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课程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课程性质

体育课程性质范文1

摘 要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具有“技艺性”、“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体育活动中需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要克服身心疲劳和学习上的困难,故为磨练意志,形成品质提供契机。因此,构建新时期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加强体育课程教学就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职高体育 课程性质 教学目标 体系构建

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当前职高体育课程性质研究

(一)确定职高体育教学目的的法规依据

确定职高体育教育,强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的发展与保健的能力。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教育方针和职高体育教学性质和教育目的,学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待人诚信友善、处世积极乐观的情感。

(二)确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在确定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标时,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要不要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增强体质是不是体育教学目的的学科特点之一,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育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按照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还是只要按学生自己的需要“活动起来就行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开发与讨论有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功能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多功能论和为主论的讨论。这些都关系到如何确定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把学校体育放到教育的范畴,充分体现体育的学科特点,并且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和论证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出的这些目标,尽管有的过分强调为主论,不免有些偏颇,但一般都应是普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目标的提出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愿望和要求,如果选用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得当,符合实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是,如何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受多种条件制约的,而且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应当辩证地考虑和研究这些问题,既不能单一化,也不能绝对化,同样也不能把目标的内涵无限度地泛化。应当抓住育人的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体育教学(或整个学校体育)的特殊性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别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和锻炼的过程,达到改进学生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体现学科的特点,最终达到育人的总目标,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必须与终生体育相联系

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为其走出学校后,仍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运用学校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体育的乐趣。鉴于对终生体育的这种认识,在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时,必须考虑到体育的现实目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学会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也要为走向社会后,仍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并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使自己终生受益。为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体现这一基本精神。

(四)体育教学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加确定了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反映我国的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特别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实际。但是由于只看到时间是常数的一面,担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而不懂得或认识不到学生按规定上好体育课,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得到增强,保证有效的学习,而且体育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都大有裨益。学生参加了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与专业的学习,相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生的体育课本里,必须在理性上使学生提高认识,在实践上运用有效的内容与方法,切实达到这一目标。

二、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建立

职业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职业高中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内容纵向系统可按年级划分的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育。同时,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是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有基础教育或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因此,加强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建婷.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的根本目标[J].考试周刊.2011(61):133-135.

体育课程性质范文2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2-0050-04

近几年来,关于体育课程屙性的问题,有贾齐、钟远金、谢飞厚、刘曼航、孙庆祝等人,分别从文化学、教育学和哲学角度进行探讨。但是任何一项学术研究与学科属性的定位,都离不开相应的语境,任何“缺乏语境限定的讨论对解决体育基本理论问题是徒劳的”。当前体育课程本质属性亟需从身体语境中进行社会学解读和定位,因为“人的身体是教育的最好表达”,身体状况可以直接反映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

1、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遮蔽

近些年部分课程研究依据某些西方不尽成熟或缺少检验的理论思潮,在探究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元理解和泛滥解释之中,极大地消解了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即体育课程本质属性旨在“身心兼修、魂魄并铸”的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

1.1 现行体育课程的物化

体育课程的物化是指对身体概念的生物性理解和机械理解,把身体简单视为“肌体”,把身体练习视为“肌体”练习,体育课程性质只关注“肌体”层面的生理性改造,忽视“精神”层面的社会性教育,忽视了身体、心理与精神的整体兼修。实践证明:体育课程的模式化、程式化、标准化已经极大束缚了学生的身体运动时间和空间。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指挥棒”,以追求体质健康状况的高达标率为依托来编制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导致课程实施对技术规格、密度曲线、运动负荷等生理性的强化和对学生的情感、动机、态度、意志、个性体验等心理和精神要素的弱化。现在的课程研究把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视为呼吸变化、脉搏监控的实验场所,把富有运动欲望的学生身体理解为“肌体”甚至是“肉体”,把学生原本主动的运动需求变为被动而又无奈接受的现实。

体育课程是身体的生命化过程,是对学生肌体、心理与精神的一种运动滋养。从社会学角度看,体育课程不是简单的学生“肌体”的物化改造手段,学生身体也不是体育课程有待加工的物质实体。体育课程除了要关注“对肌体做了什么”,即注重课程实施对学生技能掌握、呼吸脉搏变化情况来增强体质之外,更需要重视对学生“精神和心理做了什么”,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强调身体的社会属性教育。其次,从教育学角度看,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加工远非停留在运动系统“肌体”的表面,体育课程必须要把对身体姿态、运动轨迹、技术技能等身体要求视为一种身体的文明化表达和社会化习得过程,反映体育课程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伦理道德的教化与规训功能,体育课程要体现着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的整体性素质提升,而不是单向度的“肌体”训练。那种缺少身体的社会属性思考的体育课程研究,只能使学生的身体被禁锢在狭小的课堂空间之中,致使体育课程丧失宝贵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1.2 现行体育课程的“标准化”

