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文1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

高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其本质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自主”是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通过生与生,生与师等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

“探究”是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每节课的基本结构十分清晰。一般有三个辅助环节(板书课题、出示目标与自学指导)和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与“当堂训练”环节)。它的基本应用程序是:

1.板书课题(约1分钟)。

【操作】教师迅速地将本节课的课题写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仪大屏幕展示。

【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进度及学习内容。

2.出示教学目标(约2分钟)。

【操作】教师口述,学生认真听。

【目的】让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放矢,详略得当。

3.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操作】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课件,课上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看。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等。

4.“先学”环节(约8-10分钟)。

【操作】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情,发现问题,特别要帮助纠正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目的】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

5.“后教”环节(约8-10分钟)。

【操作】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让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启发学生更正,引导学生运用。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6.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

【操作】

①学生出声背诵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约10分钟)。

②笔头练习(学生配套练习《创新课堂(政治)》:课堂及时训练:5个选择题)(约5分钟)

【目的】教师比较全面地掌握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高中新课改理念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运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目的在于改变过去基础教育长期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要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广泛实施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预期成效,需要各方面特别是教师的支持。教师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具体的实践者。教师如果缺乏贯彻实施新课改的主体意识、参与能力和素质,即便设计再完美的课程,也无法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新课改的目标也无从得以实现。教育部明确指出:“师范院校与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高等师范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渠道,理应按照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以便培养出更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课程质量关乎师资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高素质师资力量的培养与高质量的教学课程密不可分。基于培养合乎新课改要求的合格教师的需要,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势在必行。

一、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与特征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注重人的自由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人为本、综合化和现代化等特点。

(1)实现课程功能转变。改变以往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使其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培育合作精神,打破传统的以升学取向和精英主义的课程定位,关注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2)新课改对现行课程结构作出了重大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同时,大幅增加了致力于培养学生实用技能和科学素养的课程,综合实践和科学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新课改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注重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像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类活动等课程对学生能力发展的独特作用,逐渐淡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3)课程内容与社会和时代紧密联系。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以及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特点,强调课程内容与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增加与终身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内容。新课改视域下的课程体系力争体现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注重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能切实有效地反映当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改变传统课程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状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程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价值理念,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

1.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在德、智、体等各方面培育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它纠正了以往教育课程偏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良好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新课程改革确立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给高等师范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它不仅要求高等师范教育所培养和培训的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在未来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能有效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以便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

2.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新课程具有均衡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它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所特有的难、繁、偏、旧等现状,增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展的联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新课程内容上的变化要求高等师范类学生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展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好不同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并能结合当地实际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将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付诸实施。

3.新课程对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发展方向,改变了过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权威,以单向“灌输式”教学为主的弊病,强调师生之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互信的新型师生关系,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知识的传授是基于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学习过程不再像以往那样枯燥乏味而成为具有愉悦感的体验过程。

三、新课程视野下的高等师范课程改革与创新

作为新课改的关键和核心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高等师范院校应高度重视其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其在培养综合性人才、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教学内容适应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课程目标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而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灵魂。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只有确立合理、有效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践行其教育使命。

在课程目标的构成要素中,课程价值取向是其最核心的基本要素。换而言之,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设置、结构特点、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因此,树立正确、合理的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价值观,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等师范教育创新与改革至关重要。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决定了高等师范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围绕“育师”、以学生发展的内在线索和逻辑来构建其课程目标及其价值观。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就要根据高等师范教育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积极创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其得到全面自由发展。

2.课程内容要求统筹结合学生生活、

社会和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结构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淡化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确保学生能得以全面、均衡、自由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贯彻新课改教育理念,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理念,培育全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和改革高等师范类课程体系,加强综合性课程、普通基础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以及选修课建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和权重,让学生接触和体验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促使其向基础性强的通识教育方向发展。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是体现教师专业特点,并区别于其他教育职业的重要标志。

3.课程设置要求多样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课程设置是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高等师范院校应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合理化调整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1)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重。课程的综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增加高等师范综合性课程,不是将传统分科专业简单拼凑起来,而是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结构体系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使之融为一体,形成新的、具有单一学科特征的知识体系。如有的学校开设了“大综合文科教育课程”“大综合理科教育课程”,前者将现有历史、教育、语文和政教融合在一起,后者则将数、理、化等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有的学校在大一、大二时期开设综合性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再开始分科学习,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强化专业学习等,在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的同时,又不放松其专业学习和训练。

