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学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学的含义范文1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这种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自主行为,教师的责任在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引导他们“入情入境”,从而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求得快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看情境图学情境歌、听故事、课堂表演或动画演示等多种活动方式进行导入。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第一课单韵母“a o e”时,一位老师采用了看图编故事的导入法:星期天,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到公园划船。她坐在小船上唱起了a字歌,一只大公鸡听到歌声也跟着o、o、o地唱起来,他们的歌声引来了大白鹅,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大白鹅在水中翩翩起舞,它一回头发现了自己在小溪中的倒影,不由自主地e、e、e地大叫。几只刚刚学会游水的小鸭子跟在后面凑热闹……老师顺势设疑:“小女孩、大公鸡和大白鹅是怎样唱歌的?”孩子们一听,马上张嘴学了起来。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了a、o、e的音和形,在故事里受到了美的感染。
二、讲授新课,动作练读,保持兴趣
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拼音课堂教学中,如果不让他们充分“动”起来,那么用不了多久,他们肯定就对呆板、机械的练读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也就难以集中。我是这样教“o”的四声的:教读ō时,我把嘴巴夸张式圈圆,两手搭在嘴角两边,扮演公鸡啼叫的样子,边做动作边发音,教口诀“公鸡啼叫ō ō ō”;教读ó时,我把一只手放在下巴下边,边读边在脸上露出疑问的表情;教读ǒ时,我边读边点头,并在脸上露出赞同某人意见的表情,引导学生发音到位;教读ò时,我边读边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通过有趣的动作、表情示范,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模仿着我的样子,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三、活动训练,巩固提高,强化兴趣
1. 玩游戏
①开火车。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教师准备声母、韵母、音节卡片数张,从中抽一张卡片,学生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读,每到一个学生,教师就换一张卡片,这样各组读下来,给他们进行时,最后评出用时最少的组为优胜组,给予奖励。
②组词大王。教师拿出一张音节卡片,让学生用音节来扩词,对扩得最多的学生颁发“组词大王”的奖状。例如,出示“bō”,学生可组词“波浪”“拨电话”“广播”等;出示“shí”,学生可组词“食物”“真实”“十个”等。
③摘果子读字词。教师准备一些教学卡片,卡片的一面绘有桃子、李子、葡萄、草莓、橘子等图形,另一面标有这些水果字词的拼音。游戏中有图案的一面对着学生,抽到卡片的学生按照拼音读出卡片背面的字词,若读正确,则可将卡片奖给该学生。若读错了,则将卡片还给老师,下一位学生补读。
④多媒体游戏法。“悠悠课堂”里有“声母表连线游戏”,画面上出现一只猴子骨骼的支点,每个支点上各有一个声母:“小朋友,你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请你连一连,看看我能变成什么动物?”老师可让学生上讲台用鼠标连线。连对了一个声母,多媒体播音:“你真棒!接着做!”如果连错了,多媒体播音:“别灰心,再想一想!”当整个声母表都顺利地连完线后,这只猴子活了,动了,仰仰头,挠挠脑袋,高兴地大叫一声:“你真了不起!我是猴子,我们是好朋友啦!”多媒体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在愉悦的氛围中高效率地进行学习。
2. 编儿歌
①声母、韵母儿歌。如:女孩唱歌a a a,公鸡啼叫o o o,鹅的倒影e e e,妹妹衣服i i i,树上乌鸦u u u,鱼儿游泳ü ü ü。
②j、q、x与ü相拼的规律儿歌。j、q、x真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
③音节标调儿歌。可采用《标调歌》,让学生反复吟诵,并在后面标例子加以辨别运用。看见a母别放过(miàn bāo),没有a母找o、e(běi tuō)。i、u并列标在后(uī jiǔ),单个韵母不用说(hù mǎ)。
四、课堂练写,自主探究,增强兴趣
教学z、c、s的书写时,教师可以这样发问:“你们愿意当小老师吗?”学生回答:“愿意。”教师跟学生明确要求:“小老师的任务是向大家讲清z、c、s的书写笔顺及所占的格子。要想当好小老师就应该先仔细看一看z、c、s的笔顺图,把字母的笔顺记在脑中,再想想平时老师是怎么教你们按顺序写的。”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学或同桌讨论,推荐一至三人到黑板上讲解,其余学生作小评委,看看他们说的对不对,讲对的,奖励他为“拼音小老师”。然后采用“拼音宝宝找妈妈”的方式,让学生把拼音字母“送回”四线格,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拼音字母。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在积极主动的氛围中正确书写拼音字母。
五、课后实践,联系生活,拓展兴趣
体育教学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汉语;课堂教学;提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048—02
一、汉语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提问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方式和表现之一,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主要途径,是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创造学习的主要手段。其效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形势下我区汉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学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提出的问题过多
提问不仅能增进师生交流,使教师获取更多的反馈信息,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因此它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提问最终极的目的来说,无疑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提问频率过多,是当前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许多课堂上充满了师生之间的问答,教师提的问题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面对如此之多的问题学生怎么能有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实际上,在这众多的问题之中也鲜有具较大思考价值的问题。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堂,实质是“廉价”的。许多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单一,大都属于信息类知识的低层次问题,包括:单词词组的记忆、个别具体的事实表述、“是”或“否”的选择等。学生回答时只需对事实或其他事项进行回忆性重述或检索性确认,回答内容就被陈述出来。这种不需要推理分析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往往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触及深层复杂的智力活动,显然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极为不利。
