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民俗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民俗文化范文1
【关键词】安徽;民俗;文化;功能
民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中对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发挥的客观效用,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下面以安徽地区为例简要地分析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了解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功能与价值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什么是“民俗”和“文化”。钟敬文先生曾在《民俗学概论》中将民俗定义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在中国,“民俗”一词出现的很早,如《管子・正世》、《礼记・缁衣》中都曾有过记载。可见,古时人们对民俗产生的作用就十分重视。而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他认为文化可以调节一切社会科学。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把文化与人创造的客观世界和本有的主观世界联系到了一起。
作为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安徽南北地域差异较大,文化、生活方式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地域特征孕育了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文化本身的功能与价值也对这一地区生产生活等各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民俗文化是一种社会整合的力量,可以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到一起。”[2]民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有约束的作用,也是社会在良性运转中的一种非正式的保障手段。
在安徽地区,民俗文化的规范整合功能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当属安徽皖南地区的宗族、乡约、家法等制度。在徽州,宗族组织高度发达,在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徽州宗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徽州的基层社会,各大宗族都有其一整套治理宗族的族规家法,对其宗族成员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徽州宗族沿袭着“千年之冢,不动一;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 [3]的习俗惯制,通过族规家法维护封建等级名分制度,调整着宗族内部的财产关系,维护国法、惩戒梗顽,使社会秩序和基层社会保持着稳定。社屋、宗祠和其它寺观庵堂为外在表现的地缘、宗教关系,对徽州社区的稳定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以及补充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的心理调适功能
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调剂生活。各种节日、游戏、民间工艺、宗教仪式,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安徽,无论皖南、皖北,都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比如,滁州地区就有多种民间娱乐活动,民间舞蹈“狮子灯”、“秧歌灯”、“花鼓灯”等都极受老百姓的喜爱,丝竹管弦乐在这里也非常盛行。九华山地区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则喜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徽州地区还有“赛琼碗”、目连戏、傩戏、采茶戏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游艺竞技活动。同时,安徽还有各种宗教活动,诸如“上九庙会”、“禹王庙会”、“琅琊山庙会”等等。这些都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了重要的调适作用。
三、民俗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
民俗文化对人们的教化,是在人们一辈又一辈的传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有着重大的作用。
人们按部就班的经历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人生仪礼,就是人们接受着外部世界的影响的最好证明。比如,诞生礼中的周岁仪礼,新生儿就会进行非常重要的“抓周”仪式,在长辈们会在桌子上摆上象征前途命运的东西,例如文具、书籍、纸币、尺子等,孩子抓到了哪样东西就预示着会有怎样的前途。“成年礼”则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我国古代把男子的成年礼叫“冠礼”,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分别在男子二十岁、女子十六岁时行礼,男子行“冠礼”象征有了参加国事和家事的资格,女子行“笄礼”表示从此结束了少女时代,可以结婚生子了。还有一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同样也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如合肥地区相传纪念包拯的包河中的“无丝(私)藕”,就是引导人们为人处事时摒弃私心等等。
四、民俗文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许多禁忌观念无疑对维护生态平衡、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
比如在徽州地区就有着对山水草木的堪舆信仰的传统,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有着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徽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在徽州人的传统观念中,树木是可以保全一个村庄之“气”的。人们也会按照分水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治理,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也是徽州古村落的门户,通常在水流的出入口或其近旁,同祠堂、庙宇一样对于徽州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仅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同时也是徽州村民认为兴旺发达与否的关键。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因此需要在那里建造园林、建筑物等等,以锁住水口。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村落水源的保护,徽州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
五、民俗文化的经济开发利用功能
现如今,民俗文化活动多种多样,人们一方面对文化进行着保存和传承工作,同时也对其进行着开发与利用,使民俗文化具有了经济开发利用的功能。
