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制药工程专业能力

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文1

 

关键词:新工科;制药工程;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专业的主要相关学科是化学、生物学、药学(中药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办学,分布在理工、农林、师范、医药等院校,覆盖广泛。在寻求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的模式,在中医药院校开办该专业要凸显本校特色,还要满足专业发展需求,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校自2011年在设立的制药工程专业,目前已经有5届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从发展的过程中来看依旧存在众多问题,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后发展中有着突出体现[1],表现为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培养的契合度不密切,工程设计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

 

工程设计能力是指具有运用科学的知识及方法,有目标地进行创造工程产品和计划的过程,基本涉及到全部领域。2017年2月"新工科"建设理念破茧而出[2],之后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要从新结构、新质量、新理念、新体系及新模式五个方面再出发[3]。从新工科角度分析当前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校和企业需求的矛盾,有机融合中药传统与现代工科的特殊发展要求,为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能力的培养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中医药院校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现状

 

1.1硬件及课程设置办学条件的限制

 

我校中药学等相关专业是龙头学科,制药工程专业受到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及药学和医学的影响,课程偏重理科,工科的培养特点无法突出。课程对制药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生产过程大规模管理和现代化控制过程的教学与培养相对薄弱,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药工业企业的发展的需求。在2011级2015级培养方案中,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开设了有突出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中药方剂学、中药学等选修课程,一方面增加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范围[4],但是另一方面削弱对学生工科能力培养。增加专业实验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及制药工艺学等相关实验,增强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更加凸显出了对理论教学的重视,整体上看对工程设计实践部分的培养是减弱了。

 

1.2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不合理

 

制药工程专业对于我校来说属于新建专业,没有理工类院校工程背景的支持,所引进的教师中具备丰富工程设计能力背景的非常少,在讲授工程方面的课程时,不能完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的内容拓展较为欠缺。无法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工程基础课程的基石,尤其是对工程制图、仪器仪表自动化及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学习没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学习,对后续工艺车间设计的学习掌握等造成了影响。

 

1.3实践实训环节规范标准化的局限

 

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求的必修环节,由于校内缺少仿真实验平台、实践模拟GMP实训基地等,学校主要依赖企业实习完成的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不尽人意。客观困难一是由于企业生产环境的需要,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仅仅是在外包和物流质检等环节,进入GMP车间困难。二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实习实践的具体教学时间,经常企业会飞行检查等各种特殊原因无法配合学校时间,临时更改实习实践地点及内容[5]。因此,对于实习实践的环节难以规范和标准化,不能对每届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机性。

 

2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探索

 

2.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大实践实训环节比例

 

在我校工程背景不强的环境下,更加需要从各个方面突出制药工程的实践环节。因此,需要学生在实现理论框架的建构、基本概念清晰,以及基本理论知识先行引领的前题下[6],逐步开展专业的实践环节。首先,我校进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并在现有学分制培养要求下,将以前的18课时1学分缩减到16学时1学分,逐步精炼理论课时,增加相对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课时。其次,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进行整体上和系统上的规划。第三,对工程设计方面的课程的教学方式地行改革,例如,将实习过程中企业无法安排大量学生深入了解的工艺生产环节,争取企业同意后,录制实地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和详细的讲解。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进一步丰富工程课程方式,实地操作并录制视频分享到课后班级平台上,来拓展理论课程教学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2丰富工程设计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中,需要采用多种环节、多种方式来全面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有实质的提升。第一,对制药工程专业必备的实践实训环节,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化工设计和制药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让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了解企业及社会的发展需要,让学生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更好的定位。第二,从课程理论学习直接到毕业设计环节,过程和衔接跨度较大,拆分不同的步骤来培养学生,分为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际独立完成工程设计等不同的环节,例如,将全班完成的一个设计题目,每组设计完成一个操作工艺,课堂上进行讨论。各个组完成不同设计任务,最后做到部分学生独立进行初步的工程设计。第三,利用全国性的竞赛平台,创造更多的参与可能性。对于制药工程学生,可以参加例如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7]。我校积极创造条件,从2015年开始,每年均仿照制药工程专业设计竞赛的模式,举办院级竞赛,扩大学生参与度,进行设计能力锻炼。虽然在全国比赛中,我校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拓展、综合归纳整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上有了稳步的提升。