近年来许多学者热衷以“科学”名义进行各种体育课程“标准化”研究,这种标准化研究实质上只是对学生“肌体”要求的同质化和确定性问题研究,却难以对学生身体“魂”与“魄”的铸造进行标准化研究。体育课程标准化实施只是反映了各个目标领域的学科逻辑,注重锻炼身体方法的传授和技能的提高。而事实上,这种学科逻辑却把魂魄相济的体育文化肢解成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练习步骤和方法,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体现和升华,体育运动所蕴含的智慧、激情、情感、自由、超越、公平、竞争、拼搏等社会属性得不到释放,误导了教师与学生对体育课程标准的社会性认识与理解。体育课程需要精神生命的激扬和社会生命的铸造,因为体育课程逻辑更接近于“身体的逻辑而不归属于理性的逻辑”。体育课程的“魂”与“魄”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将直接涉及到课程改革宗旨与成效。

体育课程的“魂”在于对学生精神生命的激扬,体育课程的“魄”在于对学生社会生命的锻造,体育课程“魂魄并铸”本质属性归属于社会的、民族的和国家的需要。换个角度说,体育课程所铸造的健康的、强壮的身体只有贡献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才具有意义,因此体育课程标准化决不能遗忘课程的社会属性,标准化决不能把体育课程误导为单向度的科学研究范式。体育课程标准化必须纠正以过度理性为核心的畸形发展所导致的课程失衡现象,必须要把身体逻辑与社会逻辑整合为一体,才能使体育课程发育健全和健康成长。

1.3 现行体育课程的功利化

首先,功利化追求直接表现为对学生身体的生物性改造上,遗忘了体育课程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顽强拼搏的精神”等社会品质教育虽然在体育课程目标中都有体现,但由于受“智力本位”及功利主义的影响,原本体育课堂上顽强拼搏精神被怕苦、怕累、怕脏现象所取代,体育课程对身体的关注不断滑落并凝聚在“肉体”之中,遮蔽了人们对体育课程社会属性的认识。尤其近些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下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态,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社会品质令人担忧,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

其次,改革开放30年以来,课程属性的功利化更关注于课程改革实验表面的“轰轰烈烈”、更关注于学生唯生物性特征的体质改造。各类各级的诸多体育课程研究课题多出于功利化追求,如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根本的高达标率“虚假”追求和研究,否则的话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可能20年持续下滑,可以说,近些年来,体育课程研究从身体与社会的紧密关系中丧失社会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危机感,遗忘了学生身体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国家意志需要,致使体育课程改革在急功近利、立竿见影的心态中飘荡,尤其面对目前学生个体的差异、城乡差异、地域性差异和校际差异,体育课程标准化并没有考虑到课程标准的操作难度,并没有看到教师对执行《体育课程标准》的无所适从,因此,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也难免在学生的人格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方面成为一种边缘的教育存在;阳光体育运动、校园集体舞、冬季长跑、体育中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体育政策也成为一阵风、走过场的例行公事,国家有关学校体育的结构性干预被随意性理论假设所取代,有关国家与民族兴衰的体育课程建设的长效机制令人担忧。

人的身体作为有限时间中的空间存在物,是可见的肉性身躯与承载着无限精神的统一体,是个体存在

的全部意义和唯一载体,体育课程唯有让学生心智“苦”,筋骨“劳”,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因此对身体的控制与改造、规训与教化等行为模式一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领域。南怀瑾先生认为:“19世纪初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可能就是精神病。许多孩子精神有问题的背后,就是教育的问题。”因此,当前体育课程迫切地需要承担起培养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2、对体育课程本质属性的理解与认识

2.1

身体教育决不能忽视国家意志

教育发展的历史证明:“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存在不同步现象,其根本原因或直接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社会关系”。“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是怎样的,不是由人性或人的自身所能说明的,从根本上还必须由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的社会生活来说明,直接决定教育的因素是国家意志,“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对国家、社会,甚至对全人类负责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形态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的烙印。

