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1

关键词 融合教育 国家 社会 学校 家庭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针对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用融合教育理念的视角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实施与探索学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对策如下:

1国家层面的对策

政策法律法规能够硬性地保障特殊儿童进行学前特殊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制定明确的政策法律法规对于保障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发展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与保障。发达国家对学前特殊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大且拥有有效的监督机制。(1)国家要设立学前特殊教育专项资金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以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学前特殊教育能够在普通幼儿园及特殊教育机构的普及,但是要做对学前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流向的有效监控,防止被挪用;(2)学前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合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或者通过其他手段减免部分财政税收以支持对学前特殊教育资金投入。

2社会层面的对策

引起社会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的重视,对于普及推行学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倡融合教育,不仅是体现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采取融合教育理念,有利于特殊儿童回归到主流社会中。

2.1加大宣传力度,改变社会传统观念

特殊儿童不是社会的包袱,经过教育他们也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我们社会要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对待特殊儿童不仅仅是养活他们,还要对他们进行教育,他们有受到教育的权利,而且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并不浪费现有教育资源。

2.2在全社会倡导融合教育理念

融合教育理念有助于促进儿童的交流与身心发展,同时也是保障特殊儿童受教育权利理念思想。通过媒体等渠道加大对融合教育理念的宣传,引起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关注,理解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及重要性。

3学校层面的对策

学校是实践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要充分重视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接纳融合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3.1提升教育理念,推行融合教育

发展教育,理念先行。普通幼儿园要积极采取融合教育的理念,尊重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接纳特殊儿童入园并随班就读,关心特殊儿童心理需求,按照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对其进行教育,使其回归教育主流,融入到普通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去。

3.2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教师正常教学和学生正常学习的保障。我们在尊重特殊儿童有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要保障其正常学习生活的权利。因此,普通幼儿园要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充分做好招收特殊儿童入学的准备,使其受教育的环境达到无障碍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儿童学习活动的参与水平。

3.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是发展学前融合教育的力量。从融合教育的观点出发,努力使得每一名幼儿教师具备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具体做法如下:

(1)普通幼儿园要增加对有学前特殊教育专业背景教师的招聘力度。这样通过增加对专业背景教师的需求数量,从侧面就鼓励高校开设相关特殊教育专业,增加高校招生人数,这样从根本上就能解决全国特殊教育专业背景人才的不足现象。

(2)重视融合教育理念,加大对普通教师的相关培训。学校要积极组织普通教师进行学前融合教育的培训,提高普通教师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只有提升教师素质才能对特殊儿童进行融合教育。

4家庭层面的对策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态度,将会对孩子的教育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改变家长的陈旧观念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1改变家长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融合教育

面对特殊儿童这一群体,家长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抛弃世俗的观点,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家长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改变:

(1)承认既定事实,积极寻求改变。家长要正面面对特殊儿童,少一些抱怨与苦恼,积极寻求帮助。要抛弃对待特殊儿童只养活而忽视教育的思想,要认识到通过特殊儿童也可以成为家庭的自豪,成为栋梁之才。

(2)正确认识融合教育。家长要积极学习融合教育的思想,充分认识到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只要这样,家长才能积极把特殊儿童送到普通幼儿园进行融合教育,促进特殊儿童融入到主流教育环境中去。

4.2宣传融合教育,消除普通儿童家长与特殊儿童家长间的对立态度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要建立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宣传体系,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说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在普通幼儿园开设融合教育班的意义,让广大普通儿童家长加深对特殊儿童的关怀、理解与支持,以此也可以提高融合教育理念的知名度与接纳度。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2

一、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师范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前,心中已有既定的对教育的认识与主张,这是最初期的教育理念形态,一般由以下诸因素构成。

(一)自身受教育过程和专业认同感

每个人在作为学生时,都会对教师职业和学校生活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所遇教师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方式、个人魅力等组成了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简单评价。当选择就读教师教育专业时,说明该学生较为认同本职业,认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的社会价值及能够实现的个人价值。进入专业学习环境后,教师教育机构也会对学生继续进行“职业认同引导”,引导学生对所学教师教育专业形成积极的认同感。这些都为师范生形成自身教育理念形成奠定基础。

