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1

【关键词】园林绿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植保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的园林绿化建设。随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大量增加,城市的视觉得到了改善、环境得到了美化、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但是城市园林绿地却经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园林植物绿化带来了很大的伤害。相对应的是人们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本地区园林病虫害种类与特点不了解、综合防治方法落实不够、检疫环节薄弱、管护措施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1.城市园林病虫害种类与特点

1.1病虫害主要种类

病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枯叶病、基腐病等。

虫害种类主要有:蚜虫、斑叶蝉、疥虫、星天牛、金龟子、舞毒蛾、大袋蛾等。

1.2病虫害主要特点

1.2.1城市内绿化因其地理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绿地通风透光性差和密集的灯光引诱,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种群关系常被打乱,以致造成病虫害的高密度发生。

1.2.2部分绿地内园林植物品种单一,种植密集,病虫害易流行,防治难度大。

1.2.3城市部分部门、单位因其绿化是附带的一种事业,普遍缺乏园林养护的一般常识,管理上常常不到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各种生理性病害时有发生,加重了侵染性病害及虫害的发生。

1.2.4城市人口密集,不适合用常规的、污染性大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2、病虫害的症状和受害植物

2.1病害症状和受害植物

⑴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并且嫩叶比老叶容易被侵染,该病也危害枝条、嫩梢、花叶及花蕾。主要受害植物有:紫薇、红叶李等。

⑵炭疽病主要危害茎、叶、叶柄、芽鳞和花瓣等。对幼嫩组织危害最大,主要寄主有:牡丹、芍药等。

⑶黑斑病。该病初期叶片面出现褐色小点,以后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病部四周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成小黑点。主要受害植物有:月季等。

⑷枯叶病。发生在叶尖活叶缘,初为圆形淡褐色小斑,不断向内扩展,边缘黑褐色,卷曲易碎,上生黑色小点。主要受害植物有:桂花、红花槐等。

⑸基腐病。主要危害支柱的鳞茎和基部。病株根部呈褐色软腐,鳞茎基部腐烂或开裂,叶片自上部失绿。主要受害植物有:水仙、海棠等。

2.2虫害症状和受害植物

⑴蚜虫。主要寄生吸取花蕾、花朵汁液,使叶片萎缩,影响开花。主要受害植物有:木槿、红叶李、大丽花、海棠等。

⑵斑叶蝉。栖息于叶背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呈现白色小斑点,叶片苍白导致早期脱落。主要受害植物有:月季、碧桃、海棠等。

⑶疥虫。多居于新梢、叶背主脉两侧、阴面、枝杈处或枝条叶面上终生吸取汁液,危害植物的生长,诱导多种疾病。主要受害植物有:黄杨、金叶帧、月季等。

⑷星天牛成虫啃噬嫩枝和叶脉,幼虫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并在木质部蛀成不规则的坑道,严重阻碍养分和水分运输,使枝干干枯甚至全株死亡。主要受害植物有:杨柳、榆树、梧桐等。

⑸金龟子主要啃食植物的叶片,形成孔洞,缺刻或秃枝。幼虫主要危害多种植物的根茎和球茎。主要受害植物有:侧柏、云杉、柳树等。

⑹舞毒蛾幼虫取食叶、芽,可将树芽食光。主要受害植物有:杨柳、榆树、碧桃等。

⑺大袋蛾。取食输液、嫩枝和幼果,几天内能将全树枝叶食尽,残存秃枝光杆,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果,使枝条枯死或整株死亡。主要受害植物有:杨柳、榆树、油松、核桃等。

3.城市园林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措施

3.1病虫害防治原则

3.1.1强调安全为主,采取一些物理、生态防治方法和高效低毒的化学药物进行综合防治。

3.1.2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协调好生态、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方法,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3.1.3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对人、环境、天敌及植物的安全,根据城镇园林绿化的特点,贯彻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措施。

3.2病虫害防治措施

3.2.1植物选择:绿化施工前应严格选择植物,严格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苗木,在绿化施工中发现病虫害时,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消灭。

3.2.2栽培措施: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防止病虫害发生,有利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抑制或减少病原物的来源。绿化树种的合理搭配、合理施肥和灌水、防止病虫传播。

3.2.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人、畜、植物安全,病虫不产生抗性,天敌来源广,且有长期抑制作用。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等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必须与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2.4物理防治:采用器械和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通过热处理、机械阻隔和射线辐照等方法进行防治。