 

2.3整合地方资源配置,培养复合型工程设计人才

 

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积极探索整合多个院校资源及社会资源,针对性的加强区域地方合作办学和企业的合作机会。首先,同一城市相关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可以联合共享校内的实践实训机会,我校同工程性较强的院校建立了联合的金工实习平台相互协商合作使用。其次,增加和各个实践教学基地的沟通,主动送本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学习,聘任富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讲座及课程指导,或在生产过程中,录制实际生产过程讲解实例,从而弥补校内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缺点。

 

3结语

 

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8-9],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医药院校中的制药工程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创造性的突出本校特色优势,并同当地其他的工科优势性学校加强交流合作,走出一条中医药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为本专业建设的持续推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洪丽,董建.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78-80.

 

[2]吕红梅,谷颖.新工科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01):66-70.

 

3]熊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制药工程专业设计实践教学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8(4):61-65.

 

4]仝艳,李晓飞,王宪龄.地方中医药院校如何建设制药工程专业[J].中国外资,2012(12):272-272.

 

5]陈宪,许小平,欧敏锐.基于设计竞赛的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7(4):85-88.

 

[6]张良,袁永俊,陈祥贵.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多学科交叉共建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87-89.

 

[7]李亚楠,刘斌.新工科教育中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学术竞赛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7):231,241.

 

[8]刘冬颖.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26-29.

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文2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的核心内容之一。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建设水平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却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这严重地制约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然而,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仍然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可见,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建设是学校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给教学过程中如何配置教学资源、如何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体现该课程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量度教育的准绳,量度的是学生所掌握知识和所具备能力的质量、教学的质量、教育系统的质量、评价的质量等等,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及对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阐述的一种课程文件,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课程标准作为规范一门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课程计划与课堂教学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课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它与教学大纲既已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又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的区别是:教学大纲主要任务是指导教学工作开展,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而课程标准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制定的标准规范,是学生接受教育后应达到的具体教育质量指标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等。课程标准的缺失使得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课程模式以及方法很难在实践中落实推广、课程难于规范、难于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与效率。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与提高,现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成为了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评判都要引起重视,使学生从被动变成主动学习。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必须努力去做。

1 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首先,制定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教育,在促进个体的发展的同时,培养出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所从事的专业无论是素质还是职业能力都要过硬,要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上要成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应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挂钩,而现实中由于教学设施、实训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授课方式与普通本科院校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甚至照搬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训练出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很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另外,由于教材反映的滞后性,一些在职业工作中采用的新知识、新材料、新工艺在教材可能没有被编入,而一些早已过时的或已很少在工程中应用的知识却仍然出现在教材中(比如建筑装修中的石材湿贴法),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造成课堂所授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的帮助,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制定课程标准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员,建筑业也因此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热门行业之一,很多高等院校也看到了这一点,因此大量扩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但由于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缺乏充分的了解,很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要求不相符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很多院校原来并没有开设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专业,既没有足够的专业教师,更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场地和设备,专业教学管理人员对专业可以说一窍不通,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只能照搬照抄一些网络资料或其他同等院校的做法,甚至还模仿普通高校本科的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没有突出能力培养的要求,理论性知识安排过多,而实践性课程安排过少,即使安排了也无法真正有效地实施而只能做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对实际生产的仿真性内容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几乎为零,一些学校从人才培养方案看,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看似比较合适,但由于实训条件、师资力量等的制约,真正操作时与培养方案大相径庭,事实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和行业的实际需求无法对接,从而给学生造成一种学习无用的感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较低。许多教材内容都没有及时更新,一些新知识无法在课堂上讲解,使学生不了解社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前沿。

