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本原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学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学基本原理

教育学基本原理范文1

    1.1教学环节薄弱。在成本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环节中主要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1.1教学手段单一。目前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比较简单,大多数情况都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采用的是粉笔板书的方式,虽然近几年来也采取了多媒体教学,但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简单,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1.1.2教学方法简单。目前在教学中还是以满堂灌的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缺乏应用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内容重叠交叉较多。在成本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有很多重复性的内容,如,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中关于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制度等内容都是这两门课程的重叠性的内容;管理会计中的长期投资决策,资金的需求量预测,存货决策等内容就与财务管理相同。这种重复性的内容会占用较多的授课学时,浪费了人力、物力,同时又因为总学时有限的原因,使得其他有些知识不能够讲得更为透彻。

    1.3教材陈旧。成本管理类课程教材相对来说比较陈旧,一些新的研究成果都没有在教材中体现出来;另外,由于会计准则的变更,有些教材还是采用原来的规定来编写的,这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利,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再者辅助教材的编写也没有较大的改进,没有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材的编写没有更上,有的教材甚至都没有相配套的练习题。

    1.4师资力量薄弱。独立学院师资力量薄弱,以青年教师为主,职称高的老师较少;同时,成本管理会计类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老师都没有到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经验,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很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对实际操作不熟悉,尤其是成本管理类的课程是联系实际较强的课程,这导致教师授课缺乏生动性,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5教学监督体系不健全。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成本管理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监督体系不健全,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监督体系,没有通过学生、教师、系部以及学校等途径来对课程教学进行监督,以提高教师教学。

    2、提高独立学院会计专业成本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途径

    2.1强化教学环节。2.1.1更新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己成为更新教学的主要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比较直观生动地将所要讲述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不能只是简单地将所要讲述的内容罗列在上面,或者将教材的内容重复一遍,要能够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形式将所要教授的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示出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2.1.2改变教学方法。在成本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应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时、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如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所讲授的知识提供相关企业经济业务案例,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与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等。

    2.2提倡自编教材。编写一套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成本管理类的教材,对于一些陈旧的知识应及时更新,同时针对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教材之间的重复性内容进行整合,注重这些教材内容之间的衔接以及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修改后的教材应体现成本管理类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同时,也要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来编写新的教材,使之能适应独立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自编教材之后,再一步步申报精品课程,形成网络资源,以便学生学习。

教育学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中职,德育,案例,基本原则

当下,多数学生对德育课的理解往往是传统说教、死板无趣,这一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德育课认识的偏差,尚未意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这种普遍逆反心理的存在也影响着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的认知,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是广大德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

对此,我们认为,应从教学内容入手,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学生共鸣,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在课程内容一定的前提下,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取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可选在此处破题。在选取德育课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应主要依据以下基本原则。

1.与时俱进,内容不断更新

德育课与其它基础课程相较,更具有时代性的特征。由于教材的出版和更新有一定的周期,教材案例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现象在所难免。这时,教师若仍沿用教材上提供的案例,就可能出现与社会生活、学生思想实际背离的情况,再加上学生对德育课原本就有的抵触情绪,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德育案例,以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

2.控制半径,时间空间接近

德育课教学案例选取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案例发生的时效性和空间性原则,发生时间越接近当下,地点越接近本地,学生对此案例的兴趣度越高,教学效果会越好。

时效性原则即选取时间轴上距离当下越近的案例故事,其效果越好。中职院校学生对历史的认知相对浅薄,对古代或近代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而时间上离己身越近的人物或事件则会越熟悉,当然这也得益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娱乐节目的丰富化、多元化。

空间性原则即选取在空间半径上距离教育对象越接近的案例越好。即使是教学对象十分熟悉的外国人物的案例仍远不及本土化的故事更贴近教学对象,教育对象甚至会因为自己身边、自己国家就拥有可以与国外人物相“抗衡”的优秀代表而倍感自豪。

