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育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育的核心

体育教育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育 职业核心力 素质教育

1、“职业核心力”和素质教育

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给高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诸多教学任务所需要调整的重要方向。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针对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来说,从原本的完全不重视,到现如今的着眼点放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转变,从表象上来看是好的,但是根据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总结来看,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

2、“职业核心力”和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差,主要是因为老师对于“职业核心力”和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没有理解清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于很多习惯了应试教育模式的老师而言,就将其片面的理解成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局限到体育课来说,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的体育锻炼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笔者看来,这种认识是极为肤浅和片面的。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力”在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其存在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抓大放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仅仅是一个基础,要让学生通过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来提升其适应工作环境的基本体能素质和能力,这才是关键的内容。

3、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表现形式

一些接触过素质教育的“新生代”老师对于“职业核心力”的解读可能比较清晰,但是有一些老师对于其具体表现的方式还略有存疑,在笔者看来,在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应该秉承着四个大的方向。

其一,立足于夯实身体素质基础,适应专业技能的需要。在应试教育阶段,高职的体育课程设置基本离不开“两跑一跳”,课外活动也无外乎是篮球和足球。这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规划而言看似是有帮助的,但是当这些学生走出校门,迈入职场之后,这些相关内容势必会很快丢掉。夯实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基础,但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职场专业规划来有侧重点的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极为明确的一点是,所选的内容要与专业知识贴切。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形体美是很关键的一个表现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健美操、韵律舞的学习是极佳的;对于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工作环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耐力,鼓励学生参与游泳和竞走的锻炼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如果把上述二者颠倒过来,那么就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了。

其二,立足于发掘身体潜能特点,适应职场多变的形式。高职专业的学生其就业压力比较大,迈出校门之后,面对的职场挑战是复杂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通过体育课程的相关规划,让学生具备一个比较健康的体魄,能够适应较强的职场变化压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突出的一点是,根据学生个人素质的不同,老师来制定相应的学习和锻炼计划,切忌拔苗助长或者提倡平均主义,这样会极大的影响和刺激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严重的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基本生理机能。

其三,立足于规划身体机能变化,适应环境因素的突变。前一点的发掘潜能是基于生理机能的角度来说的,规划身体机能的变化是基于心理角度来说的。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是很关键的,体育学科中的健康教育规划,提倡的是学生拥有一个与身体机能完全相匹配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适应环境因素的突变。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清楚,文化知识的专业能力是职场工作中的必需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职场工作中的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情况下都缺一不可。

其四,立足于理顺身体持续发展,适应突况的锐变。高职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本科学校的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现实,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较多,但是同样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其在五年之内选择放弃创业的也不少。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学生的耐心与耐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表面上来看,这与体育教学关联性不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与学生的体能锻炼存在偏差其实也是有很大关联的。在学校期间老师如果能够给学生多增加一些挫折教育的内容,其效果或许就好的多了。

4、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重要意义

从上文中阐述的几个表现形式可以看出来,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培养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提升,但是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不断深入,让学生的“职业核心力”越来越扎实之后,对于文化内容的学习是极为有帮助的。再配合上学生一个强健的体魄,新课改工作中强调的让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就一个水到渠成的局面了。

5、高职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职业核心力”的展望

综上所述,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提高“职业核心力”是新课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心理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关系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学生的职场甚至是人生都是有很大影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在这个方面涉及的相关内容并不多。在下阶段的课改工作调整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必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江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9)

体育教育的核心范文2

一、相关概念的解析

力量训练是体育运动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提高以及运动伤害的防止等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常规的力量训练更多的是增加肌肉的横断面积,对于肌肉的静力稳定效果极其有限。下面我们来对相关的概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核心。在体育运动训练的范畴之内,“核心”的概念是指“人体的身体重心”。

(2)核心柱。泛指整个躯干部位,具体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胸廓、骨盆、髋关节及整个脊柱在内的广大区域。

(3)核心力量。顾名思义,“核心力量”就是指人体身体重心周围的肌肉力量,包括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两大类肌肉的力量(局部稳定肌主要以深层稳定性小肌群为主,包括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骶棘肌等;整体原动肌主要以浅层运动性大肌群为主,包括竖脊肌、髂腰肌、股四头肌、股后肌群等)。

(4)身体素质。身体素质主要分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弹跳等七项内容,在这七项内容之中,力量是其他素质的公共基础。

在明确了相关的概念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依托“核心”理念来进行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的高效体育教学。

二、如何进行高效教学

笔者在尝试以“核心”相关理论为依托的体育教学的时候可谓是一波三折,在经过不断的尝试、反思、改变、完善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些体会,也建立了一定的模式,下面笔者将这段历程进行简要地阐述。

