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精准教学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精准教学概念范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物理概念教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应充分重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并与时俱进地将多媒体这一教学辅助工具引入到课堂活动中,将物质概念变得更为生动而直观,从而切实提高概念教学实效;本文采取理论与案例结合方式,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优越性和实效性,以飨读者.
一、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科学构建概念
初中物理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图式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材料,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其以更大热情投入到物理概念的学习中去.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实验,使得学生获得丰富知觉与感觉图式,从而尽可能多地了解和物理概念有关的各类矛盾现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提问手段唤醒学生记忆,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知觉,积极把新的物理感性素材同化到旧的知识体系中去,从而恰当找到记忆的“衔接点”,使得学生精准了解自己要学习的物理概念和什么相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全面分析学生新了解的信息和旧知识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如果有的话在什么位置出现了什么矛盾.这就有助于学生排除与发现旧概念的影响,从而为构建新的物理概念做好了准备.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中《浮力》这一概念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人在死海漂浮的视频,并提问他们为什么人在死海中不会下沉?然后再播放实验:将小木块、压扁了的易拉罐放在水槽中后,小木块漂浮在水面,而压扁了的易拉罐沉到了水槽底.教师提问是不是只有木块受到了水的向上作用力,压扁了的易拉罐没有受到作用力呢?很多学生回答“是”.有的学生回答水只会对自己密度小的物体产生作用力.教师可先不评价学生的回答,将压扁的易拉罐恢复原状后放回水中,当学生看到它也能漂浮起来都感到很吃惊.教师这时可告诉学生:所有物体都会受到液体的浮力,这也是人们在水中搬运重物更轻松的原因.
二、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抓住理解概念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展示出与概念相关的感性材料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并逐渐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建立新概念的过程也是将客观材料主观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借助课堂讨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形式不断激发学生努力思考,从而逐渐排除物理现场中的无效因素,挖掘出与概念形成有重大关系的核心因素,从而获得物理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构建出新的物理概念,最终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比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浮力》概念时,教师就可将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抓住浮力概念的本质,从而使得他们更加深刻理解概念内涵.物理教材中是这样定义“浮力”的: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但是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几组实验,并要求学生一一记录实验中弹簧秤读数.实验中体积不同但质量相同的两个铜块铁块,上端用绳子悬挂在弹簧秤先浸泡在水中,同学们会发现悬挂铝块的弹簧秤读数小于铁块,在更改铝块外形后弹簧秤读数不变;再将悬挂在弹簧秤上的铁块与铝块再次放到油中,弹簧秤读数均变大.然后,再为学生播放牙膏管放在水中的实验:处于正常状态的牙膏管漂浮在水面,而将牙膏管揉成一团后再次放进水中后下沉.实验播放完毕,教师引导学生就几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影响浮力的各种因素,最终学生在对比中抓住了影响浮力的因素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
三、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精准应用概念
精准教学概念范文2
【关键词】导数;中专数学;数列;方程;切线问题
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导数应用,作为中专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大家用来处理各类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整个数学领域以及数学教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导数区别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为中专数学添加了新鲜的数学知识,增加了中专学生的学习动力。导数的基本内容包含了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及其应用。在更多的科学领域都有所应用,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技、工程学甚至近年来发展比较好的经济学等社会自然科学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中专数学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对一些初等数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运用导数知识进行完美的解决,以下是利用导数对几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实例,证实出山了导数应用的强大之处。
1 运用导数针对曲线切线问题的应用
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习题类型之一是进行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如果采用初等的中学数学知识来进行处理,整个过程比较繁琐,求解过程困难。运用导数中的几何意义(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斜率)进行对问题的解决可以简单地对这类型问题进行处理。
6 结语
总而言之,导数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方面还有很广泛的应用,作为中专数学教师,通过对导数知识的以及微积分知识的掌握,可以对中专数学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教学作用。所以中专数学老师,引导学生把导数在数问题中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掌握数学学习通法,简化繁杂的数学问题。导数应用所涵盖的层面有很多,所以进行导数学习时,除了需要对导数概念、求导公式和求导法则此类的基础知识进行精准掌握,对于利用导数在函数单调性和最值、曲线的切线等问题上的应用也需要进行对中专学生进行要求。与此同时导数作为中专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有机的把每个章节的数学知识内容联系在一起,对于中专数学的教学与学习,都有显著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理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精准教学概念范文3