(二)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不少教师的课堂问题的难度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词汇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其所能用以回答解决问题的词汇则更有局限性。有些课堂内容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或者教师课堂上提问的“问点”过泛、偏难,没有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合理回答,结果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水平产生怀疑,这样不仅会挫伤学习积极性,阻滞教学进程,还可能会破坏教学氛围,不利于后续教学。老师提问之后,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叫学生回答,造成了学生回答不出的情况。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弱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提问缺乏应有的后续性
课堂提问往往是课前预先设定的问题,在上课时,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教师,很容易拘泥于自己既定的思路,不能够灵活变通问题的角度、难易度。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设计的思路回答,这些教师会反复重复问题,而不能对问题加以变通、简化,也不会用一些辅的问题加以启发引导,使课堂陷入僵局。我们有些老师对“师生互动”学习的实质理解不够,对互动学习的目的、动机、运用范围和过程没有认真的分析,认为一堂课中没有师生互动就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因此,随意的分小组,讨论一下就可以了。这样的学习有互动学习之名,却无互动学习之实,理解只是流于形式罢了。有些问题没有明确指出,学生需要将自身已有生活经验同课文的具体情境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以致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只是依据课文的一些表面信息展开联想,泛泛地谈论自己的感悟,连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深入理解也达不到。
二、课堂提问优化设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课堂提问优化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课堂教学提问应有明确的针对性,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提示学生注意重点和难点知识。因此,教师的提问应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课堂问题设计中,教师应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学对象的年龄、性格、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等因素。
2、多样性原则。
教师课堂提问要具有多样性,不论是在形式、内容上还是程度上都要具有多样性。提问形式的多样性指教师提问要采用多种形式,如采用设问句、反问句、疑问句等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问内容的多样性是指提问内容新颖别致,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即使对学生熟悉的内容也要从新的角度进行提问,使其产生新鲜感。此外,教师在提问设计上还要注意难度上的多样性。在一堂课的提问中,既要有简单的问题,也要有较难的问题。应考虑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应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层次水平上的学生都能在课堂问题解决中受益。
3、顺序性原则。
课堂教学提问设计应遵循顺序性原则,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是一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提问也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有序地设计课堂问题,即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新的高度。
4、广泛性原则。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设计问题要考虑各种水平的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与问题的难易度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没有注意到提问的面,提问只提优等生,忽略后进生的参与和发展。因此,教师提问一定要注意点面结合,既照顾到个别学生的发展,更顾及全体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5、评价与反馈性原则。
良好的课堂提问应是结构完整的,教师不单要提出问题,更要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对学生回答的每个问题都要给予有效评价,不能只是泛泛地说“很好”“不错”等。要针对学生具体回答的情况进行中肯的评价。这种有针对性的评价应是诊断式的评价而非判断式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引导和诊断,引导学生思维朝正确方向发展。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二)有效提问需注意的事项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催生高效率课堂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成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1、问题的的预设性。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备问题”,即围绕教学目标预设一些有效的问题和提问模式,使问题措词正确、目标合宜。学生的一些奇怪想法和问题会在课堂中突然冒出来,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预料和感知的,但教师不能被这些问题“牵着鼻子走”。所以应把一些重要的问题写到教案当中。这种做法的主要作用包括:在备课时设计一些问题会增加课堂互动的可能性;事先准备好问题更有可能让学生聚集于教学的主要目标。
2、问题的清晰性。
如果教师想让自身的提问变得有效,他们必须清晰、简洁地陈述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教师提的问题常常无法让学生明了教师究竟想要学生知道什么、回答什么、怎么回答。清晰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特点:使用简洁自然的、明确的与学生认知中水平相符合的语言;仅包括学生在回答该问题所需的词汇和等待学生处理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直接与课堂内容或课文主题相关的,而不是“天女散花”般随心所欲的。
3、问题的启发性。
要想使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求学生“探求”或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教师要避免问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花哨的)问题。即使学生在回答“紧随反应问题”时会主动地去探寻他们所学的知识,他们仍然只是在“选择”一个答案而不是在“组织”一个答案。为了让学生有更进一步的反应,教师可以重组一下这些紧随反应问题,以期使其具有启发价值。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汉语课堂有效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老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最终使汉语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M].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5).