另外,一些学校教学缺乏规范化,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很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目前市场紧缺的专业之一,教师的缺口往往较大,需要社会支援大量的师资力量,一些学校虽然制定了专业课程计划,但课程教学基本是专业教师根据本人工作经验结合教材确定课时,并通过课时选择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缺乏统一的依据和基础。虽然我国已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并列举了每个专业的参考课程,但各院校课程名称仍不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和最终效果大相径庭,效果和标准也不明确或无法考核。

再者,课程标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带动了教学方式的巨大转变,教学过程由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整个教学过程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和价值评判,学生的学习也因此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同时,这一转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具备相应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设置教学情境、实践项目,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提高;课程标准为教学双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它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的知识、能力、技能的范围和深度以及结构体系、课程评价标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教学资源等提出具体要求,课程标准规定课程要达到的标准。

最后,课程标准是课程评价的依据。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习成绩采用百分制的总评成绩方式来评定,这与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目标不相适应;而且成绩评定主要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方式,无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无法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实际掌握和灵活运用程度,也不适合检验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者,考核体系偏重于评价学生对老师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思维能动性和应用的创新性,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职业再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培养。课程标准给出了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等方面应该达到的具体标准,在考核学生的能力方面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统一,把原先单一的考试评价变为考试与考核结合的多元评价,学生也因此由被动应试转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在教学评价方面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因此,它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2 以能力为导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开发的思路与方法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课程标准是落实教学计划、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培养目标最基本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选用和编写教材、组织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和人才培养评估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制订考核标准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课程标准制订得是否科学、严谨、实用,关系到高职教与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内容等课程要素符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技能和能力培养要求,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同时,还要能及时反映生产第一线的变化,具有动态适应性。

2.1 课程标准开发思路

基于建筑物形成过程的特点,该文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出发,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开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开发首先要体现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还要体现出教育层次的“高等”性,因此,在制定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时,应该首先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构建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基础。

2.2 课程标准开发方法

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按图1步骤来建立高职课程标准。

3 结语

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文3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制药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医药行业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工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的应用型人才[2]。我国在2009年共有34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到2014年,发展至已有240余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包括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药科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和独立学院等[3]。制药工程专业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当今社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熏陶以及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教学只是为专业知识服务,教学过程中沿用以分科知识为基础的纯学术化的知识结构,过分强调专科化,致使许多科学的分支或者综合性问题无法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缺少最新科学技术信息的融入和对陈旧知识的更替,缺少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缺少与当前重大社会问题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缺少对各种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忽视专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使专业知识越来越远离生活,忽视生产技术和应用知识,忽视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科学过程[4]。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兴趣,对所学到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素质提升受到阻碍。制药工程专业包含化学化工、药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且应用性强,采用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科化,会导致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对孤立,不利于综合各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各学科分支学科的学习更是被忽视;此外,传统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专业知识远离生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难以认识到专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STS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科学素养的更高要求,体现了现代科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理科专家,更要培育理解科学事实、方法、对象、对科学政策具备判断力的公民的教育思想[1]。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可使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对个人、社会以及全球发展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将STS教育理念引入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使制药工程学科与科学、技术、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倾向,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STS教育理念的方法

2.1明确培养目标

制药工程专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学科范围广、应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认识到制药工程专业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应统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避免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忽视素质教育,要从单一的专业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应用能力的训练,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观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2.2调整课程体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不断发展变化。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工程类课程和药学类课程分布不合理、专业界限划分过于明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不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可引入STS教育理念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在课程体系调整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在基础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注重化学类、化工类和药学类课程的均衡分布;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注重通识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的开设;细化核心课程,突出其专业性和应用性;注意各个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相互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连贯性。

2.3改进教学方式

实施STS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参与的程度[5]。根据STS教学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可以通过在常规教学内容中融入STS内容,紧密结合相应主题,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介绍制药工程专业的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

