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1

关键词:中国;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比较

当前我国初等教育课程设置呈现多元并存态势,其主要原因是处于师范结构调整过渡时期,对初等教育的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学术性等问题认识上存在困惑,课程设置研究相对滞后应从前瞻性、整合性、合理性、辐射性四方面实现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整体优化,同时要体现初等教育专业的特点。

我国近几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近十多年世界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既应当是植根于中国国情的改革, 也应当是反映共同的时代需求、符合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改革。

因此, 对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比较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着眼于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向的比较。

一、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们立足当代, 兼顾二战以来的课改历史, 重点了解与研究了近十多年美、日、俄、澳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考察了台湾、新加坡、香港等具有汉文化背景的国家或地区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也考察了泰国、印度、埃及、坦桑尼亚、智利等具有代表

意义的发展中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当代世界初等教育课程的改革, 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一) 在课程目标方面,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较为注意学生基础性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和儿童的发展需要,提高初等教育质量,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将提高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 又称"基础学力") ,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具体些说, 除了传统的读、写、算基本技能外,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十分关注信息技能和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二) 在课程结构方面, 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初等教育课程基本结构已趋于成熟与稳定,有关改革主要表现为局部性的微调

二战结束以来, 以美、日、俄、英、法、德、意、澳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性初等教育课程改革,差不多每几年或十多年就来一次。经过多次研究和改革,20世纪后期,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初等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已趋于成熟和稳定。[1]在此次世界性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只对原有课程结构进行局部性的微调, 课程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例如, 日本只对原有的初等教育课程结构进行了两项局部性调整:一是适当削减了国语、算术、理科、社会四门课程的课时比例, 二是增设了"综合学习"课程。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也都没有对课程基本结构作大幅度调整。

从课程门类的角度看, 当今世界的主流性初等教育课程, 可依其在总课时中所占比例的大小, 依次排列为:( 1) 语言课程;( 2) 数学课程;( 3) 科学课程;( 4)艺体课程;( 5) 德育课程。

我们认为, 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初等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需要, 一般只会出现局部性的微调。

二、我国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与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的相异之处

我国初等教育课程改革方向与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的不一致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不一致

纵观当代世界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其基本目标,首先是使课程体系更好地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要, 其次是强调通过改革更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基础性学习能力, 为未来的学习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再次是根据各自的国情调整课业负担, 使之与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需要相适应。

中国当前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是在应试教育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的情况展开的,因此改革的基本目标, 是将主要着眼于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旧教育, 转变为主要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新教育。

(二) 课程结构的稳定性不一致

由于已经经过多次相互间的取长补短, 进行过多次改革调整,20世纪后期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初等教育课程基本结构已经相对成熟和稳定, 加上课程基本结构本来就不宜也没有必要进行经常性的大幅度调整, 在此次世界性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 课程的基本结构是相对稳定的,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倾向于保留原有课程结构的基本格局, 只对课程基本结构进行必要的局部性的微调。[2]

如果将学习人家的先进做法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考虑, 中国原有初等教育课程结构, 有没有必要在一次改革中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调整, 值得研究。[3]比如, 原有的"思想品德"已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传统课程, 这一课程本来就与"生活"、"社会"密不可分, 现在人为地复杂化地将其演变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其必要性值得推敲。

三、总结

我们认为, 中国是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 并且是个越来越开放的大国, 最新的初等教育课程方案, 应当考虑外语课程的开设; 但中国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方面, 地区差别极大, 在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且对外交流频繁的地区和部分中等城市, 有必要也有条件开设外语课程, 而内地不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当滞后, 对外交流极少, 在这些地区的小学开设外语课程, 不仅非常困难, 而且没有多少必要。因此我们认为, 在目前情况下, 全国性的初等教育课程方案宜将外语课程设置成可开可不开的选修课程, 让各地根据需要和可能自行决定是否开设。

初等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多覆盖面广,其中培养职业技能的课时就占了相当的比例。不比 其它本专科课程的专门和单一,课时总数往往"溢 出" 。在课程设置时除上述提出进行整合优化外,还应提倡课堂教学上精讲,课后保证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多练,避免出现本专科毕 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方面还不如中师毕业生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上注意理论与实 践两者并重,说过,"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二者并进始可" 。一方面 加强基本理论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中要特别注意教学见实、实习活动的安排,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反复几次,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的增长。

我们相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国当代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必将经历一个反思、调整时期, 最终将回到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轨道上。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42-110.

