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 加强并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2. 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一门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数学规律就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被发现的。因此,新课标才一直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不同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3. 增加一题多解的训练

一题多解的训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知识储备,开拓思路,利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并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找到速度最快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 对近似的知识和概念加以对比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对近似的概念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对易混概念自觉地进行比较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

5. 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强调观察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数学教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形象思维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相关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型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此,笔者将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为出发点,探讨创新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做出贡献。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自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来,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其课堂教学与教学效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小学数学大纲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形象性、思考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知识较为简单,多是由数学符号、逻辑判断语句等组成,而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对数学逻辑的推理与判断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指导。同时,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阶段,如果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好,将直接影响他们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这是不利于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也是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于以上分析得出,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特点,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关系到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1.加强数形结合教学力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是以图形形式展现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数形结合教学方法的运用,并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变化、公式的变形等活动,从而延伸数形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式的表象,构建直感思维,为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2.合理运用各种教具与学具

运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对各种教具与学具的运用,组织学生直观地观察与亲手操作,从而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细致、深刻地了解数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较为具体的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教学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效果也较好。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等特点,适宜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

4.引导学生积极而合理地想象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对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语言与教学工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随着教师的引导展开想象,为形成形象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与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虽然现阶段,依然有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不佳,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必将得到有效提高,进而为学生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厉建荣.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7.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养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被日益暴露。其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采用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现象尤为突出。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一线教师对此现象的危害认识模糊,甚至产生偏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呢?又将通过何种途径来进行养成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简略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思考者本身的探索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不仅仅是孩子必须的能力,也是一种需要在教学中培养的习惯,尤其是要学好数学的孩子,这种习惯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就开始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让他们独立思考,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是我国教学目标的重要要求。根据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全面培养在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进学生智力水平;其二,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能力;其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将独立思考提升为自觉学习行为等。由此可见,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其次,培养小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单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基础是要有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根据课堂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

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欠缺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其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主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多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偏重于接受式学习。教师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标,学生则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这样一来,在课上,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成为整个教学的权威;在课下,课本和参考书充斥在整个自习环节,成为盲目抄写和记诵的标准。学生只能依赖于教师,服从于教师;只能依赖于课本,服从于课本。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只能主动放弃独立思考,成为一名甘愿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好学生”。

(2)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人们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经了解,目前小学生每天要学习 3 到 5科课程,用时高达十来个小时。一天下来,超负荷的课业负担使他们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一种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的现象。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途径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那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创设以学生为主角的民主式数学教学氛围。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灌输式、接受式等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严重阻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教学氛围呆板、不活泼,全部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让小学生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就必须要创设以学生为主角、民主、活泼的数学教学氛围。

(2)选取新颖有趣、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经调查,84% 的小学生认为目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提起学习兴趣来。然而,数学却是来源于生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将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挖掘出新颖有趣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教授 10 以内加减法时,可以根据每个数字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学生身体中的数字(如手指等);在教授100以内加减法时,就可以利用算盘、火柴或自制小模型等一些道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营造活跃的校园课下数学文化探讨模式。校园课下数学文化探讨模式应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增强智力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实际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探讨模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课下数学活动小组。在每个小组中,设一到两名联络人,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小组所探讨的数学内容应由小组的成员集体挖掘。教师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启发、指导和检验。

数学课“应多给学生一点儿思考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默默地在数学课中得到发展。这样学生经过自己成熟的考虑,发言才会有质量,才会真正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学的传统。独立的见解是智慧的花朵,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思维驰骋的天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增添一种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养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被日益暴露。其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采用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现象尤为突出。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一线教师对此现象的危害认识模糊,甚至产生偏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呢?又将通过何种途径来进行养成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简略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思考者本身的探索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不仅仅是孩子必须的能力也是一种需要在教学中培养的习惯,尤其是要学好数学的孩子,这种习惯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就开始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让他们独立思考,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是我国教学目标的重要要求。根据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全面培养在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进学生智力水平;其二,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能力;其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将独立思考提升为自觉学习行为等。由此可见,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其次,培养小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单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基础是要有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根据课堂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