在安徽的许多地区,很多民俗事象都得到了开发,比如自1992年起就开展的淮南豆腐文化节,有力的宣传了我国的豆腐文化,弥补了在以前宣传不足的情形下,许多西方国家都以为豆腐是日本发明的错误观念。这一活动还带来了十分丰厚的经济效益,重点举办的产品展销会、商品交易会和经贸洽谈会成功的落实了招商引资的发展战略,为豆腐节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继认定,也很好的宣传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使这些民俗事象广泛的受到大众传媒等传播渠道的重视和宣传,为其保护和传承又增添了一层保障。近两年,安徽还开始举办“安徽民俗文化节”,广泛的吸引了各方来客,充分地展现了江淮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皖风徽韵”的独特魅力亮相世界。
千姿百态的民俗事项,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点点滴滴,与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不可分离,潜移默化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在当今社会的良性运转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
[2]吉国秀.民俗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J].辽宁:辽宁大学学报,2007(5):5
[3]卞利.安徽文化丛书安徽民俗[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07
社区民俗文化范文2
提质增效:开展“大家来找茬”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
为强化总分支联动,精简内部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苏州分行今年5月份开展了“大家来找茬”金点子有奖征集活动,旨在通过“制度找茬”、“流程找茬”、“服务找茬”等活动内容,发现制度缺失、流程缺陷和服务短板等问题,针对现有业务流程,搜集同业好的做法和措施,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分行要求全体员工每人至少提出一项“大家来找茬”金点子,报送给所在单位合规专员;由法律合规部对合规专员上报的金点子进行汇总、梳理和分类,并组织金点子评选,牵头对“大家来找茬”金点子中意见和建议讨论研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同时对相关活动结果进行通报。活动开展后,全行员工积极参与,踊跃献计献策,共提出各类金点子242条。经过评选,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组织奖2个。
与此同时,分行不断完善前中后台无障碍沟通机制,开展限时服务梳理工作,推行“限时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全行整体运作效率,进一步增强了苏州分行的品牌影响力。
纳谏集智:开展“分行发展之我见”员工意见建议征集活动
在苏州分行进驻苏州第四年之际,为了适应更高要求,更加科学地制订今后发展战略,成功实现发展阶段过渡和管理层次提升,分行向全行员工广泛征集“分行发展之我见”意见、建议,以畅通民主决策渠道,集中全行员工智慧,增强员工主动性和团队凝聚力。活动得到了广大员工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意见建议书120余份,内容涉及业务经营、内部管理、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针对这些意见建议,分行认真进行汇总、分析,对一些好的意见建议给予采纳,作为决策依据。
畅通渠道:构建员工诉求表达和关怀体系
社区民俗文化范文3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 开发的旅游产品”。通常情况下,民俗旅游可以是纯粹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也可以是以民俗文化为重点观赏和体验对象的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旅游文化,必须要通过本地旅游的本真性描述进行展演。
真实性在民俗旅游中具体可以分为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民俗旅游产品的本真性。民俗文化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是旅游客体(具体的旅游资源)纯粹的真实。民俗旅游产品追求的是游客在旅游产品中获得的真实感受, 是旅游主体(通常情况下指旅游观光客)感受的真实。旅游主体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作为旅游产品的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 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两者的保护都留下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有可能在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例如锦里每年最隆重的“游喜神方”活动是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从宋代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成都的武侯祠附近举行隆重的“接喜神”活动,而且至今仍然保留这样的习俗。以其民俗文化本身解释,“喜神方”活动沿袭至今,活动的内容、方式、参与者等都基本保持原型;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观光客的眼中看到的表演实际上也是最真实的表演。如民俗文化中的一些要素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后, 有些就会逐步消失, 有些则会作为一种残留的文化因子以礼仪、装饰、信仰等文化要素保留下来,继续延续下去。旅游业充分赋予了这些文化因素新的社会功能, 确保了它们的稳定延续。由此可见,旅游业在维护民俗文化传统中有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如锦里的“游喜神方”活动,如果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它的消亡可能会加速,但正是有了旅游,使得人们关注这种民俗事项,而且也给予了相应的保护。
二、民俗旅游中的“舞台真实”构建
锦里在进行旅游业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对游客观光客的旅游需求的迎合,又有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知和再造,可通过 “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来实现。
前台是为民俗旅游设计的专门旅游区,是目的地社区居民展示的空间。旅游观光客通过分享异域民俗文化的快餐,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对东道主文化基本了解和体验。社区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主人,是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强调居民的参与,能为舞台表演的真实性创造条件,为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搭建平台。笔者在锦里田野调查期间,对锦里6位民间艺人进行随机访谈,发现有5位艺人对其所展示的民俗技艺非常的认同,而且热衷于将该技艺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但是极少数的1民间艺人只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进行表演,认为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没有意义。所以,社区居民作为 “前台”的展示者要加强自信、 参与意识,树立该社区的认同感,而且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民俗技艺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保护者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为使目的地社区文化形态能保留其原真性,需设置一道屏障,即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在这个过渡区里,文化的商业化逐渐减弱,文化的真实性逐渐增强。