体育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身心教育,“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考虑,学校课程保存和传承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同时受制于特定国家政治需求”。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等标准问题,绝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要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内容,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正所谓“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国动则一国强”。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欧洲体操制度》的指导思想源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本身强烈地反映了国家需要,如在1812年,体操创始人杨氏(F.L.Jahn,1760-1852年)组建了体操联盟,统一德国体操用语,设立体操日(实质为反法斗争纪念日),德国青年集体在体操运动过程中唱爱国歌曲,强调力量和纪律,体系内容包括提高纪律性的队列队形练习、器械体操和武器操练,其体系教育目的是提高德国青年的体能,强化德国国家意志,为德国的统一集聚军事力量。

体育课程标准作为一种课程范式,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的期待与必然需求。但是个体的发展并非在真空中进行的,纯粹的、价值中立的体育课程观是不存在的,“任何社会制度下、社会的任何发展阶段,都不存在不考虑社会或国家需要的体育课程,占支配地位的阶级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制约着体育课程编定和实施”;而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无限度地尊重个性,弱化国家意志,忽视体育课程的社会属性,是对体育功能特殊性的漠视与弱化,由此也可能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败。因此课程搞改革保持个性尊重的宽度和深度,保持“合法”的国家利益与“合理”的个性发展之间的适宜张力,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都要反映课程的最终目的――为国家发展服务。

2.2 “魂魄并铸”体现了民族性需要

体育课程本质属性反映了国家对人才体质健康的整体性要求。身体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有机体,不再仅仅是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对象,身体表达不仅仅是光滑的皮肤、强壮而发达的肌肉、粗壮的骨骼,而更具有复杂的社会印记。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的体育课程体系所关注的身体语境绝对不是想当然的一个简简单单的生物体,更远非仅用生物学术语而非社会性加以表达的身体,身体运动饱含着社会所赋予的民族情结、天伦人德和精神意志,身体折射着民族情感和社会情结。从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悲剧一直到“东亚病夫”的民族辱称,身体精神与意志的柔弱无不折射着社会的柔弱,因此身体作为社会意义的纽结,体育课程本质属l陛就一定蕴涵于某一社会范畴之中。新华社曾报道《中国学生体质调查:胖而无力影响国家竞争力》;《解放日报》上刊登《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等文章无不表达着民族发展的身体愿望,正所谓《身体政治》中“身体本身也是目的”――民族兴衰角度考虑。因此从民族高度看,学生身体机能退化、体力不足和成人病症的低龄化、学生情感世界中对人不关心和对事不努力,精神空虚,心理失落等体质健康状况不仅反映着学生的生命存在状况,更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民族危机。因此,“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改革必须要首先满足身体状况改善的社会性要求,必须依据民族发展需要来规定体育课程本质属性。

2.3 身体的规训与教化是体育课程的现实需要

人的社会化是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必然过程,而人的社会化首先是对人的身体的社会化,即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一方面,体育作为一种规范的、合作的、有组织的竞技运动,每种运动项目、每个动作,都有比赛规则和严格的规范性要求,这些规范对身体行为起着“戒律”作用,表现为一种身体的秩序、节制、约束,体现着社会道德和伦理的对身体“自由欲望”的规训与教化作用,体现出身体行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特征。因此体育课程属性定位要充分利用体育中各种运动规范及标准,发挥体育对身体的约束和控制功能,培养学生对比赛规则的服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比赛的规范意识及纪律修养,树立公正、公平的价值观念,把体育课堂营造出引导学生社会行为规范、践行社会规范的模拟场景。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倘若使学生长期在自主、建构与个性的状态下学练,长期忽视必要的身体教化与规训,那么所谓体育新课标也只是一种纯粹性理论,改革也只能有“顶天”之理想而无“立地”之功效,尤其我国目前多数学校每个班的男女学生人数较多(平均有50人左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和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其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严格的教化与规训要求,那么无论教师素质多高,无论其怎么精心组织教学,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被动接受,或应付了事,从而直接导致体育课程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规训与教化的失败。

2.4 “身心兼修、魂魄并铸”需要制度化保障

体育课程性质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职业导向;课程整合

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随着高职院校快速发展,如何特色办学,规模办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办学特色上,学校非常注重各专业课程的发展与改革。相对来说,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模式因为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改革力度不大,发展相对滞后。这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产生了新矛盾。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根据学生专业类型运用新的教学理念,选择能突出发展其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教学内容并传授相关职业保健知识,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体育发展新方向。

