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

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文1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规划;教学方法。

家庭理财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大学生需要提高对个人理财行业的认识,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尚在探索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理财需求,如何改善课程教学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有利于完善个人理财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财商水平。

一、加强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人理财社会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金融投资工具种类的不断增加,社会理财需求增长较快,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中,约78%的受访者需要理财服务;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1995 年至2005 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率达到 18%,而据该项调查预计,在未来 10 年里,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1]。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多加大了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理财规划师行业前景广阔,因此,培养大学生具有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眼光和视角正在成为高校理财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为富余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门路,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观念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有调查表明,虽然大学生将证券投资列为投资首选渠道,但真正具有实际股市投资经验的比例只有10%,因此,有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理财知识并希望通过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报纸杂志、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理财知识[2]。

二、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和系统性。

高校个人理财类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大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类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如股票、债券、基金和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

(二)实务性和专业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个人理财是以实现居民家庭的财务自由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财力分配活动,包括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个人理财是在居民家庭难以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体系状况下诞生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规划师行业。理财规划师包括了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理财人士。除理财规划师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适应学生理财需求的教材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理财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希望获得增加对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的了解,加深对已有金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认识,而理工类和医学类等其他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则想通过对理财课程的学习,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做好自己的生活规划。但是,从目前已有的《个人理财》或者《理财规划》教材来看,案例分析较少,而对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成为重点,如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外汇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的介绍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已经了解过,或者非常很熟悉。使用这些教材授课,学生就会认为再学已经学过的知识意义不大,从而对《个人理财》课程由新鲜、好奇逐渐转向厌倦情绪。目前各个高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专业多是财经类,因此,教材内容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财能力的实际提升。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个人理财》课程定位一般是专业选修课或者一般的选修课,很少作为专业课出现。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性强的个人理财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金融投资工具和会计、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其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从该课程的特点来看,知识综合性强需要一定的教学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实务性强需要学生多实际操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财多体会、多实践,所以各高校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 30 多个课时就显得不足。另外,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也使部分学生存在轻视该课程的倾向,因此,随着对个人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过多重视理论教学。

目前,各高校对个人理财课程的课时分配只是在32 课时上下。有限的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课时捉襟见肘,而强调实践教学又会使学生的知识整合度欠缺,加上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重视理论教学成为有限课时内的理性选择。

除了该课程的教材过多重视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性内容外,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老教师们一般不愿涉足,这给年轻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年轻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不足,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转换上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对学生而言,如果年轻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四)教学案例较为简单个人理财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为生活情景的简化模拟,案例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目前,一般教材上的已有案例选择往往只为某一章节、某一种理财知识准备,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使学生对案例本身的认同度不高。

除了个别教材在最后一章设置综合性很强的案例外,缺乏不同种类理财知识的案例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能将简单的两三种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案例不多。这也导致对案例本身的问题设置等一系列引导性的思考还欠深入。

四、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学生理财能力培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群体的财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人理财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能力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的大学生,理财观念和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别。所学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投资理财能力差异也较大。在个人理财课程开课前,可以设置简单的理财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动机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摸清大学生的实际理财状况,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课外阅读或实践活动的信息反馈,注重学生解决生活模拟理财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其养成较好的理财习惯,使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二)对个人理财课程重新定位。

解决个人理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逐步改变个人理财课程的选修课地位,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延长教师的授课时数,可以有充分的教学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兼顾,会吸引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理财课程教学中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缩短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过程,更能适应学生的理财需求。课程的重新定位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会加大对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使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切实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教学力度。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善个人理财课程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有以下 4 条:一是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和理财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理财知识的案例讨论中,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类型的理财规划,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理财信息,提高实际理财能力;二是开展理财模拟大赛,以赛带练,促进学生理财学习的兴趣;三是邀请职业理财规划师、金融投资界专业人士举办理财规划讲座,使学生对实际的、前沿的理财业务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四是和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多参观,实际感受理财业务的运营流程,体验理财文化,加深对实际理财市场的切身感受。

(四)注重教学案例的综合性和严谨性。

在理财教学中,需要精选案例,建立教师自己的理财案例库。选取案例可以从教材和经典案例中直接拿来,但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师从网络、身边的案例等搜集,并进行加工,以适合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从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中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突出案例所要体现的某2 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财知识,注重案例的适度综合性,同时又要保证案例的生活性,如果能对学生的理财能力有直接应用的价值更好;也可以从已有的几个简单案例进行整合,将不同家庭遇到的理财问题放到同一个假定的家庭中去,整合过程中要注重理财规划的逻辑性,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既能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到新学的理财知识上。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馈思考所用案例的适用性、综合性和严谨性,不断整理财案例库,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命力,使之能对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耿彩琴.未来10年个人理财市场将年增30%[j].北京日报,转载于搜狐网,2008- 01- 09.

