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实验室 标准化管理 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学教学的质量。管理是关键,使用是根本,效益是目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动植物标本、室内环境若不加强管理,就不能保持完好的状况,也谈不上有效地使用。所以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全部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科学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科学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业务水平和组织才能的高低。
小学科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如何发挥好仪器设备、动植物标本的使用效益?如何让科学教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这些是我们从事科学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严明规范是标准化管理的保证
科学实验室需要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经验,同时必须建立校领导参加的科技教研组,在组织上予以保证。实验室管理者应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教材,能独立完成本学科的所有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教学研究,熟悉教学仪器管理业务。
1.掌握实验室工作原则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实践环节,认真做好小学实验室工作。学校科学实验室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实施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实验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从实际出发,执行规范,制定制度,并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使实验室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并做好实验室日常工作。
2.明确实验室工作任务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必须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并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科技活动。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开展科学普及活动。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改进和研制仪器及自制教学器具活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的可用状态,保持科学、文明和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
3.熟知实验室工作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主要职责:
(1)负责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2)做好实验准备工作,积极组织上好实验课,积极组织课外科技小组活动。
(3)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参加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4)熟悉研究各类仪器,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坚持为教学服务,积极推动科学课实验教学。
4.加强实验室科学管理
实验室必须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保管使用维修制度、仪器报损和损坏赔偿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等规章制度:
(1)按照管理规范要求,健全账册,记录及时准确。
(2)仪器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实验仪器设备必领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并按照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设专柜;教师演示实验仪器亦可与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分开存放。做到科学合理、取用方便。剧和易燃品必须存入危险品库。
(3)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教学仪器设备应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并根据仪器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工作和防鼠、防蛀等措施,保持仪器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实验结束应对使用过的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保养后入橱;每年对现有仪器设备作一次常规保养,完好率达100%。
(4)备用实验仪器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仪器及时报废。实验室保持整洁,通风换气,目的是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实验安全。
(5)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实验室应做好财产账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文件技术等资料的管理。
(6)能经常开展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研究,有自制实验教学仪器和开发仪器功能的计划,并取得一定成效。
(7)加强危险器材和危险药品的存放和管理,严禁学生私自使用;加强电源和水源的管理,使用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和水源开关;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禁学生进行危险性的实验。
二、认真指导、严明纪律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
开展实验教学是贯彻教学大纲及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落实实验教学计划
按教材要求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参考资料;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实验教学。在教学小孔成像(五年级上学期《光怎样行进》)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把小孔成像的原理演示得清晰、透彻、明白,很直观、简单,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效果非常好。
2.严明实验管理制度
实验室一定要落实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好仪器的检查准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实验按时正常进行。教师在每次实验前必须加强有关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好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防止发生仪器设备损坏和人身事故。比如在教学《冷和热对物体的影响》(四年级上册教材)时,需要酒精灯加热,这时候就要强调安全―避免学生被烫伤。
对实验室要经常进行整理、打扫和维修,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卫生。实验室使用情况要及时进行记录,并填写实验室使用情况表。实验室对财产设备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实验室使用后应对所有的仪器、仪表及各类实验器材进行复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学生实验过程中损坏的实验器材,应视事件的性质和损坏程度酌情赔偿。重视防火、防盗,离开实验室要关闭电器,切断电源,锁好门窗。
3.加强实验人文气息
实验课上我们要多一点人文气息。依据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而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素养。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关心生活,热爱科学,并善于把科学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一代新人。
学以致用,我们的实验室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应用价值。此外,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科普知识和科技动态影片,如:《数码宝贝》《科学幻想》等片,细雨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科学的神奇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和鼓励学生有选择、有创造,让科学教育充满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
