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技术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技术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社会教育;青少年;德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20-2
一、社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社会教育的内涵:广义的社会教育,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
事实上最早的,最早的教育功能是由社会教育去实现的。在原始社会,家庭尚未形成之前,年轻一代的教育是在全氏族成员的共同劳动及日常社会生活中,有氏族公社的成员通过互相的言传身教,或由有经验的年长者向年轻一代传授一些间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的。以后随着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出现,直至学校教育的产生,广义的社会教育才开始逐步地分化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这三种独立的教育形态。
广义的社会教育可以说是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为家庭和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的大家庭的成员。狭义的社会教育概念,我们在这里强调社会教育实施的主题,即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无论它的创办者是政府、团体或私人,只要它是对社会成员实施了影响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概念的外延:狭义的社会教育从其外延来说,主要包括了“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与“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所谓社会传统的教育,指一个社会的传统风尚对于个体的发展所具有的无可言喻的教育性;所谓社会制度的教育,指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信念所产生的一种塑造的作用。一个各方面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体德行的形成和发展;所谓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指个体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验中所获得的教育。
二、社会教育的特征
社会教育主体的多样性。社会交易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这决定了只要是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做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政府、团体或私人(主要是通过他们所设立的文化教育机构来进行)等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
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对于社会教育的对象总称之为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社会全民等还是分开提到青少年、儿童或承认,都反映出了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可以一言以蔽之,社会教育的对象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社会教育对象已日益普遍,社会教育服务对象已远远超出青少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
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主体的多样性和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已打破了学校教育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使社会教育内容纷繁和复杂,虽然带来了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但也带来了社会教育内容的难以确定性。现代社会教育内容包括了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体育卫生以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准确确定社会教育内容,这是社会教育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促使了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在以往社会教育的开展中,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都是社会教育进行的重要场所,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媒体传播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影院等,展馆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自学式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社会教育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网络社会教育将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由于社会教育在实施形式方面的多样性,以及20世纪后半期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等观念的逐步出现并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仅仅凭借在“象牙塔”中学到的知识已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且可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社会教育作为对学校所接受教育的重要补偿方式,作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实施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关于社会教育是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列的教育领域,这已经是共识。现代的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表现出同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的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社会教育领域越来越广阔,社会教育发挥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理论上,人们对这种“小教育观”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开始更多地倾向于在“大教育观”理论指导下,构建青少年德育一体化体系。在实践上,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看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各自为政的缺陷和不足,已明显阻碍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现在一些家长、学校、社会组织等等纷纷呼吁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德育一体化机制来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指导,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及其作用
家庭德育与社会德育相结合。把家庭这一微观系统放在外在的和宏观的系统中加以考虑而提出的。个人和家庭的存在与发展都同社会这一外在的、宏观的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即社会德育是家庭德育延伸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社会是个大家庭,是所大学校,是位无形的指导教师,它一方面给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因此,家长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地走进社会中去,为青少年的发展作出必要的贡献。主要做法:家长可以通过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或一些教育机构等外在系统,对学校的教育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们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过程中,也决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相互结合的原则。
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相结合。如上所述,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学校德育所具有的特点,也使它在德育中可以把社会德育的内容合理化和理论化。要使学校与社会建立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方式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校可以与一些社会组织或机构结成联盟,建立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把社会机构融入到学校,这样学校和社会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主要是指学校与当地的一些企业、工厂、博物馆、科技馆、动植物园等机构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机会。这样有助于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青少年学生对知识、能力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深化和升华。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校教育就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因此,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可知,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配合的“三位一体”,只有这样才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在构建德育一体化体系时,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德育一体化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应打破传统教育思想中认为教育青少年只是学校的事情这一浅见,应避免出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应该认识到他们彼此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其次,正视在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配合上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麻烦。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所引起的家庭结构和个人生活的变化等,都会对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提出严峻的挑战。再次,要真正地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一体化体系,还必须对政策、制度、领导、组织机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思。如果在青少年德育中没有必要的政策支持、强有力的领导、相关组织协调等,那么我们所提出一体化的做法就很难在社会上、在人们的心目中激起涟漪,形成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詹栋梁.现代社会教育思潮[M].台北:台湾五南出版社,1991:3.
教育技术的概念范文2
《方程的意义》一课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一切数学知识和数序思维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对于《方程的意义》一课,我们该怎样把握数学本质?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方程是这样定义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实质上,方程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等式关系。如此理解,方程的定义是一个发生式定义,刻画的是方程形成或产生的过程。这样的方程本质体现了方程的核心价值,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基于这一“方程”本质进行教学?
