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文1

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除应具备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要求外,还应具备教学研究和创新、信息素养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等能力。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缺陷,高校采取适宜的改善措施是提高其在新环境下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旧的“传授一接受”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自主思维的锻炼,从而影响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学互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促进他们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思考,通过知识“传递一思维一判断性接受一反馈”的良性过程,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动。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文2

关键词:特殊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黄翔(1976-),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史文津(1981-),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20112BAA10039),主持人:洪如霞。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34-04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被高速传递和充分利用的时代。以互联网、多媒体、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发展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2010年6月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被纳入其中,要求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迈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在国民教育序列中,特殊教育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教育信息化帮助特殊人群开发潜能,弥补缺陷,发挥优势,立足社会,能促进教育和谐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2009〕41号)提出: 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进程。建好国家特殊教育资源库和特教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优质特殊教育资源共享。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特教学校要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残疾学生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以江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江西省特殊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项目组开展了对江西省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状况的调查,试图探究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该调查于2011年10月在南昌师专全省特殊教育教师进修班期间进行,参与调查的教师来自40所特教学校,覆盖我省61所特教学校中的大部分,发放调查问卷92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87%。调查教师中30岁以下教师22人,31~45岁之间有50人,46岁以上有8人;大专学历58人,本科22人;专职教师63人,行政人员17人(均为副校长)。

(一)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状况

1.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拥有情况。学校的信息化设施设备是特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根据表1,从设备拥有比例来看,计算机的拥有率达到了100%,投影机、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分别为87.5%、52%、52%,这说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已经具备;从设备的技术含量上看,普通教学设备所占比例较大,体现特殊教育其特殊性的专门技术设备的比例较低,专门训练聋哑学生的语言训练设备的拥有率为48%,专门训练弱视学生的音乐可视训练设备的拥有率为24%, 而用于盲童的点字触摸设备我省的拥有率为0%,这说明特殊教育的信息化还很薄弱;从信息化设备的使用频率上看,常规教学设备经常被使用,而特殊教育设备有着不同程度的闲置。

2.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我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学校目前有7所,其中在一年级开设的2所,二年级开设的3所,在三年级开设的4所。

3.班班通、校校通工程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网络建设取得了大踏步的发展,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现,缩小了城乡差距,推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国家的发展规划中,不仅要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还要促进优质资源的普及和共享,尤其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班班通已经蓄势待发。根据调查,我省特殊学校班班通的硬件计算机和投影机的拥有率为87.5%和52%,而连通硬件的网络连接到教室的学校仅有22%。在基础教育网络建设中,我省特殊学校发展缓慢。

4.教育信息化设备设施在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上的应用情况。根据调查,我省特殊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主要是在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两方面。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多用于学籍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成绩统计、学校信息、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后勤资产管理等,特别是,近年来特殊学校实施新课程计划,教育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所带来的一系列学生评估数据都需要信息化管理。教育教学方面,多用于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和教师备课室等。

5.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情况。教育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和重点建设内容,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硬件的建设,而应该是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发展。根据调查,我省特殊学校教师中,39%的教师自制教学课件,35%的教师主要从网上下载课件,20%的教师使用课程附带的教学光盘,4%的教师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教学资源。

(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状况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文3

摘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高校教师除应具备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要求外,还应具备教学研究和创新、信息素养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等能力。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缺陷,高校采取适宜的改善措施是提高其在新环境下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变革也在不断地深人,但这个期间一个普遍共识是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改善不大。究其原因,虽然与教师队伍迅速扩张所导致的高校教师平均教学技能下降有关(新增加教师的能力提高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也是对未来教学质量影响更大的一点在于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并没有完全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明确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培养是未来提高中国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高校教师作为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教育工作者,既应具备一般的能力,又应具备与职业相关的特殊能力,如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

(一)掌握学科知识并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

高校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了解学科的研究动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充分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将学科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他们了解新的知识动向。其次,要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设计,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另外,高校教学的内容既应具有实用性,又应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材的遴选上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且具有对人选教材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

(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

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说,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而充分发挥这种交流、沟通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从内心关心学生及他们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学习,同时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需求方面的不同,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教学组织及管理能力是高校教师有效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是将预先安排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它反映了高校教师课堂传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它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多种教学技能,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的学科知识及内容、借助适当的教学技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它也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

德国柏林大学(1809年)的创建标志着中世纪以来仅仅作为知识保存和传播场所的大学开始成为社会知识更新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场所。柏林大学认为:“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杰出成绩的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反映了科学研究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科学研究能够带来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学能力,它依赖于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此外,高校教师的科研也只有放在教学中才能获得动力。因此,科研和教学活动并不矛盾,但需要高校教师通过适当的手段和途径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文4