2.4建立评价体系

STS教育理念体现了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不仅局限于获得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对社会生活中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认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过程、应用等方面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实施“全面考核”。评价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阶段,真实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文4

关键词: 制药工程; 实验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太原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1998年对高等本科院校专业目录调整之后, 由化学化工学院原《工业分析》和《精细化工》两专业合并而成的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其本科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制药与生物工程基础和制药与生物工程专业理论,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的能力。

一、改革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设置

我系前些年来实验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实验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实验课没有单独设置,实验内容、方法、实验所用仪器设备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实验关联性和系统性较差,以验证性为主,几乎没有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实验考核不单独计成绩甚至不计成绩。因此,我们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重点改革了专业实验设置,首先是将专业实验从相关的理论课程中独立出来,将专业实验课程单独设置,单独进行考核。精选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实验内容,在实验中尽量选择能够提供给学生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机会,多开综合性实验、加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增开创新性实验。

二、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

1. 更新和精选实验教学内容

对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等课程的实验内容,特别是对有毒、易制毒、重复性、演示性、验证性、单一性和陈旧性等实验内容进行更新,选择具有先进性、环保性、代表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新内容,把新的实验方法和新的实验技术引入到更新和精选的实验教学内容里,提高学生使用新的实验方法和新的实验技术的能力。

2.调整专业实验课结构

调整实验课安排和结构,将原来需要两个、甚至三个学期完成的专业实验课,即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制药分离工程、药物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等实验内容进行精选、归并,适当压缩学时后调整到一个学期完成,重点加强学生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他们使用现代化仪器的能力。提高和加强学生的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采用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方法

利用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方法,按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是如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根据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系重新编写了专业实验教学大纲,组织专家、教授和资深教师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并于2014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实验教材主要有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农药合成等数十个实验内容。

三、开设综合性实验、

综合验内容主要涉及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微制药学、分子制药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制药分离工程、现代仪器分析等理论课程,其特点是各门课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实验课程多、内容广泛,为此,我们必须精选综合实验的内容和优化理论课之间实验项目的组合,选择实验内容的重点是要侧重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根据我系制药工程设备基础较好的优势,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重点突出了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制药分离工程和制药工艺等。

四、加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

在专业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设计性实验,它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培养优秀化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加大了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在实验学时数、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等条件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保证。同时我们还根据各门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设计性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创新了新的实验方法,并写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实验研究报告。学生的独立设计实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增开创新性实验

1.加强实验室现代化建设是开展好创新性实验的基础和条件

专业实验室是开展创新实验,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 [1] 。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快专业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为开展好创新性实验创造条件。近年来,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先后建立药物化学、药物合成、中药提取、制剂、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艺学、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光谱分析、制药工程等功能性实验室。

2. 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开展好创新性实验的根本保证

为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 教育部推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同时山西省、山西省教育厅、太原理工大学也先后推出了各类学生科技创新课题, 为了确保“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课题的顺利进行,我们制药工程专业对以前传统的封闭式实验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开展和实施了一系列全新的实验室开放式运行模式,包括实验室大型仪器与设备、实验时间与空间、实验项目与内容的全面开放,为创新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有效的根本保证。自2007年以来,我们生物与制药工程系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山西省、山西省教育厅和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达几十个创新项目。

实践证明,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采取的改革、创新措施有利于优秀化学人才的素质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和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8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z]. 教高司函[2008]82 号,附件15, 2008: 57-58.

[2] 牛莉莉,吴良,吴晶.“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过程管理模式探析[J]. 纺织教育, 2009, 24( 9) 11-13.

