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的区别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的区别

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的区别范文1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探索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本质的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主要阐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代谢途径、调控机制以及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分子机制,是推动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于中西医结合医学生而言,学习医学分子生物学,不仅是为未来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将来的工作和继续深造学习提供知识储备。学生在学习时靠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思考,不能将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和临床学科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导致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应用严重脱节。这无疑更不利于优秀的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因此,针对目前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要求,必然需要我们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优化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其他课程学习及今后临床工作中的能力,真正发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

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临床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工具,发展速度快、应用广泛。根据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以“理论适度,突出应用”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精简和重组。同时对教学学时加以调整,做到重点主要讲,拓展自学为主,并且改变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

分子生物学内容改革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体,积极反映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进展,力求做到“少而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意层次分明,又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实用性。拟对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更新和优化。目前我校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教材是第八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之前采用过新世界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分子生物学》第一版。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大纲要求授课内容包括绪论、基因与基因组、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工程与癌基因。在培养设计中,《分子生物学》一般在《生物化学》之后学习。为了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将原来基因与基因组这章的内容与基因表达调控内容进行整合,重点介绍基因的结构,病毒、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原癌基因和癌基因这章的内容,适度减少,原因是为了适应当前知识的更新,在此处只做基本概念的介绍,同时,提醒学生要紧跟科学发展,追踪相关知识的更新。其他章节适度增加科学研究的新进展,而教学内容基本不变。除此之外,需要对一些章节的知识进行更新。例如基因表达牵涉到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尤其是表观遗传学是近几年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涉及生殖发育、环境适应和疾病的产生。而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基因表达调控”一章只介绍了“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和“真核生物表达的调控”两节内容,没有表观遗传学的内容,应予以适当添加,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拟在表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调控方式和研究策略上做简单的概括性的介绍。另外,在目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牵涉到基因组学的研究,其内容涉及海量的生物学信息的推导和计算。例如引物设计、测序比对、同源分析、表观遗传位点分析和组学研究分析等等。这就牵涉到一个重要的工具学科—生物信息学的学习。但是目前许多中医类院校忽视对此内容的学习。考虑到此学科的难度,我们拟简单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内容和常用的生物软件的用途及使用方法,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研究中打下基础。再而,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是目前中医药科学研究重点强调的内容,但目前本章的学习内容主要在强调基础知识,忽视了与科研和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因此在本章中,我们拟整合和提炼基础知识,重点讲授与常见生理病理(例如糖尿病、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

(二)课时的合理分配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本质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的内容牵涉到蛋白质、核酸等分子。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最新进展,并特别注重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开展医学研究工作奠定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因而,在课时分配上注重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侧重。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的总学时是36学时,其中理论27学时,实验时。理论学时中,绪论1学时,基因与基因组2学时,DNA的生物合成•4学时,RNA的生物合成4学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学时,基因表达与调控4学时,基因工程6学时和癌基因2学时将原来的DNA生物合成的4学时变为5学时,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由2学时变为1学时。原来的基因表达调控由4学时变为6学时(将基因与基因组的内容整合到基因表达调控章节之前)。实验学时的分配没有变化,PCR技术应用3学时,核酸的制备和测定6学时。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性,而教学方法本身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分子生物学》各章内容都有其关键知识点,而每一知识点都有其特点,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对每一关键知识点而言并不总是最适合的。学生有了实际的参考的物质加以想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要点,再进行理解记忆就变得相对简单了。且有了这样的类比经验可以启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想象,让这个分子生物学的某些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归纳和总结一直是医学基础课学习的重要方法。分子生物学的许多概念、分子结构特点和反应过程比较相近,学生易于混淆。例如,重叠基因与重复序列、启动子与增强子等。诸如这类概念或化学过程相近的知识点,关键是使学生掌握两者的相同和不同点,因此对比归纳式教学方法就有其优越性。教师通过对有联系的知识点的对照归纳分析,有助于突出重点、易化难点,有助于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把握住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和区别,达到认识其本质的目的。基于上述原因,对优化后的各章关键知识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类比联想、归纳比较、引导启发和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进行讲授,比较各教学方法在此知识点的适用性和优劣性,最终优化出一套适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多元教学方法体系。