三、探索开拓、积极创新是标准化管理的绩效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要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氛围。我们在实验室的黑板上设计创新专栏,可以是与创新有关的格言妙语、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奇思妙想,使学生体会到创新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在科学学习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不管是在课上的学习活动中,还是在课下的自主探究中,都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发现、摸索、发明和创新;也可以是学生获奖的科技小论文和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科学实验等,并且定期更换。这些创新专栏整体看上去图文并茂、和谐美观,每一处都显示着设计者的巧妙用心,孩子们在这些设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创新兴趣。使学生对环保、生活、科技和实验有了新的认识。
2.发挥学生的个性空间
科学课要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实验室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设立学生自制标本展橱。在实验室将学生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摆放进橱窗去,让学生利用课前课后时间尽情观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橱窗下面及实验室门前陈列一些文竹、君子兰等植物,也可以喂养蚕、小金鱼等,这些是学生们很喜欢做的事情,它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的机会,而且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培养了持之以恒的精神。
设置工具箱,放置实验和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活动纪录卡等。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如皮筋、气球、乒乓球、各种弹簧、石头、易拉罐、各种金属条、塑料瓶、吸管、各种纸、海绵、泡沫、木块、木炭、橡皮和硬纸板等都由学生自主筹备。发动学生不断为它“添砖加瓦”,使它应有尽有,充分施展学生自制学具的才华,为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实施开放式探究提供便利。
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做出预测或假设,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实验室成为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的阵地,成为展示他们探究活动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搞发明创造的乐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2
一、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规范化管理。加强中小学各功能室、教学仪器设备、体音美卫器材、图书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中学理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及中小学音体美器材的高效使用。达到管理体系化、建设配备标准化、工作责任明确化、装备使用目标化、规章制度完善化、档案建设实用化。
二、强力推进实验教学的开展。教育局将定期和不定期到学校抽查实验教师教学和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并将通报相关情况。
三、做好教育技术装备项目的实施。实施好2014-2015年“国家全面改薄项目”教育装备类中央和地方资金1715万元和797万元的采购招标,严把采购和验收关,确保学校的装备达到省标准要求,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装备均衡化。
四、抓点示范,全面推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检工作。以学区或几个学区联合进行教育装备规范建设、管理、使用的抓点现场学习、交流、培训促进学校规范管理,高效使用;以均衡的教育装备管理、使用来全面推进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迎检工作。
五、全面完成教育装备目标。创建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1所,市实验教学示范学校2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省装备标准要求。
六、组织好“四项”学业水平考试。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室、设计室、实践操作室等建设,确保学业考试学科课程按要求开齐、开足、开好。严密组织、严肃考风考纪,认真抓实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理科实验操作考查、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考查“四项”学业水平考试。
七、抓好“五项”活动。一是教育装备管理使用、督查和培训;二是开展好中小学生读书活动;三是开展教育技术装备论文评选活动,推动师生教学教研理论研究能力的提高;四是开展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赛课活动,五是中小学教师教具制作活动。
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
Abstract: The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 is currently developing much-needed power. The establishment of open laboratory in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reform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xperiment center, it Describes the process and steps of establishing open laborator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hrough a year of much application, it has achieved considerable succe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s obvious and very wide.
关键词:实验室改革;开放实验室;创新型实验人才
Key words: reform of laboratory;opening laboratory;creative talents for lab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221-03
0 引言
当前,中国国力正在不断增强,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基础技艺的工人,更需要具有一定创造力的高级工程师。这就要求大学工科实验室必须努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东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具有石油特色的电气类实验室,承担着培养石油工业及其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电气操作的重任。近年来,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不断尝试各项改革,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
1 为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开放实验室
1.1 建立开放实验室的必要性
原有的实验课程上课时间短,内容陈旧,已经跟不上时代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大学生在科学实验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无法将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创造一个宽松、便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开放的实验环境,对于加强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1]。实验室的开放要求各个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运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等资源,对学生开放,给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的条件。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对于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具有一定意义。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对实验技术进行交流、融洽、协作与创新;有利于及早发现创新型人才并帮助其快速成长;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强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才能;有利于降低仪器设备的无形损耗,提高其利用率,加快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提高实验技术水平[2]。因此,东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建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实验,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最大程度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2 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方案与措施