(1)初试之后的得失总结――单一性的核心力量练习。在依托“核心”理论而进行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将注意力单纯地集中在“核心力量”,分别选择采用了动力性和静力性两种练习方式,动力性的如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仰卧举腿、俯卧上身起、俯卧腿臂上振(俯卧两头起)等;静力性的如瑜伽动作里面的座椅式、平板式等动作。

由于是初次尝试,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较为新颖的,所以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学生较为感兴趣,但是经过了几节课之后,学生们普遍反映有点枯燥且见效慢,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应该是女生练习的动作,还是俯卧撑和双杠更好一点,肌肉一下就能鼓起来”。

(2)迷惘之后的方式探究――模仿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经过总结之后,笔者在坚持围绕“核心”理论不动摇的前提下,将学练内容进行优化,简单来说就是将练习动作放到相应的运动项目具体动作之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之下明白该练习动作与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和对学练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的学习时,笔者根据高低运球的动作特点设计了抬头挺胸屈膝前进、后退、左右移动的练习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高重心、低重心、行进、原地、快速、急停等不同的练习内容。学生在练习了之后不仅腰腿部的力量得到加强,而且也更加清楚了运球时候的肢体动作,可以说是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上都得到了发展。在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笔者也注意到这样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授鱼”,如何改“鱼”为“渔”,于是笔者又对这样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思考与优化。

(3)感悟之后的教学重整――针对性的核心动作教学。新课标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为此,笔者将教学模式设计为:教师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学习目标(即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教师进行示范――请学生进行模仿尝试练习――师生共同分析学习内容的特点――依据“核心”理论,设计相应的练习动作(包括力量与动作两方面)――进行学练――改进――再次学练。

例如,在进行“原地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学习时,教师首先提出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将传接球的手部动作和全身动作进行明确,接着教师分别示范了传接球的手部动作以及传接球的完整动作。学生们紧接着进行模仿练习,手部的动作能够比较轻松明确,但是对于手臂动作和上下肢的动作却难以明确。遇到了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们一起讨论,在淡化人体工程学原理和运动学原理而重视具体动作结构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们很快将动作分为下肢的踝关节蹬地、膝关节屈伸、手臂的屈伸、抖腕、拨指等五个部分,分别对应的练习动作是双脚并列提踵练习、双脚前后左右开列且双腿屈膝站立后的踝关节蹬地膝关节屈伸(这一部分动作不宜分割开)、双臂的胸前部的前后屈伸、抖腕拨指,练习的形式是分解、辅助(侧面靠墙,根据参照物进行练习;正面对墙进行推墙练习)、完整等三种。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与指正,在这期间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和集体集合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规范性。

在运用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之后,先前的几次课显得较为拖沓且练习强度明显不够。但是在磨合了几节课之后,学生熟悉和掌握了这一套方式,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一些难度的技术动作也能够进行学练和掌握,这正是体育学习中最为可贵的一个特质。

体育教育的核心范文3

在谈到创新教育时不免要提到人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是主体---人及其思维和行为的综合形式。没有人主体意识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教育。在认可人的受教育能力以后,进一步面临的问题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这同他们作为教育对象的属性有关。问题在于受教育者是有能动性的人,施加的教育影响需受教育者内化才成为影响。这种内化的过程可能是定义水平上的,也可能是机械水平上的(如死记硬背、盲目服从),其条件在于个人是否发挥自主性。主体意识是一种意义水平上的内化过程,而内化的过程是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较高形式。一切创新活动都孕育在主体意识的母体中,只有具备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前驱动力,其创新能力便随着分析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捷性中表现出来。但是,主体意识所表现的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的。笔者认为应该作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1.创新教育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深层次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其实质就是创新教育。有人说:“创新教育可以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台阶。”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人在受教育时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期,所谓的“德才兼备”就是人在接受教育时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标准件,创新的结果必须是这种标准件作用的结果。也许有人提出质疑:标准件之说可能会遏制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说成是被动的只会做工的机器。其实不然,标准件的意义是一种规范的人格力量,就像有人认为的,有德有才之人其创新能力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有才无德之人,其能量越大,对社会的危害越大。2.创新教育与应试教育。创新教育从狭义上说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改革性教育。人们对应试教育的界定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片面强调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劳动技术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单纯重视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智力发展。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创造人才的培养。更有人把应试教育说成是:扼杀儿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泯灭了儿童天性中的好奇心与创造的火花,使教育成为一种单调的记忆知识与答卷能力,使充满创造的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模式化、简单化代替了教育的丰富性及过程的复杂性。其实,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试教育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但不能一概否定其成功经验,应该保留其中的某些有利于受教育者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因为发展创新教育同样离不开基础教育的掌握。3.创新教育不是自我意识的任意发展。前面谈到,主体意识包含主体的受动性与客体的主动性在内的双重主体,也就是说,主体意识不是孤立的个体意识,而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综合效应,是在设定的条件下所设置意识行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首先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创造性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收器,而是经过观察、思考、有选择地、能动地接受教师的信息的主体。但教师作为一个设定的条件传授给学生的信息,受教育者绝非游离教育者之外的自由个体,是以施教者为依托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个体。与此相反,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是游离于施教育者之外的自由个体,是未入师门的浅层次的思维活动。我们所要探讨的是主体意识而非自我意识。