3.2.5化学防治:化学方法简单、见效快。在城市绿化管理中,化学防治病虫害要注意选用选择性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通过改变施药方式、减少用药次数,同时还要与其它防治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化学防治的优越性,减少其毒副作用。

4.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4.1认识重视不够且产生偏差

多数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重植不重管,会种不会管的现象,病虫害发生严重时才去喷药防治,甚至不去防治,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步调不一致,存在防治死角。在病虫害防治中注重短期效果,缺乏长远考虑,偏重和依赖于化学药剂防治,忽视物理方法、栽培措施、生物技术、营林手段等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

4.3近郊绿化病虫害防治有待加强

城郊绿化体系因为没有经费保障、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制度和措施不完善,致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落到实处,造成病虫害基数大、种类多,对城市园林绿化构成一定的威胁。

4.4缺乏对林木病虫害的长期监控

由于对病虫害的大发生没有超前预见性,不利于在病虫害发生的各个时期采取相应措施。

4.5病虫害检疫存在漏洞

由于苗木检疫力量薄弱,不能大范围的对调运的苗木进行严密检疫,许多绿化公司所采用的苗木其产地既有区内也有区外的,对这些苗木检疫存在明显的不足,由于检疫这个重要环节放松,就有可能将外地的病虫害带入本地,造成病虫害的严重发生。

4.6园林绿化人员素质较差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绿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能正确使用农药、操作技术欠缺、防治方法单一的现象,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城市生态植保。

5.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策略

5.1树立病虫害防治观念

以生态学原则为基础,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天敌,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为目标,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把病虫侵染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5.2增加检疫人员,严格把关

高度重视检疫工作,将检疫工作作为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增加检疫人员和配备检疫设备,扩大检疫范围,在苗木调运中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方方面面的苗木调运做到严格把关,防止出现检疫漏洞,坚决杜绝有害病虫的传入。

5.3加强园林绿化人员的技术培训

经常对绿化从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引进外地专家来本地区讲课,组织有关人员去外地参观学习培训,大力培养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树立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理念。

5.4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监测点

对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进行长期监控,做好病虫害动态发生的预测预报,提早拿出防治方案,从而进行有效的防治。

5.5加强对驻地厂矿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内树木病虫害防治的监督和指导,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做到统筹安排,步调一致,同时加强指导,多种措施并用,使整个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6.结论

城市园林绿化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城市绿化过程中,使栽培环境尽量符合园林植物生长的要求,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人类、环境、植物的和谐共存。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参考文献

[1]单积文,吴生斌.园林绿化树种油松的病虫害防治.中国园艺文摘,2013-08-26

[2]陈梦如.刍议园林绿化苗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现代园艺,2013-03-25

[3]宋志钢,郭郑维.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无公害管理策略探讨.优先出版.河南科技,2013-03-13 18:29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2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辖区内一切从事森林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种子、苗木及木材的病害、虫害及鼠害的预防和除治。

第三条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市(行署)、县(含县级市、区,下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辖区内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由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负责执行。乡(含镇,下同)林业工作站负责组织本乡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省森林工业主管部门主管本系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省农垦总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可按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管理本系统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减灾计划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第五条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标准化建设。县以上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应当按编制配备专职防治检疫人员;林场或乡林业工作站应当设一名专职或兼职防治检疫人员(工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六条专职防治检疫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森林保护、林业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二)具有林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森林保护、林业专业以上学历;

(三)身体健康。

配备专职防治检疫人员应当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林业院校及科研单位应当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第八条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从事选种、引种、育苗(种)、造林绿化、抚育管护、采伐运输等生产活动,必须有预防森林病虫害滋生和蔓延的配套措施。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把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纳入造林规划设计,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验收。

第九条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建立无检疫对象以及无其他危险性病虫的林木种苗基地及抗病虫品种繁育基地。各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应当依法进行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必要时可派检疫人员依法定程序进入当地车站、机场、港口、邮局及仓库执行检疫任务。发现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害,应当严密封锁,迅速扑灭。

各林政检查站在查验木材运输证明的同时,应当查验植物检疫证书。

第十条铁路、交通、航运、民航、邮电、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配合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开展检疫工作,防止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的传出和传入。

第十一条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和监督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有计划地繁殖利用林内益鸟、益虫及其他有益生物。