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文2

目前,许多财经类高校近年推出了理财课程,以使大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及获取一些理财知识。深入探讨如何合理改革理财课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财商和理财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对理财课程完善。

一、学习理财规划的必要性

1.就业市场的需要

就社会需求来看,人们手中财富的增加使得市场上对理财服务的需求增长较快;同时,由于我国居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不确定性增加,迫使人们及早为自己未来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安排。从事理财服务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就业途径。

2.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理财规划通过各类银行和非银行类理财产品的理论学习、情景模拟等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的理财产品及其收益、风险、特点以及当前市场状况。具有专业理财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求会具有与客户良好的沟通技能,还要能根据客户的具体资产状况按身订制具有良好业务操作流程的理财规划。此外,理财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就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理财服务人员奠定理论功底和实践基础。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理财课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更多的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大学生手中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多,很多还有余钱进行理财和投资。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理财知识,投资渠道还非常狭窄,理财规划也很混乱,所以,理财课程的开设会为拓展学生们在理财方面的知识。

二、理财规划的特色

(一)综合性、系统性强

理财类课程涵盖了经济、金融、管理、会计等诸领域,因此,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多学科的基础。而且理财课程还要将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例如,理财课程中的理财规划,就包括金融投资规划,像股票、债券、期权和基金外汇、黄金等投资工具的规划;还包括生活规划,如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保险规划、房地产规划、税收规划、退休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遗产规划等。所以,理财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课程。

(二)专业性

理财规划活动对象是个人或家庭,以个人或家庭的生命周期为基础展开一系列财富或资金的分配,目的是“增收节流”及合理消费,是达到家庭的财务自由的经济活动。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专业人士,即理财规划师。此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定位市场需求

理财课程以金融机构投资分析和理财咨询、规划等职业能力地培养为重点,学习金融机构一线理财服务岗位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基本规范、基本业务、基本操作要求等。通过课堂教学与大量实训内容相结合,运用理财产品的市场调查、模拟理财规划、理财软件使用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求索精神,使得学生掌握个人理财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操作规范,具备利用各类理财产品进行理财规划的能力。同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注重学生理财实务操作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财素质和能力,以应对市场的需求。

三、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合适的理财教材较少

从目前高校使用的理财教材来看,较为不系统,内容较浅显,有的教材以介绍为主。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没有新意、难度不大,从而失去兴趣;而对非财经专业的学生来说,知识点过多过杂,抓不住重点,按教材教授,学生只能了解其表层。另一点是教材的内容体系不完善,很多还是直接把金融、管理的教材抓过来使用,没有按照理财的要求和层次来规范课程,教材内容体系不规范,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在很多高校中,理财课程多定位专业辅修课或选修课,作为专业课出现的很少。理财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需要多体会多实践,现有课程安排没有足够的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所以原来的课时显得不够。另外,理财的选修课的定位使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因此,随着对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课程不足

目前,大多高校的理财课程的课时大多32个学时或更少。有限的课时在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要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实践教学,怎么分配?对于很多教师来说,过于强调实践教学使学生知识的整合度欠缺,加之相较理论课来说实践课难度更高,在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宁愿上理论课更多。

(四)教学案例浅显

案例教学是理财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是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明了。但是目前的教材中案例设置较为简单,往往只为某一种理财知识、某一章节准备,知识的串联不够,将多种理财知识综合起来的案例很少。

(五)教师经验不足

根据笔者了解,各高校设置理财课程时间并不长,因此,对理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很多老师在某一专业具有较深造诣,但对综合性很强的理财课可能还不是特别熟悉,既具有金融、投资和财务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并不多,有的偏重于理论,有的偏重于实践。

四、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调整理财课程

以往理财课程的教学模式没有重点,没有核心课程。在课程改革中,应以不同的专题为主体,以核心课辅以其他相关课程,可形成较完善的教学计划体系,从而形成理财人才的专门培养方式。

以往高校理财课程多是选修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应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课时也相应的延长,这样给授课教师以充分的时间讲解理财知识,使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加深学生对该过程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理财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于体化的课程,课堂讲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原理,仅凭课堂讲授是不行的,需要自主学习。应将课程教学资料、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等均挂在网上,这样,学生即可上网自学或复习。此外,可结合各种仿真教学软件实训。理财课程实践性较强,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课,要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应结合学校金融教学系统软件(包括证券、期货、外汇等)、保险综合实训、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等仿真实训软件,让学生及时了解实时行情并进行模拟操作,鼓励同学参与模拟理财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采用情景式案例教学法

在理财课程中,应模拟真实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氛围和工作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有真实的感受,不再认为理论和实践是分割的。促使学生主动去分工合作,去实地调查和收集客户资料,掌握怎样去和客户沟通、遇到问题怎么解决,学会在真实的场景中掌握与客户沟通的技巧,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去设计理财方案,提出合理的理财建议,作出专业的理财分析。

大量生动的、趣味性、贴近生活的案例分析,能缩短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距离。理财课程的案例的讲授和分析,能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同时,案例中的一些操作技能能使学生就业后迅速胜任工作。