三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应用

分子生物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临床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上需要多联系实际的医学问题,即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DNA是遗传信息载体的时候,可以将DNA指纹联系到实际医学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将遗传学(单基因与多基因遗传病)和表观遗传学调控,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与心血管等疾病联系在一起;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内容时,可以将临床实际遇到的癌症的遗传特点和检测方式中加以引入。通过这种和实际的医学诊断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可以直接解决实际的健康问题,将极大地调动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了提高学生的质量,使其更能适应社会需求,安徽中医药大学积极进行教学改革,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改变以前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为此,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的评价体系中,初步建立形成性评价。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考勤(10%)、课堂问题(20%)、每章科学问题讨论(20%)和试卷成绩(50%)课堂提问主要是每次课教师准备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情况,进行评分。每章科学问题讨论采用PBL形式,分组完成,最后给于评价。这种方式实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本上改变之前仅依靠期末试卷带来的学生惰性式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课下投入的时间大大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都得到大大增强。和一些形成性评价相似,课时、场地的限制和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限制了这种评价体系的实施。五结语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熟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临床的实际应用,及时联系科学研究动态,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不仅能现在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还能在未来工作中继续跟踪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适应社会对新型中西医结合专门医疗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秦崇涛,张捷平,王一铮等.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4):102-104.

[2] 马•克龙,汪远金,黄金铃等.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医教育,2013,30(1):50-52.

[3] 程•玉鹏,李慧玲,高宁等.《药学分子生物学》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J].林区教学,2011(5):7-8.

[4] •聂晶,韩为东.•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个体化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5):351-353.

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的区别范文2

CVT是发生于颅内静脉或静脉窦的一种少见的血栓形成疾病,发病率为5/(100万·年),占所有卒中的近0.5%,有很大的地域变异性。在CT和MRI产生以前,认为CVT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可引起双侧或交替的神经缺损,伴有癫和昏迷者常引起死亡。CVT的诊断靠尸检或有严重临床表现者进行血管造影,CT和MRI的广泛应用改变我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目前认为CVT是伴有各种临床表现的非感染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肝素治疗能降低CVT的病死率,甚至在颅内出血病例也可应用,总体病死率<10%[1]。本文就CVT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1 病因和危险因素

1.1 病因 多种疾病可引起CVT,对其原因和危险因素的识别相当困难,大体包括:①医学、手术和产科引起的深静脉血栓形成。②遗传性凝血酶原疾病:如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和蛋白S缺失、LeideⅤ因子突变和凝血酶原突变、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突变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③获得性凝血酶原状态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高同型半胱氨酸、妊娠、围产期、脱水,尤其儿童严重脱水、癌症、血浆Ⅷ和von Willebrand因子浓度升高。④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脑膜炎和全身感染性疾病。⑤炎症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韦格纳肉芽肿、郝伯二氏病、结肠炎症疾病和白塞综合征。⑥血液病:原发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贫血(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⑦药物,口服避孕药,门冬酰胺酶等。⑧机械原因:创伤,头外伤、窦静脉和球静脉损伤、颈静脉插管、神经外科手术和腰穿[2]。

1.2 危险因素 约44%CVT病人存在一种以上的病因和促发因素,22%病人有先天或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除经典的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缺乏和LeideⅤ因子或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外,最近强调血浆Ⅷ因子和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浓度升高的作用,二者也与CVT危险因素增加有关。然而,von Willebrand因子浓度升高似乎部分是通过Ⅷ因子介导的,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发现新的基因多态性,提示蛋白C的前体CG单倍型与CVT没有独立的关系[3]。但是,这种多态性增加了Ⅱ因子G20210A突变的危险,从单突变的14.7%增加到联合突变的19.8%。对有先天性血栓形成倾向和高同型半胱氨酸病人来说,应用雌激素治疗时,蛋白C的前体CG单倍型的危险增加。在一项对77例病人的研究中,CVT与被活化的凝血酶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或蛋白Z基因之间没有明显关系,但这可能是统计能力不足的结果。以后可能会在凝血和纤溶系统发现CVT的新的遗传危险因素。对先天性血栓形成倾向的CVT病人应进行系统检查,目的是寻找存在先天性血栓形成倾向危险的与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家族成员中进行预防性筛查以便早期干预。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CVT的一种独立和明显的危险因素,27%~43%病人和8%~10%群体表现有高同型半胱氨酸。一项研究发现,使用甲硫氨酸后同型半胱氨酸增加并发现与CVT明显相关,但这种发现没有被其他研究证实[4]。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与CVT之间也没有发现其独立的相关性,问题是单独用叶酸或合用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能否降低CVT的危险仍然没有肯定的答案。