[2]周正英.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3]袁利.教学心理学丛书.课堂教学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7).
体育教学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新疆;南疆四地州;汉语教学;综合能力
目前,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和免费政策的基础上,推进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自治区内重点职业院校面向南疆招生的同时,还要增加招生计划和专业种类,保证四地州10%增长任务。新疆是一个由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47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而南疆尤其(和田、喀什、阿克苏、克州)四地州是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密集的地方。
教学对象分析:①学生汉语基础薄弱;②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地方的学生汉语水平差异较大;③学生学汉语积极性高,但不知如何学;④已失去自信。
当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四有"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同样,在汉语教学中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汉语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汉语教学模式,使汉语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打好汉语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更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创新,更好的去掌握相关职业技能。究竟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汉语教学模式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和谐的、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汉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在教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现在进行时的认识,我们可以采用歌曲与游戏来达到这一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不仅达到了授新的目的,而且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为学生能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提倡"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讨论、合作,自己去领受,理解知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中。下面我们比较看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教学方法A:(1)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做选择题。(2)在听第二遍录音时,出示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自己组织回答。(3)学生打开书本,跟读录音,找出疑、难点,老师逐一解答。(4)根据上述,学生复述课文内容。(5)学生编制类似内容,然后上台扮演老师,说出自己所编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提问其他学生。
教学方法B:(1)打开书本,边听录音,边看课文。(2)学生齐读课文。(3)教师解释疑、难点。(4)学生背有关词组、句型和课文。从这两种教学方法效果来看,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句型和语法,但教学方法A,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领悟知识,而教学方法B,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提倡"以学生为主"的汉语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力量源泉。
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的汉语学习能力
高效率的汉语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进行汉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汉语。以往教师在过去"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支配和影响下,总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喜欢把学生框在自己的主张、见解和意识之内。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没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没了创新意识,他们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如果我们经常注意学生的汉语实践活动能力,充分体现汉语的交际能力,不仅学生的思维能活跃起来,而且也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例如在"汉语阅读与理解" 课中,可请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可采用一些道具,把课桌当茶几,椅子当沙发,再准备几个茶杯,邀请学生表演对话,然后再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让学生仿效课文,编制"活动 "等等。除课堂教学外,我们还可以开辟第二课堂汉语,通过汉语角,汉语学习园地,演讲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活动能力,充分发挥汉语的交际性,从而使学生感受学习汉语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四、组织贴近生活、社会和教学内容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有一个"蓝本",也就是教材,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围着教材转,以教材为中心。作为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体会汉语的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研究教材中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
五、建立行之有效的"兄弟民族心连心、互帮"长效机制,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体育教学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主题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86-01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主题教学是小学语文国家课程的一个校本补充,是把承载着中华传统道德元素的意象文学读本,包括优秀的古典诗词和进入近代文学史的优秀作品,以适合儿童学习的途径展开的语文教学。