一、目前我国高职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和与国外高职体育教育的差异

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今后的发展,但是体育教育模式的不完善,使得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教学模式的固定化、结构化

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很多依然沿用传统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有的体育课程虽然运用了新模式,如“1+1、1+2、3+1、1+1+1”等,但在实际教学中不灵活并刻意结构化。没有意识到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任务,采用不同是教学内容与方法,表现为不管教什么都是统一模式,一用到底。学生上课依然表现为不主动,学习动机不高。

(二)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教学内容缺乏与职业相关的联系性

体育课以大众化的田径、球类及体操项目为主,户外运动和水上运动极少涉及。课程内容的极少更新,使学生缺乏新鲜感;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体育锻炼机会较少,对体育认识也存在片面性导致运动的自我效能感偏低。另外,授课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脱离,并无针对学生今后可能的就业岗位增加体能训练或强调有效预防职业病的体育知识,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降低了学习动机。

(三)课外体育类社团类型和活动较少

相对与国外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的活跃,高等职业学校因为受到指导教师、场地、时间和经费和运动种类偏少的原因难以吸引同学加入。很多已经成立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也因管理不规范,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活动较少,流失了许多成员。

(四)体育场管、设施相对缺乏

尽管很多高等职业学校新建了体育场管,但场管数量和种类还是相对缺乏。因为多数学校因建设经费所限,往往只会建设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项目的运动场所并只配置,简单的体育健身器材,并且数量有限。而场管建设又基本以露天为主,使得体育锻炼受天气影响较大。这样就使得教师教学也只限于大众运动,学生选择有限,缺乏兴趣。

(五)师资力量较薄弱

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老师基本来自各体育院校,在专业技术职务上以讲师居多,科研能力较弱,受国外最新教育理念影响小,创新较少。在专业运动能力方面,国家和省队退役的运动员较少,训练方法上存在不够前沿或带队能力不突出的问题。

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的目标进行课程的优化整合将打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现状,突出职业特性。

在教学时融入职业技能特色、职业素养、职业保健、心理健康等知识的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同时,发展职业体能,拓展职业健康的内涵,真正做到以职业为导向,以促进学生终身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体育教育。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以职业导向为背景的整合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高等职院的体育教育带有职业特色

体育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职业特点融入到课程开发中,将职业需要与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教师应结合现代化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视频剪辑技术生动地展示出相关专业的职业特性,概述职业病预防与治疗相关知识,介绍最适合本专业的体育锻炼方式。这样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如,对文科类性质的专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长期的伏案工作会对身体的形成怎样的影响,怎样通过运动和合理饮食来保持身体健康。通过教授舍宾、健美操、拳击这类可以使上肢和颈部得到有效锻炼的课程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2)现代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的整合不但体现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更体现在网络教学中。通过网络上丰富的共享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的体育运动进行自我锻炼,教师同样可在网上进行指导与点评。这样不仅弥补了课程设置单一化、课程课时和场地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体育视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如,利用“世界大学城”这一网络平台,体育老师通过课程资源建设,将最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通过资源共享传达给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通过平台相互切磋,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平台促进交流,每位老师都能发挥所长。这大大缓解了有场地找不到指导教师,有教师指导又无场地锻炼的尴尬局面。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将志同道合的体育爱好者联系起来,不但可以共享资源,还能邀请体育教师担任社会指导员,不定期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资源。每次活动后将制作后的视频和图片上传到网络空间既可以作为每次活动的总结,又可以作为下次活动的宣传,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一起加入。

(二)职业就业与创业与体育课程的整合

(1)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将来的工作一般以技术型和服务型工作为主,长时间的重复劳动,会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产生惰性,疏于锻炼。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职业特性,增强其职业体能的培养和增强体育的娱乐成分,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2)针对学生专业素质要求特点和学生本身性格特征,开设相关体育课程,并通过讲授如何通过锻炼预防职业病的相关知识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和锻炼主动性。如对女生相对较多的英语专业、分析专业,开设形体课程,通过传授基本礼仪知识,塑造良好的体型与姿态来加强她们坚持体育锻炼的信心和决心。对化工、机械等男生较多的专业,开设各种球类课程,在增强他们体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其细心观察,敏锐分析、果断判断的能力。对于男、女生相对均衡的专业,如营销、信息等专业,开设交谊舞或广场舞课程,让他们真正融入集体,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他们彼此间不再冷漠,提升社交能力。

三、结论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也必须以职业为导向,将信息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与创业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并加课外体育指导,让学生真正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爱好体育,行动起来,投入健身的行列。

参考文献:

[1]范,突破传统授课模式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学校体育学,2012,2,(36-38).