[2]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29-168.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2

这次课程改革,是建国后规模最大、力度最广、影响人数最多的一次课程改革,正因为如此,从本次课程改革启动之日起,它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并产生了各种争议和巨大的分歧。而且,从2001年至今的6年期间,那些最早进行课程改革的省份的学生,在完整地经历了由初一到高三的学习之后,参加了2007年的高考。高考无小事。这些亲历了课程改革的学生高考成绩如何,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不管人们的争议怎样,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的确需要我们在当下对课程改革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和研究。

一、重温课程改革的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正在进行中的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它包含如下教育理念: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由于这些宗旨和理念凸显了真正的时代精神,因而本次课程改革也就绝不仅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方式的简单变革,毋宁说它的实质在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转型和人之转型。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的,此次课程改革,重点在于“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递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然而,任何改革,不管有多么良好的愿望,都需要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种深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对课程改革的价值理路进行分析。因为对课程改革的价值理路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我们认为,此次课程改革体现出了以下比较鲜明的价值取向:回归生活,让儿童乐在其中;育人为本,让儿童学会做人;尊重生命,让儿童全面成长;重在创造,让儿童主动建构;开放对话,让儿童面向世界。可以说,本次课程改革展现出新的课程观:课程是儿童的而非成人的,是建构的而非外铄的,是体验的而非说教的,是创造的而非因袭的。这种生活取向的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全面成长的儿童观,建构性的学习观和互动式的教材观。毫无疑问,对课程改革的这样一种努力方向,我们应该予以肯定。

在上述理念的推动下,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此,朱小蔓教授总结如下:课程改革带动了教材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考试制度的改革;带动了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理念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思潮相互影响,带动了当代中国人对民主、受教育权利以及公正和和谐社会制度的热望与渴求。

不过,关于课程改革的争议、困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比如,人们认为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好的,然而这种良好的教育理念一旦和具体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就会产生而且事实上已经产生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二、围绕课程改革的争议

围绕着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这一主导线索,人们又把争论具体聚焦在以下一些方面,比如,课程改革到底应该是知识论本位的还是生活论本位的,到底是学生本位的还是教师本位的,到底是创造本位的还是复制本位的;课程与评价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高考指挥棒依旧的前提下,课程改革的生长空间到底有多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和定位;在这种自上而下、通过行政力量来推行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如何体现;课程改革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中国的本土意识又如何彰显;童年的独立价值何在,怎样捍卫童年;通过课程来进行公民培养的基本维度又应该是怎样的;等等。这些争论可以看做是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问题的进一步拓展。

上述争论的出现,从积极意义上说,可以促进人们对课程改革进行更深入的理解,最终是有利于课程改革的;从消极意义上说,则使人们对课程改革抱有种种怀疑乃至抵触情绪,因而又是不利于课程改革的。

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还应该看到,此次课程改革的展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正如朱小蔓教授指出的,一方面,这次课程改革正值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又一个发展高峰,另一方面,作为农业大国和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在经济发展、文化与价值观念方面,不同区域、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又极不平衡。具体到教育而论,比如,不少地区和学校的“师生比”失衡,班级人数过多,实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有很大困难。而且,师资准备严重不足,600万至700万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很难在短期内受到较高质量的培训,师范院校对职前教师的培养模式也未能及时调整跟进。以上这些,的确就是此次课程改革赖以展开的基本现实状况。