3.关注热点,结合学生兴趣

此处所指的热点可以是新闻时事热点,也可以是案例选取时社会大众关注较多的社会热点。当然德育案例应特别针对德育课教学对象的兴趣点来选取社会热点,很多成年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未必是当下中职院校学生感兴趣的,如教师课堂上讲授成功和挫折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选取时下深受青少年追捧的 “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等电视节目中参赛选手的成长故事做案例。“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是青年人成就梦想的舞台,也承载了观看此节目的人们对实现梦想的渴望,因此,在教师讲述这一案例时,教学对象会立刻兴奋起来,话题感十足。

4.年龄相仿,人生经历相似

德育课教学案例所涉及人物的年龄段和人生经历越接近教学对象越好。教学对象会对这类人物倍感亲切,甚至对案例人物的故事感同身受,从而引起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更容易进行同类或相似对比,更容易从案例中受到启发。例如,在如何使教学对象了解职校,对自己充满信心的问题上,可以选取王洪军、苗俭等职校生通过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取得职业生涯成就的案例,因为他们在校学习时,年龄段与我们的教育对象相同,也有相同的职校生活经历,这样的案例说服力更大。

5.见微知著,从细小处着眼

德育课程包含着许多学生认为的“大道理”,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如果一味从理论高度阐述或选取英雄事迹来做案例讲解,其效果未必理想。而如果从生活小事或教学对象的个人微小行为引申出“大道理”,则更能够使学生从情义上接受进而内化为个人思想上的认同,最终通过外在行为的一致性体现出来。例如,在讲爱国主义时,选取、等英雄人物舍生忘死的事迹,其效果可能不及选取汶川地震时万人齐聚天安门默哀呐喊爱国的案例。在这里,虽然英雄人物是伟大的,他们的事迹是惊天动地的,但同时他们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令普通人望尘莫及。这时,选取切入点小,起点低的案例,反而能使教学对象体悟到即便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能实践“大道理”。

6.导向正确,信息传递准确

选取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对案例进行再加工以符合实际教学需要是必须的,在案例再加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如案例论述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应保持一致,案例的内容应该与事实一致,避免数据或其他方面的错误等。整个案例在论述的过程中应注意价值导向的正面性,特别在运用反面案例时,更要给予全面的评价并注意阐述其正面意义。例如,在讲授拒绝沉迷网络世界时,可以介绍一些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导致猝死的案例,在案例的介绍过程中,对事件人物及事件过程的介绍应准确,从中得出结论,沉迷网络十分有害,但同时应传递一个信息,即网络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问题不在于网络是好是坏,网络是中性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不能因为网络存在危害就一味排斥,只要在运用网络的时候把握好“度”,凡事不可“过度”即可。

7.图文并茂,呈现手段多样

“酒好也怕巷子深”,好的案例若要达到好的效果,也需要注重其呈现方式。单纯的口头介绍一般较为枯燥,如果采用图片或简短视频等方式呈现案例,其效果往往比较理想,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对图片或视频进行一定的编排,其效果会更好。例如:讲授知识点爱国主义时若涉及到问题,单纯口头讲述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图片展示更加直观,会立刻吸引学生眼球。

8.总结启示,画龙还需点睛

教育学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设计;成效为本;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7/08-0061-04

学前教育目前受到社会和政府的广泛重视,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也因此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结合远程教育的特点,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保证专业课程设计的质量,使“重视”落到实处?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视角。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较为流行,随后,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也相继推广这种教学理念。近年来,香港教育资助委员会在政府资助的8所高等教育机构中也开始推广基于成效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以期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效为本教学理念的推广,为2012年香港高等院校学习年制由三年转向四年提供了一定的准备条件,高等教育力求在延长年限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内地高等教育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设计的要求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Outcome-basedteaching and learning)是一种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重点关注学习成果的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并非强调教师要求学生学习什么,而是强调学生应该了解、理解、掌握和运用什么。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以预先设计的学习目标或成果作为指南,通过教学过程,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对教育质量的重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括教学项目的策划、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与学的评估。运用成效为本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设计预期的学习成果,这些学习成果不但要可以测量,便于运用恰当、标准的测量方法进行评估,还要有助于学习者未来的持续学习。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强调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要设计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成果,包括知识、技能或者其他学生应具备的素质。这些教学成果需要便于测量和评估,因而还需要设计出相应的评估方法。在设计学习目标时,要注意这些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各种“证据”(evidence)来体现,这些证据可以是学习者的作业、实践报告或者试卷成绩,等等。