(2)增设通识教育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教育,关注学生人文、情感、意志和社会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提高与学生人文素养相关专业课程的权重。新课程改革十分关注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教师要想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也必须养成高尚的道德风貌。通过增设一些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通识教育课程,辅之以教师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促使其走上教师岗位后,再用其良好的精神风貌影响中小学生。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新课改确立了全新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其基本内涵是:基于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激发其学习热情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对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其教学结果,同时更应该关注其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其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其学习过程;既要关注课程体系所体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发展。课程评价应从统筹专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高等师范院校应着手建立多元的、开放性的、科学的、动态的课程评价体系,以促进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往科学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创新与新课程改革的对接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只有实现两者的成功对接,才能使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实施成为可能,才能为中小学校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而有效发挥新课程改革之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巨大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文3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

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3.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文4

现在很多学校都进行新课程改革,每个人都讲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很多家长不能理解,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甚至一些教师也有困惑,总觉的现在的学生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难道是新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课程改革绝不仅只是一种流行,我们也绝不仅只是在赶时髦。我们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疑问都需要我们好好思考与研究。本人从去年开始在数学方面进行新课程改革尝试,现就这一年的体会,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 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

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其实,教师自己制作一些教具,或让学生自己课前准备一些学具,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同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3.教师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习状态极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努力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人需要关怀需要爱,人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文5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和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讲述式“填鸭式”等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新的探究式、开放式等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让课堂教学变枯燥无味为丰富多彩。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主要以讲述式为表现,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在教师的头头是道的叙述、分析、评论过程中,使得历史的课堂教学越来越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的备课环节上。我们的教师们首先是照搬照抄他人教案和教参的内容,而不是根据历史内容实际和所教学生实际情况而写。其次是简单罗列几个知识点,而对学生能力培养,方法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则随意处置。再次是所订目标在任何一节都可套用,由于目标的简单化,导致了落实过程简单化,上课时将划课本作为落实基础知识的方法,将简单说教作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2)在教学方式上,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情感的培养。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说明,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丧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大量讲授课本的显性知识,重记忆轻探究,重结论轻推理,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造成学生的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质量。

(4)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造成了令人遗憾的师生关系,教师绝对权威与学生机械服从的师生关系,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师生之间没有心灵的交汇、碰撞,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思维受到压制,创造的天性被扼杀了。

(5)教学手段上,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演绎了多年的历史教学,手段的单一,使历史课堂枯燥无味。

无疑,这样的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必定造成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落后,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对于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在今天课改之际,我们应该科学地、辨证地分析和反思,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让历史课堂流光溢彩起来。

那么,探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状况,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实践新课程教学的关键。就当前课程改革而言,在继续传统知识传授的同时,历史课堂教学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以历史知识为载体,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开放式教学,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倡导探究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此,我们不妨把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和新课程改革之下所要求的教学有机的溶合在一起,大胆的去探索、去实践、去完善,构建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历史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体系。探索从如下几方面展开:

(1)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有着民主特色的过程。在实施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正确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行为中,教师要自觉地从“主演”变为“导演”,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拔提升”的作用。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理念指导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即要把课程目标、学情、教学方式与教育技术、课程资源等统筹考虑,合理配置。

(3)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生生研讨、师生研讨是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形式之一。无论是探究还是研讨,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而有效的交流。在新课程下,学生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潜在的学习资源。所以,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必要。这种有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研讨式和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的动力,这种课堂学习是充满生命力的。长此以往,教与学日趋完美,和谐统一,教学最终得到升华,从而使学生的人格魅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适当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建立一个基于信息技术上的历史教学新课堂。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范文6

一、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 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前社会是科技社会,数字社会,教育社会。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传统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认识受到了挑战,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资源后面跑,受其所困。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以上这些变化,必然引起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而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正确全面评价,又能体现教育的客观性,达到教育的量化标准。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三、新课程改革的存在问题

1、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2、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