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措施展望

前言

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成为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突出问题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对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更为的明确。如何解决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对症下药达到改革的目标?未来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该何去何从?这些都是随着课程的改革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就这些改革中首要的问题,结合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就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一番展望。

一、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历史发展、社会以及教育环境等各个因素综合形成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十分短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虽然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也提供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但是这些硬件设备的升级并不等同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其软实力却未能得到实质性的改革,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师资问题,老师队伍与城市的学校相比,差距太大。第二,在课程改革中,由于中考甚至是高考方式没有改变,素质教育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许多学校的教学目标并非以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学生为目标,而是一切为了升学率、一切围绕分数展开的教学,这可以总结为教育目标认识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第三,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部分的学生团体在生活中、情感上以及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学校没能就这些学生的问题给于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就我们农村地区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特色性的问题。

二、全面推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措施是我们首要任务。以重庆市石柱县西沱小学的课程改革为例,学校在课改中,开展实施了“领雁工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领雁工程”从教师对新课程落实、班级文化建、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等内容。主要涵盖了校本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四大版块。但就是这样一个工程浩大的项目,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规避有如应付上级检查的面子工程,真正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有更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机会,做到多方面的发展。其次,学校需要可以在心理、情感教育方面着手,通过聘请专业老师,开始这方面的课程甚至是建立独立的机制,更好的为学生答疑解难,为学生服务。总而言之,农村地区基础课程教育改革问题需要我们的教育部门从人力、物力上提供支持,需要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出谋划策,需要我们的社会给予监督。

三、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展望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人才培养观念与培养方式的大探讨,也是政策、制度和机制创新的大挑战。其发展方向是多维的。但是其最终必然回到具有时代特征,其目标也一直不变,因为其改革面向的主体一直都是“学生”。在改革的路上,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要抓住“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学生发展”三个主题出发,在课程内容方面:需要精选教育内容,在当下的教育和评价体制下,完全不考虑学生成绩以及中、高考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单单以此为目标必然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相背而驰的。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教育内容上做足功夫,既要符合社会的需求、跟上课改的发展目标,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将课程内容环节做好。在教学手段上面,当下的硬件设施已经完全能够支持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而主要要解决的难题就是软实力,其发展方向要么大力引进高水平专业老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那么内部开发,通过优化培训等方式让现有的教师队伍能够在教学上有所突破。这些总而言之最为重要的就是一切面向学生、一起为了学生,一切也依托于学生。这才是我们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唯一发展方向和目标。

结语

在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道路上,还有许多问题会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一凸显出来,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虽然问题难以预测,解决方法和途径也是不尽相同,但是只要我们围绕着“服务学生,提升教学”的目标,那么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定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最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方.农村课改聚焦: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篇[J].教师之友,2005(08)

[2]李学书,谢利民.课程三维目标的解读与实施[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进程;农村地区

【中图分类号】G420

在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中,城乡差异也日益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亦愈来愈弱。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民性的运动,为使其顺利进行,需要协调各方,合作完成。

一、现状分析

区域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校内设施简陋,教师工作条件艰苦,教育运作与自主发展水平低下等弊端,农村的课程改革十分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

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缺少新课程实施所需的实验室、计算机房和互联网、电教室等硬件设施以及图书室书籍陈旧而且数量种类少。一些学校通过贷款方式来购置电脑设备, 并向学生收取一定数额的“上机费”来偿还贷款, 但往往面临着贷款未偿还完, 电脑又需要更新换代。

组织教师培训、聘请专家、派出教师接受培训等都需要经费。很多人在访谈中谈到, 当地政府未给教师培训提供专项经费, 多数地方教师需个人垫付培训经费。尤其在一些较贫困的地区, 即使教师可以参加免费培训, 但因无法负担赴外地参加培训所需的交通费、住宿费而放弃培训机会。

教师缺乏培训与教研是影响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加强教师教育观念,呼吁教学角色的转换和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但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存在着先天素质不高, 后天接受的培训与教研又低效的各种问题, 使得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举步维艰。

近年来,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农村学校的生源呈现出逐年递减的趋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希望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对孩子寄予的期望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 但依目前农村现实环境条件看,“教育”几乎是唯一能够改变孩子命运的道路。因此,许多有经济实力或有关系的农民会不遗余力把孩子送到相对较好的学校去, 由此, 造成了生源分布失衡。一些学校尤其是一些村办小学由于生源的问题不得不停办、合并, 而另一些学校却因生源过多致使班级规模过大。