[2]董凤林,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14,(144-145).

[3]韦志辉,高职体育课程在就业导向下开展“三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J].科技信息(职教论坛),2013,3,(296-330).

体育课程性质范文4

一 体育课程实行弹性学分制的现状

多年来,我校体育课程受学年的影响较深,一直沿用班级授课制。直到近年才实行选修课制度,但总的框架和体系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体育课程仍保留着学年制的特征,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选修课与学分制实施流于形式而无实质内容;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不能按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进行,选项课受到场地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滞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可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课项目单一、课源不足,学生不能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没有从根本上真正的实行“三自主”模式。

二 体育课程实行弹性学分制的优势

弹性学分制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教育大环境的改变,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创新理念的基本前提。弹性学分制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从根本上承认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为学生在体育课程项目、授课教师、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和学习年限等方面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师要有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二是增强了教师间的竞争意识,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弹性学分制不仅与“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相吻合,而且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的诸多环节,创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理念基础。因此,实行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三 实施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可行性

弹性学分制是在现行基本学制的教学进程安排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一定幅度内缩短或延长其在校学习年限,学生毕业与否均与其是否修满了学校所要求的学分数量及学分构成相联系。弹性学分制的本质特点是弹性学制;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学习进程及学习方式[1]。

1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系统

为确保我校学生有充分的选课自,在选课前对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管理的宣传与引导,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学生选课制度、评价标准、考核要求等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建立规范有序的选课流程;建立切实可行的选项制;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实施条例;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下的学期管理制度,在结合本校教学管理工作基础上,实事求是、宽严适度。学校要对学生选项、选教、考试、重修、成绩、学习年限(提前或延迟)等诸多环节要制定明确的实施细则,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发挥弹性学分制的优越性,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

2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网络平台管理系统

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网络平台管理系统。这种系统是以校园网络环境为基础,以目前先进、流行的大型数据库系统为前提,改变传统的教学计划、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师资管理、场地器材管理等方式,促进部门教学管理与学校的管理系统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有效的服务,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尤其是在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绩评定信息、课程及教学内容信息要保证畅通、公开,让学生在开展自主选课和自主设计学习进程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3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学制管理系统

体育课程的学籍管理要打破我校原来体育课程以“2年、4个学期”为规定的课程学习时段的束缚,突破原来采用的固定年级、固定班级、固定学期、固定单元来控制计算学生学习时数、学习进度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分制,以“学分”为单位、以“课程”为单元[3],以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质和量”为毕业标准,允许学生在四年内完成,努力拓展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专业和年级的界限,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延长或缩短学制。

4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可以分为学习过程评价和教学考核方法两部分。弹性学分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主要是以学分绩点和课程学分绩点为依据。学分绩点是指一个学期或某个阶段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量化指标,而课程学分绩点则是指学生在一学期或学年的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成绩量化指标,两者结合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考核机制应尽量做到考核标准的统一,这主要涵盖: 一是采用教考分离的考核机制,要使同一层次课程的评分及考前指导等方面的标准相一致还需健全措施;二是避免选课制因师生的趋利性而偏离了教学目标;三是采用过程与目标结合的考核方式;四是重视学生的课外评价。因此,积极探索科学可行的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5 弹性学分制的教学内容改革

实施弹性学分制必须增设体育课程的项目,结合我校的特点开设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课程设置,加强教材建设,特别是加强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研究与编写,教材要多样化,课程的内容适时加快更新,使教学的内容突出健身性、实用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采用分层教学,调整整合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将科研、群体训练纳入教学内容,设立学生科研、训练学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

6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师资队伍建设

弹性学分制对教师在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部门结合学校相关政策,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或进修培训等方法,提高业务教学水平,开设新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聘任制度、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在多劳多得的基础上实行优质优酬;加强校际之间的协作,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减轻师资条件不足的压力。

7 建立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的教学配套设施

体育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使各项教学基本设施的需求量加大,规格多样化,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校内体育资源[4],必须增加器材经费和教学经费,用于购置器材、场地设施的修建等。同时,建立与体育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相适应的校内场地管理制度,充分挖掘现有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的时间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和沟通,健全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的保障。

四 结束语

实施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我校自身发展,加强了我校的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队伍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体育课程弹性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是我校实施教学创新工程的现代教育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环境,整合教学资源,全面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因此,我校实施体育弹性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挖掘利用教学资源、培养终身体育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田海霞,卢佳颖.弹性学分制下普通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完善[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128.