当然,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落差。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正是课程改革的动力所在。在这一问题上,怎样充分吸收来自基层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的确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比如,国外一些学者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课程的理想)、正式的课程(例如法定或学校自定的课程)、教师领域的课程、实施中体现的课程以及学生经验的课程,并分别加以研究。这种分类研究,就不仅回答“课程应当是什么”,而且同时回答“课程是什么”。以此论之,我国的课程理论,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一般只止于正式课程的解释。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于课程的立体研究。

三、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我们既关注现实层面,又要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理想与现实等各种张力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定位。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面临着价值理念的多元化问题。处于这个时代的教育必然要对这一趋势作出积极的反应。一方面,我们既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主流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和包容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不能再对其采取压、打、卡、堵的方式。当代教育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着自觉的理论调整:人们已经不仅仅从工具主义的立场去把握教育,把教育理解为对人的种种约束,而是充分认识到教育是对人的生命的发展和提升,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人们日益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实践,日益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日益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和完整人性的关注,日益重视学生的生命建构和创造。说到底,就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即一切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目的,一切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目的,一切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以往教育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单向灌输、忽视情感的弊端,才能把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2.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当代课程观正在朝着打破学科化的方向迈进,在这一趋势中,逐步树立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建构课程的理念。正是基于对课程的动态理解,把课程作为一个生活过程来把握,当代课程日益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日益重视学生个人生活经验和阅历的拓展与深化,日益重视课程的综合化、生活化和体验化而相对淡化课程的知识化、结构化,努力把课程与学生鲜活的生命体验和生活阅历融合起来,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建构一个弹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产生了良性的互动与对话,课程真正深入到了学生的生活,逐渐克服了其外铄属性而成为学生生命建构和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从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以公民培养为核心的时念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课改课改方案时代趋势

作为内陆腹地省份之一,我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沿海开放城市和全国课改示范基地的教育成果相比,在小学教学观念,教学结构和手段,以及教学资源方面有待改善;体现在课程改革方面,具体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案,望广大同仁指正并共同勉进。

1.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培训,以人为本,从新我做起

长期以来,小学课程都是以教而学为主,以智而出,以口为传,以传统为依托;但在当前开放交融的时代下,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下,我们必然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程改革中有些新精神,新思路和新作风。

1.1寓教于学,以兴趣为导向,由学而发。课程内容设置应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以该年龄段的认知为启,摆脱枯燥的知识灌输, 让孩子们自由吸收;孩子们虽小,但是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他们的认知世界是无边无际的,可以想象,可以发掘,更可以扩展;在课程上,老师扮演的是一个领路人,是以学生们要去的地方为向导,孩子们才会自觉而快乐的跟着而去。如果孩子们想画出一片白云,他们的兴致在于天空,那么教给他们一堆繁杂数字,几个无关的人名,模糊地是谁的智慧,冷却的是谁的兴趣呢?相反,如果打开一扇窗,一起感受风过天蓝,那么孩子们会不会兴奋地追问云彩的绚烂,海阔天高的长度呢。答案不言而喻。

1.2强化交流培训,改善师资素质。另一方面,要做到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有新观念和新思路,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水平的提升,这一点可以从教学培训和交流做起;一个人的力量也许薄弱,但是一群人的思想就会很强大;好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可以通过培训来影响更多人,而交流培训不仅可以检验自身教学经验方案,还可以集思广益的得到扩展,从而使集体都受益,在课程改革上走的更远更稳。

2.拓展课程教学结构,变化课程教学手段

我们的课程安排可以从语文和数学的口头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小学课程可以是体育式的玩耍,文字式的汉藏英文好奇交流,音乐式的歌曲表达,书画式的艺术创造,数字式的魔方考验等等多样式教学。世界无限尽可能,教学结构不应该像金字塔一样一层层被固定不变,课堂不是教室那么一小块的地方,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周围环境都是可以学习和模仿的;当人群经过,当牛羊穿过,,当鸟儿飞过,声过有音,痕过有迹,身过有形,无一不是孩子们的课本,我们的课案。