许多病例报道和少量系列研究最近发现其他原因与CVT有关,如自发性低颅压、库兴综合征、服用反应停、三苯氧胺、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高原、植物雌激素和颈部按摩等。此外,对未知原因的病例仍然常见,约占病例的15%,随着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研究的进展,这种比例将有所下降。

2 临床表现

2.1 发生机制 静脉血栓形成常引起细胞中毒性和血管源性脑水肿,而这些很难鉴别,在多数病例常常是两种机制并存。脑静脉阻塞引起局部脑水肿和静脉梗死,检查发现静脉肿胀、水肿、缺血性神经元损害和点状出血,可合并为大的血肿。局部缺血引起细胞中毒性水肿,细胞膜依赖能量的泵受损,引起细胞内肿胀。血脑屏障破坏和血浆进入组织间隙引起血管源性水肿,但这是一种可逆现象,如能成功治疗静脉阻塞,水肿可缓解[5]。

主要静脉窦阻塞引起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压升高,但由于缺乏压力梯度,很少发生脑室扩张和脑积水。脑静脉血栓形成有多种临床表现,与许多其他神经疾病表现类似,常引起误诊和延误治疗。

2.2 头痛 头痛是CVT最常见的症状,但机制仍然不明,可能的机制是阻塞的静脉窦壁内神经纤维受累和局部炎症引起,由静脉窦周围血块对照增强扫描的证据提示。以前有头痛病史者发生CVT时几乎都有头痛,多数伴有其他神经症状的病人入院时常有头痛的主诉或者在发病数天、数周前出现过少见类型的头痛。头痛可发生在单纯颅内高压的情况下,有慢性或迟发性临床表现的病人可有视盘水肿,但在急性病例少见[6]。

头痛也可以是唯一症状而不伴有颅内高压、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膜炎,成为孤立性头痛。有时表现为霹雳样痛,与SAH表现类似,CT和脑脊液检查可以正常,临床上有时很难做出诊断,而放射学家倾向于CVT的诊断。一般见于横窦血栓形成。目前多数主张对孤立性头痛应用肝素治疗,但存在的问题是,不用肝素时CVT能否自行恢复,或者能否引起扩大并引起临床恶化,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头痛几乎总是CVT首发症状,临床医生主要是认识CVT,甚至在孤立性头痛病例开始给予肝素治疗。

2.3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和癫发作 CVT病人由于卒中(静脉缺血或脑内出血)或水肿引起局灶性神经缺失,与TIA的表现类似。有时容易诊断,因为预先存在非常见头痛或病情倾向于已知的CVT的高度危险,如围产期。有时在对TIA或卒中进行常规MRI或CT扫描时能获得诊断。脑实质损害的病人,临床表现重,包括昏迷、运动缺失、失语和癫发作(局灶性或全身性癫发作,包括癫持续状态),在脑实质损害中,以矢状窦和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时癫发作常见[6]。

2.4 其他临床表现 CVT病人有许多其他临床表现,如伴先兆的偏头痛发作、单纯精神障碍、波动性耳鸣、单个或多个颅神经受累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不同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枕静脉血栓形成引起运动或感觉缺失,癫发作或二者兼有。矢状窦阻塞引起运动缺失,双侧或交替出现,常伴癫发作,极少引起单纯颅内高压综合征。横窦阻塞一般表现单纯颅内高压,左侧横窦阻塞常伴有失语。大脑深静脉阻塞临床表现重,昏迷,精神错乱和双侧运动缺失。多个静脉窦阻塞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眼眶疼痛、结膜水肿、眼球突出和眼球运动麻痹。早期特异性表现 多见65岁以上人群,常见意识损害和精神障碍而很少有良性颅内压增高。脑静脉血栓形成是意识损害和精神障碍的原因,是老年发病的常见原因。此外,老年CVT时癌症的发生较年轻病人多见。