新课程标准明显改变了传统教学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敢于质疑、自我建构,培养学生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需要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模式都要有所转变。
基于多年来对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继承和改进概念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谈几点我的认识和做法。
一、剖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任何一个完整的概念,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应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该本质属性的应用范围条件。只有全面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避免死记硬背,才能牢记它,应用它。
如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其内涵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其外延是:①太阳能(光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②水和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③淀粉等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④氧气也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⑤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⑥光合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⑦光合作用为动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如对呼吸作用概念的理解,其内涵是:在生物体内,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等获得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外延是:①呼吸作用的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释放出来的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③呼吸作用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④呼吸作用的适用对象是植物、动物、微生物。
当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重要概念后,会知道: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如何去让摘下的水果、蔬菜保鲜;如何去让粮食合理贮存;如何增加植物的产量;为何新疆地区的瓜果异常甘甜;如何通过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来增产增效……能正确解释身边发生的生物学现象,表现出学生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样详细、全面的剖析,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就全面、深刻。这是一种很常规也很实用的掌握概念的方式,是对科学概念正确阐述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二、抓住关键字词的解析,把握概念的精准
从概念的基本构成上看,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灵魂和躯壳,关键词和关键语则是支撑概念的骨架。
生物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其中一些字词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意义的,它往往提示了概念的本质特征,要理解概念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关键字词入手。
如: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这一概念中关键词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
在实际教学中,我用一连串的提问,层层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化并构建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什么是分化?―就是细胞的分别变化。
细胞为什么会出现变化?―分裂出来的一群细胞,因为有了功能上的差异,所以在形态、结构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变化的结果是什么?―物以类聚。形态相似、结构与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在一起,于是形成了组织。
推而广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三、构建概念图,系统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编制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能促使自己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能更好地组织自己所学的概念,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对染色体、DNA、基因、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我采用了这样的概念图来帮助学生记忆其间的关系:
可见,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四、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
对一个概念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在讲述一个概念时,我们有时大可不必一本正经的用“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这些深奥的专业术语或视角来分析,其实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一个概念,可以换一种比较自然贴切的方式,结合以往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认识,及时设置问题进行追问,通过具体事例反驳或论证,追问质疑,挖掘他们的思考潜力,以提前阻止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把错误抑制在出现以前。
精准教学概念范文4
关键词:望文生义;生活类比;意境运用;有感而发
新课标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定理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要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的抽象的概念,故要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以具体实例抽象到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数学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特点,造成概念教学难教、难懂、难学。