当前的中招、高考模式依然未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体系, 这些配套措施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甚至成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以教师所教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来对教师工作业绩进行考核、评优、评职,这种不完善的评价制度阻碍了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大胆尝试,影响发挥其创造力。

二、农村地区课程改革进程

课程改革总是依据我国特定的文化环境,植根于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要想真正理解课改需要结合课程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在对农村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农村课程改革。由于传统农村文化具有封闭性、保守性、乡土性、贫困性等基本特征,严重地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使之陷入相应的文化困境。

由于农村文化缺少与外界的沟通、融合,农民长期处于这种贫困的生活环境中,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套特定的“贫困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这些行为习惯以及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整合为一种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代代相传。这种贫困性具体表现为:自足自乐、安贫乐贫的度日观;陈旧落后的教育观;懒散疲沓、得过且过不经济的时间观;不愿进行生产投入、非经营的用钱观;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以及依赖自然,依赖国家,靠天吃饭的消极观。这种贫困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三、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课程体系

想要从根本上消除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地区域社会发展格局中农村教育才能将内在的要求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融合起来,而且成为当地区域社会发展的主导基础性因素。

1、树立民生本位和公平发展的改革理念。从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角度看,农村“新课改”作为一项农民子弟享受优质教育的民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从关乎国计民生、社会公平的高度,来组织并实施农村的新课程改革。

2、加强对农村课改的组织规划与服务。基于农村社会对课改的“供给不足与需求偏差”的社会现状,政府是唯一可以通过“自上而下”引领推动的方法完成“新课改”这项社会工程的机构。各级政府通过农村“新课改”的实施,可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农村社会育人环境,更好地为农村社会服务。

3、创建具有农村特点的课程改革体系。本体系建设要以农村中小学生发展的需要为核心,兼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依据不同地区农村产业就业结构的特点,创建不同特色的地方课程;通过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增加教学的实践环节,从而实现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本领”这一改革目标。

4、制定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要根据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别于城市课程而又科学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实用性与技术性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该体系要能体现农村教育的个性和特色,能够适应“三农”改革发展的需要,满足农村分流教育的需求,将升学与就业、统筹传统与现代协调好。

四、结论

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即为课程的改革。一切课程内容的基础即为课程所需的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理念实施的成败。农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心,农村新课程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成败。

参考文献

[1] 王本陆, 潘, 刘伟. 消除双轨制: 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5): 20-2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文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关键环节是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以适应未来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值得庆幸的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这些是值得注意的变化。

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由于门类过多,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少了学科门类,对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持传统学科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学科的地位,使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并将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分为三级,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并行的课程结构,体现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语文、数学等传统科目占据了较大比重,而且没有综合课程的科目。新课程计划分别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为20%至22%,将数学所占比重由原来的16%降为13%至5%,并对其他传统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的下调。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量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使综合实践活动有了6%至8%的课时,地方和学校课程有了10%至12%的课时。显然,这种课程科目比重关系的调整,折射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放在了重要位置,这样的课程结构,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将带来深远影响。

如何实现课程的综合性?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同时,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

社会需求应当是课程设计的根本依据,而社会需求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可能有很大差异。因此,课程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提出的,课程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为此,新一轮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给地方和学校开发课程留有余地。同时,明确规定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使课程从整齐划一走向了多样化,保证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内容,给学生充分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使学校办学更有特色,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文4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今天的会议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召开的,是对全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一次全面动员和部署,对于巩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改成果,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结束前,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回顾,进一步坚定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0__年,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从20__年秋季开始,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中小学全部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区,全面实施新课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三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实验工作启动平稳,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抓住了重点和难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课改实验工作普遍受到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校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有计划、有措施、有保障。

二是精心组织。师资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教育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正在深入开展。

三是构建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提高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力,基本形成了教材和教辅资料编写、审定、选用的良性运行机制。