其次,要设计主要的教与学活动,包括利用哪些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目等),通过哪些活动来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果,并且对每项课程活动进行简要的解释。这些解释要简单明确,让学习者一目了然,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最后,要针对每项教学成果设计评估方式,如作业、测验、论文、案例报告、考试等,以保证每项预期的教学成果能够获得标准化的评估。这些评估方式要易于操作,且不随个人意志而改变,不因评估的人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二、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远程教育中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启示

1.从教学目标上看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提出要设计教学目标,并要求将这些教学目标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加透明,这种透明化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促使双方都能准确理解教与学的方向。远程教育更要考虑这个特点,因为在远程教育中,教学者与学习者是时空分离的,如果课程目标模棱两可或者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学习者会不知所措,导致学习没有效率,也不易进行考核和评估。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大多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多为女性学习者。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比较多样,家庭、工作往往导致女性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较为分散,注意力较难集中,如果学习目标和要求不够明确,她们往往会抓不住学习的重点,甚或游离于学习重点之外。二是学习者多样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既有工作经验丰富,已经成为骨干的幼儿园教师;也有无任何幼教工作经验,刚刚高中毕业的学习者;还有从事其他行业,但是对学前教育比较感兴趣,希望从事幼教工作或是提高自己育儿能力的学习者。如果课程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容易导致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或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学习者偏离学习轨道,造成对学前教育的误解,甚至形成不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因此,在设计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清楚明确,尽量用一些可观察的外显来描述,让无论是处于何种层次的学习者都能明白。传统的课程目标常常用“理解学前教育的各个概念”“掌握学前教育各项技能”这类较为模糊的语言来表示。当前的远程教育中,由于面授课程较少,难以像传统的授课模式那样,教师对学习者有较严格的监控。因此,设定的目标需要非常明确和具体,诸如“能够指出并分析学前教育领域发生的日常现象及抽象的专业问题,并能作出有理论支撑的回应”“能够在各种资源的支持下,对儿童的行为作出正确判断,并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表述明晰的教学目标,考察其实现程度,以便更好地监控和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2.从教学过程上看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课程实施过程要遵循已确立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教学活动、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促使教学和评估过程更有针对性。教和学的过程需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学活动要能准确地传递课程内容,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目前,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多基于原有电大系统的教学模式,即采取面授、网络辅导、录像或视频教学等形式展开。这样的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面授课程由于教学活动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导致学习者到课率较低;网络课程的目的性不明确,界面设计不够友好;录像或视频教学、文本教学等活动由于对学习者的需求不甚了解,导致学习者参与性不高。这些问题进而让学习者感到学习困难,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即便是一开始抱有很大学习期待的人,最后也可能会无奈地成为应付学习的人。

因此,就远程教育而言,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相对紧密的专业,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考虑让学习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学前教育现象、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分析以及对幼儿行为的观察等来实现课程目标。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不会只是使用单纯的教师授课方式,也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教案维持,而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教学素材,例如各年龄段幼儿的行为表现、一线教师的教学视频、幼儿园活动材料、学习者未来可能的工作环境,等等。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强调的是教师对学习者的引导,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学习者进行远程学习从而获得文凭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动力,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学习者的这种动力,将其转化为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从而帮助学习者克服应付了事的惰性。