如何做到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如何对数学概念进行点睛呢,笔者认为首先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结合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找到一准确结合点。下面列举“观之”之法,以示读者:
一、望文生义
数学概念有的十分精准,概念的数学含义与汉语大体相当,因而可利用汉语释义来解析数学定义,既入乎内,又出乎外。如,以集合概念教学为例说明,集合概念是一个原始概念,把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叫做集合。
二、生活类比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准确的,同时也是枯燥的。如果枯燥中添加点生活化的语言、实例、概念、比喻,则能给概念教学打一强心针,达到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的效果。
三、意境运用
我国古代有大量生活化、形象化、富有诗意的诗歌散文,如果能合理选用,定能出乎其外。如,三视图教学要出乎其外,可以举“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例子,这首诗让学生很快把握三视图本质,同时认识到了解人和事需要从各个方面观察,才能正确全面掌握本质,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正确构建。
四、有感而发
精准教学概念范文5
一、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的教学时间很短,1~20分钟不等,以5~10分钟为最佳,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均可使用,同样的微课资源也可以重复使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微课需要突出一个主题,重精不重多,一个微课可以讲解一个知识点、一个题型,也可以列举一个案例,甚至可以讲解一个概念.微课的制作者,不仅限于教师,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制作成微课,放在公共资源区,供同学学习或评析.在微课资源中,关于化学的知识点,不仅能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微课中多彩的画片、生动的动画等,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由于微课的时间短,因此更适用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可以作为学生预习,也可以作为课堂导入,还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提高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化学能与热能”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社会生活与生产中运用的化学与能源的微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产生好奇.在课中,让学生实验和讨论后,使用微课向学生播放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并随时用微课的形式总结课堂重点、难点,把微课资源巧妙融合于教学过程中.在新授课结束后,以微课的形式列举一些典型习题,练习内容有基础、有拓展,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及时对错误的认识进行调整和修订.虽然在课堂中多次使用微课,但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把这些知识同化为自身的技能,提高了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二、保证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奋斗的目标.为探索课堂的高效性,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学习各种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微课短小的特点,要想在每一个微课中都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就需要教师提炼微课内容,精准把握知识内容,精心遴选教学素材,巧妙运用微课资源,以开阔的知识、精准的取舍,把每一个微课资源都设计成教学精华.例如,在讲“元素周期律”时,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过部分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如核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等,我便直接在微课中展示出来,然后和学生讨论由这些规律是否能推出原子半径规律,再由原子半径规律推出离子半径规律,把这些规律具体运用在周期表中的元素,把比较结果以微课形式给出,最后对这一规律进行拓展,简要介绍这一规律在专业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规律的推导过程,即使学生对有些规律出现记忆混乱,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推导得出正确的结果,并了解在课本上学到的每一个化学知识都有其实用性,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增强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
精准教学概念范文6
1.名师精妙点拨的启发--抽丝剥茧
镜头回放:张齐华《认识分数》的片段
张老师:比较黑板上三个图形,(有的是上下对折,涂一份;有的是左右对折涂一份;有的是斜着对折涂一份)他们的折法一样吗?涂色部分也不一样,可是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来表示呢?
生(比较后发现):因为他们都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都涂了其中的一份,所以涂色部分都可以用来表示。
张老师在引导学生把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由内化到外化的过渡之后,运用比较的方法点拨思维(图形一样,折法不同,为什么都是图形的),精准巧妙地剥离的非本质属性,凸显了本质内涵,"二分之一意义的理解"这个难点迎刃而解,显得格外清晰透彻。
2.一道解题思路的触动--灵动巧妙。
已知+++﹦20 ++++﹦24
求 ﹦( ) ﹦( )
如果按照正常的数量关系或者思维方式分析的话,很可能走进了死胡同,大多数同学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只要把算式进行两次比较,一切就会豁然开朗。第一次比较得数:第二道算式得数多了4,什么原因呢?第二次比较算式:原来第二道算式多了一个"",所以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简单的"比较"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可见比较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解读:"比较"的内涵和外延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简单地说就是辨别异同,同时也是确定对象之间相异与相同点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它可以在相同或相异的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人们常常通过"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区别,从而打开思路,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引导学生"比较"什么呢?