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文3

一、形成同业联盟,加强同业协作,出台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浮动范围,克服中间业务收费难的问题。就目前来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还是处于从属地位,中间业务只是作为吸收存款和竞争客户的手段。各行为了争业务,竞相压价,不收和少收手续费,如信息咨询、上门收款、零残币兑换、代收代付等业务多数是无偿服务。同业的无序竞争和国内习惯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大量流失,收费难成为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一大重症。国内商业银行要想保持国内市场的份额,必须强化成本意识,不断壮大自身的综合实力,趁这几年的喘息期,努力拓展和稳定中间业务的国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增加科技和资本投入,提高中间业务的盈利水平,提升服务层次和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营销,取得社会公众的理解,达成中间业务有偿服务的共识,创造中间业务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就我国现有中间业务来看,大致可分为九大类,200多个品种,而其中的结算类、银行卡类、业务等,各行的产品功能差别不大。各行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业务成本、客户情况和差别化服务需求制定一个统一的收费浮动范围,设立统一的底限,避免无序竞争。

二、设立专门职能部门,形成内部营销联盟,促进内部协作,建立科学的中间业务考核体系。中间业务的职能管理一直分散在其他的业务部门,缺乏统一的业务规划、业务指导和有效的协调,因而中间业务营销意识淡薄,经营扭曲错位。在实践执行中,有消极应付的,自己花钱买保险、基金;也有极力推销的,夸大了收益率,忽略了安全提示,引起客户的反感;也有因忽视了业务量、贡献度与基层考核和效益的挂钩,导致员工学习中间业务和办理中间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要使中间业务步入正常的发展渠道,一要设立专门职能部门,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管理、指导、组织和协调,使决策层、各部门和基层网点,形成上下左右互动,及时知晓和解决中间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和策划中间业务的对外营销宣传,加强与外部合作单位的沟通和信息反馈,维护系统性客户。二是将中间业务纳入我行正常的营销渠道,增加中间业务考核权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使中间业务的效益体现在员工收入分配上,对基层办理中间业务形成的手续费收入落实按比例兑现,充分调动员工开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形成全员营销中间业务的局面。三要加强中间业务的培训。根据不同时期推出的各类中间业务,及时将知识和操作流程传授给相关人员,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质量。

三、与合作单位形成营销联盟,注重联动营销。(1)加强银保、银证、银基之间的合作。抓好保险、证券资金清算和各类基金代销和托管业务,既可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增加业务品种,又可提升我行的形象,带动其他中间业务的发展。同时,与银保、银证、银基合作进行联动营销,维护共同的客户,真正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客户源。(2)加强与电力、烟草、电信、移动、联通等系统性单位的合作和沟通,争取合作方的支持,共同做好客户宣传和营销,使客户真正接受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减少业务运作中的磨擦,提高工作效率,形成银行、委托单位、服务对象三者之间形成不可分割的、牢固的依存业务关系。

四、形成科技协作联盟,加强内、外科技支撑,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创新。在产品同质化、功能差别少的今天,如何将资源集中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中,开发出使对对手难以模仿和复制的产品,主要是:(1)增加科技投入,充分发展和利用信息网络的领先技术,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现金管理、信用卡业务系统和外汇买卖等中间业务上附加高技术含量,增强客户对产品的依赖性。(2)引进和培养各种复合型的人才。新兴的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于一体的特征,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的加盟。在对外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鼓励他们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注册理财规划师、保险人、证券从业资格等考试,培养各方面的人才。(3)加强科技开发人员与前台的信息交流,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中间业务运行软硬件环境,减少中间业务办理中的出错现象。另一面可以防止盲目开发,使开发出的新产品更加迎合客户需求,具有超前的优势。

五、形成内部管理协作联盟[!],共同防范中间业务的风险。1、在内部形成有效的监管反馈机制,并进行严密科学的岗位分工,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使操作、监督分离;统一表外会计核算标准,使表外业务透明化,对各类不同的中间业务收入进成本效益分析,密切关注中间业务的风险变动情况。2、计财部门、客户部门、国际业务部门、银行卡等各部门要共同关注

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文4

曾几何时,各大金融机构都以建立金融超市為核心目标之一。于是各种新型产品,各种业态合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以银行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体系中。金融超市都强调自身产品的多样化和服务的全能化。然而,金融超市真的适合我们吗?金融超市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金融超市面对的是谁的财富?

先假设我们走进的是一家有形商品的超市,超市之所以吸引顾客,主要因為其产品齐全,购买方便。但不能忽略的是,进入超市时,我们通常很清楚自己要买什么,或者说当看到某个商品时,我们就会知道这就是想要的商品。偶尔会碰到超市各类促销,于是脑子一热,也会购买一些一段时间内用不着的产品。

但如果从一开始,顾客就并不清楚知道自己要买什么,甚至不知用于何处,那么进入超市,往往就是一片茫然,并无购买欲望。可能促销员说哪个好,就买哪个。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国内的金融服务行业中上演。

市场红火时,各种促销一拥而上,缺少风险提示,更没有适应度分析,买理财产品犹如赶时髦。曾经看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电影,理财专员对客户说,“一会儿无论我说什么你只要说知道了解,我们就可以购买这款产品了。”于是理财专员打开录音,开始做一系列的风险披露宣讲。客户顺从地微笑回答:“知道、了解”。

