剖析,对理论进行体系化的讲解,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的网络,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解决一系列“为什么”的问题。研究性教学落脚点在于学生最后要思考:“知识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们为什么这样思维,而不是那样思维?”它训练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一种理性思维,一种将要素进行分割、还原、组装的游戏。它关注思维的严谨性、思想的深度与厚度。这给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有什么启示呢?在笔者看来,目前职业院校中体育教育教学的一些问题都和混淆了职业教育与本科通识教学相关。

二、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体育教学观念模糊。中国的许多的职业院校都是在原有中专院校的基础上,转化升级进入高等学校行列。许多职业院校因为历史的原因,在教育教学环节依然沿用中专的模式,尤其在体育教学上,存在把体育教学作为辅、依附性的学科的教学思想理念,认为体育教学不具有与专业教学平等的地位,把体育课理解为随便上上就可以的课程。体育教师在一些职业院校地位不如专业课教师,有些院校对体育教师职称评定、薪资待遇进行差别化对待。这种对体育教学的漠视化情形依然蔓延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同时,职业院校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存有偏差,认为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与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一致,职业教育在实践性教学上具有自身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但是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参照的却是本科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其实,职业教育的体育教学本身有特有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体育教学在职业教学的背景下也应该参照职业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安排。但是,在职业院校的教学环节中,因为观念的模糊、观念的落后,体育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两极游走:一极是中专似的表面化、泛化教学;一极是大学本科似的通识性教学,体育教学未能找到自身的立足点。

(2)体育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前文已述,相当大一部分职业院校是在原有中专的模式下升级而来,院校本身在教学资源、教学基础设施的配备上与本科院校存有差距,一些职业院校在进行体育授课时,缺乏教学的场地空间、缺乏进行特色化、系统化教学的体育器材;院校本身在体育设施的配备、采购、维护、保养上投入不够,有的院校甚至未建立完整的体育设施台账记录,体育教学工具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局面。

(3)缺乏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很少有教学监督环节的涉入,因为教学在户外进行,院校很少对体育教学进行监督,很少对体育教学的质量做科学的评估,导致在进行体育教学环节时,部分体育教师授课松懈、散漫,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没有对每一次的授课进行有针对、有系统、有目的的设计,授课方式简单、枯燥;授课态度欠缺严谨。由于缺乏严格的体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很难对体育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价,很难对教学的每一环节进行动态的监控,体育教育质量不容乐观,体育教学流于形式,流于过场。

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操作性对策

(1)提高职业教学中体育教学特点的认识。职业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职业教育是依托实践环节进行教学,“工作系统化”概念指出,职业教育应该依托工作情景进行教学,应该把实践教学深深地嵌进将来学生的可能面临的工作场景中,让学生模拟工作情景、熟悉工作情景、掌握工作情景,与市场对接,与现实工作对接。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应该将教学围绕工作情景进行。比如一所土建施工类的职业院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将来可能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作业,需要面临高空、噪音、粉尘等作业环境。因此,体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体能、耐力的强度训练,让学生的身体熟悉建筑施工的空间,有所准备,可以在模拟的施工现场,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攀爬、穿越、奔跑、跨越障碍物等训练。

(2)改善体育教学环境。职业院校本身要认识到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认识到职业教育中体育教学具有的特殊意义,为体育教学提供扎实、完善的教学环境。结合本校实际、本校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购置体育器械,对体育器械实行严格的台账管理登记制度,聘用专门人员对体育器械进行保管、维护。同时,要为体育教学提供合理、适度的教学空间,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场所不仅仅是在操场、田径场,应该把体育教学融入进日常化的工作情景中,在学生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教学,在工作场景中设计体育教学,在工作环境中,引导学生进行身体的耐力、强度、灵活性、协调性等训练。另外,体育教师团队应该有正常的办公区域和空间,有进行网络作业、网络教学的设施工具,让体育教师拓宽授课方式、授课渠道,为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