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欠缺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其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主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多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偏重于接受式学习。教师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标,学生则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这样一来,在课上,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成为整个教学的权威;在课下,课本和参考书充斥在整个自习环节,成为盲目抄写和记诵的标准。学生只能依赖于教师,服从于教师;只能依赖于课本,服从于课本。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只能主动放弃独立思考,成为一名甘愿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好

学生”。

(2)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人们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经了解,目前小学生每天要学习 3 到 5科课程,用时高达十来个小时。一天下来,超负荷的课业负担使他们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一种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的现象。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途径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那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创设以学生为主角的民主式数学教学氛围。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灌输式、接受式等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严重阻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教学氛围呆板、不活泼,全部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让小学生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就必须要创设以学生为主角、民主、活泼的数学教学氛围。

(2)选取新颖有趣、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经调查,84% 的小学生认为目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提起学习兴趣来。然而,数学却是来源于生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将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挖掘出新颖有趣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教授 10 以内加减法时,可以根据每个数字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学生身体中的数字(如手指等);在教授100以内加减法时,就可以利用算盘、火柴或自制小模型等一些道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92-01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概念、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它是一种有条理、有步骤、有依据、循序渐进、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所掌握的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的程度和运用是否灵活。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具有核心价值的关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然而同样离不开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思维方式,这些都是逻辑思维的范畴。由于逻辑思维属于思维的高级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少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而小学阶段恰恰又是最适合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为以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如今,辅导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很多孩子在课堂学习之余,纷纷走进这些辅导机构。然而如此劳心劳力,并非所有孩子的成绩都能够有质的提升,尤其是数学。相当一部分升入中学的孩子,学习数学感到困难和吃力。固然可以说孩子学习不认真,不努力,追根溯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思考。

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众多一线教师纷纷反映,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小学。此种情况反映在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解决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找不到突破口,做题容易卡壳,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呢?

2.1 以兴趣入手,让学生爱学爱思考

孩童的好奇心最盛,因此,要恰到好处的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老师在讲课之前,可以根据本节课的课堂内容设置一个小悬念或者以一个带有开放式问题的小故事开始,这样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

老师首先要具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切不可一味灌输,机械化的去讲课,这样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好处,甚至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所以教学环境的创设很关键,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去养成这种能力。比如,老师在讲到数的整除问题时,老师可以以游戏胜负的方式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做一个游戏,只要你们能随意说出一个数,我就马上能说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看看我们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样学生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发言,老师当然说的又快又准确,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劲头一下子就来了。屡次实验之后,肯定会追问老师为什么,这时候老师就趁热打铁,给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这样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一改沉闷沉默的封闭状态,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敢说、爱想、爱说,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思考中学会方法,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2.2 以方法助学,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

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

2.2.1 重阅读

很多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不读题。也许很多老师和学生觉得只有语文才需要阅读,其实应用题就是一个微型阅读。尤其是现在很多应用题的设置越来越生活化,有一些信息隐藏在字里行间,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准确识别关键信息。在阅读中,要弄准概念,区分已知和所求,分析有效信息,总结同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体现出阅读在培养逻辑思维中的重要性。

2.2.2 空间感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几何学习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对空间的认知想象建构能力的话,做题会有一定的困难。如在教学中涉及到行程问题、面积问题等,如果借助于线段图及图形图案,不光是解题会准确快速,更重要的在于这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学生会通过练习不断地加固脑子里的空间感,为今后高年级几何的深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 生活化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比较差,需要借助一些直观材料以唤起学生的联想,这些材料最好来源于生活,学生熟悉且有亲切感。比如,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来体会出不同图形面积公式的演变过程。学习分数时,可以提倡学生回家使用苹果或者橡皮之类的小文具去练习。这些动手的过程同时也是动脑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新学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