一、树立创造性课堂的教学意识。

创造性教学需要创造型教师,就是需要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学人才,也就是需要着眼于发现并发展学生要天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教学素质。学生的心灵自由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决定不能用传统的教育观,以统一的模型化的目标要求学生,依据一个规格、一种模型把学生制造成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标准产品。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教育来说,创造性教学正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所有学生(包括差生)的一切潜能。有了创造性教学的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不会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的杠杆和法宝,而会为“创造”而教育;有了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不会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从而消除偏见、偏爱等阻碍创造性发展的心理因素,满腔热情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

(二)认识创造性课堂教学主要特征:

(1)情景设置。

将新知识的本质属性嵌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背景中再提出来,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动机产生的重要根源和主观原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去探索、去创造。例如,上好每一节课的引言,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到渗透主体和带入情景的作用。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的课堂导入情景:

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平行”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是一节数学课。第二节一下课,同学们拿好学具就来到多媒体教室。一走进教室,大家就感到新奇:桌椅一改往日“插秧式”摆放,“马蹄形”的座位组成十组。大家很快按照原来小组的顺序就座,看起来很自然。面对面坐着,唧唧喳喳的议论着,今天数学课怎么象要搞联欢活动似的?

“叮铃铃……”

随着上课铃的响起,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教师健步走进教室,似乎今天精神特别饱满。他微笑着环视了每一小组同学,从他们明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惊异、期待的心情。

没有太多礼节,直接开始上课了。

数学课历来被认为是正板正眼的,数学教师在学生眼里总是一副严肃的神态,而学生一开始也就总是严阵以待的样子,等着老师来上课。本堂课一开始就基本改变了这一状态。首先改变了物理环境,桌椅从“插秧式”到“马蹄形”,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创设宽松的交流环境奠定了基础,便于课堂相互接纳,相互倾听。其次,教师的“健步”、“微笑”、“环视”,使学生眼神“明亮”,心情“惊异、期待”,并“挺着腰板”。“没有那么多礼节,直接开始上课了”。教师用非语言的技巧,走出自己的角色,体现了教师的真诚,使自己的形象很快被学生所认同。教学本是沟通与交流,本节课的沟通就此开始。

(2)质疑提问。

创造性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课例]“笔算乘法”的教学片断(柴小娟执教)

在学生学会口算几十乘几后,教师创设了两只猴子各采14个桃(分两排对应排列;每排都是一筐10个,另一筐4个)的情景,提出“两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引导、鼓励学生思考14×2是怎样算的。学生要相互说自己的算法后,全班踊跃交流:

有的说14×2就是2个14,14加14等于28;

有的说从图上看左边2个10是20,右边2个4是8,合起来是28;

有的说先算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合起来是28。

教者课堂上不断鼓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对于不合应的回答,教者加以引导。

创造性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创造性教学的闭幕式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求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恪。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成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关健环节。在一般教学中,学生通过做作业、做练习等形式解决问题,但他们解决的并非是创造性活动意义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在重复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三、形成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文5

【关键词】网络电子设施;平台搭建;医学教学;基础保障

引言

如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网络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网络电子设配为主要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在医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而成功的运用。众所周知,网络电子设备因其巨大的信息量和快速的传播性使得现代医学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幅度提升的医学教学的实践性。

为此,本文对网络电子设备平台的搭建对现代医学教学进行探讨,对其合理、充分优化医学教学资源,提升医学办校能力来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网络电子设备平台的搭建对医学教学的意义

传统医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师教授为核心,学生很难自主的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从而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来源只是局限于老师的课堂讲授的相关内容,导致了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受限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学习的视野狭窄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关于医学教学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获取知识的存储量,不单单取决于课堂听课即听觉接受知识的情况,还依赖于视觉上的感触与体验,其中前者所占据的比例不到20%,后者所占据的比例高达80%。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强化课堂教学中视觉的效果,结合学生课堂听课,势必会大大提升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对于如何强化视觉课堂效果,网络电子设备平台的搭建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追究其原因,就是在于医学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单纯的依靠课堂教授,不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对于网络电子设备平台的搭建,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医学课堂在声音、文字以及图片效果上的需求,通过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电子设备平台,提升医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2.网络电子设备在医学教学中的特点

2.1 网络电子设备的多样性

多样性的特点集中体现在网络电子设备存储信息的巨大、种类繁多上。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从众多的信息当中节选出对医学教学有用的信息,通过保障信息的多样性,不断的开阔学的视野,培养学生对新的医学成就的探究,保障学生在学生上的热情。网络电子设备的多样性是网络电子设备平台中的一个基本的特征,是网络电子平台为医学教学提供的功能服务进一步得到发挥先决条件。