如果一支笔可以写出名字,一个黑板可以画出人形,那么一个奇妙的寓言,一张老旧的CD,一台新式的投影仪,可以勾勒一个世界的轮廓,唱出一段逝去的记忆,投射出一份苍穹的辽阔;世有新语,以化而广传;如今的时代,我们的教学手段更应如此,以新的方式演绎出新的课本和课堂;新生的孩子们总是渴望新鲜的事物,变化的知识,多彩的空间;为此,在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何不在小学生的课程教学上多一些手段方式,少一些定式;如果粉笔之外,多了水彩笔;黑板之外,多了投影幕布;广播之外,多了教室小音响;朗朗书声外,余下一丝歌声;课本之外,多一些益智游戏;课堂之外,多一些户外教学活动; 操场之中,多一个舞台;课目表上,多一节艺术课;假日之中,多一些表演剧团;那么天真的孩子气是不是会有更多灵气,活泼气和聪明气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3.广泛搜集教学资源,深入课程改革的力度

所有课程改革的观念思路,以及结构手段的实施都有赖于教学资源的实现;教学资源是基础,课程改革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加减乘除法,而是立足于现实教学状况,结合国内国外先进教学理念,以启迪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扩展孩子们的学习空间,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为目的,以多样化而现代的教学手段为辅助,从而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教学结构和课程方案,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理解和支持,这样课程改革才有力度,也有深度。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地区内课程教学的资源整合借鉴。教学资源涵盖三方面,一为教学内容,二为教学理念,三为教学手段或工具,即课程教学, 什么。怎么教学,用什么方式; 在本地区内的课程教学资源整合,这是个大工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往小了说,一个学校,可以团结所有老师的智慧,参考家长的意见和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依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个整体的方案;学什么,教什么。怎么教学,需要哪些工具,从而安排出适合本校的课程表。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4

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应该重视对古代文学传统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现状、阐释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并拟从课程理论、培养创新型人才、尝试MOOC化教学等三方面探讨改革举措。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课程理论;MOOC教学

一、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现状

1.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而缺乏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许多都是专注于探讨教学方法手段上的改革。长期以来讲授法主导着古代文学的课堂,确实对学生整体把握知识和系统化学习有帮助,但单一和过度地使用容易导致课程变得枯燥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而学者们已认识到单一讲授法的不足,认为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和灵活化,很多高校已经在践行各种教学法并取得一定效果。例如,普遍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声光画形式感染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程综合感染力;另外,情境体验法、任务法、阅读法以及多种教学法结合等实践尝试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古代文学课上,许多教师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却不知如何着手,也没有太多地去做理论探究,即“怎么做和为什么”,因此,教师对课程理论研究的欠缺势必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度拓展。

2.缩减课程理论学时,注重实训技能的培养,但缺少具体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古代文学的课时被不断缩减。原来古代文学课程一般设为两年四个学期完成,它的总学时约为300~320学时,而每学期约是72~80学时。据了解很多大学已把这门课总学时压缩到230~260学时,每学期课时由72学时缩减到58~68学时不等,甚至可能还会缩减。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不少大学还把部分理论学时转为实践学时,给学生增加了约2~4的实践学时。从业教师虽然知道实训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具体怎么去做就很模糊,而且课程本身实践性也不强,教师往往用观看影片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可以说实训技能培养效果不佳。

3.重视作品文本学习,强化国学经典诵读,但实施效果不佳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主要是学习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作品,但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偏重文学史的理论学习而忽视对具体作品分析的倾向。目前古代文学课程已经逐渐开始向文本分析倾斜,甚至加重作品学习在课程中占有的比例。各高校也纷纷成立国学院或设立基地以开展国学教育,尤其是重视国学经典作品的诵读。例如,围绕着国学经典作品,大学开展阅读主题活动或让任课教师列出必读书目,将结果记入平时成绩,以此来鼓励督促学生阅读和传播经典文化。从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对古代作品文本的学习有所改善,比如唐宋诗词诵读实践已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一些学生阅读主动性不强,为了检查和平时成绩应付了事,笔记报告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这就导致有些作品的阅读还是流于形式,实行效果一般。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必要性