[2]李雪早,郭福洲.弹性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3(6):150-155.

体育课程性质范文5

关键词:啦啦操;高校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24-02啦啦操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正以全新的面孔走进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它的动作完美,融合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动、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空中人体抛接,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多种元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多样化的动作、流畅完美的衔接、合理多变的空间运用等,真正让大学生发挥出创造的灵感。

1.啦啦操的起源与发展

1.1啦啦操的起源。啦啦队运动译自英语cheerleading,其中cheer有振奋精神,提振士气的意思。啦啦操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舞蹈动作和技能技巧展示出来,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它始创于1880年的美国校园,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最初啦啦操的形式是在大学里的橄榄球赛上,当时美国许多的大学都有自己的橄榄球队,并且他们认为一大群人助威,可以帮助球队取得好成绩。

1884 年一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生, 汤母o皮博斯,将啦啦操这种比赛激励形式和美式足球这项运动传入了明尼苏达大学,创作出了第一首运动员比赛拼搏的歌曲。20 年代以前啦啦操表演者主要由男性构成, 喇叭筒在比赛中比较流行,在表演的过程中使用纸制成的线球作为道具。20 世纪20 年代,女性逐渐开始活跃于啦啦操的表演活动中。

1.2啦啦操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啦啦操在我国是一项新的体育运动项目,自2000 年传入我国就很快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虽然开展时间不长,却在全国的很多赛事中都可见到啦啦队的表演。1999 年我国第一个专业啦啦队NANATEAM(中文名称为:呐呐) 成立,并在CBA 大赛中场时段演出。自2000年中国举办了"冰红茶杯"首届大学生动感啦啦操比赛后,啦啦操便在我国高校校园里迅速开展起来。2002 年"西部阳光杯"全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锦标赛在四川举行,比赛共分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竞技艺术体操、大众艺术体操、体育啦啦操等多个大项,决出24块金牌。来自北大、同济、川大、西南交大等全国各高等院校的24支运动队的210 名选手将参加比赛。此后,啦啦操运动在全国各高校迅速得到推广,2004 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正式将啦啦操比赛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同时正式推出了中国学生啦啦操专业评判员等级资格制度,啦啦操从为其他竞赛项目助威发展为一项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随后,全国各省市和高校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啦啦操比赛。同时,我国体育的职业化也推动了啦啦操的发展,如足球宝贝、篮球宝贝、田径宝贝等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啦啦操已经由原来单一的球场文化发展为现在校园文艺,为校园文艺注入了新鲜活力,成为校园健康体育活动新模式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途径。

2.我国高校开展啦啦操运动的可行性

2.1啦啦操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具有青春活力和团队精神的时尚运动项目。啦啦操是在赛场上观众自发的啦啦队活动基础上创造成的一项运动,它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新的健身形式,它的动作融合了各种跑、跳、走、基本体操与健美操的律樱现代舞、体育舞蹈的腰跨动作,各种翻腾,站立及托举的空中造型等多种元素,是一种个性化、艺术化、动力化、健身化趋势的运动项目,它刚柔相济、热情奔放的形式,极符合大学生的天性,它的技巧性激起大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它传递着大学生的渴望,反映出大学生敢于创新,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价值追求。将啦啦操引入高校体育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2高校开设啦啦操课程的优势。以学校作为公益性啦啦操的主要发展阵地,这是除欧洲少数一些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发展啦啦操的一个共性。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啦啦操本身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相一致的结果。要调动观众的情绪,本身就要求表演者充满激情、活力,而且啦啦操讲究集体风貌和团队精神,这个对于组织纪律性较强、又有大量富有青春活力的学生的校园来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其次,学校每年都有各种大小赛事和活动,尤其是各种学校联赛,如大学生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这些都是可以开展啦啦操的场所。再次,高校具有啦啦操专业的指导人员,能够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能够使啦啦操得以比较正确、规范的发展。最后,随着CUBA的发展,啦啦操做为大学体育文化的一个新亮点也越来越受到各院校领导的重视。因此,高校是啦啦操发展的理想环境。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全民健身计划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教育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越来越强,对健身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不断推出新的内容。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渠道,而且是丰富人类文化和精神生活,完善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等院校开设啦啦操课,具有现实意义,是必要的、可行的。