四是形成氛围。关注、支持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验区和实验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课程改革,社区、家长共同参与新课程建设的氛围逐步建立,课程改革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五是变化喜人。基础教育朝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享受学习”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真切感受,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教研、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科学考试评价制度开始探索,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综上,几年来,我们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如重视师资培训,重视加强科学研究和专业支持,重视评估监控和交流合作,重视社会宣传和营造氛围等。这些将为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义务教育阶段课改实验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如:进一步转变观念,进一步均衡发展,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课程评价体系,进一步提供保障条件等。但是,我们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毕竟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高中课改也一定会开好头,起好步,同样取得明显的成效。

二、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中课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高中课程改革是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美国《20__年教育战略》提出“学生4、8、12年级毕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英国1999年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和实施,实现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文化4大方面的发展目标,掌握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共同操作、改进方法、解决问题6项基本技能。日本从20__年实施新课程方案,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4个方面,即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标新立异、办出特色。我国台湾地区,20__年颁布的九年一贯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把人、自然、社会作为有机整体,用整合的观点规划课程,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科技与资讯、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把表达、分享等10大能力作为教育培养的具体目标。一些有远见的国家和地区,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认真推行。

(二)高中课程改革是体现国家意志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来看,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只有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同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20__年,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__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工作进行了布署;20__年5月,省教育 厅下发《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今年9月起,全省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在此期间,为了确保高中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20__年全国课程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后,我市已经提前开始工作,成立了市和各辖市区、部委办局分管领导担任小组成员的常州市高中课改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我市高中课改工作;同时,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常州市普通高中课改实验方案》、《常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师资培训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省常中等5所学校全面启动高中课改试点工作,为即将进行的全省高中课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机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1.课程改革是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全社会都在讲科学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教育系统怎样科学发展?应该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坚持科学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坚持内涵发展,就要坚持课程改革;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持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是一次重要机遇。有的校长说,我想实施素质教育,苦于没有机遇,而现在课程改革就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叶澜教授在常州二实小搞的新基础教育很不容易,原因在于它是一个学校在做。即使有几个学校在做,没有大环境的支撑也很难。但是,从今秋起,全省所有高中都进入课改实验区,小学四个年级,初中第二轮启动课改,这种大环境对于推动高中课程改革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契机。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三年实施的基础上从事高中课改,我们应该确立机遇意识,把实施高中课改作为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3.课程改革是一个重要载体。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因此,在研究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问题时,都离不开课程改革这个载体。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中课改的方向,坚持课改不动摇。

(四)高中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一场关键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课程改革是一场改革教育系统制度、运行、思维和评价方式的关键的、深刻的、系统的革命。

从课程目标来看,以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今后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从课程管理来看,高中课改实施以后,今后的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的选修和选班。同时,不但要努力挖掘、开发校内资源,还要建设、整合和利用校外资源;另外,要有效利用互联网的健康资源,切实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从组织方式来看,课程改革实施后,原有的教学组织管理要打破。从高二起,将要实行“走班制”,就是学生背着书包找课堂;还要实行“学分制”,每个学生由于兴趣爱好不同,选择不同,将拥有一张有别于他人的课表;考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分要求,但只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就能毕业;高中课改如果真正实施到位,延续数百年的班级制、学年制的历史将要改写。

从课程评价来看,新课程重视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开放评价。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行为等轨迹;评价不仅局限于知识层面,还涉及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互评、社会评价,考试评价中不仅有学业成绩,还有综合素质测试。

从队伍建设来看,由于实行模块式教学和学生自主选课,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校的教师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新课程要求,一所高中要开设数十至上百门选修课,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学生有需求,学校就必须开设相关课程,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教师队伍目前还很难完全适应,新课改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装备保障来看,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的实验室、图书馆、电教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高中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但不允许失败,因为它牵涉到高中学生的每一个家庭;高中课改可以逐步推进,逐年提高水平,但学生没有机会再来;一个高中校,高二、高三老课程,高一新课程,任务繁重;新高一三年以后是否参加新高考,老师们疑惑不少,顾虑很多;高中课改是一次机遇,锻炼队伍,更新观念,脱胎换骨彻底革命,但同时也是一次严峻考验,更是一次重新洗牌的严峻挑战,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及早筹划,及早启动。