创新教育中的主体意识与通常所说的教育主体并非同一概念。主体意识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其实,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论的,它们都是关系词。无客体则无所谓主体。人们对主体的认识各有见解。主体到底是什么?王坤庆教授认为:“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人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的特性。”创造教育的实质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发挥教育者以新的思维和教法给受教育者传授信息;一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展现。

教育是以人作为主体的教育。究竟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是主体,抑或是二者都是主体的“双重主体”?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解释为:1.指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教,以自身的活动与影响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动作用。2.指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有其主观能动性,教师不过是指导者,辅导者。3.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有主体意识的人,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都有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客体,二者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的客体。这两个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层次上的不同。以上三种解释最具有说服力的是第三条:“二者都是主体意识的人”笔者前面所说的主体意识包含主体的受动性与客体的主动性在内的双重主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综合效应与此解释的精神是一致的。

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无论是他们之间的主客体关系,他们所涵盖的精神实质都是“创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用新的思维和方法去发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思维定式。针对这一特性,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主体意识≠自由教育。这里所说的“自由教育”并非全指通常所称的“自由教育”,而是针对主体意识而假设的一种行为方式。通常所指的自由教育包含两种含义:(1)即“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以一般文化修养课程为主要内容来促进人的智慧、道德和身体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创始人是亚里士多德。(2)提倡尊重儿童、促进儿童天性自由发展,使其成为自由人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有人把自由教育说成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自由性”,认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是一个永恒开放的历史进程。”并把应试教育说成是“不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要求教育必须赋予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包括对学校、班级、教师、课程等方面的合理选择权利以及与教师对话的权利,自由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的权利。这无疑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内容,但也有失偏颇。笔者对自由教育的理解是:1.思维方式和想象力的自由。教育者如何诱导引发受教育者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而并非指受教育者行为方式上的自由。过分自由往往让受教育者误入歧途。2.创新活动的自由。人作为主体意识的地位只有在他从事自由活动的主客体关系中得到确立和表现。自由地想象是一种超越,同时也是一种限定。“超越是自由主体的主体性不可或缺的重要规定之一,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看成是自由主体的主体性中最重要的规定。超越是相对限制而言的,没有限制就没有超越,超越是对限制的突破。在一定意义上,超越性就是创造性。”林剑博士的精辟论述说明了自由的主体是受限制的主体,限制就是超越,也是创造。

体育教育的核心范文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某市的统计,在该市5万名大学生中,约有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怖症、焦虑症、多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情感危险等。《人民日报》报道过某市《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结果,在2961名大学生中,16.79%的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不良者有增多趋势。从对我院一、二年级4000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来看,18%有心理障碍,69.8%有心理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不良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某市16所大学的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还应特别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标准有一理性认识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水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针对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表现在:

2.1正常的认识能力

正常的认识能力如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良好的思考力,以及既稳定又能随任务而转移且善于分配的注意力等。认识能力首先表现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正常与否可参考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何。但是,不能认为学习不好的人其认识能力都不正常,因为这同经验和基础知识有关。

2.2稳定的情绪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同样,情绪稳定和反应适度也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2.3优良的意志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其行为表现出果断、坚韧、自制和毅力。自制和坚韧能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的程度。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受有害刺激诱惑,遵纪守法,勇于克服坏习惯,戒除不良嗜好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做得到。

2.4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自己的知心朋友,客观地评价他人和自己,喜人之喜,忧人之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5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包括:人格结构要素无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而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持征,如果一个大学生无端怀疑别的同学在讥笑他,不论别人怎样解释,他都固执己见,这就是人格上的一种偏执,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6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与否,总要直接间接地表现在行为上。因此,合理的行为就是健康心理的体现。以上标准,应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间有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学生可针对有缺陷的方面,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加强自身修养,以达到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三、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高校体育教育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

3.1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程度还不够,因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各级领导、组织必须慎重对待并加以研究,以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并使他们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其中,要制订符合我国情况的指标体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恰如其分的估计,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教育的核心范文5

一、教师要从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示各国教育界:“使教师们从一心传授知识的工作中摆脱出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致力于他作为一个教育家所应负的使命。”