第十二条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主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办法,每年综合分析各地的调查数据预报,制定防治方案,并定期向林业部和省人民政府报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各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气象哨、选设固定标准地,对主要森林病虫害进行系统监测,综合分析基层单位的调查数据后当地预报,制定防治方案,并定期向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乡林业工作站和林场应当定期组织森林病虫害调查,提出防治方案,并及时向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对突发性森林病虫害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除治,同时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对危害严重的主要森林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

第十四条发生大面积严重森林病虫害时,铁路、民航、交通、海关、气象、物资供应、计划、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在物资供应、交通运输、航空作业计划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及时组织除治工作。交界地区的联防联治工作由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或其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并对除治工作定期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延误或拒绝除治。

第十五条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实行以营林措施为主,生物、化学、物理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逐步扩大生物制剂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十六条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在间伐或小面积皆伐被森林病虫严重危害的林木时,需经县以上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现场鉴定,报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批准,按有关采伐规定领取《林木采伐许可证》后方可进行。

第十七条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属于商品林类的用材林、经济林及薪炭林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费用,分别从育林基金、木材销售收入、多种经营收入和事业费中解决。其中育林基金支出的份额在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区应当达到本年度育林基金实际支出的3%以上,重点灾区应当达到4%;属于公益林类的防护林及特种用途林在工程投资中所含防治费用不足时,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财力给予解决。

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费用由经营者负怠地方人民政府根据财力给予适当扶持。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发生大面积暴发性或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确实无力负担全部防治费用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助。

森林病虫害的灾害标准,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防治费用的补助办法,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财政部门确定。

第十八条有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严格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法规和规章,预防和除治措施得力,在本地区或经营区域内,连续五年没有发生严重森林病虫害的;

(二)预报及时准确,并提出防治合理化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获得显著效益的;

(三)在森林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或推广先进的防治技术中,获得市二等奖以上成果的;

(四)在林场或乡以下林业基层单位连续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满十年,工作成绩突出的;

(五)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有其他显著成绩的。

第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责令限期除治、赔偿损失,可以并处100至2000元的罚款,对主管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造林的;

(二)发生森林病虫害没有及时除治或者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

(三)隐瞒、虚报或误报森林病虫害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

拒绝、阻碍防治检疫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未使用暴力的,由公安机关按照国家有关治安处罚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条被责令限期除治森林病虫害者不除治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可以代为除治,其除治费用由被责令限期除治者承担。

森林病虫害发生严重且除治不力的,应当取消其有关达标资格。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3

侯镇实验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校园内的绿化乔木主要有法桐、白杨、柳树与垂柳、松树等。除冬季外,时常有病虫害发生。经过同学们长时间的观察,法桐与白杨以食叶型害虫为主,而垂柳则以损害木质部的蛀虫为主。相对而言,病虫害对垂柳的危害更大,许多垂柳树枝大多枯干甚至整树接近死亡。

究竟为什么蛀虫集中发生于垂柳,到底是哪些病虫害危害垂柳,怎样防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决定开展“垂柳病虫害的调查与防治”课题研究,帮助学校和园林部门摆脱垂柳病虫害的困扰。

二、活动方案设计

1.时间安排:

2013年3月-10月。

每天分7∶40、13∶00、15∶00、16∶20四个时间段对“垂柳病虫害”进行详细观察。

2.活动总体思路:

(1)确定小组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小组名称:侯镇实验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

一组负责人:张长颖、李肖、张晓萱、张雷。

负责班级:6.1、6.2。

二组负责人:李吉敏、张萌、赵永霞、张洪亮。

负责班级:5.1、5.2。

三组负责人:张玉凤、李淑贞、崔颖、张毓恩。

负责班级:4.1、4.2。

四组负责人:邱结、张静、黄国玉、张超。

负责班级:3.1、3.2。

(2)专题阅读

搜集、阅读与“垂柳病虫害”主题有关的资料,了解垂柳栽种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危害垂柳的害虫种类与基本形态,了解害虫的三态变化与各龄对植物的危害;了解垂柳经常发生的疾病种类及其治疗措施;在此过程获得活动背景知识,产生了解、观察本地垂柳病虫害的兴趣和意愿。

(3)开展观察、调查访谈、病虫害防治等活动,进行集中交流

①对校园内的垂柳进行分组、编号:

以教学楼和实验楼为参照物,教学楼前为A区,教学楼后为B区;实验楼南侧为C区,实验楼东侧为D区。树木编号分别从A001、B001、C001、D001开始,按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顺序编排,为校园内的每一棵垂柳进行编号,以便今后观察与针对性治疗。

②对法桐、白杨、柳树与垂柳、松树取样分析:

对法桐、白杨、柳树与垂柳、松树的树叶、木质部、韧皮部进行取样分析,详细观察其结构;对它们的浸出物聘请专业部门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它们所含的营养成分的不同与口感的差异。

③全天候观察:

对危害垂柳的天牛、柳木蠹蛾、柳天蛾、柳毒蛾、柳金花虫等害虫进行全天候观察,了解其活动规律,探究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摸清它们从卵、幼虫到成虫的变化规律,及其各龄对垂柳的危害。

④探究垂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其一,化学方法防治:采用农药灌根、叶面喷洒、吊瓶滴注、石灰水涂抹树干及利用针管注射进行针对性治疗。

其二,生物方法防治:查找害虫各龄的生物天敌,进行人工饲养,适时放飞。荧光灯诱捕,调制类似于垂柳木质部成分的饵料进行诱捕。

其三,探究植物浸出液对垂柳病虫害的抑制作用,探究利用植物浸出液对垂柳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⑤人工捕捉:

其一,利用学生午餐饭后的时间进行地毯式搜寻,集体捕杀。

其二,冬春季节寻找挖掘虫卵,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之中。

⑥病害调查:

调查垂柳经常发生的病害,制定详细的防治措施。

(4)交流宣传,评价反思,制定详细的垂柳病虫害防治方案。

(5)小组合作完成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评。

三、预期效果

通过“垂柳病虫害的调查与防治”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辨认、找出和消灭“垂柳病虫害的调查与防治”的方法,以高昂的热情,怀着探究、求知之心,认真研讨垂柳害虫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演变及其对树木的严重危害。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4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

城市公园的绿化在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安全与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城市公园的绿化过程中所使用的花草树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环境,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是,植物在正常的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虫害的现象,影响整个城市公园的植物生长,严重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并给城市的绿化景观带来损失,影响城市的形象。

1.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分析

在城市公园中,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品种较多,但是形体之间的差异却比较大。同时,公园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其空间与地形都具有较大的起伏变化,并且在设计与配置方面也变化多样。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品种合理地搭配,进而能够形成比较独特的公园生态环境,使得植物的群落变得复杂,同样也增加了植物病虫害的种类。根据相关调查的数据表明,目前阶段,我国的园林植物病害种类大概有5500多种,虫害则超过8200种。因为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所以,为病虫害的产生以及交叉感染都提供了直接的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城市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并且地形与地貌也极为复杂,所以,只能对园路附近的植物进行相应的药物防治,而大多数的区域是无法将施药的设备驶入,所以也无法进行防治。这对于城市公园病虫害药物的防治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困难与挑战,甚至会耽误病虫害防治的最好时期。病虫害每年的发生季节正好是旅游的旺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病虫害预防工作的巨大困难。

2.城市公园植物检疫工作不合格

植物的检疫工作就是严禁检疫性的有害生物,伴随种子或者苗木以及相应的无性繁殖材料与包装物,或者是运载工具等途径从国外传入或由国内传出,同时也禁止经由一地的传人与传出。植物的检疫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性与宏观的战略性,并对具有有害性质的生物进行全方位的种群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对其控制或者是消灭。现阶段,园林苗木的市场逐渐开放,所以,苗木的交流也逐渐频繁,病虫害就会借机通过绿化苗木的引进与输出进行传播。但是,我国的园林部门目前仍未创建专业的植物检疫队伍,会导致病虫害的泛滥与恶性循环,进而使得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屡禁不止。

3.城市公园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第一,温室效应频繁出现,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CO2,浓度不断提高,使得地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样就会使部分植物病虫害的临界分布线发生改变,逐渐向北方移动,所以,就会出现南虫北移的现象。与此同时,病虫害的越冬死亡率在温室效应的背景下逐渐降低,导致病虫害的种类不断增加。

第二,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以化学农药的使用为主,所以,对城市公园中的鸟类与益虫具有不利的影响。虽然将病虫害消灭了,但同时也对城市公园中的生物链与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虫口密度,更容易将次要的病虫害变成主要的病虫害,严重的会使病虫害连年爆发,对城市公园的植物生长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4.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淡薄