3 CVT的诊断

3.1 神经影像 诊断的关键是影像学检查发现阻塞血管有血栓形成,磁共振静脉造影(MRV)能发现不显影的血管。在急性血栓形成超早期,由于流动假象使MRI受到限制,可引起假阳性和T1、T2加权像缺乏高密度信号。在发病最初3~5d,血栓形成的静脉窦在T1加权像表现等密度信号,T2加权像表现高密度信号,很难与正常静脉相区别。MRV与其他血管造影技术一样,受到一定限制,因在阻塞或发育不良的静脉窦,尤其是横窦之间不能做出明显的区别,甚至联合应用MRI和MRV,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孤立的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如果非对照增强的CT或MRI不能发现特征性的症状,有时仍然需要常规血管造影[8]。

某些研究发现血栓形成时低密度受磁灵敏度的影响,与颅内出血信号相似。在最初MRI扫描时,CVT部位90%表现为T2低密度,84%为T1高密度。T2序列的显著敏感性的主要在最初3d,T2序列的低信号高于90%,而T1序列的高信号仅为70%。

而在皮层静脉血栓形成部位,甚至在MRV没有发现阻塞的情况下,应用T2序列(97%)比T1序列(78%)易于检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 3种序列检出病例的比例分别是97%,78%和40%。虽然MRI序列(T1、T2、FLAIR或T2加权)没有100%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他们与MRV结合能提高诊断率,因此,对能进行MRI的病人并非总要进行血管造影。

3.2 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 脑成像对诊断CVT常显示非特异性损害,如出血、梗死、水肿、单纯出血、梗死或混合型,甚至在30%病人可显示正常。有报道DWI的改变包括的范围较广,有各种类型的异常报道,但缺乏大样本的系列和非选择性的病例研究。最常见的类型是混杂信号密度伴有正常或表观弥散系数(ADC)增加,符合血管源性脑水肿。仅有1项研究证实ADC在多数病人降低,提示细胞中毒性脑水肿。最少见的类型是完全恢复时弥散减少,在大多数伴有癫发作病人T2加权像无脑实质损害,DWI和ADC与动脉梗死有不同类型,主要提示血管源性脑水肿,少数为细胞中毒性脑水肿,这种不同解释了为什么静脉梗死有时比动脉梗死预良好[9]。

3.3 D二聚体检测 由于CVT症状表现不一,在诊断上有一定兼容性,非侵入性、廉价、方便的检查能在急诊科完成。某些研究检测D二聚体浓度,因为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D二聚体低于500ng/ml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实际上,最近发生CVT的大多数病人D二聚体浓度均升高,提示D二聚体较低不可能做出CVT的诊断。然而,对D二聚体浓度较低而伴有脑部症状的病人,应例行头颅MRI检查。对最近发生孤立性头痛病人,D二聚体检查阴性也不能排除CVT,但不将D二聚体作为常规的筛查性检查[10]。

4 治疗

4.1 急性期治疗 欧洲神经协会联合会(ENSC)关于CVT的治疗指南已经公布,急性期主要是肝素治疗和其他血管再通程序。肝素治疗CVT的目的是:①防止血栓进展;②对凝血酶原疾病的基本治疗;③预防机体其他部位静脉血栓形成或预防肺栓塞;④预防CVT复发。但对应用肝素存在争议,认为肝素使静脉梗死的自然倾向成为出血。指南规定,对抗凝无禁忌证者:①根据体重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全程治疗或静脉滴注肝素进行剂量调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大于正常值的2倍)。②局部静脉溶栓。③机械取栓[11]。

有3项小样本随机临床试验对肝素治疗CVT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检验,德国的试验将静脉应用未分级肝素与安慰剂比较,显示肝素具有的明显益处。荷兰对60例病人应用固定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与安慰剂的作用进行比较,2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印度对57例女性经MRI或血管造影诊断为产褥期窦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静脉使用未分级肝素与安慰剂的效果进行比较,显示抗凝治疗比安慰剂有明显的益处。3项试验的Meta分析显示肝素治疗死亡或残疾的相对危险明显降低。目前多数神经学家认为在诊断确立后尽可能早的使用肝素治疗,甚至在有出血性梗塞的情况下也可应用[12]。