三、明确目标,进一步提高高中课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今年及今后一阶段,我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常州普通高中课程新体系,为建设教育强市、推进“两个率先”提供有力支撑。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抓住四大重点。一是重点加强学习和培训。普通高中教师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科研部门和师资培训部门的资源,认真组织教育管理人员和广大校长、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积极参与省、市级培训和校本培训,努力将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培训,真正实现“全面培训、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的目标,使高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与高中课改得到同步提高。二是重点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三星级以上学校要开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选修课,形成优质的学校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项目;要高度重视新开设的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好职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习基地作用,使学分制和选课制有序推进,取得成效。三是重点探索新课程管理机制。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组建各学科课程小组,认真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探索适应模块化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管理新机制。四是重点推动学校主动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服务课改,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帮助学校自主发展,增强活力;学校要将高中课改纳入三年发展规划,既实事求是又勇于探索,努力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二要密切关注农村地区高中课程改革。要对农村高中的办学条件及队伍现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努力加大对农村高中的领导和支持力度,大力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城市地区条件好的高中要帮助扶持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高中,通过联合开发、共享资源、互聘教师、互认学分等形式,支持农村高中的课程改革,确保全市高中教学质量稳步取得提高。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高中课改,认识上要到位,培训上要抓紧,措施上要严密,步骤上要慎重,确保高中课改健康地扎实地推向前进,以求实效。

四、加强领导,扎扎实实地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要加强领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它涉及经费投入、硬件保障、队伍准备、资源整合、环境氛围等,需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和各辖市区都要成立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定期研究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真正把课程改革摆上位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具体措施来抓紧抓好。

二要各司其职。教育部门要将高中课改工作作为当地教育工作的重点工作,仔细思考、认真谋划、具体部署,迅速抓上手,出实效。各校校长是高中课改的第一 责任人,要深入课堂,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争取对高中课改的发言权和掌握领导的主动权;发展和改革委要把高中课改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来研究;财政部门要把高中课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课改专项经费,确保教师培训和必要的实验基础条件;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课改的形势要求,合理核定高中教职工编制,加强编制管理;物价部门要加强高中收费的核定与管理;新闻媒体等要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高中课改的良好氛围;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职责,对高中课改给予支持,作出努力。

三要强化监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团要建立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专项督导制度,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纳入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和对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体系,强化对各地新课程实验进展情况的监管;要加强对基层实施新课程的调查研究,确定定点联系学校,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要定期组织课程改革的工作交流,树立典型,激励先进,推动本地区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师资力量;农村;基础教育;特岗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38-01

一、师资现状

(一)导子乡师资现状

经访谈发现,2012年初,湖南省耒阳市导子乡共有小学生2210人,有小学在编教师88人,特岗教师6人,市教育局委派代课教师3人,共97名教师,其中在编教师有17人因病或其他原因在编不在岗,所以师生比为1:27.6。全乡有2所中心完小,6所乡村小学,每个乡村小学平均有学生145人,教师7人,师生比为1:20.7.

(二)导子中心完小师资现状

从校教务处获知,截至2012年初,导子中心完小共有在编教师17人,特岗教师5人,市教育局委派代课教师1人。教师的年龄结构分三个层次:50岁以上的老教师;40岁左右的中年教师;20-26岁得年轻特岗教师;其中老教师偏多。

二、师资建设的成绩与特色

(一)导子乡的师资特色

从1999年至2010年间,每年有7至8个教师退休。近几年,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下,部分教师参加了计算机及一些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2010年至2011年学校陆续招聘4名文化特岗教师,一名体育特岗教师,加强了学校综合师资力量。2011年底,导子中心完小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的审核,被评为省合格学校。

(二)特岗教师

从2010开始,耒阳市实行了由省教育厅直接招聘特岗教师政策,导子乡陆续招聘了6名特岗教师。特岗教师是一批年轻合格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她们带给了学校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潮流。

三、导子乡师资力量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师资短缺

导子乡虽然聘请了一些代课老师,招聘了特岗教师,但1:27.6的师生比,使导子乡未来的师资力量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方案的实行,学校需要更多适应以课程改革要求的专业教师。

(二)教师考核单一

尽管导子乡对教师的考核从德、勤、能、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但侧重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这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放的发挥,同时也违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三)特岗教师需扎根农村基础教育