这样的“促销方式”更大的危害还在于,我们去超市,纵然购买了不如意的商品,最多也就一时之气,损失可以承受。而客户的理财资金往往是自家的存款,大部分都是占了家庭资产的较大比重,倘若购买不慎,理财经理服务再好,亦难挽回损失。2007年的基金投资,以及最近的信托、有限合伙、民间借贷产品投资莫不如是。

这就是目前国内财富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财富管理首先应明确:这是谁的财富。财富管理的服务主题包括个人和机构。每个个人或机构都有其自身财富规划的目标和限制。

对个人而言,普遍存在着养老规划、子女教育的管理目标;机构则需要应对定期或不定期的支出等等。即使没有具体目标,抗通胀,防止资产侵蚀等潜在需求也是存在的。如果忽略了长期的财富管理目标,短期业绩再好,也很难带给客户实际长久的利益。

“一站式”和标准化设计

传统金融机构中,即使有规划的机构,也存在着另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产品导入。这种问题在美国等成熟金融市场并不是大问题。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受到监管机构和行业标准制定机构的共同限制,客户基于对专业机构的信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管理财富。若专业人士违反职业道德,就有永久被驱逐出金融行业的可能。

而国内目前面临着双向选择的困难:首先,对于理财师,公司内部、监管机构、行业自律组织等都还无法进行事前约束,一旦“东窗事发”后的严惩更像是机制漏洞的替罪羊。此前的中诚信托产品投资事件,最近轰动的华夏银行产品投资事件都是这样。即使根据客户的需求做了规划,所配置的产品仍可以超越配置范围,由理财师自行决定。其次,由于无标准可言,客户难以无条件信赖专业机构,因此完成初期配置后,后续配置的跟进和改善将异常艰难。最终理财师面临的,又是客户对于单一产品表现的评判,而非整体规划的满意度。

那一站式财富管理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将理财方案设计成多个模版,对每个模版的每个产品组合进行标准化设计。在每个风险层级下,寻求风险收益比最理想的产品或组合,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和风险限制,规划每个风险层级的配置比例,然后导人产品组合,最终為客户提供一站式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客户也得以实现对整体理财规划结果与质量的评价与考核。

整个流程中,基于客户实际需求的理财规划方案流程,是重中之重。

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文5

中端理财将成主流

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个人总体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而到2011年将接近60万亿元,较2007年的36.1万亿元增长66.2%,年化增长率超过13%,高于同期中国的GDP增幅(图1)。

即使是在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中,全球私人财富急剧缩水的大环境,也未能阻止中国私人财富的增长步伐。美林全球财富管理(Merrill Lynch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与凯捷顾问公司(Capgemini)联合的《2010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全球超富裕人士(持有金融资产逾3000万美元,其中不包括主要居所、收藏品、消费性产品与耐用品)的财富在2008年遭遇24%的巨额损失,而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同比2007年末增加约5%,达38万亿元。其中,资本市场产品市值萎缩了50%左右;投资性房地产市场销量增速放缓,但总体市场容量仍在不断扩大,加之房地产价格变化幅度不大,总体净值仍增加了13%左右;现金和存款是增长最快的资产种类,同比2007年增加了25%。

2009年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更加剧了中国私人财富的急剧膨胀。自2009年起,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富裕人士的人数逐渐重返升轨,财富总值也不断回升。《2010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受益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经济率先复苏,随着经济稳步发展与股市稳步上扬,中国的私人财富在2009年的增长中一马当先,以31%的富裕人士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图2、图3)。

与欧美国家传统的理财市场相比,在私人财富的急剧膨胀中,中国出现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端理财群体,这一群体的构成主体是中产阶层。麦肯锡的报告称,预计到2015年中国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富裕家庭,将由现在的160万户增长至400多万户,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的全球富裕家庭数量第四的国家。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中国这一人群将达到7亿人。而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020年中国人口约达14.5亿。也就是说,十年后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将占到总人口的48%以上。而在发达国家所谓的“后工业社会”,中产阶层占了总人口的80%。但不同的是,正如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理查德・塞尼特所言,为了拉动消费,欧美中等收入家庭一直在堆积债务,其理财需求更大层面在税务及保险等规划,以及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养老规划。而中国的中产阶层则需应付养老、医疗、子女教育、保险等全方位的财富管理问题,从而形成一个潜力巨大、独特的中端理财市场。

人民币升值、通胀以及养老金缺口刺激需求

自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压力日益增强。尤其自2010年6月中国二次汇改启动以来,人民币升值通道再开。2010年10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升至1:6.6497,首次踏入6.65关口,再次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新纪录。公开数据显示,自2010年6月19日中国宣布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特别是自2010年9月2日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每个月超过1%。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已无太大悬念。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私人财富将出现一定分化:对于那些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私营企业主来说,或将面临财富缩水的挑战;而对于大多数私人财富来说,由于其资产配置90%在国内,以人民币计价,无疑增加了其财富总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外资不断流入中国,推高国内资产价格,从而间接增加私人财富总额。同时,这一过程也是财富再分配的过程,其结果是导致那些仍面临置业压力的中等收入人士财富相对缩水。

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如影随形,使得私人财富保值升值压力加大。数据显示,2010年9月中国CPI同比上涨3.6%,创23个月以来的新高。CPI指数的不断走高,使得偏好配置现金和存款等流动性资产的中国私人财富直接缩水。