一、概念引入:在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建立关系,经历概念发生的过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一种等量关系。而让学生学会找等量关系是学生学习方程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这方面应该贯穿于本单元教学的全过程。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建立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找等量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本课中我从从天平引入,提供了两边可以一起操作的直观模型,引导孩子感悟天平的平衡实质是等式的原型,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各式各样的式子,采用自然分类的方法:学生将相关的数学式子写出来后,将它放在相应的位置(等式或不等式)。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式子的特点,得出方程的定义。在这过程中,分类的标准是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从而感悟到分类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概念探究:在构建模型中揭示概念内涵,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方程的意义》一课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感悟模型思想的重要载体。
如何更好地使学生感悟模型的思想,促进孩子对“方程”的认识从表征走向本质?我以“天平”为主线,构造模型。
实物天平――各种状态的天平图――平衡状态的天平图――心中的天平――解释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实物天平中,引发问题:天平的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呢?一下将学生的思维从现实生活中的天平引发到数学思考上来。
提供各种不同状态的天平图,让学生从观察中,用数学的式子表示出天平的状态,从天平的状态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再用数学的符号建立起等式、不等式,再建立起方程的概念。
平衡状态的天平图:这是学生从“称物体质量相等”的活动转入到“等量关系”的重要一环。怎样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呢?我出具了各种各样的平衡的天平图,如立体图形质量平衡、水果质量平衡……引导学生找到左右两边相等的数量关系,感悟等量关系的建立是列方程的依据。
心中的天平:心中的天平的建立,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它应该在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我以红花和黄花图(如图)切入,找到左右两边相等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心中的天平。通过多种图例,引导学生感悟心中的天平既可以是质量相等,也可以是数量相等、路程相等、总价相等……。
最后,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我设计了一个情景:老师和学生站在一起,有方程吗?当只有师生两个信息时,不存在方程,因为缺了“关系”。然后我提供“三种关系”的信息,让学生选择信息,找到等量关系,从而感受方程就在身边。最后通过讲方程中的“故事”,进一步解释了方程的应用和意义。
三、概念运用:丰富概念的外延,经历数学应用的过程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方程的意义”。我引导学生在“感知方程的多样性”上丰富概念的外延。这“多样性”包括形式上的多样性和数量关系上的多样性两方面。
形式上的“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小朋友写出的各式各样方程,有含加、减、乘、除法运算的,有一步计算的,两步计算的,有含小括号的,还有的含两个未知数的;在辨一辨、议一议中,感知方程中未知数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未知数可以参与多种运算……
数量关系表达方式上的“多样性”:因为同样的情境,有不同的数量关系的表达方式,因此用方程表示的形式也不同。
对课堂的练习,我始终坚持立足教材,有效开发,以教材为主、课外习题为辅的原则。教材习题的使用有三种方式:一是有效整合,二是变式应用,三是适当补充。
有效整合:教材习题怎么呈现,怎么整合使用?天平图、各式各样的方程、辨析题、天平平衡图、建立心中天平的相关练习都是教材的原型,怎样有效整合是呈现方式的问题。如观察各式各样的方程中,凸显一些特别形式上的方程;辨析中凸显未知数的多样性等……
变式应用:如本课中,天平平衡图的第二幅图(图2)是课本练习的变式,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个方程含两个未知数,分别放在两边,这是一种特殊的方程。对于师生自由创编的环节,也是教材(如图1)的变式。
适当补充:如本课中,我增加了回顾看图写方程的过程,引导学生明确方程的本质意义,增加力度研学课本62页的四幅情境图,目的在于体现怎样处理、用好教材,又如适当补充各种图形图和水果图的天平图,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不管天平左右两边放什么、有已知还是未知,只要两边质量相等,都可以写出等式。在认识方程环节,补充“议一议”。在自由创编环节,补充各种关系“老师比学生大28岁,老师和学生的年龄和是48岁,老师的年龄是学生的3.8倍”,补充多种生活中的情景,结合方程“x+5=18”讲故事,目的在于更好地体现方程就在生活中,赋予方程更多的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的核心: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的培育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学习的总目标定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课堂的魅力上,一是体现在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上,二是体现在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本身的魅力在于其内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精神。
教育技术的概念范文3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里有大量的数学概念,它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又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是学好定理、公式、法则和数学思想的基础,搞清概念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只有对概念理解的深透,才能在解题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一、概念的导入
1、从实际引入。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人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例如,讲“数轴”的概念时,教师可模仿秤杆上用点表示物体的重量。秤杆具有三个要素:①度量的起点;②度量的单位;③明确的增减方向,这样以实物启发人们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出了数轴的概念。让学生从先对概念的现实原型有所感受,再将抽象的特征浓缩成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
2、从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在教学新概念前,如果能对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概念作一些类比引入新概念,则有利于促进新概念的形成。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因为一元一次方程是基础,一元二次方程是延伸,复习一元一次方程是合乎知识逻辑的。二者的差异仅在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同。因此很容易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掌握概念的本质