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文5

[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R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a)-0128-04

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经过近18年建设,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设立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显示出盎然生机[1]。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将药学与工程学连接的桥梁,不仅要求学生有深厚的药学知识,还要具备工程化应用能力[2]。因此在课程体系中要兼顾药学和工程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各种高校的背景不同,学科强弱不同,侧重点不同,导致制药工程专业强弱优势差异显著[3-5]。如理工类高校化工学科强,在工程实战能力培养上具有优势,但药学较弱;相反,药学类和生物类高校,在基础学科和药学方面较强,但工程能力较弱[6-8]。为了形成一致的专业培养目标,国家教育部委托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起草了《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配备等方面做出了规定[9]。这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为了适合社会的发展和个性化人才需求增强的趋势,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要不同的特色,才能够在社会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10]。为此,我们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本框架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培养体系,并进行了多年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其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1 课程体系

制药工程本科专业课程涵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各课程可按功能区块划分,基础课可以分为三个功能区块:化学基础、药学基础和工程学基础;专业课可分为两个功能区块:药学和工程学专业课;实践课则可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块: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设计实验和生产实践。以上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般课程体系[11-12],与国外的制药工程课程设置基本一致[13]。但是为了彰显特色,我们在功能区块中增加了特色课程模块。见图1。基础课的特色区块包括世界性课程和讨论性课程;专业课的特色区块包括前沿性和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的特色区块包括创新实践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使我校的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有别于其他高校,更有利于突出学生培养的优势。

2 特色课程目标和内容

2.1 世界性课程

制药工程专业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开展世界性课程,目的是将我校本专业课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14-15]。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16]。我们同时开设了双语教学、全英教学和世界名企讲座。所谓双语教学,即采用英文版的教材和讲义,但课堂讲学时仍采用中文讲解,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世界文化,而利用母语能较快地领会知识的重点,便于快速地学习,实现速度与知识双赢。我们开设的双语教学课程有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等专业基础性课程。双语教学因其知识难点较多,比较适合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但是双语教学难免受到母语的影响,对于外语听说能力没有帮助,而全英教学,即采用英文版的教材和讲义,课堂讲学时也用英文讲解,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听、说能力。我们开设了有机化学全英教学和计算机类课程的全英教学,适合于基础课程的教学。世界名企讲座则采用全英授课方式,邀请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或化工企业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不仅要求学生用英语听、读、写作专业知识,还要与国外制药企业进行交流,增强互动性和学习的主动性。目前我们专门开设了“道达尔”世界名企讲座课程,邀请了世界500强企业如道达尔公司、巴斯夫公司、宝洁公司、陶氏化学等,围绕化学化工和制药的安全性开展讲座,取得了良好效果。

2.2 讨论性课程

该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和专题研讨课。新生研讨课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结合目前国际上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生命健康、能源危机、经济问题等展开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关注社会,认识到本专业的地位及其重要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和兴趣。专题研讨课则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结合专业领域探讨本专业不同方面的热点和研究进展,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一些学科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2.3 研究性课程

随着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制药工程学科也在随之发展,所以课程设置要迎合学科发展[17]。研究性课程就是将各先进的科研方向和成果传播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紧跟W科发展的步伐。我们为此设置了学科前沿讲座,邀请各领域的尖端科学家主讲,效果显著。该课程包括10个左右的讲座,围绕药物开发趋势、天然药物的分离技术、新型药物的制备技术、催化剂的研究应用、绿色化学品的生产工艺、碳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技术等展示学科前沿。

2.4 创新实践课程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实践课程显得尤其重要[18]。但是传统实践需要学生现场操作,具有时空局限性,而我们采用了创新实践课程,即利用先进技术仿真模拟和工程设计。采用仿真技术[19],学生如入实景,可随时操控,突破了时空限制,其实践技能得到大幅度拓展。

2.5 创业教育课程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就业领域如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等岗位饱和度增大,出现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20]。这就迫使学校教育要迎合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做必要的调整。目前新兴市场如电子商务、软件开发、药品服务等对人才的需求增长显著,同时自主创业成为突破传统就业领域的新的潮流[21]。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新兴市场的变化,并能够自主创业,我们开设了 “产业模式与创业”课程。该创业教育课程通过产业结构、市场营销、事业规划等方面的教学,及时把握行业和市场变化,引导学生突破单纯的就业途径,更好地通过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3 特色课程教学方法

