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文1

物理 抽象思维 能力

高中物理都要培养什么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物理的首相思维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物理学科的特点

物理学研究物理的运动最一般的规律,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物理学的学科特点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

2、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学定律为主干,建立起了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及其分支的严必的逻辑体系,是一门结构化的科学。

3、物理学是一门定量的精密科学。从概念转变为物理量开始,它利用种种教学表述手段为理论与实践开辟道路,使物理学理论或随时加以严格检验,便于物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好地发挥其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

4、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形式最一般规律和应用的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它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国民经济各生产部分特别是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基础。

5、物理学从它早期萌芽到近展,都以它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等充满哲理的物理思想、现点和方法影响着社会思潮和社会生活。

因此,物理学曾被称为“自然哲学”、“科学方法论的典范”、“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基础”、“现代科学哲学的支柱”等等。总之,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自然科学

高中生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来看,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从物理学科特点来看,物理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抽象性特征,而物理思维主要是抽象思维。上述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高中物理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途径。所以,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问题解决等具体途径,发展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通过一系列抽象来完成的。所谓抽象,从词意来说,是分离,排除或抽出。科学抽象的目的,总的说来,就是达到关于事物本质的、普遍的认识,形成科学理论。

科学思维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是在一定课题指引下,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智力操作活动。无数科学认识的事实说明,科学要达到真理性认识——形成理论,始终离不开理性的抽象。牛顿认为,“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就在于从各种现象中抽象出“自然力”,再用这些“自然力”去推论其余一切运动形式“。牛顿本人就凭这种抽象力量,把地上和天上的切实观物体的机械运动都统一于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科学史上第一次认识的大综合。而众所周知的相对的创立,正是爱因斯坦超越实验事实,高度发挥科学思维的抽象力量的产物

抽象思维是物理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物理学的每一步重大进展或突破,都离不开抽象思维的作用,物理学越发展,其抽象程度就越高。所以,不培养起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物理课程时就会举步维艰。高中物理教学首先要通过物理概念教学过程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物理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

物理抽象思维是从属于一般抽象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物理概念为思维材料,以物理判断和物理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物理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物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物理抽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思维形式,它在物理问题的提出、物理概念的产生、物理规律的建立、物理理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良好的物理抽象思维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才是培养它的主要途径。物理抽象思维的方法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科学推理等方法。善于使用这些方法可以使学习物理知识更加容易,解决物理问题简捷。同时,正确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也是锻炼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题多解,多题归一

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现象,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因此,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智能水平,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归一的训练,达到拓宽学生思路的目的。例如,力学、热学和电磁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选好典型题,抓住问题的实质,积累正确的解题经验,帮助学生挖掘某些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生物课程 学生科学素养 理念

1.科学素养的内涵。对于科学素养的解释,在不同的时代有所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在科学技术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生活、改变我们周围世界的今天,具有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必不可少的能力。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他应该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科学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在这方面,科学素养可以增加人们观察事物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科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生命科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因此,生物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学教师应该努力让所有的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都有机会使自己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

2.生物课程中关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方面得到发展。

2.1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包括:

①好奇心。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生来就对周围的世界、尤其对自然界中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充满了好奇心。小学生在上自然课时,对自然界中的形形的生命现象充满了热情,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充实感和兴奋感。生物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保持下来,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正确态度。

②诚实。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品质。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学生想像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学生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

③合作。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研究的规模和范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共同研究和开发一个项目,一个重大科学发明往往需要许多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因此,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搞发明创造,而是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2.2科学思维的方式。科学思维的方式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科学的思维习惯不神秘,也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技能。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终生享用。其中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尤其显得重要,有了这种思维品质,他们就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能作科学性的分析及批评,作出理性的决定。同时,在实践中当自己的意见与绝大多数同学不同时,能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坚持,而不是人云亦云。

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 矛盾 矛盾分析法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1矛盾及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1.1矛盾的内涵

恩格斯指出:“辩证法被看作是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是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我们论述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出发点,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规律又被称作“矛盾律”,其核心范畴是“矛盾”。所谓矛盾,是指事物所包含的对立面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其中,对立面之间的对立与斗争构成矛盾的斗争性,对立面之间的依存与渗透则构成矛盾的同一性。对立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的关系,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它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