1.是解决存在问题,优化课程实效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是探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的改革较多而忽视课程理念的研究。第二是课程的学习观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滞后迫切需要转变。第三是课程改革的有些举措的确有效果,但尚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实效。如,在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古代文学课学时减少和教学内容繁多的矛盾。另外,有人提倡古代文学课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但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有人提倡古代文学课实行MOOC教学,当前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部分课程已纷纷加入MOOC平台开始实行MOOC教学,但普通大学则较少加入。

2.是适应社会变革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世界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高等教育质量竞争可以说是未来综合国力竞争,高等教育改革也就成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而课程改革更是高教改革的重点,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古代文学课程也应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增强课程竞争力。“世界某些发达国家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是通才教育、学科整合、探究式学习、课程模式四方面”[1],而我国现正经历着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课程改革,大学课程改革也呈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如,高校压缩课时和增加课程门数的做法就体现了通才教育和学科综合化倾向。另外,科技的进步也使人类以前一些悬疑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这样一来课程内容就需要相应地变化。

3.是传承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需要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措施

1.强化课程理论研究,指导课程改革

教师应该重视课程理论研究,因为它往往直接关系着课程的改革方向。为指导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底蕴,更需要研究课程理论以便开展前瞻性的探索。如,一直以来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等都来源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提出了课程开发的4个基本问题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等,认可教师的权威性和强调课程对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以及用量化方式评价课程结果,这适应了当时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有一定合理性和研究价值。而近年来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提出“4R”课程理论,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他强调课程的开放性、参与性、反思性和师生平等性以及反对定量的评价。他书中指出现代课程体系有不利于学生的自由探索与创造性学习和压抑学生个性的缺陷。当前学者在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以学生为本”、“开放式教学”、多元化成绩评价和“过程教学”等都基于多尔的“4R”理论的影响。

2.构建新型学习观,深化课程改革

世界各大学都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新型学习观的树立,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要深化课程改革有必要构建新型学习观。新型学习观指的是探究式学习观,它在课程中主要体现在阐释和审美方式的运用,同时注重学习对象的反思和体悟,课堂表现为学生负责查找使用资料来分析解决问题和教师做适当点评。探究式学习有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大学生课题项目、顶点课程和研讨班课程等形式,把课堂变成是基于问题的学习,使大学生能主动去学习、实践和应用。探究式学习现已成为国外一些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博伊本科教育委员会提出,“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是确定一种新的学习观———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对于本科生而言,学习是基于导师指导下的发现而非信息的传递……要把视学生为知识接受者的教育文化转变为视学生为知识探究者的学习文化。博伊报告建议是:一年级学生应参加为其开设的研讨班,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开展合作学习,新生的教学计划应该具有综合性、跨学科性和研究性。至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把研究与实习结合进来,或参与教师项目研究。”[2]

3.尝试MOOC化教学,完善课程改革

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简称,它的中文翻译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12年美国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这是MOOC的开始。2015到现在MOOC在中国发展很快也很受欢迎,加入它的大学和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它无强制的特质也导致了辍学率较高,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为了探索课程改革和拓宽教学模式,普通大学可尝试课堂教学与MOOC结合。古代文学课程也可进行MOOC的教学实验,因为MOOC能实现更便捷地与其他学科交流和更迅速地了解学科前沿问题,能为古代文学课程改革输入了新理念、新资源、新操作空间,使各国学生成为世界顶级学府的学生并能在同一个虚拟空间交流文化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MOOC还符合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的理念,因为它使教师从单一的文学知识传授者变为导学者和助学者,更强调过程学习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当然,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有效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国学经典诵读问题。除唐诗宋词外,大学生对古代小说戏曲的阅读基本是空白,多数人只看过影视剧像《史记》《三国演义》等。学生不爱阅读与功利的社会风气以及学生的自律性有关,但教师检查不严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为解决严格检查阅读和检查时间有限矛盾,大学可参考普通话机测办法让系统自动评分来节省了人力时间。又如,关于缩减课时后的古代文学课怎样完成丰富的教学内容问题,可采用课内学习和课外自学自由组合的方式解决。为解决古代文学课实训技能培养效果不佳问题,教师可围绕当今发生的实际问题与古人展开交流,从而进行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总之,为了能不断培养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综合性人才,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仍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作者:梁红 黄儒敏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5