2.2 网络电子设备的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通过网络电子设备平台,可以快速的将学生在学习生的困惑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上的相关要求,进行传播,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各种问题。网络电子设备的及时性,可以很好的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医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保障医学教学课程目标的顺利完成。

2.3 网络电子设备的自主性

网络电子设备的自主性是指通过在网络电子平台中搭建学生学习考察和课程咨询的版块,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在课前、课后按照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自主的选择相关的医学问题,进行训练。在巩固课程学习的基础之上,通过自我考核来找出知识上的盲点和问题。课程咨询可以帮组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课程进行选修式学习,扩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3.网络电子设备平台搭建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网络电子设备平台的搭建对于医学教学而言,其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就医学课堂教学来讲,通过搭建这样一个电子平台,可以保障教师一边进行课本内容讲解,一遍通过诸如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网络电子平台,梳理和总结课本上繁琐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起来容易和轻松。尤其遇到一些医学上的名词解释、医学原理,更需要通过网络电子平台,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内在意义和机理。另外,对于解剖学这样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来讲,必须通过网络电子平台的图像立体功能,形象的展示解剖画面,提升学生对其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将抽象的画面通过网络电子设备展现出来,弥补学生子实际中无法感触的遗憾。总之,网络电子设备平台的搭建可以达到医学教学资源的共享,强化学生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能力。

4.结束语

在信息快速传播时代,医学教育中的课堂教学和医学实验的工作展开,给网络电子设备在医学教学中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促使其成为现代医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出电子科技为医学教育做出贡献的能力。以多样性、及时性、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电子设备,不但能够弥补传统医学教学课堂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接受新信息的局限性,而且还能够加大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在学生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医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按照现有的网络电子设备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未来很可能带给医学教学模式新的变革,引导信息化技术更加广泛的运用到现代医学教学中,成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马合木提,买买提明,刘海,王涛.浅谈开发网络教学资源的理论依据和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02):12-13.

[2]林云.现代多媒体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59-61.

[3]许娜,赵长安,王聪睿,王小引.网络平台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1):34-35.

[4]顾秀平,鲁超.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安徽医药,2011(05):403-404.

多媒体教室的主要特征范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网络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4-132-001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学生就业所必需具备的一种技能,各个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了培养高素质全方面的应用人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只看重文凭的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通过增加实践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技能,让学生走入社会后,在面对各种复杂而专业的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计算机基础课网络教学的主要特征

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的学习,让学生熟悉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同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从事计算机相关行业打下基础。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性、时效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很强的实践经验。

二、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形势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新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导致入学时新生所具备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不相同,在学生入学后,常常因为教师、学生和学校方面的因素导致差距加大。在教学模式上,目前仍有部分老师采用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盲目地接受知识,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导致硬件设备跟不上学生的需要,无法满足学生的上机时间,导致学生兴趣减退,认为多学点理论知识就可以了,不注重实践课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无法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成绩下降。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和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目标就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逐步形成新的教学体系。

(一)改变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了能打破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局面,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知识,计算机专业教师就要做到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中,教师不仅只是学生的指导老师,还肩负着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重任,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领会,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模式。

(二)改革教学方式

为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通过采取灵活多样、幽默开放的教学方法,在充满乐趣的氛围内让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喜欢上课,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通过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在实训基地模拟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高职院校要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从学生的角色转变到一个工作者的角色。在教学中不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按照不同的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像多媒体教室、网络等辅助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立新型的适应时展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三)改革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课程内容的更新也非常快,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光讲授书本上的知识,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平台,帮助他们掌握全新的知识。而计算机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学生上机实践来培养。教师通过计算机与学生互动,帮助他们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单单是课堂教学,它与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相互融合,互相补充,教师的优秀与否,主要体现在教学效果上,高校要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为学生授课,同时加强教师带薪进修的机会,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工作,让教师通过做一些课题与科研,不断进行自我充电,从新技术的发展中提炼出教学内容,让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另外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善于总结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并运用到今后的教学案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

(五)改革传统的教学考核手段

在传统教学中,只是用试卷成绩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通过理论知识测试和实践操作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的水平。在今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网络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教学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实施“订单式”培养,突出高职实践应用特色,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结合行业资格准入政策,实施毕业生的“一书多证”制度,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成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专业。通过不断探索和推广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来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满足各用人单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周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0,(6):49-51

[2]罗杰红,杨伟明,等.高职“四层四段四驱”式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1):146-149

[3]于宁.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0,(6):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