3.从评估方法上看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评估要看学习者的学习是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这种评估更能准确地体现教学质量。以往对学习者成绩的评估关注的是学习者个体成绩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群体成绩的分布则要遵循正态分布原则。因而,在这种评估体系下,学习者的个体成绩可能会受其所在的群体成绩的影响,难以完全准确地反映学习者个体对知识和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成效为本的评估方法注重的是学习者对预定目标的掌握程度,这样更突出学习者个体的能力,避免了学习者的个体成绩受所在群体的影响。这种方法也将学习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共同进步的同伴关系,为学习者开展团体或小组学习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沟通,提高了群体学习的效果。此外,成效为本的教学评估强调“证据”(evidence),即学习者是否达到了某个课程目标.一定要有“证据”。

目前,远程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对学习者学习成绩的评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形成性考核,二是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一般由教师在学期中安排的几次作业组成,也有的形成性考核会通过小组讨论或者小论文写作的形式。但由于监控不够严格,很多形成性考核流于形式,学习者往往会找来现成答案应付了事。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有的采取闭卷,有的采取开卷形式。这类考核更多考察的是学习者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而对学习者实际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核效果并不显著,事实上,很多学习者也只是在考试前突击背诵一下便可应付考试,收效甚微。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远程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者的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区别,前者更多的将是培养能更好地从事一线工作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那么,目前的考核方法与培养目标就存在内在不一致的问题。

教育学基本原理范文4

音乐教育作为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其教育质量影响着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悟和学习,而音乐美学基本理论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对音乐教育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探讨音乐美学理论基础的哲理性、情感性和社会性对音乐教育实践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促进音乐教育的更大发展。

一、哲理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所研究的音乐本质、特征、功能、理论结构、实践演化程序等,都具有一定哲理性。依据认识论,音乐艺术美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实践――客体的映象阶段。音乐是一种心灵的声音,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感悟,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只有经历实践的感悟,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才能真正感悟到音乐的哲理性。这也是当前音乐教学实践中老师和学校致力于创作条件、环境让学生去感受自然、认识人生、了解社会的原因所在。

(2)实践――认识的飞跃阶段。音乐的产生主要是依靠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这个主观能动性的创作过程主要分两段:实践是创作音乐的源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需要实践经历作为依据的。所以,第一阶段是人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和生活中获取音乐创作的感性材料,再经过感性和理性的思考将这些材料进行删减、筛选,最终将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有了实践经历、感性材料及丰富的精神财富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变成音乐作品。因此,第二阶段是创作阶段,需要创作者拥有较强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水平,将丰富的感情凝练创作成音乐作品,将感情糅杂在音乐中。

(3)认识――实践的第二次飞跃阶段。一个音乐作品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成熟的艺术作品,要将其投入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音乐作品投入实践被称为第二次飞跃,这个过程是音乐美学将其自身价值在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过程。

上述三个阶段理论是对音乐艺术美创作的简单概括,实际的音乐艺术美创作远比这要复杂、细致,创作过程的影响因素数不胜数。音乐美学具备哲理性,这种哲理性决定了在进行音乐美学基础理论或其领域研究时必须遵循的认识论,才能保证研究思想的思辨性、自由性及多维性。

二、情感性的特点

音乐创作是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将情感糅杂在音乐作品中的过程,情感也是音乐美所在,是其核心。音乐创作最终的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激情。没有激情是无法进行音乐创作的。激情能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压抑、快乐、激动、愤怒、悲观等情感化为音乐创作的动力,加速音乐创作的过程,将生活激情转化为音乐创作激情,而创作者的创作激情和思想情感会在作品演奏时传达出来。其次是想象。想象力是将实践经验、感情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重要心理能力。这种想象力建立在创作者有较高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水平基础上,是在拥有实践经验和感情基础的前提下的灵感迸发,凭空想象是无法创作出音乐作品的。实践经验和感情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想象力则是将这些源泉转化为音乐作品的根本动力,没有想象力,这些源泉只能是一潭死水。最后是灵感。灵感的出现不是偶然,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体现,有了灵感,音乐创作就能从稚嫩变得成熟。灵感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灵感的得来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是经过不断思考和努力及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成果基础上得来的。所以,不能将灵感神秘化,要客观看待灵感这一心理活动。情感是人类独有的,我们必须认识且重视情感在音乐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科学化、明了化,这有利于后来人的音乐创作。只有深入实践,不断积累,不断思考,才能将实践经验转化为情感体会,这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