教育改革 改革途径 生活化

多元的世界文化,多种机遇和挑战,要求教育要培养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理念、能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面对困难百折不挠;同时具备创造思维、批判反省的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的人才。教育要不断改革,这已成为世界各国无可争议的共识,而教育改革又当以课程改革为要点。放眼世界,探索教改。

一、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1.引领学生追求人格与智力的协调发展――人性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新课程改革高高举起的一面旗帜,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新课改在课程人性化上的要求。

课程的编订强调实用价值是正确的,但过于生涩艰深,不能引起学习的欲望,很难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事实上,课程的设置应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学生就会快乐地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日本、韩国等国均以“快乐的学校”、“欢欣的教室”为其教育改革的前提。

2.引导学生寻求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生活化

境外许多优秀教材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以数学课本为例,突出数学的有用性。如日本讲等式的性质时联系天平称量,讲函数时联系电灯的亮度等。他们没有把“应用”单列成一块,而是体现和渗透于整个课程。不是人为地拼凑应用问题,更不是先有纯粹的数学知识,然后才有数学知识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变迁,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能否收集、分析、研判、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未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课程的生活化正是这一发展潮流的产物。正如英国哲学家怀德海认为的教育中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的僵化,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森林。

3.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课程的整合化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课程发展的又一趋势。它要求每一阶段的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或每一年级的教育课程一贯性的纵的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或衔接不上,也要求同一阶段同年级各科课程内容的横的联系,使课程的架构周延完整,对内容难易多寡相称合理,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帮助;同时,随着文理科相互渗透日益深入,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也强调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整合,注重通才教育,使学生具备文理科知识学习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途径

教学变革需要从三方面入手: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主要途径就是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不断创建一种和谐高效的教学情境。

1.教师的教学改革

(1)教师新课程意识的觉醒。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开发和管理有自主性,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课程意识,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从被动的接受课程安排到主动的开发新课程;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和反思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探究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回归课堂的中心。

(2)教学方式的变革。新课程突出的是“合作教学”、“整合课程”等新观念,教师一定要先打破已有的固定模式,探索激发学生潜能的方法,创造性地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带领着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有意识的深度构建,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认知、学习和创新能力。

(3)教师观念和生活的变化。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2.学生的学习革命

(1)自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郎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在具体教学中,学生自己能看懂、学会的内容,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学,布置练习或作业时,尽量不要提示,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地探索解题思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自学精神和独立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教师讲,学生听,只是一种单向传递,知识的掌握需要双向、多向交流,所以,学习中不仅要师生多交流,而且同学之间要积极的讨论。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互相协作解决问题,也是善于同别人打交道的一种社交能力。

(3)探究学习

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范文6

【关键词】 反思型教师;教师专业化;新课程改革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决定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明确指出只有当教师个体的专业生活产生根本的转换,学校教育改革才能实现。因此,教师专业化成为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标志,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研究表明,反思型教师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路径,正如斯坦豪斯所说“只有通过反思性实践,才能消解目的和手段的二元分离” 。因此,把教师培养成反思型教师就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1 世界教师专业化推动着反思型教师理论的发展