(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

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也是师范生积累专业知识和锤炼教学技能的过程。学习专业知识对师范生增进专业了解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也是师范生逐渐成为一个“专业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专业技能则是学习和训练将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操作技术、程序、方法等。训练专业技能时,师范生如同正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某环节,身临其境,这对其认识教育生活状态、反思自身与职业的适切性很有帮助。因此,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是学生形成自身教育理念的依托。

(三)见实习经历与体验

见实习是职前教师教育培养的重要环节。见习阶段,师范生可以观察基础教育校园文化、观摩教师备课上课、管理班级的全过程,从中学习和汲取优秀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智慧。实习阶段,师范生则可以实际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从事一位教师所应完成的深入校园生活、走进学生群体、书写教案、课堂互动、课后辅导等一系列教学与管理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或完成后不断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试图找到更合理的解决策略。这样的切身体验可以让师范生更深刻地认识与思考教师职业中与学生、学习、教学、教育相关的问题以及教育活动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等,从而形成自己初步的教育理念。

二、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肩负的任务

顶岗实习是近些年教师教育机构陆续在尝试开发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实践课程模式。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步伐,实现农村在职教师的定期进修与专业发展,一些高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实行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或顶岗实习支教等活动,安排高校高年级学生,在进行过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与考核之后直接走进中小学任课教师的班级正式任教,而班级原来的教师则前去教师教育机构(高校或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主题性专业发展培训。实习师范生顶替岗位,主动接手承担该教师的教学管理职责并生活在学校或学校附近,时长一般为两个月到一年时间,在此期间师范生至少肩负以下四项任务:

(一)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由于本班教师已经离开学校,因此顶岗实习师范生接受的是实习学校同年级同学科其他教师的指导,指导机会和指导力度有限,需要师范生自己去面对和克服很多挑战,比如独立完成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判断到课堂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从巩固性训练的习题选择到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结果。没有指导教师的“坐镇”帮助,这些都需要师范生自己去揣摩、实施并自我反思。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时,也需要师范生自己去补救和改善。独立的教学让师范生体验了课堂短短的三四十分钟对一个教师从教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验。

(二)班级秩序的管理者

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一般也要接管或兼管班级管理工作,作为班主任,班级事务的处理、学风建设、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等都需要师范生自己去践行并尝试解决。师范生在最初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向往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但往往很难把握好“严肃”与“活泼”、“朋友”与“控制者”之间微妙的分寸。所以师范生时常需要改变自己与学生的交往策略,以更好地推进班级秩序的建设和自身威严的树立。

(三)学校发展的旁观者

师范生进入顶岗实习学校以后,因职责需要理应自我定位为本校教职工的身份,但实际却很难做到这样,师范生会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学习者,面对复杂的学校文化教育活动及学校发展中的事件,也始终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服从者或旁观者。他们可以多角度、多层面地观摩、体验学校生活和运作常态,这也对师范生熟悉基础教育面貌、了解学校功能结构、更好地扮演教师角色提供了“脚本”。

(四)乡村教育的体验者

顶岗实习被引入教师教育机构以后成为以“支教”“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旨而开展的高师院校和乡村基础教育双赢项目。后来顶岗实习被更多地学习和采用后,有些学校已去除了浓重的“支教”色彩,换之以“在职教师借机回炉研修”的名义,可是“乡村气息”始终是顶岗实习必要性与特色的展现。师范生进入顶岗实习学校以后,会很快体验到乡村儿童的质朴、教学设备的落后、校本课程中的乡土特色等,他们需要尽快去了解、适应并有效利用乡土资源。

三、顶岗实习对师范生教育理念形成的积极影响

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所持有的教育理念,它是一个外延较为宽泛的概念,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活动观是其最基本的三个方面。师范生的教育理念既在专业学习阶段零散积累、模糊成型,同时又在后续的实习工作、职业经历中不断巩固、改变、丰富,形成体系。顶岗实习作为一种全方位体验性教育实践课程,对于师范生反思、形成自身教育理念具有显著影响。