1.同中比异--追根溯源、切中要害。很多数学结论的命题都存在着严格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恰恰就是成就严谨规范结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很多时候又容易被忽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几种情况或结论放一起比一比,在比较中就能察觉出成就结论的原因,从而把握住结论形成的关键。
2.异中比同--直击核心、探求本质
数学概念、结论的获取往往需要从众多表象中抽取,运用"比较法"能帮助学生剥离数学知识的外层属性,帮助学生拨开云雾,直击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3.同中比优--多维比较、辨别优化。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法,而在这些方法中,肯定有思维层次的区别。究竟应该选择怎样的方法?这时就需要横向"比较",没有"比较"就会固步自封。
4.异中比"通"--探寻玄机、发现规律。所有规律的探索都是通过大量的现象通过比较、猜测、验证、推理而得,"比较"是规律探索的第一步。很多知识单独看是没有什么玄机,但是如果放在一起前后比较比较,就会发现有律可循、奥妙无穷。
三、实践:"比较",思维点拨的金钥匙
"比较"只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只要在恰当的时机,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老师若能适时适境灵活选择运用,就是找到了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一) 巧用"比较":促进思维开启
数学学习就是思维的过程,可是思维的启动需要一定问题的启发。"比较"
就是思维启动的引擎。
1. 把新知和旧知比较--找出生长点,新知变旧知。很多新知的探索都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迁移而来。既然如此,在主动探究时必然要有一个"比较"的过程,即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新知是建立在哪些已学的知识基础之上,然后再和旧知进行比较:找出差异之处和相连之处,这种差异和相连之处往往就是新知的生长点,也是把新知纳入旧知的关键点。
2. 把模型和表象比较--找出联系点,形象变抽象。《小学生数学报》第1089期,2011年3月11日第二版:
a+b=50,a×b最大是( ),a×b最小是( )。
许多同学看到它觉得无处下手。
但是如果有下面这道题:一根100厘米的铁丝围成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
方形或正方形,面积最大是( ),最小是( ),学生就很容易解答出来。因为大家已经知道,周长一定的情况下,长和宽越接近,乘积越大,反之越小。而数学报的题目其实就是这种规律的模型表达。在教学类似情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把表象的陈述和模型相比较,帮助学生洞察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促使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
3.把变化和不变比较--找出变化点,现象变本质。如在讲"乘法分配律"时,先让学生计算:
①(32+25)×4 32×4+25×4
② (64+12)×3 64×3+12×3
③(32+28)×5 32×5+28×5
计算后学生很容易发现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算式不同,结果为什么会相同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又代表什么意义呢?比较一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呢?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变化之后的不变。这时候老师要启发:这几道题目也许只是巧合,其他算式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呢?引导学生再大量举例,引导学生从现象当中看到本质,从而发现乘法分配律。
4.把有序和无序比较--找出优劣点,无序变有序。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把无序的和有序的放一起让学生比较鉴别,优的劣的一目了然,从而实现主动有序,何乐不为?
比如四年级下册教学约数和倍数时,老师把有序的和无序的都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
生1:4的倍数有4、8、12、16、20......
生2: 4的倍数有4、20、400、16、8......
老师引导:比较一下两种列举的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在比较和交流中,学生最后都能感受到无序非常容易导致遗漏、重复,东一耙西一棒的感觉。在比较中,有序思维成为必然选择。
(二) 善用"比较":实现思维提升
思维从启动到深入,到开阔,到灵活,到提升,还需要经过多次的辨别明晰、
抽丝剥茧、反复比对,不断沟通,这些过程全还是离不开--"比较"。
1.容易混淆时比较--在辨别中明晰--提升思维的精准性。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辨异比较,不仅有利于区别各自的内涵,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住他们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概念,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鉴别能力,有助于提高思维的精准性。
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苏教版教材中先是在二年级上册安排了"厘米"的认识,二年级下册又安排了"分米和毫米"的认识,然后是"米",最后是"千米"的认识。从以往的教学反馈看,应用这些长度单位时总是会产生混淆,尤其是比较接近的"米"和"厘米","毫米"和"分米"等,针对这种情况我每次教学时都是在"比较"中引导学生逐渐丰实长度概念。有的采用直观演示法比较,比如剪成1厘米、1毫米、1分米,1米的棉线让学生根据要求寻找和选择等,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也有的采用体态表达法进行比较,如根据老师的口令(如1厘米、1毫米)让学生用体态表示。最后再引导学生比较,说说他们的区别。这样,在比较中学生不仅能很好地区别了每一个长度单位,并且牢固地把握住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探知概念时比较--在剥茧中凸显--提升思维的周密性。数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错或产生困难,原因往往在于概念的了解上产生了障碍"。"比较法"可以把具有联系但同时又有细微差别的几个方面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引导学生在逐层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感受到概念的本质特征。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关于周长的问题,有一道题目很经典,但是每年的教学反馈看,这种错误总是层出不穷。如下图:甲、乙两个图形,谁的周长比较长?