反思型教师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是继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而出现的。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主要把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较,关注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及其提高的问题;第二阶段从80年代开始,主要在以教师的角色或实践为视点的同时,关注“教师发展”或“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也就是说,从60年代到80年代,教师专业化运动的重点己逐渐由教师的地位论向教师的角色论、实践论转移。人们认为,如果教师培养更严格,如果教师在他们的学科领域更富专长,如果他们必须获得更高的学位,或者必须展示对课堂事件进行深思熟练和反思性决策能力的话,那么,教师的专业特性就一定会提高 。也就是说,世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要求反思型教师这一新的教师形象。

反思型教师教育模式日益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在西方教师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了教师教育领域最显性、最主导的话语。人们以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的视角对反思型教师的内涵、概念和定义进行了探讨。反思型教师已经成为人们克服狭隘的专业化理念和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新的突破口。因为,如果没有教师的反思,一切的新的教育改革都将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

2 新课程改革呼唤着反思型教师

20世纪80年代,世界课程理论经历了巨大的范式转换,即从传统的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课程观转向了以斯坦豪斯过程课程观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代表的新课程观。传统的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由并不直接介入教学的课程专家设计的,教师只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把握和传授。课程目标仅仅局限于行为目标。对于课程的实施来说,包括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教学程序都应该预先选定和设计,教师没有充足的课程设计和修改权。因此,一旦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定、教学程序设定,教师就无须进行过多的反思。而现代课程理论在斯腾豪斯过程课程理论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影响下,课程不仅仅是预先设定的,而且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课程实施不仅仅要关注教学内容的传授、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程序的设计,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各种需要和生命的追求。 因此,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远远超越“技术熟练者”的角色,要求教师对自我、教学、社会等方方面面进行反思。反思型教师是新课程改革迫切的需要、内在的召唤。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教育者们必须帮助未来的教师们在职前阶段形成并保持终身学习、研究教学的意愿;掌握反思、研究教学的能力;形成对他们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起责任的使命感。同时也必须对在职教师引入与外在的、培训式模式相反的内在的自我反思为主的“反思型教师教育”。教师应该在确定其教育工作的目的方面发挥更积极主动的作用,教育改革必须置于教师掌握之中,教师对教学、课程等方面应拥有更多的自和责任。

3 当前课堂教学实践的现状需要反思型教师

虽然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反思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有计划、自觉的教学活动却以“非反思”的惯性方式在运作。当前的教学现状是这样的:“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的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拿不出好试题;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怎样给学生上课。” 虽然,这里的具体数据不一定适用于全国,但一线教师上课依赖教材、教参,滥发习题集,展开题海战术的现象确实已严重威胁到新课改的实施,“教学生活就象无需反思的日常生活一样――无意识、无批判” 。

反思型教师的真正价值也就在于使教师重新面对复杂的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教学的环境进行反思、研究。不但了解教学活动的表面结构和表面动态,而且要深掘教学活动的深层结构,以实现对教学活动的真正理解和批判性改进。打开教师思维的反思之门,无论是对课堂成为真正的知识传递和创造的场所,还是对课堂成为实现公平、正义、启蒙等价值的场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教师自身成长、专业发展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

对于教师的形象,人们曾经做过无数的思考,但是绝大多数不是失之于肤浅就是失之于偏颇。技术型教师、经验型教师是肤浅的教师观,人们仅仅以技术的好坏、经验的丰富程度论教师,教师缺乏对教学进行深入的理论反思的能力。而专业化教师和研究型教师仅仅抓住了教师的某一个身份角色,并且把教师的这种角色扩展为教师的全部内涵,失之于偏颇。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现代社会分工下的某一专业的专业人员,教师也更不是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研究人员。教师这个特定的名称应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不仅集以上各种角色于一身,而且是一个具有丰富情感、价值信仰和生命追求的活生生的人。教师自身的成长、专业的发展就是充实、丰满这一内涵的过程,是教师生命追求、理想信念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现。 “反思型教师”的反思就是这一过程、追求的体现,“反思型教师”这一新形象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因此,成为“反思型教师”是教师自身成长、专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