特岗教师在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不利于其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可能导致他们不愿长久在农村坚持下去。但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提高是不可估量的。国家实行特岗教师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如果特岗教师大部分下农村是为了服务三年后的教师编制,并不是真心愿意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这不能根本上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扩充教师编制,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基础教育工作,使更多的年知识分子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岗位上来;其次增加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尤其是特岗教师待遇

农村义务教育需要专业的年轻教师,需要新的思想、新的血液的注入。但在教师引进制度、福利完善和职称发展规划等方面往往难以让年轻的老师满意,而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生活居住环境、合理的职业发展晋升制度、奖励制度和较为全面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使得年轻的教师趋之若鹜,这就造成了大量年轻教师驻留城市,但城市对教师需求毕竟有限,而农村年轻教师却严重缺乏,造成农村“教师荒”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 生长 生活 课程改革 杜威儿童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杜威儿童教育观的基本内容

1.1 教育即生长

作为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杜威把教育等同于生长。他认为教育不是让儿童被动地适应环境,相反,教育就是让儿童不断地适应。这种不断地适应“转化为教育的等价物,意味着:第一,教育过程没有超越其自身的目的;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不断重新组织、重新建构和重新转化的过程。”①儿童的心理活动的实质在于有机体处于一种本能的需要和满足之中,儿童的本能处于一种未成熟状态,这对后天教育蕴藏了极大的可能性,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学习习惯都是建立在原始本能的基础上。因此,儿童心理活动的实质就是他本能发展的过程。在杜威看来,世界不断发展变化,新事物随之出现,新知识随时在增加,教育要使受教育者随之吸收新知识、接受新经验,才能持续生长或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按照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不同的教育方式和适当的指导,教给儿童通过自主选择形成自然生长和适应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在于促进儿童的生长,是为了使儿童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都得以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这种本能的生长。“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之外,没有别的目的。”②

1.2 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当代学校教育的错误主要是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相分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③学校教育必须呈现出儿童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一面。学校教育的作用表现为传递经验和交流经验,传递经验是学校教育得以存在的条件,而交流经验是人类社会共同体生活的必须,也是教育联系生活的根本,二者都与教育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此,杜威把教育看作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促成人类经验的传递和交流,也促进儿童的生长与发展。所以,学校课程的内容应当是社会生活与儿童发展的统一。“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历史,不是文学,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④学校不能将儿童的教育与生活割裂开来,而是能够让儿童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给儿童成长与发展提供充分的生活的条件。因此,教育应当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1.3 儿童中心主义

“儿童中心”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批判。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指出,学校教育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他们不去研究儿童在生长中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只是拿了许多成人所积累的学问,和生长的需要毫不相干的东西,想把它强加给儿童。这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是极其有害的。“教育不是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外面的东西,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⑤教育重心必须从教师、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教育者要从儿童的兴趣、经验和个性出发,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征,从儿童的生长经验组织教学,成为儿童生长的促进者、帮助者。“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⑥

2 杜威儿童教育观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1 尊重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早在多年前,杜威从反对传统“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出发,曾针对性指出:“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⑦教育必须尊重儿童及其天性,而且要尊重到底。同时,他指出“教育即生长”。这启示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者首先要考虑儿童的本能,将教育活动立足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立足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能力特征,注重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潜能和首创精神,不要过分强调认知而忽视儿童的全面发展,更不能使学校教育超越儿童的思维水平和发展现状。一言以蔽之,学校教育只有从儿童的需要出发,顺应儿童的天性,才能促进儿童成长或发展。

2.2 强调教学活动中的儿童参与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从建构主义心理学出发,主张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在课程观上,强调“要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⑧这一观念与杜威教育思想相一致,杜威曾经对传统教育的做法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传统课堂是一种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这种二元对立思维造成了教师对儿童主体的忽视,将教学视为单向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儿童的情感参与、价值体验、意义生成被排斥一边,儿童学习成为一种苦役。杜威的教育观启示人们,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必须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转变成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引领者者和促进者,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的需要,从儿童生长经验的角度来组织教学,通过师生教学过程中的平等、互动、合作、交流,一方面,通过教学使儿童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深层次培养儿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儿童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发现意识的形成,通过教学内容和儿童的参与,实现课程目标与教学价值。