有效实行开放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使其高效运行,并进行示范推广,将有利于实现学校的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各项效益,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实验室开放有很多类型,我们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使开放实验室有明确的目标和宽泛灵活的创新机制。“开放”对于学生来说应是课余的、课外的,因此,实验内容应该是人才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时以外的,是对人才培养计划内必修实验的延续和提高,包括如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和软件开发、课件制作、网站建设等。对于实验经费的来源,本院学生可通过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方式获得专项经费,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来获得实验资助。对于教师的配备,开放性实验室的指导教师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技能,并能主动引导学生,精心修改实验设计内容。实验室其他技术人员需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服务,保证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供实验教学必需的配套服务,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实验时间,东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自行建立一套实验课选课系统。学期初,教师在实验选课系统上所有能够进行的实验项目,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在系统上选择自己了解或者喜欢的实验项目;在开放时间内,中心根据学生的预约情况准备实验内容,并安排教师负责指导进行实验[3]。
该实验中心在过去的基础上对于实验内容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共分三类。第一类是必做实验项目,这类实验注重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如认识仪器仪表、根据电路图搭建某个电路、观察实验结果等,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能;第二类是选作实验项目,这类实验在必做实验项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可以系统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上课时由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具体实验要求,并提供实验所需材料,同时教师还负责指导和检查实验结果,学生自己则需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和撰写实验报告,这类实验项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的工程设计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类是创新型实验项目,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一个研究课题的实验,或者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科学研发活动,比如参加各种设计大赛,或者是参与到创新基金项目中等,这样,学生在研发活动中不断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工程意识得到激发、引导和巩固[4]。
1.3 建立开放实验室的软硬件基础
该实验中心在2003年曾购进一批价值800多万的实验台,以提供基础实验的操作。如今10余年过去了,旧的实验台已不能满足创新实验的需要,因此,在2014年又购置一批新的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如单片机开发实验仪、数字存储示波器、6位半数字万用表、教学实验室虚拟仪器套件、学生实验多功能数据采集器、电能质量分析仪、高精度多功能过程校准器、数字直流电源、数字信号源。实验室组织中心教师经过一年的努力自行研究开发一套网上选课系统,现已投入应用。
2 建立开放实验室需要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由学校、院二级管理。学校配有教学校长和教务处负责实验中心建设;二级院配有院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实验中心设主任、副主任、专职实验教师和兼职实验教师,实验室下设项目小组,各小组负责人对实验室主任负责。中心有专兼职实验教师18名,成立4个创新团队,每个团队4~5人,负责不同研究方向的项目。每个团队的教师可单独也可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研究。指导教师和参与实验的人员需对选题的科学性、难易程度及可操作性提前进行论证,对实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并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梳理防范。实验室进行开放时,必须有指导教师或实验室人员在场,除提供实验仪器设备外,还要进行实验过程的监控和实验室安全保障等管理工作,并认真做好实验室开放记录。另外,我们挑选一些比较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让他们作为实验室助手,参与到实验教学的指导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维修维护和科研等活动中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此外,该中心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涉及防火、防毒、防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每一个方面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同时,构建了学校、职能处室、学院、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实验者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层层相促,环环相扣,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责任到人。
实验室文化体现了实验室人员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一种软管理手段具有无形的力量,起到了凝聚团队、激发潜能的重要作用。世界上成功的实验室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自由民主、团结协作、相互激励的合作氛围;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科学精神。因此,东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将努力营造这种和谐的文化氛围。
3 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开放实验室已经投入使用,并初见成效。
首先,在学期初我们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开设实验选修课,学生通过实验中心网上选课系统进行实验内容的选择。见图1。
我们将实验内容设置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创新型实验,即上述所说的必做、选作和创新实验。初次上课的学生必须要完成一定的基础性实验,以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一般需要半个学期的时间。下半学期进行提高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预热,学生已初步具备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二学期,学生直接选择创新型实验,前半个学期主要是教师给出实验要求,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仿真;后半学期由项目小组的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设计大赛活动,或进入创新基金项目。见图2。
两个学期过去,选课学生中有石油、机械、电气、化工各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有些学生还在竞赛中获得奖项。因此,我们在未来的一年中将根据专业特色加入适合各个专业操作的实验内容,并依靠各专业的优势学科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及时将学科前沿的成果加工改造纳入本科生实验教学。
4 总结
实验中心致力于利用开放实验室举办各类竞赛、讲座、论坛和模拟实践等活动,旨在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各项努力,我校学生大部分已经积极参与开放性实验,每年约有7000人次参与到各类型开放性实验的活动中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大的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在开放性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中心组织开展了一些与课外科技竞赛相关课题的研究,对参赛学生代表进行赛前辅导与训练,为我校本科生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和全国广告设计大赛等诸多大型赛事奠定了基础。通过学科竞赛,我们使更多的本科生有机会通过各类竞赛得到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系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战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应用,通过开放实验室培养的学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学生中反映良好,见表1。
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引导方面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建设创新平台,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全校反应良好。基于以往改革经验,中心在未来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建设,为国家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兰,关洪斌.把实验室建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摇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8):4-5.
