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文1

一、生物学核心概念研究现状及定义

1.现状

在知识大量爆发的时代,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已经接受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主流知识”的“核心概念教学”的思想,相应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更是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国内目前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的研究主要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比较和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2.定义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之上,经过归纳、推理而得出的解释、规律和结论。而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科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生物学核心概念能够充分展现当代学科的图景,它既可以统摄一般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作用,同时又具有迁移价值,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二、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及熟练运用知识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效活动称之为教学策略。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要结合教材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阐述知识的工具,通常以圆形图表或方形图表来表示。它包括概念与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这种概念或命题之间用连线来表明,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一个完整概念图的完成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选取一个知识

领域;(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接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理想的概念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概念之间具有明确包容

关系的层次结构;(2)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

词组标注出来;(3)不同层级概念之间的纵横联系要清楚明确。因此,概念图中的概念是不能被单独表征的。

2.科学史教学策略

利用科学史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生物发展史资料为材料,沿着发展的历程,将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转变为学生的探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实验结论,深入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

3.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的自主学习。其原则如下:①积极向上的态度;②各个组员要有责任感;③组员之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④进行反思和评价。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文2

【摘要】生物学核心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掌握生物学核心概念是学好生物的基础。本文就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做出初步的探索,建议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来巧妙地引出生物核心概念;借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深化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理解;运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关键词 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策略

想要学好一门学科,首先要掌握这门学科的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加强核心概念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实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物现象,掌握生物活动规律,为学生接受更高级、更系统的生物知识学习做好支撑。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建构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做出探析,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景,巧妙引出生物核心概念

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中,教师只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特别是在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应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创设出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并且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这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积极性。思考是学习的开始,疑惑是思考的源头。只有学生对认知产生疑惑时,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才会被激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比如在《合理膳食》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什么?”“人只要吃饱了就可以吗?”“怎样才能吃饱又吃好?”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水到渠成地引出合理膳食这个核心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开展“今天我当家,为全家人选购三餐食物”的体验活动。教师为每组提供一些新鲜的食材,提供一个多层的金字塔形的篮筐。学生分工合作,按照三餐摄入食材的多少和种类不同,将食材放到篮筐的不同层面上,小组交流展示选好的食物篮。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学生进一步反思并修订食谱,从而自主归纳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这一节课中,老师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自主建构生物概念,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二、明确概念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要想更好地掌握生物核心概念,必须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于生物概念而言,其内涵反映的是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本质;而外延则体现了生物概念适用性,包括适用的范围与条件。因而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仅了解概念定义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内涵与外延比较深入的认识了解才行。生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其本质的最完整体现,在对概念的区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时,教师先给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生态系统,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并不了解,因此判断不一定准确。接着老师让学生分组观察制作好的生态瓶,并归类记录各种成分。然后再将生态瓶中的成分与其他几种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行比较,指出相似的地方并归纳出各种成分的作用,明确非生物成分与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在以上教学环节设计的基础上,学生总结得出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的定义即概念内涵。在理解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认识了由于区域的大小、生物或者非生物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扩大了概念的外延。通过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让学生再次判断新课导入时老师给出的图片是不是生态系统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不能浮在浅层的识记的水平上,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深入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内化,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三、运用对比教学方法,区分易混淆的核心概念

在每一门学科的概念中总会有一些相似的名词、术语和概念,而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很容易将这些名词、概念或术语混淆,初中生物概念学习也不例外。而这些易混淆的核心概念,往往既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试中常考的内容。因此,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帮助学生将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分清楚。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生物核心概念的各种属性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就其关键属性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区分概念,增强学生对生物核心概念的掌握。比如“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这三个概念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此学生特别容易混淆,不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列表的形式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教学,学生能辨析并理解“呼吸”、“呼吸运动”、“呼吸作用”这三个概念,能正确运用上述概念,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概念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生物基础教学最重要的部分,特别是最抽象、涵盖面最广的核心概念教学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更系统化的生物学习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放在知识教学的首要位置,要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不断的研究与革新,灵活使用适当的策略来提高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实现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增强,真正提高生命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荣满.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文3

一、教学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方法。

是一种用于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有用工具,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不同级别的概念或命题置于方框或圆圈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这种把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结构图,叫做概念图,它主要包括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次等要素。例如:“酶降低活化能”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其中“酶”、“活化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降低”则标在两个概念之间的连接线段上,说明酶与活化能的关系,此线段应标示方向,指出此命题中的主从关系。即可构成一概念图。