1、揭示含义,突出关键词。数学概念严谨、准确、简练。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感知教材,形成概念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特别注意用词的严格性和准确性。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词、句的意义,这是指导学生掌握概念,并认识概念的前提。例如:“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这个概念中,抓住“相同”这一关键字作分析,出现了几次相同?相同的是什么?又如“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中,抓住满足的两个条件这些关键字眼。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概念,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不会出现错误。
2、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数学概念的内涵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数学概念所有对象的总和。对概念的深化必须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作深入的分析。剖析概念的内涵就是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教学正方形概念时,已学过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概念,教学时可通过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概念作比较分析,发现正方形概念的内涵中包括矩形和菱形概念的内涵,从而在外延关系上得出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和菱形,而它们又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对正方形概念的教学,转向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的分析,进而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系统化。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加以区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概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剖析变化,深化概念。数学概念都是从正面阐述,一些学生只从表面文字上理解,碰到具体的数学问题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在学生正面认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反例或变式从反面剖析数学概念,凸显隐蔽的本质要素,加深对概念理解的全面性。有些学生对概念的全面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通过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回过头来再对概念进行加深理解,遵循“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学习原则。
三、注重实践,升华概念
多角度考察分析概念。例如,对一次函数概念的掌握,可通过下列练习:
①如果Y=(m+3)X-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 )
②如果Y=(m+3)X-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 )
③如果Y=(m+3)X+4X-5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则m=( )
学生通过以上训练,对一次函数的概念及解析式理解一定会深刻。
⑵多做比较训练。例如学生学习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后,可做以下练习: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①四条边相等,并且四个角也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②四个角相等,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④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⑤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⑦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⑧有三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⑨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⑩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学习数学概念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因此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掌握概念,升华概念。概念的获得是由个别到一般,概念的应用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学生掌握概念不是静止的,而是主动在头脑中进行积极思维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已有知识再一次形象化具体化,而且能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四、运用先进教育技术,让抽象概念具体化
教育技术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终生学习 计算机教学 语法 词组结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174-02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与发展,涌现出许多教育思想和流派,其中在现代教育职业教育理念中渗透着终生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这个理念要求现代人一定要学会学习,真正做到终生学习。笔者研究的题目就是围绕学会学习、终生学习这个主题进行的。
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中职教育也非常重视。然而目前中职生总体生源学习能力相对较差,一般是中考成绩较差的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学生,才会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而且进入职业学校后,中职生对自己、对人生,特别是对学习信心不足。但根据我多年在中职学校教书的感受,中职生其实很聪明,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对,可以说是不太会学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对他未来的发展、终生学习很有帮助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期盼值。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一直钻研如何让学生从厌恶学习到学会学习再到热爱学习。以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只知道照老师讲解的去做,如同“依葫芦画瓢”,只知道如何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更是弄不清,也不愿意弄清楚。原因是概念性的东西较抽象,难以理解,而老师遇上这样的问题一般的做法也是无奈地让学生们死记硬背罢了,而部分中职学生是不会听从老师的要求去死记硬背的,其结果是弄不懂的东西越多,学习的兴趣就越低。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我注重利用语文课中的语法知识对每个概念性的知识进行分析,也可以说是进行关键字的提取,帮助学生抓住知识概念的重点,并加以分析。例如,“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能引起计算机系统故障的特殊程序”。我帮学生分析,按语文课的语法知识来提取关键字,就是:
第一关键字分析提取:计算机病毒 是 程序。
主语 谓语 宾语
从第一关键字中,我们可了解到:主格是计算机病毒,宾格是程序。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只不过是一种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程序。这一理解非常重要,让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本质。第一关键字分析后,提出问题: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它与其他程序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称它为“病毒”,而不称之为某某程序呢?从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此时大部分学生会表现地很好奇,注意力开始集中到教师这里。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同学们继续阅读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特殊在哪里呢?引出第二关键字。
第二关键字,在语法上看实际上是宾格的定语,是对宾格“程序”进行性质界定的:宾格“程序”前有一系列的定语:(1)人为制造的;(2)具有自我复制和传播能力;(3)能引起计算机系统故障。这些定语实际上是阐述“病毒程序”的特点。
从第一关键字和第二关键字中,我们已从计算机病毒这个概念中了解了两个问题:一是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二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认真分析,学生已把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基本掌握。
又如:什么是网络?其概念是“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各种通信介质和互联设备相互连接起来,配以完整的网络软件,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第一关键字分析提取:计算机网络 是 系统。
主语 谓语 宾语
从第一关键字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其实就是多个计算机之间的互联系统。这样的提取,简明扼要,让学生一目了然,头脑中自然形成一张网络图。
此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知识结构不停留在这种简单的框架上。可提出这些问题:“是不是我们家里的几台计算机用线连接起来就可以算是网络呢?”“是不是所有网络只要用线连接起来就可以使用呢?”等,让学生能积极思考上述问题,产生一种好奇心。这时教师再进行第二关键字的分析提取,自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关键字的分析提取,主要是对相关主格、宾格的定语以及状语的分析。
第二关键字的分析提取:
第一,“网络”概念的主格定语。“网络”概念的主格定语是:地理位置不同、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这些主格定语实际上也就是告诉我们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有独立功能的——且地理位置不同——多个——计算机系统。经过分析让学生能从此语句中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第二,“网络”这个概念的宾格定语。“网络”这个概念的宾格定语是:计算机的相互连接。
第三,“网络”这个概念的状语。
状语是: (通过各种)通信介质、互联设备、网络软件;
(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从这些状语中,我们可以了解网络组成中除了计算机外,还有通信介质、互联设备、网络软件,同时还知道了组成网络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
通过这样的语句结构分析及提取,学生从中大致了解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后的教学内容不外乎就是对这个概念的进一步细化,做具体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这样的讲解后,学生对以后的知识点的学习是充满期待和有信心的。
同样,有很多概念性东西如“什么是统一资源定位?”
“什么是操作系统?”“什么是电子表格?”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加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以前在讲到Excel电子表格的分类汇总这项操作时,学生对概念不理解,一般按老师列出的步骤还能操作出来,一旦自己操作总是会忘记排序这个操作,一开始就汇总。根据这一现象,我利用语文课的词语结构加以分析后,学生犯错率降低了很多。在讲到“分类汇总”时,我分析这个词语时,我先向学生提问:“什么是分类汇总呢?”让学生思考。此时学生看着这个专业名词木然,此时我反复多读几遍“分类汇总”这个词组,提醒他们注意从字面上去了解“分类汇总”含义,分类汇总就是既要分类,又要汇总,这样就让学生理清了一个概念是“分类汇总”这项操作实际上不是一项操作,而是两项操作。而且“分类”这个词在前面,“汇总”在后面,所以,在操作上也要先分类,后汇总。那么什么是分类?分类在计算机中实际上就是进行排序操作;什么是汇总?汇总就是统计个数、求和、求平均值等。通过词组分析,学生理清了思路,在以后的操作中就很少出错了。
用词语分析此类型的概念还有“选择性粘贴”、“条件格式”、“函数”等。
语法结构分析方法归纳为:(1)找出来概念的骨架,也即找出主语、谓语、宾语,也叫做找出第一关键字,从骨架中可以清楚地知道此概念到底是什么,可以做到一目了然。(2)再找出骨架的血肉,也即找出主语、宾语的定语,语句的状语,也称之为第二关键字,从这些血肉中可知道此概念的组成、特点、目的或意义。通过找骨架、找血肉,学生就可以单纯从概念本身了解到很多的知识点,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总体概念和基本的内容框架。
词语结构分析方法归纳为:强调对词语含义理解,可以顾名思义,强调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此词语之用意,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如何进行操作,要如何操作。学生一旦了解,可以说以后都不会忘记。
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此法运用多次,感觉效果较好,学生不仅能很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如何思维,如何看书,如何学习,很多同学还将此法运用于其他科目如数学、会计专业的学习。我也走访了多位学生,他们都觉得受益匪浅,这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增长了许多。