对CVT溶栓治疗的系统回顾没有提供支持性证据,包括全身或局部溶栓。可能的偏见是作者对试验结果差很少报道或者是这类文章被杂志编辑拒绝,不是盲性的治疗评估导致对试验结果评价的偏见。1项研究报道,13例CVT病人给予局部溶栓治疗,6个月时结果是5例死亡和5例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4.2 症状性治疗 ENSC指南对CVT的症状性治疗包括抗癫治疗和颅内高压治疗2个方面。急性期抗癫药物适用于急性癫发作病人、有局部脑实质损害和局部神经缺失病人。癫预防适用有急性癫发作和局部出血性损伤的病人。颅内高压治疗对视觉损害者考虑腰穿(如果无脑实质损害)、口服乙酰唑胺和手术治疗(腰部脊髓腔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视神经减压)。意识障碍或脑疝给予渗透性疗法、镇静或过度通气及偏侧颅骨切除术治疗[11]。

症状性治疗没有进行医学循证,单纯颅内高压病人在肝素治疗前发生视水肿可能威胁视力时,需腰穿排出脑脊液,头痛和视力很快改善。在颅内压严重升高时,其他推荐的方法是抬高床头,使用甘油和甘露醇治疗以及镇静剂、过度换气和监测颅内压,没有应用类固醇的指征,甚至在脑实质损害的病人也不推荐使用。在继发于同侧半球损伤的脑疝病人,给予去骨瓣减压有时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癫发作的病人应接受抗癫药物治疗,因为他们有新发癫的高度危险。相反,病人迟发性癫的危险较高,急性期癫的发生较低。

4.3 长期治疗

4.3.1 口服抗凝药物:急性期后,应用口服抗凝药代替肝素,目的是预防CVT的复发,防止其他静脉的血栓形成和肺栓塞。CVT复发少见而且很难证实,尤其在第1次CVT后没有进行MRA进行随访的情况下;其他血栓形成事件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占病人的5%,随着循证医学证据增加,推荐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口服抗凝药物6~12个月,使国际标准比值(INR)介于2~3之间,对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的病人,包括抗磷脂抗体者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时间更长。

4.3.2 抗癫药物:CVT病人有11%发生癫,在急性期有癫发作或有出血性脑实质损害的病人最可能发生。对这些病人应给予抗癫药物以预防癫复发,但最佳的持续治疗时间不清楚。CVT病人严重视力丧失罕见,视神经开窗用于缓解压力或预防视神经萎缩。虽然CVT病人整体预后良好,但近50%的存活者表现抑郁或焦虑,轻度认知缺失可影响病人回归到从前的日常活动水平。妊娠和围产期是CVT重要的危险因素,对有CVT的女性以后妊娠的危险已在5项中研究进行评估,共有855例CVT女性参与, 88%妊娠者进入正常分娩,其他诱发或自发性流产,没有CVT复发,仅有2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对CVT,甚至与妊娠有关的CVT也不应该禁止怀孕,对分娩后推荐给予预防性抗凝血药物,但没有可应用的循证医学的证据[13]。

5 结果

最近对CVT回顾性资料的Meta分析发现,15%的CVT病人死亡或生活不能自理。30d死亡的相关因素是意识损害、心理障碍、深静脉血栓形成、右侧半球出血和后颅凹损伤,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小脑幕切迹疝、继发于大的出血性损伤、多部位损伤或弥漫性脑水肿。其他急性死亡的原因包括癫持续状态、医学并发症和肺栓塞。23%的病人入院后发生病情加重,精神状态恶化或局部缺失或新发症状如癫发作,急性期后病死率明显与原发疾病有关,如癌症等。

长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是CNS感染、癌症、深静脉血栓形成、颅内出血、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9分,精神疾病、年龄>37岁或男性病人。这些预测因素证实为独立相关,但研究结果没有公布。整体结果明显好于动脉卒中,近2/3病人恢复良好没有后遗症。但在老年癌症患者预后较差,随访终结后49%病人死亡或生活不能自理,因这些病人血栓形成事件的危险增加,对这些病人需要抗凝治疗6个月以上。

在伴有颅内出血的亚组病人,有大脑深静脉或者右侧窦血栓形成伴有运动缺失的老年男性,6个月时死亡或生活不能自理的危险增加,这些病人成为新的治疗策略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