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ianfangsoft”为你整理了这篇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现将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生猪稳产保供,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

2020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障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的有关政策,抓住机遇,加大扶持,增强信心,多措并举狠抓生猪稳产保供,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截至第三季度,全县生猪存栏22.81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2.8万头。呈现出生猪生产稳定、供应充足、总体向好的态势。

(一)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印发了《商河县加快生猪生产恢复三年行动方案》,分解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任务,明确工作措施,压实各方责任。将各镇街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任务列入年度考核,定期开展督查,通报督查结果,确保完成2020年生猪生产恢复任务。

(二)政策落实有序。一是提高生猪养殖保险标准。将育肥猪、能繁母猪保额由500元/头、1000元/头分别提高到1000元/头、1500元/头。二是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将2019年度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用于种猪场直补、生猪良种引进、保险、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中心建设等。三是做好禁养区优化调整工作。今年,对全县畜禽养殖禁养区进行了优化调整,优化调整方案已于2020年2月14日公布实施。

(三)加快主体培育。通过“双招双引”,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猪养殖,逐步建立以大型养殖场为引领,适度规模场为主体,家庭牧场为补充的标准化生产格局。2020年,商河新建(或改扩建)生猪养殖场5家,全部建设完成后,预计增加生猪存栏6.5万头。同时,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5亿元建设1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以及雨润控股集团25亿全产业链项目已落户商河,正在稳步推进。

(四)强化技术指导。借助生猪产业联盟、农业农村部直连直报系统,强化产销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及时调整生猪生产产能,努力避免价格波动伤农伤民。同时,组织54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入户指导,指导生猪良种高效繁育与安全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提升生物安全防护和生产管理水平。同时,打消养殖场户顾虑,广泛调动其恢复生猪生产产能的积极性。

二、狠抓绿色畜牧,推动全县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深化种养结构调整。以实施粮改饲示范县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扩大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推动种植结构向粮经饲统筹方向转变。计划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3.83万亩,计划收贮全株青贮玉米9.585万吨。实际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面积4.341872万亩,收贮全株青贮玉米10.81963万吨。进一步推进了饲料作物产业与畜牧业发展紧密衔接,促进三元结构种养结合,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二)继续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及智慧农业应用创建。一是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2020年共创建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处。二是以整建制、高标准建设济南智慧农业试验区为契机。创建发展智慧农业,推进数字技术集成应用,2020年,2家畜牧养殖企业被评为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

(三)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目前,全县164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已全部配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理设施,处理设施配建率已到达100%,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0%以上,已超额完成农业部、省、市年度目标任务。二是“试点县”项目通过验收。2020年6月29日,实施的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17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建立的“一主线、两目标、三体系、五模式、三循环”的“商河12353”发展模式,得到肯定。三是开展商河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试点试验。目前,该试点试验已获批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试验任务,正在稳步推进。四是倡议建立了商河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联盟,于2020年6月6日正式揭牌成立,推进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抱团发展、融合发展,促进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上台阶、提质效,有效解决全县养殖场(户)与有机肥企业在畜禽粪便加工过程中处理难、存储难和销售难的问题。

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2

一是加强平台建设,已建成2个农业方面省级众创空间-旺多星创天地、闲来先得星创天地。二是发展农业类企业。我县已有4个农业科技小巨人:。三是完善科技特派员体系。选派本土科技特派员53人(含12名网络特派员),开展科技培训3场。对玉米、小麦、棉花的病虫害防治种植技术等进行培训3次,培训农民300人次以上。

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组织选派50人以上的本土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按要求实现了全覆盖。

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3

一、2021年一季度工作情况

(一)抓中心促重点,经济发展稳中有增。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340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6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32万元;招商引资完成563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4842.4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130.9万元。

(二)抓改革调结构,基层党建焕然一新。一是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选举工作,换届后村“两委”常职干部共计69人,常职干部平均年龄42.08岁,学历及工作能力大幅提高;二是带领镇、村干部到彭州、广汉、罗江等产业发展好、文化建设强、村级治理优的地方考察学习,提升干部的思想水平,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三是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办“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鹿塘水乡讲座”能力提升培训班,开设农村基层工作、写作、演讲、摄影和礼仪共5个培训班,进一步提升镇村干部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抓项目促发展,乡村振兴成效明显。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全镇已流转土地21350.8亩,达总耕地面积的53.5%;二是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根据的产业分布特点及优势,将农业规划分为“一区、四地、多点”,建立镇领导联系园区、基地和农业新兴经营主体制度,定期调研分析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产业快而稳发展;三是有力抓实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和“鱼米之乡人居环境”建设项目,联合永太等乡镇已成功申报县级“鱼米之乡”;四是成功举办镇第三届青市桃花节,吸引游客约2万人,规划筹备镇第三届龙虾美食活动。

(四)抓治理保平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加强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落实,组织镇村干部及志愿者推广使用“天府健康通”,登记注册率达常驻人口的82.5%,并持续推广宣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二是全力做好禁毒工作,建立镇村干部定期联系涉毒人员工作机制,每月初召开会议对当月禁毒工作进行研判部署,落实禁毒、禁种铲毒、重点场所巡查、高危场所排查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县人民政府2021年森林防火命令》,落实森林防火“三包”责任制,实行镇、村、社“三级网格化”管理,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四是将秸秆禁烧、河长制、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垃圾“日产日清”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快推进农村“四大革命”。