此法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在当下提倡学会学习的风气中,若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终生受益,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大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邱永渠、黄仁渠.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教育技术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一、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很多小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数学,可以从主观以及客观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一就是因为很多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其注意力较差,并且没有持久性,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很难达到其预设的目标。客观原因就是因为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并且很多抽象知识都是十分枯燥的,所以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难以激起兴趣。所以就可以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来把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育中趣味性以及知识性的结合。比如说在多位数的写法这一节数学课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去教导怎样去写多位数,这种讲课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转移注意力,在课后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加强记忆。但是在引入了信息技术之后,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视频,在视频中插入多位数来进行播放,比如说中国的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有13亿人民,在播放视频之后老师可以提问哪个学生可以写出视频中提及的数字,然后再对如何进行多位数的书写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进行数学知识的传达,还可以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对于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引入,还可以通过图像文字声音以及动画等结合来调节课堂气氛,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比如说在对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程进行教学,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色彩以及动画来对三角形进行旋转展示,通过三角形在动画中的平移以及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形状,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三角形的特点以及性质,不仅有利于学生去观察和思考三角形,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二、呈现数学过程来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针对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让学生知其然是不足够的,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去理解数学知识。比如说在对圆柱体的表面积进行教学中,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演示,在动画中切割圆柱体,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圆柱体的构成,以及其面积的计算应该怎样来进行。通过动画的演绎学生可以得知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顶部与底部的两个圆形以及中间的矩形,然后再通过慢动作的回放去展示矩形面积怎样来计算。这种动画的展示再结合现场的操作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与实验展示比起来具备很多优势,尽管实验展示具备更为直观以及趣味性等特点,但是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等可以具备跨时空等特点,比如说在上文中的圆柱体面积计算中,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可以去展示多个物体的运动,然后展示圆柱体的形成以及分裂,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区域进行变色来让学生更为了解。当然,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实验的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信息技术的引用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手段的抛弃,而是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
三、动静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抽象和具象的转化、动静结合等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知抽象知识点。比如说在小学数学阶段中对于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以及面积的计算。因为平行四边形本身的重要性以及推算的难度等,是需要对此来进行设计以突破难点的。比如说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出平行四边形,然后在四边形中标记处高,然后利用动画技术来移动高的位置,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以及一个梯形,然后可以移动三角形的位置到梯形的另一侧,这时学生就会发现其实平行四边形就是矩形的变形而得来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得知平行四边形与矩形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两者之间在面积上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以及思考等就可以得知平行四边形以及长方形之间的长是相等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样两者之间的面积其实是相等的。这样设计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辨析概念
数学概念就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更为掌握数学知识以及提高其实际解决能力的基础,但是因为很多数学概念都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就会导致学生非常难以理解。比如说笔者在批阅试卷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学生都会把图形的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区别搞混,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对面积以及周长进行概念确定的时候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进行的,并不是在深入理解之后进行的定义。这样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理解,比如说可以使用闪烁效果来突出周长,通过颜色区别面积,这样学生就会理解周长是闪烁的部分,而面积是变色的部分,这样学生就会更为了解面积与周长之间的关系,通过概念的明确来从感性认识来上升到理性认识。
结语
根据上文的论述就可以看出把小学数学阶段的概念学习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其积极性,并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来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通过动静结合来进行学习,发掘出学生学习的潜力,拓宽其思维,起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让学生可以更为轻松的学习数学概念。
【参考资料】
[1]九江师范附属小学数学课题组,万里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J].中小学电教,2007(06) .