[2]肖利,曹丽华,刘梅.创建创新型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0(10):13-14.
[3]高秋香,李红伟.实施品牌战略探索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9):23-30.
[4]李凡修,梅平,陈武.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4):5-6.
[5]张明高,齐建国,刘瑞,等.加快实验室改革与建设,创建实验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6(20):1-4.
[6]李艳红,赵万里.发达国家的国家实验室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5:21-23.
[7]张勃.做好实验室在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引导[J].教育改革,2012,8:10-11.
[8]张波,贯会明.开放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35-137.
[9]屈二军,李文建.深化开放性实验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4):131-133.
[10]朱仲邃,张国辉.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囊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3,21(3):27-29.
[11]夏定元,徐华中.探索实验室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88-90.
科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
医疗卫生与计量监管系统对医学领域的诊断、治疗设备和医学计量术语曾有过多种称谓:如对医学装备类设备多称为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医疗仪器、医疗卫生装备;对应用于医学装备方面的计量多称为医用计量、医用设备计量、医院医用设备计量、医疗计量、医疗卫生计量、医疗装备计量等,众多名称极不规范,不利于装备与计量的管理和交流。计量的特点应该是标准、统一和准确,从学科领域考虑,名称应统一、规范。为此,笔者在《医疗装备》杂志和《中国计量》杂志上,对医学装备和医学计量的定义曾做过专门论述,将应用于医学领域的诊断和治疗设备通称为医学装备,将应用于医学装备方面的计量通称为医学计量。
1.1医学装备
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装备在过去习惯上大多称为医疗装备,本人认为还是称医学装备更为科学。医学装备与医疗装备的英语表示均为“medicalequipment”,但在汉语中,医学与医疗在概念和内容上却不同。医疗装备是一种习惯叫法。“医疗”意指疾病治疗,从词义上,医疗装备应仅限于治疗方面的装备,内容局限。“医学”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保健)、卫生、预防、诊断和疾病治疗的科学,从这一概念出发,医学装备可泛指医学及医学科研领域所配备的仪器、设备、器材及技术力量等,内涵要比医疗装备广泛[2]。医学装备是医疗卫生领域所配备的医疗、诊断设备的总称。从医学与医疗的不同概念,本文以医学装备取代医疗装备等称谓,从词义和内涵上更为科学、确切。
1.2医学计量
1.2.1医学计量体现了医学科学技术领域计量的宗旨
计量是计量学的简称,是研究测量、保证测量统一和准确的科学[3]。医学计量是医学领域有关测量的科学,是计量学的一个分支,是医学科学技术领域保证人体生命体征(化学、物理)参数、用药剂量等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医学计量体现了医学科学技术领域计量的宗旨。
1.2.2医学计量科学、准确
现代医学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诊断治疗的定量规范化和数据规范化,医学计量所涵盖的是医学测量领域的整体,既有对医院的计量保证,还包括对医学科研、教学的计量保证;既有对诊断、治疗计量器具的测量,同时还包括对科学实验分析计量器具的测量。所以,医学计量更为科学、准确地表达了医学装备的质量技术状态。开展医学计量有利于建立适于医学计量特点的检定系统,实施有效的量值传递。医学计量检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医学领域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对人体(生命体)各种参数测量的准确一致,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准确诊断与治疗。医学量值管理系统有利于实现医学领域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临床结果准确性的可靠保证。
2医学装备质量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质量管理进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全面质量管理认为,装备质量是过程的产物,过程包括构成装备寿命周期的选型论证、采购、安装、临床应用、维修等,必须使影响质量的全部因素在装备的全过程、全寿命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使组织具有持续提供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装备保障能力;坚持进行质量改进,最终满足社会和患者的需求。这些管理思想、工作原理及实践,都集中体现在建立并运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上。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通过构成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过程、程序和资源有机的整体活动,使影响医学装备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管理、使用以及技术保障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防止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从而长期稳定地满足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需求,并通过持续改进使医学装备质量不断提高。医学装备质量管理包含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两大部分。
2.1医学装备的质量保证