1.2矛盾分析法的内涵

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它是社会学的核心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矛盾分析法首先要求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矛盾,分析矛盾,然后寻找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时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矛盾双方既对立又同一,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做到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中国古代道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同一和斗争是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可分割的基本关系。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①

(3)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是矛盾的不平衡性,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既要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又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看到主要矛盾的重要作用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把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经验相结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深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两方面。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看,人类生存须臾离不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来看,社会成员之间应该做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首先我们应当承认人与人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社会成员正是在承认这种差异性的的基础上才实现共同发展的。

3矛盾分析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矛盾分析法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树立矛盾的观点。用矛盾分析法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又要做到具体问问题具体分析,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而不同”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没有任何矛盾,就是稳定不变的理想状态,那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中去。“和谐绝不是对矛盾的消解与消失”,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和谐也就理解为矛盾、冲突被约束在一定限度内的相对稳定状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首先就应该承认矛盾的存在,承认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已经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等诸多矛盾。此外,在构建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干部领导,不为群众干实事、医务人员收取病人家属红包等种种矛盾。承认这些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2)坚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性不是能够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也是一种既对立又同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因此,人类应当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在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应当承认社会在总体上还是处于安定的“同一”状态下的,但是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也是存在的,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出现了物质上的贫富差别、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快与慢、城乡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现状,这些都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我们应当在这种同一当中把握这种对立。运用矛盾分析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在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的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具体的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有利的条件。坚持一系列的“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等,促进社会全方面、多领域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又不能忽略支流,做到全面又有重点,必要时候要把握时机转移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建立在无矛盾的哲学基础之上,我们必须重视解读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将矛盾分析法融入或建构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

注释

①《选集》第1卷,第307页.

参考文献

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规范性;显著性差异分析

一、问题提出

解题规范是指在解答题目时,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做到表达清楚,层次分明,结论明确,论证充分。战国时期,孟轲提出“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范”一词的重要性。规范解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洁明朗,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从而把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充分反映出来。那么,当前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规范性如何?解题规范性又跟那些因素有关呢?为此,研究小组对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规范性进行了如下研究,以了解中学生解题规范性的情况,分析影响解题规范性的因素,为学生的学及老师的教提供一些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取样及样本特征

考虑到样本个体的代表性和常熟市各校生源层次不同,研究小组选择了该市六所中学(两所市区、两所郊区、两所农村)。在各所学校,抽查了初一、初二年级各三个平行班。

(二)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中设置了12道选择题,4道解答题分别涉及代数、几何、逻辑推理。共发放问卷1638份,其中初一791份,初二847份,共回收问卷1638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562份,无效问卷76份,有效率95.36%。

研究小组通过观察学生解答题的得分来判断学生的数学解题规范性。在评分时,参阅初中相关教材的解题步骤,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按步打分,得分越高说明解题越规范。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了Excel、SPSS17.0软件。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性别差异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影响

在生活中,男生的细心程度一般低于女生,研究小组猜想女生的数学解题更加规范。根据调查小组设计的四道解答题以及打分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女生得分要高于男生,进而研究小组用双总体Z检验的方法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通过SPSS软件计算得出初一的Z值为-2.062,初二的Z值为-5.018。以0.05为显著性水平差异的临界值是1.96,得出初一、初二男女生解题规范性有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解题规范性方面,女生明显要比男生强。这与女生心思细腻、注重细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地区差异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影响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市区学校上学,那么市区是否有更好的教育?市区是否有更严谨的教学?市区学校的学生是否解题规范性更强?下表是各区域学生得分情况。

观察各地区的平均数,存在明显差异。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初一、初二三个地区的F值分别为128.64和103.772,通过查F值表,F(2,776)0.05=3.005和F(2,780)0.05=3.005,则说明三个地区的学生数学解题规范性有显著性差异。继而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三个地区两两之间的数学解题规范性也是有显著差异的。

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个别访谈,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区域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有差异;另一方面,不同区域的生源也有所差别,一般市区生源要比农村好。

3、数学学习态度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影响

问卷中有这样的问题: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吗?答案有喜欢、比较不喜欢、不喜欢和无所谓四种。就初一的学生来看,有682名同学选喜欢或比较喜欢,占调查对象的85.55%,他们的平均分为9.101,有4.89%的同学选不喜欢,他们的平均分为8.175。从平均数上就可以看出数学学习态度不同,数学解题规范性是有一定差异。研究小组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计算初一和初二的F值为4.749和6.605,通过查F值表,F(3,775)0.05=2.615和(3,779)0.05=2.615,得出数学学习态度不同,数学解题规范性也不同,再结合平均数大小,可以分析出,数学学习态度越好,数学解题越规范。