关于此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不精准。为了解决这个重难点,很多老师在教学"认识周长"
时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师:蜘蛛、甲虫、蟋蟀、蚂蚁四只小昆虫准备在树叶运动场上跑步。(电脑演示:蜘蛛沿树叶边线跑了一圈,甲虫沿树叶中间的脉络跑了一段,蟋蟀沿着树叶边线跑了一周,蚂蚁沿着树叶边线跑了半圈。)比较一下,你能把他们跑的路线分成两类吗?
生:蜘蛛、蟋蟀、蚂蚁跑的路线分为一类,甲虫跑的路线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这么分?
生:蜘蛛、蟋蟀、蚂蚁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跑的,而甲虫跑到了树叶的中间去了。
师:再比较一下蜘蛛、蟋蟀和蚂蚁的路线,他们跑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蜘蛛、蟋蟀都跑满了一周,蚂蚁没有跑完整。
师:像这样(课件演示)图形外面一圈边线的长就叫做图形的周长。
教师通过两次"比较",很好帮助学生深刻、清晰地感知了周长的本质属性--"边线"和"一周",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周长的含义。
3.横向沟通时比较--在联系中完善--提升思维的开阔性
(1)"比较"构建网络。数学学习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而在相关知识学习之后,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凸显新旧知识之间区别和联系,有助于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广阔性。
(2)"比较"开阔思维。小学数学中许多概念之间是相通的,当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发地(这种习惯需要训练)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比较,找出它们的微妙变化,这样才有利于逐步扩大知识面,灵活牢固地解决问题。
如在解答下列问题时,可以充分让学生比较分数、比、除法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种铜锡合金中,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现在有350千克铜,需要加多少千克锡才能制成这种合金?
解法一:把"比与除法"进行比较。若把合金中铜的重量看作5份,则锡的重量就是这样的7份。用整数除法中归一法来解答,列式为:350÷5×7
解法二:把"比"与"分数"进行比较,"铜与锡的重量比是5:7"换一种说法是"铜的重量是锡的重量的",就可以用分数除法解答,列式为:350÷还可以说成"锡的重量是铜的重量的倍,就可以用分数乘法解答,列式为:
350×
解法三:"铜和锡的重量的比是5:7"也就是说"铜与锡的重量的比值是",就可以用正比例来解答,列式为=; 还可以说成"锡与铜的重量的比值是",则可以用反比例来解答,列式为:=
通过这样的一题多解的比较不仅能使相关知识的特性更加清晰起来,而且能够准确地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思维在"比"中得到锻炼,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帮助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与开阔性。
4.判断正误时比较--在比对中豁然--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计算教学一直是学生错误集中最多的地方。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算理算法,可以采取正误比较法帮助学生察觉错误所在。通过反面例子的对比,不仅可以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而且可以深刻学生对算理算法的进一步理解。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后,老师找两个同学板演(一对一错),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他们的做法,你想说什么?
2 4 2 4
× 1 5 ×1 5
1 2 0 1 2 0
2 4 2 4
1 4 4 3 6 0
① ②
生1:第①个同学很明显错了,20多乘15最少也得300多,他的结果才100多。
生2:第①个同学错了,十位上的1其实是10,10乘24应该是240,不是24,所以 2 应该和上面的百位对齐。
生3:十位上是24乘10,那个0其实已经直接移下来放在120的个位下面,只不过没有写出来而已,所以就把24往前挤了。
本来就是简单的笔算题,经过这样正误一比较,学生不仅把怎样做讲清楚了,而且把为什么也理透彻了,"比较"功不可没。
"比较",是思维经过顿悟、鉴别、飞跃的过程,是辨析、沟通、选择的过程,用好"比较",就是找到了打开学生思维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金荣芬.比较法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运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