2.3 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儿童经验

杜威指出:“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⑨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于三方面: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以课程为主体,造成了“灌输式”、“本本化”、“教条化”现象。改革的方法就是“从做中学”,基于经验的层面,“从做中学”是指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是一种经验式的求知。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好奇是儿童天性,儿童在学校里的事情是“做”,是“活动”,“从做中学”顺应了儿童这一本能,这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养成儿童独立判断能力、个性化认知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有效方式。这一观点启示人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好方式是以提高儿童认知的方式或方法使他去参与实践。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来讲,不再是怎样讲授、练习、布置作业、进行评价的教学,而是精心设计安排儿童进行活动,开展富有乐趣的游戏,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增长知识。对儿童而言,也不再是进行听讲、练习和完成作业,而是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可见,如果儿童没有“做中学”的机会和方法,儿童的自然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从“做中学”使儿童将获得的知识与生活过程联系起来,这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参与式”教学方式。

3 儿童教育观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实施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将杜威儿童教育观贯彻落实到课程改革之中,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3.1 注重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课程实施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杜威给教师的要求是,教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知道怎么教,认真琢磨哪种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这就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身份,密切关注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弄清楚怎样让学生去学习,并采取有效方法,达成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杜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杜威为了实现“知行”合一,亲自创办了芝加哥实验学校,积极探索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探求促进儿童生长的有利条件和方法。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他在继承杜威“从做中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和方法,在《教学合一》一文中他指出:“教学不能分离,理应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先生学。”⑩然而,历史的制约性使先生的宏愿难以达成,但却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也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了方向。教师该如何理解课程?如何理解教学?怎样把教学与儿童发展联系起来?这里仅从教师出发,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人”,而基础教育的对象或“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形成;兴趣广,好奇而敏感,情感特征日趋复杂;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培养等等。教师要全面认识理解儿童的发展特征,以促进儿童的持续发展为永恒的追求,以参与者和合作者的态度组织教学,与儿童打成一片,引导儿童在活动中主动摄取知识,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使杜威的教育理想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追求。

3.2 关注“结果”与“过程方法”的统一

知识是个结果,而思维是个过程。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教学的最大问题在于结果重于过程、内容重于形式、意志大于兴趣。“学习脱离应用是当前教育的最严重的缺陷。没有应用的意识,学习对儿童是没有推动力的。这样的学习材料,同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况分开来了,在学校的学习与重要的经验之间产生了致命的分裂。”豘过分注重对书本知识的获得,强调学生的反复阅读识记,主张以强化训练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常常造成学生“知而不识”、“学而不懂”、“懂而不会”等问题,因为书本是以观念的形式呈现知识的,但是观念是无法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的,个体知识的形成,必须以活动的方式,通过个体的体验和思考才能获得。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只有将教学“结果”与教学的“过程方法”统一起来,使儿童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掌握某种学非所用的“知识”,而是要明白在基础教育某一阶段、某一时间内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借助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知识的个性化、具体化转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这是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变革,也是克服传统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倾向,建构 “过程—整合”课程范式根本所在。由此出发,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它将教学过程分为“情境—问题—假设—实验—检验”五个步骤,五个步骤中教师的教学和思维是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正确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开展更多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活动中的体验探究乐趣。

3.3 重视道德教育在儿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它的外部而在于它自身。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普遍的目的,和人们积极地建构经验一样。儿童道德成长过程就是经验不断从坏的经验转变为好的经验过程,是经验的不断成长与发展,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特征。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主要作用在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和道德价值取向,并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小学必须以促进儿童的理智和道德发展为中心,重视道德教育对儿童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克服现实学校对道德教育认识的狭隘化,道德教育方法简单化等种种误区,更新德育理念,使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在生活德育中建构儿童的主体德行,将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与儿童的道德体验、道德审美结合起来,实现道德教育“知性”与“意义”的统一,在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孕育儿童完整的道德人格。

L鼙疚奈幽鲜〗逃?012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文化研究”阶段成果

注释

① [英]Randall Curren.教育哲学指南[M].彭正梅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0.

② 单中惠.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6.

③ 单中惠.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

④ 单中惠.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

⑤ 杜威教育论著选·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31.

⑥ 杜威教育论著选·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1.

⑦ 杜威教育论著选·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3.

⑧ 和学新.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课程目标的转型[J].学科教育,2002(1).

⑨ 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