1.理念与实施原则
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是围绕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语言学习规律、优秀文化传统等确定的核心语词;是与儿童的生命成长编织起来,生发语文教育意义的立体的、动态的"意义"群;是语文教学所传承、创生、发展、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主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语词。主题选择的根本原则是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最初主题选择是静态的,即提取文本蕴含的关键词句作为主题。
语文教育在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主要基于以下理念。
语文立人。聚焦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挖掘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语文内容,在与主题的交融中形成学生成长的内核,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整合思维。整合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体验,实现课堂的整体构建。
儿童立场。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主题由儿童生成,儿童质疑贯串课堂,儿童反馈作为实践检验标准。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个性,激发创造力,提高参与意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主题教学指向儿童语文素养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实施主题教学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实现"双基",但又不拘泥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传授。课堂教学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得到培养。
主题教学内涵,契合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既在理念上引领,又提供可操作的实践体系。
2.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以传统文化达立德树人为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教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是通过和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文本,感受并理解某一意象所承载的特殊情感或人类品质的象征意义,从而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并传承下去。典型的传统文化,是打上民族深刻烙印的存在,我们应该也必须引领儿童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浸润在民族文化的记忆里。怀特海把儿童学习的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他把0到12岁划为第一个阶段,他认为这是儿童语言学习的精确阶段和科学的浪漫阶段。要用德育来统领课程的整合和结构的优化。这种统领的基础就是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并且真正贯彻和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学原则。不过,我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学校教育中德育的目标和智育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和矛盾甚至成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找到一个在理论和实践及其相互结合上将两者关系处理好的抓手,显得异常重要。小学汉语文意象主题学习依托经典古诗词和优秀的现代作品,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濡染德行,成长品质,是知识、能力和德育融为一体的统整课程,是化育,是德育渗透于学科教育之路。
3.课程实施的规定性
如果"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说的是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微型课程的缘起和目的,说的是这一微型课程的文本选择意义和原则乃至核心教育目标的话,那么"儿童主体、审美特质"则是这一课程实施的规定性。
3.1首先是"儿童主体"。汉语文意象主}教学是通过和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文本,感受并理解某一意象所承载的特殊情感或人类品质的象征意义,从而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并传承下去。儿童,是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对于不同学段的儿童,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不一样的。大学,注重的是人文情怀;中学则是让学生明白意象中所含有的意蕴所指,因为中学生已经进入理性抽象思维的"科学阶段";小学高年段的教学则必须向中学接近,这是一个小初的衔接过渡期;而对于小学低中年段的儿童,我们展开意象主题教学时,则必须具有儿童视野。对于理性相对薄弱而感性特别活跃的小学段儿童,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不适宜挖掘得过深,不应当以传统语言美学为经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心思为依据来发现传统意象中的童话般的浪漫想象。
3.2遵循儿童学习的一般规定性。遵循儿童学习的一般规定性是我们在具体实施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时的重要原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践行儿童主体。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因为"儿童文化是梦想的,是童话的,是诗性的,是游戏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走向有意识的。""儿童的学习生活是史诗般的生活。儿童在自己的生命里使文化史(神话、诗歌、思想史)得到整合,使逝去的精神情怀再次复活。"所以,教师作为化的符号在与儿童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时,须得小心再小心地提醒自己永怀"游戏精神"。游戏是通往儿童内心世界的桥梁。游戏让儿童以自然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各种游戏中,儿童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体验,尽情地享受。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存在着表达、沟通、体验、成长等重要价值。由于承载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的教材是由优秀古诗词和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组合而成的,给予学科特点,我们选择的教学策略就是以"涵咏诵读""入境欣赏"和"情境演绎"为主。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课程,所以课堂的呈现方式是多元的,是带有情境――游戏性质的,有欣赏课、唱游课和活动课。