(一)顶岗实习有助于师范生人 本主义教师观的形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教师职业和教师角色都给予“人性”的关怀,反对“知识本位”的教师功能,并对教师个体的生存状态与教育素养予以关注。

1.对教师职业本质的认识

在顶岗实习中,师范生虽然会失去很多“被指导”的机会,但换个角度思考,其实师范生也可以借助这一情形抛开“实习指导教师”的束缚和暗示而独立面对教育教学,所以也没有太多来自他人观点和传统做法的逼迫。新的基础教育研究开展以来,人们开始关注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生命意义,跳出了“教师是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认为教师应当是人精神生命的创造者。顶岗实习师范生可以拥有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很多与学生交流、交往的机会,借助这些机会增进对青少年儿童的深入了解,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与精神需要,且有宽松自主的氛围将所学新课程教育理念尝试应用于实践,以更好地扮演作为“成长引导者”的教师角色。

2.对教师职业生活层次的理解

以叶澜为代表的几位教师发展研究学者将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划分为三种,即以此谋生和养家糊口的生存状态、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的享受状态、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的发展状态。[2]这三种状态代表了三类教师的职业生活,或者是一位教师的三段职业生活。

由于顶岗实习师范生是代替原岗位教师,参与原岗位教师的各类工作团队,与本校教职工频繁而紧密接触,因此他们能够很快了解和熟悉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态度、动力都会让这些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有一种别样的理解,或许看到了他们的苦楚而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或许欣赏他们的勤恳、坚韧、乐观而选择积极的从业心态,或许慨叹于乡村教育的落后和师资力量的薄弱而准备和这些教师一起并肩奋战改变教育面貌。这些认识与感悟都会加深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生活和职业追求的理解,也会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二)顶岗实习有助于师范生存在主义学生观的形成

罗杰斯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仅仅是一个侍者,存在主义教育观念提出“教育是发展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的过程”[3]。因此,存在主义学生观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倡导积极的培养心态。

1.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应主动了解和研究学生

学生对新到来的实习教师都会有一种新鲜感,因而会表现出一些“试探”或“获取好感”的不同于其过去常见的行为,而实习教师和原岗位教师交接时都会就学生的行为、成绩等综合表现进行大致的分类了解,当“标签”与实习教师所观察到的事实不一致时,实习教师可以独立使用自己的判断去对待学生,所以一般能够做到相信学生,用心去发现他们的真实特点,积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研究其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顶岗教师,实习教师可以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来对待,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不断完善自己。借助实习的机会,系统全面了解某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这对实习教师今后更好地处理师生关系、关注教学对象学习特点大有裨益。

2.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必须确立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理解、信任、尊重和爱护学生。由于师范生仍处于学生阶段,心中怀有美好的教育理想,因此他们在顶岗实习期间一般能够用较为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往,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存在一种主动求知的愿望,尽量让自己保持诚恳、友善的态度,支持与理解学生,积极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特长并适时鼓励与表扬。但有时他们也会因难以把握尊重与纵容之间的界限而感到失望。

3.学生是具有独特性与差异性的个体,教师应理解与承认学生个性

师范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会逐渐发现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包括人格、兴趣、遗传等诸多因素,这是学生个体唯一性的表现,教育的功能应当是促进人的多方面发展,而不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同一、统一和标准化发展。所以,顶岗实习的经历能够使师范生明白在教育实践中要尊重这种差异,并且对差异持理解与支持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三)顶岗实习有助于师范生建构主义教学活动观的形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学习者个人决定的,学习者的知识是他们在情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

1.重视学习的主体建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一般有机会尝试运用书本中所学习的当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思想,而不再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他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师生合作中去主动探索知识,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在交往中学习知识并交流情感体验。课堂中带领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或学习活动,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批判反思、自主建构的过程,即所谓“探究性学习”。

2.强调情境创设,教学内容转向开放、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师范生的顶岗教学意味着他们要独立进行教学设计,根据目标实现的需要重新筛选和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和实用性。所以,顶岗师范生备课阶段会尽可能多地翻阅和查询与本部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加大课堂信息量,并注重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内容,组成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建构新知识。

3.重视教学的社会性,教学组织形式关注师生会话和交互

由于顶岗实习师范生与学生的相处一般比较随意和亲近,他们容易营造比较宽松、自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与教师的频繁交互,有助于学生之间真实的商议、讨论与争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见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了解与自己相对立的观点,同时也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解决途径,为知识建构提供良好的背景和条件,体验交往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4]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1.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张全新.试析存在主 义的学生观[J].当代教育科学,2003(21).