三、社会性的特点

音乐美学理论的社会属性,要求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从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地阐明音乐艺术的社会性问题。一方面,不应该有那种从狭隘出发的功利性,对音乐的社会性质进行简单化的理解,把音乐的社会功能只局限于为某一阶级服务,片面强调音乐的政治功能而否定其审美、愉悦功能。另一方面,也要避免只讲自然共性,从而脱离社会现实的错误倾向。

教育学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教学方法;选择;创新;“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73-02

“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从基本理论角度帮助大学生理解的内涵和实质,掌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理论性最强,如何使它成为对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一门课,是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原理课的实效性,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是关键。原理课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管用”的教学方法。

一、“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有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运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原理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要符合“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目的。通过原理课的教学要能够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原理,增强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学不仅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生动的形式感染人,还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要符合“基本原理概论”课内容的特点。原理课内容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知识含量大,理论性强。因此教师不能仅就理论讲理论,而应该使理论自然融入学生的思想,并且融会贯通。再次,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理论,更愿意自己主动参加到对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因此,教学必须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后,要符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和适用条件。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认真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实现教学过程诸因素的优化组合。

根据上述标准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把基本原理各个部分的概念、原理讲清楚,讲透彻。“辅之以形”,就是把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材料相结合。“动之以情”,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以情促知。遵循这些要求,选择谈话式、案例式、讨论式、情境式、探究式作为原理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将这些方法进行改革,使之适宜于原理课的教学要求。

二、“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

1.谈话式教学的创新运用。由于原理课理论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这种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把说理与启发相结合的谈话式教学比较适宜于理论性强、抽象度高的原理课的教学。古今中外的一些思想家都曾经成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孔子和苏格拉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主张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探索思路,体悟出事物的本质。苏格拉底创立了师生互相提问,平等对话的问答式教学法。他宣称:他自己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像助产婆虽然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够为别人接生一样。

在谈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以全知者自居,而是以提问者的身份主持课堂。例如,在讲授相对静止的时候,举出古希腊的哲人赫拉克利特提出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克拉底鲁所提出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结论,要求学生判断孰对孰错。如果学生发表的见解是错误的,教师可以举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进行反驳,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失误,并继续思考如何纠正错误。例如,当有的学生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正确的时候,教师立刻追问如果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这样转瞬即逝的,那么这些事物还能够存在吗?还能够被认识吗?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暗示、启发使讨论沿着一定的脉络进行下去,指引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

谈话式教学开展首先,要由教师在课前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问题,安排怎样将学生的思维层层打开。其次,有些问题可以在课前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一定的准备。有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最后,谈话的过程可以是教师与一个学生对话,教师与多个学生对话,教师与整个班级的学生对话,或者是学生之间互相对话。教师一定要能够驾驭课堂,指引学生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实现师生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火花的绽放。

教育学基本原理范文6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摘 要:本科院校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文章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为例,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角度探讨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提升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与实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理论基础和有力保障。

关键词:本科院校;教学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24-02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培养职教师资为基本定位的本科院校,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学定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文件基本精神,满足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践,形成培养“双师型”高素质职教师资和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水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途径和思路。

一、专业建设

(一)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学院立足广东产业与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以工为主、文理渗透、师范与非师范并举等技术师范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设置职教师范方向的专业达30个,占学院招生专业数的58.82%,职教师范特色得以凸显。截至2014年6月,学院共设有本科专业60个,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实施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发挥特色专业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工作,推动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试点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引领示范其他专业的改革建设。