广义上讲,质量保证的核心是提供信任,包括在组织内部向管理者提供信任,并向社会和其他方提供信任。质量保证对外是为了取得社会对质量安全的信任,对内满足质量所提出的要求。为了提供这种信任,通常要对机构内部管理体系中的有关要素不断进行评价和审核,以证实该机构具有持续稳定的使装备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在医学领域,医学装备质量保证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医疗机构用于诊断、治疗、检验和医学科研的设备质量达到预先规定的标准,以使之安全、有效、准确、可靠。医学装备属于一种特殊产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变革,现代高新精密医学装备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医院的现代化将以高新技术为特点,以高质量为标志。医学装备的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医学装备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持条件,是开展医学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医学装备技术为临床医学从经验诊断治疗向定量规范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手段,医学装备的精准程度直接影响病情诊断和治疗效果。由于数字化、智能化、影像化、多功能以及综合参数检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装备技术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医学装备质量管理的难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及老龄化和健康观念的变化,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卫生服务体系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人们对以促进身体健康水平的医疗保健装备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医学装备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计量法的深入宣传和贯彻执行,各级计量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医学装备强制检定的力度,人们的计量法制意识普遍增强,由于医学装备质量引起的医疗纠纷也引起了人们对法制计量工作的重视,计量信得过单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
2.2医学装备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是指为了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活动,而不是组织中所有的质量管理活动。质量控制的内容包括围绕医院质量管理中的每一环节的医疗安全保证。对于医学装备的质量控制涉及从事装备质量工作的人员、机制、标准、法规、应用环境、用电安全、计量测试和对医疗仪器设备的操作等多项内容进行控制,并对质量活动的成果进行分阶段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装备应用于临床。同时为了使每项质量活动能够真正做好,质量控制必须对于控制内容、目的、因由、时间、地点及控制方法等做出规定,并对实际质量活动进行监控。《ISO/IEC17025:2005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适用于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准则,是证明其技术能力和所运作的有效性,以及证明实验室有能力出具有效的检验和校准结果的标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是目前国际上测量保证和计量管理方式的体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以企业计量管理工作为核心的重要标准。我国推荐性标准为《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控制体系通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实施控制,它既包括了对测量标准、标准物质的控制,也包括了对医学装备(亦即工作测量器具)的控制,因此,测量控制体系对于保证医学领域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装备的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对病情的诊断与治疗效果,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建立医院测量控制体系、实施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是实现医学装备质量要求的可靠保证。参照《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建立医院有效的测量控制体系,目的在于实现医学装备的质量目标,保证医学装备通过测量过程满足医学诊断治疗数据的准确、可靠,降低医疗风险,保证医疗质量。测量控制体系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到测量设备的统计控制技术。测量控制体系的总体要求是应能保证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即最大允许误差、最大允许不确定度、测量范围、稳定性、分辨率、环境条件或操作技能要求。具体保证办法是:(1)所有测量设备都应被计量确认。(2)对重要的测量过程应加以监控,并保证长期处于受控状态,医院应对受控设备做出明确规定。在ISO9000标准中,将“过程”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换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并将“产品”定义为“过程的结果”。ISO10012测量控制体系依据这项原则提出了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是测量控制体系的核心。
2.2.1计量确认
(1)计量确认定义计量确认是为保证测量设备处于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检定)、必要的调整或修理及随后的再校准(检定),以及要求的封缄和标签。计量确认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能满足使用的要求。(2)计量确认过程计量确认过程的含义是把计量确认活动作为一个“过程”来对待。计量确认过程有2个输入: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和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有一个输出,即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确认程序应包括为满足计量要求所需要的允许测量不确定度所要求的设备误差。(3)确认间隔应根据医学装备(包括测量标准)在测量过程中的记录,如稳定性、用途和使用情况等,在适当的时间间隔(通常是定期的)对其进行确认。计量确认间隔应能保证医院设备不超出允许误差极限。对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医学装备,计量确认间隔一般按国家检定规程规定时间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计量确认可以满足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但不能保证在2次间隔内由于测量设备移动、环境改变、人员变化或操作不当而偶发的故障。
2.2.2测量过程控制
(1)测量过程的定义测量过程是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测量过程通常亦可称测量。测量过程的影响因素包含有关的资源和测量人员、测量设备、测量程序和测量方法,环境条件也应作为其影响量因素之一。(2)测量过程控制测量过程控制是将测量作为一个过程来考虑,监视和分析由测量过程获得的数据并采取纠正措施,使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连续保持在规定的技术要求之内。测量过程控制是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的补充,测量过程是以2次间隔内通过多次核查,及时发现测量过程的变化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实时控制测量过程使之保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使测量过程处于长期连续的质量控制之中[4]。实施测量过程控制,医院应对每台医学装备的使用要求确定性能特性,对其量化并进行监测和控制。性能特性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稳定性、最大允许误差、重复性、复现性及操作者的技能水平。对不合格设备应隔离并给出明显标识,停止使用。对多功能多参数医学设备,经证实能在一种或多种功能或量程内正常使用时,则在标签或标记上标明可使用的功能或量程,但应采取措施以防止在有故障的功能或量程内使用。当发现设备不准确或有故障时,通常先进行调整、修理,直到能准确工作为止,否则应考虑降级使用或报废。当考虑以往测量有明显误差风险时,医院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对以前测量诊断结果的有效性重新评估,直至追回患者重新诊断。