4、数学学习方法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本能,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那么一个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是否解题规范性更强?调查问卷中第5题、第7题和第9题涉及了数学学习方法与习惯。

观察分析以上表F值,通过查F值表,F(3,775)0.05=2.625和F(3,779)0.05=2.625,说明数学学习方法不同,数学解题规范性也不同,再结合平均数大小,可以分析出,数学学习方法越好,数学解题越规范。

研究小组后期采访了一部分学生,通过他们得知:在中学学习中,好的学习和习惯方法远比多做题要更实用。所以,如何培养学生拥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中学老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5、逻辑思维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影响

所谓逻辑思维,实质遵循严格地逻辑规则、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规律,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去解释和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或规律的思维过程,那么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是否数学解题更规范?问卷中有这样的问题:甲乙丙三人只有一个人测验没及格,甲说:“是丙”,乙说:“甲在说谎”,丙说:“不是我”,如果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对的,那么谁没有及格?学生的作答情况见表: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研究小组又采用双总体Z检验的方法,得出初一、初二的Z值分别为9.122和7.583,可见不同的逻辑思维对学生的解题规范性是有影响的,逻辑思维敏捷的学生,他们解题的规范程度要比其他学生更强。

6、老师对解题规范性的重视程度对数学解题规范性的影响

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方面充分强调数学解题规范性,那么学生的解题是否更规范?问卷中第有两题调查了老师在课堂上和课后作业方面是否强调数学解题的规范。调查数据见下表。

观察分析表中数据,通过查F值表,可得结论,老师对解题规范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数学解题规范性也不同。老师对解题规范性的重视程度越大,学生的解题规范性越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四)规范学生数学解题的实施策略

1、小组交流讨论促进整体规范

调查结果表明女生的解题规范性更好,在平时的训练中,更要注重男生的解题规范性以促进整体规范。主要从学生自身方面进行培养,尽量模仿课本例题、教师审题及板书,从中归纳提炼方法和规律。

2、加强地区交流缩小规范差距

不同地区解题规范有差异。一方面,不同地区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有差异,另一方面,不同地区的生源也有所差别。基于这样的现象,不同地区间应加强交流,互相学习教学方法,以便给每个学生更好地教育。

3、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解题规范

端正的学习态度,不仅调节着学生学习的行为,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帮助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提高解题规范性。

(1)改进教育理念,强化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实际性。

(2)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教学语言艺术的功能。

(3)家长要认真倾听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声,注意交流方式,避免过分偏激的教育。

4、培养学习方法构建规范体系

良好的学习方法对规范数学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构建学生解题规范体系。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解题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他提出的“怎样解题”表对学生的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在平时的解题中能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波利亚的解题策略进行解题训练,便能形成良好的解题规范性。

5、训练逻辑思维注重规范养成

首先,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具体实例,组织好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其次,引导学生由旧知向新知的转化,一要加强基本练习,深化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二要加强变式练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数学意境中实现知识的具体化;三要重视练习中的比较,使学生获得具体、精确的认识;四要加强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动作思维”。四要指导分类整理,促进思维的系统化,获得结构性的认识。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和概况推理能力,除了应该考虑教学知识和教学目标外,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不仅如此,培养逻辑思维时,应做到三个注重:注重算理讲解;注重推导过程;注重数理关系分析。

6、提高重视程度共创规范氛围

辩证逻辑基本原理范文5

一、关于科学素养的认知

我国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在当今科技产品比比皆是、科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时代,未来的公民中有一部分人将会成为科学知识或科技产品的创造者或生产者,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将是科技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要去面对各种各样与科学相关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些都要求生活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公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学科学教育并不强调“科学素养”。随着60年代的理科课程改革的浪潮,人们才提出了科学素养理念。70年代初期,在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中学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任务。80年代以后,这一课程理念已经被科学教育家和大多数理科教师所认同,成为当今理科课程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对科学素养的解释,因时代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认识上的变化。即便是在同一个时代,不同的机构、组织或不同的专家对科学素养的解释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目前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国内现在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科学素养是指了解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由此可见,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自然科学的核心基础应该包括:①学生理解基本科学现象、规律,以及科学原理是如何用于技术领域之中的;②学生以在学校的学习为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③学生能够理解或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科学现象;④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⑤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天赋和特点,有些学生在学习理科时能表现出很强的数理逻辑优势,有些则会在理科的学习中遇到困难。现代科学教育强调面向所有学生,旨在培养所有未来公民科学素养。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来说,科学素养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但不论要求的差异如何,科学教育都要使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达到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中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以科学或工程技术为职业,然而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科学素养,才能使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事件和观点时,能够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做出判断或决策。