4.结语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本能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要急于一节课或多少节课就能让小小的孩子完全掌握汉语文意象的全部真谛,所以,不要把教学的设计填得太满,不要有过多的技术干扰,过多的干扰有时候可能导致致命的破坏,我们要的是陪伴儿童慢慢地走着,领略其中的一些风景,并带着对更多风景的美好期待徜徉在汉语文意象的田野上。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体育教学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童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86-03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就已经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我国的对外汉语事业也日益兴旺。无论在学科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研究的重点一直是对成人的教学,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关注的人并不是很多。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儿童无疑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都和成年人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儿童学习汉语的兴趣,更新教学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进行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时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很少,有学者曾经对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做过尝试性的研究,但“与面向成年学习者的对外汉语教学日臻成熟的研究相比,作为独具个性的儿童汉语教学,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明显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以儿童文学为载体的对外汉语教学更如凤毛麟角,而童谣作为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载体似乎并未有人涉及。本论文旨在以童谣为切入点,为提高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性探索。
一、童谣作为儿童对外汉语教学载体的可能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总结,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些基本方式已经形成。但儿童学习者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及学习特点,有的性格外向,有的沉默寡言,普遍看来模仿能力较强,但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认知水平有限,母语的发展水平尚未成熟,学习兴趣较容易培养,但如遇挫折、失败,或面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也很容易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失去兴趣;思维能力尚待发展,相对语言中系统性和规律性的知识体系而言,更善于把握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片段;尚缺乏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习的内容安排上,对教师及教学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儿童对外汉语教学开展起来要比成人困难得多,同时也向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心理学理论,兴趣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兴趣可以激发求知欲,使其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一定活动内容上,并能唤起儿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的欲望。有了兴趣,儿童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我和完善自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不能采用以往成人化的教学方法,即,从拼音或字词入手,这样会在无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造成“汉语很难学”的心理负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语音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从语音和句子入手,采用听说为先的方式,在语言表达中纠正儿童的发言,掌握简单的拼音,让学生很快就能用汉语进行表达,得到一种成就感。同时因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于规律性的知识不能用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加以理解,所以语法知识不能通过单纯的讲解来掌握,要淡化语法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使二者相辅相成,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笔者认为,童谣作为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将其纳入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会有助于儿童对外汉语的教学。
“童谣,在古代亦被称作‘孺子歌’、‘小儿谣’、‘小儿语’等,‘童子’、‘孺子’皆指儿童……现代的童谣,更多地被称作‘儿歌’,但是由于人们对儿歌的范围有不同理解,二者是否可以等同视之,一直有不同的声音。”而笔者认为,“童谣”和“儿歌”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本文中提及的“童谣”是从广义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其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作用。
童谣是孩子们们练习口才的工具,也可以说是孩子们的诗。好的童谣,不仅给孩子们在生活上带来一种乐趣和享受,帮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而且可以成为长辈们启迪教育下一代的补充教材。此外,童谣大都是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创作题材,不但反映民情风俗,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爱憎、理想及各种思想感情,而且具有相当浓厚的生活气息、地方特色与艺术的感染力,对外籍儿童了解中国文化也是有所帮助的。