3医学计量质量控制与装备质量保证的关系
3.1医学计量与质量保证的关系
3.1.1医学计量是医学装备质量保证的技术基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装备采用高新技术,测试水平不断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已成为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医学装备的质量保证贯穿于设备寿命运行周期的全过程,渗透于医学装备管理的各个方面。
3.1.2医学计量是医学装备质量保证的技术手段
医学装备的质量大多以定量化为特征。因此,计量工作就成为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基础计量管理包括计量标准的贯彻、精密测量技术的推广、理化实验鉴定和技术分析等工作。基础计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保持测量手段的量值统一、准确和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医学装备质量可靠稳定以及合理配套;定期对医学装备进行检定和维护,严禁不合格设备投入使用;完善测量技术、测量手段和技术培训工作;逐步实现计量工作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对于不能定量的质量特征,如外观、形态、包装及内部缺陷等要逐步改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使之更完善,更科学化。
3.1.3医学计量是医学装备质量保证的守护神
在医疗卫生领域,计量测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体各种生命体征参数的获得是通过测量技术而实现的,现代医学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离不开计量测试。对体温、血压、心电图、脑电图、CT、MRI的检查,对放射剂量以及各种化验,均属计量测试范围。计量技术是医学装备保证的守护神。如果医学量值失准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错误,从而直接影响到诊断、治疗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计量参数超过阈值还会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装备采用高新技术,检测水平不断提高,计量保证能力已成为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医院在开展计量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提高全员法制计量意识。全面采用国际单位制,保证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仪器设备量值的准确可靠。建立医学装备技术经济效益评价和设备配置、档案和人员管理制度。医院要把强制检定、设备测试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计量是医学装备的技术基础和手段,设备商检、安装、调试、验收都需要通过计量检定、检测验收才能保证设备质量;设备在使用期间要依据国家计量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对于未列入强制检定项目的医学装备,医院应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自行定期检测;修理后只有经过再计量、校准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计量是医学装备技术保证的核心。
3.2质量控制与装备质量保证的关系
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医学装备的质量满足社会、就医患者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所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和安全性等)。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过程控制,即对整个质量环节中的所有阶段和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以防设备失准而引发医疗事故。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医学装备技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其综合技术、部件、元器件来源逐渐走向专业化和个性化,在这种条件下,无论医学装备管理机关还是医学工程部门,都应把装备应用安全与质量控制作为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显而易见,在综合技术保障中预防维护、校准与计量是保证应用安全和实施质量控制的关键任务和关键手段。医学装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工作的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加强对医学装备的质量控制,是国内外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医疗装备质量水平和装备水平的提高,加强医学装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将医疗装备质量保证纳入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保证。人才、技术和医疗设备是医院现代化的三大支柱[5]。当前,开展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加强临床使用安全管理、降低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已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9年,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国内部分医疗设备质量的抽查检测统计,装备的质量问题与医疗事故在医疗安全影响因素构成中占30%。国内某部门通过组织医院开展质量控制工作,使装备检测合格率由质控前的76%上升到97%,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1月18日,国家卫生部正式了《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在医疗机构制定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这标志着国家更加重视医学装备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工作。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