在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人们通常是在幼虫期使用药物进行喷洒,并且主要使用的是高毒的化学农药。这种病虫害的防治方式对城市公园的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上城市公园病虫害的防治缺乏综合防治的意识以及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可以在冬季刮除病虫的虫卵,在病虫的成虫时期利用灯光来诱杀,或者使用烟熏的方式来预防病虫害。这就能够将病虫害的预防手段,从单一被动的形式有效转换成综合主动的形式。

5.遵循城市公园植物无公害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栽培植物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健康的方法,并利用合理的方法与措施控制病虫害。与此同时,还应树立城市公园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重新认识病虫害。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园林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为了有效治理城市公园中的植物病虫害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并且以可持续发展为防治的主要目的,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控制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

6.积极推广城市公园无公害病虫防治方案

第一,强化对城市公园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根据城市公园实际的情况选择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并且积极地开发先进的病虫害监测手段。可以全面研制与推广具有环保性质的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这种方式是现阶段城市公园病虫害无公害预防的重要策略与发展方向。先进的检测手段可以实时地监测城市公园,诱杀成虫,进而有效降低幼虫的数量,有利于预防与控制病虫害的爆发与蔓延。

第二,积极开发使用生物农药,有效保证城市的环境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城市公园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就是使用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特异性的农药以及无公害的农药,并逐渐代替现阶段使用化学农药预防病虫害的传统方法。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对比,生物农药无残留、无污染、无公害,只是对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有作用。目前阶段,被认同的生物农药主要包括细菌性的农药、昆虫病毒类农药、抗生素类农药、昆虫病原线虫类农药以及昆虫激素类的农药,例如百虫杀、苦参碱与果蔬净等。并且,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们生活状况的改善,大部分人都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与周围环境的质量。因此,在城市公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方面,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已经逐渐被低残留无公害的农药所代替。同时,对城市公园日常的绿化与养护管理工作也需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并大力提倡与推广。

第三,始终重视城市公园环境的保护,并充分利用公园中的天敌资源,有效保护公园中的鸟类,并时刻严禁动物的猎杀。积极建立城市公园的生态系统,保证其稳定的运行,有效保护城市公园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

第四,在对城市公园的设计以及植物的栽培过程中,应过多的重视对公园内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效提高城市公园植物的抗逆性。应积极采用混植的配置方式,将城市公园中的纯林转变成混交林。与此同时,对其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予以一定的重视,并且充分利用园艺的技术方式有效地控制城市公园中的病虫害。可以在冬季期间修剪植物病虫的树枝,及时处理已经枯死的树枝。在城市公园中种植抗病虫害的植物,并强化城市公园植被的肥水管理,有效提高公园内部植物的抗性,降低植物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与此同时,应及时地复壮与保护城市公园中品种名贵且珍惜的树种。

第五,积极强化城市公园植物检疫的工作,制定严格的植物检疫体制,进而有效预防具有危害性质的病虫进入到城市公园中。与此同时,积极强化城市自身的绿化水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环境的效益,并且推进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5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林业病虫害是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它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普遍性、长期性、艰巨性。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是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长期以来一直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导致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因素有多个方面,给相关部门的保护工作造成困难,因此,笔者认为,林业的植保工作要重点加强植物检疫,配合相应的养护管理,从多个方面开展林业病害的防治工作。

1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

1.1人工园林

为了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国家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人工园林,但这也是中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日趋严重的主要因素。随着人工林面积的增多,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也逐渐扩大,对原生态的园林构成了威胁。因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人工构造的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只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失去平衡。当受到破坏之后,人工林也会影响到其他原始森林的生长。

1.2社会活动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没有顾忌到保护生态园林,导致大量原始园林被开采使用,这些都是引起园林被破坏的因素。在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多的同时,危险性病虫杂草长距离的人为传播,加剧了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松针褐斑病等重大病虫害在国内的传播。国内许多重大病虫害疫区的蔓延均是因为不正常的人为活动造成,这些都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此外,目前存在天然林大量砍伐的现象,人们为了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随意大面积开采原始森林资源,引起了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1.3管理实效