(二)具有科学素养的人

严格地定义科学素养会有一些困难,因此一些专家和科学教育组织回避去直接定义科学素养,而是用对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进行描述,间接地解释这一理念。如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①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包括探索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的价值观念、对科学学习的正确态度;②掌握了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③具有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等。

科学素养理念的提出,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指出了新的方向和任务。理解这一理念,将有助于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去制定和实施中学生物学课程方案。

二、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认知

“科学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的教育家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声音。它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理科课程分科设课的国家、地区或学校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是由各分科课程——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来共同完成的。中学生物学课程要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

1993年,美国BSCS(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知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BSCS还具体地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出的具体特点: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论述。将提高生物学素养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和基本课程理念,标志着我国生物课程有了重大变化,这有助于将我国生物学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生物科学素养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

1.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

科学态度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科学态度包括:①好奇心。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②诚实。在生物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③合作。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创造力。创造力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主要是指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它指的是对人类社会和其他人来讲未必是新的东西,但对自己来说是初次进行的、新的、前所未有的认识或创造。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因此,中学生的创造力主要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

科学的世界观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和态度,主要包括:①科学认为世界是能够被认知的,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以恒定的模式发生和发展,只要通过认真系统的研究都可以被认知。②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知识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新的发现会对已有的理论构成挑战,从而要不断地对这些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改。③科学虽然处于不断变化中,但这种变化只是处于缓慢的修正之中,绝大部分科学知识是非常稳定的,所以科学知识的主体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④科学不能为一切问题提供全部答案。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共同决定的,科学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积极培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从而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

科学探究不是仅仅属于科学家的方法和技能,它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校的科学探究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进行探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生物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让他们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答案”、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并以此渐渐地养成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科学的思维习惯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可以掌握、应该掌握的技能。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生物学课程对学生进行STS的教育,目的在于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以及科学和技术的联系。解决技术问题需要科学知识,而一项新的技术的产生又使科学家有可能用新的方法来扩展他们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社会可以影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又会影响社会。通常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比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

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世界中具体问题,来获取科学与技术的知识,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4.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生物学教育中我们熟知的一个领域。生物学知识包括基本的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操作技能包括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也是生物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在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规律,对生物学的整体画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关于科学素养的理念,是强调在生物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在知识、科学探究、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认识等四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三)生物科学素养的不同水平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总目标。这一目标指明了生物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任务是使所有的学生在这个指定的方向上有尽可能大的进步。学生在刚刚进入中学生物学课堂时,他们每个人的起点不尽相同。按照澳大利亚生物教育家DavidMorgan博士的观点,学生开始这门课的时候,他们一般不是零起点;而当学生结束这门课程的学习时,他们大多数人也不会达到课程目标的100%。但他们所有的人都应在自己原有的起点上前进了许多。

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也认为,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处于这种连续变化的不同位置上,不同的位置反映了他们对生物学理解的程度。该研究所还将这种连续的生物学素养分为4个水平,分别是肤浅的生物学素养、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和多维的生物学素养。了解了生物学素养的特点,有助于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并实现课程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1.肤浅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认出哪些是生物学的术语和概念,并能够将这些术语与自然界中的现象相对应。但他们仍然有错误概念,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也很不准确。

2.功能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能够使用正确的生物学词汇,对术语的定义表述也很准确。但大都是基于记忆。

3.结构化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应能够理解生物学的概念体系,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解释概念。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个人生活实际相联系,对于生物学的学习充满兴趣;他们从学习或实践的经历中构建了概念的意义和对概念的理解。

4.多维的生物学素养

学生理解生物学素养在诸多自然学科中的地位,知道生物学的发展史和生物学的本质、特点,理解生物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自己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于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行动之中。

我们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基本组成之一。从培养科学素养的视角来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就是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