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在 “帷幕” 这块领域要实行有控制性的开发,旅游者进入 “帷幕区” 不以损害目的地的生态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社区居民的心理容量为前提,使其文化形态和社区生活基本保持原貌。成都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致使这些艺术散落民间以至于失传,锦里古街的建设不仅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滞留1、 2天细细玩味的人文景点,带动旅游业及周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大大推动了成都经济的发展。“锦里”的建设正好印证这一点,其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这道“帷幕”的实际功能可概括如下:再现成都风貌,传承老成都文化;打造成都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后台是供游客审视民族文化的场域,即游客融入社区中,充分体验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在对后台的管理中,要重视研究者的指导作用,把握旅游产品能否体现真实性因素的具体舞台处理限度,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为旅游开发方式提供建议。旅游开发商和决策者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旅游路线设计、项目设计要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保留其核心和灵魂要素。行政单位的有效管理是保护后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制定民俗旅游政策,建立指导监督机构,控制民俗旅游开发规模,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传承,确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锦里在“后台”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就做的相对比较成功,比如,旅游观光客在锦里民俗街不会看到重复的民俗旅游产品,像皮影、糖人、面人艺术,在锦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方式,而且这些手艺的表演者,大多数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这些方面,锦里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也是有别于周边其他民俗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之一。
三、民俗旅游中文化的“舞台真实”展演
1、“舞台真实” 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MacCannell 认为东道地出于自我防卫或商业目的制造了一个“旅游空间”,它是旅游业舞台化的表现。在民俗旅游舞台真实现象中,“舞台”指旅游向游客呈现的一幕幕场景,并非狭义的舞台表演。而“真实” 的理解取决于游客在民族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为不同的游客对真实的理解不同。民俗旅游“舞台真实”具体表现在:1、再现历史的表演。如锦里的诸葛连弩就是一种仿真游戏表演,还有现代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发明的三国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在现有的条件下,再现已消失的三国历史文化。2、商品化的再造真实。如锦里戏台表演的川剧“变脸”,虽然以商业为目的,但能很好的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展示,这就是迎合商业化而形成的舞台真实。
2、民俗文化在“舞台真实”理论中的良性分析
民俗文化被加工搬上舞台,并非简单的商品化,而是被更好的艺术化(除非这种操作被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民俗文化本身就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舞台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舞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精华部分,因为是表演,就必须展现最精彩、最富表现力的部分,这也是民俗文化主体凸显其自豪感的表现。比如锦里的丝绸商铺,除了摆设有商品柜台以外,还有大型的织锦机器和工人的织锦表演,而且恰恰这些人也是手艺的传承者。旅游观光客不仅仅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还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丝绸的加工过程,体验本土文化。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一模一样,因为它经过了人的创造,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文化更富内涵。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它是不真实的 ,这不是一回事。
四、结语
在进行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过程中,我们清醒的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民俗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所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作用下得到不断的延续。锦里民俗休闲街的开发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得出锦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从锦里的实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旅游区的整体内容。突出体现古街的文化内涵,锦里古街的定位是民俗文化休闲街,所以在街里随处可见川西民俗,以及休闲的现代都市民俗。从门口的锦官、衙役开始一直往里,如有隔世之感。尽量将生产生活等直接植入到旅游活动中,在锦里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着民俗服饰,针对其工作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是唐宋时期的是市井服饰,这不但便于规范管理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民俗文化的开发还要做到“民俗不俗”,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锦里始终保持唯一性,即在锦里的每种民俗只允许出现一次。这样就避免了在商业利益面前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民俗文化的质量影响民俗艺术在锦里的发展与传承。最后,民俗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相应的传承人,所以在民俗文化的展示过程中还要重视民间艺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福兴.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p18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 , (2) .