概念图绘制的步骤包括这样五步:

1.确定主题,列出概念:围绕主题,找出十至二十个与主题相关的概念,并列举出来。可以把概念写在卡片上,便于移动,在绘制概念图的时候根据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放在适当位置。

2.将列出来的概念排序: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将其余的概念一层一层的排放在列表上。

3.继续往下写,以增加更多具体的概念。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并用连接词语注明连线。概念间的连线可以是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连接词语应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4.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交叉连线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

5.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或图示写在概念旁。

利用概念图进行生物教学的效果:

1.概念图在新课教学中的效果。基于概念图教学情况,在促进学生具体概念理解的传统教学策略基础上,进行概念图的制作教学应该会比老师自己进行概念图呈现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2.概念图在复习教学的效果。概念图是一种教与学的工具。让学生用概念图策略来探究和标识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完成概念的有意义建构,使新学概念建立与原有概念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把握,也便于记忆。特别是在复习教学中,制作概念图帮助学生复习以前的课业、统整和连贯新旧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概念图作为一种较成熟的教与学工具或策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概念图与新课程改革是基本相通的。概念图作为“学”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转贴于

二、坐标图能比较直观的反映曲线变化的规律

图像可以说是生物教学第二语言,坐标图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快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空间想象力等方面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简要论述如下:

1.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形象直观。由于坐标图像可以直接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而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因而可以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样既可以弥补教师语言教学的不足,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

2.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学习中,由于知识的抽象,使教师在讲授和学生在学习理解中都感到难度很大,而利用坐标图像就可以大大地化解讲授的难度,从而极大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3.对比效果明显,计算应用一目了然在细胞的分裂中,同学们对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的变化感到不好理解。

4.再如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通过分析坐标图像使同学们对光合作用的全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影响因素及二者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坐标图像在新教材中以及在选择题和简答题中出现的频率的大增,更加说明了坐标图像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总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利用坐标图像,不仅能将零乱的知识系统化,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新教材对生物教师的要求。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有效性

高中生物学是由许多基本概念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系列有机统一的知识体系。在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中,使学生能精确地掌握概念不仅是学生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且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重视考察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概念教学策略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物课堂基本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生物学发展史表明,生物学的发展首先是概念的发展,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标志着人们观念的改变,促进生物学科的发展,甚至是对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新认识。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概念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每一个生物学概念,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命现象以及自学生物学知识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形成和掌握概念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是:第一,学生的日常经验会对生物学概念的形成产生干扰;第二,学生容易以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来理解科学的概念,从而引起概念的混淆;第三,认识个别生物的属性比较容易,而认识某一生物的普遍性比较困难。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导、启发、参与、倡导、诊断”的作用,教给学生一些概念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自己建构概念,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高中生物课基本概念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1、生物前概念的学习策略。生物科学中的前概念,有些是学生对客观世界朴素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宝贵的财富,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加以利用,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些是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前概念;还有一些前概念,是片面的,甚至与科学概念是相悖的。如:植物的地上部分是茎,地下部分是根;会飞的是鸟;鲸鱼和海豚都是鱼等。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学生正确的前概念来同化新知识,建构知识的新体系;同时充分估计到错误的前概念在教学中的干扰作用,找出消除这种干扰的方法,这对于改善生物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会产生积极的作用。那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消除错误前概念的干扰呢?

纳斯鲍姆和诺维克根据建构主义思想,提出了促进学生错误概念转变的概念转变学习的三步教学策略:(1)揭示和弄清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2)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3)通过认知顺应形成科学概念。依据概念转变策略,在生物学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探究性实验来引发和解决认知冲突,实现认知顺应,重建科学概念。

例如,关于绿色植物有氧呼吸的概念,大多数学生根据直观经验,误认为绿色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才能进行呼吸作用。他们认为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重要,因为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仅仅是消耗有机物。为了消除学生这一错误前概念,可以让学生做测量绿色植物(白天)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将新鲜绿叶放人锥形瓶内,瓶内注水并用弯管与盛有溴麝香草酚蓝试剂(BTB)的试管相连接。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瓶内产生的气体进入BTB试管内,试剂逐渐由蓝色变成黄色。这是由于绿叶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进入试剂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白天也能进行呼吸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一方面可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意识到原有前概念的错误;另一方面,通过改正错误的前概念,实现概念转变,从而树立科学概念。