抵抗资产价格上升带来的现金财富相对缩水以及跑赢CPI指数,成为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繁荣强有力的催化剂。

从长远来看,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原因在于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显示,在中产阶层内部,只有170万人,即30%左右处于中上层,还有近70%处于中下层,面对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用并不高的收入水平面对房产、汽车等大宗消费,成为“房奴”、“车奴”。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养老保险金平均替代率为41.4%,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2008年广州地区的养老保险金平均替代仅有37%。对于收入较高的中产阶层,未来社保替代率可能会低于30%。这意味着要想达到退休后替代率不低于60-70%的目标,约40%的养老金都需靠自身投资等渠道来积累。在目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环境下,为了过上舒适、幸福的退休生活,给自己增加更多的经济保障,中产阶层将滋生强烈的投资理财需求。

规模与服务倒挂

事实上,商业银行正越来越多地将理财服务的重心移向中端市场。一方面,相比高端市场,本土商业银行在中端市场更具优势,可以避开外资银行的竞争。另一方面,在理财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兼具安全和抗通胀银行理财产品大受青睐的背景下,中国中端市场的巨大潜能正不断释放。2005-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由2000亿元增长至5万亿元。

与此同时,在理财产品方面,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各大金融机构也积极进行创新尝试,使得理财产品品种日益丰富。

为满足中端市场的需求,商业银行围绕币种(人民币、美元、港币、澳元、加元、新西兰币、欧元、英镑)、预期收益(5%以上、10%以上、15%以上、20%以上)和产品类型(债券类、票据类、信贷类、打新股、类基金、QDII、结构型、混合型)开发了大量理财产品。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中国境内商业银行累计发行12580款理财产品,其中中资银行占据绝对主流(表1)。已发的产品中,管理周期集中在6-24个月,委托起始金额则在5万元或1万美元。

并且商业银行开始在产品创新上做一些尝试。一方面,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产业投资市场。银行通过与信托公司合作,将理财资金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则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股票和实业投资。在此种投资路径打通以后,理财产品形式上的创新层出不穷,比如新股申购、信托受益权转让以及由债券、股票、信托融资等产品组合而成的资产配置产品等。另一方面,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半径,理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产品。

然而,与业务和产品规模迅速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银行的财富管理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尽管目前各大银行纷纷建立了贵宾理财工作室,推出了各自的理财产品与理财服务,但其所提供的理财服务大同小异,大多局限于专人服务、专属场所、优先服务、亲情服务等,提供的产品种类也较为有限,无法真正满足贵宾客户的私密性、个性化的服务要求。

造成中端服务规模与服务品质倒挂的根源,首先在于人才匮乏。与国内迅速提升的中端理财服务需求与规模相比,中国理财规划师数量明显不足。欧美等成熟的理财市场,基本上每三个家庭拥有一名专业理财师,依此计算,中国理财规划师尚存巨大缺口。此外,初步估计,在中国,只有不到10%的个人得到了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远低于美国58%的比例。抛开理财规划师的缺口不说,即便是目前已经从业的理财规划师,由于专业素质或经验不足,职业素养也良莠不齐,给客户的感觉更大程度上是理财产品营销人员,而非专业理财服务人员。

其次,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个人金融需求的多样化,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范围虽逐步拓宽,除向贵宾客户提供传统的理财业务外,还通过与券商、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进行了服务模式和产品的多元化摸索与创新。但由于分业经营体制障碍以及服务对象广泛,目前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仍显得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中端理财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升。

而且,客户与理财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降低了财富管理服务的质量。规范的财富管理流程是先充分了解客户,在此基础进行资产配置,筛选合适的金融产品,跟踪资产配置方案并需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从而实现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中国银行北京分行营业部个人金融团队副主管、CFP持证人宋丽称,理财师很难获取客户全面的信息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帮助客户进行综合理财规划。比如,由于对理财师存在一定程度的戒备心理,客户不愿将自己的信息点全部提供给理财师,导致理财师不能切实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理财规划服务;其次,中国的理财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金融机构对中端客户群体的理财信息和需求资料等未形成系统、顺畅的传导机制与途径,从而指导理财师的作业。

创新服务模式突破传统“二八”原则

面对潜力巨大的中端理财市场需求,外资银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与私人银行的高利润率相比,中端理财市场对其吸引力明显不够。其次,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内中端理财客户都是由中资银行先前的大众理财客户成长起来的,国内银行通过储蓄、信贷等业务早已将他们揽入怀中。因此,与先入为主的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中端理财市场上的客户资源极度匮乏。另一方面,与私人银行这一高端理财业务相比,中端理财业务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中资银行在短期内可通过学习、借鉴迅速开展业务,通过本土化与创新迅速实现超越。