[3]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 .民族研究,2006 (2) :39.
[4]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 he Leis2ure Class[M] . London :Macmillan ,1976
[5]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 .民族论坛,2007(8) :20 - 22.
[6]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7]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社区民俗文化范文4
【关键词】旅游展演 民俗生态旅游 文化保护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4]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4.
社区民俗文化范文5
摘要:本文对民族旅游价值做出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族旅游 价值 民俗
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葬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富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的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村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格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原本花很长时间、走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几乎没有加工改造,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甚至亲身参与劳作,有很大的活动自由度,如苏州名园“网师”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对外开放,但近期“网师”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艺术,但也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文化,只存在很短时间,激发短暂的旅游人流。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白族和彝族的“火把节”等,其本意并非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故不会常年存在,但在节庆期间会吸引大量的旅游者。
社区民俗文化范文6
关键词:摩梭社区;旅游开发;经济结构;人文特征;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处云南与四川交界海拔 2700 米的高原地带的泸沽湖,是约五万摩梭人世代居住的地方。泸沽湖湖水面积 50 平方千米,前些年由于交通不便,该地区几乎没有工业,加之人烟稀少,自然环境得到了完好的保持。泸沽湖的人文景观十分独特而又丰富多彩,包括了以摩梭风情为主体,兼有其他相应民族的民风民俗、原始宗教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遗迹和多种趣闻传说等[1]。在民俗风情中,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被人们称之为“东方的女儿国”,这是吸引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摩梭人是宁蒗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元鼎 6 年,迄今已有 2000 多年。从《后汉书》以后的历代汉文史籍中,均有关于“摩梭”的记载[1,2]。在云南摩梭人被划分为纳西族的一个分支,而在四川则被归属于蒙古族。摩梭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宁蒗、维西、中甸等县,还有一部分分布于德钦、永胜、剑川、鹤庆和四川省的盐源、木里、盐边等地。
旅游的开发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也导致了人文特征变迁。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带来了摩梭文化继承和变迁的双重效应。一方面, 摩梭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 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前景, 在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的同时,进而衍生为保护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 巩固了该区域文化特质的承袭。另一方面, 旅游开发引进的新观念和新思想, 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经济结构与人文特征等观念的冲突, 反映了异文化载体介入后对摩梭人经济与人文观念变迁所产生的特征。
作为集中在固定地域内的家庭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社区,对其内在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增进对当地社会的了解[3]。因此,本文在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增强等时代大背景下,考察了旅游开发对泸沽湖畔摩梭社区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结构,由原来以单纯务农为主要收入转变为务农和参与旅游的多元经济结构;人文特征方面,传统观念由原本神秘的走婚制度与观念发展为结婚体制,母系家庭慢慢向父系家庭倾斜,另外民俗文化中的服饰的简洁化、居所的现代化以及语言的汉化等。
一、泸沽湖摩梭社区旅游业开发概况