3.啦啦操在高校开展的价值

3.1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增强体质。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啦啦操中的跳跃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和动作速度等功能;体操动作具有锻炼弹跳力、动作速度和灵敏度等功效;舞蹈动作能锻炼柔韧、灵敏和协调的功能;技巧中的托举、抛接动作具有锻炼力量、动作速度、平衡能力等功能;整套动作通常是3 min~5 min,在此期间要连续不断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难度动作,因此也就具有锻炼耐力的功效。啦啦操也因此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功能。

3.2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啦啦操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比赛场外还是在竞技场上,啦啦操表演者始终都以感人深切的微笑面对观众,感染观众,使得气氛异常活跃,充满喜气、充满欢乐。这种欢快的气氛能有效地防止沮丧、失望、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国外,人们将啦啦操喻为"欢笑运动"( smile ports)。

3.3啦啦操有益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现代的啦啦操已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是体育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讲究舞台舞蹈艺术、服饰、总体效果及观众效应等。无论是啦啦操的表演还是竞赛,人们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美的享受,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

3.4啦啦操有益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啦啦操是一项集体的体育项目,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合作和队员之间的交流和磨合,无论是比赛或表演,队T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拿着缤纷的道具,配以动感的音乐,潇洒利落的动作以及极具个性的口号和欢快的笑容和观众交流,激起观众的热情,最终和观众达到情感的统一。这就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能力,对人的个性发展也具独特的作用。另外,啦啦操队员是团队或组织的形象代表,在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时,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积极并具有体育精神,这可以促进队员树立公正、竞争、协作、团结、友爱、谦虚的道德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4.啦啦操运动的功能

4.1啦啦操运动的教育价值。啦啦操运动是一项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项目,它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因此能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啦啦操动作中的托举和抛接等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有重要的作用。该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有利于体育健康课程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爱国主义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2啦啦操运动的健身价值。啦啦操运动是由多种形式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操,它把舞蹈、艺术体操、技巧以及其他一些具有特点的项目动作融合为一体,经过再创造形成一种新型更高层次的身体练习,其中的主体部分是身体运动,而身体运动又是由各种不同的运动类型构成,有舞蹈、体操、跳跃、技巧等动作类型,啦啦操也因此具备了所有这些运动具有的综合锻炼价值和功能,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参加啦啦操运动能全面锻炼身体素质,提高各种运动能力。正因为啦啦操具有全面提高人体的各种身体素质功能,以至啦啦队的运动员通常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在美国,62 %的啦啦操成员参加了第二种运动,美国学者Thomas ,D. Q 和Seegmiller ,J . G. 等人对啦啦操运动员的身体力量、肺活量、体脂等素质和机能作了测试和评定,结果表明,啦啦操运动员拥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得分,和其他竞技运动员不相上下。

4.3啦啦队项目的观赏价值。啦啦操是一项集各种美于一身的运动,如舞蹈动作的优美,体操的壮美,技巧动作的惊险、崇高,音乐与动作的和谐美,运动员的健康美、服饰美、道具美、形体美、道德美等。这种多维的美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心灵。目前,观赏啦啦操比赛已经成为美国市民的一种习惯,日本啦啦队全国锦标赛的决赛那天,可以容纳4 000 多人的体育馆几乎爆满,对他们来说观看啦啦操比赛不仅可以让他们忘记工作学习中的压力,精神得到放松和鼓舞,而且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5.结论

啦啦操在我国高校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该项目人口的逐渐增多,比赛规模逐年增大,高职院校对啦啦操运动的认识程度也逐步提高,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该项目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性质范文6

关键词:中职教育;对抗性体育;教学策略

当前经济社会急速转型,为了适应崭新的经济、生产、建设和服务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才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本文以对抗性体育课程的

教学策略作为尝试,以探索出提高当前体育教学实效性的一条

途径。

一、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意义

中职实行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的作用:对抗性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发挥自己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技能,通过两者或是两者以上成员之间的相互对抗而决出最终的胜负。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水平上,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心态,面对竞争时勇于拼搏的精神。中职实行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就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将其体育教学发展到另一个高度上去。

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这个极速转型时代的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对抗性体育课程可以将竞技体育中的竞争意识引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意志品质,让学生更加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例如,在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当中,对抗性教学项目不应该仅仅是球类常规项目,还要将对抗性教学放在田径类项目上,这样能够均衡各种体育项目的教学,带动学生学习的高昂热情,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抗中的实力,实现自我价值。