[4]周国萍.建构主义教学观评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3(4).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3

教育理念创新理性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理念创新对教育实践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来源于教育者对教育实践规律的认识和推动,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终端,处于理论教育向社会实践过渡的重要阶段,推动客观的、理性的教育理念创新对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理性选择的意义

经济学的创始人、苏格兰学者亚当・斯密认为,人的理性就在于他能够在对各种利益的比较中选择最大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最大的需要。可以说,亚当・斯密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形象的阐述了社会人的行为,即人在社会行为中始终选择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教育作为国家行为,具有高度的国民性、公益性,其思想、观念、制度及体系构成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国民需求,因此单纯的站在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教育理念的形成和教育行为的实施,显见偏颇。但是,如果站在社会学角度,那么亚当・斯密的理性选择理论对推动教育改革、尤其是教育创新理念的萌生、形成和调整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二、理性选择的基础

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制度奠基于西方,大学基本理念、制度和职能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创新、形成并加以拓展。由于教育理念的形成是以实践为基本属性的,无论是“”时中国现代大学雏形的形成,还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都蕴含并体现教育理念创新和变革背后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由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起步较晚,教育思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体现为“西风东渐”,是建立于依附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学习型创新,作为教育思想体系构建核心的教育理念创新更加突出表现为外源借鉴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时代高速发展,教育理念的创新也越来越体现为建立在高校内在追求和发展探索基础上的内源自发性。无论是外源借鉴还是内源自发,其产生的多元途径直接作用于选择的主观性,构成了教育理念创新过程中理性选择的存在基础。

三、如何做好理性选择

(一)准确把握理性选择的内在属性

1.理性选择的实践性

高校作为教育的承载主体,面临着思想多元、信息多元而逐步丰富的理念创新资源,在可借鉴或选择的众多创新理念中,体现选择的理性是以实践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一是准确理解教育过程中人的决定性作用。教育的过程是思想、文化、知识传承创新的过程,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受体,人都是第一性的,因此创新理念的选择必须以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和成才特点为前提,理念的创新才具备指导性、实践性。二是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职能。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成长是社会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对接、交融的阶段,其地位和功能是重要的,同时也是有限的。教育理念创新的目的是提升教育的延展性,这种延展性体现为受教育者的潜力开发与积累、自我更新意识及能力的萌发与形成,因此对创新理念的选择必须内化于高等教育的职能存在。

2.理性选择的多元性

高校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聚合体,教育理念创新的需求是多元的、来源是多元的、模式是多元的、内容也是多元的,多元化的创新构成决定了理性选择的多元性。其多元产生的原因是人由于社会分工和成长过程的差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需求是不同的。创新理念的实践于教育管理者来说,更多体现为教育体系、教育模式的变革与深化;于教育实施者来说,教育理念的创新更多体现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更新;于受教育者来说,更多体现为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吸收与贮存。由于人在主观上对不同选择结果有不同的偏好序列,因此符合选择主体需求的理念更易被采纳,如果这种选择的根源是实践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那么就是理性的。因此,在面对教育理念创新中,要客观认识创新理念的形成背景,尊重不同群体的选择方向。

3.理性选择的延续性

创新理念选择的延续性来源于同质选择中首次选择的正确,形成于有效实践结果的累次叠加,而经实践反复印证有效的选择偏好易在主观上形成为思维定势。虽然理性选择范式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在特定情境中有不同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同时人在理智上相信不同的选择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但实际上选择主体更乐于按照已有经验、思维定式固化选择方向和行为方式。基于此,在面对众多可供选择的创新理念中,始终保持理性选择的根本是理性思维的养成,这种养成来源于对有效实践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主观批判。因此,在教育理念创新中,除不断巩固和保持创新意识的存在外,还应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才能筛选出最为符合发展实际的创新理念。