林业部门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在日常林业建设中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对林业工程规划工作不到位。二是林业种植结束后没有采取合理的抚育措施(养护工作),给病虫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三是政府部门制定的策略仅重视救灾,忽视了防灾控灾。尤其是病虫害暴发后一概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病虫产生抗药性,加快了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在防治手段上缺少更新,早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案已适应不了新时期林业建设的需要。

2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

2.1种类繁多,损失严重

林业病虫害的种类多样,给森林植物造成严重破坏。从当前收集到的资料看,我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5种增加到40种左右,这些病虫中有由外地陆续传入的,如松材线虫病、椰心叶甲、红棕象甲。早期采取的病虫害控制方案未能彻底防治松材线虫(松毛虫)、木蠹蛾、天牛类等,少数病种在局部地区同样导致严重损失。近年来,共发生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面积60.25万hm2,成灾面积7200hm2,造成木材减产逾70万m3,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逾70万m3,直接经济损失逾2亿元,在破坏林业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影响经济收入。

2.2面积扩大,难度增加

在人工造林面积不断增多的同时,病虫害发生面积也相应增加,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造成病虫危害逐渐蔓延。加上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的影响,害虫越冬死亡率低,这些都是病虫害面积扩大的原因。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加剧的过程中,对当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也造成困难。尽管政府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其成效较差,投入了大量的治理资金后未能获得预期的病害处理效果,使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难度越来越大。

2.3顽固难治,呈暴发趋势

有些病虫害治理后不再发生,但少数严重的病害会重复出现,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早期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木蠹蛾天牛类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会出现暴发现象而难以得到根治,有的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暴发。若林业部门的监测设备落后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导致防治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保护与增强森林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控制的有效途径森林植物的多样性能为动物、微生物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或寄主,从而增加了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天敌种类的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更加复杂,系统更加稳定。森林生物的多样性,使潜在有害生物的传播或流行的速度减慢,加剧了种间对空间资源的竞争,限制了潜在有害生物种群的扩张

3.2引进技术,更新模式

林业病虫害防治必须要依赖于先进的种植技术,对现有的病虫害治理模式进行更新与调整,这样才能满足新时期林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林业病虫害防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配套这一问题,林业部门要加强管理模式的更新。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杀虫脒、除草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广泛宣传,使种植户采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在降低各种污染发生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重点搞好科技研究工作,积极推广先进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进飞机防治食叶害虫技术和3WF-3S喷雾喷粉机、6HZ-2020A手压树干注射器、6HY-25系列喷烟机等新的设备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3.3搞好检疫、监测预报

植物检疫能够及时发现植物的病虫害状况,对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作用尤为显著。当前,许多外来的重大病虫害传至国内进而影响了林业植物的生长。林业部门务必要注重植物检疫工作,提升自身的检疫技术水平,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已经出现病情的区域需立刻隔离处理,以免病虫害蔓延。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也应完善检疫措施,维持整个森林的健康建设。

3.4育苗消毒,保护天敌

消毒不仅可以保持种苗的健康,也能增强其生长能力。苗圃建设中在种子及土壤中也会留有病源和害虫,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子和土壤采取消毒处理,以此提升出苗率。同时,在森林中生存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都是病种的天敌,护林人员要加强对天敌的保护工作。

3.5资金投入,引进设施政府部门对林业病虫害防治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让林业部门能积极引进先进的设施、技术,完善现有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为工作重点,增加防治、测报、检疫

对象等。

结束语

从2004年厦门市提出城市林业建设方针以来,我区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特别是危险性病虫害的除治工作。在全国率先采用工程治理方式除治危险性病虫害,受到国家局和省林业厅的好评。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落实管护责任,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预防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区森林病虫害成灾率为0,无公害防治率达93%,测报准确率达92%,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8.7%,病虫害有效防治率达87%,木材调运检疫率达98%。

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案范文6

关键词:现代园林;施工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1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的园林绿化近些年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提出,促进了整个城市化进程,而园林绿化则是整个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外部景观和生态平衡,关系到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虽然这些年发展迅速,但在施工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整个园林的绿化效果和植被的成活率。笔者通过多年的园林绿化施工经验,得出以下一些存在的缺陷。

1.1 园林绿化施工时一项极其专业而复杂的工作,在对各种植被进行施工时候,对地基,土壤,水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根据不同植被种类做出选择,同时,也要根据植被的生活规律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但我国目前存在着统一施工的弊端,没有能够根据各种地理和自然条件做出严格的施工标准,或者是对植被的挖掘、运输、移植、护理等一系列的过程,难以达到相关的施工标准,造成了植被的成活率不高。