泸沽湖地区的摩梭社区的旅游业的开发始于八十年代末期,初期游客较少,主要是极少数散客与考察团。如今,旅游业的收入已经成为当地社区摩梭人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4A级景区的创建,湖心岛、土司府等新景点的建设,以及以银湖岛度假村、游客服务中心、泸沽湖摩梭文化研究会、摩梭乐园(摩梭古镇)、摩梭文化演艺中心、民俗文化生态村、阿夏天堂等项目为支撑的女儿国旅游小镇项目的开发,该地区的旅游业蓬勃发展[2]。据统计,该地2010年共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景区门票收入1.33亿元(表1)。随着影视作品【木府风云】的热播,当地旅游部门把实现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作为2012年旅游发展的目标[4]。旅游业的开发对当地经济收入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当地社区多角度、深层次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调研考证。
表1 年度旅游收入情况统计表(2006-2010年)
年度 接待游客(万人) 门票收入(万元) 总产值(万元)
2006 45 1600 15700
2007 50 1600 17500
2008 48 1200 17000
2009 52 1300 18200
2010 53 1330 18550
二、对摩梭社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泸沽湖特有的母系氏族大家庭,至今依然保留了被称为人类活化石的摩梭母系氏族大家庭。在摩梭人社会中,妇女不仅是母系家庭血缘纽带的核心,而且是其家庭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家庭和社会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5]。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旅游产业已经取代了摩梭人传统的社会经济方式—农林牧渔业,成为摩梭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大量外地游客的涌入,现代商业理念与摩梭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以下分析结合了苏艳[6]的研究结果展开讨论。
(一) 经济收入构成的演变。摩梭人社会传统的经济结构是以出售家禽、家畜等农副产品、下湖捕鱼、江边淘金以及卖麻布等家庭手工产品。在这些传统经济结构中,女性从事的经济活动比男性比重大,同时也具有收入稳定性的特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摩梭人的收入逐渐由农业收入为主向第三产业倾斜,即提供旅游服务。许多摩梭人不再单独从事农业生产,开始为游客服务,如:开设饭店、贩卖旅游商品、充当向导等项目以获得收入。
(二) 经济体制中劳动力格局的变迁。摩梭人社会家庭中的经济由女性主妇来掌管,母系大家庭权力分工的形式是“舅掌礼义母掌财”,家庭的吉庆祭典,较大的交换和买卖,除婚姻爱情外的社会交往,都由舅舅作主,家庭财产的保管使用,生产生活安排,家务、接待宾客以及所有家庭成员吃喝,穿衣的计划和安排,则由母亲作主,这是以男女平等为前提的具体分工。摩梭人认为,整个社会的合理分工必然会使社会安定发展,一个家庭的合理分工必然会促进这个家庭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因此,母系大家庭比之其他民族的家庭利于分工,利于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由于旅游业主要是以家庭接待为主,所以女性的责任是接待,男性辅之。女性在此之外还要完成家中劳务、饲养家禽家畜、田间劳作以及参与社区集中组织的旅游接待活动。男性除了牵马划船之外工作很少承担。旅游业的发展使男性工作量越来越小,因此地位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对摩梭社区人文特征的影响
泸沽湖畔摩梭社区拥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独特的民俗传承。随着旅游开发在广度与深度的逐渐加强,使得当地社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悄然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影响着其人文特征[7,8]。多样的文化特征难以逐一说清,本文主要从婚姻体制与文化的角度,分析旅游开发对人文特征的影响,并试图揭示这些现象的现实意义。
(一)对摩梭社区婚姻体制的影响
旅游开发的实施对摩梭人传统观念,尤其是对传统的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影响较大。随着大量外来文化与当地传统观念的碰撞,一些摩梭人的思想也开始发生改变。据樊天相等[9]报道,在旅游开发度较高的村庄,62.5%的摩梭人认为“传统的走婚观念发生了变化”,处于开发度较低和几乎未开发的村庄的58%的摩梭人持此看法,这说明旅游开发程度的增加改变了摩梭人对传统走婚制度的传统观念。旅游活动的开发使得摩梭人的婚姻体制发生了巨大变迁,主要表现为:(1)母系家庭缓缓下降, 父系家庭逐渐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了双系家庭,但仍以母系家庭为主(表2)。(2)走婚对象的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田间劳动与节日活动外,还通过旅游、打工等方式接触。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走婚对象亦扩展到他民族之间。(3)走婚渗入了经济活动成份。旅游使旅游商业成为摩梭人的新产业。由于传统习俗是妇女在家庭中劳作中起主要作用, 因此在旅游活动中, 需要走婚的男性对象要帮助女阿夏摆摊买卖, 搞旅游接待等经营活动,这一现象标志着走婚渗入了经济活动成份。(4)摩梭妇女婚姻观念在发生变化。由于外来游客文化的影响,一些年轻摩梭女性自愿选择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而摒弃传统的走婚与母性家庭。
表 2 泸沽湖地区部分村寨摩梭人家庭类型调查
村寨 总户数 母系家庭 父系家庭 双系家庭
户数 组成% 户数 组成% 户数 组成%
木垮村 105 72 68.57 19 18.10 14 13.33
多舍村 32 15 46.88 8 25 9 28.12
博树村 122 76 62.30 17 13.93 29 23.77
山南村 109 43 39.45 35 32.11 31 28.44
总 计 368 206 55.98 79 21.47 83 22.55
数据引自张利,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10]。