上述特色课程因属于不同的功能区块,需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上采用相匹配的方法,将会事半功倍。为此,我们采用了层次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和精英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3.1 层次化教学

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学生由思想尚未成熟的新生逐渐升级到具有独立见解、知识丰富的毕业生,其间经历了多个层次的飞跃[22]。在尚未接触到专业课时,即在大学一年级,设置世界性课程、新生研讨课,学生不局限于专业知识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拓宽思维,利用学科交叉实现创新。在大学二、三年级,学生逐渐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则可穿插设置学科前沿讲座、专题研讨课以及创新实践课程,丰富和深化专业知识。大学四年级时,学生比较关注就业和创新,此时设置创业教育课程更为合适。

3.2 小班化教学

随着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加强,同年级学生逐渐分化为不同目标群。可分为计划就业群、计划出国深造群、计划读研群[23]。因此自大学二年级开始,可根据学生的目标分小班教学。对于毕业即就业的分为一个班级,强化创业教育,即将该课程时数增加;而对于继续深造的分为另一班级,强化专题研究课程的教学。

3.3 精英化教学

为了让学生步入社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我们开展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并与国外认证机构联合,学生通过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可获得国际认可,实现跨国互认。另外,与国外高校开展合作教学,通过学分互认,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立了“创新班”,其目标就是继续深造。通过以上三种精英化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级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3.4 个性化教学

对于大多数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统一的集体教学模式,但研究性课程和创新实践性课程,需要学生提出研究性、设计性方案,并能够实施获得创新性成果,因此采用集体的教学方法则不能实现学生独立创新能力的提高[24]。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以研究设计的内容、策略和方法要因人而异,适合学生自身兴趣和能力。我们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了个性化教学方法,即实行导师指导制,由指导教师对其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兴趣和能力的评估,然后提出可选择性的研究设计方案,由学生独立完成,并由指导教师评价。这种个性化教学,可使每位学生在研究性和创新实践课程学习中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提高其创新能力。

3.5 动态教学

大多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均有设定的教学时数、固定的场所及相应的考试题目,但是对于创业教育课程则不同,不可能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学会创业,也没有一种即时评价的方法和固定的考试题目[25]。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中获得启迪,再通过探索逐渐形成创业的思路,并最终获得实施才能够达到目的。因此需要一种无时间、场所固定的动态指导方式。我们采用了这种动态教学方式进行创业课程教学,由学生提出创业思路和实施方案,指导教师对其整个过程进行跟踪。不以创业成功与否,而以创业过程作为评价依据。这样教会学生的是创业方法,而不一定是结果。

4 特色课程教学评价

由于特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因此不能单纯采用一种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情况。为了客观评价特色课程教学效果,我们针对不同特色课程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法,每一门课程包含了3种评测方式和三方面内容。测评方式包括卷面测试、平时表现和问卷调查,测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掌握和综合运用程度、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评价。其测试内容见表1。

经过近3年特色课程的教学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综合运用程度和创新能力有大幅提升,“创新班”98%的学生均取得各门“良好”以上成绩。计划就业班和计划深造班分别在相应的特色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90%取得了“良好”以上成绩。表明特色课程的教学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5 Y论

在符合国家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特色课程的设立,并分层次、分班级和精英化培育,并采用个体化和动态教学,成就了本专业特色。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国际化水平、研究设计水平、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这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因此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对工程专业特色化教学有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华,胡国勤,梁政勇,等.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8(4):24-26.

[2] 颜雪明,肖新明,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3,30(1):45-48.

[3] 颜雪明,肖新荣,谭倪.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实践与发展[J].药学教育,2011,27(4):26-28.

[4] 张兰,尹艳丽,胡元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的思索[J].知识窗:教师版,2016(1):70-71.