承担教育家的使命与做一个“教书匠”有本质上的不同。作为教育家,他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了解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他必须深刻理解和认真实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未来意识和未来眼光,以造就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为己任;他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地思考、探索、创造,在造就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他的职业价值;他应该是一位塑造学生灵魂的艺术家,能从学生的眼神里看出困惑和希望,给学生以力量和启迪,与学生的精神脉搏一起跳动,他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能得到开发,他所培养的不是只会读书应试的“书呆子”,而是一个生龙活虎般的全面发展的新人。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体育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应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

二、教师要从当一辈子教师转变成当一个好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时代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德才等各方面的素质。从“德”来说,教师应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特别要加强人文科学的学习,增强人文底蕴,培养人文精神。传统文化中既有做人的道理,又有做学问的道理。要培养“大气”的学生,教师首先要有“大气”的人格素养。无论是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都应该在这方面下一番大功夫,而不能急功近利。

从“才”来说,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文科教师要学习理科知识,理科教师也要学习文科知识。

三、教师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例如:有的学生描写他们的体育老师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有些体育老师不仅吝于给学生微笑,而且经常讽刺、挖苦、斥责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于是,学生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这样被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酿成种种悲剧。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体育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才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体育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要树立“无差生观”。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体育教师眼中的一些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力因素较差,而在其他智能方面,在意志品质、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则可能是好学生。体育教师要变看不到学生的优点、讨厌学生为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四、教师要从以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

曾经有一位专家把传统教育概括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和潜能,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昧于启发式教育操作,因而导致体育教育上普遍的非人格化专制和文化霸权态度。在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体育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没有自觉自由的权利,没有自觉责任行为的机会。独立思考的剥夺必然导致主体性的丧失,自觉活动的抑制必然导致能动性的消蚀,自由选择的取消必然导致责任感的淡漠。

五、教师要从“为教而教”转变成“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体育教育的核心范文6

【摘要】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能力之外的一项基本能力,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和完善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现行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积极探讨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高职 教学模式

1、背景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拥有过硬扎实的专业能力,更具备相对高端的职业核心能力。 这样,才能够在职场竞争中有一席立足之地,才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心应手,才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脱颖而出。

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能力之外的一项基本能力,它是人们不管从事哪种岗位都需要的一种能力,它适用于各种岗位需求,它是实现人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在21世纪技术发展的社会,它更体现了人的综合能力或者说是基 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分类:我国劳动和社保障部在 1998 年提 出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一文中提出,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了 8 项,概括起来为“8 项核心能力”,即:1.与人交流的能力;2.数字应用能力;3.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4.与他人合作的能力;5.解决问题的能力;6.自我学习的能力;7.创新能力;8.外语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体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又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建立终身体育观念,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有益途径。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

2、现行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不适应问题

2.1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学习体育技能为主。多年来,我国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基本是统一的,比较死板,受我国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教授的内容大多是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体育技能,各个专业体育课的内容都是一样,缺乏针对各个专业体能的训练。也缺乏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对体育精神和体育美学的教育也不够深入。高职体育与健康应该根据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高等职业教学的总体培养目标,以人为本,放眼学生未来,在对学生进行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以利于他们在日后经济建设中,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2.2教学模式照搬普通高校。现阶段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实施基础课加选项课或者直接进行选项课教学,很少有学校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职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这让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般兴趣爱好和增强体质层面上,而不能真正意识到对今后所从事职业的深远影响。其次,高职院校基本上照搬了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在相当大程度上脱离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没有突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质要求和特色。体育教育不仅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任务,还要完成充实和完善学生对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教育知识,体能储备,强化发展对职业工作非常重要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能力培养的特殊任务。体育运动要求学生有足够的耐力和坚强的意志,需要学生有稳定的情绪,充满热情,经过一定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要与时俱进,将体育品德与体育技能视为同等程度的重要,在体育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与适应职业所必须的身体素质。

3、建立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

3.1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高职教育是实施就业为导向,按岗位设专业,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高职体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模式也应围绕这一教育理念进行相应的改革。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和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体能胜任力的需求,让学生选择与职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以达到职业岗位对体能胜任力的要求。

3.2三个层次一个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和目标,进行教学模式的探讨。将三个学期的体育课程设置成为三个层次的体育课程模块,针对有关的职业病,开展有效的讲座以及保健操,纠正操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高职学生的身体机能与从事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核心能力相符合;能够利用所学的体育知识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体育锻炼方法,能够掌握有关职业病的预防、纠正等保健知识以及相关保健操、纠正操,养成自己锻炼身体的习惯。

4、结论与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设置要充分考虑专业的需求,将体现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体系中,积极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和目标。积极推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参考文献:[1]简楚瑛.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