外资银行缺席的中端理财市场成为国内银行同台竞技的大舞台。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国内银行在中端理财业务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如中信银行在理财产品研发方面的创新―在理财产品研发上以流程为中心,首先确定对产品变化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流程,在这一流程基础上成系列地、灵活快速地开发大量新产品,以适应“新产品=新市场”的变化趋势。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高净资产人群一直是欧美传统私人银行的目标,核心在于“二八”原则下这些客户为其带来的丰厚回报。一般来说,私人银行的年均利润率可达35%,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的高利润是基于较高频度的“一对一”专业服务基础上的。很显然,如果中资银行仍然基于这种模式服务于数量庞大的中端客户群,则服务收益可能都难以覆盖人力成本的投入,更遑论盈利。

因此,如何分羹中端财富管理市场,摆在中资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创新服务模式。一些先行者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首先,利用大股东的综合金融平台优势,进行产品的设计与交叉营销,为个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深层次、多层面的需要。如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便利用大股东旗下的银行、证券、信托、基金、保险等业务平台,与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不仅建立起综合的金融理财产品体系,而且建立起交叉营销平台。其次,加强渠道建设,实现由单一网点向立体化服务网络转变―加大对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网络渠道整合的力度,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网络服务体系,通过联网联合,扩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提高服务质量,向个人客户提供3A(Anytime、Anywhere、Anyway)水准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系统整合,如中信银行就基于交易系统,搭建起基于流程管理的贵宾理财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有效整合业务资源,不仅成为关系管理系统与一线营销人员的数据与技术支持平台,也是总行、分行、支行对理财业务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最后,由产品服务向过程服务转型。许多理财机构意识到理财服务不是单纯销售某一个理财产品,而是让客户在长期理财规划下,最终获得较高的收益,进而形成长期、稳固、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积极将理财服务向过程服务转型―贯穿于客户的整个服务过程与财务周期,为客户的家庭以致为整个家族提供个性化、持续的理财服务。

可以预计,国内银行的白热化竞争,将推动中端理财市场不断朝个性化、综合化、品牌化与国际化方向发展。

随着中端理财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理财规划师群体的成熟与成长,理财机构将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服务新产品,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对不同等级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发展空间和市场的重点优质客户,对中端客户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服务―客户经理通过帮助客户制定理财规划、出售相关的金融产品,帮助客户实现理财目标。这种顾问式的财富管理服务将逐步成为国内中端理财服务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未来中国的财富管理将逐步朝综合方向迈进。目前,由于中国金融业仍是分业经营,而各类第三方理财机构尚未能支撑起市场的一角,在渠道、资本实力上也远远不能与国有金融机构相提并论,这使得目前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在提供综合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在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平安集团、中信集团等拥有多种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一直在探索内部的混业经营,并积极针对个人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为客户提供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在内的理财服务与理财产品,逐步向多元化综合性理财服务方向发展。中信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依托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将中信银行理财产品线打造成种类齐全的“理财产品超市”,协同相关部门推出了包括本/外币固定和类固定收益产品、基金专户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信托产品、结构性产品等多元化投资品种。而四大银行也充分依托遍布城乡的网点渠道优势与日趋成熟的理财师队伍,积极探索、深化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整合服务资源,搭建完整、统一的理财综合业务平台。

个性化与综合性理财服务的不断升级,必将推动中端理财服务品牌化,具体表现为理财产品与理财团队的品牌化。随着个性化与综合的不断推进,国内金融机构为了突出自己的业务和服务特色,已陆续打造个人理财产品系列和服务品牌。这些个人理财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必将使得客户对银行其他业务的认知程度大大提高,成为吸引客户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从而大大提高机构品牌的附加值和商誉,对银行整体形象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随着理财经理的专业化知识、能力与经验的成熟与完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不断增强,品牌因素在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竞争中将越来越重要,理财服务将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表1)。

提供国际化理财服务也将是未来中端理财市场的必然趋势。由于受到外汇管制以及文化差异的影响,再加之次贷危机给外资银行带来的信任危机,国内私人财富离岸投资比例较少,只占到10%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美国约为20%,欧洲则高达30%。而且,目前这部分离岸资金多是出于移民、子女留学的目的,并非用于投资。然而,随着资本项目的日趋开放,国内对外投资的渠道将不断增加,届时,中端理财客户的境外资产配置将逐步上升,理财服务的国际化将成必然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几年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滞涨,也为中资银行做大中端财富管理的蛋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私人银行:蛋糕还在烤箱里

作为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中国高净资产客户群已基本成型,但现阶段呈现自我理财、风险偏好保守、资产配置相对简单等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在经济危机中爆出过度创新等问题,在中国辛苦耕耘数年的外资私人银行陷入客户信任危机,而中资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上仍显稚嫩。这些因素导致了私人银行业务中服务端与需求端的脱节。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私人银行业务将处于滞涨阶段,高端财富管理领域成为难以企及的金矿。

需求端:客户培育仍需时日

目前,中国的高净资产人士中仅约5%是中外资私人银行的客户,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习惯自行打理投资,风险偏好保守,资产配置也相对简单。这一方面昭示了私人银行业务的巨大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市场培育任重道远。

私人银行是指以财富管理为核心,面向高净资产客户所提供的顶级专业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目前已在中国展业的外资银行一般均拥有私人银行部,且其中一些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