(二)自觉破除主观世界的思想防卫

教育理念的创新如仅体现为理论层面的创新,伴随时间的推移可以逐步淡化认识的差异,但其只要作用于实践层面,其必然体现为教育实践的变革,这种变革无论是教育体系、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的改变,在客观上不可避免的偏离于部分成员的主体认识,甚至损害其自身利益,往往会被认为是创新主体强加于决策受体的强制性变革,进而会激发主观意识中的防御本能,体现在客观行为的惧怕与抵制,这种抵制反作用于创新主体,往往导致选择理性的削弱甚至背离。因此,教育理念创新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创新理念实践化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创新主体要允许理念创新过程中不同声音的存在;另一方面,在尊重个体基础上,要正确认识抵制背后存在的理性,要通过寻求创新过程中价值的契合谋求共同意志的回归。

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是推动理念创新实践化的根本手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物的发展始终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无论是理念创新的程度还是创新理念的选择,甚至在创新理念实践推进的过程中,都应充分考虑创新受体主观意识的趋同度和可承受度,一方面,通过循序的原则逐步发现、修正偏离实践的理念漏点;另一方面,通过渐进的方式逐步削弱、同化受体的防御心理。

三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与时俱进是理念创新的根本属性,体现的是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内在关系,还体现创新主体和受体伴生于时代进步而同步发展的利益述求和心理需求,更应体现高校自身的发展思路与规划、特色和传统、目的和途径。

(三)努力营造理念创新的多元生态

由于理念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每个组织成员既是创新的受体,也是创新的主体,因此每一个创新的理念都是组织个体通过教育实践过程整合出的思维亮点和认识突破,体现着组织成员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个体追求,虽然个体理念的差异性存在直接影响或制约于整体理念创新的同步性,但由此构成的多样化、多极化创新生态,一方面,可以填补创新体系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丰富创新理念选择的理性覆盖,同时,整合、同化后的个体创新对整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因此营造并保护好理念创新的生态多元对于拓展选择途径、比对创新质量和维持创新动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营造多元化的创新生态,一是主体目标的强化和创新原则的确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组织、引领和实践者,通过思想引领、意识作用甚至行政干预的手段强化理念创新的目的指向,这种指向作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主体预期,即要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律,还要体现高校组织成员整体的利益趋向,因此多元化创新生态的构建要服从、建立并服务于高校现阶段建设任务和远期发展规划。二是首创精神的激励和创新意识的培育。多元化创新生态的构建在体现目标指向的同时,彰显着同一目标下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与整合,组织成员作为教育理念具体化的实施单元,更易在实践层面感知并完善创新理念的运行效能,尊重并肯定个体的创新选择和实践评价既可突出组织成员的价值实现,又可以通过强化个体的创新认识不断丰富教育理念的形成层次和实践内容。三是共体形成和个体创新的协调与统一。主体教育理念创新,来源于多数组织成员对个体教育理念创新的认同和趋合,因此即便在同一目标指向下,创新的生成途径、实践模式及功能认识都可能因为个体差异存在而不同甚至对立,因此除突出高校在发展方向、体系构建、教学组织等宏观领域的主导作用以外,还应明确组织成员在教学模式选择、教学内容更新等微观领域的主体地位,突出创新的适应性、包容性和层次性,才能建立稳定的、理性的、和谐的多元化创新生态。

总之,教育理念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力,创新理念的实践化过程就是高校发展的过程。高校作为社会化的组织,在面临思想多元、利益多元的情况下,对多元教育理念的包容和选择很难有确定的理性标准,只能将创新的理念融汇入教育实践,通过时间进行检验。因此,处于占据思想主导地位的高校,必须“保持教育理念创新的开放性、警惕性,浓缩大学利益相关者的集体智慧,以敏锐的触觉感知各方面的利益需求,在思想交流、批判与反思中不断赋予大学核心理念新的内涵”,才能探索出符合内在需求、凝练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和荣.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学理论述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4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语文教学中生命关怀理念的探究,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的融入实践活动。而且,生命关怀教育理念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渗入生命教育理念的作用和策略进行了探究和研讨,希望和广大同仁共同学习。