二、以童谣为载体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以童谣为载体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希望能在儿童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方面提供些许参考。
(一)以童谣为载体,熟悉语音
语言交流要通过语音来表达,标准的语音是学好汉语的基础,因此在汉语学习及教学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汉语语音、声调复杂多变,学习者难免遇到很多困难,而童谣中有很多都是合辙押韵、节奏明快、语言活泼的,选择童谣进行语音教学的同时,又可以消除儿童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并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这首《你拍一,我拍一》,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汉语的发音。
你拍一(yi),我拍一,一个小孩穿花衣(yi)。
你拍二(er),我拍二,两个小孩梳小辫儿(bianr)。
你拍三(san),我拍三,三个小孩吃饼干(gan)。
你拍四(si),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zi)。
你拍五(wu),我拍五,五个小孩敲大鼓(gu)。
你拍六(liu),我拍六,六个小孩吃石榴(liu)。
你拍七(qi),我拍七,七个小孩坐飞机(ji)。
你拍八(bai),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ba)。
你拍九(jiu),我拍九,九个小孩交朋友(you)。
你拍十(shi),我拍十,十个小孩站得直(zhi)。
这样的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对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了有效的训练。同时,与童谣相似,教师也可以利用有节奏的朗读,帮儿童记忆所学的知识,如,“我姐夫,杰夫,没有衣服。”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点滴经验,活学活用。
(二)以童谣为载体,记忆汉字
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而非汉字文化的外国学生来说,汉字既古老又神秘,让人难免产生畏惧感,而儿童学习起汉字来,更会感觉无从下手。同时,汉字教学大多枯燥而单调,因此汉字课堂教学的开展困难重重。虽然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听说为先,但并不是说完全忽视汉字教学,毕竟汉字在汉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忽视汉字教学最后会成为儿童今后汉语学习与提高的障碍。因此,如何降低儿童学习汉字的难度,如何使儿童在学习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汉字,为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认为童谣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掌握字形结构,理解字义。比如这首有关笔顺规律的童谣,可以帮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笔顺规律。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未,东);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十,人);
先中间,后两边(水,小);
先进人,后关门(日,目)。(王秀芬)
这首《小青蛙》将形近字“青,清,晴,情,请”五个字对比,编人一首童谣,生动有趣,朗朗上口,举一反三,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教学过程和儿童的识记过程变得简单明了,扩大识字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识字能力和读写能力,加深了印象。《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好卫兵。
(三)以童谣为载体,扩充词汇
对于汉语词汇学习来说,难度主要在于词汇量的扩充,单纯依靠教材未免枯燥乏味,而且有些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不能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这时如果以童谣中幽默、诙谐的词汇作为补充,使朗朗上口的童谣不绝于耳,就会加深学习者的印象,使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而且童谣本身又为词汇创设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使抽象的词汇记忆变得具体,学习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比如,量词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这首《十字歌》中不可能把汉语中所有的量词归纳完全,但是可以使学习者对量词有了感性的认识。当然,并不是童谣中所有的内容一定适合教学,第三句和第四句中的“黄桶树”、“白米糕”很难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视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程度,将其改成“苹果树”、“大蛋糕”之类,学生熟悉的事物,使其适用于教学活动,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十字歌》一个小宝宝,两支小铜号,三棵黄桶树,四块白米糕,条大鲤鱼,六把铁菜刀,七根长甘蔗,八颗老红枣,九只黄鸟叫,十匹马儿跑。
(四)以童谣为载体,了解修辞
汉语的修辞是汉语言文化闪亮的一笔,但是对于外籍语言学习者来说,字面意思本身就已经很难理解,再加上修辞,那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这时再一板一眼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汉语的语法知识点,然后举例加以说明,势必使学习者丧失兴趣,使本来蕴含丰富的修辞变得索然无味。童谣中包含了丰富的修辞方法,而且生动形象,必定会使学习者,尤其是儿童感兴趣。
这首《月儿》,将比喻的本体(月儿),喻体(小船,银盘),比喻词(像),介绍得清楚明白,让人一目了然。《月儿》月儿弯弯,像只小船,摇呀摇呀,越摇网。月儿圆圆,像个银盘,转呀转呀,越转越弯。(许浪)
(五)以童谣为载体,感知文化
童谣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有的童谣历史悠久,承载了很多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融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于一体,有利于学习者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有些童谣中还包涵有许多传统知识、文化故事等,内容丰富。比如,这首《五岳歌》,把中华五岳囊括其中,名称、地理位置一应俱全。《五岳歌》东岳泰山约在东,嵩山中岳在登封,华山西岳华阴县,南岳衡山北岳恒。(《北京童谣》)
这样在学生学习了童谣的同时,即拓宽了学生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何乐而不为呢?