[5] 金坚,许正宏,邱丽颖.改革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2009,6(34):102-104.

[6] 高志刚,王世盛,宋其玲,等.制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6,32(1):18-21.

[7] 骆健美,罗学刚,郭艳,等.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总结[J].药学教育,2012,28(5):17-20.

[8] 张振凌,蔡宝昌.中药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特色与发展思路[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8):1672-1673.

[9] 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2015.12.

[10] 韩永萍,葛喜珍,刘红梅,等.产业导向下的制药工程专业特色建设[J].药学教育,2014,30(2):10-12.

[11] 姚日生,张洪斌,徐红梅,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2(3):39-41.

[12] 江汉美,叶代望,张锐,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17-118.

[13] Harry H,Helen B. Learning outcomes and program-level evaluation in a four-year undergraduate pharmacy curriculum [J]. Am J Pharm Educ,2007,71(5):90.

[14] 王宪龄,田圣志,曹明卓,等.高等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应强化学生工程素质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9):222.

[15] Wang N,Li M,Xue-Gang Luo XG,et al.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J]. Creative Education,2012,3(S):80-82.

[16] Firoz A,Rashid S,Roger LB,et 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21st century [C]. AIP Conference Proceeding 1754, 020002(2016),18-20 December 2015,Dhaka,Bangladesh.

[17] 余剑辉,刘昭文,吴龙火.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1):67-68.

[18] 赵宏,张宇,刘凤华,等.制药工程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1,27(6):37-38,62.

[19] 崔英贤,陈新梅,林桂涛,等. GMP模拟车间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药学研究,2016,35(9):553-555.

[20] 吕征,王志鹏,苏娜娜,等.大学生校园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J].亚太教育,2016(19):229-230.

[21] 刘颖.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下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J].太教育,2016(7):253-254.

[22] 阎国华.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23] 白娟,王京芳.大学生毕业去向选择的调查[J].大学教育,2014(6):107-109.

[24] Sehoole C,Rizvi F.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global challenges, regional impacts and national responses [J].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2012,3(1):1-15.

制药工程专业能力范文6

针对《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和问题,以开展“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目的,从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与创新方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竞赛能力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

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教学改革

1学科竞赛在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

学科竞赛是高校推动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1-2]。“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公司协办,宗旨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结合现代医药工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开展工程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发现和培养一批社会所需要的卓越工程师,推动中国大学制药工程和相关专业教育的发展。在其他方面,学科竞赛增加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机会,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有直面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更有直面社会的能力。

2课程教学现状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3]。该课程以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为基础,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综合研究制剂生产实践的应用性工程学科[4-5]。其培养目标是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014年和2015年,本校分别组织了第四届和第五届“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通过比赛,我们发现学生在面对竞赛题目时不知道如何下手,而且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思路。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培养工程意识欠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着重于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应用性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旦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也不会使用技术标准规范等工程工具、图表等工程语言来表达设计方案和工程技术思想,这也往往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应届大学生的原因。

2.2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产需要存在差距

课程教材内容在编写上注重理论教学,重点讲授各个单元生产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及适用范围,都与生产实践有关,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和枯燥,学生又缺少实践经验,难以理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而且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际制药生产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教师讲授起来很辛苦,学生学习起来也很费劲,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2.3学生对新型制药设备缺乏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GMP认证制度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型制药设备不断面世,车间设计的水平和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教材所涉及的大多数是传统的制药设备,以致学生较少关注有关药厂各种生产设备的发展变化,对新型制药设备缺乏了解,导致学生课堂所学知识与社会、与实践脱节。

2.4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差

由于《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这门课程既有难度又有广度,涉及的知识内容很多,且都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应用性强,而药厂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情况又非常复杂,设备更新换代也很快,学生学习时感觉枯燥乏味,导致学习积极性差,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以致课堂作业和课程设计都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