(二)对摩梭社区文化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使摩梭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改变,包括服饰的简洁化、居所的现代化、语言的汉化等。在传统的摩梭人文化里,13岁的女子要进行“穿裙礼”,男子要进行“穿裤礼”,服饰也有特别显著的民族特色,有粗大的假辫盘于头顶。而今,着装开始汉化或着简约的民族服饰。在以往的摩梭人社区,只有节庆日才会盛装表演节目。随着旅游商业化的深入,摩梭人为了吸引游客,每天都会着盛装举办舞蹈等节目来迎合消费者。还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俗文化,成了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些形式的旅游开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刺激旅游消费,但价值规律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旅游文化商品生产的全过程,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失真,文化底蕴不足及文化再现偏颇,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退化、消失等结果。80年代以前,摩梭人主要居住在土木结构或四周围篱笆的木楞房里,极为简陋。改革开放之后,私人建房迅速发展,住房一般主房、上房及畜厩。由于旅游业的兴起收入的增加,许多摩梭人建起了二层、三层的木楼房,样式美观用材考究,但与当地社区的协调感欠妥。语言不仅是识别民族种类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且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 保存和传播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11]。摩梭人虽然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随着旅游的发展、 人口流动的频率加快, 信息迅速流通, 致使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他们接触并学习汉语的机会日益增多, 而对本民族语言却出现了忽视和淡化的态度。
四、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摩梭社区由于旅游开发带来的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 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变化的基本特点之一。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与并存, 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的总态势。但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出发, 多元化强调各民族独特的适应能力。因此,若想合理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只有在作好加强对旅游者的教育,提倡文明旅游;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教育,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强调政府部门的监管功能,提高发展旅游的文化意识;加强对旅游规划设计者与经营决策者的教育,提倡合理开发,文明经营;做好大众传媒引导工作,发挥大众传媒传播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图1)。对于民族地区的民俗旅游活动的开发其关键与重要的是, 这种发展变化是来自族内的、自我选择的、自觉自愿的、与时代并进的自然发展, 是摩梭人对外部形势变化的一种适应性选取, 这种选取是自己的行为、努力与创举, 它们仍然保持了内在的生命力, 是自主性、内源性发展, 而非外力强迫所致[10]。
图1 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冲突管理调和模型
五、小结
摩梭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当地社会产生了变化。随着旅游业的推进,男权主义开始抬头,这对摩梭社会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许多女性外出打工并在外成家,走不出去的男性因此逐渐无处走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最终只能走向结婚,这里的一切都将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而发生变革。文化交融是民族意识与现代社会的交流和碰撞,在做好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正确看待文化的演替进程。因为根据全球化与民俗文化双向影响的原理,民俗文化并非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同时也通过全球化过程使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民俗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该民俗文化就能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宁蒗彝族自治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2]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保继刚,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2006,(4).
[4]宁蒗县2010年统计公报(正式)[EB/OL].
http:///canton_model38/newsview.aspx?id=1245242
[5] 詹承绪,王承权,李近春.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 苏艳.旅游业的发展对泸沽湖畔摩梭人社会的影响[J].旅游文化,2012,(1).
[7]熊晓波,赵景柱,刘昕.旅游开放度对摩梭文化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
[8]徐斌.现代社会对泸沽湖摩梭文化的冲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9]樊天相,孙萍遥,徐纯樨.旅游开发对摩梭民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10]张利.四川泸沽湖摩梭旅游经济发展与婚姻家庭的承继与变迁[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11]陈丽娟.论方言在旅游语言本土化中的地位与作用[J].浙江学刊, 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