1.2 施工技术落后,我国近代的园林绿化起步较晚,在进行园林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新的设备和新的施工技术引进和应用的比较缓慢,整个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低,使得施工中存在着不少误差,造成技术上的不规范。

1.3 重视移植施工,忽视护理施工

我国的园林绿化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注重对各种植被的挖掘,运输或者移植入土,但是一般都是一旦植被移植入土,便忽视了后期的护理,忽视对植被的病虫害防治,忽视水肥的均衡等。

2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2.1 要做好绿化施工的设计,对绿化施工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和环节都结合绿化目标,现实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做出合理的安排,将生态理念和美学构思融入其中,做好图纸的设计和完善,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组织准备,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统,选择技术精湛的施工人员,分不好各种工作任务,从全局出发,兼顾局部,从细节处做好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控制。最后,要准备好各种施工的器械,包括机器设备和各种生产施工材料,为正式施工做好准备。

2.2 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控制

2.2.1 对土壤的科学处理和选择。土壤是园林绿化过程中植被的生存最基本的条件之一,直接影响着植被的成活率,因此,要根据植物的类型和植物的生活生存规律,做好土壤的选择,同时,要在移植入土之前,用科学手段对土壤进行土壤的酸性,碱性等性质做出探究分析,同时,对土壤的透水透气等各个方面做出实验,看是否符合这种植被的生长要求,如果土壤和植被的种类不相符合,应该采取科学手段进行处理,比如酸碱中和,消毒,施肥等。力求使得土壤可以符合植被的生长要求。其次,要根据植被的种类对基坑的深度做好合适的准备,避免土坑太深或者太浅,要做出科学的设计规划。

2.2.2 实施科学严密的定点放线。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m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外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2.2.3 要严格植被的选择标准。对苗木的品种、株形、冠幅、高度、干径、土球大小、根系发育情况等严格把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观叶植物,叶色应鲜艳,叶簇丰满。铺栽草坪用的草块及草卷应规格一致,边缘平直,杂草不得超过5%。草块土层厚度宜为3~5cm,草卷土层厚度宜为1~3cm。播种用的草坪、草花、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纯净度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发芽率达90%以上方可使用。

3 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探究

3.1 施工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原则

3.1.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深刻了解各类病虫害发生原因,探究发生虫害,病害的时间周期,找出其诱发因素,并及时派遣专业人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整个园林施工进度的监控,对施工中的植被加强监管,做好护理措施,一旦有任何异常,及时消弭在萌芽状态。

3.1.2 多种防治方法结合,斩草除根。由于整个园林施工过程中,植被种类繁多,造成病变虫害类型更为复杂多变,此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深入了解其病况或是发生虫害的原因的基础上,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进行,对虫害病害做到彻底灭绝,防治反复。

3.2 施工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2.1 物理防治法。使用物理防治法,则需要对病虫害等产生的原因,诱发的内外因素,整个园林施工工程中的周边环境,都做到了如指掌,并能够从相应病菌,害虫种类中,找出各自特点,利用其弱点,充分结合光、色、热、电等物理元素,采取措施。

3.2.2 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各种化学药剂,比如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进行对病毒害虫的灭杀。这种防治方法必须要建立在对原有植被不造成破坏或伤害的条件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

3.2.3 生物防治法。基于整个园林工程的生物防治方法,也将是整个园林施工保护方法中最环保,最可持续,最经济,最长久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基于整个生物链的考虑,利用生物链中的等级,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的生存生活规律的认识,去豢养,培植与之对应的天敌生物或是植被,让原有的病虫害得到遏制甚至被消灭,从而保持了园林工程中整个生物系统的平衡性和完整性,从而得到防治病虫害的长期效果。在生物方法中人们最常用的有虫治虫,以鸟治虫,微生物治虫,以螨治虫等方式,这种方式虽然长久,生态,但见效较为缓慢适合作为长期策略,但却是将来园林施工护理的主流趋势。

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是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环境状况和生态的平衡,更关系到整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候,要严格执行各种施工标准,科学施工,规范管理,实施全过程的监控,保证各项技术严格执行,各项指标全部达标,减少植被的损坏和死亡率,提升整个园林的绿化周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