中国高净资产群体大多是在改革开放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富人,主要集中于私人企业主,地域特征显著。“70%左右是私营企业主;其次是专业投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私人财富的大幅增长,但占比较少;排名第三的则是最近二三十年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企业高管和专业人士。另有少数的高净值人群则是全职太太、退休人士、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等。”据贝恩公司大中华区金融业务主席庄瑞豪介绍,总体来讲,中国的富裕人士以可投资资产在5000万元以下的个人为主,可投资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个人仍属凤毛麟角,企业主占了这部分超高净值人群的大多数(图5)。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依托专业机构理财方式不同,这些第一代富人更倾向于亲自操作,或在信任的人管理下将个人财富投向国内的股市、房地产、基金等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自2007年起,一些中资和外资银行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尝试,但该业务在富裕人士中的渗透率仍然很低。中国高净值人群中约60%选择由自己或家人管理自身的投资资产;他们选择的第二大理财渠道则是商业银行的普通理财服务(约20%);私人银行在近两年快速发展,但其客户相对来说仍只占到很小的比例(约5%),尚未超越普通理财服务(图6)。

在风险偏好方面,由于受制于自身认识、资本市场欠完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财富所有者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明显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富人群体。欧美发达国家财富拥有者对股票等高风险金融工具钟爱有加。《2010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随着经济的复苏,欧洲富裕人士的持股比重由2008年的21%升至2009年的26%;随着股市上涨,偏爱股票的北美富裕人士持股比重也由2008年的34%升至2009年的36%,远远超越29%的全球平均持股水平。贝恩的调查结果则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个人可投资资产的风险偏好以中等风险和保守居多(约80%)。次贷危机之后,他们对市场的风险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考虑,45-55%左右的中低风险投资者会更趋于保守,从而纷纷转投低风险性、高流动性的投资,甚至撤资变现(图7)。庄瑞豪称,由于受制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水平、相关法规管制、习惯等因素,中国私人财富目前的金融资产配置较为简单,大部分是以现金形式存在,不能积极生财。

此外,由于股票良好的流动性,中国富人对股票也开始表示出一定程度的青睐;房地产也是他们的主要投资工具。中国的富人在商品、艺术品等领域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少,首先因为这类投资等专业性较强,对于大多亲自“操刀”的富人们来说,进入门槛较高。在欧美等成熟市场,高净资产人士的另类投资比例平均达10-20%,中国由于市场环境不同,只有具备相关金融知识和背景、有投资渠道的人才会参与另类投资,因此另类投资在其可投资资产中所占比重很小。其次,由于受到金融业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国目前的投资工具相对较少且欠完善,客观上限制了投资者可选择的对象。最后,保险、债券等投资品种在中国相对其他金融工具收益不高,也难以激起富人群体的投资欲望,所占比重一直不高。

同时,由于中国对资本项下的外汇进行严格管制,使得富裕人士几乎难以投资境外资产。庄瑞豪称,中国富裕人士目前90%的投资都在国内,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除拉丁美洲外,2009年全球富裕人士的区外配置比例整体上升。欧洲富裕人士在欧洲以外的投资配置比例较2008年升6%,达到41%;北美地区富人区内配置比例降低5%至76%;在快速发展的亚太地区,富裕人士亦将目光投向区外,区内投资所占比重下降4%至54%。”

服务端:拿什么贡献给客户

如果说中国在理财服务中端市场是规模与品质倒挂的话,那么在高端市场,与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外资私人银行相比,用“稚嫩”来形容中资金融机构的地位似乎并不过分。欧美传统的私人银行专门面向富有阶层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从其子女继承遗产开始到接受教育、打理继承财产,协助接管企业、运营企业,一直服务到他们又老又病,辞世前安排自己的遗产。在这一过程中,私人银行最主要的功能是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规划投资等服务,并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特殊服务,如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家族信托基金等方式为顾客节省税务和金融交易成本。因此私人银行服务往往结合了信托、投资、银行、税务咨询等多种金融服务。

私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在欧美已有几百年历史。迄今,全球私人银行形成两大阵营:一则以瑞士为代表的老牌传统私人银行;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型私人银行。

瑞士的私人银行遍地开花,以欧洲客户为主,充分尊重隐私,承担无限责任,提倡持续性增长,是典型的古典私人银行。成立于1796年的百达银行(Pictet Cie)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客户名单中欧洲上流社会最知名、最富有的家族比比皆是,所管理的资产额超过2000亿瑞士法郎,成为专注于顶尖服务的私人银行代表。瑞银集团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居全球银行之冠,达1万亿美元。

与瑞士的私人银行相比,美国的私人银行大多属于综合性大银行,更为注重全球化。根据伦敦财富管理研究机构Scorpio公司的排名,2004年前十名私人银行中,美国占了四席。美林集团以“家族理财室”方式服务的客户群体已经非常庞大;花旗的公开资料显示,其私人银行部门在纽约、伦敦、日内瓦、新加坡、香港、洛杉矶等地设立了投资中心,将全球超过2.5万个最成功的家族揽入怀中。