教育技术的概念范文6
迷思概念就像是人脑中观念的原住民,而科学概念是观念移民。在一个有趣的教育实验中,一群哈佛的毕业生被要求阐述季节划分的原因,这使他们再度陷入迷思概念,做出了错误的回答,回答季节是由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引起的。这个实验反映出迷思概念在人脑中的根深蒂固。在科学教育领域,迷思概念一直都是研究的焦点,但由于其本身的暗默性,世界各地的专家们普遍缺乏研究的方法。然而,今天教育数据挖掘手段和方法的兴起,给迷思概念的发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人们可以通过诊断数据的挖掘,寻找迷思概念的发生模式,从而提供有效干预。
本文通过对美国研究者Mins-trell研发并应用近三十年的迷思概念数据挖掘工具DIAGNOSER的应用与结论进行介绍,期待对我国研究者有所启示。
学习中的另面思维、迷思概念和诊断教学
当学生持有一个错误概念时,教师应检查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持有错误概念的程度,然后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反馈。Minstrell开发了一种被称为“诊断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向学生提供选择题,然后根据每个问题和相应的答案,试图“诊断”出特定类型的思维,如果回答错误,则采取适当的干预。在Minstrell的框架中,这些精细且错误的思维类型被称为“另面思维(facet)”,并将其按主题编目,理论上它是可以预测后续行榈摹A砻嫠嘉被定义为“学生在课堂上说的或做的大致概括”,这在智能辅导系统中可以识别错误响应并提供反馈。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基于错误答案的反馈提出假设,学生一贯持有的错误想法导致了可预测的反应,而这就必须进行个性化指导,而不是基于很有限的学生知识模型,重新讲授材料来纠正错误。另外,学生可能经常会对一个问题选择相同的错误答案,但这并不是说他们这样做是由于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迷思概念或是依据自己的偏好。“迷思概念”可以看作是对知识碎片化理解或顾名思义的表现。
Minstrell通过基于DIAGNOSER的诊断教学提出了问题,即“在一次评估的时间范围内,学生是否持有一致的迷思概念”?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依据DIAGNOSER收集的数据,向学生提供诊断问题,从而探索问题的答案。
DIAGNOSER工具介绍
DIAGNOSER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软件系统,由Hunt和Minstrell设计,教师可以用它来诊断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困难。该系统包括一组简短的选择题,旨在引导中学生(6~12年级)围绕物理学中的特定概念进行思考。DIAGNOSER系统将问题的错误答案与问题中的某些“另面思维”或主题中常见想法的描述相匹配。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迷思概念,做出适当的干预帮助他们达到目标。
例如,在午餐期间,你的科学老师有30分钟的时间从走廊上跑下去准备下午课程,老师的动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上表显示了教师如何解释下图中问题的每个选项)。
你的老师在午餐期间行走的总距离是多少?
另外,在线系统中的问题可以集中汇总,每类问题集有6~13个问题,一些问题基于不同的另面思维,用于诊断一个学习主题内的学生的迷思概念,这被称为“另面思维集群”(如“平均速度”的另面思维集群)。同时,DIAGNOSER还支持多选题,多个响应对应多个另面思维。
迷思概念的模式挖掘
研究者对迷思概念模式的挖掘分为两步展开研究。
第一,通过成对问题研究推理的一致性,即能否通过成对问题中的一个问题的答案来推测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例如,当苍蝇碰撞到卡车的挡风玻璃时,如果一个学生说卡车对苍蝇施加的力大于苍蝇对卡车施加的力,那么该学生可能认为更大的力量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时教师就可以预测,当要求学生比较锤子在钉子上的力量时,学生将回答锤子施加的力量大于钉子。研究者们在这一研究中使用了条件熵的概念来量化从对问题的回答中获得的附加“信息”,并从理论的角度挖掘了数据。
第二,可能存在涵盖两个以上问题的模式。当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时将他们的响应模式落在集群中,集群中的响应模式更具相似性,教师可以根据每个集群迷思概念的整体特征来做出适当的干预,而不是依据个体迷思概念的特征。针对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审查的学生在DIAGNOSER学习问题的答案,研究者可以看出这些集包括物体的运动、力的性质、解释运动的力和人体系统的问题。
同时,DIAGNOSER软件能够有条件地提出一些问题,且系统只有在一个问题上获得了一定回答,学生才能进行下一个问题。针对这一模式研究者们使用了两种分析方式:成对分析和聚类分析。
成对分析是指假设有问题对X和Y,通过从问题X的错误回答获得的信息,来预测问题Y的回答。首先,要通过X(信息增益)知道Y的附加信息的大小。通过公式可知,条件熵和信息增益(每个条的高度)之和是问题Y的熵。信息增益越小,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对预测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的帮助就越小,如果能够完全预测,则熵为0。
基于熵的聚类分析就是将一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划分为若干子类,每个子类内的数据尽可能相同,子类间的数据尽可能相异。划分后的子类熵越小,划分越合理,CU函数越大,划分越合理。经过划分,多个具有独特性的响应模式的聚类支持再对学生个体进行诊断。
结果表明,6~12年级的学习物理的中学生的推理是零散的、不一致的。因此,整体来看,从问题的成对分析或聚类分析中,基本不能够在单个评估的时间范围内通过这种模式来系统地解释学生迷思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