2.5师资力量薄弱

制药工程专业是药学与工程交叉发展的应用学科,既要具备药学的特色,又要体现工程性质的特点,而学校教师大多数是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缺少工程技术类的教师,使得制药工程专业局限于药物合成、药物分析、生物药物、药物剂型等方面的研究。

3基于学科竞赛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作为各类学科竞赛中的重要赛事,它需要具备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化工制图、药剂学、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制药工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安全、环保、经济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使用专业软件的能力,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方案所涉及的政策、地理、人文、经济等多重因素,从而提出最佳方案并撰写工程技术文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也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6]。为了提高学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以“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为依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从而对该课程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1课堂教学改革

3.1.1教学内容的改革

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中往往包含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完全可以把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如2015年第五届“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中提出了一个新型三合一设备的设计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制剂技术和制药设备发展的前沿知识,充分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指导教师要积极参加教指委组织的相关会议,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师学习;同时指导教师团队也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交流如何使竞赛优秀作品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渗透到每个教学时间,把学科竞赛变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手段,从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3.1.2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教学大多都是通过PPT课件来展示教学内容,采用“满堂灌”和“一言堂”的讲授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又缺乏实践经验。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结合“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的特点,采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的某些问题与所授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理论课程-设计竞赛”之间的无缝对接,把竞赛有规划地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多给学生一些具体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把疑问记录下来,在下次的课堂上利用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对于一些疑难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3.1.3教学手段改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教师将获奖作品、比赛现场录像等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早地了解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学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此外,介绍一些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中常用软件的应用,如AutoCAD、3DMAX等,使学生逐步掌握工程技术中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这些实际竞赛作品的训练,加深学生对设备选型设计和工程设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

3.2实践方式的改革

3.2.1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项目由原来的综述转变为工程设计,以历年制药工程设计竞赛题目为背景,将往年优秀竞赛作品的部分内容作为工程设计供学生毕业设计选用,可以是无菌车间设计、原料药车间设计、制剂车间设计、洁净厂房设计、自动控制设计、三维厂区动画设计等等,丰富了素材题目,提高了毕业设计题目的更新率,同时通过这些具体的工程工艺设计课题让学生积累了许多课堂教学上学不到的生活常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由于“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的能力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7],因此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更为明确,更切合职业的需求。

3.2.2增强校企合作

依托制药企业,“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是以企业亟待解决的真实课题为竞赛题目,使学科竞赛的方向与社会、企业需求一致,使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训练,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在竞赛期间,根据竞赛需要,聘请企业和设计院专家对学生竞赛作品进行点评;或引导企业参与,建立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3.3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的特点,对《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课外实践反哺课内理论知识学习,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过去的教学将设备和工艺设计割裂开讲,知识点单一,且没有逻辑,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现在侧重如何进行工程设计之后,学生能将其课堂上所学知识放心地运用到作品设计中来,虽然也会出现错误,但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指导教师进行主动学习,对设计作品反复修改和不断实践,最终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2)提高了专业学习质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解答准备参赛作品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们学习动力增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竞赛作品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准备参赛作品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在做项目和参赛过程中不再是无从下手,而是能够理清思路,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同时能够学习别人的创新思维,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开阔眼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4)提高了学生的参赛人数和学生的获奖率。2014年,我院组建了两支队伍参赛,每支队伍由6名学生和2名指导教师组成,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胜奖;2015年,报名参赛的队伍增加到8支队伍,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由此可见,学生参加“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的总数逐渐递增,所得奖项数量和高级别奖项也明显增加,表明学生对参加“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的热情和水平都有所提高。

4结语

针对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国药工程杯”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为手段,着重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方式进行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后我们将逐步完善学科竞赛的保障机制,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以赛促改,不断整合和优化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模式,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作者:郭惠玲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轻工学部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59-60.

[2]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0-132.

[3]邹祥.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6,33(4):179-181.

[4]朱宏吉.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

[5]张珩,王存文.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