(二)修订特色鲜明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主动适应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制定了“拓展、提升与培育相结合”、突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从业能力,以模块化课程设置体现专业(方向),可根据中职学校对职教师资的发展要求灵活设置课程。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达35%以上,教师教育模块学分数占总学分的20%以上;设置了技能考证模块,并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优秀经验,设置了学期训练项目,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二、课程建设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针对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基于“学科专业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各专业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索构建“能力为重、三位一体、突出职教”的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即学科专业基本能力、专业岗位职业技术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这种体系构成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能力培养的有机整体。

(二)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重点,全面带动系列课程建设

学院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工作,先后开展了重点建设课程、双语课程、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开放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先后有“班主任与德育教育”、“电子学科教学法”、“魏晋风度”等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基础写作”等4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多媒体技术”等6门原省级精品课程全部转型升级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平面构成”网络课程在教育部“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活动”中通过专家评审,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予以展示。

三、教材建设

根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十二五”课程与教材建设规划》《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材征订管理办法》等规定,重视教材选用管理与建设工作,制定一系列规范教材选用程序和鼓励自编特色教材的制度和措施。坚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质量教材,各类课程积极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十二五”全国规划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等。本学年共选用教材1319种,其中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459种,比例达到34.8%。学院设立教材建设基金,资助、鼓励教师结合我院学科专业优势及课程建设实际,编写、出版高质量的特色教材。2013—2014学年全院教师主编出版教材13部。

四、教学改革

(一)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突出“专业学科性”、“技术应用性”和“职教师范性”,着眼于培养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精简优化专业理论课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选修课比例;设置创新与技能竞赛等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分;紧跟学科发展步伐,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积极探索与现代教学手段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结构。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学时比例,加强公共选修课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为进一步丰富公共选修课资源,满足广大学生享受全国优质教学资源的需求,引进了10门网络公共选修课(尔雅课程)。

(二)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鼓励和引导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教学做教”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本科课堂教学观摩竞赛等教学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分批次组织教师参加“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培训班。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加大现代化教学设备及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投入,所有教室都已升级改造为多媒体教室;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程。自2006年以来,学院每年举办一届校级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竞赛,并遴选、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和国家级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201—2014学年,全院教师开发的多媒体教育软件荣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广东省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

(三)加强“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

加强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立项建设与管理工作,批准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1项,包括16项重点项目和15项一般项目,研究内容涵盖核心竞争力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评价机制以及课堂与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重视“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先后出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十二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研项目配套及教学奖励办法(试行)》等文件,从政策保障、奖励经费、经费配套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把“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认真做好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中期检查、结项验收等管理工作,抓好项目内涵建设,提高项目建设水平。

五、实践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加强实验实训室、校内外基地建设,建有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电信学院实验中心等11个校级实验中心,职业教育师范技能训练中心、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等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电气工程虚拟演练重点实验室和“光机电一体化”研究型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共建有28个校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周立功单片机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广州思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各专业高度重视学生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指导,严格按教学计划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贯彻教育部关于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要求,加强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建设。将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调整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2门课程,总计38个课时,2个学分。其中,“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24个课时,1.5个学分;“就业指导”14个课时,0.5个学分。开设相关选修课或公开讲座,如:“创业实务”、“创业实践”、“创新与创业”、“院士论坛”、“企业家论坛”等选修课和讲座。经过几年的探索,已初步形成以“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门必修课为主体,公共选修课为辅助,各类宣讲会、交流会、“创业教育”专题讲座活动为补充,数字化学习平台为依托的立体化课程体系。相关课程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学院“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获评为全国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学院教师编写出版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业意识与实践》等教材。

基于学校办学定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树立科学、适应社会需求、学科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观,保障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顺利进行。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专业培养方案与产业发展规划、专业教学过程与产业生产过程的对接,必须加强教学建设和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转变教育观念,因材施教,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突出、品格健全、发展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