关键词:小学课堂;生命教育理念;探究措施

我国的新课改进程逐步深入,更加突出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命教学的理念。生命关怀教育理念提倡: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看成具有生命灵动性的个体,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然而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此理念相去甚远,甚至产生背离的现象。比如: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程序化、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枯燥等。笔者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础上,开展生命关怀教育理念的探究分析。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关怀教学理念的意义

小学教学的任务是一方面让学生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使其生命更有灵动性、懂得生命的真谛,在这个过程中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凸显。然而假设小学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生命热情,那么这样的教学其实就是失败的。语文作为基础教学最重要的学科,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育和生命关怀,尤其对学生的个性生命特征应当认真塑造。而且,语文教学就借着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和认知能力,并借此培育学生的生命特质和个性特征。所以,开展语文教学要和生命教育紧密结合,在教学中让学生清晰领悟生命的真谛和意义,对生命产生崇高的敬畏之情,更加愿意探索生命的意义,进而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发展前景,这样语文教学才算完成最根本的任务。其实,每一堂语文课中都有生命内涵的体现,都有生命智慧的彰显和对生命之美的注视。因此,小学语文这门课自身就有生命教育的关注,这既是现代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又是小学语文这门课的特性。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关怀生命教育的理念显得尤为必要。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关怀生命教育理念的开展措施

1.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和珍视生命的精神。开展生命关怀教学理念就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就是使学生借助对生命的感知等活动产生一定的认知观点和见解。那么生命意识涵盖了生命存在的认知和生命逆境的认知,既有珍爱自身的生命,又有关爱别人的生命。激发孩子们的生命意识一方面使他们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爱护生命的精神和尊重他人生命的精神。认识到现代社会是每个人、每个物都有自身的生命体征。生命不能重来,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同时,生命又极其弱小和短促。所以,对孩子们开展生命关怀教育,对他们产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格外重要。然而,生命是独一无二、不得复制的,历史伟人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如谦虚礼让的孔融和机灵聪明的司马光,这些都是需要让学生慢慢体会生命个体的不同,进而学会理解包容他人,正视自己的生命的同时也珍视别人生命的存在。另外,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生命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孩子们领悟生命意义。在语文教学时当注重生命关怀理念,注重学生个体特性,在语文学习和阅读中激发和领悟生命的意识。笔者在讲解《司马光》一课时,就巧妙地融入生命关怀教学教育孩子们珍爱生命,远离危险地带,若遇到危险,则一定要冷静使自己或者帮助他人摆脱生命危险。另外,诸如《蒲公英》《小鹰学飞》等阅读课文教学中也借机渗入生命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热爱生命,自强不息。

2.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生命之美。除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命意识和生命精神外,还要注重教育学生学会欣赏生命之美,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观察发掘生命之美,感悟生命的魅力和价值,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又有对人类之美的认知,既能领悟人间真爱,又能觉察人性之光,发现人类的智慧之美和创造之魅。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们感受了生命的存在,看见了生命的活力灵动,形成了对生命欣赏的视角和思想,进而更加珍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然而,生命固然美好,生活有时候却很残酷,每一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要面对诸多困难和艰险,但这正是生命的历练真谛,既要敢于接受生活中的挫折打击,又要坦然面对生命的荣耀之辉。没有重来的生命,珍视生命,从这一刻做起,无论生命前方的路是怎样,享受生命的旅程才能活出生命的价值。

3.师生对话互动,点燃生命火焰。开展课堂上互动活动对调节课堂气氛有助推作用,语文课堂开展平等的对话互动有助于师生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互动活动要求师生平等,孩子们也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细心听取,即使孩子们的见解是稚嫩空洞的,也不可以直接打断和批评,站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不可以打击和泼冷水,这样会击退他们的参与热情。而且,学生发表见解有错误也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多理解包容,并借机委婉地指正错误之处,引导他们产生积极正确的认识和见解。这种纠错教学法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没有错误和片缪的衬托,那么会有真知和正确的体现,一味地追求统一口径的说法和见解,只能扼杀孩子们的天性,磨灭他们幼小的心灵,浇灭他们对生命探索的火焰。所以,师生之间开展平等的互动对话很关键,在平等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感悟生命个体的价值,认识和接受来自每一个个人的生命体悟和经验,教师或者是其他学生的。这样,学生得到的对生命的认知才是正确的、鲜活的、灵动的。