2、教学语言要科学、简练。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全面、完整,无任何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在解释概念、阐述现象、运用材料和逻辑表达上要辨证,不能绝对。例如,“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等。有一些概念似曾相识,学生就容易将生物学术语与日常生活相混淆。这些理解往往不准确,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并建立起科学的生物概念认知体系。比如,“绿色植物”不是指绿色的植物,而是指高等植物。绿色的植物都是生产者,但“绿色植物”中有些是消费者,例如菟丝子,就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寄生的植物。

再如,通过问答的方式,师生互动揭示出概念的不同。教师可以给出如下推断,由学生辨别正误,并改正。“生产者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消费者都是动物”,“分解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都是分解者”进而让学生组织语言,表述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建立起学生自己的生物概念体系。

3、根据内在联系,形成概念图。“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一个突出的理念,新概念的形成和同化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生已有的概念体系是概念学习中的重要资源。如果正确处理概念间的关系,可以使概念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绘制概念图可以将众多概念的内在联系直观地加以展示和区别,这样可以促进知识的整合,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学会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概念图通常是将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级别的概念置于方框或圆框中,再以各种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形成该主题的概念网络。编制概念图,可以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对比复习。如可以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概念归纳为下面的概念图。

4、列举实例,深化概念。事物是发展的,反映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属性的生物概念也是发展的。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讲清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与它们相联系的重要实验是哪些,这实际就是了解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本类概念是研究者通过大量实例的反复研究,逐步归纳,概括出事物共同本质特征而得出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它的正确认知渠道是重视前人提出概念时所经历的艰辛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在教师的设计与引导下,其周期大大地缩短了,在实现认知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实例归纳与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生物学中有许多字面相近、含意相似或属性相关的概念,由于它们之间互相对比度小,往往会相互干扰,容易出现概念间本质属性的混淆。比较是掌握同类概念的共同属性和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可培养学生比较与分析两项思维能力,“剖析”则是培养学生运用已知条件,深入探究本质的分析能力的体现。

三、结论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生物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概念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认真贯彻概念教学策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中学生物学一系列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维新. 生物教学中错误概念的诊断与矫治[J]. 课程・教材・教法,2003.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文5

一、转变教学理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运用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根据学情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进行重组、活用,使预设进尽可能得到精彩的生成。

二、选择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活,课堂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只有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使用教法,才能适应课改要求。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但并没有否认传统的启发式、讲授式教学等方式,只是以往的教学方式太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特点、不同学生发展的要求。任何教学方式本身都是中性的,用得好是好方法,用得不好就是坏方法,它的功效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和谐,所以要克服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教学中是否适用,一要看是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二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三要看是否与教学内容的性质相符;四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要看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是否得当;六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地将各种教学方式有机融合,要根据教学内容定方法:如陈述性知识通常采用启发式、讲授式学习方式教学,有多种理解可能的知识要采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必须凸现三维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根本

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境界,可用一句话概括为:焕发出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其课堂特征是: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归宿,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力提高为目的。因此, 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创造有效的学生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要善于重组教学内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序,使知识与能力的发生、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序进行,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一条螺旋上升的知能链,使学生的思维有序的展开、发展、收敛。这样的教学过程就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教学过程中,还要随时反思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协调教与学的矛盾关系,矫正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课堂教学生成的有序进行,促使学生学会建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因为,“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才是“活”知识的源泉。

四、使用教学媒体是有效辅助、整合教学的最佳途径

化学学科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教材、教辅资料、板书、实验、教具、图表、板书、多媒体、网络等。教材是很重要的教学媒体,它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教学前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时必须回归教材并指导学生用好教材。板书是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的重要媒体,简单、明了。多媒体技术具有“微观问题宏观化,静态问题动态化” 、容量大、便于修改和保存,可以整合各种教学方法。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有效创设教学情景,能加快知识的生成、思维的启迪、探究的展开,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教辅资料是学生学习的延续,是知识巩固的重要载体,对师生成果交流的主渠道。它们都有自己的辅助教学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媒体的合理使用,可以优化教学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减少学生学习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一节课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教学媒体,这就要求根据内容、学情和媒体的特点,正确定位,扬长避短,进行有效整合,使辅助功能发挥最大化,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

(接上页)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甚至能通过教师引导构建出概念图,那么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已经得到逐步深入和提高,生物概念图的绘制到一定学习阶段,学生已经达到轻车熟路了,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设计。每个学生的设计可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张贴、幻灯展示等的方式展示交流、互补完善,使学生的知识得以系统化。