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方法往往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综合使用。学校老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按照教学计划,仔细思考,认真研究究竟哪些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某个学习模块中,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2.3 以重复固学,让学生做题更快更灵活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非一朝一夕练就。对孩子要多点耐心,反复讲解,逐渐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学东西的速度比较快,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出现善忘或者不能运用自如的情况。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注意,当学生的逻辑思维初步形成之后,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使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自然的发挥。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的、灵活的运用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举一反三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的学会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掌握这种思维的能力。

3 结语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与我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能力的培养需要方法,学会了方法能力便逐渐培养。总之,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非持之以恒不能达。如此,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们要不断的努力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方法,积极地钻研新问题,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的放矢,为教学研究和革新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罗淑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尝试[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12(28):105.

培养小学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语言;重要性;有效途径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可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而小学生数学语言培养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性也应当引起教师重视,并且应当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途径积极培养小学生数学语言,从而使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通过阅读使学生对数学语言进行体会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使学生对数学进行阅读,能够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对于数学理论而言,其大部分内容都比较抽象,因此,在阅读数学过程中需要较强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数学过程中,学生应当学会相关专业术语以及符号,理解有关理论知识,并且要学会利用数学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理解课本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此外,对于数学而言,其精准性比较强,任何数学概念、符号以及术语均具备准备含义,所以,在阅读数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认真细致,应当积极思考与总结,对于不确定之处,应当在理解清楚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 在笔者看来,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效果及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目标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重视.

二、通过不同形式教学活动培训学生数学语言

第一,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小组讨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将所有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并且在每组中均选定组长以及记录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当学生有疑难问题出现时,小组内部可进行讨论,并且派出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在该学习方法中,每名学生均能够有机会表达自身想法,并且也能够听取其他同学发言,不但能够面对少数几个人发言,同时也能够在全体学生面前发言,可使学生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均得到大大提高.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团体,学生为使自身所在团体能够表达出更好意见及想法,均会积极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认真听取组内其他人员意见,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并且也能够使课堂密度有所增加,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第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另外一种常见教学方式就是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在实际数学学习过程中,同桌之间通过相互发表意见,能够共同对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并且比较方便. 特别是在学习新课程过程中,学生在将相关方法掌握之后,需选择一定语言及时进行总结. 比如在对名数间化法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给出这样的问题:2米6厘米等于多少厘米?可使学生进行叙述,可得出这样的结果:2米等于200厘米,200厘米加上6厘米等于206厘米. 同桌之间通过互相进行交流,通过一些简单语言,便能够使学生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同桌带动作用下,也能够学会叙述表达,并且对问题正确解答,使学习成绩得到有效提高.

三、通过实践操作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强化

实践操作是手脑并用的一种协同活动,在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发展方面属于一种有效手段,而对于语言来说,其属于思维的外化,属于思维的一种物质形式,在语言表达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实现知识内化以及相关智力活动,所以,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动手操作加强重视. 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其适当指导,应当注意使学生利用数学语言对其操作过程有条理地进行叙述,从而对知识获得的思维过程进行表达,使动手操作、动脑理解以及动口表达三者之间实现有机结合,才能够使感知有效转变成为内部智力活动,从而对知识能够深化了解. 比如,在对“分数初步认识”这一内容进行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学生对分数概念以及意义更加透彻理解,可使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将一张纸折成均匀四份,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共分为多少份,每份大小情况,之后让学生用笔涂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以及四分之三,然后出示涂色纸,思考如何以分数表示,最后让学生用数学语言对自身思考过程进行表达,并且表述分数意义. 通过使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可启发学生思维以及利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分数意义加深理解,还能够对学生新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并且还能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得到更好发展. 通过进行实践操作,可丰富学生感性认识,通过使学生对操作过程进行有条理表达,可使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变成为内部思维活动,可使学生掌握本质属性,强化小学生数学语言.

结 语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上对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学生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应当对学生数学语言培养重要性加强认识,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对学生数学语言进行积极培养,使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学生整体数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使数学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能,王正燕. 论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 考试周刊,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