4.改进传统预设教学,采用动态化的教学模式。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内容的设定,导致教学的每一个步都是教案预设的,出现课堂枯燥乏味,教师照本宣科地讲课,学生做乖巧的孩子听课,被动地吸收已经成型的知识和价值观。然而,正确的语文教学提倡注重学生的个体特性,倡导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轻松地学习知识,在课堂活动参与中形成个人生命观念,进而达到知识的构建和消化,逐步树立积极的生命意识形态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关怀教学理念大有裨益,对学生的生命价值的形成和将来的生命质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因材施教,积极探索生命教育的实施策略,多关怀学生的生命个性,引导学生自重自爱,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参考文献: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5

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这个问题一向被认为是“难的”(柏拉图语)。它的确可以算作是哲学和人文科学中的歌德巴赫猜想。因此,人们对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理解也确实存在困难。那么,这个“难”的根源是什么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归纳以便于理解对这一提法产生模糊认识的原因。

首先,“审美”一词的中外文内涵可能引发理解歧义。“审美”一词外文为“aesthetic”,除“审美”外,还有“美的”“感性的”等等含义,即“审美”和“美”“感性”是同一个词,用法相当宽泛,使用起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审美”一词就中文辞书来讲,具有“领会、辨别事物与艺术的美”的意思。“领会”一词是一个很玄妙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审美”一词理解上的含糊。

其次,“审美”一词来自哲学术语还是普通口语其含义的深浅度也是不同的。把它当作哲学术语,“审美”一词的理解必然要建立在审美关系基础上,并且要对审美主客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强调主客体统一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但“对那些未受过系统哲学训练的人来说它多半还是一个陌生的技术词汇”。结果,给人的印象是,“以审美为核心”不同于音乐教育。“它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变量,或者说是对音乐教育的一种学究式的说法”。而口语中的“审美”更多地是体现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再次,“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弄清楚其确切内涵确实比较困难。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综合艺术课程理念的提倡,“审美”一词更多地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会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此外,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的忽视,似乎非得用音乐的外在功能来说明音乐的价值才能使人们得以重视,使得音乐教育本该具有的独立理论品格不够鲜明,这也是导致对这一提法陌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人们对待音乐审美教育所采取的理论视角不同,如:一些人采取美育的视角,按照美育本质的经典理论来理解,必然重视情感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偏于审美主体对音乐客体的偏主观性、个性、创造性的阐释;另一些人采取美学视角,必然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其内涵不完全局限于情感教育,以及人们对待“什么是美”所持的不同美学立场也必然产生理解差异。

当然,彻底剖析人们对“以审美为核心”困感之迷犹如“审美”问题本身一样是非常困难的,笔者所作的粗浅归纳旨在为了进一步探讨“以审美为核心”基本内涵作一些铺垫。为了揭示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我们还必须对其提出背景作一些分析。其分析如下:

首先,从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强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强调音乐教育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可以这样说,以往的音乐教育除了不强调自身的美育功能外,其他教育功能都强调过了。当然,即便这样,人们也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打着美育的幌子而已。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被笑眯眯地置换了。兜了这么一大圈,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

其次,从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角度来看,建国初,受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美育观。根据苏联奥夫相尼柯夫等主编的《简明美学辞典》对“美育”的解释可看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属论”,即美育可包含在德、智、体等之内,实质上等于否定美育的独立地位与作用。这种观点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如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育确乎必须重视,但是不必另立一项,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里头”。毋庸置疑,学习苏联虽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使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的美育获得独立地位。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六大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一时红红火火。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非艺术化”、“专业化”的不良倾向。此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要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世纪之交,美国教育家雷默“音乐审美教育理论”传入我国,受到表情主义美学思想影响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得到确立。