总之生物概念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界或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类事实以及生命现象本质的概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新课程所规定的基本任务之一,又是学生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标志。生物学发展史表明,生物学的发展首先是概念的发展,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概念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树立"授之以渔"的理念,采用各种方法,合理科学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最终使学生牢固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志伟,贾秀英编著,中学科学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 袁维新,刘孝华.生物教学中促进错误概念转变的策略. 生物学教学 2003

[3] 游隆信.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探析.生物学教学,2005

生物概念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范文6

一、建立对概念的感性认识

生物学概念是在大量生物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生物概念相联系,建立感性认识,从而得出一般性的、小结式的概念。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一手资料,既包括学生的真实体验,也包括学生头脑中的已有概念。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除了以观察来引入概念外,对于一些课堂教学无法提供的生物学素材或现象,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来创设隋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重要概念,教师要把事实或者感性材料融人课堂活动,创造出一种模拟生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观察和讨论,在学生对重要概念产生充分的感性认识后,进而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初中生物“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概念形成过程,利用观察法和实验法,便是事实呈现的有效途径。为使学生直观感觉木本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在木质部,北京版教材建议:用红墨水浸泡杨树茎供学生观察。而为说明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使用红墨水浸泡芹菜茎,同样可以观察到被红墨水染红的“细丝”。然后剥离这些“细丝”进行显微观察,便可发现被染红的导管。实验法的应用,学生除了可用肉眼观察到生物学的事实和现象,还获得了充分的事实性支撑,从而构建起“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进行运输”的概念。

二、促进学生将事实抽象为概念

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的适于教师“教”也适于学生“学”的情感氛围,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概念的习得与理解。

以初中生物“奔跑的运动方式”这一小概念的形成过程为例,教师运用任务驱动的情景模式,就可完成概念教学。使用“行走”这一小概念为前情景,出示“猪奔跑”的动画,并说明――当行走的速度加快到一定程度,就跑起来了。在任务驱动下,请学生观察“动画猪”的奔跑方式,并与“动画狗”的行走方式进行对比,要求学生以填空题的形式,来完成“奔跑”定义的学习,同时播放歌曲《奔跑》的部分。

教师再次使用任务驱动以丰富概念,请学生观察“动画人”的奔跑方式,扩展奔跑的外延――人是两条腿直立运动的动物。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设置问题情景:“如果你是竞走比赛的裁判,怎样判断运动员犯规。”

本教学片断的情境创设从生活出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造出一种模拟情景,既增加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亲切感,也促进了学生发现能力的提高。

三、关注概念间的比较,绘制概念图

在教学中,会形成很多概念,依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将不同概念划分为上下位关系、并列关系和集合关系等,而它们都可以用概念图来加以表示。概念图指的是在某一单元或章节学完后,把一些相邻、相近、并列或从属的概念进行类比、归纳,根据他们的逻辑关系使用箭头、连接词等构建成的概念体系。

现以“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为核心的概念体系为例。初中生物新课标下的重要概念“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是一个集合概念,可以分为“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两个层次的集合概念。而“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这一集合概念,又可分解为几个小概念,包括“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组织”、“多种组织构成能行使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体各器官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个体”等。这些小概念按照反向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列,就形成了“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这一重要概念。

通过概念图,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更加充实具体了。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绘制各种概念图,并通过展示交流等方式,互相完善,建立更大更完整的概念体系,完善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分解、整合。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理清概念的来龙去脉

生物科学史讲述的事件是推动科学发展历程的课题。它通过翔实的资料,描述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是认识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背景的历史佐证。通过学习科学史,可方便学生准确地把握核心概念的价值和统领地位。

比如,初中生物“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概念形成过程,就是科学史的再现。在北京旧版教材中,对科学史与光合作用的几个探究实验分别进行了安排,不仅造成了课时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重复学习的疲劳感。因此,新版初中生物教材将光合作用过程的科学史,以探究实验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亲历科学发展过程”,便主动形成了光合作用的重要概念。

五、重视实验教学,根据科学事实来形成概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概念是在大量事实基础上形成的,很多事实的获得和验证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所以,关注生物学实验的有效性非常重要。现以高中生物学综合实验《定量检测苹果中可溶性还原糖含量》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首先,要重视实验开始前的引导环节,如教师可以问“你身边有糖尿病人吗”,“糖尿病人能吃水果吗”等问题,让学生找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结合点。

其次,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比如实验方法的迁移使用,从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定性检测,再结合比色法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半定性实验,让学生不断质疑,最终确定用改进的斐林试剂法定量检测还原糖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