面对潜力巨大、利润丰厚的中国财富管理高端市场,外资私人银行毫不掩饰其觊觎之心。渣打银行全球尊尚个人银行集团总监胡美霞称,“亚洲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渣打银行计划在未来12-18月内增招850位客户经理,其中一半服务于大中华区。而且,渣打银行将在中国内地、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印度和阿联酋全面升级“优先理财”业务。

然而,正当这些外资私人银行准备在中国大干一场之际,次贷危机使得他们跌入谷底,甚至面临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的信任危机。相关调查显示,中国70%左右的高净值人群对外资私人银行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为了资金安全,部分人士从外资银行撤资或正考虑撤资回中资银行,另一些表示在近两年的局势下,不会再考虑使用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这对于中资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庄瑞豪认为,这样的机遇可能并不会持续太久,对外资银行持完全否认态度的客户毕竟是少数,近半数仍然会抱着更谨慎的态度继续关注,他们中的许多表示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会持续观望,而长期来看仍然考虑选择外资银行。“当金融风暴的影响逐渐消退之后,外资银行存在改变当前局面,继续扩大客户群的机会。”庄瑞豪认为,这前后的时间差约为两年―目前略倾斜于中资银行的竞争天平在两年左右很可能会重回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如何把握时机,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奠定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图8)。

理财规划的主要流程范文6

个人理财业务具有市场容量大、风险低、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的特点 抹入分析农行县域支行 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加快发展的对策 ,对农行创建县域领军银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县域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个 人理财业务最早 萌芽于上个世 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发达 国家 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我国银行业从2005年开始逐步发展个人理财业务 ,而农业银行与其他大型股份制银行相比,起步还要晚一些。近几年来,农行县域支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虽然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农村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积聚的速度以及与其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速度 比,存在严重滞后现象。主要原因是:(一 )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正得到商业银行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个人理财业务正成为县域各大商业银行竞争中高端客户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农行县域支行对此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在实际业务经营中仍然将工作重点放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拓展上,而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大多是 “雷声大、雨点小”,如现有的理财业务多附属于个人金融部门管理,营业网点基本没有设立专门的理财工作室,即使为数很少的网点设立了理财工作室,也只是销售一些大众化的理财产品,并未针对客户需求,开展一对一的客户理财服务。 .(二1专业人 才稀缺 。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全里± 壁尘塑现代金融 2011年第11期 总第345期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它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从业者除应具有渊博 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投资技能、丰富的理财经验外 ,还应掌握房地产、法律、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并具有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目前 ,专业理财师稀缺己成为制约县域支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 “瓶颈 ”。县域支行普遍都是个人客户经理在从事个人理财业务 ,这些客户经理虽然都是筛选出来的,但理财专业知识和技术仍缺乏,与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差很远,难以承担个人理财业务拓展的重任。,(三 )r产品创新不足 。近几年来,农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创新虽然有 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外部环境 、体制、企业文化、人才、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金融创新意识、能力仍然不强,目前推出的理财产品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却大同小异,大多是储蓄功能的扩展和最初级的咨询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仅仅靠保险、代售债券、基金几种传统的产品支撑门面,既没有适应客户需求的产品吸引客户,也没有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所设计的特色理财产品满足客户,更没有为客户提供包括证券、保险、信托等在内的真正让客户获得增值收益的综合性理财服务锁定客户。

(四 )营销 宣传乏 力。由于我国理财业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迟,加之农村居民一贯以来缺乏投资意识和理财意识,多数人有一种 “财怕外露”的思想以及不愿把财产交给他人打理的心理和习惯。

而农 县域支行对理财业务的营销宣传重视不够,力度不大,方式单调,多数营业网点对个人理财业务的宣传仅仅停 留在橱窗、告示牌 、宣传小册子等传统介质上,客户经理营销理财产品往往也是就产品做产品,有理财产品销售任务就通知一些业务往来比较频繁、关系比较密切的大客户 ,忽略 了客户 的心理感受,对客户需要什么理财产品,需要何种理财规划漠不关心,宣传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得农村中先富起来的群体对个人理财的内涵、业务及业务流程不了解,对农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缺乏认同感,有些与农行业务往来密切的客户碍于情面,只是 “礼节性 ”地购买一些理财产 品,不能主动 向农业银 行提 出理财的需求,县域支行理财业务的拓展缺少庞大的客户基础。

二、县域支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针对县域支行个人理财业务滞后的成因,必须迅速采取以下三大对策,以加快个人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

(一 )培养 专业理 财人 员。一方面 ,加强对现有客户经理的培训。培训课程应根据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来安排 ,可借鉴 国际注册理财规划师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开设投资工具运用和理财规划两大类课程 ,同时还要学习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 、心理学等知识,让客户经理成为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理财知识 ,又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的 “通才”。培训要形成制度 ,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客户经理的知识 ,让客户经理能够更好地适应客户对个人理财 的需要。另~方面,要鼓励更多的员工参加金融理财师AFP资格论证考试。建立专项奖励制度,对通过自学获得金融理财)t~AFP资格证书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同时,要提高理财 岗位的工资标准 ,规定只有获得金融理财师AFP资格证书、并通过能力与业绩考核的员工才能任职理财 岗位 ,从而使理财 岗位更具竞争性与激励性,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不断充实个人理财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