2.挖掘学生的身体潜能

对抗性体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竞技技术,改进原有动作质量。对抗性的练习方法,还可以加强团队之间或是个人之间的对抗,能够让学生处于紧张和集中的状态之中,这样就能挖掘出学生在平时训练时发挥不出来的潜能,有助于取得比平时更好的成绩。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

在对抗性练习之中,同一团队的学生为了同一目标会团结一致,技术好的同学会主动帮助技术差的同学尽快掌握要领和技巧,整个团队的竞技水平和成熟度也会相应提高。如果在对抗性体育练习结束时,学生还能够在不断地进行争论,想要再进行一场比拼,那么对团队的合作协同意识的培养就已经有了成效,

也就说明对抗性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达到了。

二、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教学策略

1.竞赛评比策略

在对抗性体育课程中,教师在实践中应适当地运用竞赛评比的教学策略,竞赛的条件和评比的办法要事先公布,做到民主、公开、公平。例如,在排球教学中就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将排球技术战术中难以用理论传授的难点和重要环节,用竞赛评比的策略加以训练、实践和强化,利用学生喜欢竞争的心理,引导学生夯实技术难点,更好地掌握排球的技术和战术。竞赛评比能使学生通过竞争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和技术水平会直接影响整个集体的成败,而集体的荣誉又会给每个成员带来不同的感受,从而促进和激发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学习体育技术,扎实刻苦训练。

2.失利勉励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的竞争中,胜负输赢是常见的事,引导学生如何看待胜负、如何对待荣誉,这考验着学生的体育道德精神,也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教学难点。所以,体育教师要尤其重视竞争中失利的一方,及时对处于落后位置的学生进行鼓励,在心理上支持,在技术上指导,使学生在困境中仍能具有全力以赴的劲头,在实际的对抗课程中学到平时生活中难以遇到的和悟到的人生道理。

3.时机捕捉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偶然和不确定性,很多突况都是隐性和潜在的,具有不可预料和无法把握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随时准备实施时机捕捉策略,这种策略的具体操作,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进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积极的干预。例如,对抗性课程学习中突然下雨,这是对抗性体育中最大的干扰,但是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克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训练,并身先士卒引领学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

境;又如,在对抗中经常会发生磕碰、摩擦、冲突等突发事件,教师要观察时机,捕捉学生的思想变化,有的放矢、公正公开地进行

教导。

4.行为规范策略

对抗性体育课程相比其他内容的体育课对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要求更为严格。体育教学中的规章制度也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完成的砝码和保证,对抗性竞争由于有了规则的限定和约束,才更加富有观察性和精彩度。所以,对抗性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让学生认识到一次犯规会失去一次得分的绝好机会,一次犯规将会被罚下场而失去竞争的机会。这样,在体育教师引导下,学生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符合规范的行为给予支持和肯定,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行批评抵制。

5.团队协作策略

对抗性体育教学无论是方法、要求,还是内容、形式,都带有鲜明的团队特征,团队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员,团队协作的集体意识将是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淡化自我意识,增强大局意识,让学生在训练时相互纠正动作、激励队友,在比赛时互相保护和帮助。当团队内部发生分歧时,鼓励队内成员自我剖析、共同解决、共同提高。

三、中职对抗性体育课程的注意事项

对抗性体育课程是以身体对抗为主的,这就注定磕绊甚至事故会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为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抗性体育课程的常规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运动量要合理

如果课的运动量太小,锻炼后对身体各器官影响太轻微,这就达不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如果运动量过大,学生过分疲劳,一方面影响健康,另外也使恢复过程延长而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

此运动量一定要合理,一般以平均心率能达每分钟120~140次(或130~150次/分)为妥。当然还要根据不同项目而有所差别。

3.注意做好准备活动

正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锻炼前,要重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能预先提高身体各器官机能,提高神经系统指挥协调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及提高肌肉温度,使得正式锻炼时身体容易适应,是提高课的效果、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准备活动要有一般活动内容,也要根据课的内容选择一些专门性练习。

以上是笔者对中职体育课程的意义、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做的浅显的研究和论述。当前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生活在当下的人们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脑力。对抗性体育课程富有趣味、易于接受、便于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反应速度、身体力量和对抗技巧,还可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终身性,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新时期中职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俊杰,曲丽萍.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探索:基于江苏省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2]金群立.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