还有,从把握当今的时代特征角度来看,目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教育改革影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性、基础性、终身性,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包含作为创新意识中的重要因素――想象力在内的审美力与认知力、意志力、体力就成为一个人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以培养审美力为己任的美育因而也就获得了重要地位并再次被写入教育方针。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从中外、当代几个视角,大致以历史为序,对“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作一些初步分析,为我们理解其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语境”。那么,“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正确贯彻教育方针的角度来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突出加强美育。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权威文献,就必须首先提出体现贯彻美育的明确主张。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改变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漠视的顽固认识。当然,教育方针不等于教育规律,合理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反映教育规律。因此,这种主张首先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2 从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角度来看,“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音乐教育由“音乐”和“教育”两个词组复合而成的概念的内涵已基本表述清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音乐的特殊规律。由于以往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导致“非艺术化”教学倾向严重,同时不正确地强调音乐的特殊性规律,导致“专业化”教学突出等问题。因此,鉴于音乐在本质上就是审美的,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是认识之必然。

3 从音乐教育功能角度来看。通常认为,音乐教育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健体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突出审美功能,如果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都不把审美放在首位,那么,加强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

4 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角度来看,美育的传统表述是情感教育,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层含义就必然是要注重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情感体验途径和机会。再者,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据《辞海》解释,“美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审美意识,狭义专指审美感受,即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在狭义层面上使用,强调偏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当地淡化一些纯技术性的机械式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的,也是务实的。

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范文6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大学生教育队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重视高职院校的发展。机加工学科是高职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专业科目,对机加工的充分掌握能够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加专业、深入的知识作保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要改进机加工实践教学改革,CDIO工程教育理论是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掌握专业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

1 CDIO工程的教育理念以及在高职机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1.1 CDIO工程的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论是近年来由西方发达国家的具有权威的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交流沟通而制定出的新的教学理念,是将学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结合到一起,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高职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学习CDIO工程教育理论,促进CDIO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根据CDIO理论的具体内容,对机加工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更新要全面的进行,从细节上入手,从课程安排上开始,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并且遵从培养计划的指示,重视机加工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遇到困难和难题,主要靠学生自己解决,只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点,使得学生能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增强,从而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新产品的设计。

1.2 CDIO教育理念的理论指导作用

CDIO工程教育理念虽然是近几年刚出现的教育理念,其具体内涵还在起步阶段,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但是已经受到众多学校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而在采用CDIO教育理念后,学校的教育水平获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提高。CDIO工程教育理念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中的表现,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对学生如何做人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的能力运用到对社会有价值的方面。CDIO工程教育理论在高职机加工实践教学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面对难题时,能够勇敢地迎难而上,运用学习的专业知识积极思考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CDIO教育理念同样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引领学生学习和接触正能量,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能力运用到对社会有价值的方面。

1.3 “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这一核心理念在高职机加工实训改革中的应用

对CDIO教育理论进行正确的理解,并且将其改进成适合我国教育环境的教育模式,促进CDIO能够更好地符合我国的社会环境,促进CDIO工程理论在高职机加工实训改革中发挥的作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机加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的方式,在实践课上促进学生对成品的加工工艺、结构等充分的了解,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灵感,完成自己的构思;将产品要实现的功能和结构,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相应的设计,做好产品的校核和改进工作;进行设计的实现步骤,收集相应的资料,确定制作工艺和流程,使得产品的制作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进行最终的改进和修改过程,经过老师的指导进行完善,实现CDIO理论中的运作程序。

2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机加工实训教学方案

2.1 构建具有CDIO理念的特色课程体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重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确定学生树立正?_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规划和制定时,结合广西机械创新大赛的比赛要求,以CDIO工程教学理念为主线,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机床完成比赛作品等方式,提高学生在实践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操作安全知识,保证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能够重视自身安全,树立严谨、严肃的学习态度,在实践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的掌握。

2.2 编制符合CDIO理念和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指导机加工实践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否科学决定着CDIO理念在机加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同时也决定着高职机加工的教学水平。为了制定符合CDIO理念和企业需求的教学大纲,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针对学生薄弱的地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从而能够制定出符合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能力。

2.3 合理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建立符合CDIO理念的课程考核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进行机加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重要的方式。将CDIO理念运用到考核方式的制定中,不能只重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上的考核,这样会养成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要运用多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进行全面的自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