体育教学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英国幼儿 汉语课堂 原则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在英国的大规模开展,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在英国当地学校的设置越来越趋向低龄化,无论是英国城市里的学校还是乡镇的学校,都在不断地扩大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除了高中,初中申请汉语助教,各个小学也排队申请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从目前所了解的学校汉语课堂设置的年纪比例来看,40-50%的学校为小学课堂,由于英国汉语教学的低龄化范围扩大,而现存的课堂教学原则中很少有提及小学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准则。所以,在英国课堂教授了一段时间,通过对比五个英国本土学校,330多名年龄分布在5-11岁之间英国学生长达三个学期的汉语教学课堂上的表现,总结出以下几点对外汉语教学在英国小学课堂教学管理中该遵循的几点原则。
一.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内容除了要遵循英国学生的认知水平外,还需参考其他英国本土教学科目的难度,以适应学生在其年龄阶段能够达到外语学习的认知程度。不能盲目地从自我教学出发来判断学生是否能听懂。教学遵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从听说到读写。根据英国小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做出适度的难易度调整。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教材,选取适合学生课堂上进行学习的部分。
二.教学目标
由于英国对外汉语教学低龄化发展,对外汉语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小学生学习外语或是学习汉语的目标是什么?如果思考清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那么在教学上便能够游刃有余。由于5-11岁的学生在汉语的认知上更多地还是停留在识读阶段。这时候的教学重点必须建立在让学生对学习汉语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学习汉语的技能。而不是一味地教给学生大量的词语、语法,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三.课堂游戏设置
英国小学生很喜欢课堂游戏,锻炼动手能力的活动、思考类的活动以及讨论类的课堂活动他们都很喜欢。但是由于中英教育理念的差别,英国的学生在遇到中国式课堂游戏时常常产生挫败感。例如,学习了数字的表达手势,老师让两名学生为一组,听老师读数字,然后同时做出相应的手势,哪一个学生做得又对又快,即可获得一分。在整个游戏中,学生表现出了极为紧张的神情,并且在比赛失败后独自坐在一边哭。中国学生习惯了课堂上竞赛类的课堂活动或是游戏,可是对外汉语教师容易因为忽略了中英教育的培养目标差异而让英国学生在汉语课堂上遭遇挫折,内心受到打击。在英国小学的汉语课堂上,游戏的设置一定要遵循英国学生习惯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感受到乐趣而不是激烈的竞争气氛,这样学生才能放松心态去更多地学习和接触汉语。
四.教学指令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反应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小学汉语课堂上的教学指令一定要清晰明确,简单直接。越是明确的教学指令和说明,越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行为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表现。在学生开展学习前,教师需要用尽可能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学生明白教学指令所表达的内容,然后以学生为中心,猜测学生会在哪些部分出现理解错误,然后用简单明确的教学指令进行说明和指导。这样做能够很好地避免学生因为理解错误而进行错误地学习行为,导致教师又要花时间去进行纠错,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
五.教学姿势
中英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教学姿势的区别,在英国的课堂上,尤其是小学课堂,当学生有问题或是需要老师的帮助时,老师需要走到学生跟前,单膝跪地或是双膝跪地,以达到交谈时老师和学生的目光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给学生分发学习物品时应做到礼貌、尊重,避免用扔给或抛给的方式。点名提问时也要用礼貌的方式,而不能用手指指向学生,汉语教师在英国的小学课堂上的一切教学行为和姿势,都应该使用礼貌得体的方式,和学生交流沟通时也应当用礼貌的语气,切记使用直白的祈使句,这会让学生感到非常不舒服。在英国的课堂,即使是跟五岁的小学生对话,也需要做到尊重他的意愿,尊重他的人格,无论是分发彩纸时选择颜色,还是学生想要坐在地毯哪个位置听课,都需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
六.课堂鼓励
汉语教师在小学课堂上的鼓励机制非常重要,尤其是给予学生即时鼓励和表扬。学生在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以及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时,表现良好,教师应该给予即时的表扬,并且在英国的小学课堂,尤其注重学生努力的过程,老师对学生的努力应该给予积极地评价,鼓励学生做出更多的尝试。在英国的小学汉语课堂上,老师除了对学生好的课堂学习表现做出鼓励评价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良好的行为表现也很重要。尽量鼓励学生创造安静、有序、礼貌的课堂学习环境,对于课堂行为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肯定的鼓励或者给予更多的回答问题或是参与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们意识到良好的课堂行为可以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
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英国小学的汉语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很典型,老师还是充当着传统的引导者的角色,但是在引导的同时,老师又需要像朋友一样地与学生处于等级,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需求。作为外教的汉语教师在英国小学课堂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和学生有任何肢体接触。和亚洲的教育文化不同,在英国的小学课堂上,学生都是年级很小的儿童,他们还没有明确的认知分辨能力,所以英国的法律规定,教师是不能频繁接触学生身体,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去摸学生的头,或是碰触学生身体的任何部位。非常典型的现象是中国老师在英国的课堂上会不自觉地因为文化迁移而带有中国式的鼓励或是纠错方式。学生表现得好,老师去拍学生的肩膀或是头部,甚至是频繁地和学生握手,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学生在书写时,教师因为需要帮助学生纠错而去握着学生的手来改正学生的书写方式,这样的肢体接触也是不被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