(五)抓服务惠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已脱贫户和边缘户关注和监测,坚守不返贫底线;二是完成低保清理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并坚持动态管理,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三是提前做好春耕备耕,对渠道、塘堰等水利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对河道内垃圾杂物进行及时清理,确保春季灌溉工作正常推进;四是抓好就业帮扶工作,通过技能培训指导、就业帮扶、创业政策落实等方式变输血为造血,已开办美食烹饪、婴幼儿护理等就业培训班2次,共120余人参加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

第一季度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村人畜用水和生产用水困难,严重制约我镇产业化发展;二是村级集体经济任重道远,大多数村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不够;三是动员各村(社区)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强国学习成效不明显,注册和学习人数偏少。

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4

上半年,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严格遵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按照局领导班子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及工作重点,科学部署、合理安排、认真实施、狠抓落实,目前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督促指导、全面开展业务工作

1、认真做好了馆藏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了档案资料的整理上架排序工作,确保馆藏档案资料便于查找利用;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检查、随时察看、切实落实“八防”措施,确保了馆藏档案的完整与完全。

2、督促指导各乡(镇)、各单位做好上年度形成的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工作。根据档案法律法规,要求各乡(镇)、各单位在6月份前做好上年度形成的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我局安排人员上门督促指导,帮助档案工作人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督促完成档案资料收集归档工作。目前,全县各乡(镇)、单位均完成了档案资料的收集,部分乡镇、单位已经完成了整理归档工作。

3、重点实施“十二·五”规范进馆规划。今年安排了24个县直单位的到期档案进馆。为做好这一工作,年初以两办名义行文,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档案工作和档案规范进馆的通知”;并以两办名义召开档案规范进馆工作会议、举办培训班,24个县直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和培训。之后将24个县直单位划片、分组,全局人员每人都有任务与责任单位,负责具体的工作督查和上门指导。通过全局人员的共同努力,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现已接收县扶贫和移民办等单位的档案(含电子目录)68卷、220件进馆,接收上年度应该进馆的档案205卷、334件。其他单位均已安排人员整理、录入目录,做好档案移交准备工作。

4、积极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及咨询工作。热情接待来馆咨询、利用档案的各界人士,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耐心做好接待、解释等工作。目前共接待近百人次,利用档案170余卷(册),较好地为领导决策、工作查考、落实政策、社会养老、解决纠纷等提供了档案依据。

5、积极做好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指导工作。年初,要求全县各乡(镇)、各单位根据《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到领导重视、将该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解决好规范化管理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等实际问题。指定负责联系、指导、督促的责任人,指导、督促相关单位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为申报评审做好准备工作。

6、做好了“8号令”贯彻执行的督查工作。县局成立“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审核领导小组”,做好宣传学习、培训指导和贯彻审查工作,各乡镇各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积极征求意见、讨论修改、制定申报“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7、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组织全局干部学习国家档案局《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同时广泛调查,结合本县实际,修订《县档案馆收集档案和资料范围实施细则》,呈报市局审批。

8、组织全县档案工作人员参加“国际档案日”活动。5月份,结合上级档案部门的安排,成立“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开展宣传活动。印制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手册200余册,向有关单位及社会各界发放;组织全县档案工作人员参加“档案知识竞赛活动”和“档案在你身边”征文活动。同时,建立由各乡镇、各单位档案宣传员组成的档案宣传队伍。明确了档案宣传重点和信息报送范围、形式、阵地、目标任务与要求,在单位分管领导的督促下,认真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9、认真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完成了《年鉴(2011)》近3千字的资料上报。

(二)强化责任、组织完成中心工作

1、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在认真抓好单位年度党建工作的同时,协助挂点社区搞好党建工作。积极做好“三送”工作,做到人员、经费、制度落实,确保“三送”工作常态化、全覆盖。

2、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有关规章制度。

3、认真落实本单位的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

4、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已初步与福建泉州客商接洽五星级酒店投资建设项目,并在促成广东广州客商与企业共同兴建水泥构件厂等项目。

(三)、存在困难与建议

原来编制紧,人员少,后虽增加了编制、增设了机构,但人员较难进来,仍缺少年轻干部,县中心工作、档案信息化等开展困难,进度缓慢;经费不足,档案保护与抢救欠帐较大。

建议:一是请尽快按现有机构编制安排充实年轻人员;二是请县委、县政府免予对档案局招商引资等工作的考评,以加快完成到期档案规范进馆进度;三是增加档案工作经费,以加强档案保护与抢救。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1、继续实施县“十二·五”档案进馆规划,搞好档案资源建设。完成其余单位到期档案进馆。加强民生档案的归档督促指导工作,着手接收民生档案。

2、加大改制企业档案的督促指导,做好档案资料整理归档及移交保存工作。

3、加大重点工程项目建档工作的指导力度,强化项目建设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4、建立特色、亮点档案。出台有关政策,加强苏区振兴工作档案的管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强攻乡村旅游文化目标,建立好县域旅游资源档案,接收文化旅游节等体现地方特色的档案进馆。

5、搞好馆库建设,展现新馆的全新面貌,将县档案馆建成查阅利用档案、了解及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6、做好县档案馆规范化管理评估达标工作,加强乡镇和县直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工作,督促、指导好规范化管理评估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